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鎖定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位於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勉縣留壩三縣(區)交界的褒谷口 [9]  。褒斜道是戰國時期開發為能通行車輛的棧道。東漢永平時,在棧道南端開通一個15米長的隧道,名曰“石門”。棧道的發展,促進了石門的開通,棧道和石門的宏偉工程,激發了過往文人和士民題刻的情懷,僅石門內壁就有石刻34種,連同石門南北山崖間、河石上的石刻,總數達104種,統稱摩崖石刻。 [7] 
石刻記敍了棧道的興衰、石門的通塞、路線的變遷、堰渠的重修和歷代名人的詩文,是一部珍貴的石頭書。最受人推崇和讚賞的有十三種,號稱石門十三品,被譽為“國之瑰寶”、“書法寶庫”。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對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發揮過重大作用,在書法、建築藝術上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7] 
1961年3月4日,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地理位置
陝西省漢中市城北18千米的褒谷口
所處時代
漢至宋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1-0057-3-01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歷史沿革

褒斜道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或早於春秋戰國時代。《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中就有“棧道千里,通於巴蜀”的記載。《華陽國志序記》中説:“《蜀記》言三皇乘祗車出谷口,秦宓日今之斜谷也,武王伐紂,蜀亦從行。史記周貞定王之十六年(前453年)春厲公城南鄭,此穀道通久矣!”它南起今漢中市勉縣褒谷口,北至眉縣斜谷口,全長約500公里。其路線是沿褒谷口上游,經上游紅巖河,至太白縣五里坡進入斜水,順斜水而下,出衙嶺山,北至眉縣人渭。
石門是褒斜道南口的一個人工隧洞,始鑿於東漢明帝劉莊永平四年(61年),起因是褒斜道至此山崖陡峭,壁立千丈,河水湍急,所有的棧道修築手段都顯得無能為力,成為道路的巨大障礙。於是開鑿了這條“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對於這個善於歌功頌德、勒石記事的民族來説,是一定要撰文作賦來記載這一盛事的。於是,石門洞壁內和附近山石上,就留下了東漢至近代的130餘方或記述開鑿石門盛事、褒斜道和山河堰(與石門為鄰的一項古代水利工程)興敗,或為文人騷客、達官顯貴經此觸景生情而揮毫的摩崖石刻。
1970年,在修建石門水庫時石門藏身水底,許多摩崖亦“石”沉水下,在地方上一些有識之士的呼籲和政府的支持下,將東漢至宋代的13方摩崖石刻鑿下,搬遷至漢中市博物館保藏。 [1] 
2021年,發現“萬年橋”和“卧雲長虹”摩崖石刻。
2023年,發現“足底生雲”和“蜀道登天”摩崖石刻。 [8]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遺址特點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由褒斜道遺址、石門遺址和石門石刻3部分文物組成。
褒斜道在秦嶺山脈中,是一條貫串關中和漢中的山嶺。南口名“褒谷”,在原褒城縣,今屬漢中市;北口名“斜谷”,在郡縣,故統名“褒斜谷”。全嶺長約250千米,自戰國起,即鑿石架木,斷續修起棧道,故又名“褒斜道”。《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中就有對褒斜道“棧道千里,通於蜀漢”的記載。 [3] 
石門有二,居於褒斜谷兩端。居北端者日“大石門”,在郡縣;居南端者日“小石門”,在原褒城縣,今漢中市北約17千米處,現淹沒於褒河水庫中。石門是戰國時期,為修褒斜棧道而始鑿的,後經歷代修鑿,方告開通。石門洞通長16.3米,通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是用中國古代原始開鑿石山的辦法“火焚水激”鑿成的,為中國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 [3] 
石門石刻絕大多數是就地利用山崖上的石百經琢磨雕刻而成,因之稱為摩崖石刻。這些石刻原有百餘方,《褒谷古蹟輯略》裏只列舉了四十餘方,至於王氏《金石萃編》更是不盡其詳了。在石門石刻遷移之前(即1967年以前)尚可辨認的石刻也有61種之多。除褒河東岸山崖上的“石虎”(原石毀、後為模製)、褒河中的“玉盆”“袞雪”三處之外,餘皆分佈在石門內和石門以南的西崖上,南北蔓延約三里許,尤以石門內為集中。在61種之中,除一處宋代以後的半浮雕造像之外,其餘60種皆為摩崖刻字,計有漢代刻字6種、曹魏2種、北魏2種、宋25種、明2種、清9種、民國2種、時代不詳的12種。從石刻外形看,北魏以前的多接近正方形,宋以後長寬差距較大,但有了明顯的邊子,較前細緻。從內容上看,東漢至北魏的刻字基本有二類;一是敍述褒斜邊的參治和變遷的,如東漢永平六年《鄐君開通閣邊碑》、建和二年《石門頌》、北魏永平二年《石門銘》等;二是按景物命名的,如“石門”“玉盆” “袞雪” 等。宋代至明代的刻字,除《鄐君碑釋文》《宋晏袤參堰碑》《山河堰賦》略具記事體裁外,餘皆屬欣賞山水的留詩、題名、題記。清代以來的刻字又可分為二類:一是遊人的留名、題詩、題記等,一是求神析雨的祈文。 [4]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文物遺存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石門十三品遺存

1.漢《鬱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原刻於石門洞南石洞山崖上,高142釐米,寬288釐米,隸書16行,行6至11字,字徑11釐米。記述漢中太守鬱君及部屬王宏、史荀茂等於東漢永平六年(63年)率廣漢、蜀都、巴郡刑徒2000餘人,開通褒斜道258裏,建橋5座,官寺64處,閣600餘間的情況,被國家定為國寶級文物。 [1] 
2.漢《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摩崖:原刻於石門洞內西壁,高261釐米,寬205釐米,隸書21行,行30字左右,上有額,雙行刻題目。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刻。記敍四川武陽人楊君名渙字孟文多次奏請廢子午道,復褒斜道,至延光四年(125年),朝廷允許,褒斜道得以恢復。經24年,到建和二年(148年)漢中太守王升,“推序本源,嘉君明知,美其仁賢”刻石頌費楊渙。此摩崖漢稱《石門頌》,被國家定為國寶級文物。 [1] 
3.漢《右扶風李君通閣道》摩崖:原刻於石門北口西側崖上,高75釐米,寬44釐米,隸書7行,行8至10字,東漢永建元年(126年)刻,記敍李寓修閣道之事。 [1] 
4.漢《楊淮、楊弼表記》摩崖:原刻在石門洞西壁《石門頌》左側,高216釐米,上寬67釐米,下寬50釐米,隸書7行,行26字左右。東漢熹平二年(173年)刻。記敍四川犍為人卡玉,路徑石門,見《石門頌》,知文頌楊渙,感嘆不已,將楊渙後裔楊淮、楊弼兄弟官職、政績追述刻於《石門頌》側,再彰楊渙修復棧道之功,澤及後代之事。 [1] 
5.漢隸大字《石虎》摩崖:原刻在石門南2.5千米許的褒河東岸山崖上,字徑30釐米。山峯有石,其形如虎,故刻之,旁刻“鄭子真書”。鄭子真名樸,西漢成帝時,居家褒谷,隱而不仕,垂釣於褒河,三卻王鳳之聘面名振京師。 [1] 
6.漢隸大字《石門》碑:高100釐米,寬47釐米,原豎石門北口外,字徑37釐米,據考東漢永平四年(61年) 刻。 [1] 
7.漢隸大字《玉盆》摩崖:原刻於石門南1.5千米許褒河水中一巨石上。該石中凹邊高,酷以盆狀,色白如玉,故名“白玉盆”,右行橫書,高63釐米,寬103釐米,傳為漢刻。《輿地記勝》載:“有白玉盆在水中,石大光白,其中可實五斗。”字跡因受水衝擊,至南宋慶元時,字跡已模糊,有人重刻豎書“玉盆”二字於其旁。南宋紹定二年(229年),黃濟之等遊玩時,再刻“玉盆”二小字於重刻上方。 [1] 
8.漢隸大字《袞雪》摩崖:原刻在石門南約半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水流此處,浪滾水激,狀如“袞雪”。摩崖高50釐米,寬125釐米,右行橫書,字徑45釐米。右側豎刻隸書小字“魏王”,傳為三國曹操書。 [1] 
9.曹魏《李苞通閣道題名》摩崖:原刻在石門北口外西側壁上。高36釐米,寬24釐米,隸書兩行,魏景元四年(263年)刻。記敍蕩寇將軍浮亭侯李苞修通閣道之事。另有重刻《李苞碑》摩崖在石門洞南口外右側崖上。 [1] 
10.北魏《石門銘》摩崖:原刻在石門洞內東壁。高180釐米,寬225釐米,楷書26行,行20字左右,字徑4釐米,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刻。內容敍述西晉:東遷,南北朝對峙,漢中屬南朝,褒斜道廢棄不用,石門閉塞。至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梁州刺史夏侯道遷以漢中叛降北魏。至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奏請修復褒斜道,北魏派賈三德率刑徒1萬,石師百名,進行修復。永平二年(509年)竣工,由當時太原郡王遠做頌揚羊祉、賈三德功德的這篇銘文。《石門銘》下方,還有一方小摩崖,高110釐米,寬65釐米,楷書7行,行9至10字,稱《石門頌小記》,敍石門開於東漢永平,修復於北魏永平,不約而同,皆稱水平,記之以免混淆,無年月及撰書人,可能為王遠補記。 [1] 
11.南宋晏袤《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釋文》摩崖:原刻在《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下方,高270釐米,寬215釐米,楷書27行,行28字左右,字徑5至6釐米,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刻。《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刻勒後,經千餘年,被水污、青苔所封,宋代歐陽修、趙明城、洪适的金石書中未錄。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秋,被雨沖刷,字跡顯露,時南鄭縣令晏袤,將摩崖暴露經過,以及原刻文字加以註釋,另刻石記之。 [1] 
12.南宋晏袤《釋潘宋•韓仲元李苞通閣道題名》摩崖:原刻在石門南口外右側崖際,高145釐米,寬105釐米,楷書21行,行22字左右。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中秋刻。內容為潘、韓摩崖位於重刻李苞摩崖前,其中“秦”下一字不顯,晏袤將晉武帝“泰始六年”(270年)誤斷為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以為兩方石刻都是一時所刻,引史發論,作此釋文。 [1] 
13.南宋《山河堰落成記》摩崖:原刻石門洞口南右側崖上,高225釐米,寬500釐米,楷書16行,行6至9字,字徑20釐米,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刻,記敍紹熙五年漢中郡守章森主持,南鄭縣令晏表具體負責修復山河堰一事。 [1]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其他遺存

《萬年橋》《卧雲長虹》摩崖在觀音碥褒河西岸。 [8] 
清代《足底生雲》摩崖:楊馝(1683~1765年)所題,落款“襄平楊馝題”可證之,整幅摩崖橫170釐米,高73釐米。 [8] 
《蜀道登天》摩崖:在《足底生雲》摩崖右下方,高250釐米,寬110釐米。 [8]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褒斜道因取道發源於秦嶺的褒水、斜水兩河谷而得名。 [6]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文物價值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的書法造詣甚佳。自漢魏以來的歷代書法,幾乎都可見之於石門石刻,這對於研究中國的文字發展和書法演變,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4]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81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在漢中市博物館內興建“石門十三品”專題陳列室。 [1] 
199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保護範圍:以雞頭關為中心,東至水壩,南至壩7.5米,西至連雲古道下,北至200米處為絕對保護區;東至河東的漢王城,西至連城山頂約1.5千米,北至鷹咀崖,南至褒惠渠大壩約4.5千米為一般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 [1]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旅遊信息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地理位置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北18千米的褒谷口。 [5]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交通信息

距漢中市區18千米,可從市區乘102路、21路公交車直達景區大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