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獻陵

鎖定
唐獻陵,陝西關中十八唐帝陵之一,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是唐朝開國皇帝高祖李淵太穆皇后竇氏的合葬陵。
唐獻陵位於渭北高原上的徐木原,唐代稱之為萬壽原。獻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鬥形,夯築城恆,分為內外二城。陵園東北分佈有67座皇親重臣陪葬墓。獻陵建築的規模、神道列置石儀的基調和設置陪葬墓的制度、形式,奠定了以後唐帝王陵園的營築風格,特別是後來的莊陵端陵靖陵,深受其影響,獻陵是唐帝王陵中積土為陵的代表。 [5-6] 
1956年8月6日,唐獻陵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1年6月25日,包含唐獻陵在內的唐代帝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9年4月24日,包含唐獻陵在內的唐代帝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3] 
中文名
唐獻陵
地理位置
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大程鎮永合村西
所處時代
唐朝
佔地面積
42000 m² [6]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6] 
編    號
5-0184-2-040 [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 

唐獻陵歷史沿革

貞觀九年五月六日(635年6月25日),唐高祖李淵病危,他在遺言中説:“殯葬之後,皇帝應在別處臨朝掌管軍國大事。喪服的輕重,完全按照漢朝的制度,日夜守喪。園陵的修建,務必節儉。”同日,李淵在長安城太安宮的垂拱前殿駕崩,享年七十歲。廟號高祖,諡號太武皇帝。十月庚寅日(635年12月12日),唐太宗安葬高祖於獻陵,太穆皇后竇氏祔葬。 [4] 
貞元十四年(798年),唐德宗以崔損充修八陵使,對因年久失修和動亂毀壞的八座帝陵進行重建,其中在獻陵等5座陵區之內分別修造宮殿378間。 [1]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起的數年間,獻陵等多數唐陵地宮被温韜聚眾盜掘一空。後唐時期(923—936年),後唐莊宗曾下詔表示修奉列陵寢,並採取了一定措施,但國祚短暫,難以有效實行。 [1] 
北宋初年,宋太祖曾幾次下詔,對被盜唐陵進行了新置“帝服”、“棺槨”的禮儀性衣冠重葬,封填了盜洞,為獻陵等6座唐陵設置了數目不等的陵户,在獻、昭、景等陵區修建了陵廟。同時,綠化唐陵,禁止樵採。 [1] 
明朝前期,獻陵曾是被明確規定必須定期祭祀的4座唐代帝陵之一,並沿襲在陵區禁採樵,設陵户的傳統做法。至明中葉,關中大地震以後,自然和人為的侵害,使獻陵日益顯現殘破。 [1] 
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曾在此立“唐高祖獻陵”碑石1通,是為獻陵最早建立的保護標誌,現仍豎立陵前。 [1] 
1906年1月至1910年2月,日本人足立喜六在西安任教習期間,曾調查過包括獻陵在內的6座唐陵,留下迄今所見最早的獻陵遺蹟平面圖和少量文字描述。 [1]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曾數次對獻陵做過一定程度的調查,大體掌握了獻陵現存遺址的存留狀況。 [1] 

唐獻陵建築格局

唐獻陵陵園現狀

  • 綜述
唐獻陵 唐獻陵
獻陵坐北朝南,可分為三個功能區:陵園(或稱“上宮”、“司馬院”)以及神道為主體建制,其西南部塬下設置下宮區,陵園東北部為陪葬區。 [1] 
  • 陵冢
陵冢位於陵園中部偏東,其封土為夯築長方覆鬥形,保存完好,其上遍植松柏,鬱鬱葱葱。底邊東西長139米,南北寬110米;頂部東西長30米,南北寬10米,冢高19米。 [1] 
  • 神牆遺址
陵園以一週土質夯築城垣體現封域,是為神牆。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67米,南北長470米,牆基寬2—2.5米。從有關跡象判斷,當年神牆之上為覆瓦結構,牆面以白灰朱彩修飾,牆下有磚鋪散水。牆垣四面中部各闢一門,稱為神門,南神門之外設神道,長575米。當年足立喜六曾見過的門闕遺蹟早已夷為平地。 [1] 
  • 角樓遺址
神牆四隅還有角樓設置,西南和東北角尚存殘跡。角樓為夯土外包磚結構,磚表面亦以白灰朱彩裝飾。 [1] 
  • 下宮遺址
下宮,或稱寢宮,是供陵主靈魂飲食起居生活之地,同時也是宮人、官吏留守居住兼及遠道赴祭之人上陵備禮的處所。位於陵園西南2.5公里之唐村北100米處的塬下。唐德宗時修造的數百間房屋,北宋新修唐高祖廟都在此處。下宮建築已成廢墟,現存面積僅12000平方米。 [1] 
  • 其他建築遺址
陵園內,還有2處獻殿或稱(寢殿)建築遺蹟,分別在南神門之內和北神門之內。 [1] 

唐獻陵陪葬墓葬

獻陵陪葬墓現確定為93座,這些墓葬的特徵是規模較大,外圍有圍溝,墓葬有長斜坡墓道和數量不等的天井、過洞,其中28座保留有封土。其中有諸王墓16座,河間郡王李孝恭墓、襄邑王李神符墓、清河王李誕墓、韓王李元嘉墓、彭王李元則墓、道王李元慶墓、鄭王李元懿墓、虢王李鳳墓、酆王李元亨墓、徐王李元禮墓、滕王李元嬰墓、鄧王李元裕墓、魯王李靈夔墓、霍王李元軌墓、江王李元祥墓、密王李元曉墓。太妃墓1座,即楚國太妃萬氏墓。公主墓1座,即館陶公主墓。大臣墓6座,為幷州總管張綸墓、榮國公樊興墓、平原郡公張楷墓、譚國公丘和墓、巢國公錢九隴墓、刑部尚書劉德威墓,刑部尚書沈叔安墓。 [9] 

唐獻陵文物遺存

唐獻陵石虎 唐獻陵石虎
獻陵四門現存6件石虎,南門現存東側石虎,該石虎也是陵園內現存最為完整的1件;西門兩隻石虎被永和村十組的農家宅院分隔南北,石虎均置立於石座旁邊,腿均已斷;北門現存西側石虎,置於石座北部,腿已斷;東門地面可見北側石虎,僅露出背部,南側石虎完全掩埋於地下。南神道地面現存石刻為東側華表和西側華表底座,經清理出土西側石犀牛和西側華表柱身。獻陵還有2件石刻現存於碑林博物館,1件為神道東側犀牛,1件為南門西側石虎。 [7]  [9] 

唐獻陵研究價值

唐高祖之獻陵,為關中唐十八陵之首座,其陵園建築的規模、神道列置石儀的基調和設置陪葬墓的制度、形式,奠定了以後唐帝王陵園的營築風格,特別是後來的莊陵、端陵、靖陵,深受其影響。獻陵是唐帝王陵中積土為陵的代表。 [8] 

唐獻陵保護措施

1956年8月6日,唐獻陵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1年6月25日,包含唐獻陵在內的唐代帝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9年4月24日,包含唐獻陵在內的唐代帝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3] 
2021年10月12日,包含唐獻陵在內的唐代帝陵(含唐順陵)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10] 

唐獻陵旅遊信息

唐獻陵位置

唐唐獻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大程鎮永合村西。

唐獻陵門票

唐獻陵全年24小時免費開放。

唐獻陵交通

唐獻陵沒有直達車輛,遊覽須自駕或包車、租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