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鎖定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簡稱西安建大、西建大(XAUAT) [49]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 [1]  ,“建築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業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與“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入選111計劃、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學校以土木建築、環境市政、材料冶金及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程技術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 [2-5]  [49]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創辦於1895年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在1956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時,由原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建築、土木、市政類系(科)整建制合併而成,時名西安建築工程學院;1959年和1963年,先後易名為西安冶金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1994年3月,更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6]  [49]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雁塔、草堂兩個校區和一個科教產業園區,總佔地3700餘畝;設有21個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有專任教師1900餘名,各類學生總數36000餘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名,研究生10000餘名,留學生200餘名。 [4] 
中文名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外文名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簡    稱
西安建大、西建大、XAUAT
創辦時間
1895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
學校特色
111計劃
省部共建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展開
學校特色
111計劃
省部共建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8年) 收起
主管部門
陝西省
現任領導
朱曉渭(黨委書記) [39] 
趙祥模 [57]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南非科學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67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9個 [4] 
國家重點學科
3個
院系設置
21個學院
校    訓
自強、篤實、求源、創新
校    歌
《高舉着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校慶日
9月12日
地    址
雁塔校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雁塔路中段13號
草堂校區: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草堂寺景區草寺東路
院校代碼
10703 [3] 
主要獎項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2010年以來,截至2023年10月) [4] 
國家教學成果獎10項(截至2023年10月)
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
知名校友
徐德龍、王小東、侯立安雒建斌趙璟張富春甘宇平劉錦湘、常青、馬保平伏中哲劉加平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辦學歷史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前身溯源

  • 西北工學院土木系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1895年,天津北洋西學學堂成立。 [49] 
1909年,焦作工學院成立。 [51] 
1923年,東北大學成立。 [51] 
1938年7月,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在漢中城固縣古路壩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 [48]  [50]  [52] 
1946年,西北工學院遷至咸陽。 [48]  [50]  [52] 
  • 東北工學院建築系
1923年4月26日,東北大學成立。 [51]  [53] 
1928年8月,張學良邀請剛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成歸國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前往東北大學任教,二人在東北大學創辦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第一個本科學制的建築學專業。 [53]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大學被迫走上流亡之路,並於1936年遷至西安,1938年遷至四川三台。 [53] 
1947年2月,東北大學在瀋陽北陵原校址開學覆校。 [53] 
1949年3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以東北大學工學院為基礎建立瀋陽工學院。 [53] 
1950年8月,東北人民政府發佈命令,將瀋陽工學院、撫順礦專和鞍山工專合組為東北工學院。 [53] 
  • 青島工學院
1901年8月,時任山東巡撫袁世凱上奏《山東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折稿》,11月獲准,官立山東大學堂在濟南正式創辦。 [54] 
1930年9月21日,國立山東大學遷至青島,校名更改為國立青島大學,並接收原私立青島大學的校產。 [54] 
1932年初,國立青島大學複名國立山東大學。 [54]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國立山東大學在不斷的遷移中暫行停辦,師生分別轉入其他學校。 [54] 
1946年春,山東大學在青島覆校。 [54] 
1949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將華東交通專科學校、華東高級工業學校等6所學校合併組建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11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濟南,土木、紡織兩科設在青島;1951年6月更名為山東工學院 [54] 
1952年夏,新中國高等院校進行調整,山東大學土木系與山東工學院的土木系、紡織系合併,組建青島工學院,12月5日正式掛牌。 [54] 
  • 蘇南工業專科學校
1911年,江蘇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成立。 [51]  [55] 
1912年,設立土木科。 [55] 
1923年9月,學校更名為江蘇省公立蘇州工業專門學校,並增設建築科。 [55]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並校組建

1956年6月,全國第三次院系調整,西北工學院土木系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和工業與民用建築結構兩個專業、東北工學院建築系、青島工學院土木系、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和建築科遷至西安,合併組建西安建築工程學院 [52-55]  ;同年7月,高等教育部應冶金部要求,上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將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由隸屬建工部改為隸屬冶金部領導;9月,學校正式開學。 [56] 
1958年7月,冶金工業部決定在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增設鋼鐵冶金、鋼鐵壓力加工和採礦三個專業,組成“礦冶系”,當年招生。 [56] 
1959年,為適應國家國民經濟建設調整的需要,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在繼續加強建築類專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採礦和冶金方面的新專業;同年3月1日起,更名為西安冶金學院。 [56] 
1963年8月,更名為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4]  [56]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7] 
1994年3月8日,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8] 
1998年,學校劃轉陝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8]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名單;獲評“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9-12] 
2019年11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傳統瓦作技藝傳承基地入選《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14]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5張)
2020年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15] 
2023年10月20日,發起成立絲路國際建築科技大學聯盟。 [59]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辦學條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設有21個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 [4]  [16]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招生專業(類)
專業介紹
學制
建築學
建築學
五年
城鄉規劃
城鄉規劃
五年
風景園林
風景園林
五年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五年
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
四年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四年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
四年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
四年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四年
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
四年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
四年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四年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
四年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四年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四年
儲能科學與工程
儲能科學與工程
四年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
四年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四年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四年
會計學
會計學
四年
機器人工程
機器人工程
四年
自動化
自動化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年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四年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四年
機械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四年
機械電子工程
四年
機械工程
四年
車輛工程
四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四年
智能製造工程
智能製造工程
四年
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
四年
金屬材料工程
金屬材料工程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四年
材料類
材料科學與工程
四年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四年
功能材料
四年
納米材料與技術
四年
化工與製藥類
化學工程與工藝
四年
應用化學
四年
礦業類
採礦工程
四年
礦物加工工程
四年
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
四年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四年
公共管理類
國際經濟與貿易
四年
公共事業管理
四年
文化產業管理
四年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
四年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
四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四年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四年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四年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
四年
英語
英語
四年
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國際教育
四年
法學
法學
四年
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影視文學
四年
設計學類
環境設計
四年
視覺傳達設計
四年
藝術與科技
四年
美術學類
雕塑
四年
繪畫
四年
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
四年
廣播電視編導
廣播電視編導
四年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四年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安德學院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四年
工程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工程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四年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四年 [6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900餘名。擁有在職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南非科學院院士1名、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校友院士10名,國家教學名師1名,全國師德標兵1名,全國優秀教師4名、全國模範教師3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萬人計劃”入選者8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9名、入選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4人,國家評估認證委員會委員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名、在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1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名、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獲准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 [4]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帶頭人
審批時間
建築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姚繼濤
2008 [17] 
工程經濟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曉君
2009 [18] 
水環境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王曉昌
2010 [19]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帶頭人
審批時間
城鄉規劃學專業基礎教學團隊
劉克成
2013
結構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牛荻濤
2013
城市雕塑專業教學團隊
藺寶鋼
2013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體育建築管理)教學團隊
王德煒
2013
環境污染控制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永哲
2013
截至2014年,資料來源於陝西教育廳 [20] 
國家級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
帶頭人
審批時間
"現代混凝土結構安全性與耐久性"團隊
牛荻濤
2013年
"西部建築環境與能耗控制理論研究"創新研究羣體
劉加平
2009年
"西北城鎮水資源再生利用與水質安全保障"科研團隊
黃廷林、王曉昌
2008年
截至2020年6月,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21] 
高層次人才
類別
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南非科學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劉加平、牛荻濤楊柳王怡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王樹聲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牛荻濤、劉克成、黃廷林、李安桂、楊柳、王怡、薛建陽
國家教學名師獎
白國良
當代中國百名建築師
劉克成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楊柳、王怡、劉豔峯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李安桂、袁林江、金鵬康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黃廷林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職)
劉克成、牛荻濤、王曉昌、劉曉君、黃廷林、劉加平、李安桂、白國良、楊柳、王怡、劉豔峯、薛建陽、王快社 [23]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擁有原國家重點學科3個(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入選陝西省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培育高校,建築學入選有望衝刺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學科。學校現有博士點10個,其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碩士點44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建築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重要突破,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學科取得預期成果,“建築科技”學科鏈羣優勢更加彰顯。工程學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48‰,材料科學、環境與生態學、化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建築與建造環境學科進入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200名。 [4]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
城鄉規劃學
風景園林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土木工程
建築學
冶金工程
機械工程 [25] 
國家重點學科
結構工程
環境工程 [45] 
省級重點學科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1
080201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21
081403
市政工程
2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22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3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23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4
080204
車輛工程
24
081406
橋樑與隧道工程
5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25
0814Z1
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
6
080502
材料學
26
0814Z2
現代結構理論
7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27
083001
環境科學
8
0805Z2
金屬材料冶金製備科學與工程
28
083002
環境工程
9
0805Z1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29
0830Z1
環境化學
10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學
30
0833
城鄉規劃學
11
080602
鋼鐵冶金
31
0834
風景園林學
12
080603
有色金屬冶金
32
0834Z1
城市環境景觀
13
081301
建築歷史與理論
33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4
081302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34
1201Z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5
081303
城市規劃與設計
35
1201Z1
工程經濟與管理
16
081304
建築技術科學
36
99J1
鋼結構材料與工程
17
0813Z1
建築文化
37
99J5
管理系統工程
18
0813Z2
數字建築
38
99J6
建築材料
19
081401
岩土工程
39
99J7
建築智能信息技術
20
081402
結構工程
-
-
-
截至2018年10月,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24]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科代碼
學科門類
學位授權點
0813
工學
建築學
0814
工學
土木工程
0830
工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3
工學
城鄉規劃學
0834
工學
風景園林學
0805
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201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0802
工學
機械工程
0806
工學
冶金工程
截至2021年12月,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26]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科代碼
學位授權點
0859
土木水利 [26] 
0862
風景園林 [64]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科代碼
學科門類
學位授權點
0101
哲學
哲學
0305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0501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0701
理學
數學
0702
理學
物理學
0713
理學
生態學
0801
工學
力學
0802
工學
機械工程
0805
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6
工學
冶金工程
0811
工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2
工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3
工學
建築學
0814
工學
土木工程
0817
工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9
工學
礦業工程
0823
工學
交通運輸工程
0830
工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3
工學
城鄉規劃學
0834
工學
風景園林學
0837
工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
1201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2
管理學
工商管理
1204
管理學
公共管理
1303
藝術學
戲劇與影視學
1304
藝術學
美術學
1305
藝術學
設計學
截至2021年12月,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27]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類別代碼
學位授權點
0256
資產評估
0351
法律
0452
體育
0453
漢語國際教育
0851
建築學
0853
城市規劃
0854
電子信息
0855
機械
0856
材料與化工
0857
資源與環境
0858
能源動力
0859
土木水利
0861
交通運輸
0953
風景園林
1251
工商管理
1252
公共管理
1256
工程管理
1351
藝術
截至2021年12月,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27]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ESI排名全球前1.48‰
工程學
ESI排名全球前1%
材料科學、環境與生態學、化學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200名
建築與建造環境學科
入選“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榜單
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冶金工程 [4]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學建設

建築學院
建築學院(2張)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27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5個專業入選陝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專業相繼通過國家專業評估認證;自2003年以來學校共建設97門精品課程,6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37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雙語示範課程,3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範課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 [4]  [30]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環境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28-29] 
國家級特色專業
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給水排水工程、藝術設計 [8] 
陝西省特色專業
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築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藝術設計、給水排水工程、社會體育(體育建築管理)、材料科學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交通工程、環境科學、會計學、冶金工程。 [8] 
陝西省名牌專業
建築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冶金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金屬材料工程、藝術設計 [42] 
國家級精品課程
建築與城市文脈
水文學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鋼結構
混凝土結構原理與設計
資料來源 [3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術研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科技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擁有綠色建築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智庫1個、國家級成果研究推廣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2個,甲級資質設計研究院3個;陝西省依託學校成立了“陝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陝西省新型城鎮化和人居環境研究院”“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 [4] 
科研機構一覽表(部分)
級別
科研平台
國家級
科研平台
國家幹法水泥迴轉窯預分解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城市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西部綠色建築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生態建築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功能材料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城鄉建設與文化傳承研究院
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33] 
省部級
科研平台
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結構工程與抗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耐磨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黃金與資源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岩土與地下空間工程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新型幹法水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古蹟遺址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生態水泥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
秦嶺水源地水質陝西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陝西省生態建築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功能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城市公共交通空間綜合規劃與開發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陝西省清潔化工冶金過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綠色建築與低碳城鎮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有色金屬增值冶金與加工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建築設備科學與地下空間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中國循環經濟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西部綠色建築協同創新中心
西部裝配式建築工業化協同創新中心
水污染控制與水質安全保障協同創新中心
陝西省新型城鎮化和人居環境研究院
陝西省鄉村振興規劃研究院
綠色校園能源研究中心
陝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
陝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建築藝術創新研究中心
新型城鎮化和人居環境軟科學研究基地
科技園區綠色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
新時代陝西人居環境與美好生活共建共享重點研究基地
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研究基地
陝西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協同創新研究基地
中國特色電影評價體系研究基地
建築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
陝西省房地產業綠色發展與機制創新研究中心
陝西文化景觀展示與國際傳播重點研究基地
陝西省新型城鎮化和人居環境研究院(陝西高校新型智庫)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科普基地
黃河流域戲曲非遺傳承普及基地
徐德龍院士生平事蹟陳列廳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
西北生態脆弱區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建設研究院(陝西高校新型智庫) [33]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科研成果

百年西建 百年西建
截至2023年10月,2010年以來,學校先後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累計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0項,國家優秀教材獎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科學探索獎1項,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4] 
學校自有知識產權(專利)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均在全國高校排名第50名左右。學校設有建築、城市規劃、建材等三個甲級設計研究院及一大批極具水平的研究機構。先後承擔的“黃帝陵整修總體規劃與設計”、“黃土高原綠色建築體系研究”、“大顆粒流態化理論用於水泥熟料煅燒的機理性研究”、“西部乾旱缺水地區水資源再生利用研究”、“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稀有金屬鈦鋯提取與加工研究”、“納米技術研究”等幾十項國家級重點規劃設計及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34]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
項目
年度
2020年
冶金渣大規模替代水泥熟料製備高性能生態膠凝材料技術研發與推廣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三高地區軍隊營房修建技術研究(合作)
2009年
XL型水泥懸浮預熱系列技術
1996年
《構築物抗震設計規範》(合作)
1996年
X.L型水泥立筒預熱器內的物料分散器
1995年
高效旋風除塵器及其理論的研究
1995年
《鋼結構設計規範》國標(GBJ17-88)(合作)
1995年
高層鋼結構成套技術研究(合作)
1993年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J10-89(合作)
1991年
高速接絲趕乾式潤滑的綜合研究及其工業應用
1990年
蓄能反吹式高爐煤氣布袋除塵器(合作)
1989年
MGZ-1型高效率振動磨機
1988年
十種冶金爐窯熱平衡測定與計算方法(合作)
1986年 [34] 
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項目
年度
非飽和土水熱傳輸機理及其工程設計理論研究
2022年
工業建築高大空間環境區分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
2021年
西北地區綠色建築設計技術與應用(合作)
2021年
複雜難採礦體卸壓開採技術及裝備
2021年
西南地區大斷面富煤偏壓軟巖隧道修建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2021年
焦化廢水處理及資源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2021年
智能信息特徵處理技術研究及其工程應用
2021年
大口徑高性能天線機電熱耦合理論與性能綜合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合作)
2021年
鄰近既有線的隧道爆破開挖振動控制技術與工程應用(合作)
2021年
綜合能源系統“源-網-荷”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
2021年
城市自行車交通行為與環境感知機理及可達性規劃方法研究
2021年
鋼管結構在特(超)高壓輸變電工程中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2021年
基於“碳減排”的鐵礦粉綠色均質燒結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合作)
2021年
複雜空間曲面鋼-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關鍵技術及應用(合作)
2021年
大型公共建築鋼—混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合作)
2021年
寒區輸變電基礎工程凍融災變機理與防治關鍵技術(合作)
2021年
看不見的室內空氣污染(合作)
2021年
多元耦合一體化臭氧氣浮關鍵技術裝備與應用
2020年
複雜環境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基礎理論及應用
2020年
大規格複雜結構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關鍵技術裝備開發及應用
2020年
複雜工況油氣井管柱腐蝕控制技術及工程應用(合作)
2020年
約束再生混凝土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2020年
高性能數控機牀數字化智造技術平台的開發與應用
2020年
高品質低能耗板坯連鑄生產線關鍵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合作)
2020年
產業集羣形成機理、運行機制與演化路徑研究
2020年
大尺寸陶瓷薄板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合作)
2020年
新地域鄉村綠色建築設計關鍵技術與應用
2019年
西部鄉村綠色建築研究與應用
2019年
複雜結構特種雙金屬構件製備技術及產品研製(合作)
2019年
古建築抗震及振動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合作)
2019年
鐵錳複合氧化物催化氧化同步去除水中氨氮/錳關鍵技術
2019年
典型石油化工裝備表面改性技術
2019年
綠色裝配式複合結構居住建築體系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
2019年
西北地區低能耗建築適宜性技術研發與應用
2019年
複雜多金屬礦浮選廢水低成本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
2019年
湖泊水庫綠色低碳水質控制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
2019年
科技園區發展模式、園區產業發展軌跡及區域園區協同成長路徑研究
2019年
水泥行業細顆粒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合作)
2019年
我國經濟轉型時期企業原始性創新的觸發機制研究(合作)
2019年
西藏高原可再生能源供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2019年
大型機場航站樓建造關鍵技術及應用(合作)
2019年
徽州傳統聚落與古建築保護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合作)
2019年
建築室內PM2.5污染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合作)
2019年
現代鋼管結構理論研究及關鍵技術應用
2018年
新型鉬合金強韌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2018年
大型火電廠主廠房結構抗震性能提升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合作)
2018年
生物質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創新與示範
2018年
異型變截面焊接構件變形與應力控制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2018年
型鋼混凝土異形柱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2018年
西北地區高效太陽能供暖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
2018年
建築牆體保温材料服役性能提升技術及支撐產品產業化(合作)
2018年
DP型燒結多孔磚在村鎮建築中的應用研究(合作)
2018年
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應用關鍵技術開發
2018年
露天礦貧礦與低品位伴生資源綜合利用及一體化協同開採關鍵技術(合作)
2018年
綠色低能耗材料結構體系設計方法與工程應用(合作)
2017年
混凝土結構抗火與火災後評估、加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合作)
2017年
黃土地區地鐵工程的靜動力學性狀及其工程措施的研究與應用(合作)
2017年
複雜背景下圖像分割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2017年
稀土納米晶體微結構參數與熒光性能相關性研究
2017年
基於運營實測的西安地鐵通風空調系統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合作)
2017年
沿海城市複雜環境盾構信息化智能反饋施工技術(合作)
2017年
型鋼增強混凝土結構新技術(合作)
2017年
既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檢測評估方法與維修加固關鍵技術(合作)
2017年
本土城鄉規劃理論方法與應用
2016年
鋼-高性能混凝土組合與混合結構性能及設計理論體系研究與應用
2016年
硅鈣合金冶煉關鍵技術及核心裝備大型化研發與應用(合作)
2016年
普通住宅性價比理論及應用研究
2016年
户內式變電站的抗震性能研究與應用
2016年
多膛爐焙燒鉬精礦(高溶)關鍵工藝及裝備技術產業應用(合作)
2016年
不良地質富水區地鐵隧道多元信息反饋施工技術(合作)
2016年
複雜地質條件下小斷面特長隧道綜合配套施工技術(合作)
2016年
寒區淺埋軟塑黏土地層地鐵隧道綜合施工技術(合作)
2016年 [34]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3月,圖書館累計藏書219.5萬冊,其中中文圖書185萬冊,外文圖書16.8萬冊,中外文期刊5633種;同時還訂購大量的中外文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學位論文及其它專業數據庫,自建有本館館藏特色的全文數據庫,數字化資源已經成為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圖書館還收藏有一定數量的特種文獻和視聽資料。 [35] 
  • 學術期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57年2月,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以刊登建築、土木工程等其它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學術論文為特色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被評為中國高校優秀及特色科技期刊、RCCSE(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ChineseScienceEvaluation)中國權威學術期刊、陝西省優秀科技期刊等。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數據庫(CCCJG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收錄。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98年,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被評為全國理工科院校學報(社科版)優秀期刊、陝西省人文社科類優秀期刊,其中建築文化欄目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系統等收錄。 [36]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文化傳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精神文化

  • 校風
為人誠實 基礎紮實 作風樸實 工作踏實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 辦學宗旨
傳承文明 開創未來 育才興國 科技富民
校訓、校風、辦學宗旨 校訓、校風、辦學宗旨 [37]
校訓、校風、辦學宗旨 校訓、校風、辦學宗旨 [37]
  • 校歌
高舉着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作詞:徐德龍
作曲:趙季平
浩浩蕩蕩兮 南北東西
漢韻唐風兮 羣賢畢至
建大建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學科
崛起崛起崛起崛起共和國的棟樑之才
啊育才興國科技富民
我們高舉起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前進 前進 與時諧進 前進 前進 與時諧進
自強篤實兮 行健不息
求源創新兮 致用經世
建大建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學科
崛起崛起崛起崛起共和國的棟樑之才
啊 誠實 紮實 樸實 踏實
我們高舉起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誠實 紮實 樸實 踏實
我們高舉起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
前進 前進 與時諧進
前進 前進 與時諧進
前進前進 [37] 
校歌 校歌 [37]
校旗 校旗
  • 社團
學校社團中種類上涵蓋了理論學習類、學術科技類、文化娛樂類、公益服務類和體育競技類等類別。為促進社團活動蓬勃開展,激發社團的活力,團委每年安排“社團風采展示月”、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為社團活動搭建平台。每學年舉辦“校園十佳社團”評比,表彰活動開展好、影響力大的精品社團,為社團樹立榜樣。經過建設和發展,一些社團如勤工助學會、西建大就業協會、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百度百科俱樂部、唐華詩詞社、鼎亞武術協會、夢想自行車協會、博毅義務家教社、補天環境保護協會、熊寧愛心社、紅十字會、馨火文學社、夏文學社、已發展成校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學生社團。 [38] 
百度百科俱樂部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校名
學校校徽上、下方分別為學校中、英文名稱,中間圖形由建築、1895組成,建築代表學校以建築立校,1895表示學校歷史源頭為1895年。 [37] 
校徽、校名 校徽、校名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委駐校監察專員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副校長
黃廷林、王怡 [39]  [46-47]  [58]  [61-62]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知名校友

(按照畢業年限排序,同年級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備註
1956年畢業於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母體院校之一)。中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新疆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張富春
1958年畢業於該校。原西安市副市長,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西安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會長。
1960年畢業於該校暖通專業。原中國人民解放軍80310部隊司令員(副軍級、少將)。
1960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重慶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正部級)。
1961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歷任西建大副校長、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陝西社會主義學院院長。
王小東
1963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學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大師,新疆建築設計研究院名譽院長。
劉錦湘
1964年畢業於該校金相專業。歷任廣州市副市長,香港越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永明
1964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歷任成都市冶金局副局長,成都市副市長。
1966年畢業於該校採礦專業。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總經理。
1967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專業。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自治區政府秘書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67年畢業於該校給排水專業。歷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1967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廣州市副市長、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健
1968年畢業於該校給排水專業。歷任中國有色礦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張波
1969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歷任西安市副市長、西安市政協副主席。
劉喆
1970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中國第十七冶金建設公司總工程師,總經理。中國第十七冶金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70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交通部副部長、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總經理。現任中國公路學會七屆理事會理事長。
於天恩
1975年畢業於該校。原寧夏建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王貴榮
1975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現任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周建新
1975年畢業於西建大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青海省海東地區區委書記、青海省交通廳廳長。
1975年畢業於該校礦機專業。歷任酒鋼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會副主席、黨委書記。現任甘肅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趙沛
1976年畢業於該校鍊鋼專業。歷任中國鋼研院副院長,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
1976年畢業於該校水泥工藝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粉體工程專家,英國混凝土技術學會會士,1998年3月至2013年7月任該校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40] 
王平
1977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現任陝西省公路局局長。
鄧新華
1977年畢業於該校供熱通風專業。現任陝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政委。
魏奇峯
1977年8月畢業於該校採礦專業。歷任陝西省黃金局副局長、陝西黃金公司副總經理。現任陝西省黃金局局長、陝西黃金公司總經理。
烏日圖
1978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歷任國務院醫療保障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現任十一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78年畢業於該校總圖運輸與設計專業。歷任寧夏自治區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自治區科技廳副書記、副廳長。
王明
1978年畢業於該校採礦專業。歷任白銀有色集團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現任窯街煤電集團公司董事長。
喬輝
1978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司副司長。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巡視員。
1978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歷任陝西旅遊集團公司總經理、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現任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78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專業。歷任陝西省西安市規劃局黨委書記、局長。現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馬明文
1981年畢業於該校建機專業。現任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1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該校校長助理,榆林市副市長、西安科技大學校長,現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常青
1982畢業於該校建築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美國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士(Hon. FAIA)
馬保平
1982年畢業於該校採礦專業。歷任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書記。現任陝西有色控股集團副董事長。
尹育航
1982年畢業於該校硅酸鹽工程專業。現任廣東奔郎超硬材料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1982年畢業於該校總圖運輸計專業。現任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
王秉清
1982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建設廳副廳長。現任貴州省遵義市常務副市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選礦專業。現任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82年畢業於該校物理專業。曾任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現任西安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
石柯
1982年畢業於該校鍊鋼專業。現任中國二重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學專業。歷任西安市副市長。現任市政府諮詢員,西安市地鐵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
1982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現任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劉諝
1982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學專業。歷任新疆喀什市副市長。現任新疆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董事長。
劉克林
1982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現任西寧特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1982年畢業於該校鍊鐵專業。現任陝西鋼鐵集團董事長,陝西龍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張守志
1982年畢業於該校建工系。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現任民革寧夏區委會第九屆委員會主委。
張宏年
1982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衞市副市長。
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陝西榮民集團董事長、陝西省工商聯副主席。
張智恆
1982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現任中鋼集團金信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和中鋼招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加工專業。現任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鍵
1982年畢業於該校給排水專業。歷任西安市曲江管委會副主任,雁塔區區長。現任西安市雁塔區區委書記。
1982年畢業於該校採礦工程專業。現任中鋼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黨委書記。
1982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歷任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貴州省經貿委副主任。現任武漢市副市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工程機械專業。曾任該校校長助理,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現任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鍊鋼專業。現任包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內蒙古稀土(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包鋼稀土副董事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鍊鐵專業。現任山東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2年畢業於該校給排水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現任第二炮兵工程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1982年畢業於該校鍊鐵專業。現任寶鋼集團副總經理,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82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
高小平
1982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歷任寧夏恆力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總經理。現任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採礦專業。曾任青海省科技廳廳長、省發改委主任。現任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82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現任陝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樊宏康
1982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專業。歷任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院長。現任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陝西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1982年畢業於該校鍊鋼專業。曾任該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現任陝西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魏書祥
1982年畢業於該校採礦專業。現任中國五礦集團邯邢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黨委書記。
孫玉斌
1983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現任通鋼集團總經理。
1983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現任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西安高科(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創奇
1983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專業。歷任青銅峽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現任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83年畢業於該校總圖設計專業。歷任南京市雨花台區委副書記、區長,市長助理,拉薩市副市長。現任南京市副市長、雨花台區委書記。
1983年畢業於該校環境工程專業。原廣西柳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黨組書記。
1983年畢業於該校自動化專業。現任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重慶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44] 
魏志斌
1983年畢業於該校軋鋼專業。現任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總經濟師、董事、黨委常委。
王秉琦
1984年畢業於該校機械工程專業。曾任該校黨委副書記。現任陝西中醫學院黨委書記。
1984年畢業於該校冶金工程專業。現任榆林市副市長。
1984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學專業。歷任青海省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青海省建設廳廳長。現任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李勇
1984年畢業於該校建築管理專業。歷任五冶建設公司副總經理、黨委書記,中國第二十冶金建設公司總經理。現任中國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84年畢業於該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歷任南昌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院長、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現任南昌市市委副書記、市長。
張正康
1985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學專業。歷任甘肅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現任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院長。
1985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現任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85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金專業。現任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86年畢業於該校建築技術科學工學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1986年畢業於該校結構力學專業(碩士)。南非國家科學院院士,南非開普敦半島理工大學終身教授。
1986年畢業於該校有色金屬冶煉專業。歷任白銀有色金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現任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82年8月畢業於該校工民建專業。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1986年畢業於該校管理工程專業。現任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1986年畢業於該校供熱通風工程專業。現任西安飛機國際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87年畢業於該校。歷任十九冶副總經濟師、十九冶常務副總經理,一冶總經理、董事長、黨委書記。
惠西魯
1987年畢業於西建大建築物理專業(工學碩士)。現任西安市規劃局局長。
1988年畢業於該校建築管理專業。現任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彬
1989年畢業於該校建築管理專業。歷任陝西省信用聯社資產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銅川市市長助理。現任銅川市副市長。
1989年畢業於該校總圖設計與工業運輸專業。曾任西安市長安區區長。現任西安市雁塔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歐成華
1990年畢業於該校供熱專業。現任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石磊
1991年畢業於該校建築工程管理專業。現任中冶集團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1年畢業於該校建築機械及礦山機械專業。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副市長。
1991年畢業於該校總圖設計與運輸專業。歷任西安市灞橋區副區長,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管委會副主任,灞橋區區長。現任西安市灞橋區區委書記。
雒建斌
1991年畢業於該校冶金系(碩士)。現任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特聘教授。
賽雲秀
2005年畢業於該校結構工程專業(博士)。歷任陝西省委副秘書長。現任西安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197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79年---1984年在該校建工系任教。曾任西安市建設委員會主任,市政協副主席。現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許雲華
198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系。1989年---2010年在該校任教。現任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 [41]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20年11月
獲評”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 [31] 
2020年11月16日
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32] 
2022年3月
入選陝西省2021年度“雙百工程”先進單位擬表彰名單。 [43] 
2024年1月
參建的廣州市中心城區生態型市政污水廠工程入選第二十屆第二批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6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