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

鎖定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於1994年6月設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對年滿80週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或在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 
據2019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892人,包括資深院士439人;另有外籍院士91人。已故院士252人、已故外籍院士19人。 [2]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 [13] 
2023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33] 
中文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
定    義
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稱號、 終身榮譽
設立時間
1994年
設立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評選週期
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

中國工程院院士歷史沿革

1994年6月3—8日,中國工程院成立暨首屆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和中國科學院第七次院士大會同時召開。 [3] 
1995年7月11—14日,中國工程院第二次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
1996年6月3—7日,中國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會與中國科學院第八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同時舉行,選舉產生了中國工程院首批外籍院士。會議決定,今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均在雙年6月份的第一個星期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同期舉行。
院士大會 院士大會
1998年6月1日,中國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7月1日起,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實行“資深院士”制度。
2000年6月5—9日,中國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02年5月28日—6月1日,中國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04年6月2日,中國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會在北京開幕。
2006年6月5日,中國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會在北京開幕。
2008年6月23——27日,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0年6月7—11日,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2年6月11日,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在北京開幕。
2014年6月9—13日,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6年5月30日—6月2日,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與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一道召開。
2018年5月28日—6月1日,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 [4] 
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12] 

中國工程院院士項目設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
對年滿80週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
作出貢獻或在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 [1] 

中國工程院院士組織流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組織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可通過兩種途徑提名:1.中國工程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選人;2.中國工程院委託有關學術團體,按規定程序推薦並經過遴選,提名候選人。對居住在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提名,按第一種途徑進行。不受理本人申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對候選人的評審和初選由各學部組織院士進行。初選時,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參加投票的院士人數不少於該學部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選舉有效;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院士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該學部應選名額通過初選。
各學部初選結果經主席團審議並確定終選候選人名單後,提交全院有投票權院士進行投票終選。終選採取等額選舉,參加選舉的院士須超過全院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選舉有效,獲得投票院士半數以上贊成的候選人當選。
選舉結果經主席團審議批准,書面向全體院士通報並正式公佈。 [1]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選與中國國內院士增選同期進行。
外籍院士候選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提名。
外籍院士正式候選人,由院主席團經過討論並實行無記名投票確定。
外籍院士由全體院士會議實行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參加投票的院士人數超過全院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選舉有效;獲得投票院士半數以上贊成的候選人當選。 [1] 

中國工程院院士標準條件

在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或在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國國籍,可按程序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1] 

中國工程院院士放棄撤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的規定,中國工程院院士加入外國國籍後,即為自動放棄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
當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個人行為違反科學道德或品行不端,嚴重影響院士羣體和工程院聲譽時,應勸其放棄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當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時,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應撤銷其院士稱號。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如出現嚴重的科學道德或危害中國國家利益等問題,由主席團審議,撤銷其外籍院士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本人提出辭去院士稱號的辭呈,經主席團審查認可後生效,並通報全體院士。 [1] 

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首批院士

1994年3月初,由中國工程院籌備領導小組召開全體會議,以差額無記名預投票和正式投票,遴選出首批擬聘中國工程院院士66名。同時,中國工程院籌備領導小組委託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經過各學部醖釀、協商後,由學部主席團和工程院籌備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先後審議、表決通過,確定30名工程技術背景比較強、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併列入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的擬聘名單。以上兩部份共96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成立暨首屆院士大會上予以公佈,以中國工程院名義聘任。 [3] 

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增選

據2022年7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958人,其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36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37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17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29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08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8人,農業學部89人,醫藥衞生學部132人,工程管理學部71人;院士中,包括資深院士447人。另外擁有外籍院士111人。已故院士268人、已故外籍院士19人。 [2] 
年份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外籍
院士
(年)
總數
機械
與運
載工
程學
信息
與電
子工
程學
化工、
冶金與
材料工
程學部
能源
與礦
業工
程學
土木、
水利與
建築工
程學部
環境
與輕
紡工
程學
農業
學部
醫藥
衞生
學部
工程
管理
學部
總數
1994
96
19
23
16
13
13
12
--
1995
216
30
36
31
29
28
32
30
--
1996
20
0
0
0
0
0
0
20
--
7
1997
116
16
19
15
16
16
17
17
--
0
1999
113
15
17
15
15
16
18
17
--
0
2001
81
11
11
8
11
11
12
12
5
7
2003
58
9
7
7
8
9
8
7
3
4
2005
50
7
5
6
8
7
7
7
3
6
2007
33
5
2
3
3
4
3
5
6
2
3
2009
48
4
3
6
6
6
6
7
7
3
6
2011
54
8
6
7
6
7
4
6
7
3
6
2013
51
7
7
4
7
6
5
4
7
4
6
2015
70
9
8
9
8
8
6
9
7
6
8
2017
67
9
8
9
7
8
6
8
7
5
18 [5] 
2019
75
10
9
9
9
8
7
7
10
6
28 [6] 
2021
84
11
10
8
9
10
8
10
11
7
20 [14] 

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名單

  • 全體院士名單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34人)
資深院士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39人)
資深院士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18人)
資深院士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128人)
資深院士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107人)
資深院士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74人)
資深院士
農業學部(91人)
資深院士
醫藥衞生學部(134人)
資深院士
工程管理學部(67人,其中跨學部院士27人)
資深院士
  • 外籍院士(124人) [15]  [35] 
姓名
國籍
當選年
專業
法國
1998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乙型肝炎
美國
礦物加工、膠體與界面
俄羅斯
航天動力學
美國
2000
分子生物學與腫瘤學
土木工程
英國
船舶工程、船舶力學
美國
自動控制理論與工程
法國
2001
醫學(血液學)
瑞典
礦物加工
日本
2003
光電化學
美國
臨牀病毒學
英國
2005
電子學
美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日本
藥學
俄羅斯
信息與電子
美國
2007
數據分析,物理海洋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美國
工業工程(系統可靠性)
2009
航空航天
化學工程
計算機科學
土木工程、材料科學、結構工程
澳大利亞
2011
臨牀微生物學
美國
航空航天
美國、德國
結構工程、土木工程抗災與防護工程
美國
公共衞生政策學
日本
工程、物理、神經科學
美國
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3
電子封裝材料
口腔醫學、分子信號和轉化醫學
電氣工程
環境工程
丹麥
機械與運載
澳大利亞
化學工程
美國
2015
無線通信電子工程
機械工程
化學及材料工程、骨科
生命科學兒童癌症
奧地利
結構工程與計算力學
英國
土木工程
美國
環境工程
加拿大
電氣工程
美國
2017
土木工程
澳大利亞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
美國
信息與能源工程管理
英國
機械/航空工程
生物學
美國
計算機科學
電氣工程(半導體領域 )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澳大利亞
光學工程
美國
生物材料、化學工程
英國
醫學
美國
機械與運載工程
俄羅斯
材料科學
美國
計算機科學
日本
土木工程
美國
腫瘤學
澳大利亞
工程力學
美國
2019
電力系統
新西蘭
農業水土工程
美國
環境工程
法國
腸胃病學
加拿大
材料製備工程
美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南非
農業化學與植物共生
美國
水處理技術與工程
德國
工業4.0與智能工程管理
日本
工程/半導體工程
丹麥
生物化工、代謝工程、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
美國
計算機科學
英國
能源系統、熱力工程
美國
工程力學
瑞典
畜牧學
荷蘭
環境工程
澳大利亞
採礦工程及機械工程
俄羅斯
泌尿外科
英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畢思敏·弗拉基米爾
烏克蘭
航空發動機
英國
水環境與防洪
法國
航空科學、能源
挪威
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
美國
航空航天工程
心血管和遺傳學
加拿大
無線通信工程
美國
電子工程
瑞典
醫學,腫瘤學,血管新生,肥胖糖尿病
美國
2021



加拿大

希臘

土耳其

奧地利,西班牙

英國

美國

德國

美國



加拿大


荷蘭

美國

加拿大

英國

加拿大

德國
2023年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
美國
信息光電子
韓國
電子工程
英國
信息與通信工程
英國
材料科學
韓國
合成生物學
加拿大
電化學能源
美國
石油和天然氣工程
美國
非常規岩石力學
澳大利亞
礦業工程
英國
應用地球物理
澳大利亞
土木工程抗災與防護工程
英國
建築聲學
新加坡
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
法國
分子生物學、老年醫學與衰老科學
法國
血液學 [35] 
參考資料: [15]  [23]  [30] 

中國工程院院士文化傳統

  • 義務和權利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遵守《中國工程院章程》;積極促進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努力創新,不斷作出成績;提倡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發揚優良學風,起表率作用;積極培養人才,推動工程科學技術隊伍建設;參加工程院及學部的活動,承擔工程院及學部組織的諮詢、評議任務,促進工程科學技術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對國家工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決策有建議權;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有提名權;在院士會議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享受有關待遇。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和中國工程院工作有建議權;可應邀出席中國工程院及學部組織的有關會議和學術活動,可獲得中國工程院贈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參加選舉活動。 [1] 

中國工程院院士社會評價

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7] 
作為學術帶頭人和青年科學家的引路人,絕大多數院士無論是學術還是學風,都堪稱典範。尤其是隨着近些年院士隊伍年輕化,一些認為院士只是學術“偶像”的説法,並不完全符合實際。即使不再承擔具體科研任務的很多院士,也都發揮着國家智力和思想庫的作用。人民日報 [8] 
“院士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一員。”“近年來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認識出現了嚴重的誤區, 在某種程度上院士成為某些單位的‘學術資源’,或是某些單位領導的‘業績’。”(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莊輝曾溢滔秦伯益,2011年5月31日) [9] 

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軼事

  • 停止院士資格
周國泰,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5年10月21日,因腐敗問題落馬,後被停止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李寧,2008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5年1月17日,被停止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孟偉,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11月14日,被停止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10] 
王安: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已被撤銷)。 [16-17] 
曹耀峯: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  (已被撤銷)。 [18] 
嶽國君: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3年2月撤銷) [21] 
  • “高官高管”院士現象
2013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中,候選名單出現了不少現任或前任“高官高管”,引起了廣泛關注。實際上,中國工程院早有明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須是科學家”、“這一標準對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視同仁,不管是對高級幹部、企業老總,還是對沒有行政級別的科研人員”。
院士增選之所以為公眾關注,確實反映了學術界和科研生態圈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涉及院士的學術腐敗、壟斷學術資源的學霸問題,以及近些年來院士增選中出現的個人拉票、單位助選等不良風氣。中國工程院曾發佈公開信,對新的院士增選過程出現的拉票、助選現象進行警告。 [8] 
  • 增選名單可能“泄露”
2011年12月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選結果“出爐”,54名傑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在1個月前,已經有網友公佈33位新院士的名單,其中32位“命中”,因此工程院新院士名單可能提前“泄密”。
工程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國務院還沒有批覆以前,工程院是不會提前公佈或者通知院士的,網絡上的名單可能是通過院士本人瞭解到的。網絡上的這份33人名單和最終的54人名單相比,顯然是不完全名單,説明“是非正式的途徑獲得,不符合規定”。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