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靈甫

鎖定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男,漢族,又名宗靈,字靈甫,原名張鍾麟,後因殺妻案改名張靈甫,字鍾麟,陝西省長安縣(現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參加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任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師長。 [15] 
1903年8月20日,張靈甫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東大鄉東大村。 [18]  1937年10月底,張靈甫被任命為國民黨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上校團長。1940年,張靈甫被任命為74軍第58師副師長;1941年10月24日,被任命為第74軍第58師代師長;1941年冬,升任第74軍第58師少將師長1946年,74軍部整編成74師,張靈甫被任命為師長。1947年5月16日於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 [17]  [24]  ,時年44歲。 [15] 
中文名
張靈甫
別    名
張宗靈
張鍾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陝西省長安縣(現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出生日期
1903年8月20日(癸卯年)
逝世日期
1947年5月16日(丁亥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肄業)
黃埔軍校
軍    銜
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張靈甫人物生平

張靈甫求學經歷

1903年8月20日,張靈甫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東大鄉東大村。 [18] 
張靈甫戎裝照(中間位置)
張靈甫戎裝照(中間位置)(2張)
1921年,張靈甫考入長安中學。 [18] 
1923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期間同第一任妻子邢鳳英結婚,後因無力負擔學費而退學。 [18] 
1926年,張靈甫從北大退學後,與同學在河南開封加入胡景翼的國民二軍駐豫軍官訓練團,後在軍中偶遇于右任,經其推薦南下廣州,於當年秋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後進入步兵科就讀。 [18] 

張靈甫黃埔從軍

黃埔四期畢業後,張靈甫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21師任步兵排見習官,不久見習合格升任排長,開始參加北伐戰爭。北伐結束後,張靈甫調入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升遷至團長。 [20] 
1933年,張靈甫就任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此時,張靈甫所在部隊在四川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交戰,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相識。冬,兩人在四川廣元拜堂成親。—年後,女兒張清芳出生。
1934年,第一師在“圍剿”革命根據地的戰事中,從黃陂追擊紅四方面軍,張靈甫率第三營為前鋒,快速追擊立下戰功,受師長鬍宗南之嘉獎。戰後升任第一師獨立旅第一團團長,隨全師進駐甘肅,年底至川甘邊境碧口駐防,繼後又移防四川廣元、昭化一帶。在阻擊紅四方面軍的戰鬥中,獨立旅傷亡慘重,旅長丁德隆指揮一個團傷亡殆盡;張靈甫第一團僥倖脱險,無大傷亡,再受胡宗南嘉獎。嗣後,張率團又追擊長征北上的紅一方面軍,在甘肅岷縣從馬上摔下受傷,至西安療養。 [25] 
1936年,張靈甫槍殺了第二任妻子吳海蘭。事發後,張靈甫遭到了婦女界的一致討伐,胡宗南沒有執行蔣介石派人押解張靈甫到南京受審的命令,而是要求張靈甫自解南京。張靈甫到達南京後被判入獄10年,在南京“模範監獄”服刑。張靈甫被釋放後,到西安南鎮74軍51師王耀武手下任上校候差員。 [2] 

張靈甫抗日戰爭

1937年10月底,51師奉師南進,途經鄭州時,需要成立一個補充團,張靈甫被任命為國民黨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第305團上校團長,因槍殺妻子事件在部隊震動很大,改名張靈甫,10月初趕赴上海。 [19]  12月5日,張靈甫率305團投入南京保衞戰在淳化鎮附近構建新陣地,阻擊日軍掩護王耀武51師退入南京。後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305團團長。
戰場上的張靈甫
戰場上的張靈甫(2張)
1938年春,張靈甫被提升為153旅副旅長兼第305團團長。4月,51師在黃陂接受軍委會校閲,獲得軍委會校閲官的優良考評,張靈甫305團的成績在閲後評定中,名列全師第一。後擢升為51師153旅少將旅長。
1940年,張靈甫被任命為74軍第58師副師長。 [19] 
1941年3月15日,張靈甫代理58師師長,指揮58師參加上高會戰。58師在9月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損失慘重。戰後,師長廖齡奇被蔣介石下令槍決。廖齡奇死後,10月24日,張靈甫被任命為第74軍第58師代師長。冬,升任第74軍第58師少將師長。 [19]  [22] 
1942年6月,浙贛會戰,張靈甫率58師在衢州外圍與日軍血戰3日。6月13日,張靈甫率58師主力收復甕安。11月,常德會戰,張靈甫率58師收復黃石、九溪。
1944年5月,張靈甫任74軍副軍長兼58師師長參加第四次長沙會戰。此後張靈甫一直在湘鄉至邵陽一線繼續與敵40師團鏖戰。
1944年5月10日,張靈甫會同前來增援的第19師一起克復永豐,之後暫留守永豐抓緊進行戰地整補。6月,24集團軍改編為第4方面軍,王耀武升任方面軍司令,施中誠仍是74軍軍長,張靈甫升任副軍長。 [22] 
1945年2月,被國民政府授予陸軍少將軍銜。1945年2月,張靈甫經第24集團軍總司令王耀武和74軍老軍長俞濟時的保薦,進入重慶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二期學習,直到6月18日畢業返回湘西正在戰後休整的74軍,隨後以第74軍副軍長的身份參加了湘西會戰。 [18-19]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74軍57師配屬新6軍空運南京受降,張靈甫升任74軍中將軍長兼南京衞戍司令。 [21-22] 

張靈甫兵敗身亡

主詞條:孟良崮戰役
1946年6月,第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軍),轄整編51旅、57旅、58旅共3萬餘人,軍長張靈甫改任師長。 [21-22] 
張靈甫
張靈甫(3張)
1947年2月,國民黨軍調整戰略,從最初對各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改為對陝北和山東兩地的重點進攻。在山東戰場,以整編74師為核心的第1兵團為絕對主力。3月下旬,國民黨軍開始全面攻擊,至4月上旬,基本打通津浦路徐州至濟南段,佔領魯南地區,隨後繼續向魯中進擊,解放軍主動後撤,國民黨軍迅速跟進,於5月10日佔領萊蕪、蒙陰、河陽,國民黨軍第1兵團司令湯恩伯被解放軍的行動所迷惑,一改先前的穩紮穩打戰術,不待與友鄰兵團協同,立即命令以整編74師、整編25師為主攻,從垛莊、桃墟北進,限令必須在5月14日攻佔坦埠。 [17] 
1947年5月11日,急於搶頭功的張靈甫率整編74師甩開兩翼掩護部隊,孤軍深入,由垛莊經孟良崮西麓向華野展開進攻。當華野以5個縱隊、10萬兵力從正面對74師實施圍攻,張靈甫將部隊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
蔣介石認為此乃與華東野戰軍決戰的良機,令張靈甫率部固守,並令空軍空投糧彈,同時令整編第25、第83師等10個整編(軍)向孟良崮增援。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為迅速殲滅整74師,於當日13時調整部署後,即令部隊發起總攻。16日,第4、第6、第8、第9縱隊合力總攻,17時,將整編第74師全部殲滅,師長張靈甫被擊斃。 [17] 

張靈甫軼事典故

張靈甫書法造詣

張靈甫書法 張靈甫書法
少年張靈甫痴迷書法,在長安中學唸書時常步行十餘里到西安文廟研習。那時的張靈甫最喜歡書寫《正氣歌》《滿江紅》,常常貼得一屋子都是。有一次他在碑林習字,不想巧遇正在關中書院授課的于右任,于右任看過張靈甫的字,深為喜愛,連稱人才難得。 [23] 

張靈甫跛腿將軍

1939年,在南昌會戰高安戰役中張靈甫腿部受傷,因此留下殘疾,從此被稱為“跛腿將軍”。 [19] 

張靈甫古城殺妻

主詞條:張靈甫殺妻案
張靈甫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在蔣介石的嫡系第一軍任職。1933年,張靈甫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相識。1933年冬,兩人在四川廣元拜堂成親。但在1935年發生了“團長古城殺妻” 案。
吳海蘭被槍殺的事情傳到了四川廣元,吳海蘭的哥哥吳正有寫了控告信,找到了西安的婦女協會。西安的女界得知此事,聲稱要為吳海蘭討個公道,嚴懲殺人兇手,中央軍團長殺妻案一時在古城鬧得沸沸揚揚。
張學良夫人于鳳至來到了西安,婦女協會把吳正有的控告信轉到了她的手裏,于鳳至回到南京就把此事告訴了宋美齡。宋美齡告知蔣介石後,蔣介石一聽有人告狀,説自己的黃埔門生無理殺妻,非常生氣,立刻吩咐下面將人送南京軍事法庭查辦。
張靈甫自知罪責難逃,到達南京後徑自去軍法處自投羅網,被拘押於老虎橋模範監獄,隨後被判處死刑。但在被判處死刑之際,他在獄中染上了瘧疾,在獄醫的治療下起死回生,隨後聽從典獄長的勸説,向軍事法庭遞交了申訴書。 [2] 
  • 妻子不忠説
關於張靈甫殺妻的原因一種説法是這樣的:張靈甫的妻子叫吳海蘭。1935年紅軍到達西北後,張靈甫所在的胡宗南第一軍尾隨紅軍到達西北。第一軍的軍官眷屬都住在西安。一天,張靈甫見一位同事探親返回部隊,便問:“你可看見我的太太沒?”同事打趣道:“看見啦,在電影院門口,你太太穿着旗袍。還有一位小夥子,西裝革履的倆人可親熱了。”張靈甫是一個遇事很認真的人,聽説妻子“不貞”,他向胡宗南請了假,回到家他對妻子説:“我好長時間沒吃過餃子了,你為我包一頓餃子吧。”妻子聽後便到菜地割韭菜。張靈甫尾隨在後,待妻子剛蹲下去割韭菜時,即拔出手槍,對妻子後腦就是一槍。 [1] 
  • 竊取軍事文件説
另一種説法認為當年張殺妻不是因為妻子外遇。曾經長期在張靈甫手下任職的劉光宇與張後來的妻子王玉齡回憶,當時張靈甫發現吳海蘭擅自拿走了張的軍事文件,卻交代不出理由,當時胡宗南的部隊一直在川陝一帶與紅軍激戰,當地也有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活動,張靈甫疑神疑鬼,擔心妻子可能沾了共產黨的邊,但在事情沒搞清楚之前又不便聲張,於是就暗地裏向妻子盤查,不料吳海蘭對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氣急敗壞,越發懷疑妻子揹着他做了不可告人之事,於是拔槍殺妻。吳海蘭死在了丈夫的槍下。因為事涉通共之嫌,事發後張靈甫怕傳出去有口難辯,便推説是感情糾葛。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張靈甫對吳海蘭的懷疑並沒有尋獲確鑿的證據。 [1] 

張靈甫人物爭議

張靈甫抗日名將

部分資料將張靈甫列為抗日十大名將的第九名,比他的上級王耀武還靠前。但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有對抗日有較大戰功的將領,會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並提請美國政府授予自由勳章。而張靈甫從未獲得這兩種勳章。有人説他獲得美國金質自由勳章,這早已被網友考證是假的。 [11] 
在張靈甫的生前死後,蔣介石政權雖然對他極力旌揚,卻從未説過張靈甫是抗日名將。國民黨軍隊裏的將領們,也不認為張靈甫有多大的抗日戰功。 [9] 
部分資料認為張靈甫作為51師153旅305團團長,參加了凇滬保衞戰,在嘉定作戰時“面對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的日寇蜂擁衝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着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後他率領該團又連續打退敵人七次衝鋒,打死打傷日寇800多人。” [11] 
但51師擴編為2旅4團的甲種師,直到1937年10月才算完成,張靈甫這時才當上305團團長,之前一直在武漢負責部隊的編成工作。 [11] 
部分資料認為萬家嶺大捷張靈甫親率突擊隊攻佔張古山,但根據薛嶽及參戰將領回憶資料無此記錄。 [10]  在該場戰鬥中主攻張古山主陣地有153旅305團,但305團團長為唐生海、代團長為於清祥,在該場戰鬥中,305團團長唐生海負重傷,代團長於清祥殉國,且在1938年10月9日王耀武給俞濟時轉蔣介石的戰鬥電報中,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張靈甫的名字,無論是指揮還是負傷。 [11] 

張靈甫劇本創作

部分資料認為萬家嶺大捷後,1939年1月,田漢在長沙採訪張靈甫,親自撰寫了話劇《德安大捷》,劇中主人公就叫張靈甫,演出後從此張靈甫名揚天下,並由田漢作詞,任光作曲創作了74軍軍歌。
但根據田漢出版及創作作品沒有《德安大捷》,且1936年,任光因發表歌曲《打回老家去》被迫流亡海外。直到1940年春天才回國,在重慶教書。 [11] 

張靈甫獲得勳章

部分資料認為張靈甫1944年8月因功授勳,榮膺寶鼎勳章,不久之後再獲頒忠勤勳章,隨軍的美軍觀察顧問也對他的表現欣賞,張靈甫還獲得了美國金棕自由勳章。
但寶鼎勳章等次高於雲麾勳章,不可能先獲寶鼎勳章,後獲三等雲麾勳章,且美國金棕自由勳章1945年才設立。 [11] 

張靈甫治軍嚴格

部分資料認為張靈甫治軍嚴格,但國民黨軍將領回憶資料顯示,張靈甫治兵嚴苛,手段暴戾,時常殺一儆百 [12-13]  ,率部進攻解放區期間,對當地民眾犯下累累暴行。整編74師進入解放區後,燒殺、搶掠、姦淫無所不用其極。在孟良崮被解放軍包圍時,74師將附近許多村莊燒燬焚平,將來不及逃跑的村民一律槍殺。張靈甫為了解決糧食的困難,下令在解放區“就地補給”,讓部隊搶掠百姓的糧食,對敢於反抗的老百姓全部槍殺。 [11] 

張靈甫死亡之迷

迄今為止,關於張靈甫之死,仍在繼續流傳的,主要有三種版本:“擊斃説”“自殺説”以及“殺俘説”。 [3] 
  • 擊斃説
張靈甫被擊斃在其指揮所山洞裏, [26]  1947年5月30日,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聯名致電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中指出: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長盧醒,確於十六號下午二時解決戰鬥時,被我六縱特團副團長何鳳山帶兵當場所擊斃。當特團何副團長走近張靈甫等藏身之石洞,據師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現尚在俘官處可證。 [3-4] 
  • 自殺説
張靈甫在山洞內與其他高級軍官集體“從容自戕”,這是國民黨方面在戰役結束後公開宣傳的最初版本。張靈甫及其74師被殲滅後,蔣介石收到了張靈甫的遺書,其中寫道:
“今戰況惡化,飲水斷絕,糧彈俱盡,全師孤懸,四面受敵。我與眾將戰到最後,為上報黨國與領袖,下達士兵與部屬,決心以一彈飲絕成仁,報效校長多年之教誨。”
1947年5月29日,蔣介石發佈《為追念張靈甫師長剿匪成仁通告國軍官兵》一文,向國民黨全體官兵通報表彰了張靈甫的“殺身成仁”。 [3] 
  • 殺俘説
張靈甫被俘後才被某士兵違反紀律槍殺,所謂的殺俘説,指的是張靈甫先被解放軍俘虜,稍後又被負責押解的某解放軍士兵泄憤槍殺。這一説法雖最具代表性的,是《百年潮》雜誌2007年第七期刊登的一篇署名冷玉鍵的題為《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亡命之謎》的考證文章,作者稱“採訪了現任中共臨沂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參與張靈甫死亡調查及遺骨考證的崔維志等同志,並對相關資料進行考訂”,作者的史料依據全部都是中共參加孟良崮戰役的軍隊幹部的回憶。最有分量的是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的王必成撰寫的回憶文章《飛兵激戰孟良崮》,“搶救未果身亡”,其依據則是所謂的“田野調查”,也就是半個多世紀後的戰地回訪。 [3] 

張靈甫家庭成員

張靈甫和王玉齡 張靈甫和王玉齡
第一任妻子:邢鳳英,育有一子張居禮。 [8] 
第二任妻子:吳海蘭,育有一女張清芳。 [8] 
第三任妻子:王玉齡(王玉玲),張靈甫死後王玉玲隻身一人飛往美國,學成、工作畢業後,將母親和兒子從台灣接到美國,幾經折返最終定居上海,育有一子張道宇。 [6]  [8] 
長子:張居禮,1936年出生,1953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學校,1957年考入西安師範學校。1959年,畢業後任物理老師。
次子:張道宇,1947年3月9日出生,1952年,張道宇和母親王玉齡赴美生活,在美國讀完了中學和大學,後居台灣、上海等地,現任台灣中華黃埔後代聯誼會會長。 [8] 
女兒:張清芳,建國後任護士,並生有二子一女。 [8] 

張靈甫人物紀念

張靈甫紀念建築

張靈甫墓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南郊秦嶺山下環山公路與東(東大村)祥(祥峪)路十字路口交匯處東南角上,是張靈甫與原配邢瓊英的合葬墓。陵園內墓冢為衣冠冢,2013年5月由東大村村委會出資修建。 [5] 

張靈甫影視形象

影視名稱
類別
扮演者
紅日
電影
紅日
電視劇

張靈甫紀念活動

2005年,抗戰勝利60週年之際,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替父親領到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頒發的一枚抗日紀念章。 [15] 
2009年,張靈甫遺孀王玉齡年初寫信給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希望能補發其夫原獲抗日勳章。但台灣當局“國防部”的回函列出每個勳章的價格,要王玉齡花錢買。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