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宇文愷

鎖定
宇文愷(555年-612年),字安樂,號名父公子。朔方夏州(治今陝西省靖邊縣北)人 [30]  ,一説代郡武川縣(今內蒙古武川縣)人 [28]  。中國北周隋朝官員、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 [2] 
宇文愷出身於鮮卑武將功臣世家,自幼博覽羣書,有巧思,精熟歷代典章制度和多種工藝技能。北周末年,累官至上開府匠師中大夫,襲封祖爵安平郡公。隋朝建立後,躲過政治清洗,並負責規劃和興建隋首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及其宮殿衙署;又開鑿廣通渠,決渭水黃河,以通漕運;置梁公堰,分黃河水入通濟渠。此外,他還主持修建了隋朝的宗廟、離宮仁壽宮隋文帝獨孤皇后的陵墓,以及觀風行殿顯仁宮、隋長城等大型工役。自匠作少監匠作大匠遷升至工部尚書,深受隋文帝、隋煬帝寵遇。大業八年(612年),宇文愷隨煬帝出征高句麗,戰後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同年去世,享年五十七歲。獲賜諡號“康”。 [1-2] 
宇文愷作為中國第二次大一統帝國隋時的工官,適逢大興土木、制度重建的時代,進行了大量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實踐,以其深厚的理論功底、卓越的規劃和建築才能,規劃設計了當時最重要的城市和建築,並且述古創新、論著甚豐,對當時和後世的城市規劃和建築理論產生重大影響。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史上一位承前啓後的偉大人物。撰有《東都圖記》《明堂圖議》《釋疑》《東宮典記》等著作,多已散佚。 [1-2] 
全    名
宇文愷
別    名
宇文安樂
安樂
諡    號
封    號
安平郡公
所處時代
南北朝隋朝
民族族羣
鮮卑族
出生日期
555年
逝世日期
612年
主要成就
設計建設隋大興城洛陽城
主要作品
《東都圖記》
《明堂圖議》
《釋疑》
《東宮典記》
最高官職
工部尚書
籍    貫
朔方夏州,一説代郡武川縣 [28]  [30] 

宇文愷人物生平

宇文愷初露鋒芒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宇文愷出生。當時其父宇文貴益州刺史 [29]  ,故宇文愷可能生於蜀地 [30]  ;也有研究者認為他生於代郡武川縣(今內蒙古武川縣),而長於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 [25]  [28]  。其先祖應為匈奴苗裔,後稱鮮卑宇文氏 [30] 
宇文愷三歲時就因父功被封為雙泉縣伯,七歲時襲祖父宇文莫豆乾的爵位安平郡公。雖然身在將門,他與擅長騎射的兄弟們不同,喜好讀書,使自身博學多聞,擅作文章,多才多藝,號“名父公子”。 [8]  [25] 
北周末年,宇文愷最初任千牛(一作右侍上士),累官至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大象二年(580年),楊堅任北周丞相後,宇文愷又被任命為上開府匠師中大夫,掌管“城郭、宮室之制及諸器物度量 [27]  ,在建築科學和工程管理方面嶄露鋒芒。 [9]  [25] 

宇文愷數規工役

  • 建大興城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隋文帝大肆誅殺北周宗室宇文氏,以清除北周殘餘勢力。宇文愷原也被定入誅殺之列。由於宇文愷家族與北周宗室有別,二兄宇文忻又擁戴隋文帝有功,加上他本人的才華深得隋文帝的賞識,因而方倖免一死。隋文帝“修宗廟”,宇文愷被起用,任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負責宗廟的興修事務。宗廟建成後,被加封為甑山縣公,食邑一千户。 [9] 
大興城(長安城) 大興城(長安城)
隋朝建立之時,仍承襲北周以長安城為京都。長安城始建於漢代,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城市已顯得過於狹小,宮宇亦多朽蠹,加上供水、排水嚴重不暢,污水往往聚而不泄,生活用水受到嚴重污染,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因此,隋文帝嫌其“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決定另建新都。開皇二年(582年)六月,隋文帝下詔將在龍首山創造新都,以左僕射高熲、將作大匠劉龍、鉅鹿郡公賀婁子幹太府少卿高龍叉等負責此役。因為宇文愷在建築方面有巧妙的構思,於是任命他擔任營建新城的副監 [17]  。時高熲雖為大監,不過總領大綱,而規模計劃皆出自宇文愷。 [10] 
由於楊堅在北周時曾被封為大興郡公,故新都命名為大興城(今陝西西安)。開皇三年(583年),新都建成,而倉廩尚虛,需要大量轉運關東米粟,渭水多沙,河水深淺不固定,漕運的丁役深以為苦。開皇四年(584年)六月,文帝下詔興建漕渠,令宇文愷率領水工鑿渠,引渭水通黃河,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叫廣通渠。渠成後,轉運便利,“關內賴之”,隋唐關中的富庶頗得益於此。 [18] 
  • 建仁壽宮
後來,宇文愷擔任萊州刺史,在任上有“能名”。開皇六年(586年)閏八月,宇文愷的二兄杞國公宇文忻因謀反被誅,宇文愷也受株連而解職,“除名於家”,許久不得升遷。其後曾奉命修復魯班故道。 [11] 
開皇十三年(593年)二月,隋文帝令右僕射楊素岐州(今陝西鳳翔)北營造仁壽宮。楊素以宇文愷有巧思,“奏前萊州刺史宇文愷檢校將作大匠”,負責仁壽宮工程的籌劃和設計。楊素、宇文愷等人平山填谷,以構築宮殿,使之“高台累榭,宛轉相連”,宮殿區“制度壯麗”,成為極其雄偉的宮殿建築羣。但在營建過程中,楊素等人督役嚴急,造成大量服役丁夫死亡。很多人疲備不堪,倒地而死,屍體被填入坑中,上面用土石覆蓋,築成平地。死亡者數以萬計。 [12]  開皇十五年(595年)三月,仁壽宮建成,宇文愷被任命為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接着又被任命為將作少監。 [13]  後來,仁壽宮成為隋文帝經常臨幸的別宮。
仁壽二年(602年)八月,獨孤皇后去世。閏十月,楊素和宇文愷受命營造皇陵太陵。獨孤皇后入葬後,宇文愷因功被恢復安平郡公的爵位,食邑一千户。 [14] 
  • 建設東京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隋煬帝楊廣繼位。鑑於大興城位置偏西,又水陸交通不便,也為了更進一步加強對河北、山東以及江淮地區的控制,決定在洛陽故都附近建造新城,作為東京。 [15]  十一月癸丑,隋煬帝在巡幸洛陽時下詔説,洛陽的地理位置“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今可於伊、洛營建東京,便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也”。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十七日,隋煬帝命宇文愷為營東都副監(不久後遷將作大匠),與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負責營建東京,每個月役使壯丁二百萬人,又洛州城內的居民和各州的富商大賈幾萬户充實東京;廢棄二崤道,開闢冊道。 [21]  到大業二年(606年)正月初六日,“東京成”,其營建過程前後僅歷十個月,是又一座在短時間內經周密規劃、設計、建造而成的大型城市。在營建東京時,宇文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故此宇文愷博得隋煬帝的歡心,被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15]  [22] 
其間,宇文愷還受命在河南郡壽安縣(今河南宜陽)營造顯仁宮。顯仁宮南連皂澗,北跨洛水,徵調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輸送到東京;又搜求海內的嘉木異草,珍禽奇獸,用以充實皇家園苑。 [21] 

宇文愷規度北巡

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北巡,下詔修長城,命宇文愷負責“規度”。當時,煬帝想要向突厥人炫耀隋朝的強大,命宇文愷建造大帳,帳中可以容納數千人。七月初七日,煬帝來到這座設於城東的大帳,宴請啓民可汗及其部屬。八月,煬帝從榆林出發,經過雲中,溯金河而上,命令宇文愷等人制造觀風行殿,殿上可容納侍衞幾百人,行殿可以離合,下設輪軸,可以很快地推移。又命宇文愷製作行城,行城周長二千步,以木板為主體,用布蒙上,再畫上彩畫,行城上觀台、望敵樓全都齊備。突厥等族人驚歎,認為是神功,每每望見御營,十里之外就跪伏叩頭,沒人敢騎馬。煬帝見狀,非常高興,多次賞賜宇文愷財物。 [16]  [23] 
宇文愷曾建議按古制建築明堂,“下為方堂,堂有五室,上為圓觀,觀有四門”,並曾用木料製作了模型。雖然沒有興建,卻表現了他的巧思和學識的淵博。 [16] 

宇文愷隨徵遼東

大業八年(612年)三月,隋煬帝征伐遼東高句麗(時名為高麗)時,宇文愷亦隨行。為了渡過遼水(今遼寧大淩河),煬帝命宇文愷在遼水西岸架設三道浮橋。浮橋建成後,引着浮橋向東岸靠近,浮橋短,距東岸還有一丈多長的距離。隋軍只能跳入水中與高麗軍交戰,高麗兵佔據高地勢回擊,隋軍無法登岸,死傷眾多。於是隋軍收兵,將橋又帶回西岸。煬帝又命令少府監何稠接長浮橋,兩天接成,各軍依次相繼進發,才大破高麗。宇文愷所造浮橋雖因測量河寬不準確而未能成功,但卻為何稠的接橋工作奠定了基礎。事後,他因“渡遼之功,進位金紫光祿大夫”。 [3]  [24] 

宇文愷卒於任上

大業八年(612年)十月,五十七歲的宇文愷在工部尚書任上逝世。隋煬帝深感悼念惋惜,賜諡號為“康”。 [3] 

宇文愷主要影響

宇文愷的一生,主要是擔任營造方面的高級官員,主持過許多大型的建築工程,起着相當於工程總指揮、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的作用。他在建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就,有些成就甚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但也應該指出的是,在他設計和主持的工程中,除了開鑿廣通渠,客觀上有利於國計民生外,其餘大多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統治需要,尤其是宮殿建築,不顧勞民傷財,取悦帝王。如營造仁壽宮時,“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頓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時天暑,役夫死者相次於道,楊素悉焚除之”。營建東京時,他“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東京官吏督役嚴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今河南滎陽),北至河陽(今河南孟縣南),相望於道”。長城之役,“死者十五六”。建仁壽宮和東京的工程,宇文愷雖掛的是副職,但他是實際的負責者,因此功過與他都有直接的關係。

宇文愷營建大興

大興城 大興城
大興城的營建,史稱“制度多出於高熲”,“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宋代的宋敏求在《長安志》中也説在隋大興城興建時,“命左僕射高熲總領其事,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創制規模,將作大匠劉龍、工部尚書鉅鹿郡公賀樓(婁)子幹、大(太)府少卿尚龍義並充使營建”。可見高熲主要是提出都城的總的制度,並負責總的施建方針,而具體的規劃、設計則是由宇文愷完成的,其他的副使主要是協助負責施工和材料管理諸事務。
大興城的興建,不是在舊有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而成的城市,而是在短時間內按周密規劃興建而成的嶄新城市。全城由宮城、皇城和郭城組成,先建宮城,後建皇城,最後建郭城。開皇二年(582年)六月開始興建,十二月基本竣工命名大興城,次年三月即正式遷入使用,前後僅九個月,其建設速度之快實令人驚歎。整個工程的規劃、設計、人力、物力的組織和管理都應是相當精細和嚴謹的。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中,還得考慮地形、水源、交通、軍事防禦、環境美化、城市管理、市場供需等的配套,以及都城作為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的特點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解決一系列複雜的問題。因此大興城的興建標誌着當時的中國所達到的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
大興城的規劃吸取了曹魏鄴城(故址在今河北臨漳鄴鎮東)、北魏洛陽城的經驗,在方整對稱的原則下,沿着南北中軸線,將宮城和皇城置於全城的主要地位,郭城則圍繞在宮城和皇城的東、西、南三面。分區整齊明確,象徵着皇權的威嚴,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京都規劃和佈局的獨特風格,反映了統治者專制集權的思想和要求。特別是把宮室、官署區與居住區嚴格分開,是一大創新。
北宋呂大防在《隋都城圖》題記中,曾稱讚大興城的佈局思想:“隋氏設都,雖不能盡循先王之法,然畦分棋佈,閭巷皆中繩墨,坊有墉,墉有門,逋亡奸偽無所容足。而朝廷官寺,居民市區不復相參,亦一代之精製也。”
清代徐松也説:“自兩漢以後,至於晉、齊、梁、陳,並有人家在宮闕之間。隋文帝以為不便於事,於是皇城之內惟列府寺,不使雜居,公私有辨,風俗齊整,實隋文之新意也。”
在大興城的規劃和興建中,對於環境美化和給排水問題,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整個城址位於渭水南岸,西傍灃河,東依灞水、滻水,南對終南山。根據其地理環境和河道情況,開鑿了三條水渠引水入城。城南為永安渠和清明渠,城東為龍首渠,龍首渠又分出兩條支渠。三條水渠都分別流經宮苑再注入渭水,不但可以解決給排水問題,而且可以進行生活物資的運輸。水渠兩岸種植有柳樹,形成了“渠柳條條水面齊”的宜人景色。城東南還開闢有曲江“芙蓉園”,其“花卉周環,煙水明媚,都人遊賞盛於中和節。江側菰蒲葱翠,柳蔭四合,碧波紅蕖,湛然可愛”,是全城的風景區和旅遊區。
在大興城的規劃、設計中,也還存在着嚴重的缺陷。其突出者有三:
其一是沒有很好地考慮當時社會發展的需求,城市規模過大,超越了時代的要求。其城南四列裏坊,經過隋唐兩代三百多年的時間,始終沒有多少住户,非常冷落荒涼。正如宋敏求所説:“自朱雀門南第六橫街以南,率無居人第宅。”其注又云:“自興善寺以南四坊,東西盡郭,雖有居者,煙火不接,耕墾種植,阡陌相連。”
其二是大興城的道路雖然很寬,但全是土路,雨雪時泥濘不堪,難以通行,有時連上朝都得停止。為了排水,路面都是中間較高,兩側有寬、深各兩米多的水溝,但由於城內地形起伏較大,排水仍有困難,以致暴雨後常有坊牆倒塌,居民溺死的事故發生。
其三是在漕運方面也存在着較大的問題。有時漕運不通,即造成糧食供應匱乏。為此,終於釀成了都城的東遷。
在當時的社會、經濟、科技條件下,大興城有如此規模的建設和成就,是值得人們讚頌的。大興城的設計和佈局思想,不但對中國後世的都市建設有着很大的影響,而且對日本、朝鮮的都市建設也有着深刻的影響。如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就是仿效大興城的佈局特點而建造的。平城京東西三十二町,南北三十六町,每隔四町均有大路相通,形成整齊有序的棋盤狀。宮城也是位於城北正中,四周以官衙和貴族邸第圍繞,明顯地體現着大興城的特徵。

宇文愷營建東都

營建東京是宇文愷在城市建設方面的另一個重大成就。
東京,又謂“新都”,是隋唐時期的都城。它位於漢魏洛陽城之西約十公里,北依邙山,南對龍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正如李吉甫所説:“北據邙山,南直伊闕之口,洛水貫之,有河漢之象,東去故城一十八里。”由於水陸交通方便,自隋代至北宋,一直作為都城,成為一個政治、經濟和交通的中心。
東京的營建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據《隋書·食貨志》記載:“始建東都,以尚書令楊素營作大監,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大業雜記》中記載:“初衞尉劉權、秘書丞韋萬頃總監築宮城,一時布兵夫,周匝四面,有七十萬人。城周匝兩重,延袤三十餘里,高四十六尺。六十日成。其內諸殿基及諸牆院,又役十餘萬人。直東都土工監常役八十萬人,其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又役十餘萬人。”
唐初張玄素曾對唐太宗言及他所見營建東都的情況,説:“臣又嘗見隋室造殿,楹棟宏壯,大木非隨近所有,多從豫章(今江西境)採來。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轂,皆以生鐵為之,若用木輪,便即火出。鐵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壞,仍數百人別齎鐵轂以隨之,終日不過進三二十里。略計一柱,已用數十萬功,則餘費又過於此。”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到其用工量的大致狀況。建造大興城的用工狀況,雖缺乏史料記載,但參照有關東京的記載,當與東京的用工數量相當。
洛陽城 洛陽城
東京規模略小於大興城。據勘探,它的東城牆長7312米,南城牆長7290米,北城牆長6138米,西城牆長6776米,總計周長27516米,合55裏。平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長方形。全城亦是由宮城、皇城、郭城所構成。洛水由西而東穿城而過,把城分為南北二區。由於地形的關係,東京不似大興城那樣強調南北中軸線和完全對稱的佈局方式,其宮城和皇城建於西北部,但整個規劃力求方正、整齊,仍與大興城相似。

宇文愷開鑿廣通渠

開皇四年(584年)六月,宇文愷又受命負責開鑿廣通渠工程。據記載:“隋主以渭水多沙,深淺不常,漕者苦之”,“詔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帥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漕運通利,關內賴之。”其後,宇文愷出任萊州(今山東掖縣)刺史,“甚有能名”。

宇文愷營建宮城

紫微城 紫微城
宮城名紫微城,宮城位於南北中軸線的北部,“東西四里一百八十八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週一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衞。實測東西長2820.3米(含掖庭宮),南北寬1492.1米。城內有牆把宮城分隔成三部分。宮城內有乾陽殿、大業殿等數十座殿、閣、堂、院,極其富麗堂皇。
李吉甫稱:“(東京)宮室台殿,皆宇文愷所創也。愷巧思絕倫,因此製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比焉。”其中以乾陽殿最為奢華,是皇帝舉行大典和接待重要外國使團的地方。“殿基高九尺,從地至鴟尾(房脊兩端的獸)高一百七十尺,十三間二十九架,三陛軒。文掍鏤檻,欒櫨百重,楶拱千構,雲楣繡柱,華榱璧璫,窮軒甍之壯麗。其柱大二十四圍,倚井垂蓮,仰之者眩曜。南軒垂以珠絲網絡,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飛鳥。四面周以軒廊,坐宿衞兵。”“殿庭東南西南各有重樓,一懸鐘,一懸鼓,刻漏即在樓下,隨刻漏則鳴鐘鼓。”宮城正門則天門,“門上飛觀相夾,門外即朝堂”。因其太奢,至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令人焚燬另建。

宇文愷修建會通苑

宮城西面是上林西苑,又名會通苑,在今洛陽澗西一帶。據《大業雜記》記載:“(大業)元年夏五月西苑,週二百里,其內造十六院,屈曲繞龍鱗溝。”苑內引澗河匯水成海,周十餘里,海中造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高出水面百餘尺,台觀殿閣佈置在山上,風景非常壯觀。緣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堂殿樓觀,極為華麗。為了引洛水入苑,宇文愷還修築了月陂。
據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五記載:“洛水,在(洛陽)縣西南三里。西自苑內上陽之南瀰漫東流,宇文愷築斜堤束令東北流。當水衝,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謂之月陂。”

宇文愷國家糧倉

宮城的東北面為含嘉城,城裏為含嘉倉,是一座貯藏糧食的大型國家糧倉。據《大業雜記》記載:“大業元年,煬帝建東都洛陽,在宮城東建含嘉倉。”
據1969年以來的考古發掘,含嘉城的總面積約43萬平方米,四面有城牆,城牆為挖槽夯築而成。在倉城的東北和偏南地區,勘探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地下糧窖287座,估計全城的地下糧窖應在400座以上。
由於東京漕運方便,又在含嘉城內儲藏了大量糧食,避免了大興城發生糧荒的問題,使其糧食供應得到了保障。

宇文愷皇城

皇城,名太微城,又稱子城,亦稱南城、寶城,在宮城南面,由一條橫街與宮城相隔,“東西五里一十七步,南北三里二百九十八步,週一十三里二百五十步,高三丈七尺。實測東西長與宮城相同,南北寬為1843.6米。其城曲折,以象南宮垣”。
皇城是軍政機構和宗廟的所在地。“城中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左宗廟,右社稷。百僚廨署列於其間,凡省六,寺九,台一,監四,衞十有八。東宮官屬,凡府一,坊三,寺三,率府十”。

宇文愷郭城

洛陽城 洛陽城
郭城稱羅郭城、羅城、京城,隋時僅築有短垣,一説:“東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週六十七里,其崇一丈八尺”,實測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7米。全城由南北向大街十一條,東西向大街十四條,劃分為一百零八個裏坊和兩個商市,形成棋盤型的佈局。
白居易有詩云:“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既形象又貼切地描繪了大興城的佈局特徵。二説:“東西五千六百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實測南北最長處7312 米,東西最寬處7290米。全城縱橫大街各十條,一般寬41米,把全城劃分為“裏一百三,市三”。這些裏坊分佈在北區的東部和整個南區,其中南區的裏坊與街道最整齊。裏坊平面作方形或長方形,面積比大興城的裏坊略小,坊內闢十字形街道。由於裏坊小街道窄,臨街開門的住宅隨之增多,這樣就使城內各部分的關係顯得比較緊湊。
城中的街道都很寬。通向城門的街道之寬度都在百米以上;最寬的是界於宮城和皇城之間的橫街,寬達220米以上;位於南北中軸線上的主幹道朱雀大街寬150米;不通城門的街道寬42—68米;最窄的是四周沿城牆內側的順城街,寬25米。裏坊都築有坊牆,坊中也有街道。大的裏坊四面開四個坊門,中闢十字街;小的裏坊開東西二門,有一條橫街。這些縱橫相交的街道形成一個交通網絡,井然有序。各大街的兩側都開有排水溝,街道兩旁植以榆、槐為主的行道樹株行距整齊劃一,使道路成為寬廣筆直的林蔭大道,為城市增添了風采。

宇文愷歷史評價

魏徵:“宇文愷學藝兼該,思理通贍,規矩之妙,參縱班、爾,當時制度,鹹取則焉。其起仁壽宮,營建洛邑,要求時幸,窮侈極麗,使文皇失德,煬帝亡身,危亂之源,抑亦此之由。至於考覽書傳,定《明堂圖》,雖意過其通,有足觀者。” [1] 
令狐德棻:“少好學,頗解屬文,雜藝多通,尤精巧思。” [26] 
張舜徽:“他對我國古代建築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5] 

宇文愷軼事典故

宇文愷修築長城

大業三年(607)六至八月,宇文愷跟隨隋煬帝北巡。在此期間,他奉命修築長城,創制了三項活動性的建築物。
關於宇文愷修築長城事,有的論著僅引述《隋書》本傳的記載:“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未指明修長城時間,所修是哪段長城。
查史籍記載,隋煬帝在位時修長城有兩次。第一次修長城在大業三年七月,“發丁男百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榆林郡系大業三年所置,其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及黃河東岸托克托和林格爾一帶。紫河在定襄郡大利縣,《隋書·地理志》中記載:“大利縣,大業初置,帶郡。有長城,有陰山,有紫河。”大利故城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南部清水河縣境。紫河即今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山西省西北長城外之渾河,蒙古語名為烏蘭穆倫河
第二次修長城在大業四年七月,“發丁男二十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九月“詔免長城役者一年租賦”,可見該役已結束。據《資治通鑑》卷一八零記載:“此榆谷當在榆林西。”可推知此次所修長城為由榆林郡治向西至榆谷一段。
據《隋書》本傳記載,宇文愷規度長城事是在“進位開府,拜工部尚書”之後,而據《隋書·煬帝紀》上記載,宇文愷拜工部尚書是在大業四年,因而其所修長城似應為第二次。實際上此記載有誤,因宇文愷大業四年七月未到榆林,他是大業三年隨隋煬帝北巡時,於六月至八月逗留榆林的。在《隋書》本傳長城役記載之後,也説“時帝北巡”,宇文愷在此期間造大帳和觀風行殿。故可判定,宇文愷規度長城之役為煬帝時的第一次修長城,即大業三年七月,所修長城為榆林至紫河一段。

宇文愷活動築物

  • 大帳
造於七月。《隋書》本傳記載:“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為大帳,其下坐數千人。”《資治通鑑》卷一八零也記載:“帝欲誇示突厥,令宇文愷為大帳,其下可坐千人。甲寅帝於城東御大帳,備儀衞,宴啓民及其部落,作散樂。諸胡駭悦,爭獻牛羊駝馬數千萬頭。”《北史·煬帝紀》上亦云:“甲寅,上於郡城東御大帳,其下備儀衞,建旌旗,宴啓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奏百戲之樂。”
  • 觀風行殿
造於八月。據《隋書》本傳記載:“又造觀風行殿,上容待衞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又《資治通鑑》卷一八零也記載:“令宇文愷等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衞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倏忽推移。”
  • 行城
造於八月。《資治通鑑》卷一八零記載:“又作行城,週二千步,以板為幹,衣之以布,飾以丹青,樓櫓悉備。胡人驚以為神。”
其中,大帳當是大型帳篷。觀風行殿應是一種活動性建築,上面為宮殿式木構建築,可以拆卸和拼裝;下面設置輪軸機械,可以推移,惜其具體形制和結構史無明言,難以詳悉。行城應是一種板裝並附有布屏的圍城,《資治通鑑》雖未明言系宇文愷所作,但其記述緊接在造觀風行殿之後,當亦是宇文愷負責製作的。
另據《資治通鑑》卷一八一記載,大業五年(609年)六月,隋煬帝西巡,至張掖(今甘肅張掖)時,亦“御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三十餘國”。此觀風行殿是否即是大業三年宇文愷所造的,抑或是重造,錄以備考。
這些大型的活動性建築,從另一側面反映了他在機械製造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詣。

宇文愷明堂設計

除了規劃、設計和主持施工,建造了一系列大型建築工程外,宇文愷還在明堂設計方面花費了大量心血,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明堂原是周代朝廷的前殿,傳説其形制是周公所立,並“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後世追崇周制,把明堂制度神聖化,成為中國古代舉行大典和宣明政教的大殿,凡朝會及祭祀、慶典、選士、教學等大典,都在其中舉行。也可以説,明堂象徵着帝王的權威,即所謂“天子坐明堂”。因此,歷代統治者都對明堂制度非常重視,但具體的明堂形制是什麼樣子,則僅憑臆測,眾説紛紜,爭論不休。因而各代雖都有制定明堂制度之舉,卻均未能形成定製。
隋文帝平陳之後,也把建立明堂制度提上了議事日程。開皇十三年(593年),詔命禮部尚書牛弘等議定明堂制度,當時任檢校將作大匠的宇文愷曾獻上明堂本樣。他“依《月令》文,造明堂木樣,重檐復廟,五房四達,丈尺規矩,皆有準憑”。宇文愷所獻的明堂木樣受到隋文帝的讚賞,於是文帝下令有關官吏在長安安業裏規劃出地皮,準備建立明堂。可是由於朝中的儒生意見不同,長時間不能形成一致意見,只好作罷。 [19-20] 
隋煬帝繼立之後,宇文愷又上“明堂議”及明堂木樣。關於宇文愷所上明堂議及木樣事的具體時間,據《隋書·禮儀志》一記載:“及大業中,愷又造《明堂議》及樣奏之。煬帝下其議,但令於霍山採木,而建都興役,其制遂寢”,則似應該是在大業元年三月營建東都開始之前,即大業元年一、二月間。但此時隋煬帝剛登位不久,忙於鞏固其統治地位,又欲興建東都,宇文愷是很會揣測帝心的,想不致於在此時奏上“明堂議”及木樣。而此記載也僅言大業中,若是在大業元年初,當會指明是大業初,而不會稱“大業中”的。據《隋書·宇文愷傳》記載:“帝可其奏,會遼東之役,事不果行。” [3]  隋煬帝徵遼東之役,是大業七年着手進行準備,第二年發兵的,則宇文愷所上的奏議和木樣當在大業六年底至七年初之間,這應是比較可信的。
宇文愷所上的《明堂議表》除引經據典,考證明堂制度外,還附有建築設計圖和立體木製建築模型。為完成此一工作,他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他“遠尋經傳,傍求子史,研究眾説,總撰今圖。其樣以木為之,下為方堂,堂有五室,上為圓觀,觀有四門”。這是一篇很有學術價值的建築考古學文獻。雖説其所議定的明堂制度只能作一家之説,無能定論,但從他所繪製的建築圖和據此製作的木製立體模型,卻可以推斷他已經使用了比例尺。這種利用比例關係繪製建築圖和製作立體建築模型的方法,在中國建築史上是一大創舉,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

宇文愷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宇文貴(?-567)
歷任北魏西魏北周,官至太保,封許國公。卒贈太傅,諡號“穆”
長兄
北周時官至開府儀同大將軍、柱國、洛州刺史、上柱國
次兄
北周時官至上柱國,封英國公
兒子
官至遊騎尉,後追隨王世充,拜尚書左丞
官至起部承務郎,後追隨王世充,拜尚食直長
以上內容來源 [1] 

宇文愷主要作品

《隋書》稱,宇文愷在建築學方面的著述有《東都圖記》20卷,《明堂圖議》2卷,《釋疑》1卷,均見行於世。 [4]  但除《明堂圖議》的部分內容保存在《隋書·宇文愷傳》《北史·宇文貴傳》和《資治通鑑》等史籍中外,其他的後來都亡佚,這實是建築學史上的一大損失。《全隋文》收錄有其文疏2篇。 [6] 

宇文愷影視形象

時間
劇名
飾演者
2005
韓振華
2008
隋煬帝
——

宇文愷史料索引

《隋書》卷68《宇文愷傳 [1] 
周書》卷19《宇文貴附宇文愷傳》 [26] 
資治通鑑》卷175 [7]  ~卷181
參考資料
  • 1.    《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三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15]
  • 2.    宇文愷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5]
  • 3.    《隋書》卷68《宇文愷傳》:自永嘉之亂,明堂廢絕,隋有天下,將復古制,議者紛然,皆不能決。愷博考羣籍,奏《明堂議表》曰:……會遼東之役,事不果行。以渡遼之功,進位金紫光祿大夫。其年卒官,時年五十八。帝甚惜之。諡曰康。
  • 4.    《隋書》卷68《宇文愷傳》:撰《東都圖記》二十卷、《明堂圖議》二卷、《釋疑》一卷,見行於世。
  • 5.    張舜徽 著.中華人民通史 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05:445-446
  • 6.    《全隋文·卷二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4-02-06]
  • 7.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七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06]
  • 8.    《隋書》卷68《宇文愷傳》:宇文愷,字安樂,杞國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歲,賜爵雙泉伯,七歲,進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愷少有器局。家世武將,諸兄並以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博覽書記,解屬文,多伎藝,號為名父公子。
  • 9.    《隋書》卷68《宇文愷傳》:初為千牛,累遷御正中大夫、儀同三司。高祖為丞相,加上開府中大夫。及踐阼,誅宇文氏,愷初亦在殺中,以其與周本別,兄忻有功於國,使人馳赦之,僅而得免。後拜營宗廟副監、太子左庶子。廟成,別封甑山縣公,邑千户。
  • 10.    《隋書》卷68《宇文愷傳》: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後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
  • 11.    《隋書》卷68《宇文愷傳》: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兄忻被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復之。
  • 12.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三年……二月,丙午,詔營仁壽宮於岐州之北,使楊素監之。素奏前萊州刺史宇文愷檢校將作大匠,記室封德彝為土木監。於是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屯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
  • 13.    《隋書》卷68《宇文愷傳》:既而上建仁壽宮,訪可任者,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上然之,於是檢校將作大匠。歲餘,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為將作少監。
  • 14.    《隋書》卷68《宇文愷傳》:文獻皇后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事,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邑千户。
  • 15.    《隋書》卷68《宇文愷傳》:煬帝即位,遷都洛陽,以愷為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悦之,進位開府,拜工部尚書。
  • 16.    《隋書》卷68《宇文愷傳》: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為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悦,賜物千段。又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衞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帝彌悦焉,前後賞賚,不可勝紀。
  • 17.    《資治通鑑》卷175:隋主嫌長安城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納言蘇威勸帝遷都,帝以初受命,難之;夜,與威及高熲共議。明旦,通直散騎庾秀才奏曰:“臣仰觀乾象,俯察圖記,必有遷都之事。且漢營此城,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願陛下協天人之心,為遷徙之計。”帝愕然,謂熲、威曰:“是何神也!”太師李穆亦上表請遷都。帝省表曰:“天道聰明,已有徵應;太師人望,復抗此崐請;無不可矣。”丙申,詔高熲等創造新都於龍首山。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愷有巧思,領營新都副監。
  • 18.    《資治通鑑》卷176:(陳至德二年)隋主以渭水多沙,深淺不常,漕者苦之,六月,壬子,詔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帥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漕運通利,關內賴之。
  • 19.    《資治通鑑》卷178:(開皇十二年)是歲,上命禮部尚書牛弘等議明堂制度。宇文愷獻明堂木樣,上命有司規度安業裏地,將立之;而諸儒異議,久之不決,乃罷之。
  • 20.    《隋書》卷49《牛弘傳》:三年,拜禮部尚書,奉敕修撰《五禮》,勒成百卷,行於當世。弘請依古制修立明堂,上議曰:……上以時事草創,未遑製作,竟寢不行。
  • 21.    《資治通鑑》卷180:(大業元年)三月,丁未,詔楊素與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徙洛州郭內居民及諸州富商大賈數萬户以實之。廢二崤道,開冊道。……敕宇文愷與內史舍人封德彝等營顯仁宮,南接皂澗,北跨洛濱。發大江之南、五嶺以北奇材異石,輸之洛陽;又求海內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實園苑。
  • 22.    《資治通鑑》卷180:(大業二年)春,正月,辛酉,東京成,進將作大匠宇文愷位開府儀同三司。
  • 23.    《資治通鑑》卷180:(大業三年)秋,七月……帝欲誇示突厥,令宇文愷為大帳,其下可坐數千人;甲寅,帝於城東御大帳,備儀衞,宴啓民及其部落,作散樂。諸胡駭悦,爭獻牛羊駝馬數千萬頭。……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歷雲中,溯金河。時天下承平,百物豐實,甲士五十餘萬,馬十萬匹,旌旗輜重,千里不絕。令宇文愷等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衞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倏忽推移。又作行城,週二千步,以板為幹,衣之以布,飾以丹青,樓櫓悉備。胡人驚以為神,每望御營,十里之外,屈膝稽顙,無敢乘馬。
  • 24.    《資治通鑑》卷181:(大業七年)三月……癸已,上始御師,進至遼水。眾軍總會,臨水為大陳,高麗兵阻水拒守,隋兵不得濟。……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既成,引橋趣東岸,橋短不及岸丈餘。高麗兵大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乘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乃斂兵,引橋復就西岸。……更命少府監何稠接橋,二日而成,諸軍相次繼進,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即漢峙、季才並拜正議大夫。更命少府監何稠接橋,二日而成,諸軍相次繼進,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即漢之襄平城也。車駕渡遼,引曷薩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觀戰處以懾憚之,因下詔赦天下。
  • 25.    《周書》卷19《宇文貴傳》:宇文貴,字永貴,其先昌黎大棘人也。徙居夏州。父莫豆乾。保定中,以貴著勳,追贈柱國大將軍、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子善嗣。……善弟忻,少以父軍功賜爵化政郡公。驍勇絕倫,有將帥才略。大象末,位至上柱國,進封英國公。忻弟愷,少好學,頗解屬文,雜藝多通,尤精巧思。亦以父軍功賜爵雙泉縣伯。尋襲祖爵安平郡公。起家右侍上士,稍遷御正中大夫。大象中,位至上開府。
  • 26.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14]
  • 27.    《唐六典》卷23:後周有匠師中大夫一人,掌城郭、宮室之制及諸器物度量。
  • 28.    寧昶英.宇文愷籍貫考[J].社會科學輯刊,1985(06):108.
  • 29.    《周書》卷19《宇文貴傳》:“(西魏廢帝)三年,詔貴代尉遲迥鎮蜀。時隆州人開府李光賜反於鹽亭,與其黨帛玉成、寇食堂、譙淹、蒲皓、馬術等攻圍隆州。州人李祏亦聚眾反,開府張遁舉兵應之。貴乃命開府叱奴興救隆州,又令開府成亞擊祏及遁。勢蹙遂降,執送京師。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孝閔帝踐阼,進位柱國,拜御正中大夫。”説明宇文貴在西魏廢帝三年至孝閔帝時期均鎮守蜀地。
  • 30.    劉滿平.基於文獻的宇文愷生平考[J].榆林學院學報,2012(02):74-7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