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巢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大齊政權建立者)

鎖定
黃巢(?—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曹縣西北 [50]  )人。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齊政權開國皇帝。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喜任俠,粗通筆墨,少有詩才。 [1]  。成年之後,沒有通過科舉考試。關東大旱時,積極收攏難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響應王仙芝起義。次年,在蘄州阻止王仙芝降唐,與仙芝分兵,獨立作戰。 [50]  乾符四年(877年),攻陷鄆州,殺死天平節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戰死後,成為起義軍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年號“王霸”。置官屬,眾至十餘萬。北攻中原不利,遂南渡長江,經江西浙西浙東,開山路七百里,進入福建 [50]  乾符六年(879年),圍攻廣州。廣明元年(880年),進入洛陽,突破潼關,進入長安,即位於含元殿,國號“大齊”,年號“金統”,不久長安為唐軍包圍,物資供應困難。中和三年(883年),黃巢退出長安。東進先克蔡州(今河南汝南),進圍陳州(今河南淮陽)三百天,不下,兵力疲敝,致為李克用等部所破,主力瓦解。 [50] 
中和四年(884年),黃巢退至泰山狼虎谷,戰敗自殺,一説為其甥林言所殺。 [50]  時年六十五歲。昭宗天覆初年,黃巢侄子黃皓率殘部流竄,在湖南為湘陰土豪鄧進思伏殺,唐末農民起義結束。黃巢在起義中提出並實踐了“均平”的口號,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爭史上佔有承前啓後的重要地位。
全    名
黃巢
別    名
黃王 [22] 
尊    號
沖天大將軍、承天應運啓聖睿文宣武皇帝 [9]  [23] 
年    號
王霸、金統 [9]  [23] 
所處時代
唐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曹縣西北)
逝世日期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
逝世地
泰山狼虎谷
主要成就
領導人民起義,拉開了唐朝覆滅的大幕
提出並實踐了“均平”的口號
進入長安並稱帝,建立大齊政權
主要作品
題菊花
詠菊
本    名
黃巢
政    權
大齊 [23] 

黃巢人物生平

黃巢隨軍起義

黃巢是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曹縣西北) [50]  ,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家境十分富足。他善於劍術,馬術和箭法也不錯,粗通筆墨,小時候就有詩才。 [2]  五歲時侍奉祖父,便可對詩。 [1]  黃巢成年後曾幾次應試進士科,但皆名落孫山,於是他滿懷憤恨地寫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後便離開了長安,後繼承祖業成為鹽幫首領。
鹹通末年開始,全國各地發生水旱災害,河南地區最為嚴重, [79]  麥才半收,秋季的莊稼幾乎沒有。 [3]  但自唐懿宗以來朝廷“用兵不息,賦斂愈急”,各州縣又不上言災情,致使“百姓流殍,無處控訴”。乾符二年(875年),濮陽私鹽販子王仙芝尚君長等聚眾數千人,於濮陽(《新唐書》記載為長垣揭竿而起。攻剽城邑,攻陷了曹、濮及鄆州等地。 [4]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草軍聲勢日益浩大。四方苦於苛徵暴斂的百姓,及散居民間的龐勳舊部,爭先投奔義軍,“數月之間,眾至數萬”。攻鄆州,襲沂州。到十一月,農民起義軍攻掠十餘個州,至於淮南,多的有一千多人,少的幾百人, [5]  左金吾衞上將軍齊克讓為泰寧軍節度使(治所在兗州),率軍討伐王仙芝。 [80] 

黃巢王黃分裂

黃巢 黃巢
乾符三年(876年)七月,宋威同王仙芝的農民軍戰於沂州城下,大敗王仙芝。宋威上奏王仙芝已死,就遣散了兵馬回青州。王仙芝、黃巢利用有利時機,經過短暫休整,於八月進河南,逼近郟城(今郟縣),不到十日破八縣之地。 [6]  唐廷用王鐸代替宋威擔任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以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為招討副使,鎮守洛陽。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步騎2000人北上汝州(今汝州市)、鄧州(今鄧州市),扼守要道,鳳翔節度使令狐絢和邠寧節度使李侃選步兵1000人、騎兵500人進駐陝州(今陝縣)、潼關(今陝西潼關),企圖阻止王仙芝、黃巢等西進,並進而聚殲農民軍。 [53]  半年時間裏,義軍在江淮河漢之間廣大地區流動作戰,打得官軍顧此失彼,迅速發展到30萬人。
王仙芝、黃巢等出入蘄州黃州,蘄州刺史裴渥不能抵抗,答應為王仙芝上表求官。雙方相約罷兵。王仙芝與黃巢等就與裴渥一同赴宴。不久,唐僖宗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王仙芝思想有了動搖,欲放棄鬥爭,接受唐廷的官職。 [54]  黃巢恨朝廷沒有賞賜自己,就斥責王仙芝説:“咱們曾共同立下誓言,橫掃天下,而今只有從官員到左軍,讓這五千多人回到哪裏去呢。” [7]  這時羣情激憤,責罵不已,怒不可遏的黃巢出拳擊打王仙芝。因遭到黃巢的責罵,農民軍也強烈反對,王仙芝才勉強拒絕降唐。並劫掠州中兵丁,裴渥、使者都逃跑了。衝突之後,王仙芝與黃巢分兵作戰:尚君長入陳、蔡;黃巢向北進發,北掠齊、魯。 [8]  黃巢與王仙芝分道揚鑣,嚴重削弱了義軍實力。

黃巢被推為王

乾符四年二月,王仙芝一度攻破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武昌)。王仙芝、黃巢又再度合兵攻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等地。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復州(治所在今湖北沔陽西南)。同年冬,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王仙芝遣尚君長、蔡温球及楚彥威等赴敵營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貪功,乃妄奏尚君長等系他戰敗所俘,尚君長等人被殺。王仙芝降敵之謀再次未遂。五年初,起義軍攻破荊南(今湖北江陵)羅城,由於敵方援軍到達,作戰不利,被迫北撤。二月,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為敵將曾元裕所破,王仙芝戰死。 [83] 
王仙芝死後,農民軍餘眾一部分南下,活動於江浙一帶;另一部分則由尚讓率領北上,與黃巢會師於亳州。眾將推黃巢為王,號稱“沖天大將軍”,並設官分職,驅河南、山南之民十餘萬劫掠淮南,建元王霸 [9] 

黃巢降唐復叛

曾元裕在申州擊敗農民軍,農民軍死者萬人。唐僖宗因為宋威征討農民軍無功,讓曾元裕代替他做招討使,張自勉為副使。黃巢率農民軍襲破了沂、濮二州。唐朝招討使曾元裕在荊、襄,援兵被阻隔,唐朝任命張自勉為東北面行營招討使,督兵進剿農民軍。黃巢欲進兵襄邑雍丘,為唐朝滑州節度使李嶧所阻。 [55]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黃巢攻打葉城、陽翟,欲進攻東都洛陽,唐朝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率兵五千援東都,唐朝詔命河陽兵千人開赴東都,與宣武、昭義兵守衞宮闕。河陽節度使鄭延休率兵三千駐守河陰 [56]  黃巢在江西的兵馬,為唐朝鎮海節度使高駢所破。黃巢攻打新鄭、郟、襄城、陽翟的軍隊,被崔安潛擊退。農民軍在浙西的部眾,被唐朝節度使裴璩斬殺兩個首領,死者甚眾。黃巢十分沮喪,於是拜見唐朝天平軍乞降,唐僖宗詔命黃巢為右衞將軍 [57] 
投降唐朝之後,黃巢估計唐朝的藩鎮之間號令不一,不足以威脅自己,於是又反叛唐朝。八月,黃巢軍進攻宣州,唐朝高駢派遣大將張潾、梁纘在南陵擊敗黃巢部農民軍,農民軍秦彥畢師鐸等紛紛投降唐朝。於是農民軍又進入浙東,抓獲唐朝越州觀察使崔璆。黃巢帶兵越過江西,與舊部王重隱相呼應,攻破虔、吉、饒、信等州。趁機開山闢道七百里,直趨建州。 [58] 
乾符六年(879年)三月,黃巢部農民軍進入福建。當初,農民軍中盛傳如果遇到儒者就殺,軍隊必定覆滅。 [10]  故而黃巢進入福建後,但凡俘虜自稱為儒者的皆釋而不問。農民軍圍困福州,唐朝觀察使韋岫迎戰不能取勝,棄城而走,農民軍進入福州,大肆劫掠焚燒。農民軍經過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門前時,即下令不準驚擾焚燒。並且黃巢尋找當地隱士周樸,請求周樸歸降自己,遭到拒絕後黃巢一怒之下斬殺了周樸。當時福建諸州都失陷了,朝廷下詔高駢為諸道行營都統來抵禦黃巢農民軍。 [11] 

黃巢挺進嶺南

乾符六年(879年)九月,黃巢率軍攻陷桂管,兵圍廣州,卻並沒有立即攻城。反而託被俘虜了的越州觀察使崔璆寫信給困守在廣州城內的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讓李迢向朝廷上書,求表為天平軍節度使。唐朝宰相鄭畋想要答應黃巢,但宰相盧攜、宦官田令孜執意認為不可。黃巢又請求任安南都護、廣州節度使,唐朝右僕射於琮認為,南海市舶獲利甚多,如若黃巢得到此職位將會得利更多,到時將會威脅國家的財用。於是拜黃巢為率府率。黃巢見到詔書後大罵,急攻廣州,僅一天即破廣州城,生擒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黃巢自稱“義軍都統”,併發布檄文,聲稱要率軍入關,斥責朝廷宦官柄朝,污垢敗壞綱紀,指他們和宮中人賄賂勾結情況,選貢不當,禁止刺史殖財產,縣令貪贓的家族,都是當時最大的弊端。 [12] 
宰相王鐸毛遂自薦,請求討伐黃巢,天子於是任命王鐸為荊南節度使、南面行營招討都統,率諸道兵進討。王鐸屯兵在江陵,請求任命泰寧軍節度使李係為招討副使、湖南觀察使,作為先鋒屯兵潭州。但在這一年,從春至夏,疫病大為流行,不少農民軍將士染上了疫病,死者有十分之四,部下勸請北歸,黃巢見在廣州難以持久,於是決定殺回中原地區。黃巢部農民軍自桂州製造大桴,沿湘水而攻下衡、永二州,破潭州,李系敗逃到朗州,十多萬進行防守,將屍體投入江內堵塞。黃巢率農民軍進逼江陵,號稱五十萬。王鐸的兵馬很少,進入城內。在此之前,唐朝劉漢宏已攻掠此地,焚燒百姓房屋,百姓都逃竄進山谷。不久敗報傳入王鐸處,王鐸棄城逃到了襄陽,唐軍乘亂縱掠,當時適逢大雨雪,唐軍將士大多淹死在溝壑之中。 [13] 

黃巢迴轉北進

黃巢起義圖 黃巢起義圖 [51]
乾符六年(879年)十月,黃巢率軍佔據荊南,脅迫李迢草表上報唐僖宗,遭到唐朝的拒絕,黃巢大怒,殺李迢。進而想要攻取王鐸,適逢江西招討使曹全晸與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駐軍在荊門,派沙陀將五百匹馬佩上華麗的鞍轡朝農民軍的大營放去,人則逃走,農民軍以為唐軍膽怯。第二天,將領們乘這些馬出戰。馬聽懂沙陀語,呼喚它們就都跑回來了,無法禁止。唐軍埋伏在林中,另一些軍隊出戰,失敗逃跑,農民軍急追,唐朝的伏兵齊出,抓住農民軍將領十二人,農民軍大敗。黃巢驚懼,渡江東逃,唐軍追上來,俘獲十分之八。王鐸招降劉漢宏。有人勸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窮追農民軍到底。劉巨容説“:國家常背信負約,有危難時,捨得重賞;稍得安寧就棄若敝屣,甚至反被治罪。不如留下一些賊寇以企求以後的富貴。”於是止軍不追,黃巢因之得重整旗鼓,攻陷了鄂州。江西招討使曹全晸準備渡江追農民軍,正好有唐廷的詔書來,讓段彥莫言代其職,於是渡江作罷。 [14]  [35] 
黃巢擔心被襲擊,轉而侵擾江西,再入饒、信、杭州,人馬聚至二十萬。黃巢率軍攻臨安,守將董昌兵少,不敢迎戰黃巢,派幾十人埋伏叢林中,黃巢的軍隊到來,就用箭射殺其將領,農民軍士兵們就作鳥獸散了。董昌進駐八百里(地名),見一老婦人,對她説:“如有追兵來,你告訴他們臨安軍屯紮八百里。”農民軍聽説後驚道:“前次只幾個人就能挫敗我們,如今有屯紮八百里這麼多的人馬,如何了得。”於是退軍掃蕩了宣、歙等十五州。 [15]  黃巢在江浙一帶的勝利進軍再次震撼了唐廷,唐僖宗一面任命淮南節度使高駢為諸道行營都統,命他迅速進攻義軍,同時徵調昭義、感化、義武諸道兵南下,與高駢協力作戰。
廣明元年(880年)三月,高駢遣其將張璘渡江南下,黃巢軍連戰失利,退守饒州(治今江西鄱陽)。張璘又乘勝進軍,五月,黃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饒)。這時北方諸道軍已兵臨淮南,張璘又率兵追擊甚急,而信州又恰遇疫病流行,義軍士卒多死,元氣大傷。在義軍處境十分危急的時刻,黃巢巧施緩兵之計:一方面用重金賄賂張璘,使其減慢進軍;另一方面又致書高駢,表示“投降”。高駢中了黃巢圈套,以為大功告成,遂上奏朝廷,聲稱義軍“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當黃巢獲悉諸道兵已經北渡淮河,散歸其鎮,而且義軍也恢復了作戰能力,即抓住時機,一舉殺死張璘,大敗淮南兵,並乘勝攻佔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又攻佔了宣州。劉漢宏進攻宋州,搶掠申、光,來與黃巢會合,黃巢進逼廣陵,渡過採石,進攻揚州。高駢按兵不出,所過鎮戍,望風投降黃巢。 [70] 
唐廷本對高駢寄以厚望,這時見高駢告急,頓時慌了手腳,急忙下詔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駐守汝州,任命曹全晸為天平節度使兼東面副都統。農民軍當時駐守在滁州、和州,曹全晸的天平兵在淮上被打敗。宰相豆盧瑑建議:“救援軍隊未到,請給黃巢天平節度使,如果沒有找到西,以精鋭部隊戍守宣武,塞汝、鄭路,寇賊首領可以導致了。” [16]  盧攜執不可,請“召諸道兵壁泗上,以宣武節度統之,則巢且還寇東南,徘徊山浙,救死而已”。詔可。前此已詔天下兵駐守溵水,禁止農民軍向北去。於是徐州的三千兵馬駐紮在許州,忠武軍節度使薛能讓徐州的三千兵馬在館驛中住下,結果徐州軍鬧事,忠武軍部將周岌從溵水還軍,殺了薛能,自稱留後。徐軍聽聞變亂,大將時溥亦返回徐州,囚禁了其節度使支詳。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嚇怕了,就引軍回兗州了,溵水防線崩潰。 [17] 

黃巢攻佔兩京

黃巢北伐奪取兩京之戰 黃巢北伐奪取兩京之戰 [74]
廣明元年(880年)九月,農民軍渡過淮河。黃巢自稱“率土大將軍”,隊伍從淮河以北整軍而去,不搶劫財物,只有驅趕壯丁為兵。 [18]  [71]  農民軍攻陷申州(治信陽)之後,長驅進入潁、宋、徐、兗等州,所到之處,唐朝的官吏四處逃散。 [72]  農民軍北渡淮河時,唐朝宰相豆盧瑑曾議請授黃巢為天平節度使,待其到鎮時再發兵除掉他,另一宰相盧攜執意不從,認為只要發兵守住泗州,農民軍不能入關,必還掠江、淮,便無能為力。不久農民軍北上,淮北告急,盧攜遂惶愧稱病不出,京師也充滿了恐怖氣氛。十一月,農民軍進入汝州(治汝州市),迫近東都洛陽。黃巢傳檄唐軍説:“你們各自守住堡壘,不要侵犯我的鋒芒。我很快就要進入東都,馬上進入京城,自己想被問罪,不要牽連其他人。” [19]  這時朝廷亂作一團,有人主張調發關內諸鎮兵扼守潼關,大宦官田令孜還自請率兩神策軍弓弩手去守關;有人則認為農民軍擁有六十萬之眾,潼關又無重兵,難以堅守。但唐僖宗還是決定讓田令孜率兵東守潼關。 [73] 
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黃巢大軍進抵洛陽城下,唐將齊克讓退守潼關,東都留守劉允章則率分司官出城迎接黃巢入城。農民軍紀律嚴明,只是“供頓而去,坊市晏然”。黃巢軍進佔洛陽不久,即向關中長安挺進,繼續攻打陝州虢州,並警告拒守潼關的唐軍。十一月二十一日,唐僖宗田令孜為汝、洛、晉、絳、同、華都統,統領左、右軍東討。田令孜率神策軍博野等軍十萬守潼關。當時,神策軍兵士皆是長安豪富子弟,只是為了厚得供給和賞賜才賄賂宦官掛名軍籍的,平日高車大馬,悠然自得,未嘗經歷戰陣,所以一旦聽説出徵,嚇得父子抱頭相哭。為了逃避戰事,多以金帛僱商販與貧民代行。田令孜雖名為汝、洛諸州都統,率神策、博野等軍十萬守潼關,但他只是遙領,只是派左軍馬軍將張承範等率神策軍前往拒戰。神策兵過華州,只有三日糧,不能吃飽,兵無鬥志。 [20]  潼關左邊有谷,謂之禁谷。等到農民軍來了,唐軍只守潼關,不防守禁谷。 [21]  [84] 
黃巢進入長安 黃巢進入長安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一日,黃巢大軍進至潼關齊克讓率軍戰於關外,農民軍稍稍退卻。張承範拿出黃金對士兵説:“諸君勉報國,救兵就快到了。”唐朝軍士感激涕零,紛紛請戰。農民軍見沒有援軍來,就急速攻打潼關。唐守關將士斷炊,士氣低落。農民軍奮力攻關,而尚讓、林言率前鋒由禁谷迂迴到關後,前後夾攻,唐軍潰退,博野亂軍直奔長安,大肆劫掠。黃巢一舉破關,又乘勝攻克了華州(治今陝西華縣),留部將喬鈐駐守,自己親率大軍直搗長安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百官剛剛退朝,傳聞博野亂兵入城,即各自逃匿。唐僖宗在田令孜神策軍的護衞下,狼狽逃往咸陽,只有福、穆、潭、壽四王與一兩個妃嬪從行,太監西門匡範統右軍殿後。文武百官及諸王、妃嬪多不知皇帝去向。 [21]  十二月五日下午,黃巢前鋒柴存未受到任何抵抗即順利進入長安,黃巢以尚讓為平唐大將軍,蓋洪、費全古為副將軍。將士皆披髮、身着錦衣,輜重從洛陽到長安,千里相屬。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文武官數十人至灞上迎接,京師淪陷。 [85]  黃巢乘黃金車,衞隊們都穿繡袍,紅布束髮。他的黨羽們乘銅車隨後,幾十萬騎士前後相隨,從春明門進入京師,登太極殿,數千宮女跪拜迎接,口稱“黃王”。黃巢住在田令孜的宅子裏,農民軍見到長安的窮人,就送錢財給他們。尚讓還對大家説“:黃王不像唐廷那樣不愛惜你們。各人安心,不必驚慌。”但是才過幾天,就大肆搶掠起來,把百姓捆綁鞭打索要財物,稱之為“淘物”。有錢人家都掃地出門,農民軍中將領們各找華麗的宅子居處,爭相擄掠人家的妻女供其姦淫,若抓到官吏全都殺死,放火燒掉的房屋不可勝數,唐朝宗室被屠殺殆盡。 [22] 

黃巢建立大齊

黃巢進入長安後,齋祭太清宮,問卜選即位的吉日,並住進含元殿。十二月十三日,黃巢正式稱帝,國號大齊。下令大赦,建年號為金統。唐朝官員三品以上的都罷職,四品以下的留用不動,並陳列符命,取“廣明”二字,明白告知黃該代唐。又因黃是土,是金所生。 [86]  他的徒眾尊稱黃巢為“承天應運啓聖睿文宣武皇帝”,尊其妻曹氏為皇后。
黃巢 黃巢
黃巢委任尚讓、趙璋崔璆、楊希古為宰相,鄭漢璋為御史中丞,李儔、黃諤、尚儒為尚書,方特為諫議大夫,皮日休、沈雲翔、裴渥為翰林學士,孟楷、蓋洪為尚書左右僕射兼軍容使,費傳古為樞密使,張直方為檢校左僕射,馬祥為右散騎常侍,王璠為京兆尹,許建、米實、劉瑭、朱温、張全、彭攢、李逵等為諸將軍遊弈使,其餘的人都依次封官。又選剽悍偉岸的壯士五百人稱為“功臣”,派林言為將使,守衞鶴府。黃巢下令軍中不得亂殺,將兵士分別隸屬各官。但黃巢的手下本是盜賊,都不聽命,黃巢召集王官,也沒一個到場的。於是大肆搜索,豆盧王彖、崔沆等躲在永寧裏張直方家。張直方,是個豪傑之士,所以很多士人都依附他。有人報告直方收納亡命者,黃巢派人攻入他的宅邸並殺其全家,唐朝宰相豆盧瑑崔沆及大臣劉鄴裴諗、趙濛、李溥、李湯等一百多人都被黃巢殺害,唐朝將作監鄭綦、郎官鄭系全族畏懼自縊。 [23] 
黃巢稱帝之時,唐僖宗到達興元,詔令各道兵馬收復京師長安,隨後抵達成都。黃巢派朱温攻陷鄧州,進而侵擾荊、襄等地。派林言、尚讓攻打鳳翔,半路上被唐朝宰相鄭畋的將領宋文通打敗,無法進軍。鄭畋乃各處張榜召兵,唐僖宗詔令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為諸軍行營副都統,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為行營司馬。唐軍多次攻打農民軍,殺農民軍萬人。邠將朱玫假裝替農民軍將領王玫召集兵士,接着殺了王玫,領軍歸入唐軍。唐弘夫進駐渭北,河中的王重榮紮營沙苑,易定的王處存進駐渭橋,鄜延的李孝昌、夏州的拓跋思恭堅守武功。 [68] 
唐弘夫克復了咸陽,渡過渭水,擊敗農民軍大將尚讓,乘勝進軍京師,黃巢逃至石井。程宗楚從延秋門入京師,唐弘夫也進入城中,長安百姓迎接唐軍入城。王處存選精兵五千以白巾纏頭,夜裏入城殺農民軍。都中百姓告訴説黃巢已逃走,但是唐朝邠、涇二軍爭着入京師搶功,入城後唐軍各兵都解甲休息,爭奪錢財子女,京中的無賴也包白巾冒充士兵肆意搶掠。 [69] 
中和二年(882年)二月,黃巢躲在長安郊外,派人偵察得知長安城中的各路唐軍放鬆戒備,就派孟楷帶領幾百人出其不意掩襲長安,城中百姓人還以為是唐軍,歡呼迎接他們。那時唐軍的兵士搶了許多東西,聽説農民軍來了,但揹着很重的財物跑不快,因此慘敗。農民軍抓住並殺死唐弘夫,王處存逃走。黃巢再度入京,對百姓歡迎唐軍的事十分生氣,縱容手下濫殺長安百姓八萬人,路上血流成河,稱之為“洗城”。唐軍諸軍退守武功。 [24]  [35] 

黃巢苦戰關中

中和二年(882年)五月,唐朝昭義節度使高潯攻華州,王重榮與他合力克復。朱玫以涇、岐、麟、夏的兵八萬人屯駐興平,黃巢也派王璠屯駐黑水,朱玫與之交戰,不能取勝。李孝昌、拓跋思恭遷至東渭橋固守,收復北壘。 [75]  過了幾個月,黃巢部將朱温、尚讓涉渭水擊敗李孝昌等軍。高潯攻打農民軍李詳,不勝,農民軍又攻取了華州。黃巢即任尚讓為華州刺史,任朱温為同州刺史。農民軍又去攻李孝昌,李孝昌、拓跋思恭兩軍退走。農民軍攻破陳敬蠧的軍隊,陳敬蠧退至南山。齊克儉駐軍興平,被農民軍圍困,農民軍決河灌城,但仍不能攻破。 [76]  唐僖宗委派王鐸為諸道行營都統,崔安潛任副手,周岌、王重榮為左右司馬,諸葛爽、康實為左右先鋒,平師儒為後軍。當時時溥督漕賦,王處存、李孝章、拓跋思恭為京畿都統。王鐸將山南、劍南的兵馬屯駐靈感祠,朱玫將岐、夏的兵馬屯駐興平,王重榮、王處存駐兵渭北,李復光將壽、滄、荊南的兵馬與周岌的兵馬合駐在武功,李孝章與拓跋思恭合兵駐渭橋,程宗楚則駐兵京右。 [77] 
朱温帶領三千人馬攻掠丹、延二州的南部,進軍同州。六月,尚讓進攻河中,派朱温攻西關,擊敗諸葛爽。七月,農民軍攻鳳翔,進攻鳳翔節度使李昌言。其時河中有運糧船三十艘經過夏陽,朱温派兵奪船,王重榮領三萬衞士去救援,朱温把糧船全部鑿沉。中和二年(882年)九月,王重榮兵包圍朱温,朱温被圍,情況緊急,又估計黃巢勢力日衰將敗。朱温即殺了黃巢的大將馬恭而去向王重榮投降。唐僖宗升拓跋思恭為四面都統,令朱玫駐軍馬嵬。朱温降唐後,王重榮對他很好,因此李詳也要投降。農民軍發覺後,在赤水將李詳殺死,另派黃思鄴為刺史。 [25]  [35]  十月,王鐸將興平的壕塹疏通,左行抵達馬嵬,派將領薛韜督工,再由馬嵬、武功入斜谷,直通銩稨。壕內排列十四個駐兵壘,派將領梁璩主管此事。同時在沮水、七盤、三溪、木皮嶺等地築關扼守,擋住秦、隴的通路。京左行營都統東方逵擒住農民軍的大將李公迪,攻破農民軍營堡三十個。華州的唐軍乘勢趕走黃思鄴。黃巢改派王遇為刺史,王遇向河中的唐軍投降。 [78] 
中和三年(883年)正月,王鐸派雁門節度使李克用在渭南破農民軍,唐朝任李克用為東北行營都統。恰逢王鐸與崔安潛均被罷官,李克用獨領兵自嵐、石出發經夏陽,屯駐沙苑,擊破黃揆的人馬,進而紮營乾坑。二月,唐朝會合河中、易定、忠武等地兵力迎擊黃巢,黃巢命王璠、林言的人馬在左,趙璋、尚讓的人馬在右,合兵十萬人,在梁田陂與唐軍大戰,黃巢戰敗,被俘人數有幾萬,陳屍三十里。王璠和黃揆攻陷華州,王遇逃走。李克用在華州四周掘壕塹,分出騎兵屯駐渭北,命薛志勤康君立夜間偷襲京師,縱火焚燒糧草,俘獲了一些農民軍之後而還。 [26] 
黃巢作戰多次失利,軍糧用盡,部下也不聽調遣,私下有逃離的打算,於是黃巢發兵三萬,扼住藍田的通道,派尚讓援救華州。李克用帶領王重榮於零口迎戰,挫敗農民軍,攻克華州,黃揆帶人馬逃走。涇原節度使張鈞勸説蕃、渾結盟共同征討農民軍。這時,唐朝各鎮的兵馬從四方而來。四月,李克用派部將楊守宗率河中將領白志遷、忠武將領龐從等為先頭部隊在渭橋迎戰農民軍,三戰三勝。於是唐朝各節度的人馬都振奮前進,自光泰門入京師,李克用親自指揮戰鬥,吶喊聲震天動地,黃巢領兵潰退。唐軍追趕至望春,入昇陽殿大門。黃巢乘夜色逃遁,尚有十五萬兵馬,揚言去徐州,實則出藍田,入商山,沿路丟棄財物,尾追的唐軍爭相拾取,無心追趕,因此黃巢得以整軍撤退。 [27] 

黃巢兵敗身死

黃巢退出長安後的路線圖 黃巢退出長安後的路線圖 [60]
退出長安之後,黃巢率軍東去,派孟楷攻蔡州,節度使秦宗權迎戰,大敗,即投降農民軍,與之合兵。孟楷又攻陳州,戰敗而死。黃巢親自領兵圍攻,又攻破鄧、許、孟、洛等地,再東入徐、兗數十州。其時遭遇大饑荒,很多人倚牆而死,農民軍竟抓人充飢,每日吃幾千人,還制辦了一百個大石碓,將皮骨磨碎充作食物。那時朱全忠是宣武節度使,與周岌、時溥率兵救陳州,趙犨也向太原乞求援兵。黃巢派秦宗權攻打許州,未能取勝。但此時糧草殆盡,樹皮草根都被吃光。 [28] 
中和四年(884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兵由陝州渡河東來,恰遇關東諸鎮堅守汝州。朱全忠在瓦子堡攻打農民軍,殺農民軍一萬多人。唐朝各藩鎮軍又在太康打敗了尚讓,殺農民軍也有一萬人,俘獲的兵械馬羊等亦以萬計。接着又在西華打敗黃鄴,黃鄴夜裏逃走。黃巢大驚,三日未出戰,農民軍兵士們也都心驚,逃離陣地,黃巢撤退至故陽裏。五月,大雨滂沱,雷電交加,江河都猛漲,黃巢的營壘均被大水浸壞,無法立足,於是黃巢撤軍而去。朱全忠進守尉氏,李克用追擊黃巢,朱全忠率軍回汴州。 [29] 
黃巢攻取了尉氏,再攻中牟,人馬渡河才一半,李克用乘機襲擊,農民軍大多落水淹死。黃巢收集殘兵逃往封丘,李克用追擊,再次打敗黃巢軍,黃巢回軍屯紮鄭州,經汴北退軍,夜裏又下大雨,農民軍大驚,潰不成軍。李克用得知後,迅速出兵,在河邊攻擊黃巢。黃巢渡河攻打汴州,朱全忠堅守拒敵,李克用率軍前往營救,殺死李周、楊景彪等農民軍強將。黃巢連夜逃往胙城,進入冤句。李克用率軍窮追,農民軍將領李讜、楊能、霍存葛從周張歸霸張歸厚投降朱全忠,尚讓帶一萬人歸附時溥。黃巢對眾將又氣又疑,多次殺害大將,自領人馬奔向兗州。李克用追至曹州,黃巢兄弟出戰,不勝,退走到兗、鄆間,李克用俘獲農民軍男女牛馬一萬多,還有車馬器服等,擒獲黃巢之子。李克用的隊伍晝夜不停地追趕黃巢,但是兵士疲憊,糧食不繼,未能抓獲黃巢,於是李克用領軍返回。黃巢手下還剩一千餘人,退守太山。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時溥派大將陳景瑜與尚讓追擊黃巢至狼虎谷,黃巢走投無路,對他的外甥林言説:“我原打算為國討伐奸臣,洗滌朝廷的污濁。事成而不退,這是我的過錯。你拿我的頭去獻給天子,可得富貴,不要讓他人得利。”林言不忍心,於是黃巢自刎,但未死。林言遵囑砍下黃巢的首級,以及黃巢的哥哥黃存、弟弟黃鄴、黃揆、黃欽、黃秉、黃萬通、黃思厚的首級,又殺了黃巢的妻兒,準備到時溥處投降。未及動身,太原博野軍殺林言,連同黃巢等的首級一起送到時溥處,傳獻行宮。唐僖宗詔令將這些首級祭獻宗廟。徐州小吏李師悦得到黃巢的符璽,進獻唐僖宗,得官湖州刺史。 [30]  黃巢的侄子黃浩有七千人馬,自稱“浪蕩軍”。天覆初年,黃浩想據有湖南,攻陷瀏陽,殺人甚多,被湘陰的鄧進思帶領壯士伏居山所殺。 [31] 

黃巢主要影響

黃巢政治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中旬,黃巢在長安大明宮含元殿正式登極即皇帝位,國號大齊,改元金統。黃巢即位後,立即組織農民政府。農民起義軍骨幹和舊唐名人尚讓、張直方孟楷崔璆、鄭漢章、皮日休等人,分別擔任太尉、侍中、尚書、御史、翰林學士等官職。同時,黃巢又頒佈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有:一、沒收大貴族、官僚的土地和浮財,救濟貧民;二、撤掉唐朝三品以上全部官員;三、鎮壓頑固分子;四、整頓紀律,建立新秩序,嚴禁起義軍亂殺人;五、武器不得流散民間,等等。 [59] 

黃巢軍事

為了打擊唐王朝的實力,黃巢領導的起義最顯著的特點是:採用流動作戰的戰術。前後轉戰十二省,往返15000餘里,沉重打擊了封建地方階級,瓦解了唐朝統治,使唐王朝名存實亡。 [32] 

黃巢經濟

唐末義軍掛帥人物王仙芝、黃巢,先後分別以“天補平均大將軍”、“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作為稱號的關係,“平均”或“均平”自然地便成了這場大起義的特殊標識。關於這兩個稱號是“反映了農民痛恨貧富不均現象而產生的一種樸素的平均主義思想。 [33]  而黃巢在起義確實提出並實踐了“均平”的口號。分析唐末社會政治、經濟狀況,黃巢起義提出“均平”口號有其歷史必然性。黃巢起義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爭史上佔有承前啓後的重要地位。 [34] 

黃巢歷史評價

黃巢史書評價

  • 新唐書》:
    • ①唐亡,諸盜皆生於大中之朝,太宗之遺德餘澤去民也久矣,而賢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賦深刑,天下愁苦。方是時也,天將去唐,諸盜並出,歷五姓,兵未嘗少解,至宋然後天下復安。漢之亡也,天下大亂,至晉然後稍定;晉之亡也,天下大亂,至唐然後復安。治少而亂多者,古今之勢,盛王業業以求治,可少忽哉。 [35] 
    • ②廣明元年,巢始盜京師,自陳“唐去醜口而著黃,明黃且代唐也。鳴呼,其言妖歟。後巢死,秦宗權始張,株亂遍天下,朱温卒攘神器有之,大氐皆巢黨也。寧天託諸人告亡於下乎。
  • 舊唐書》:
    • ①天地否閉,反逆亂常。祿山犯闕,朱泚稱皇。賊巢陵突,羣豎披攘。徵其所以,存乎慢藏。 [36] 
    • ②我唐之受命也,置器於安,千年惟永,百蠻響化,萬國來王。但否泰之無恆,故夷險之不一。三百算祀,二十帝王。雖時有竊邑叛君之臣。乘危徼倖之輩,莫不才興兵革,即就誅夷。其間沸騰,大盜三發,安祿山朱泚、黃巢是也。 [36] 

黃巢歷代評價

    • ①亡漢者黃巾,而黃巾不能有漢;亡隋者羣盜,而羣盜不能有隋;亡唐者黃巢,而黃巢不能有唐。 [61] 
    • ②黃巢之易使坐斃也,非祿山、朱泚之比也。祿山植根於幽、燕者已固,將士皆其部曲,結之深、謀之協矣。而自燕徂秦,收地二千餘里,逐在皆佈置軍糧以相給,祿山且在東都,為長安之外援,而不自試於羅網。朔方孤起,東北無援,以寡敵眾,以五圍十,猶似乎宜急攻而不宜圍守以待其困。朱泚雖乍起為逆,而朱滔在盧龍以為之外援,李納、王武俊與為唇齒,李希烈又梗汴、蔡以斷東南之策應,泚雖孤守一城,固未困也。則李西平以一旅孤懸,疑持久而生意外之變。若黃巢,則陷廣州旋棄之矣,蹂湖、湘旋棄之矣,渡江、淮旋棄之矣,申、蔡、汴、宋無尺地為其土,無一民為其人,無粒粟為其饋,所倚為爪牙者朱温、尚讓,皆非素所統御,同為羣盜,偶相推奉爾。而以官軍計之,王鐸擁全師于山南,未嘗挫衄,固可以遏賊之逸突。藉令畋戢其怒張之氣,按兵而逼其西,處存、重榮增兵以壓其北,檄鐸自商、雒扼同、華以絕其歸路,縈之維之,蹙之淩之,思唐之民,守壁塢以絕其芻粟。夫黃巢者,走天子,據宮闕,僭大號,有府庫,褒然南面,而賊之量已盈矣。淫縱之餘,加以震疊,眾叛羣離,求為脱鈎之魚,萬不得矣。 [65] 
    • ①巢自仙芝死後,獨樹一幟,領導革命,從滑、濮南下,而淮南,而兩浙,而閩,而粵,再經桂、湘,入江陵,順流而下,至於贛、皖,閲時僅兩年,走過唐代十道的七道(河東、隴右、劍南除外),前清十八省的十三省(山西、甘肅、四川、雲、貴除外),行一個萬里以上象〇字形的大圈子,不徒明代以前任何革命首領未嘗作過如此大冒險,即近而太平天國,專就此一點而論,亦未能與之媲美。當革命隊伍進行時候,曾預備循浙海以達福州,曾穿越長七百里之山道,曾建造數千條轉運大栰,技術是如何優長,精神是如何無畏。方其從汝州推進,僅及一月,便踏平兩京,進展是如何迅速。初至潼關,“白旗滿野,不見其際”,“舉軍大呼,聲振河華”,軍容是如何壯整。“自淮已北,整眾而行,不剽貨財”,入東都之日,“坊市晏然”,以被視為“草賊”之隊伍,本極不容易博得如此稱譽,而尚幸有少許公論,流露於歷史行間,我相信巢所領導之革命隊伍,仍有不少可歌可頌之事蹟而弗克傳今者。 [62] 
    • ②巢性堅定,有忍耐,富於冒險精神,不肯屈服妥協,終於為革命事業而光榮犧牲,惟具此優良品質,故能領導羣眾,達於十年。然而巢終至失敗,任何事業之失敗,必自有其原因。……第一失着在入長安後,不立作斬草除根之計,此點前文已經指出。朱温移唐祚之未嘗十分棘手者,就在首清宦官、次摧朝士以剪其羽翼,温固非革命,然演出手段,卻能抓緊重點。第二失着在物質引誘,革命變質,結果使到隊伍沾染城市之腐化,減低作戰之士氣,另一方面又招致及加深羣眾之反感。……第三失着在盲目打擊,結果不特不能分化敵人,且促使敵人之合以謀我。……第四失着在無能靈活運用其戰略。……第五失着在不能組成立場較穩之基本幹部。常言孤掌難鳴,革命偌大事業,非可以由個人或少數人包辦,必須挑選及訓練一班緩急可恃之人材,臨到危難之時,方不至樹倒猢猻散。巢奔走革命,將近十年,可能接觸之人,實非少數,然部下初未聞有如何傑出,足以繼承大業,大抵多貪圖富貴,可勝而不可敗。 [62] 
  • 呂思勉:黃巢之用兵,可謂極飄忽之致,此固自古已來所謂“流寇”者皆然,然未有若巢之尤甚者也。或者謂“流寇”之兵力,實不足畏,特以其到處裹脅,如水之流,使官軍無從措手,終至不可收拾耳。其實不然。有隨從之眾,必有為中堅者,使為中堅者而亦散亡,所謂“流寇”即遄已矣。然則“流寇”初起時,看似所至皆遭擊散,實則其眾初未嘗壞,此即向來史籍所謂真賊者也。此其所以終能強大也。 [64] 
    • ①黃巢領導下的起義軍,以高度的機動性而穿行全國,在最初三年內幾乎一直是所向無阻,不僅衝破了唐政府的軍事佈置,而且閃電一般地出沒,使得各地軍閥和地主豪紳也全都驚惶失措,來不及動員和組織抵抗的力量,起義軍遂不斷地獲致一些勝利。然而這些勝利之贏得,與其説由於黃巢軍事才幹的優越,似還不如説由於唐的統治集團之腐朽無能更為恰當。敵方有着這樣的弱點,故只要起義軍還在採用機動的攻勢期內,總是不會失去優勢地位的。但也正因如此,遂使起義軍掉以輕心,不感覺自身還有何等缺點,始終把戰爭停滯在流竄遊擊的階段上,到進入正規戰爭期內,過去的經驗全無所用,前此優勢便也難再確保,遂至不能不陷入最後的慘敗之境了。 [63] 
    • ②黃巢為要用暴力推翻唐朝的腐朽統治,結束第八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及百年的藩鎮割據局面,而掀動起來一次全國規模的大起義。在大起義的過程當中,雖也廓清了某些社會上的污毒,為政治的改造創造了某些條件,但隨同着黃巢和起義農民軍的失敗,經他們所開闢的道路又被一些封建軍閥們完全破壞了。 [81] 
    • ①黃巢轉戰全國,攻城略地,獲得一城,放棄一城,不知道建立根據地,起義軍的隊伍雖壯大發展,從二十萬發展到六十萬,軍隊不集中,力量就要分散;軍隊一集中,給養可就困難了。
    • ②黃巢擊敗唐軍,再次進入長安。他不趁兵力全盛的時候,轉移陣地,這是最大的失策。困守是待援,困守而無援可待,要這座長安孤城何用呢?取得長安,並不是農民革命最後的成功,應該及時擴大控制地區,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然而黃巢卻依舊留戀長安,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52] 
  • 黃仁宇:黃巢渡過長江四次,黃河兩次。這位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流寇發現唐帝國中有無數的罅隙可供他自由來去。各處地方官員只顧本區的安全,從未構成一種有效的戰略將他網羅。 [66] 
  • 歐安欣: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戰爭轟轟烈烈,壯烈一時;他的軍事戰略表現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成為我國軍事戰略史上的寶貴遺產,影響後世。 [37] 

黃巢軼事典故

黃巢五歲對詩

黃巢五歲時候陪老人,父親為菊花連句,老頭想找不到,他隨口回答説:“堪於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黃巢父親責怪他。於是老翁説:“他能詩,但不知道輕重,可以命令他再寫一篇。”黃巢回答説:“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 

黃巢十五掛燈

唐朝末期,黃巢帶領起義軍北上,攻打渾城,圍城三天攻不下來。黃巢秘密入城打探,為一個老人所救。老人並告訴了黃巢攻城的方法。黃巢很感動就説:“老人家,你家有紅紙嗎?”老人説:“現成的沒有,店鋪裏能買到的。”黃巢説:“你買幾張紅紙,扎個燈籠,正月十五掛在房檐上。”黃巢走後,老人把消息傳給鄰居,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全城窮百姓都知道了,家家買紅紙紮燈籠。黃巢回到大營,馬上召集將士商量,到了夏曆正月十五晚上,帶着五千精兵,摸過護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聲號炮,內外夾攻,很快攻破城門,起義軍進城了。這時,窮人家門口都掛起了紅燈,全城燈火通明。凡是掛紅燈籠的大門,起義軍一律不入;不掛紅燈的,起義軍衝進去抓贓官老財,只一宿就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殺光了。第二天,黃巢開倉分糧,還派人給那位老人送去二百兩銀子。
自那以後,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掛起了紅燈。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

黃巢端午插艾

黃巢的義軍攻打中原地區,時值端午。當地官員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是為“走黃巢”。以牽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一小孩為親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她嫂子的遺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歲。婦人帶着二小孩逃難,揹着她嫂子的遺孤,卻讓自己剛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卻落在後頭。走不多遠,遇一黃衣人,問:“嫂嫂為何不讓大小孩走路,而讓小的小孩走路?”婦人如實相告,黃衣人聽後甚為感動,道:“你危難之中行忠義之事,已破黃巢之刀,黃巢已無法取你人頭,其實你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義之家,黃巢便無奈你何。”言罷竟忽不見。婦人認為是仙人指點,於是回家依言而作,並沿途叫逃難之人插艾草可破黃巢之刀云云。因此婦人平時善良,多行善事,諸多民眾都相信,依言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黃巢”,在家中過端午節
果然,義軍過境,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無人打擾,隨軍的醫生還為民眾看病,問疾苦。一時婦人遇仙人指點之事在各地傳開,平民之家,不再“走黃巢”,紛紛插艾草過端午,並效婦人行忠義之事。
其實,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武藝高強。義軍所到之處,都是無人村,義軍無人支援,成了孤軍。謀士知有蹊蹺,化成便衣,獨自尋找原因,遇是了婦人。忽然不見,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謀士小施一計,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人頭落地。”謠言,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持,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

黃巢黃巢點兵

黃巢在惠州時候,還親自到潼湖的駐軍點兵排陣,至今潼湖還流傳着黃巢點燈閲兵的傳説,並有一個非常獨特的“黃巢點兵”奇觀可印證:以前的潼湖,是一個典型的積水窪地,每年的龍舟雨後,潼湖水就會漲得滿滿的。就在大水初漲的頭幾天晚上,夜幕下的湖中央偏東的水面上就會陸續出現耀眼的亮光,一盞,兩盞,無數盞,一排排、一串串地懸浮在波濤上,把幾里水面照得通明,接着就消失了。人們一直相信,那就是傳説中的黃巢點兵。
黃巢還到博羅的石灣視察部隊。當年,士兵為練習攀登城牆,堆起了很多高高的土墩。石灣現還有黃巢墩地名,據説那就是當年的遺存地。黃巢也曾移師公莊小住。公莊有天子嶺地名,甚至還在鎮東的獺子圩牛尾石下洞中,還留有一座黃巢的造像。在公莊,還有一座山叫天子嶂,相傳也與黃巢有關。

黃巢攻殺胡商

乾符六年,黃巢攻泉州殺數萬猶太胡商,次年又克廣州,再殺包括大食、猶太、波斯等胡商二十餘萬,並將當地種植的桑樹砍伐一光,沒有桑葉就無法養蠶,以斷絕胡商採購絲綢的貨源。 [46] 

黃巢人際關係

關於黃巢家族情況,史書《新唐書》、《舊唐書》等記載均為言語不清。
  • 祖父、父親、子侄、子孫
例如,黃巢在五歲和其祖父、父親對詩時,二人均未留下姓名; [1]  黃巢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等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傳説黃巢突圍南下寧波竇雪寺後,出家為僧,黃巢之子黃文明在此地繁衍。
  • 外甥、兄弟、妻妾
根據《舊唐書·二百卷下·列傳一百五十》和《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記載,除了黃巢的外甥林言有姓名外,其它他的兄弟和妻妾均未有姓名記載。

黃巢主要作品

題目
原文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38]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38]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39] 
選自《全唐詩

黃巢人物爭議

黃巢死因之謎

  • 新唐書:戰敗自殺
新唐書》黃巢傳記載:“黃巢兵敗狼虎谷時對外甥林言説,你拿上我的首級去獻給唐朝,那麼你還可以求得富貴。林言不忍心殺黃巢,於是黃巢自刎 [40]  。”
  • 舊唐書:被外甥殺害
舊唐書》黃巢傳記載:“黃巢率軍進入泰山,徐率領時溥派遣將領張朋友與尚讓的軍隊逮捕了。到狼虎谷,黃巢的將領林言斬下黃巢和二弟黃鄴等七人的腦袋,將他們的妻子兒女都送到徐州” [41]  。不僅如此,《舊唐書》的《僖宗紀》、《時溥傳》和《資治通鑑》、《桂苑筆耕錄》、《北夢瑣言》等其他書籍也都有着同樣的記載 [42] 
  • 敦煌文獻等:被尚讓殺害
敦煌文書裏的《肅州報告》黃巢戰敗等情況殘卷,寫道:其草賊黃巢被尚讓殺卻,於西川進頭。中和四年(884年)5月,黃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騎兵突襲,犧牲萬餘人。在此危急關頭,尚讓卻率萬人投降唐廷 [42] 
唐代學者崔致遠所著的《桂苑筆耕錄》中記載的信息説明,唐將時溥是引誘黃巢起義軍當中投降的將領把黃巢殺死的 [42] 
  • 《劉氏雜誌》等:出家為僧
宋人劉是之的《劉氏雜誌》記載,五代時有一個高僧法號翠微禪師,這個人就是黃巢。
張端義《貴耳集》記載:“黃巢後為緇徒,曾主大剎,禪道為叢林推重,臨入寂時,指腳下有黃巢兩字” [42] 
陶谷在《五代亂離記》記載:“黃巢遁免,後祝髮為浮屠,有詩云:‘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問,獨倚危欄看落暉。’”
邵博在《河南邵氏聞見後錄》記載:“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時溥以黃巢首上行在者,偽也。東西兩都父老相傳,黃巢實不死,其為尚讓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張全義,故巢黨也。各不敢識,但作南禪寺以舍之。”邵博還談到,他曾多次至南禪寺遊覽,見壁上畫有黃巢服僧衣之像,“其狀不逾中人,唯正蛇眼為異耳”;寺中“更有故寫真絹本尤奇,巢題詩其上雲:‘猶憶當年草上飛,鐵衣脱盡掛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憑欄干看落暉。’”
王明清《揮塵錄後錄》卷五:“張全義為西京留守,識黃巢於羣僧中。”西京是河南省洛陽市,那麼張全義為何會在眾多的僧人當中認出黃巢呢? [42] 

黃巢吃人爭議

《舊唐書》中説:“(黃巢)攻陳州……縱兵四掠,遠近皆罹其難,時仍歲大飢,民無積聚,賊俘人為食,其炮炙處謂之‘舂磨寨’,白骨山積,喪亂 至極,無甚於斯。”“(黃巢)賊圍陳郡三百日,關東仍歲無耕,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67]  黃巢和他的軍隊攻打陳州時候,出現軍糧不足的現象。在包圍陳州近一年時間裏,黃巢命令軍隊建造舂磨砦巨碓,採用機械化方式,將活人輾碎,以人肉作軍糧, [44]  供應他圍城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鬥力,黃巢所過之地,百姓淨盡、赤地千里。 [43] 
黃巢率領全軍圍陳州近一年,數百(一説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 [45]  陳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徐、等數十州,鹹被其毒。”據不完全的最保守統計,這一年裏,黃巢的“起義軍”至少吃掉了三十萬老百姓。 [43] 

黃巢盜挖乾陵

參見:乾陵黃巢溝

黃巢後世紀念

黃巢墓地

黃巢兵敗狼虎谷後,其頭顱獻於在成都唐朝皇帝之手,並就地掩埋。黃巢墓址共5處,據史料記載位於武侯祠旁邊,南宋宋初年金兵入侵四川,宋臣王剛中頑強抵抗,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四月為表賢鏟惡,而平毀黃巢墓。此墓存在275年。另一處位於泰山 [47]  東北麓下港鄉八畝地村。此墓乃無頭墓。其他尚有三處,分別在九頂山 [48] 寧波雪竇寺,和湖北英山大旗嶺。

黃巢遺址

山東菏澤黃巢點將台是該市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49] 

黃巢繪畫

  • 國畫
王緒陽所畫,國畫《黃巢起義入長安》,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黃巢地名

  • 山名
參見:黃巢山狼虎谷
惠州有一座用黃巢名字命名的山,叫做黃巢山,黃巢山坐落在惠陽區永湖鎮麻溪村金果灣後面。山不算太高,海拔只有600多米。黃巢山風景秀麗,泉澗潺流。磐石壯觀,崖洞呼應。其中的“飛來神石”和“疊石仙宮”等名勝,一直藏匿着有關黃巢為打廣州而在惠州駐訓時所發生的故事。
  • 村名
參見:黃巢村
  • 水庫
參見:黃巢水庫

黃巢塑像

塑像
地點
仙霞關黃巢雕像 仙霞關黃巢雕像
浙江仙霞關
唐末黃巢起義軍進軍福建時,開闢了此道--即被後世稱著的仙霞古道。是浙閩贛三省要衝,有“八閩咽喉”之稱
黃巢曹縣雕像 黃巢曹縣雕像
山東曹縣
阜南七星公園塑像 阜南七星公園塑像
阜南七星公園

黃巢藝術形象

黃巢文學形象

黃巢義軍在從廣州回師北上的過程中,途經廣西,得到廣西各族人民的熱烈響應,因而在廣西壯族羣眾中有不少黃巢的傳説在流傳。後共蒐集到壯族民間口頭流傳的黃巢傳説5則,分別是譚冠堂與呂少賢作《黃昭》、紅波作《黃巢城》、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編寫的《黃巢戰朱温》以及雷慶多作的《黃巢劍》和《黃曹城的傳説》。傳説中的“黃昭”、“黃曹”即是“黃巢”。這5則傳説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軍對封建王朝的革命鬥爭,抨擊了朝廷官兵對農民革命軍慘無人道的鎮壓,謳歌了黃巢的鬥爭精神和頑強意志。 [67] 

黃巢影視形象

時間
執導
影視類型
影視作品
人物登場
2009年
金鐵木
紀錄片
大明宮
第6集 鳳凰涅槃 [82] 
參考資料
  • 1.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連句,翁思索未至,隨口應曰:‘堪於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巢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巢應之曰:‘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2.    《新唐書.逆臣下》:黃巢,曹州冤句人。世鬻鹽,富於貲。善擊劍騎射,稍通書記,辯給,喜養亡命。
  • 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五十二》:麥才半收,秋稼幾無,冬菜至少。
  • 4.    《舊唐書·黃巢傳》:初,里人王仙芝、尚君長聚盜,起於濮陽,攻剽城邑,陷曹、濮及鄆州。先有謠言云:“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及仙芝盜起,時議畏之。
  • 5.    《通鑑紀事本末·卷三十七上》:剽掠十餘州,至於淮南,多者千餘人,少者數百人。
  • 6.    《新唐書.逆臣下》:帝使平廬節度使宋威與其副曹全晸數擊賊,敗之,拜諸道行營招討使,給衞兵三千、騎五百,詔河南諸鎮皆受節度,以左散騎常侍曾元裕副焉。仙芝略沂州,威敗賊城下,仙芝亡去。威因奏大渠死,擅縱麾下兵還青州,君臣皆入賀。居三日,州縣奏賊故在。時兵始休,有詔復遣,士皆忿,思亂。賊間之,趣郟城,不十日破八縣。帝憂迫近東都,督諸道兵檢遏,於是鳳翔、邠寧、涇原兵守陝、潼關,元裕守東都,義成、昭義以兵衞宮。
  • 7.    《通鑑紀事本末·卷三十七上》: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獨取官赴左軍,使此五千餘眾安所歸乎!
  • 8.    《新唐書.逆臣下》:賊出入蘄、黃,蘄州刺史裴渥為賊求官,約罷兵。仙芝與巢等詣渥飲。未幾,詔拜仙芝左神策軍押衙,遣中人慰撫。仙芝喜,巢恨賞不及己,詢曰:“君降,獨得官,五千眾且奈何?丐我兵,無留。”因擊仙芝,傷首。仙芝憚眾怒,即不受命,劫州兵,渥、中人亡去。賊分其眾:尚君長入陳、蔡;巢北掠齊、魯,眾萬人。
  • 9.    《新唐書.逆臣下》:當此時,巢方圍亳州未下,君長弟讓率仙芝潰黨歸巢,推巢為王,號“沖天大將軍”,署拜官屬,驅河南、山南之民十餘萬掠淮南,建元王霸。
  • 10.    《新唐書·逆臣下》:初,軍中謠曰:“逢儒則肉,師必覆。”
  • 11.    《新唐書.逆臣下》:初,軍中謠曰:"逢儒則肉,師必覆。"巢入閩,俘民紿稱儒者,皆釋,時六年三月也。儳路圍福州,觀察使韋岫戰不勝,棄城遁,賊入之,焚室廬,殺人如蓺。過崇文館校書郎黃璞家,令曰:"此儒者,滅炬弗焚。"又求處士周樸,得之,謂曰:"能從我乎?"答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從賊?"巢怒斬樸。是時閩地諸州皆沒,有詔高駢為諸道行營都統以拒賊。
  • 12.    《新唐書.逆臣下》:巢陷桂管,進寇廣州,詒節度使李迢書,求表為天平節度,又脅崔璆言於朝,宰相鄭畋欲許之,盧攜、田令孜執不可。巢又丐安南都護、廣州節度使。書聞,右僕射於琮議:"南海市舶利不貲,賊得益富,而國用屈。"乃拜巢率府率。巢見詔大詬,急攻廣州,執李迢,自號"義軍都統",露表告將入關,因詆宦豎柄朝,垢蠹紀綱,指諸臣與中人賂遺交構狀,銓貢失才,禁刺史殖財產,縣令犯贓者族,皆當時極敝。
  • 13.    《新唐書.逆臣下》:天子既懲宋威失計,罷之,而宰相王鐸請自行,乃拜鐸荊南節度使、南面行營招討都統,率諸道兵進討。鐸屯江陵,表泰寧節度使李係為招討副使、湖南觀察使,以先鋒屯潭州,兩屯烽驛相望。會賊中大疫,眾死什四,遂引北還。自桂編大桴,沿湘下衡、永,破潭州,李系走朗州,兵十餘萬闉焉,投胔蔽江。進逼江陵,號五十萬。鐸兵寡,即乘城。先此,劉漢宏已略地,焚廬廥,人皆竄山谷。俄而系敗問至,鐸棄城走襄陽,官軍乘亂縱掠,會雨雪,人多死溝壑。
  • 14.    《新唐書·逆臣下》:十月,巢據荊南,脅李迢草表報天子。迢曰:"吾腕可斷,表不可為。"巢怒,殺之。欲進躡鐸,會江西招討使曹全晸與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壁荊門,使沙陀以五百騎釕轡藻韉望賊陣縱而遁,賊以為怯。明日,諸將乘以戰,而馬識沙陀語,呼之輒奔還,莫能禁。官兵伏於林,鬥而北,賊急追,伏發,大敗之,執賊渠十二輩。巢懼,度江東走,師促之,俘什八,鐸招漢宏降之。或勸巨容窮追,答曰:"國家多負人,危難不吝賞,事平則得罪,不如留賊冀後福。"止不追,故巢得復整,攻鄂州,入之。全晸將度江,會有詔以段彥枌代其使,乃止。
  • 15.    《新唐書.逆臣下》:巢畏襲,轉掠江西,再入饒、信、杭州,眾至二十萬。攻臨安,戍將董昌兵寡,不敢戰,伏數十騎莽中,賊至,伏弩射殺賊將,下皆走。昌進屯八百里,見舍媪曰:“有追至,告以臨安兵屯八百里矣。”賊駭曰:“向數騎能困我,況軍八百里乎?”乃還,殘宣、歙等十五州。
  • 16.    《新唐書.逆臣下》:救師未至,請假巢天平節度使,使無得西,以精兵戍宣武,塞汝、鄭路,賊首可致矣。
  • 17.    《新唐書.逆臣下》:盧攜執不可,請“召諸道兵壁泗上,以宣武節度統之,則巢且還寇東南,徘徊山浙,救死而已”。詔可。前此已詔天下兵屯溵水,禁賊北走。於是徐兵三千道許,其帥薛能館徐眾城中,許人驚謂見襲,部將周岌自溵水還,殺能,自稱留後。徐軍聞亂,列將時溥亦引歸,囚其帥支詳。兗海齊克讓懼下叛,引軍還兗州,溵水屯皆散。
  • 18.    《太平御覽·卷一百一十六·皇王部四十一》:自淮以北整眾而行,不剽財貨,惟驅丁壯為兵耳。
  • 19.    《資治通鑑·第二百五十四卷》: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
  • 20.    《新唐書·逆臣下》:當是時,巢已陷東都,留守劉允章以百官迎賊。巢入,勞問而已,里閭晏然。帝餞令孜章信門,齎遺豐優。然衞兵皆長安高貲,世籍兩軍,得稟賜,侈服怒馬以詫權豪,初不知戰,聞料選,皆哭於家,陰出貲僱販區病坊以備行陣,不能持兵,觀者寒毛以忄慄。承範以強弩三千防關,辭曰:“祿山率兵五萬陷東都,今賊眾六十萬,過祿山遠甚,恐不足守。”帝不許。賊進取陝、虢,檄關戍曰:“吾道淮南,逐高駢如鼠走穴,爾無拒我!”神策兵過華,裹三日糧,不能飽,無鬥志。
  • 21.    《新唐書·逆臣下》:十二月,巢攻關,齊克讓以其軍戰關外,賊少卻。俄而巢至,師大呼,川穀皆震,時士飢甚,潛燒克讓營,克讓走入關。承範出金諭軍中曰:“諸君勉報國,救且至。”士感泣,拒戰。賊見師不繼,急攻關,王師矢盡,飛石以射,巢驅氏內塹,火關樓皆盡。始,關左有大谷,禁行人,號“禁谷”。賊至,令孜屯關,而忘谷之可入。尚讓引眾趨谷,承範惶遽,使師會以勁弩八百邀之,比至,而賊已入。明日,夾攻關,王師潰。師會欲自殺,承範曰:“吾二人死,孰當辨者?不如見天子以實聞,死未晚。”乃羸服逃。始,博野、鳳翔軍過渭橋,見募軍服鮮燠,怒曰:“是等何功,遽然至是!”更為賊鄉導,前賊歸,焚西市。帝類郊祈哀。會承範至,具言不守狀。帝黜宰相盧攜。方朝,而傳言賊至,百官奔,令孜以神策兵五百奉帝趨咸陽,惟福、穆、潭、壽四王與妃御一二從,中人西門匡範統右軍以殿。
  • 22.    《新唐書·逆臣下》:巢以尚讓為平唐大將軍,蓋洪、費全古副之。賊眾皆被髮錦衣,大抵輜重自東都抵京師,千里相屬。金吾大將軍張直方與羣臣迎賊灞上。巢乘黃金輿,衞者皆繡袍、華幘,其黨乘銅輿以從,騎士凡數十萬先後之。陷京師,入自春明門,升太極殿,宮女數千迎拜,稱黃王。巢喜曰:“殆天意歟!”巢舍田令孜第。賊見窮民,抵金帛與之。尚讓即妄曉人曰:“黃王非如唐家不惜而輩,各安毋恐。”甫數日,因大掠,縛棰居人索財,號“淘物”。富家皆跣而驅,賊酋閲甲第以處,爭取人妻女亂之,捕得官吏悉斬之,火廬舍不可貲,宗室侯王屠之無類矣。
  • 23.    《新唐書·逆臣下》:巢齋太清宮,卜日舍含元殿,僭即位,號大齊。求袞冕不得,繪弋綈為之;無金石樂,擊大鼓數百,列長劍大刀為衞。大赦,建元為金統。王官三品以上停,四品以下還之。因自陳符命,取“廣明”字,判其文曰:“唐去醜口而著黃,明黃當代唐;又黃為土,金所生,蓋天啓”雲。其徒上巢號承天應運啓聖睿文宣武皇帝,以妻曹為皇后,以尚讓、趙璋、崔璆、楊希古為宰相,鄭漢璋御史中丞,李儔、黃諤、尚儒為尚書,方特諫議大夫,皮日休、沈雲翔、裴渥翰林學士,孟楷、蓋洪尚書左右僕射兼軍容使,費傳古樞密使,張直方檢校左僕射,馬祥右散騎常侍,王璠京兆尹,許建、米實、劉瑭、朱温、張全、彭攢、李逵等為諸將軍遊弈使,其餘以次封拜。取趫偉五百人號“功臣”,以林言為之使,比控鶴府。下令軍中禁妄殺人,悉輸兵於官。然其下本盜賊,皆不從。召王官,無有至者,乃大索里閭,豆盧彖、崔沆等匿永寧裏張直方家。直方者,素豪桀,故士多依之。或告賊納亡命者,巢攻之,夷其家,彖、沆及大臣劉鄴、裴諗、趙濛、李溥、李湯死者百餘人。將作監鄭綦、郎官鄭系舉族縊。
  • 24.    《新唐書·逆臣下》:巢伏野,使覘城中弛備,則遣孟楷率賊數百掩邠、涇軍,都人猶謂王師,歡迎之。時軍士得珍賄,不勝載,聞賊至,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賊執弘夫害之,處存走營。始,王璠破奉天,引眾數千隨弘夫,及諸將敗,獨一軍戰尤力。巢復入京師,怒民迎王師,縱擊殺八萬人,備流於路可涉也,謂之“洗城”。諸軍退保武功,於是中和二年二月也。
  • 25.    《新唐書·逆臣下》:朱温以兵三千掠丹、延南鄙,趨同州,刺史米逢出奔,温據州以守。六月,尚讓寇河中,使朱温攻西關,敗諸葛爽,破重榮數千騎於河上,爽閉關不出,讓遂拔郃陽,攻宜君壘,大雨雪盈尺,兵死什三。七月,賊攻鳳翔,敗節度李昌言於澇水,又遣強武攻武功、槐裏,涇、邠兵卻,獨鳳翔兵固壁。拓拔思恭以鋭士萬八千赴難,逗留不進。河中糧艘三十道夏陽,朱温使兵奪艘,重榮以甲士三萬救之,温懼,鑿沉其舟,兵遂圍温。温數困,又度巢勢蹙且敗,而孟楷方專國,温丐師,楷沮不報,即斬賊大將馬恭,降重榮。帝進拓拔思恭為京四面都統,敕朱玫軍馬嵬。温既降,重榮遇之厚,故李詳亦獻款,賊覺,斬之於赤水,更以黃思鄴為刺史。
  • 26.    《新唐書·逆賊下》:明年正月,王鐸使雁門節度使李克用破賊於渭南,承製拜東北行營都統。會鐸與安潛皆罷,克用獨引軍自嵐、石出夏陽,屯沙苑,破黃揆軍,遂營乾坑。二月,合河中、易定、忠武等兵擊巢。巢命王璠、林言軍居左,趙璋、尚讓軍居右,眾凡十萬,與王師大戰梁田陂。賊敗,執俘數萬,僵胔三十里,斂為京觀。璠與黃揆襲華州,據之,遇亡去。克用掘塹環州,分騎屯渭北,命薛志勤、康君立夜襲京師,火廥聚,俘賊而還。
  • 27.    《新唐書·逆臣下》:巢戰數不利,軍食竭,下不用命,陰有遁謀,即發兵三萬扼藍田道,使尚讓援華州。克用率重榮迎戰零口,破之,遂拔其城,揆引眾出走。涇原節度使張鈞説蕃、渾與盟,共討賊。是時,諸鎮兵四面至。四月,克用遣部將楊守宗率河中將白志遷、忠武將龐從等最先進,擊賊渭橋,三戰,賊三北。於是諸節度兵皆奮,無敢後,入自光泰門。克用身決戰,呼聲動天,賊崩潰,逐北至望春,入昇陽殿闥。巢夜奔,眾猶十五萬,聲趨徐州,出藍田,入商山,委輜重珍貲於道,諸軍爭取之,不復追,故賊得整軍去。
  • 28.    《新唐書·逆臣下》:巢已東,使孟楷攻蔡州。節度使秦宗權迎戰,大敗,即臣賊,與連和。楷擊陳州,敗死,巢自圍之,略鄧、許、孟、洛,東入徐、兗數十州。人大飢,倚死牆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時朱全忠為宣武節度使,與周岌、時溥帥師救陳,趙犨亦乞兵太原。巢遣宗權攻許州,未克。於是糧竭,木皮草根皆盡。
  • 29.    《新唐書·逆臣下》:年四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兵由陝濟河而東,會關東諸鎮壁汝州。全忠擊賊瓦子堡,斬萬餘級,諸軍破尚讓於太康,亦萬級,獲械鎧馬羊萬計,又敗黃鄴於西華,鄴夜遁。巢大恐,居三日,軍中相驚,棄壁走,巢退營故陽裏。其五月,大雨震電,川溪皆暴溢,賊壘盡壞,眾潰,巢解而去。全忠進戍尉氏,克用追巢,全忠還汴州。
  • 30.    《新唐書·逆臣下》:月六月,時溥遣將陳景瑜與尚讓追戰狼虎谷,巢計蹙,謂林言曰:“我欲討國奸臣,洗滌朝廷,事成不退,亦誤矣。若取吾首獻天子,可得富貴,毋為他人利。”言,巢出也,不忍。巢乃自刎,不殊,言因斬之,及兄存、弟鄴、揆、欽、秉、萬通、思厚,並殺其妻子,悉函首,將詣溥。而太原博野軍殺言,與巢首俱上溥,獻於行在,詔以首獻於廟。徐州小史李師悦得巢偽符璽,上之,拜湖州刺史。
  • 31.    《新唐書·逆臣下》:巢從子浩眾七千,為盜江湖間,自號“浪蕩軍”。天覆初,欲據湖南,陷瀏陽,殺略甚眾。湘陰強家鄧進思率壯士伏山中,擊殺浩。
  • 32.    趙國慶,董建石.唐末農民起義為何採用流動作戰的戰術[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1999(04):45
  • 33.    唐森.“均平”與黃巢起義[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01):82-91
  • 34.    丁柏傳.試論黃巢的“均平”思想[J]:臨沂大學學報,2002(02):72-75
  • 35.    《新唐書.逆臣下》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8-09]
  • 36.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黃巢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5-08]
  • 37.    歐安欣.論黃巢的軍事戰略[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4(05):93-96
  • 38.    彭定求等.全唐詩(下)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36
  • 39.    自題像  .古詩文網 [引用日期2016-03-09]
  • 40.    《新唐書·逆臣下》:“巢計蹙,謂林言曰:若取吾首獻天子,可得富貴,毋為他人利。言,巢甥也,不忍;巢乃自刎。”
  • 41.    《舊唐書·黃巢傳》:“黃巢入泰山,徐帥時溥遇將張友與尚讓之眾掩捕之。至狼虎谷,巢將林言斬巢及二弟鄴、揆等七人首,並妻子皆送徐州。”
  • 42.    黃巢死因撲朔迷離 英雄末路是自殺還是他殺  .新浪科技[引用日期2014-08-09]
  • 43.    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實是食人惡魔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08-09]
  • 44.    《舊唐書·黃巢傳》:賊圍陳郡三百日,關東仍歲無耕,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 45.    《舊唐書·黃巢傳》:於是自唐、鄧、許、汝、孟、洛、鄭、汴、曹、濮、徐、兗數十州,畢罹其毒。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 46.    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實是食人惡魔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6-12-25]
  • 47.    《新定九域志.兗州古蹟》載“兗州泰山有黃巢墓”。
  • 48.    《泰山道里記》載“(狼虎谷)東北三里為九頂山,南有大冢,俗稱為黃巢墓”。
  • 49.    黃巢,游擊戰的鼻祖  .齊魯晚報[引用日期2016-12-14]
  • 50.    黃巢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2-03-23]
  • 51.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726
  • 52.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730-731
  • 53.    《新唐書.逆臣下》:帝憂迫近東都,督諸道兵檢遏,於是鳳翔、邠寧、涇原兵守陝、潼關,元裕 守東都,義成、昭義以兵衞宮。
  • 54.    《新唐書.逆臣下》:賊出入蘄、黃,蘄州刺史裴渥為賊求官,約罷兵。仙芝與巢等詣渥飲。未幾, 詔拜仙芝左神策軍押衙,遣中人慰撫。
  • 55.    《新唐書.逆臣下》:曾元裕敗賊於申州,死者萬人。帝以威殺尚君長非是,且討賊無功,詔還青州, 以元裕為招討使,張自勉為副。巢破考城,取濮州,元裕軍荊、襄,援兵阻,更拜 自勉東北面行營招討使,督諸軍急捕。巢方掠襄邑、雍丘,詔滑州節度使李嶧壁原 武。
  • 56.    《新唐書.逆臣下》:巢寇葉、陽翟,欲窺東都。會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以兵五千援東都,河陽節度 使鄭延休兵三千壁河陰。
  • 57.    《新唐書.逆臣下》:寇新鄭、郟、襄 城、陽翟者,為崔安潛逐走;在浙西者,為節度使裴璩斬二長,死者甚眾。巢大沮畏,乃詣天平軍乞降,詔授巢右衞將軍。
  • 58.    《新唐書.逆臣下》:巢度籓鎮不一,未足制己,即叛去,轉寇 浙東,執觀察使崔璆。於是高駢遣將張潾、梁纘攻賊,破之。賊收眾逾江西,破虔、 吉、饒、信等州,因刊山開道七百里,直趨建州。
  • 59.    黃巢  .山東省史志辦[引用日期2022-11-10]
  • 60.    傅樂成.隋唐五代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03:163
  • 61.    《讀通鑑論》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5-16]
  • 62.    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2:463-468
  • 63.    鄧廣銘.鄧廣銘全集 第6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07:156
  • 64.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 上[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01:304
  • 65.    《讀通鑑論》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3-05-16]
  • 66.    (美)黃仁宇.中國大歷史[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4.04:167
  • 67.    陳金文.壯族民間黃巢傳説的口述史意義[J]:廣西社會科學,2015(06):25
  • 68.    《新唐書.逆臣下》:是時,乘輿次興元,詔促諸道兵收京師,遂至成都。巢使朱温攻鄧州,陷之,以擾荊、襄。遣林言、尚讓寇鳳翔,為鄭畋將宋文通所破,不得前。畋乃傳檄召天下兵,於是詔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為諸軍行營副都統,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為行營司馬。數攻賊,斬萬級。邠將朱玫陽為賊將王玫裒兵,俄而殺玫,引軍入於王師。弘夫進屯渭北,河中王重榮營沙苑,易定王處存次渭橋,鄜延李孝昌、夏州拓拔思恭壁武功。
  • 69.    《新唐書.逆臣下》:弘夫拔咸陽,栰渭水,破尚讓軍,乘勝入京師。巢竊出,至石井。宗楚入自延秋門,弘夫傅城舍,都人共噪曰:"王師至!"處存選鋭卒五千以白自志,綯夜入殺賊,都人傳言巢已走,邠、涇軍爭入京師,諸軍亦解甲休,競掠貨財子女,市少年亦冒作綯,肆為剽。
  • 70.    《新唐書.逆臣下》:廣明元年,淮南高駢遣將張潾度江敗王重霸,降之。巢數卻,乃保饒州,眾多疫,別部常宏以眾數萬降,所在戮死。諸軍屢奏破賊,皆不實,朝廷信之,稍自安。巢得計,破殺張潾,陷睦、婺二州,又取宣州。而漢宏殘眾復奮,寇宋州,掠申、光,來與巢合,濟採石,侵揚州。
  • 71.    《新唐書.逆臣下》:巢聞,悉眾度淮,妄稱"率土大將軍",整眾不剽掠,所過惟取丁壯益兵。
  • 72.    《新唐書.逆臣下》:李罕之犯申、光、潁、宋、徐、兗等州,吏皆亡。
  • 73.    《新唐書.逆臣下》:巢自將攻汝州,欲薄東都。當是時,天子沖弱,怖而流淚,宰相更共建言,悉神策並關內諸節度兵十五萬守潼關。田令孜請自將而東,然內震擾,前説帝以幸蜀事。帝自幸神策軍,擢左軍騎將張承範為先鋒,右軍步將王師會督糧道,以飛龍使楊復恭副令孜。於是募兵京師,得數千人。
  • 74.    何文韜.大唐帝國的黃昏[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01:167
  • 75.    《新唐書.逆臣下》:其五月,昭義高潯攻華州,王重榮與併力,克之。朱玫以涇、岐、麟、夏兵八萬營興平,巢亦遣王璠營黑水,玫戰未能勝。鄭畋將竇玫夜率士燔都門,殺邏卒,賊震懼。於時畿民柵山谷自保,不得耕,米鬥錢三十千,屑樹皮以食,有執柵民鬻賊以為糧,人獲數十萬錢。士人或賣餅自業,舉奔河中。李孝昌、拓拔思恭徙壁東渭橋,收水北壘。
  • 76.    《新唐書.逆臣下》:數月,賊帥朱温、尚讓涉渭敗孝昌等軍。高潯擊賊李詳,不勝,賊復取華州,巢即授華州刺史,以温為同州刺史。賊又襲孝昌,二軍引去。賊破陳敬瑄兵,走南山。齊克儉營興平,為賊所圍,決河灌之,不克。有題尚書省户譏賊且亡,尚讓怒,殺吏,輒剔目懸之,誅郎官門闌卒凡數千人,百司逃,無在者。
  • 77.    《新唐書.逆臣下》:天子更以王鐸為諸道行營都統,崔安潛副之,周岌、王重榮為左右司馬,諸葛爽、康實為左右先鋒,平師儒為後軍,時溥督漕賦,王處存、拓拔思恭為京畿都統,處存直左,孝章在北,思恭直右。西門思恭為鐸都監,楊復光監行營,中書舍人盧胤徵為克復制置副使。於是鐸以山南、劍南軍營靈感祠,朱玫以岐、夏軍營興平,重榮、處存營渭北,復光以壽、滄、荊南軍合岌營武功,孝章合拓拔思恭營渭橋,程宗楚營京右。
  • 78.    《新唐書.逆臣下》:十月,鐸浚壕於興平,左抵馬嵬,使將薛韜董之,由馬嵬、武功入斜谷,以通盩厔,列屯十四,使將梁璩主之,置關於沮水、七盤、三溪、木皮嶺,以遮秦、隴。京左行營都統東方逵禽賊鋭將李公迪,破堡三十。華卒逐黃思鄴,巢以王遇為刺史,遇降河中。
  • 79.    《新唐書.逆臣下》:鹹通末,仍歲飢,盜興河南。乾符二年,濮名賊王仙芝亂長垣,有眾三千,殘曹、濮二州,俘萬人,勢遂張。
  • 80.    《舊唐書·黃巢傳》:及仙芝盜起,時議畏之。左金吾衞上將軍齊克讓為兗州節度使,以本軍討仙芝。
  • 81.    鄧廣銘.鄧廣銘全集 第6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07:158
  • 82.    《大明宮》 第6集 鳳凰涅槃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3-10-19]
  • 83.    王仙芝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12-29]
  • 84.    《舊唐書·黃巢傳》:十一月十七日,陷洛陽,留守劉允章率分司官迎之。繼攻陝、虢,逼潼關,陷華州,留將奮鈐守之。河中節度使李都詐進表於賊。朝廷以田令孜率神策、博野等軍十萬守潼關。時禁軍皆長安富族,世籍兩軍,豐給厚賜,高車大馬,以事權豪,自少迄長,不知戰陣。初聞科集,父子聚哭,憚於出征。各於兩市出值萬計,傭僱負販屠沽及病坊窮人,以為戰士,操刀載戟,不知釒敫鋭。復任宦官為將帥,驅以守關。關之左有谷,可通行人,平時捉税,禁人出入,謂之禁谷。及賊至,官軍但守潼關,不防禁谷,以為谷既官禁,賊無得而逾也。
  • 85.    《舊唐書·黃巢傳》:十二月三日,僖宗夜自開遠門出,趨駱谷,諸王官屬相次奔命。觀軍容使田令孜、王若儔收合禁軍扈從。四日,賊至昭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在京兩班迎賊灞上。五日,賊陷京師。
  • 86.    《舊唐書·黃巢傳》:十三日,賊巢僭位,國號大齊,年稱金統,仍御樓宣赦,且陳符命曰:“唐帝知朕起義,改元廣明,以文字言之,唐已無天分矣。‘唐”去‘醜’‘口’而安‘黃’,天意令黃在唐下,乃黃家日月也。土德生金,予以金王,宜改年為金統。”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