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雍城遺址

鎖定
秦雍城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南郊,總面積約31.56平方千米,始建於秦德公年間(前677—前676年)。 [1-2] 
秦雍城遺址為先秦古都遺址,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十一年(前374年),秦國在雍城統治長達304年,歷經秦19代國君。雍城是秦國都城中延續時間最長、執政國君最多的一座都城,是秦國發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秦雍城遺址由雍城城址區、秦公陵園區和國人墓葬區三部分組成,東西長1萬米,南北寬5千米,出土文物3000餘件。秦雍城遺址的都城遺址和墓葬特點,展現了先秦的經濟實力、文化及禮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1] 
1988年1月13日,秦雍城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3] 
2021年10月18日,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5] 
中文名
秦雍城遺址
外文名
the Capital of the Qin State
Site of Yongcheng City
地理位置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
所處時代
東周
佔地面積
約 31.56 k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8:00-18:00 [14] 
編    號
3-0204-5-024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秦雍城遺址歷史沿革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德公自平陽(今陝西陳倉)遷都至雍城(今陝西鳳翔)。 [4] 
秦獻公十一年(前374年),秦獻公自雍城遷都自櫟陽(今陝西閻良)。 [4] 
20世紀30年代,中國考古工作者對雍城進行調查。 [2] 
20世紀50年代,秦雍城遺址開始考古挖掘。 [5] 
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了一系列連續性發掘,基本確定了雍城遺址的格局。 [5] 
1973—198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對雍城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鑽探和發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規模,以及城內的三大宮殿區和城郊宮殿等建築遺址,還在城南發現有秦公陵園和小型葛葬區。 [2] 
20世紀90年代以後,對遺址的研究和發掘進一步深化推進。 [5] 
2022年6月至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寶雞市鳳翔區博物館等單位聯合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春秋時期大型建築遺址1座,出土器物標本500餘件。 [18] 

秦雍城遺址遺址特點

秦雍城遺址綜述

秦雍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的方形,東西長3300米,南北寬3200米,其中城址區面積約10.56平方千米,秦公陵園區約21平方千米。 [2]  [6]  秦雍城遺址發現的建築基址有20多處,其中宗廟、朝庭等建築遺址較為重要,宗廟建築遺址經發掘,佈局結構清楚。 [2]  秦雍城遺址分為城址區、秦公陵園區和國人墓葬區。 [5]  總面積約31.56平方千米。 [2] 

秦雍城遺址城址區

  • 馬家莊遺址
馬家莊遺址平面圖 馬家莊遺址平面圖
馬家莊遺址在城中部偏南,共發現建築羣遺址4處。1號建築羣佔地約70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羣坐北朝南,四周有圍牆;北部居中為祖廟,左側為昭廟,右側為穆廟。祖廟之北有一座亭台式建築,南邊是大門;中心空地即為“中庭”。發掘各類祭祀坑181座,有人坑、牛坑、羊坑和車坑,有的車輛上還嵌鑲有黃金飾件;1號建築羣的總體部署,與史籍所載諸侯宗廟佈局大體相同,當是秦公祭享祖先的宗廟。3號建築羣在1號建築西約500米處,面積為21849平方米;建築佈局規整,四周有圍牆。南北全長326.5米,北端寬86米,南端寬59.5米;由南至北可分為5座院落、5個門庭。據記載推測,這一遺址當是寢宮所在。馬家莊遺址建築時代均屬春秋中晚期,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組成規模較大的宗廟宮殿區,可能是“雍高寢”之所在。 [7] 
  • 姚家崗遺址
姚家崗遺址在雍城內中部偏西,發掘出可以藏冰190多立方米的凌陰(冰窖)遺址和一處宮殿遺址。宮殿遺址西南部分,發現殘存夯土基東西長8.9米,南北寬2.8米,厚1~1.2米,西高東低,上有夯土牆,殘高0.8—0.96米。 [2] 
  • 鐵溝宮殿區
鐵溝宮殿區在雍城北部,面積約40000平方米;斷崖上暴露高約1.4米的夯土台基,出土戰國早中期鹿紋、“奔獸逐雁”紋瓦當。據遺址年代推測,可能是秦的雍受寢。朝寢的北部,有“市”的遺址。“市”呈長方形,築牆於四周,每面開一門,南北寬160米,東西長180米,中為空地,附近均發現有夯土建築基址。推斷當為秦漢時期蘄年宮和棫陽宮之所在。 [8] 
  • 西漢國道
2011年,在秦國雍城遺址內勘察出6條古道路,經考古發掘確認其中一條長達140米的古道為西漢時期的“國道”——回中道的一部分,古代行宮離館的通行大道,基本路寬18.3米,接近十字路口處寬度近21米,路土厚度20釐米。發現的車轍寬度分別為1米和1.4米,車輛碾軋出的多條轍梁如今仍清晰可見,對研究古代道路發展史和城市變遷史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9] 

秦雍城遺址秦公陵園區

  • 綜述
秦公陵園位於都城南郊的三畤塬(春秋時期稱北塬)上,面積約21平方千米,周圍有外隍環繞。23座陵園,陵園和主墓周圍有一或兩週隍壕環繞。整個陵園發現有18座雙墓道大墓,3座單墓道大墓和若干中小墓葬。1號陵園規模最大,自南向北排列着2座雙墓道大墓及1座單墓道大墓,秦公1號大墓即在其中。有的墓上有享堂遺蹟;車馬坑21座;為春秋至戰國時期秦公的陵基區。 [10] 
  • 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 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
秦公一號大墓墓平面為“中”字型,座西向東。墓室為長方形,東西長59.4米,南北寬38.45—38.8米,深24米。東墓道呈平緩的斜坡狀,長156.1米,西端寬19.1米,東端寬8.7米。西墓道亦呈斜坡狀,但較為陡峭,長84.5米,東端寬14.3米,西端寬6.4米。大墓全長300米,總面積5334平方米,是中國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10] 

秦雍城遺址國人墓葬區

  • 雍城小型墓葬區
雍城小型墓葬區位於雍城南郊,秦公陵區以北;墓葬區以八旗屯為中心,東至高莊,南至黃家莊,西至南指揮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鄧家崖。 [11] 

秦雍城遺址文物遺存

秦雍城遺址內文物以陶器為主,建築遺址周圍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當和磚。姚家崗宮殿區發現3窖64件銅質建築構件,構件分為曲尺形、楔形、方筒形、片狀、小拐頭等10個類型。高王寺發現窖藏1處,出戰國銅鼎、鑲嵌射宴壺、銅敦、蓋豆等共12件。戰國墓葬隨葬的銅器多為冥器,陶器有囷、繭形壺、鍪等。 [10]  鐵溝宮殿西南16千米出土“蘄年宮當”;城南郊出土棫陽宮、年宮瓦當。 [8]  秦公一號大墓西南側的車馬坑內有大量的車馬器、馬骨和其他牲畜的骨頭等遺存。 [12] 

秦雍城遺址文物保護

1988年1月13日,秦雍城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06年,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制定《國家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將秦雍城遺址納入大遺址保護項目。 [13] 
2007年8月,寶雞市文物局和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委託陝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心編制《秦雍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該規劃2009年4月經陝西省文物局及有關專家討論通過,上報國家文物局。按照國家文物局的意見,規劃經過多次修改完善,終獲批准。 [13] 
2021年10月12日,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16] 
2022年1月21日,寶雞市人民政府擬將秦雍城遺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並同時啓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方案。 [17] 

秦雍城遺址歷史文化

秦雍城遺址相關人物

主詞條:秦德公
秦德公像 秦德公像
秦德公(前709年―前676年),嬴姓,趙氏,名嘉,秦憲公之子,秦武公弟,母魯姬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於平陽(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未能繼位,其弟秦德公繼位。秦德公即位後,發展生產,並將國都遷至今天的陝西省鳳翔縣,自此後數百年秦國穩定並以此為都。第二年,秦德公去世,終年三十四歲。

秦雍城遺址相關詩文

山程十日不見江,前日初逢黎渡水。
牽車又到渠江畔,漾漾翻波意尤美。
今朝嘉陵江水寬,危峯大石更巑岏。
棹兒艇子呼晚渡,亦刜鉦鼓推標竿。
渡頭楓綠薔薇密,我宿山南雍城側。
細思青史什邡侯,君恩何似嗟來食。
味甘宣郡蜂雛蜜,韻勝雍城駱乳酥。
一點生春流齒頰,十年飛夢繞江湖。

秦雍城遺址旅遊信息

秦雍城遺址地理位置

秦雍城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南郊,其中秦公一號大墓為其重要墓址。 [1] 

秦雍城遺址交通信息

乘坐紙坊城際,從寶雞市政府出發,車程約41分鐘即可到達秦雍城遺址。

秦雍城遺址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