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藥王山

(陝西省銅川市的景區)

鎖定
藥王山,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公里處,本名五台山,因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因民間尊奉孫思邈為“藥王”而得名。山區山嶺奇瑰、森林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歷代修建的宮觀廟宇,使藥王山成為著名的醫宗聖地。
藥王山有南庵、北洞、碑林、摩崖造像四大景區50餘個景點,現存金、元、明、清古建築165間,北朝以來摩崖造像45尊,歷代碑刻及石塔300餘座,明清石、木牌坊13座 [22]  。石刻遍佈全山,豐富多彩,是中國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1961年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2]  。2018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1]  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家、書法家及詩人于右任、建築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曾來到藥王廟,對藥王山建築、石刻藝術給予肯定。 [2] 
中文名
藥王山
別    名
五台山
所屬山系
子午嶺南支脈寶鑑山的尾閭
地理位置
銅川市西銅一級路耀州區出口城東1.5公里處 [21] 
面    積
2.5 km²
知名景觀
孫思邈遺蹟、道教建築、歷代石刻
名勝類型
道教聖地
開放時間
全年 09:00-17:00 [21] 

藥王山名稱演變

據宋敏求《長安志》記載,藥王山古稱風孔山,“在華原縣東五里”。《五台山記》雲:“山石可為磬,叩之鏗然有玉聲,故一名磬玉山”。喬世寧《耀州志·地理志》雲:“山出青石,唐天寶中取為磬。其後郊廟樂遂廢泗濱磬。”北宋時,以山有五峯,頂平如台,又更名五台山。五台各有專名:東曰瑞應,南曰起雲,西曰昇仙,北曰顯化,中曰齊天。清代為別於長安之南五台,亦稱此山為北五台。乾隆時,耀州學正吳鎮撰有《北五台山賦》,載《續耀州志·藝文志》。
藥王山乃民間俗稱,是因孫思邈晚年歸隱於此,人民尊稱他為藥王而得名。這一名稱已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被正式載入《陝西全省輿地圖》中,從而取代了五台山的舊名。 [3] 

藥王山位置境域

藥王山地理位置 藥王山地理位置
藥王山,在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公里處。屬於子午嶺南支脈寶鑑山的尾閭,山體座落於海相地層,是古生代早期加里東運動形崴的奧陶紀灰巖山體。據舊志記載,藥王山“東至駱駝埝,西至漆水畔,南至溝沿,北至伊師澗”,四至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 [4] 
藥王山地形概貌 藥王山地形概貌

藥王山主要山峯

藥王山有五台(峯),東曰瑞應,西曰昇仙,南曰起雲,北曰顯化,中曰齊天。五峯環峙,高下錯落。顯化台(北洞)與其他諸台之間為大壑中斷,由通元、遇仙二橋相連。山間古柏蔭鬱,遍地藥香,澗壑幽深,殿宇軒昂。遠望雲樹鬱蒼,層閣縹渺,若遠若近,似斷似連。五峯分佈狀如手指,頂呈渾圓形,相對高度132米,具有典型的北方丘陵峽谷地貌特色。 [5] 

藥王山自然資源

藥王山,岩石多為優質石灰岩,並有海生動物腹足類、腕足類化石。其中被稱作磬玉的青石,是高級石雕和建築材料,亦是製造高標號水泥的理想原料。今藥王大殿《飲中八仙歌》碑,捫之似玉,扣之如磬,即為磬玉雕制。《類編長安志·土產》雲:“華原產芍藥、赤石脂、瓷器、華原石。”華原石即磬玉。 [4] 
山上現有林地面積800餘畝,古柏萬餘株,為耀縣最大側柏林基地。野生中藥材也很豐富,計有104科、229種,佔全縣藥材種類70%以上。如今,藥王山林海蒼茫,遍地藥香,幽谷寂靜,風光怡人。
解放後,因水泥和採石工業不斷髮展,總面積已縮小到東至孫塬鄉石料廠前洞,西至耀縣水泥廠粘土礦二採區,南至新耀水泥廠溝底南沿,北至農耕路畔,總面積為1.23平方公里。 [4] 

藥王山人文勝蹟

山門 山門
《華原風土詞》曰:“古柏千株翠作堆,城東佳氣若浮來。非關黃白飛昇事,勝概無如北五台”。田漢詩云:“崖上宮牆下戲場,山南山北柏枝香。千金方使萬人活,簫鼓年年拜藥王”。藥王山五峯環拱,高下錯落,除顯化台在北外,其餘諸峯均在南端。南北之間,大壑中斷,有通元橋及遇仙橋相連,顯示山形之完整與優美。“登是山也,或升或降,或回或直,或細而幾絕,或平而復緩,怪石崚嶒,松檜密雲。及其至也,老木參天,枯枝屈地,門庭蕭灑,殿宇崢嶸,就高而為危閣,依龕而為洞房,下瞰城隅,影浸碧水。其次北也,循而行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上則山勢聳然而峙立,嶄巖險阻,徑幾不通,迴環數曲,有洞邃然,真人舊隱之所也”。(《五台山孫真人祠記》)。“上下其間,心曠神怡,飄飄乎若遺世而獨立”。(《重修玉皇殿記》)。 [6] 
景點分佈 景點分佈

藥王山宮觀

齊天台,翹楚卓立,高出諸峯。唐之寶雲寺,宋之崇福觀,明之玉皇殿,均在其上。瑞應台,明有玄帝廟,清建真武殿。起雲台,俗稱孫真人曬藥場,舊有元代名道伏魯子祠,瞭然子冠履墓及民國靖國軍滇軍殉難將士公葬墓、國殤碑。今三台古蹟盡毀,除國殤碑移存北洞外,僅留起雲台《瞭然子同尊師冠履墓誌銘》碑一通。
南庵 南庵
南庵昇仙台,是紀念孫真人最早的祠廟所在。庵前有清初創建的文昌閣(一稱魁星樓、百子樓),宏麗軒敞,高約15米。登臨其上,可見嵯峨,漆沮城郭,歷歷在目。閣內舊有“魁星點鬥”及“百子菩薩”塑像。閣下為靜明宮山門,門前即相傳唐太宗登山之御道。山門內舊有紫雲老人楣書“唐敕賜靜明觀”,清順治時邑人左佩玹改題“唐敕修靜明宮”。文昌閣後為戲樓,舊有儀門二楹,中為過庭。戲樓兩側,原亦有廟,東為馬王廟,西為龍王廟。今除戲樓外,餘均無存。自戲樓而北為玄元殿及四帝二後祠。據《耀州志·五台山志》記載,玄元殿前有拜真台,為唐時封拜真人之台。台八面,砌以文石,上種枳殼。又有梅塢及轉紋古柏五株,皆傳為真人手植。明弘治時,又於殿前創建鐘樓一座。民國十四年(1925)改建時,將兩處殿宇併為一殿,俗稱七間殿。鐘樓、梅塢無存,僅留大鐘及藥王手植柏一株;拜真台僅留八角石一塊。
戲樓 戲樓
呂祖道院 呂祖道院
玄元殿後為妙應真人殿,西為座宮,東為寢宮。寢宮內有元代金飾彩繪《帝后行佛圖》大型壁畫,雖已殘缺不全,但色彩依然豔麗,人物栩栩如生。真人殿後及東西兩廡,舊有三清宮、真人父母殿和五祖殿、楊四將軍廟、伏畚子廟、三義殿、長眉殿、伏虎祠等。其東院又有崇真祠及呂真人殿,前者祀呂中道,後者祀李素舟、韓愚勉、焦德潤。又,靜明宮下院舊有唐昭陽公主出家庵堂,公主死後亦葬於此,人稱“老姑墳”。除妙應真人座宮、寢宮外,餘均無存。
顯化台(北洞) 顯化台(北洞)
通元橋 通元橋
顯化台(北洞),與昇仙台(南庵)隔澗相望。出靜明宮北山門循級而下,蹬道紆折,迴環數曲,始至山麓。崖前有戲樓。戲樓前即通元橋,與北洞相通。過橋後入“清虛之天”石坊門,拾級而上,便至藥王大殿一天門,匾書“龍蟠虎踞”四大字。門前矗立一對獅座龍蟠鐵旗杆,“各重一萬五千斤”,高約十丈。門以巨石砌成卷洞,倚峭壁拔地而起,氣勢巍峨,莫可仰視。頂上建有凌虛閣,可憑欄遠眺,三面山色,盡收眼底。
藥王大殿 藥王大殿
明代藥王孫思邈坐像 明代藥王孫思邈坐像
藥王大殿,在一天門內,為一亭式獻殿,亦稱獻亭,雕樑畫棟,金縷朱漆,玲瓏壯麗。亭後為藥王祀殿,正中有明代所塑藥王孫思邈坐像,高約三米,儒冠袍巾,温厚端祥,令人肅然起敬。坐像右後方為太玄洞。相傳“龍有疾,真人治之。既愈,龍穿此洞,以達同官(今銅川市黃堡後洞),可四五十里”。以故,民間至今尚有“前洞燒香,後洞冒煙”的説法。
藥王祀殿頂樓,原稱玉皇樓。樓東為鍾亭,又東為三法師殿;南為三官殿。與藥王祀殿斜對之廡殿為十大名醫殿,中塑岐伯、雷公、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皇甫謐、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坐像。大殿東院舊有孫真人父母祀殿,已毀於“文革”。1989年,新立藥王醫德碑11通於此。
洗藥池 洗藥池
文昌閣、土地祠、火神廟和洗藥池,在大殿西側出西玄門。二池摩崖鑿就,左圓右方,一題“石盆仙蹟”,一題“天下第一山”。《五台山志》雲:“相傳真人洗藥於此。每雨池輒滿,柏子柏葉浸其中,水綠沉甘洌,人言可已疾,又可明目,今遊山者人人掬飲之”。明代邑人左思忠《洗藥池歌》有句雲:“太元洞西雙石盆,靈根深蟠壓厚坤”,“野老相傳仙翁鑿,斬茅結屋煮丹藥。”清康熙時,知州李銓曾於池中植蓮,池上修亭,名曰:“荷亭”。荷與亭早毀,池周卯眼猶存。
紫氣宮(東道院)、白雲宮(西道院)、棲真宮(北道院)、崇慶宮(南道院),在洗藥池西。舊日主神均祀孫真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白雲官主持成惠真於宮前空地創建呂祖殿,因之白雲宮又稱呂祖廟。
碑林 碑林
碑林。在後山醉翁石畔。1987年於其舊址新建,珍藏原耀縣碑林珍貴碑石。醉翁石巨石如屋,斜倚道旁,下臨深澗,人莫能攀。石旁有亭翼然,匾曰“醉翁亭”,為解放後所新建。石之北,舊有集禖宮,俗稱娘娘婆廟。廟依山勢,分三層而建,殿宇集中,規模宏麗。民國時廟宇已毀,只廟前石坊獨存,時有乞嗣婦女投石其上。
醉翁石 醉翁石
醉翁亭 醉翁亭
關帝廟,在集禖宮附近,因系縣城南街雷姓所修,故又稱雷家廟。廟內原有邑人秦綏、文述凱所繪西洋油畫及三國故事壁畫,構圖精美,筆法嫺熟,堪稱佳品。惜廟與壁畫均被耀縣水泥廠空中料斗砸毀,存石基與赤兔馬摩崖石刻,猶可想見當年勝概。此處舊有廟宇多處,如韋陀殿、救苦天尊廟、王母宮、三大士廟、中天爺廟、關帝廟等,皆已不存。
石佛洞摩崖造像,在關帝廟東,屬藥王山石刻重要組成部分。內有隋唐至明大小佛像四十餘尊,造型生動,風格各異,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其東側崖下,有一尖頂小石洞,祀彌勒佛,像無存。
齊天崖大聖洞長眉彌勒洞(俗稱大肚子彌勒佛),三大士廟東。山畔舊有仙姑洞,祀孫思邈之妹孫仙姑。又東為準提崖,祀千手佛,明末邑人左佩玹隱居於此。又東為老天爺廟及三光廟,均在“文革”中被毀。
遇仙橋 遇仙橋
遇仙橋,橋跨深澗,巨石築成,為勾通南北諸峯之第二座橋樑。《五台山記》雲:“大壑中斷,連以石橋凡二,東者尤勝”,即指這座橋樑。橋下全石為底,兩岸壁立,老柏盤錯,遮天蔽日,幽靜怡人。橋東有巨石蹲踞澗底,上鐫雙勾“卧石”二字,猶如中流砥柱,氣勢巋然。原稱太玄橋,清改今名。究竟所遇何仙,舊志及碑記無載。傳説藥王山下河東堡民雷明道,於長安城內藥王洞前遇一老翁託其帶一封書信,送至北洞後山小石橋,敲響橋邊大石,即有人出接信。雷某返回後尊囑擊石,眼前忽見巨宅,隨有一老人出迎,請入家中,盛情款待。三日後辭別回家,半路忽逢家人掃墓,驚問緣由,告以自己離家三年,杳無音信,家人以為客死他鄉,今日恰逢三年之祭。此時雷某如夢初醒,方知遇仙。又傳明末清初,邑人左佩玹隱北洞時,偶見男女二丐摟抱親嘴於橋上,瞬間即逝,遂悟雙口為呂,以為呂仙雲遊到此,云云。 [7] 

藥王山石窟造像

藥王山石佛洞摩崖造像。位於北洞東南隅。舊有洞窟7個,1988年拆除洞壁,改建成現代化平面保護大廳。
石佛洞 石佛洞
石佛洞,存佛龕23個,佛像45尊。根據石窟題記,造像分屬唐、五代、宋、金、元、明作品。其中東側一尊彌勒佛像,被文物專家鑑定為北周作品,已如上述。造像分浮雕、高浮雕及圓雕三種技法,大者高至丈餘,小者矮不盈尺,雕工細膩,線條流暢,形神兼備。其中唐代11尊,完成於盛唐之際。東端正中之觀音菩薩像,高1.8米。赤足站立蓮台之上,頭束高髻,胸掛瓔珞,肩披長巾,腰繫錦裙,娥眉鳳眼,面含靦腆,身軀修長,略向右傾,上身稍袒,乳房微聳,衣紋線條流暢飄逸,衣下肌膚隱約可見,充分表現了菩薩女性的特徵。
宋代造像僅有彌勒菩薩一尊。頭戴花蔓冠,一腿盤膝,一腿下垂,足踩蓮台。從其造型及藝術風格看,顯然不及唐代的水平。
明代造像數量較多,且多高大。其中西側坐佛,高4.06米,為山上最大的摩崖造像。這些晚期造像,大多數已經失掉了以前古樸的藝術風格。
赤兔馬浮雕 赤兔馬浮雕
赤兔馬浮雕,位於石佛洞西舊關帝廟前崖下,故又稱關帝廟石刻,俗稱“關平拉馬”。清道光十九年(1839)邑人雷九皋鳩工鏨成。刻石屬深浮雕,構圖為一少年將軍牽赤兔馬石雕羣。將軍側立,甲冑在身,英姿風發,氣慨威武。赤兔馬豐骨崢嶸,足踏“中原”,蹄下生風,大有破壁騰空之勢。馬後為松、竹浮雕。松下麋鹿卧地,松上猿猴攀登,一鶴離枝欲飛,刀工細緻,神態如生。
醉翁石題字最上端題“拂雲”,其下為“悟石”、“醉翁石”(明萬曆乙未仲冬),又下為“二水在望”。石中心有清咸豐侯振家行草“眠醉石”三大字,字各二米見方。其中“醉”字草書,近處不易辨認,因有“眠仙石”一説。
石佛洞題記,依原洞順序計有:後梁龍德三年華原縣觀相鄉吏部常隨王小小造像題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打造石碑”及政和三年杜機等“遊洞題記”;金大定九年“重修石佛殿並塑觀音像,又開藥王、藥上記”;明正德八年,“重修殿宇記”;唐開元十一年盧渙造像題記;金大定元年“補修古佛記”;明萬曆四十年富平縣流曲裏指揮僉事孫丕振“補修古佛”題記;唐京兆府華原縣令等造像題詞,貞元十九年李叔夜題名。
遇仙橋題記,橋西側北崖有清咸豐時胡星垣楷書題詩七絕一首。又北為楷書“龍盤”二字。橋東側北崖有明嘉靖十九年石壘草書《春日遊太玄橋雪中聯韻》詩;南崖有成童楷書“星灘”、“柏崖”,嘉靖十九年知州温秀及辛珍、左思敬、石壘、李宗樞題記,吳恩行書“飛雲渡”,“大清戊午楊正午彈琴處”、“周風鳴授學處”題記。又,“柏崖”之上有行書“聚龍巖”,楷書雙勾“太玄橋”題字。橋東澗底又有巨石中卧,上有雙勾“卧石”二大字。
準提崖題記,刻於舊千手佛殿後石崖上。一為清順治十四年邑人左重耀隸書“準提崖”三大字,橫刻於石崖頂部,字各二米見方。一為康熙五年楷書“侍御艮齋左公修真之處”,刻於石洞內壁。一為“順治十八年丁丑仲春州人左重耀創闢孫仙姑石徑並山谷雲墟兩間以為逃世之所”題記,刻於西側原仙姑洞北崖下。
雲山勝覽,清道光二十一年邑人左思恭隸書。刻於舊關帝廟前石崖,字各三米見方。 [8] 

藥王山碑碣

藥王山存世歷代碑碣250餘通,其中北魏21,西魏25,北周21,隋34,唐13,宋4,金6,元19,明44,大順1,清67,民國3。這批碑石,原存藥王山的有140餘通,“碑林”70餘通,其餘均為解放後從各地遷來。碑碣內容豐富,大體可分造像、祠廟、敕牒、告示、贊述、詩文、題記、醫方、圖畫、經幢、符篆、墓誌、塔銘等類。其中造像碑100餘通,大多是民國時期“耀縣碑林”所藏珍品,三十年代已經聞名中外。茲選其有代表性者簡述如下:
魏文郎造像碑 魏文郎造像碑
魏文郎造像碑北魏始光元年(424)造。四面五龕,有佛道混合像14尊,人物36眾,銘文88字,並有獅、虎、鹿、車騎等浮雕或線刻。造型生動,佈局得體,刀法粗獷,銘文完整,為造像碑中精品。此碑造像時間要比始建於和平元年(460)的雲崗造像還早30餘年。
姚伯多造像碑北魏太和二十年(496)造,《陝西金石志》有錄。四面三龕,有佛像9尊及供養人線刻像10。銘文四面刻制,計1200餘字,葦法古樸,楷中存隸,是研究我國書法由隸變楷的珍貴資料。此碑拓片曾多次在外展出,以文字、書法、雕刻被譽為“三絕”。日本友人關野雄贊其造像有“龍騰虎躍的真實感”,書法“蕭灑雅緻,是一種罕見的楷書”(見《西安碑林書道藝術》第237頁)。
三縣邑子造像碑,北魏正光四年(523)北地郡宜君、同官、土門三縣邑子250人合造。碑高2.2米,寬0.95米,厚0.3米,首身座齊全,雕工精細,為藥王山現存造像碑中最大最完整最精緻的一通。
仇臣生遺像碑北魏正光五年(524)造,《西京金石書畫錄》有錄。銘文書法秀美,向為國內學者重視,堪稱魏書典範。民國二十六年(1937),縣長李書亭離任時盜走此碑,幸被邑人劉景三發覺,告知官府,終於追回。
吳洪標兄弟造像碑,四面兩龕,佛6尊,有銘文,北地郡泥陽縣道民吳洪標兄弟等71人造。時代不明。就其泥陽縣名及銘文中“聖皇聖母”稱謂,當為北魏所造。碑身正面繪有《天界圖》,日作圓形,中有黑核,可能是古時對太陽黑子的描繪。碑陰繪頂竿、高蹺、疊羅漢、相撲、假面戲、竹馬戲等《百戲圖》,也是難得的古代雜技藝術實物史料。
千佛造像碑,四面,有跌坐大小佛像1017尊。雕工細緻,眉目清晰。因底座已佚,未見文字記載。按其龕式風格,似屬魏碑。
劉洛仁造像碑,唐總章元年(668)造。四面,計大小佛像30尊,銘文550字。碑上並有天王、浮圖、佛像、飛天、侏儒、圓爐、坐獅及供養人站像浮雕,規模十分宏大。
魏洪達造像塔,四面十級,塔頂呈方錐形,通高2.6米,上小下大,雕造佛像及菩薩像404尊。造型典雅,小巧玲瓏。塔座一米見方,高約半米,素面。塔基有魏宏達等題名。此塔原出延昌寺,無紀年。經初步鑑定,塔為北周或隋代所造。
張僧妙法師碑,北周建德三年(574)刻立。清光緒三十一年出土於文家堡崇慶寺遺址。蟠首方座,上有圭額,高2.05米,寬0.75米,厚0.25米。碑文楷書,共1038字,以書法健美而著稱於世。本縣舊高等小學堂曾以此碑移置講堂,作為學生習字範本。《陝西金石志》錄有全文,《魯迅日記》、《魯迅書帳》均有買此碑拓片的記載。
耀州華原縣五台山孫真人祠記碑,宋元豐四年(1081)刻,金大定九年重刻。碑額有金大定時畫家杜穆所繪《孫真人新堂圖》。以真人洞門為背影,近處怪石林立,古柏蒼翠,遠處修竹搖曳,河水奔流。真人凝神端坐於洞前石上,左侍童而右伏虎。前有老人雙手捧書,作呈進狀,當為龍王獻方故事。碑文計2500餘字,鄉貢進士王撰,是研究藥王山沿革、地貌、形勝及孫真人隱居舊址、生平事蹟、傳説等的寶貴資料。
感德軍五台山靜應廟額敕並加號妙應真人告祠碑,宋崇寧三年(1104)刻立。碑文記載崇寧二年徽宗敕賜孫真人祠“靜應廟”額,三年“特封妙應真人”事。此即孫思邈“真人”之正式封號。
宋徽宗題楮慧龍章雲篆詩文碑,宣和元年(1119)刻立。碑記徽宗趙佶見“天神”降於坤寧殿,几案上又得龍章雲篆詩28字,下有西台長吏楮慧(按即道士林靈素)書押,並與楮慧問答等情。內容雖屬荒誕無稽,但趙佶的“瘦金體”書法卻自成一家,為世所稱。趙佶書碑存世甚少,且多殘剝,獨本縣此碑保存完好,筆畫如新。
龜蛇碑,存兩通,一在南庵,一在北洞。金代著名道士譚真君書,明正統十三年(1448)刻立。在南庵者,附刻於《唐太宗賜真人頌》碑之陰。碑高2.04米,寬0.7米,蟠首龜座。碑身正中陰刻“龜蛇”二大字,各半米見方。二字若象形,“龜”如烏龜爬動,“蛇”則蜿蜒盤曲,活靈活現,一揮而就,堪稱神來之筆。右上角題詞“譚真君書”;右下角雙行分署“耀州五台山靜明宮立石”及“志心崇奉鎮宅辟惡”。左上角押有“崇正除邪”方形印章一枚,及雙署“大明正統十三年歲次戊辰朔日”、“耀州知州李芳同知丘純”字樣。在北洞者原存官署,解放後移置今址。與上碑相較,除形刊較小外,尚有兩處有異:一為押章無字,僅有邊框,顯然是為拓後加蓋官印之便。另一處即左下角有雙署文字:“為因年久損壞一角重刊庠生劉良雷清刻”。
按二碑的從屬關係,歷來眾説不一:一説南碑系初刻,北碑為仿刻;一説北碑原在南庵,明代時為了便利羣眾拓印而移置官署,後來又在南庵重新補刻。今按二碑異同及解放後南庵出土的“龜蛇”碑殘塊(今存藥王山),證明早在二碑之前,靜明宮已有一通“龜蛇”碑,後來“因年久損壞一角”,遂於明正統十三年同時仿刻了二碑,一仍立於靜明宮,一置官署拓印。至於原碑刻自何時,因出土殘塊過小,未見紀年,無法確定。謹按譚真君,名處端,字通正,金代著名道士,博學,尤工草隸,著《水雲》前後集。據此,“龜蛇”原碑當為金元時代刻立。
歷代名醫神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刻立。載三皇至元代名醫201人。中醫研究院醫史研究室李濤、馬堪温曾著文指出:“碑文本身就是醫學史,最有價值,世界各國都不曾見過像這樣的碑。第一,它詳細記載了歷代名醫姓名,使後人能對這些名醫姓名永誌不忘。第二,它證明我國醫學的悠久歷史,同時也證明我國古老的文化,使人一看便起愛國之心”(見1954年第4期《中華醫史雜誌》)。
海上方碑,明隆慶六年(1572)刻立,秦王朱守中識。碑為兩面刻,各分6欄,欄各3塊,共計35塊,分刻《孫真人枕上記》、《孫真人養生銘》及《海上方》。每塊均有邊框,各標序碼,可拓印成冊,便於流傳。其中《海上方》為七言常見病單方詩121首,讀之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千金寶要碑,明隆慶六年刻,朱守中識。據碑文稱:《千金寶要》系宋人郭思據孫思邈《千金方》纂要而成,宣和六年曾刻石於華州公署,明景泰中易刻木版。藥王山此碑即是以景泰木版為藍本,碑共四通八面,以“元亨利貞”列其序號。
楊鼎瑞題詩碑,無紀年,兩面同刻。碑陽題“孫真人洞奉和大宗伯姜老師致祝韻”。詩前鈐有“斗酒詩百篇”篆文閒章,後署“耀州牧山人楊鼎瑞”,下押“鼎瑞”、“定同印”印章二枚。碑陰題“太玄洞次韻”,後署“金明楊鼎瑞”,下押“定同印”、“鼎瑞章”。
按碑文題款,耀州牧楊鼎瑞是陝西金明(今安塞)人,字定同。《續耀州志》雲:“偽官楊鼎瑞……聞國朝定鼎,乘間逸去。”史載: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建大順政權於西安,年號永昌。永昌二年被害。説明楊鼎瑞是大順永昌元年(1644)被李自成委任為耀州知州的,詩碑也是當年秋季所刻。
錦陽川圖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長安王孫朱二玉繪圖,知州李銓撰文並書《錦陽川記》,合陽名士康乃心《跋》。另有李銓、康乃心詩各二首。
雷園舊跡碑,年代同上。碑分上下六欄,首欄行書“雷園舊跡”,以下各欄依次為朱二玉《雷園圖》,康乃心《雷園記》,李柏《大樂園記》及羅魁、康乃心、李銓、李鏞(銓弟)《雷園懷古》詩各一首。
五台山圖記碑,無紀年,估計與上碑同時刻立。碑陽繪《五台山圖》,分5層繪製,有界欄,連接可成長卷。精工刻畫,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碑陰為康乃心所撰《五台山記》,是研究藥王山歷史沿革的珍貴資料。
石鼓文碑,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立。石刻共4塊,分為序、文、音釋、歌贊及左重耀集柳公權書法所撰《石鼓文銘》5個部分。《序》為知州唐翰輔聽撰,略謂石鼓文抄本系左佩玹家藏,“得之於蘇文忠公者”據專家考證,國內保存字數最多的《石鼓文》,即為藥王山之所藏。 [9] 

藥王山石聯

靜明官山門聯,“山峙五台古柏瑞槐凝翠靄;名傳百代黃梅仙枳播香風”,河南馬沂書。
北洞西玄門聯,額題“蓬萊真境”,左思聰書。聯曰:“鐘聲散落青天外;棲執斜盤紫氣中”,左思恭書。
千金寶要碑亭石柱聯,明李朝聘題。聯曰:“玄洞吞雲神聖靈通萬古;丹爐吐霧方技妙重千金”。
三官殿門聯,明石皋山人題。聯曰:“瓊府香飄長詠三官寶號;紫庭樂杳遙澹萬聖神遊”。 [10] 

藥王山題刻

“唐敕修靜明宮”,靜明宮山門背額,清順治十三年左佩玹書。
“齊天崖”大聖洞門楣,鑑碧子草書。
啓聖福地、“靈祐門”、“虎嘯巖”、“龍卧庵”、“仙台顯化”均在一天門石壁。 [11] 

藥王山石坊

石坊 石坊
現世12座。自進山大道起,依次為:
方授龍宮坊,樹於進山路南,明天啓六年(1626)立。額題“義辭鳳詔”。聯曰:“玄修卻紫詔千年雨洗洞門藥;妙應來丹丘萬代雲封海上方”。
瀛島仙蹤坊,樹於進山路中段南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邑人王圖立。聯曰:“雲端雙闕回千載風標八方香火想當年丹就九還白雲黃牙凝大藥;天際五峯雄十州名勝三島清幽看今日春回一匕蒼崖翠柏隱高蹤”。
三輔名山坊,樹於停車場門旁,萬曆十九年(1591)邑人袁賢立。躕面題額相同。正聯曰:“醫隱山林託跡遠;仁昭今古惠民深”。背聯曰:“勁節千年依古洞;高風四海重名山”。
洞天福地坊 洞天福地坊
洞天福地坊,樹於聚虎坪西南路側,萬曆十七年(1589)立。
忠隱醫聖坊 忠隱醫聖坊
忠隱醫聖坊,樹於通元橋戲樓東側,清順治十四年(1657)邑人左佩玹立。
清虛之天坊,樹於通元橋北端石磴前。明萬曆二年(1574)邑人辛汶立。聯曰:“貝闕插青霄看丹山競秀碧水爭流那更覓天台彭蠡;朱宮標紫極見蒼龍偃卧白鶴拼飛端堪誇閬苑蓬萊”。
仁術仙蹤坊,樹於一天門進口處,明萬曆二十八年(1660)創立,清順治十七年重修。聯曰:“碧洞靈蹤久矣玉真之福地應知千載神遊;清風高尚依然宇宙之大名至今萬方景仰”。背聯曰:“外針五異多解玉真之術;丹守九煉鼎善四明之方”。
物外高風坊 物外高風坊
物外高風坊,樹於上坊西側石磴中腰,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州楊煦題。聯曰:“仁昭今古傍泉石;藥有君臣醫膏肓”。
萬世聖醫坊 萬世聖醫坊
萬世聖醫坊,樹於藥王大殿東殿院,清順治十八年(1661)立。聯曰:“春回半粒起疲癃殘疾芸生廣被;書著千金歷唐宋元明萬代流傳”。背額“佑我仲生”。聯曰:“五點雲峯跨蔦島;一灣龍洞勝丹丘”。
禱嗣神應坊,樹於藥王大殿東玄門外,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三原信士黃子玉立。
開天鍚胤坊,樹於醉翁石東側,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邑人文養浩立。
惠配坤元坊,樹於集禖宮遺址門前二台上,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同官信士馮載舜立。 [12] 

藥王山其它石刻

石棺,1985年6月出土於南庵靜明宮院內。棺體較小,須彌座。造型精巧,雕造華麗。花紋以串枝蓮為主,刻有人物、飛禽、走獸等。按其風格,經初步鑑定為隋棺。
石佛像,與石棺同時出土,計5尊,多殘損。其中1尊較完整,底座刻有“大業三年”字樣。
墓門,唐代石刻。一合兩扇,上有門楣。門扇之上有線刻門神像,甚精緻。
墨竹刻,今存兩塊,賀與文畫。明正統十三年(1448)知州李芳、同知丘純重刻。上有題詩云:“資當古口雨淋漓,一夜修竹鳳尾垂。會看明朝天朗霽,拂雲高節盛前時。”據《喬志》記載,賀與文系明正統初州同知,善畫。墨竹刻原有四石,嵌於州署儀門牆壁上。
石欄柱,即一天門前石磴欄、柱。創於明代,1984年重修。石柱上端各有人物及獅猴雕像,欄板上刻有花卉及龍虎、禽獸等,造型古樸大方,形態各異。
四季屏,明刻,共4塊。上刻牡丹、荷花、菊花、竹梅四季花卉,造型美觀,線條流暢,刀工精緻。
石獅,兩對。分別高踞於藥主大殿獻亭四角。左為雄獅,足踩繡球;右為母獅,撫玩幼獅。基座上均有花木禽獸浮雕。前面一對各高1.45米,後一對各高1.57米。就其風格,似為明代雕刻。
石虎,一對,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制。在一天門外鐵旗杆兩側,各高2.2米。
石兔,一對。在西玄門外兩側。
尖嘴獅門蹲,一對。在北道院石磴兩側。 [13] 

藥王山藥王遺蹟

藥王山收藏孫思邈在醫學、藥物學、針灸、營養學、醫德等方面的著作70餘種、百餘卷,著名的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等。景點有洗藥池、曬藥場、拜真台、藥王手植柏、藥王故居等數十處。傳説景點故事,如太玄洞的來歷、聚虎坪、虎守杏林、唐太宗拜藥王的登山御道、龍王獻方、引線診脈、坐虎診龍等。 [5] 

藥王山社會經濟

藥王山廟會

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耀縣傳統的藥王廟會,表達了故鄉人民對孫思邈的崇敬與懷念之情。“曼衍魚龍百戲場,分棚嘯侶各行觴。春人來去紛如織,簫鼓千村賽藥王。”清光緒時知州顧曾烜的詩句,正是藥王山廟會的生動寫照。
二月廟會,是因紀念孫思邈忌辰而起。清同治十一年孫家原合社弟子所立“唐代敕封妙應真人之先塋碑”記載:“(孫真人)退於五台……二月十五日羽化”。早年廟會先從藥王故里孫家原開始,然後轉向藥王山。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孫家原廟會一度中斷,八十年代重新恢復。並從正月初一起,就揭開了序幕,可謂盛況空前。
祭祀活動 祭祀活動
孫家原廟會從每年正月二十七日起,孫家原羣眾即從本村焦、張、李、蔡四大姓中公舉七人為主事,進行廟會前的準備工作。從各家湊面湊油,集中三天時間,為藥王“炸盤”(一種油炸麪食供品)。三十日這天,清掃藥王廟,懸掛宮燈,張貼對聯,並擺設祭器,獻上供盤。下午,鼓樂喧天,香煙繚繞,廟會宣佈開始。二月初二為正會,晚上唱“天明戲”。初三廟會結束,共演戲三天四夜。廟會期間,村裏村外,商販雲集,親朋不斷,家家有人滿之患。廟會結束後,油炸供盤即由主事者派人送至各户,分享藥王遺惠。
藥王山廟會藥王山廟會,北宋時已在南庵靜明宮舉行,明嘉靖時中心道場,開始移向北洞。“於是,嚮往五台者,自千里外不絕也。”(見《五台山志》)舊例是城內四街輪流辦會。二月初一開洞門,初二為正會。羣眾除上山燒香外,還要帶上孩子請藥王“戴鎖”或“換鎖”,祈求藥王保護,直到十二歲為止。明代會期較長,“秦人男女無遠近少長,人馬丁攘之聲盡夜,經月餘不絕。即秦晉藩王、士大夫糜不登臨而拜。”(見清順治十一年《施飯碑記》)清末至民國期間,會期改為十天,即由初二起會,初六開始演戲,十一日結束。
二月二廟會期間,四面八方,商賈雲集,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南北兩路,途為之塞。山上香煙繚繞,鐘磬喧天,人聲鼎沸,萬頭攢動,大有無地憩足之嘆。最後一天為廟會高潮,往往是萬人空巷,傾城而出。還有“路畔燈”,從縣城東門外開始,沿上山南路兩旁一直栽到一天門前,每燈相距一丈左右。至黃昏時分,隨着東城樓上衝天花火,路畔燈一齊點亮,蜿蜒曲折,望若星燦。少頃,獅子、龍燈開始上山,燈火輝煌,鑼鼓震天,人流如潮,歡聲雷動,好一派熱鬧景象。火龍多從庵坡而下,穿行於古柏叢中,斗折蛇行,時隱時現。又有多處鐵渣花火,傾天而瀉,此起彼落,光輝燦爛,蔚為奇觀。晚上唱通宵戲,午後開鑼,黎明收台,好事者竟徹夜不眠。藥王大殿又有自樂班獻唱助興,管絃悠揚,別有一番情趣。
解放後,隨着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和藥王山的全面修建,二月二古會更是盛況空前,平均每天上山遊人有萬人左右。1987年正會日,恰縫星期天,遊人多達5萬之眾。 [14] 

藥王山知名人物

自北宋以來,藥王山多屬道士天下,茲記其有名號者如下:
呂真人,名中道,後唐汴京(今開封)人。自終南山來遊華原,於遜思邈棲隱地昇仙台下鑿崖為洞,洞內設三清像,以為棲真之所。人問其年歲,笑而不答。金大定五年,召赴京師,賜號延壽真人。大定十三年死於昌平縣。同年冬,耀州遣使牛安入都貢瓷器,又於滹沱河南見中道與一和尚敍話,中道欲遊天壇,託牛安入都告知張監使。既至都,方知中道已經羽化。中道在耀時,邑人李道濟為其高足弟子(見金大定二十三年《耀州呂公先生之記》)。此後,耀人尊中道為呂祖,並於南庵立祠紀念。
韓真人,名愚勉,金代富城人。往來於美原月山與華原鑑山,持鐵罐乞食。泰和初,關中大飢,韓集道眾出粟賑濟,大行方便,門徒至三千人。後歸故里,作偈曰:“辭世如何説,到頭秋夜月。平生事若何,一片紅爐雪。”又曰:“縱馬浮世色蒼蒼,回首春風入醉鄉。人道落花隨水去,洞天深處謁重陽”。卒後,家人遵囑返葬於耀州五台山起雲台(見元至大二年《月山伏魯子祠堂記》)。
馮真人,名素提。早年好佛,後從韓真入學仙術。著有《洞淵集》五卷。
井真人,名德用,字容輔,號鑑峯,雍州右族。早年辭二親,拜耀州五台山韓真人之孫冉尊師為師。元至治間,贈洞陽真人之號。金太宗多次師請輔教,堅辭不出。曾於靜明宮手植槐樹一株,四月長數寸,閏五月高七尺,樹冠呈鳳形,身若龍鱗,一時稱異。鄉進士廉維芳為作《瑞槐記》。至正八年卒,葬昇仙台(見至正四年《五台山靜明宮瑞槐記》)碑及至正八年《皇元井真人道行》碑)。 [15] 
于右任,字伯循。原籍陝西涇陽,後移居三原縣。為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家、書法家及詩人。民國靖國軍失敗後,民國九年(1920)寓居耀縣藥王山崇慶宮,有《山居》詩曰:“北去將何去,南還不忍還。迎春王翦廟,卧病藥王山。柏老添新葉,碑殘長蘚斑。南軍叢葬處,新月似弓彎。”原碑今存。 [16] 
1937年測繪陝西耀縣藥王廟時林徽因在藥王山 1937年測繪陝西耀縣藥王廟時林徽因在藥王山
1937年6月,建築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曾來到藥王廟,對藥王山隋唐以來的摩崖造像做了測繪,留下了林徽因在藥王山摩崖造像西邊體量最大的那座圓雕坐佛之上做測繪記錄時的照片,十分珍貴。 [2] 

藥王山經濟概貌

藥王山地處耀州區孫塬鎮河東村東側。該鎮位於漆水東岸原面,俗稱東原。同時也是藥王孫思邈的故里,孫思邈故居就在鎮政府孫原村。孫思邈舊居老堡子遺址尚存,舊有藥王祠廟及祖塋近年擴建、翻修一新。孫原鎮地區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土特產以紅梨、柿子為主,梨、柿產量均居全縣首位。孫原村東風水泥廠生產的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被評為全省鄉鎮企業水泥質量第一名。以生產優質水泥聞名全國的陝西省耀縣水泥廠在藥王山山麓。西北耐火材料廠駐孝北村。旅遊名勝地藥王山位於本鄉。 [17] 

藥王山歷史事件

唐開元二十一年(723),在五台山(今藥王山)齊天台建寶雲寺。
明隆慶元年(1567),耀縣人左思聰創修一天門重閣。
隆慶六年(1572),秦王朱守中在藥王山北洞刻立《千金寶要》石碑四通八面。
清順治八年(1651),吳三桂率師北上,駐兵漆水河畔,乘間登藥王山攬勝,捐金修葺藥王祠殿。
宣統三年(1911) 二月初七,耀州知州孫壽朋在藥王山殺害同盟會會員任師竹。九月初三,胡景翼、胡定伯等革命黨人,在藥王山舉旗“反正”。
民國七年(1918)9月(農曆八月十五),本縣名醫、畫家馬效常被盧軍殺害於藥王山。
民國8年(1919) 春,辛亥革命黨人宋向辰、樊靈山遷葬於耀縣藥王山。孫中山題寫輓聯“國而忘家,為國捐軀”。
民國8年(1919)5月,滇軍葉荃率部來耀,駐兵藥王山。
民國八年(1919)5月,農民起義軍“硬肚團”遭盧軍鎮壓死傷慘重。封贊化隱姓埋名,流亡邠縣。
民國九年(1920)4月,藥王山南庵創立“四月八”騾馬大會,會期十天。
民國十五年(1926)於右仁寓居藥王山崇慶宮。
民國二十六年(1937)3月紅二方面軍所轄戰鬥劇社在藥王山廟會演出抗日節目,向遊客宣傳抗日救國和減租減息政策。
民國二十六年(1937)7月,駐耀國民軍一七七師在藥王山進行三天實彈射擊,加緊軍事訓練。
民國 32年(1943) 2月8日,藥王山廟會期間,日本飛機兩次轟炸耀縣縣城,投彈兩枚,無傷亡。
民國32年(1943)8月,胡宗南在耀縣藥王山建立“陝北青年招待所”,專事捕押共產黨員、進步人士及北上延安的革命青年。
民國35年(1946) 清明前夕,由12人組成的“台灣光復致敬團”,千里迢迢往祭黃帝陵途經耀縣,被國民黨當局阻攔北上,只好於藥王山舉行遙祭。
民國37年(1948)4月,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32人,被省政府主席祝紹周交由省保安三團由西安秘密押解到耀縣,21日凌晨活埋於藥王山。
1950年5月15日,耀縣烈士陵園在藥王山南庵下立碑建園。
1956年6月,陝西省耀縣水泥廠(原稱西安水泥廠)在藥王山麓動工興建(1959年竣工投產)。
1956年8月,藥王山石刻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3月1日,國務院宣佈藥王山石刻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 11月,耀縣博物館在藥王山成立。
1962年2月,全國戲曲家協會主席田漢參觀藥王山,並題詩留念。
1972年,藥王山石刻被拍成新聞影片在全國放映。
1982年11月5日,中華醫學會紀念孫思邈逝世1300週年大會全體代表自西安專程來耀縣藥王山參觀旅遊。
1983年3月,藥王山旅遊線路動工修建(當年完成路基,翌年10月完成柏油路面)。
1984年2月7日,美籍華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及其夫人一行遊覽耀縣藥王山,並揮筆題詞:“醫治百病真藥王,消除污染名勝地”。
1984年10月,辛亥革命先烈宋向辰、樊靈山墓遷建藥王山起雲台側。
1984年10月,藥王山南庵院內發掘隋墓一座。出土文物有石棺、石佛像、骨灰等。石棺造型美觀,雕工精細,為陝西省出土石棺中的佳品。
1986年3月,“二月二”廟會期間,西安、咸陽等地30多位名老中醫首次應邀來藥王山義診,接待患者1400餘人。
1987年9月15日,耀縣碑林在藥王山集禖宮舊址動工興建(1989年10月1日落成)。
1989年7月8日,11座孫思邈醫德紀念碑立於藥王山北洞大殿東院。
1991年11月3日,荷蘭王國駐華大使範登博格夫婦一行來耀參觀藥王山。
1990年6月,藥王山被省政府列為全省第一批風景名勝區。 [18-19] 
2018年4月13日,藥王山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1] 

藥王山建設維護

耀縣自古相傳:“先有南庵,後有北洞”。這一傳説,既指藥王山宗教活動的歷史,亦指紀念孫思邈中心場所的演變。據南庵出土唐開元十一年《寶雲寺僧思謙墓碣銘》及其它碑刻記載,藥王山在南北朝時即為佛教叢林,唐代寶雲寺、昭陽庵,均在今齊天台及昇仙台附近。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孫思邈“稱疾還山”,即隱棲於齊天台寶雲寺中。後經武宗滅佛及五代之亂,寺院荒毀,佛教中落。北宋時道教中興,於寶雲寺故址創建崇福觀,從此奠定道教在藥王山的絕對優勢。仁宗嘉祐四年(1059),邑人万俟景“每遊真人故宅,觀其遺蹟舊基,慨然有感。乃備私錢,基構堂宇”,於南庵創建孫真人祠,名曰“新堂”(見金大定九年雯刻北宋元豐四年《耀州華原縣五台山孫真人祠記》)。徽宗崇寧二年(1103),敕賜孫真人祠額為靜應廟。翌年二月,敕封孫思邈為妙應真人。知州玉允中命華原縣令張魴重修廟宇(見崇寧三年《感德軍五台山靜應廟額敕並加號妙應真人告詞》、崇寧三年《耀州五台山靜應廟記》)。此後,金改靜明觀,元改靜明宮,道教諸神殿宇漸次增多,香火日益隆盛。
北洞最早的寺廟,除石佛窟外僅有一石洞(即今太玄洞),舊稱“空居”。金大定十七年(1177),“信士張林創建覽勝亭”於洞前(見清康熙二年《重修五台山太玄洞一天門記》)。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廟洞,“又作碑樓於廟前”(見《重修孫真人廟洞之記》)。嘉靖十六年(1537),“伐石甃階,懸如白虹”,修築了通往太玄洞的石磴(見《修太玄洞碑文》。石磴共141級,恰合孫真人年歲。嘉靖三十七年(1558),道士趙演斌等,以“洞前地狹隘,歲時享祀,莫蔽風雨”,遂建“祀殿一大楹”,“於是四方輻輳,不遠千里,每歲二月二悉集焉”(見《孫真人祀殿記》。從此,紀念孫思邈的二月二廟會中心,便由南庵轉向北洞。此後,歷代修建重點也移向北洞,藥王大殿更加宏麗,其它廟宇櫛次鱗比,金碧輝煌,駕於南庵之上。
解放後,國家重視文物保護,多次撥出專款,使藥王山得到全面擴修或改建,並將城內文化館原存80餘通珍貴碑石遷至北洞,妥善保護。古時朝山道路僅有去南庵一條羊腸小道。明代增開北路,由河東堡北側祋祤廟前上山;清代又闢中路,由河東堡南側上山。後因南路崎嶇難行,遊人多選中北兩路,因而中路亦稱南路。1984年,以中北路為基礎,新築環山柏油馬路一條,交通方便,風雨無阻。 [20] 
參考資料
  • 1.    給力!寧夏這17個景區入圍“神奇西北100景”,名單在此!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04-15]
  • 2.    銅川|藥王山碑林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2-05]
  • 3.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歷 史 沿 革 釋名
  • 4.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歷 史 沿 革 環境
  • 5.    銅川市地方誌編纂委員.銅川市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第三十三卷 文物勝蹟志 第二章 勝蹟 第二節 藥王山
  • 6.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五 台 勝 概
  • 7.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五 台 勝 概 宮觀
  • 8.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石 刻 藝 術 摩崖
  • 9.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石 刻 藝 術 碑碣
  • 10.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石 刻 藝 術 石聯
  • 11.    耀 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石 刻 藝 術 題刻
  • 12.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石 刻 藝 術 石坊
  • 13.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石 刻 藝 術 其它
  • 14.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五 台 勝 概 廟會
  • 15.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五 台 勝 概 名道
  • 16.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五 台 勝 概 名人
  • 17.    耀縣誌 卷二 建置志 縣城鄉鎮 鄉鎮
  • 18.    銅川市志 大事記
  • 19.    耀縣誌 大事記
  • 20.    耀縣誌 卷二十三 藥王山志 歷 史 沿 革 沿革
  • 21.    藥王山  .攜程[引用日期2021-03-28]
  • 22.    銅川|藥王山風景區  .人民網.2018-05-15[引用日期2024-01-0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