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去病墓

鎖定
霍去病墓,位於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茂陵東約1千米處,墓為山形,俗稱“石嶺子”。 [1]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18歲就隨軍作戰,戰功卓著,官至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長101.5米,南寬56.70米,北寬58.40米,高18.38米,佔地面積5841.33平方米。霍去病墓石雕根據原石自然形態,運用圓雕、浮雕、線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渾厚深沉,粗放豪邁,簡練傳神,對以後中國曆代陵墓石刻有深遠影響,一直為漢以後歷代陵墓石刻藝術所繼承。 [1-2] 
1961年3月4日,霍去病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霍去病墓
外文名
Huoqubing Tomb
地理位置
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
始建時間
西漢元鼎元年(前116年)
建築面積
5841.33 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1-0166-6-005

霍去病墓歷史沿革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於西漢元鼎元年(前116年)建,《漢書·衞青霍去病傳》載:“冢象祁連山”,即墓為山形,當地人俗稱“石嶺子”。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霍去病墓前石雕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 [1]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地方官員為霍去病墓前豎石碑一座。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興平縣誌》記載,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為霍去病墓題字立碑。
20世紀早期,西方和日本漢學家開啓了對“霍去病墓”現代意義上的調查研究。
霍去病墓俯瞰 霍去病墓俯瞰
民國三年(1914年),法國漢學家組隊對中國川陝古蹟進行了實地考察,並發表的調查報告。
20世紀30年代,馬子云、滕固對“霍去病墓”及其石雕進行過考察著錄。
民國二十年(1931年),西京籌備委員會負責人張繼,在霍去病墓北設立茂陵小學,於校內設立“茂陵辦事處”,負責管理霍去病墓和茂陵的文物,並在墓南面兩側,修建兩座瓦房,將9件石刻移至室內。
1962年,考古工作者對茂陵進行了大規模調查勘探,並發表了正式考古簡報。 [4] 
1980年3月,法國考古學家密特朗參觀茂陵博物館,並將其父於民國三年(1914年)拍攝的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2幅轉交茂陵博物館收藏。 [5] 

霍去病墓遺址特色

霍去病墓結構

1914年3月6日霍去病墓舊圖 1914年3月6日霍去病墓舊圖
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長101.5米,南寬56.70米,北寬58.40米,高18.38米,佔地面積5841.33平方米,封土62961.24立方米。墓冢上下,墓地周圍,亂石嶙峋,蒼松翠柏,廕庇墓身。墓南東西兩角,各有回欄曲經,通向墓頂。 [1] 

霍去病墓特點

霍去病墓石雕根據原石自然形態,運用圓雕、浮雕、線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渾厚深沉,粗放豪邁,簡練傳神,是現存時代最早、保存完整的成組石雕。 [2]  這些石雕以關鍵部位細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義寫意方法,突出對象的神態和動感。 [1] 

霍去病墓文物遺存

霍去病墓石雕
霍去病墓石雕(22張)
霍去病墓的文物遺存以石雕石刻為主,共計十四件。代表作品為“馬踏匈奴”、“伏虎”、“躍馬”等。 [2] 
1949年以前置於墓前的為馬踏匈奴、粘牛、伏虎、野豬、怪獸吃羊、力士抱熊、石人九件;1957年又發現五件,即卧象、蛙、蟾和一對魚;還出土有兩塊漢隸書字石,一個刻“左司空”三字和一個刻“平原樂陵宿伯口霍巨益”十字。 [1]  [6] 
霍去病墓“馬踏匈奴”石雕概括了墓主人的夙志與赫赫戰功。石刻刀法洗煉,形神兼備,風格淳渾古樸,是西漢石雕的代表作品。 [7] 
霍去病墓南立石碑一通,題銘:“漢驃騎將軍大司馬冠軍侯霍公去病墓”。上款為“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陝西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畢沅書”。下款為“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知興平縣事顧聲雷立石”。 [1] 
馬踏匈奴 馬踏匈奴

霍去病墓機構設置

1956年,茂陵文管所成立,用以保護霍去病墓16件大型石刻。
1979年12月,茂陵文管所升格為茂陵博物館。
1989年2月19日,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負責茂陵田野文物安全和周圍自然村的治安工作。 [5] 

霍去病墓歷史文化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漢武帝時期一位傑出的青年將領。18歲就隨軍作戰,反擊匈奴,先後率軍出征6次,戰功卓著,官至驃騎將軍冠軍侯。在西漢元狩六年(前117年),因病逝世,年僅24歲,武帝惋惜,葬茂陵東。 [1] 

霍去病墓文物價值

霍去病墓石雕羣是中國最大型石雕,藝術時間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價值最高的文化遺產。 [8]  霍去病墓墓前列置石人、石馬、石象、石虎等石刻,對以後中國曆代陵墓石刻有深遠影響,一直為漢以後歷代陵墓石刻藝術所繼承。 [1] 
伏虎 伏虎

霍去病墓文物保護

霍去病墓保護碑 霍去病墓保護碑
1956年,茂陵文管所成立,僅3間瓦房,用以保護霍去病墓16件大型石刻。 [5] 
1961年3月4日,霍去病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1967年6月上旬,為保護文物安全,茂陵文管所在當地羣眾幫助下,挖深9米,三處面積均為15平方米的地窖,並在石刻周圍用土丕砌牆,牆內充填黃土,以保護大型石刻免遭毀壞。
1977年,由國家投資,對茂陵文管所進行了整修、擴建,修建一座具有漢代建築風格的文物陳列室。
1980年,茂陵博物館自籌資金修建第二座仿漢建築風格的文物陳列室。
1989年2月19日,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負責茂陵田野文物安全和周圍自然村的治安工作。霍去病墓東西兩側石刻長廊建成。3月1日起,搬遷16件大型石刻藝術品,15日全部就位。 [5] 

霍去病墓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霍去病墓位於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
開放時間
3月1日—11月30日。
門票價格
80元/人。
交通信息
1、西安火車站乘坐西線旅遊車直達茂陵博物館即到。
2、西安城西客運站乘坐西安至興平公共汽車,途經符家橋站轉乘11路公交車直達茂陵博物館即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