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處時代
- 隋末唐初
- 民族族羣
- 鮮卑人
- 逝世日期
- 619年
- 主要成就
- 江都兵變,弒殺煬帝,自立為帝
- 本 名
- 宇文化及
- 年 號
- 天壽
宇文化及人物生平
編輯宇文化及輕薄無行
其父宇文述為隋朝左翊衞大將軍,宇文化及為人兇殘陰險,依仗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不遵法度。由於親眼目睹了統治階級上層貪殘腐敗的黑暗內幕,養成了貪婪與驕橫的本性,從不循法度。他經常帶領家丁,騎高頭大馬,挾弓持彈,狂奔急馳於長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稱為“輕薄公子”。
楊廣當太子的時候,宇文化及為宮廷護衞官,出入楊廣的內宮,同楊廣處得很親近,後累遷為太子僕,成為東宮的高級僚屬,與楊廣的關係更加密切。多次收受賄賂而被罷官,但由於太子特別寵愛他,是以每次罷官後不久,很快便又恢復了官職。再加上他的弟弟宇文士及尚娶了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攀上了皇親,這小子就更加驕橫,目中無人了,在同公卿百官交往中,他語多不遜,許多公卿都受到過他的侮辱。
隋煬帝即位後,便授宇文化及為太僕少卿。他倚仗與隋煬帝的老交情,更加貪婪妄為,橫行不法。隋大業初年,隋煬帝駕臨榆林郡,陪駕的宇文化及和弟弟智及違背禁令與突厥人做買賣,隋煬帝得知後大怒,把他囚禁了幾個月,駕返京城時,隋煬帝下令殺宇文化及。但南陽公主出面求情,隋煬帝才免他死罪,將他賜予宇文述為奴,宇文述死後,隋煬帝念起與宇文化及的舊情,就又起用他做了右屯衞將軍,起用宇文智及做了將作少監。
[1]
宇文化及弒君謀反
隋朝末年,軍閥混戰,弄得民怨沸騰,導致鋪天蓋地的農民起義席捲全國各地,四處狼煙,遍地烽火。
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煬帝乘龍舟遊幸江都。當時,瓦崗寨軍首領李密佔據了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截斷了隋煬帝西歸之路。隋煬帝滯留江都,無意回京師大興(今陝西西安東南),卻打算另以丹陽(今江蘇南京市)為都城,偏安江東。扈從帝駕的驍果禁衞軍大多是西北關中人,久居在外,思親思鄉思歸心切,又見隋煬帝不想西歸,卻欲久留江東,人心益加不安,便謀劃叛帝西歸。
武賁郎將司馬德戡統領萬餘驍果軍駐紮於江都城內,直接負責皇帝的安全警衞,他得知驍果軍士密謀叛逃,就暗中聯絡一些人,打算藉着士兵歸心似箭的心理舉事叛亂。此時,他們並沒有弒帝叛逆的野心,只是想搶掠些財物,然後結夥西歸關中。一向性情狂逆的宇文智及得知這個信息後大為高興,當下就去見司馬德戡,攛掇他應該放棄原先小打小鬧沒出息的想法,而應趁天下大亂、羣起反隋、手握精鋭禁軍的良機,幹出一番奪取天下的大事業。司馬德戡認為言之有理,可造反是大事,總得有個領頭的呀!幾個人一商量,決定擁戴宇文化及為起事的主帥。密謀妥當後,這幾個人才將陰謀告知宇文化及。化及本駑鈍怯懦,能力低下,膽小怕事,乍聽到這種謀逆的大事,嚇得臉色頓變,冷汗直流,好長時間才穩下心神,答應做叛軍首領。
[2]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也有説是十一日的)夜間,司馬德戡引驍果自玄武門入,裴虔通與元禮直入宮中搜捕,煬帝聞變,匿於永巷。驅之出,至天明,押至寢殿。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達縊殺煬帝。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宮中者皆被殺,惟煬帝侄秦王浩因素與宇文智及交往密切,得不死,並被立為帝。後宇文化及自為大丞相,智及為左僕射,準備率隋官兵十餘萬眾西歸關中。
[3]
宇文化及逃亡流竄
宇文化及的人馬行進到徐州時,由於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奪當地的牛車2000輛,把宮女珍寶共同裝車;他的戈甲兵器,也讓兵士揹着。由於道路遙遠,人困馬乏,三軍將士怨聲載道。大臣司馬德戡、趙行樞和大將陳伯圖等都先後打算殺掉宇文化及,又都因為謀劃不周,而被宇文化及所殺。隨後,又被瓦崗李密所敗,大多數將士開始逃亡而去。最後追隨他的不足2萬人,退往魏縣。其眾多亡,自知必敗,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傀儡皇帝楊浩,僭皇帝位於魏縣,國號許,建元為天壽,署置百官。
其後,宇文化及原準備攻下魏州作為自己臨時的棲身之地,但一連攻打了幾十天,仍沒拿下魏州,反被防守魏州的元寶藏打敗,部將亡失1000多人。無奈,他又帶兵奔向東北的聊城,打算招誘那一帶的賊盜入夥。不料,又先後遭到唐軍李神通和竇建德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的夾擊。
[4]
宇文化及遭擒授首
此前,齊州農民義軍首領王薄聽説宇文化及攜帶着無數金銀財寶,曾偽裝成降附的樣子投靠他,以便尋找機會奪其財富。到了這時,王薄卻私引竇建德進了城,活捉了宇文化及,並俘虜了他的部眾。隨後,將他裝入囚車,押送到河間。竇建德列舉了他弒君害民的種種罪行,把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一一砍下了腦袋。
宇文化及歷史評價
編輯《隋書》:“化及庸凡下才,負恩累葉,王世充斗筲小器,遭逢時幸,俱蒙獎擢,禮越舊臣。既屬崩剝之期,不能致身竭命,乃因利乘便,先圖幹紀,率羣不逞,職為亂階,拔本塞源,裂冠毀冕。或躬為戎首,或親行鴆毒,釁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憤。故梟獍兇魁,相尋菹戮,蛇豕醜類,繼踵誅夷,快忠義於當年,垂炯戒於來葉。嗚呼。為人臣者可不殷鑑哉。”
[6]
楊侗:“化及以此下材,夙蒙顧盼,出入外內,奉望階墀。昔陪籓國,統領禁衞,及從升皇祚,陪列九卿。但本性兇狠,恣其貪穢,或交結惡黨,或侵掠貨財,事重刑篇,狀盈獄簡。在上不遺簪履,恩加草芥,應至死辜,每蒙恕免。三經除解,尋複本職,再徙邊裔,仍即追還。生成之恩,昊天罔極,獎擢之義,人事罕聞。化及梟獍為心,禽獸不若,縱毒興禍,傾覆行宮。”
[7]
司馬德戡:“化及庸闇,君小在側,事將必敗。”
孔德紹:“宇文化及與國連姻,父子兄弟受恩隋代,身居不疑之地,而行弒逆之禍,篡隋自代,乃天下之賊也。”
[9]
李世民:“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禮、楊覽、唐奉義、牛方裕、元敏、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張愷、許弘仁、令狐行達、席德方、李覆等,大業季年,鹹居列職,或恩結一代,任重一時;乃包藏兇慝,罔思忠義,爰在江都,遂行弒逆,罪百閻樂、趙高,釁深梟獍。雖事是前代,歲月已久,而天下之惡,古今同棄,宜置重典,以勵臣節。其子孫並宜禁錮,勿令齒敍。”
[10]
宇文化及親屬成員
編輯關係 | 姓名 | 生卒年 | 介紹 |
---|---|---|---|
父親 | 547—617年 | 字伯通,右衞大將軍、許國公 | |
兄弟 | 宇文智及 | ?—619年 | 將作少監,封為齊王。與宇文化及同時被殺 |
?—642年 | 字仁人,駙馬都尉,投靠唐朝,冊封中書令、郢國 | ||
兒子 | ?—619年 | 宇文化及長子。宇文化及稱帝后,宇文承基被封為太子 | |
?—619年 | 宇文化及第二子 |
宇文化及影視形象
編輯出品時間 | 影視作品 | 扮演者 |
---|---|---|
1987年 | 鄭君熾 | |
1993年 | 吳旗 | |
1996年 | 鄭坤範 | |
2000年 | 林立洋 | |
2000年 | 耿曉霖 | |
2003年 | 楊樹林 | |
2004年 | 李子雄 | |
2004年 | 翟乃社 | |
2004年 | 許守欽 | |
2005年 | 趙毅 | |
2006年 | 於文 | |
2008年 | 韓青 | |
2011年 | 尤勇 | |
2012年 | 魏宗萬 | |
2013年 | 徐少強 |
- 參考資料
-
- 1. 《隋書》:宇文化及,左翊衞大將軍述之子也。性兇險,不循法度,好乘肥挾彈,馳騖道中,由是長安謂之輕薄公子。煬帝為太子時,常領千牛,出入卧內。累遷至太子僕。數以受納貨賄,再三免官。太子嬖暱之,俄而復職。又以其弟士及尚南陽公主。化及由此益驕,處公卿間,言辭不遜,多所陵轢。見人子女狗馬珍玩,必請託求之。常與屠販者遊,以規其利。煬帝即位,拜太僕少卿,蓋恃舊恩,貪冒尤甚。大業初,煬帝幸榆林,化及與弟智及違禁與突厥交市。帝大怒,囚之數月,還至青門外,欲斬之而後入城,解衣辮髮,以公主故,久之乃釋,並智及並賜述為奴。述薨後,煬帝追憶之,遂起化及為右屯衞將軍,智及為將作少監。
- 2. 《隋書》:是時李密據洛口,煬帝懼,留淮左,不敢還都。從駕驍果多關中人,久客羈旅,見帝無西意,謀欲叛歸。時武賁郎將司馬德戡總領驍果,屯於東城,風聞兵士欲叛,未之審,遣校尉元武達陰問驍果,知其情,因謀構逆。共所善武賁郎將元禮、直閣裴虔通互相扇惑曰:"今聞陛下欲築宮丹陽,勢不還矣。所部驍果莫不思歸,人人耦語,並謀逃去。我欲言之,陛下性忌,惡聞兵走,即恐先事見誅。今知而不言,其後事發,又當族滅我矣。進退為戮,將如之何?"虔通曰:"上實爾,誠為公憂之。"德戡謂兩人曰:"我聞關中陷沒,李孝常以華陰叛,陛下收其二弟,將盡殺之。吾等家屬在西,安得無此慮也!"虔通曰:"我子弟已壯,誠不自保,正恐旦暮及誅,計無所出。"德戡曰:"同相憂,當共為計取。驍果若走,可與俱去。"虔通等曰:"誠如公言,求生之計,無以易此。"因遞相招誘。又轉告內史舍人元敏、鷹揚郎將孟秉,符璽郎李覆、牛方裕、直長許弘仁、薛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等,日夜聚博,約為刎頸之交,情相款暱,言無迴避,於座中輒論叛計,並相然許。時李孝質在禁,令驍果守之,中外交通,所謀益急。趙行樞者,樂人之子,家產鉅萬,先交智及,勳侍楊士覽者,宇文甥,二人同告智及。智及素狂悖,聞之喜,即共見德戡,期以三月十五日舉兵同叛,劫十二衞武馬,虜掠居人財物,結黨西歸。智及曰:"不然。當今天實喪隋,英雄並起,同心叛者已數萬人,因行大事,此帝王業也。"德戡然之。行樞、薛良請以化及為主,相約既定,方告化及。化及性本駑怯,初聞大懼,色動流汗,久之乃定。
- 3. 《隋書》:化及至城門,德戡迎謁,引入朝堂,號為丞相。令將帝出江都門以示羣賊,因復將入。遣令狐行達弒帝於宮中,又執朝臣不同己者數十人及諸外戚,無少長害之,唯留秦孝王子浩,立以為帝。十餘日,奪江都人舟楫,從水路西歸。至顯福宮,宿公麥孟才、折衝郎將沈光等謀擊化及,反為所害。化及於是入據六宮,其自奉養,一如煬帝故事。每於帳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對。下牙時,方收取啓狀,共奉義、方裕、良、愷等參決之。行至徐州,水路不通,復奪人車牛,得二千兩,並載宮人珍寶。其戈甲戎器,悉令軍士負之。道遠疲極,三軍始怨。德戡失望,竊謂行樞曰:"君大謬誤我。當今撥亂,必藉英賢,化及庸闇,君小在側,事將必敗,當若之何?"行樞曰:"在我等爾,廢之何難!"因共李本、宇文導師、尹正卿等謀,以後軍萬餘兵襲殺化及,更立德戡為主。弘仁知之,密告化及,盡收捕德戡及其支黨十餘人,皆殺之。引兵向東郡,通守王軌以城降之。
- 4. 《隋書》:元文都推越王侗為主,拜李密為太尉,令擊化及。密遣徐勣據黎陽倉。化及渡河,保黎陽縣,分兵圍勣。密壁清淇,與勣以烽火相應。化及每攻倉,密輒引兵救之。化及數戰不利,其將軍於弘達為密所擒,送於侗所,鑊烹之。化及糧盡,渡永濟渠,與密決戰於童山,遂入汲郡求軍糧,又遣使拷掠東郡吏民以責米粟。王軌怨之,以城歸於李密。化及大懼,自汲郡將率眾圖以北諸州。其將陳智略率嶺南驍果萬餘人,張童兒率江東驍果數千人,皆叛歸李密。化及尚有眾二萬,北走魏縣。張愷等與其將陳伯謀去之,事覺,為化及所殺。腹心稍盡,兵勢日蹙,兄弟更無他計,但相聚酣宴,奏女樂。醉後,因尤智及曰:"我初不知,由汝為計,強來立我。今所向無成,士馬日散,負殺主之名,天下所不納。今者滅族,豈不由汝乎?"持其兩子而泣。智及怒曰:"事捷之日,都不賜尤,及其將敗,乃欲歸罪。何不殺我以降建德?"兄弟數相鬥鬩,言無長幼,醒而復飲,以此為恆。其眾多亡,自知必敗,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浩,僣皇帝位於魏縣,國號許,建元為天壽,署置百官
- 5. 《隋朝》:攻元寶藏於魏州,四旬不克,反為所敗,亡失千餘人。乃東北趣聊城,將招攜海曲諸賊。時遣士及徇濟北,求饋餉。大唐遣淮安王神通安撫山東,並招化及。化及不從,神通進兵圍之,十餘日不克而退。竇建德悉眾攻之。先是,齊州賊帥王薄聞其多寶物,詐來投附。化及信之,與共居守。至是,薄引建德入城,生擒化及,悉虜其眾。先執智及、元武達、孟秉、楊士覽、許弘仁,皆斬之。乃以轞車載化及之河間,數以殺君之罪,並二子承基、承趾皆斬之,傳首於突厥義成公主,梟於虜庭。士及自濟北西歸長安。
- 6. 《隋書·列傳五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3-15]
- 7. 《隋書·列傳第二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9-22]
- 8. 《隋書·列傳第三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9-22]
- 9. 《舊唐書·列傳第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1-05]
- 10. 《舊唐書·本紀第三·太宗下》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3-15]
- 11. 隋唐英雄宇文化及扮演者 .電視指南網[引用日期2013-09-12]
- 12. 資料:《隋唐演義》主角-徐少強飾宇文化及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12]
- 13. 《大唐雙龍傳》尤勇飈反派戲 做演員就要挑戰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3-09-14]
- 14. 喬繼堂主編.正説歷朝八十臣,中[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9.05.392頁
- 15. 宇文化及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5-31]
- 16. 程廣媛主編;央美陽光編繪.中國通史,第5卷,少年簡讀版[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9.05.第48頁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