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原

(山西省轄地級市、省會)

鎖定
太原,簡稱“(bīng)”,古稱晉陽,別稱幷州龍城山西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 [288]  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能源、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基地。 [1]  [160]  截至2021年,全市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170]  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 [7]  全市常住人口為5390957人。 [266] 
太原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2]  太原曾成功舉辦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中國中部博覽會和中國電視華鼎獎等重要大型活動。2019年8月13日,太原市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3]  [67]  2019年10月31日,太原市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20]  2021年7月30日,交通運輸部命名太原市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61] 
太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90]  一座有兩千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全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 [2]  太原屬於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乾冷漫長,夏季濕熱多雨,春秋兩季短暫多風,乾濕季節分明。
2021年,太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1.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 [68] 
中文名
太原
外文名
Taiyuan
別    名
幷州
晉陽
龍城
行政區劃代碼
1401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山西省
地理位置
山西中北部,太原盆地北部 [7] 
面    積
6988 km² [7] 
下轄地區
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73] 
政府駐地
杏花嶺區新建路69號
電話區號
0351
郵政編碼
030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7]  [69] 
人口數量
539.10 萬(2021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265]  [273] 
著名景點
晉祠
永祚寺
天龍山石窟
晉商博物院(督軍府舊址)
竇大夫祠 展開
機    場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太原堯城機場
火車站
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北站太原西站
車牌代碼
晉A
地區生產總值
5121.61 億元(2021年) [68]  [70] 

太原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的晉國 春秋時期的晉國
魯昭公元年(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晉國荀吳率兵北征,大敗佔據今太原一帶地區的無終及赤狄別族廧咎(音皋)如,太原地區始入於晉國版圖。
春秋末期,晉公室勢力漸弱,智、韓、魏、趙、範、中行氏六卿專權。晉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趙鞅向邯鄲大夫趙午索取衞國貢獻的五百户人口,準備遷入晉陽(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營一帶)。趙午慮及與衞國的關係,遲疑延宕,為趙鞅所殺。趙午之子趙稷聯合範氏、中行氏圍攻趙鞅。史載:“秋,趙鞅入於晉陽以叛。”晉陽雖為晉國城邑,實則已為趙氏佔據,成為日後立國根本。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晉大夫趙籍自立為侯,即趙烈侯,初都晉陽,後遷至邯鄲。至公元前248年秦伐趙取狼孟(今陽曲黃寨東)等三十七城之前,太原地區一直為趙國疆土。
晉文公祠 晉文公祠
秦莊襄王二年(趙孝成王十八年,前248年),秦將蒙驁攻打趙國,取榆次、狼孟三十七城,太原地入於秦。次年,於晉陽置太原郡,為太原設郡之始。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年),晉陽叛秦,蒙驁再次率兵平定,復置太原郡如初,郡治所設在晉陽。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廢除周王朝分封諸侯國的制度,改設郡縣,以郡統縣。初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太原郡為其中之一,轄三十七縣,治所晉陽。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楚王項羽分封諸侯國,徙魏王豹於河東,為西魏王。分原趙國地為二,以張耳為常山王,都信都(今河北冀縣);以趙歇為代王,都代(今河北蔚縣境內)。舊志載,此時太原地屬趙歇。次年(前205年),魏豹降漢,旋復降楚。漢將韓信滅魏豹,平定魏地,仍設河東、太原、上黨三郡。太原地屬漢。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漢改周封諸侯、秦設郡縣的制度,推行郡國並行、以郡國統縣的建置。六年(前201年),以太原郡二十一縣和雁門郡轄縣改置韓國,徙韓王信(韓襄王之孫)為韓王,都晉陽,以防備北方匈奴族南下。是年,韓王信上書,以晉陽距邊境較遠,移國都於馬邑(今朔州市)。不久,韓王信叛漢,降於匈奴,引匈奴冒頓單于共擊太原,曾到達晉陽城附近。十一年(前196年),漢將軍柴武斬韓王信於參合(今陽高東),平定代地。漢以韓國地改置代國,封皇子劉恆為代王,都晉陽。
文帝劉恆二年(前178年),分代國為代、太原二國,立皇子劉參為太原王,都晉陽,太原國轄原太原郡故地。四年(前176年),徙代王劉武為淮陽王,合代、太原二國為代國,以劉參為代王,都城仍設在晉陽。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廢除代國,復置太原郡,轄二十一縣,治所晉陽。元封五年(前106年),設十三州刺史,以監察郡國。幷州刺史監察太原、上黨、西河、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上郡九郡。太原郡仍領二十一縣,郡治所設在晉陽。
終西漢之世,幷州及太原郡轄境、治所均無變化。太原郡所轄二十一縣為晉陽、葰人(今繁峙境內)、界休(今介休南)、榆次(今榆次北)、中都(今平遙西北)、於離(不詳)、茲氏(今汾陽南)、狼孟(今陽曲黃寨東)、鄔(今介休北,一説在平遙北)、平陶(今文水西南平陶村)、汾陽(今靜樂西)、京陵(今平遙京陵村,或説在祁縣西)、陽曲(今定襄境內)、大陵(今文水東北)、原平(今原平南)、祁(今祁縣東)、上艾(今平定南)、慮虒(今五台東北)、陽邑(今太谷東)、廣武(今代縣西南)、盂(今陽曲大盂)。
初始元年(8年),王莽廢漢孺子劉嬰,自立為帝,建國號,史稱新莽
新莽時期,郡國區劃、建置無常,地名屢易,甚至一年五易地名,百姓苦不堪記憶。先是於始建國四年(12年)依《堯典》分全國為十二州,後又從《禹貢》之説分全國為九州。天鳳元年(14年),又置州牧、部監,分合郡縣,改易官稱。分幷州牧置朔部牧,將西漢太原郡領轄的界休改為界美,榆次改為太原亭,於離改為於合,茲氏改為茲同,狼孟改為狼調,平陶改為多穰,京陵改為致城,大陵改為大寧,祁改為示,陽邑改為繁穰,廣武改為信桓。
建武元年(25年),劉秀推翻王莽,建國號漢,史稱東漢
東漢建武初,整頓建置,廢除新莽時的建置及郡國、縣名稱,恢復西漢舊稱;仍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部。幷州刺史部仍監察太原等九郡,州、郡治所仍設在晉陽。建武二年,改太原郡為太原國,都晉陽。經西漢末年的戰亂,户口鋭減,官職繁多,建武六年(30年)六月詔令全國並省四百餘縣。西漢太原郡二十一縣中,廢去菱人、汾陽二縣;劃廣武、原平二縣屬雁門郡,上艾縣歸常山國。建武十四年(38年)廢太原國,改置太原郡,治所未變。
東漢太原郡轄晉陽、界休、榆次、中都、於離、茲氏、狼孟、鄔、盂、平陶、京陵、陽曲、大陵、祁、慮廄、陽邑十六縣。
東漢末世,外戚、宦官爭權,軍閥割據,戰火又起。
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幷州為公孫瓚的勢力範圍;建安三年(198年)又為袁紹佔據。袁紹外甥高幹領幷州牧。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征伐高幹,幷州及所轄太原郡地歸於魏。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為了擴大勢力範圍,省幷州,合併其地於冀州,太原郡縣屬冀。建安二十年(215年),分太原郡北部置新興郡,後又分東部地置樂平郡。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復置幷州,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後又廢國復置郡。幷州領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及新設置的新興、樂平六郡。幷州、太原郡治所皆在晉陽。
三國魏時,太原郡轄晉陽、陽曲、榆次、盂、祁、京陵、中都、大陵、平陶、狼孟、陽邑、鄔十二縣。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迫魏元帝曹奐禪位,易魏為晉,史稱西晉
西晉時期,沿魏幷州建置未改。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為太原國,都晉陽。幷州刺史部統太原國、西河國及上黨郡、樂平郡、雁門郡、新興郡六郡國。太康五年(284年),廢太原國,改置為郡。
西晉之世,太原郡轄晉陽、陽曲、榆次、於離、盂、狼孟、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十三縣。州刺史部、太原國、太原郡治所皆設於晉陽。
西晉末年,北方民族崛起,紛紛建立割據政權,互相攻戰,進入了史稱的十六國時期。
永興元年(304年),匈奴族人劉淵於左國城(今離石東北)建立漢國,後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前趙不斷劫掠幷州郡縣,加之幷州於光熙元年(306年)發生饑荒,郡縣難以自保,州刺史司馬騰率眾萬人於冀州就食,號“乞活”。永嘉元年(307年),晉以劉琨為幷州刺史、領匈奴中郎將。前趙嘉平二年(晉永嘉六年,312年),劉聰派子劉粲,乘劉琨領精兵出防雁門烏丸族反叛之機,襲破晉陽,太守高喬以城降。四個月後,劉琨在代公猗盧配合下收復晉陽。經此一戰,晉陽城池殘破,軍民逃散。劉琨留部將箕澹、段繁戍守晉陽,自領兵移駐陽邑(今太谷),招集亡散。麟嘉元年(晉建興四年,316年),前趙將軍石勒攻打樂平(今昔陽),劉琨率全部精兵救援,途中被石勒設伏兵擊敗,全軍覆沒,幷州震驚二留守晉陽的東晉司空長史李弘以城降石勒,太原地為前趙所佔據。
光初二年(319年)冬十一月,石勒自稱趙王,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史稱後趙,太原地歸後趙。後趙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屬幷州刺史部轄領,都晉陽。後趙永寧元年(350年),冉閔滅後趙,幷州為後趙刺史張平所據。為圖自保,張平先以幷州六郡依附前秦苻堅,不久降前燕,東晉昇平元年(357年)又降晉,皆被授以官職。張平的反覆無常,不但未能自保,反而為幷州引來連年戰火。
前燕光壽二年(358年),燕王慕容儒遣司徒慕容評討伐張平,幷州各郡縣紛紛投降。張平率三千兵眾棄晉陽逃往平陽(今臨汾),復請降燕。太原地區為前燕據有。
建熙十年(東晉太和四年,369年),東晉派大司馬桓温伐燕。前燕主慕容晡,以割地為條件,求前秦苻堅援救。及桓温被擊退,日書違約。苻堅大怒,次年遣將軍王猛、楊安率步騎六萬,兵分兩路伐燕。九月,挖地道攻克晉陽,太原地又落入前秦之手。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苻堅亡。幷州刺史王騰迎苻堅庶長子苻丕入晉陽,於太安元年(385年)即皇帝位,以晉陽為都。次年,苻丕率兵與西燕慕容永戰於襄陵(今襄汾境內),兵敗被殺,太原地區又為西燕所據。
後燕建興九年(394年),慕容垂遣龍驤將軍張崇攻晉陽,西燕守將棄城而逃,太原地復為後燕所得。
自公元304年,止於公元394年,短短九十年間,太原地區先後為西晉、前趙、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交替佔據。兵禍連年,境土屢分,國號幾易,治所時遷,建置不能悉詳。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拓跋硅建立魏國,史稱北魏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八月,道武帝拓跋硅率兵四十萬南出馬邑(今朔州),越勾注山(今代縣境內),大舉征伐後燕。九月佔領陽曲,據西山居高臨下威脅晉陽。後燕幷州牧、遼西王李農大懼,棄城夜遁。太原地歸屬於北魏。北魏仍置幷州,領太原、上黨、武鄉、樂平、襄垣五郡。幷州、太原郡治所設在晉陽。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宣武帝靈皇后奉三歲的元釗即帝位於洛陽。四月,太原王爾朱榮拘靈後及幼主元釗沉於黃河,殺公卿百官一千三百餘人。九月,爾朱榮入朝被洙,其從子爾朱兆自汾州入據晉陽,於建明九年(530年)奉幷州刺史、太原太守、長廣王元曄為帝,仍都洛陽。晉陽落入爾朱氏之手。普泰元年(531年)七月,北魏晉州刺史高歡率兵北討爾朱兆。爾朱兆大掠晉陽,退守秀容(今忻州西北)。高歡於晉陽建大丞相府而定居。次年正月又追擊爾朱兆於赤谷共嶺,兆自縊死。太原地復歸北魏。
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史稱東魏。並由洛陽遷都鄴城,以鄴為上都,以晉陽為下都。
武定八年(550年),高歡次子齊王高洋廢元善,建立齊國,史稱北齊
北齊於晉陽置幷州尚書省,為別都,與鄴都分治政事。仍置太原郡,治所龍山。
天保八年(557年),魏(史稱西魏)大將軍、周公宇文覺廢魏恭帝,自立為王,建國號周,史稱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576年)冬十月,大舉伐齊,十二月到達幷州晉陽。北齊齊王留從兄安德王高延宗守幷州,自返鄴城。高延宗於晉陽僭帝位,改元德昌。次年二月,晉陽被周兵攻破,延宗被擒,幷州入於北周。北周遂於晉陽設置幷州總管府,又設幷州宮及六府(冢宰府、司徒府、宗伯府、司馬府、司寇府、司空府),視晉陽為都城。十二月,又廢幷州宮及六府。幷州總管府領太原、樂平二郡。太原郡治所晉陽,領龍山、晉陽、東受陽、中都、陽邑五縣。平遙、受陽二縣撤銷。
北周政權統治幷州不足五年,於大定元年(581年)二月被隋楊堅取代。
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仍沿北周制度,設幷州總管府於晉陽,以晉王楊廣為幷州總管。二年(582年),廢總管府,置河北道行台尚書省,以楊廣為尚書令。九年,又改置總管府。
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廢總管府。三年(607年),廢州設郡。太原郡治所晉陽,領十五縣。
隋季陵遲,寇盜充斥,大業十三年(617年),以李淵為山西河東道撫慰大使、太原留守、領晉陽宮監。李氏遂起兵晉陽,一舉而滅隋。
太原晉祠內唐太宗李世民等雕像 太原晉祠內唐太宗李世民等雕像
唐初建置,廢置分合頻繁。武德元年(618年),廢太原郡,復設幷州總管府,治所晉陽,轄縣沿隋太原郡十六縣。旋又分隋陽直縣地先後置撫城縣、烏河縣(今陽曲凌井店),復析晉陽縣地置清源縣,劃榆社縣屬韓州。武德二年(619年)九月,鷹揚校尉劉武周據馬邑作亂,幷州總管李元吉懼,逃奔長安,太原地區一度被劉武周佔據。三年(620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征伐劉武周,幷州復定。隨之廢幷州總管府,改置幷州。析陽直縣地置汾陽(今太原北部陽曲鎮);以盂、壽陽二縣置受州;以太谷、祁二縣置太州;以文水屬汾州;以樂平、遼山、平城、石艾四縣置遼州。幷州轄縣縮減為九。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幷州總管府於晉陽,其年改為上總管府,領轄並、介、受、遼、太、榆、汾七州。五年(622年)又改為大總管府。六年(623年)割文水縣屬幷州;又廢太州,以太谷、祁二縣屬幷州。武德七年(624年),改幷州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並廢陽直縣,以其地析置羅陰縣(今陽曲洛陰),改汾陽為陽曲縣,劃文水縣復屬汾州。
貞觀元年(627年),因州縣民少官多,李世民思革其弊,對州縣大加並省。幷州所屬的烏河縣省人盂縣,羅陰縣省人陽曲縣,劃文水縣復屬幷州。其年,分全國為十五道,幷州屬河東道。八年(634年),廢受州,劃壽陽、盂、樂平、石艾四縣及僑置陽曲縣境內的順州燕然縣屬幷州。十四年(640年),又廢燕然縣。
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於晉陽置北都,仍兼督府。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罷北都。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復置北都。按唐制,都城所在地稱府,非都城所在地稱州,因改幷州大都督府為太原府。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北京,同時改石艾縣為廣陽縣。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復罷晉陽京都稱號,次年又復北都之稱。
開元盛世之時,太原府治所晉陽,領轄晉陽、太谷、祁、文水、榆次、盂、壽陽、樂平、廣陽、清源、交城(先天二年即713年析置盧川縣於今古交爐峪口,開元二年即714年省)、陽曲十三縣,終唐季而未改。
唐末,天下大亂。哀帝天祐四年(907年),黃巢農民起義軍叛將朱温滅唐建梁,史稱後梁。從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此時,唐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鎮守太原,仍奉唐天祐年號不改,並自行置幷州太原府。次年,李克用卒,子李存勖嗣晉王位於晉陽。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勖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以太原為西京。十月滅梁,複稱太原為北京。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河東節度使、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番漢馬步總管石敬瑭,在契丹幫助下稱帝於晉陽,建國號晉,史稱後晉。割雁門以北及幽州等燕雲十六州地於契丹。同年,後晉遷都洛陽,以晉陽為北京,置太原府。
後晉開運四年(947年),北京留守、太原節度使劉知遠於晉陽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沿後晉稱晉陽為北京,仍設太原府,治所晉陽。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後漢樞密使、鄴都留守郭威滅後漢,建國號周,史稱後周。是年,後漢劉知遠弟劉崇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東節度使,據太原稱帝,仍襲漢號,史稱北漢。廢北京及太原府建置,改置幷州。北漢據守晉陽,先後與北周北宋抗衡二十八年。北宋曾兩次進攻晉陽,皆無功而退。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光義率兵親征北漢。四月,北漢帝劉繼元以晉陽城降宋,北漢遂亡。趙宋深恨晉陽人民負固頑抗,便下令毀晉陽城,降太原府為幷州(緊州,即四等州)軍事,移州治所於榆次;廢晉陽縣,於汾河東新置平晉縣;撤銷太原縣併入榆次縣;割交城縣隸屬大通監;以廣陽、樂平二縣屬平定軍。經此一番改置省並,幷州領轄陽曲、平晉、文水、祁、太谷、榆次、清源、壽陽、盂九縣,以及大通、永利二監。七年(982年)二月,因榆次“地非要會”,將治所遷至唐明鎮(今太原城區內)。
淳化四年(993年),效法唐朝制度,分全國為十道,太原屬河東道。至道三年(997年),又改分全國為十五路,太原屬河東路。因太原地區北近遼,西隔河近夏,於太原設河東經略使、安撫使。
嘉祐四年(1059年),改幷州為太原府,元豐元年(1078年)置為次府,大觀元年(1107年)又置大都督府,領轄陽曲、太谷、榆次、壽陽、孟、交城(寶元二年即1039年自大通監析出)、文水、祁、清源、平晉(熙寧三年即1070年,曾廢人陽曲;政和五年即1115年復置)十縣,大通、永利二監。
太宗完顏晟天會三年(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大舉南下攻宋。次年九月攻陷太原,地入於金。其年攻陷宋都汴梁,擄徽宗、欽宗,遂亡北宋。仍稱太原為府。天會六年(1128年),分宋河東路為河東北路、河東南路,各置兵馬都總管。河東北路兵馬都總管治所設於太原。改太原府為幷州太原郡河東總管(簡稱太原府)。
統治太原期間,曾於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分清源縣地置徐溝縣;貞祐四年(1216年)廢平晉縣,興定元年(1217年)復置;興定二年(1218年)升盂縣為州,不久復改置為縣。
太原府領轄忻州、平定軍兩個支郡和陽曲、太谷、平晉、清源、徐溝、榆次、祁、文水、交城、盂、壽陽十一縣,同時還領八個軍事鎮,在陽曲境內有陽曲、百井、赤塘關、天門關、凌井驛五鎮;在平晉縣境內有晉寧、晉祠二鎮;在祁縣境內有團柏鎮。
太祖元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族孛兒只斤鐵木真稱帝,號日成吉思汗皇帝。十三年(1218年),元將木華黎伐金,攻陷太原,遂廢除金朝建置,置太原路總管府,治所陽曲(在今太原城區)。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國號為元。二十七年(1290年),實行中書省、路、州、縣四級建置。分全國為一箇中書省,十一個行中書省,一百八十五路:山西、河北、山東三地二十九路地處腹裏,直屬中書省轄領。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太原路發生地震,長達年餘。因此,九年(1305年)頒詔改太原路為冀寧路,仍屬中書省。
元冀寧路直接領轄十縣,十四州,以及設在太原城內管理在城民事的錄事司:州下又領有九縣,境域遠較前代廣大。直轄十縣為陽曲、文水、平晉、祁、榆次、太谷、清源、壽陽、交城、徐溝。
元末,綱紀日紊,民心怨叛,羣雄並起,天下騷然。朱元璋軍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蕩滅羣雄,遂即帝位,建國號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將軍徐達等攻取太原,敗擴廓帖木兒,山西全境平定。
明代太原古縣城 明代太原古縣城
明初,改冀寧路為太原府。洪武二年(1369年),沿襲元朝制度設山西等處行中書省。又於洪武三年(1370年)置太原都衞,八年(1375年)改為山西都指揮司,管領衞所番漢諸軍。九年(1376年)改山西等處行中書省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轄領府、“州、縣,管理民籍,治所皆在陽曲(今太原市城區)。
明代前期,太原府轄領六州、二十二縣。其中府直轄十三縣,州轄九縣。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割永寧州(元石州)及其屬縣歸新置的汾州府。至明末,太原府實轄五州二十縣,其中府直轄十三縣,州轄七縣。
府直轄十三縣為陽曲、太原(宋、金、元平晉縣,洪武八年1375年改置)、榆次、太谷、祁、清源、徐溝、交城、文水、壽陽、盂(元盂州、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靜樂(元管州,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河曲(洪武二年1369年析保德州置)。
府轄五州及其所領縣為平定州,領樂平;忻州,領定襄;代州,領五台縣(即元台州地,洪武二年1369年廢州置縣)、繁峙縣(即元堅州地,洪武二年1369年廢州置縣)、崞縣(即元崞州地,洪武二年1369年置州置縣);岢嵐州(洪武七年1374年析管州地置岢嵐縣,九年1376年升為州),領嵐縣(即元興州,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為縣)、興縣;保德州(不領縣)。
明代太原府城拱極門 明代太原府城拱極門
明末,政治腐敗,農民起義。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八日,李自成率大順起義軍攻克太原,三月九日奪取北京,遂亡明朝。
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十三日,清軍圍攻太原,守衞太原城的大順將領陳永福頑強抗擊。十月三日,清軍用大炮擊破太原城西北角城牆,佔領太原城。
清初,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為山西行省,同時保留冀寧道和太原府建置,治所皆在陽曲。沿襲明朝制度,太原府仍轄五州二十縣,其中州下轄七縣。
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對地方建置進行了較大變動。太原府所屬保德、平定、代、忻四州升為省直隸州。同時,劃河曲、興縣二縣隸屬於保德州;盂縣、壽陽、樂平三縣隸屬於平定州;五台、繁峙、崞縣隸屬於代州;靜樂、定襄二縣隸屬於忻州。經此一番變動,太原府僅領岢嵐一州和十縣,其中嵐縣為岢嵐州隸縣。八年(1730年),復從保德州劃出興縣隸屬於太原府岢嵐州。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清源縣併入徐溝縣。至清末,太原府轄一州十縣,其中府直轄陽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溝、交城、文水八縣;岢嵐州轄嵐、興二縣。原明代設在太原府的太原右衞,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裁併入太原前衞。雍正三年(1725年),太原左衞、太原前衞同時裁撤。
宣統三年(1911年),8月19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舉義武昌,各省紛紛響應。9月8日,太原舉義,攻克省會,擊斃清山西巡撫陸鍾琦。
民國二年(1913年),對清代建置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廢除了道、府、直隸州、州的建置,改州為縣,地方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建置。於太原置中路道觀察使,原太原府所屬岢嵐州改置為縣,並恢復清源縣建置。
民國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中路觀察使為冀寧道,治所陽曲,下轄陽曲、太原、榆次、太谷、祁縣、交城、文水、徐溝、清源、岢嵐、嵐縣、興縣、汾陽、孝義、介休、平遙、臨縣、中陽、石樓、離石、平定、壽陽、盂縣、昔陽、長治、長子、屯留、襄垣、潞城、平順、壺關、黎城、晉城、榆社、和順、武鄉、沁縣、沁源、高平、陽城、沁水、陵川、遼縣四十三縣。
民國五年(1916年),廢除清源縣併入徐溝縣,六年復置清源縣,七年析離石縣地置方山縣,冀寧道轄縣增為四十四縣。
1949年4月29日,剛成立不久的太原市人民政府發佈的佈告 1949年4月29日,剛成立不久的太原市人民政府發佈的佈告
民國十年(1921年),山西省政府在省會設置市政公所,管理省城以及城周圍東至耙兒溝,西至汾河,北到新城,南到大營盤範圍內的市政建設。十二年,又將市政公所管轄區劃分為四個區。一區署設在紅市牌樓,二區署設在前所街,三區署設在西羊市,四區署設在西緝虎營。市政公所及其所屬各區,未列為地方行政建置。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太原府撤銷14年後,太原正式建市。 [282]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8日,日本軍隊侵佔太原。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國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66]  8月30日,民國山西省政府返回太原市,仍沿日軍侵佔太原時期劃定的市區範圍,東至港道,西至虎峪,南至嘉節,北至新城。市轄五個行政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市轄內八區、外八區共十六個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解放晉中各縣,兵臨太原城下。10月17日,於榆次成立太原市政府。次年3月1日,太原市政府與晉中行政公署合併成立太原市政府,仍駐榆次縣,隸屬於華北人民政府領導。太原市政府轄三個專區十九個縣和尚待解放的太原市十六個區。一專署駐盂縣,轄盂縣、忻縣、陽曲、平定、壽陽、五台、定襄七縣;二專署駐汾陽,轄汾陽、孝義、文水、交城、清源、徐溝、晉源七個縣;三專署駐榆次,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五縣。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太原。當日下午,太原市政府由榆次遷入太原市區,駐精營東邊街。同年5月6日,太原市政府更名為太原市人民政府。同年5月27日,將市轄內八區、外八區十六個區合併為八個區,同時將“區公所”名稱更為區人民政府。太原市轄八區、三專區十九縣。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管轄的三個專區十九個縣交由省人民政府直轄。 [4] 
1951年4月2日,汾陽專區的晉源縣劃歸太原市管轄。
1953年3月13日,從陽曲縣、榆次縣、清徐縣劃入14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
1959年,國務院對地方政府的建置進行了調整。同年1月21日,國務院決定劃出晉中專區所屬的清徐縣和晉北專區所屬的陽曲縣歸屬太原市轄。 [5] 
1972年3月21日,婁煩縣由呂梁地區劃歸太原市。 [6] 
太原府城門—拱極門 太原府城門—拱極門

太原行政區劃

太原區劃沿革

太原城市夜景
太原城市夜景(10張)
1949年3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電令,太原市與晉中行政公署合併,成立太原市政府,屬華北人民政府領導。市政府駐榆次縣小北門外天主堂。管轄待解放的內八區、外八區和三專區19個縣。
太原汾河景區 太原汾河景區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當天,太原市政府移駐市內精營東邊街13號後,隨即複核了民國時期太原市的行政區劃,16個區中有5個區的轄村較前稍有變動。
南中環 南中環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改太原市為省轄市。太原市管轄的三個專區、19個縣交山西省人民政府管轄。
1950年2月8日,並8個區為4個區。原內一、內二區合併為第一區,區政府駐活牛市;內三、內四區合併為第二區,區政府駐典膳所;外三、外四區合併為第三區,區政府駐上北關;外一、外二區合併為第四區,區政府駐橋頭街。4月26日,為成立東、西山工礦區,從陽曲、晉源縣劃入9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其中從陽曲劃入小返、瓜地溝、白道、曬莊、王封、北頭、冀家溝7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從晉源縣劃入黃冶、冶峪2個行政村,15個自然村。8月28日,東、西山工礦區暫不成立,新置第五區,區政府駐閻家溝,轄汾河以西地區全部村莊。
長風街 長風街
1951年4月2日,汾陽專區的晉源縣劃歸太原市管轄,共計劃入59個行政村,151個自然村。8月2日,撤銷晉源縣建置,將縣轄汾河以西地區設立第六區,區政府駐晉源;汾河以東地區設立第七區,區政府駐北格。8月29日,從陽曲縣劃入太原市區12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其中向陽、蘭村、呼延、橫渠、南下温、西村、土堂、張村、楊家村9個行政村劃歸三區管轄;馬頭水、馬角、圪垛3個行政村劃歸七區管轄。
五一廣場 五一廣場
1953年3月13日,從陽曲縣、榆次縣、清徐縣劃入14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其中將陽曲縣劃入的莊子上、李家山、陽曲等7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劃歸三區管轄;將榆次縣劃入的孟家井、董家莊、崗頭等7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劃歸四區管轄;將清徐縣劃入的吳家堡自然村劃歸七區管轄。11月26日,全市進行劃分鄉鎮工作,將126個行政村合併劃分為4個鎮,70個鄉,分屬三、四、五、六、七區管轄。
河西 河西
1954年1月2日,撤銷第四區建置,將東五龍口、楊家峪、港道、孟家井4個鄉劃歸三區;將馬莊、狄村、親賢等7個鄉劃歸七區。將第七區改為第四區,區政府移駐小店。6月4日,將原以數序命名的各區名稱,改為以駐地或方位命名。即一區改為南城區,二區改為北城區、三區改為新城區、四區改為小店區、五區改為萬柏林區、六區改為晉源區。9月17日,從陽曲縣劃入柏板、北山頭2個鄉,19個自然村,歸新城區管轄。
1955年12月22日,全市36個行政街改建為36個街道。
1957年3月12日,撤銷新城、小店、萬柏林、晉源4個區的建置,成立郊區。原4個區轄的28個鄉、7個鎮、9個街劃歸郊區管轄。是時,全市共設南城、北城、郊區3個區。
迎澤區 迎澤區
1958年7月14日,從郊區劃出南堰、和平路、萬柏林、白家莊4個街道,設立河西區,區人民委員會駐新建路。8月29日,從陽曲縣劃人曹坪、杏林坪、大南坪等7個鄉,從交城縣劃人古交鎮和草莊頭、岔口、原相等9個鄉,改河口工礦區為古交工礦區,區人民委員會移駐古交鎮。至此太原市下轄五個區:南城區、北城區、河西區、郊區、古交工礦區。
1959年1月21日,劃出晉中專區所屬的清徐縣和晉北專區所屬的陽曲縣歸屬太原市管轄。2月6日,太原市人民委員會撤銷太原郊區建置,原郊區所屬區域分別劃屬南城區、北城區和河西區。是時,太原市共轄二縣四區,即陽曲縣、清徐縣、古交工礦區、南城區、北城區、河西區。
1960年3月5日,恢復郊區建置,劃原郊區的區域歸其管轄。6月20日,撤銷南城、北城、河西、郊區及其所屬街道,劃為柳巷、雙塔、巨輪等9個區級城市人民公社,由市直轄。同時,將原有街道改為56個城市公社管理區;原四區境內農村公社作為分社分屬各城市人民公社管理。古交工礦區、陽曲縣各劃有8個人民公社,清徐縣劃有7個人民公社。
1961年5月18日,撤銷市屬柳巷、雙塔、巨輪等9個城市人民公社。劃為南城、北城、河西、晉源4個區。四區劃有區屬25個城市人民公社和26個農村人民公社,古交區、清徐縣、陽曲縣下劃為38個農村人民公社。11月25日,在原西山人民公社的區域,成立西山工礦區,區政府機關駐北寒。12月4日,西山工礦區成立白家莊、杜兒坪、大虎溝、南寒4個城市人民公社。是時,全市轄南城、北城、河西、晉源、西山工礦區、古交工礦區6個區,清徐、陽曲2個縣;29個城市人民公社,628條自然街;64個農村人民公社,1408個自然村。
天龍山網紅公路 天龍山網紅公路
1962年,北城區增設光社、職工新村、古城、迎新4個城市人民公社;南城區新城人民公社更名為文廟人民公社;河西區西銘人民公社更名為東社人民公社。1963年2月18日,撤銷西山工礦區建置,將其轄區劃歸河西區管轄。同年4月1日,撤銷晉源區成立郊區。將原晉源區所屬的公社和南城、北城、河西區管轄的農村公社劃歸郊區管轄。4月27日,北城區管轄的上蘭城市人民公社,改為農村人民公社,並劃歸郊區管轄。郊區增設西銘人民公社。
1965年5月28日,古交工礦區增設杏林坪人民公社。全市轄南城、北城、河西、郊區、古交工礦區5個區,清徐、陽曲2個縣,32個城市人民公社,628條自然街;66個農村人民公社,1568個自然村。
1970年3月21日,撤銷郊區,將其境劃分為南郊、北郊兩個區。南郊區轄親賢、黃陵、郝莊等13個人民公社,區革命委員會駐小店鎮;北郊區轄新城、向陽、柏板等14個人民公社,區革命委員會駐柴村。
1972年3月21日,婁煩縣由呂梁地區劃歸太原市。轄城關、靜遊、龍泉等12個人民公社,247個自然村。4月26日,陽曲縣增設高村人民公社。8月27日,清徐縣增設圪台頭、高花2個人民公社。是時,全市轄南城、北城、河西3個城區;南郊、北郊2個郊區及古交工礦區;清徐、陽曲、婁煩3個縣。
1979年1月1日,全市32個城市人民公社全部更名為街道。
1980年4月19日,北郊區增設高莊人民公社;陽曲縣增設北留人民公社。
1982年1月12日,古交工礦區設立古交街道。5月9日,陽曲縣設立新陽街道;8月14日,清徐縣設立清源街道。
1983年8月16日,古交工礦區杏林坪公社更名為梭峪公社;北郊區高莊公社更名為西場公社,丈子頭公社更名為中澗河公社;清徐縣圪台頭公社更名為碾底公社,高白公社更名為東於公社;婁煩縣羅家曲公社更名為杜交曲公社,雙井公社更名為廟灣公社。
1984年5月,撤銷全市83個農村人民公社,以原各公社管轄範圍劃為22個鎮、61個鄉。同年5月22日,撤銷古交工礦區古交、清徐縣清源、陽曲縣新陽3個街道。11月21日,3個城區增設17個街道。其中,南城區9個,北城區6個,河西區2個(當年除河西區組建了千峯、官地兩個街道以外,其餘均未組建起來)。
1985年4月25日,北城區增設上蘭街道。
1988年7月18日,南城區增設的菜園街道,更名為老軍營街道。12月27日,撤銷古交工礦區,設立縣級古交市。
1989年7月17日,古交市成立西曲、東曲、馬蘭、鎮城底4個街道。
1991年9月14日,河西區成立興華街道。
1996年,全市轄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5個區,古交1個市,清徐、陽曲、婁煩3個縣;41個街道,1174個居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居委會);61個鄉,22個鎮,1280個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村委會)。
1997年5月8日,撤銷太原市南城區、北城區、河西區、南郊區、北郊區五區建置,設立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六個區,並重新劃分了區界。
太原市跨汾河大型橋樑合集

太原區劃詳情

太原市行政區劃
類別
行政區
面積(k㎡)
政府駐地
下轄區域
市轄區
290
塢城街道、營盤街道、北營街道、平陽路街道、黃陵街道、小店街道、龍城街道、北格鎮、西温莊鄉、劉家堡鄉
105
柳巷街道、文廟街道、廟前街道、迎澤街道、橋東街道、老軍營街道、郝莊鎮
146
巨輪街道、三橋街道、鼓樓街道、杏花嶺街道、壩陵橋街道、大東關街道、職工新街街道、敦化坊街道、澗河街道、楊家峪街道、中澗河鎮 [281] 
296
尖草坪街道、光社街道、上蘭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道、古城街道、匯豐街道、柴村街道、新城街道、向陽鎮、陽曲鎮、柏板鄉、西墕鄉
289
千峯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興華街道、萬柏林街道、杜兒坪街道、白家莊街道、南寒街道、東社街道、王化街道、小井峪街道、西銘街道、長風西街街道、神堂溝街道 [58] 
290
義井街道、羅城街道、晉源街道、金勝鎮、晉祠鎮、姚村鎮
縣級市
1512
東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園街道、屯蘭街道、河口鎮、鎮城底鎮、馬蘭鎮、嘉樂泉鄉、梭峪鄉、岔口鄉、常安鄉、原相鄉、邢家社鄉
608
清源鎮、徐溝鎮、東於鎮、孟封鎮、馬峪鄉、柳杜鄉、西谷鄉、王答鄉、集義鄉
2084
黃寨鎮、大盂鎮、東黃水鎮、泥屯鎮、高村鄉、侯村鄉、凌井店鄉、西凌井鄉、楊興鄉、中心鎮
1289
婁煩鎮、靜遊鎮、杜交曲鎮、馬家莊鄉、蓋家莊鄉、米峪鎮鄉、天池店鄉
參考資料 [280] 

太原地理環境

太原位置境域

太原市位於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北部地區,地理座標為北緯37°27′~38°25′,東經111°30′~113°09′。北、東、西三面羣山巍峙,北靠系舟山、雲中山,東據太行,西依呂梁,南接晉中平原,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古昔有“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之稱譽。太原市東、東北與榆次區壽陽縣盂縣為鄰,南與交城縣文水縣祁縣太谷區接壤,西、西北與嵐縣方山縣毗連,北與靜樂縣忻府區定襄縣交界。 [103] 
太原汾河二庫山巒地貌 太原汾河二庫山巒地貌
太原市輪廓呈簸箕形。最北端為陽曲縣天翅堖,最南端為清徐縣韓武堡,東端為陽曲縣賈莊,西端為婁煩縣大村溝。東西寬114.25千米,南北長107千米,周長約560千米。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約佔山西省總面積的4.50%。 [7] 
太原市高清地圖
太原市地形圖高清版大圖 太原市地形圖高清版大圖
太原市電子地圖 太原市電子地圖
太原市衞星圖高清版大圖 太原市衞星圖高清版大圖

太原地形地貌

太山 太山
太原市輪廓呈簸箕形。境內地貌形態複雜多樣,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均有分佈。山地4528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64.79%;丘陵904平方千米,佔12.94%;平原1093平方千米,佔15.64%;盆地279平方千米,佔3.99%;谷地184平方千米,佔2.63%。境內地勢起伏較大,高差懸殊,位於境西北婁煩縣的赫赫巖山,海拔2708米,為全市最高峯;最低處位於境內南部清徐縣西青堆的汾河漫灘,海拔760米,高差1948米。
太原市境東、西、北三面羣山合抱,中南部為汾河河谷平原,整個地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東部山地包括系舟山及其向西南延伸的餘脈太原東山。西部山地為呂梁山東翼,統稱西山,包括雲中山南端、太原西山和關帝山東段。北部山地是太行山、呂梁山延伸的交接地帶,為太原、忻州的界山。中南部河谷平原屬於晉中盆地(亦稱太原盆地)北端,由沖積平原和衝洪積傾斜平原組成,海拔高度800米左右,太原市城區就坐落其間。 [8] 

太原氣候

迎澤公園 迎澤公園
太原市地處大陸內部,屬於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每平方米4927.90兆焦耳,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285~258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90~423毫米,氣温8.10℃~11℃,積温2375℃~3121℃。無霜期153~178天。 [103]  太原地區所處的北半球中緯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環境,使之能夠接受較強的太陽輻射,光能熱量比較豐富,同時,受西風環流的控制及較高的太陽輻射的影響,又使其氣候乾燥,降雨偏少,晝夜温差大,表現出較強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控制,夏季受東南海洋濕熱氣團影響,形成了冬季乾冷漫長,夏季濕熱多雨,春季升温急劇,秋季降温迅速,春秋兩季短暫多風,乾濕季節分明的特點。 [9] 

太原水文

太原汾河濕地公園 太原汾河濕地公園
太原市境內地表水依陽曲縣的轎頂山、文昌山、水頭嶺、兩嶺山一線以南屬黃河水系一級支流汾河流域。汾河由北而南縱貫全市,其間有大小几十條支流匯入,流域面積6331平方千米,佔全市流域總面積的90.6%;依陽曲縣轎頂山、文昌山、水頭嶺、兩嶺山一線以北温川河、烏河和岔上鄉北部及高村鄉西北部區域屬海河水系滹沱河流域。流域面積657平方千米,佔全市流域總面積的9.4%。
太原市境內地下水主體可分為基岩裂隙水、碳酸鹽巖類岩溶裂隙水、碎屑岩類裂隙孔隙水和鬆散巖類孔隙水4個基本類型。其中山區以岩溶水和裂隙水分佈為主,盆地區則以孔隙水為主。 [10] 

太原自然資源

太原水資源

太原汾河二庫風景區 太原汾河二庫風景區
太原市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6.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202立方米,僅為山西省人均佔有量的38.5%,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1.9%,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7%。大氣降水是太原市水資源的主要補給源,但降水和徑流變化大,分配不均勻,在連續乾旱和多年枯水時期,水資源緊缺問題嚴重。地下水是太原市的主要供水源,佔總供水量的75%以上。全市平均年超採地下水資源量為1.12億立方米,平均日超採量31萬立方米。 [11] 

太原土地資源

太原市境6988平方千米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為輔。土壤貧瘠,中低產田多,旱地、坡地佔耕地總量的67%以上;宜農荒山、荒坡等可開發的耕地後備資源24.8萬畝,為1996年耕地總量的10.2%。人均佔有耕地0.67畝,在山西省11個地市中人均耕地面積最少,低於全省2.21畝的人均數,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0.795畝最低警戒線。
太原市境內土地資源的自然條件存在明顯差異。南郊區、北郊區和清徐縣的沿汾河兩岸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土、水、熱條件較好,為重要的農業區,但人口密集,土地資源不足;陽曲縣土地資源豐富,但地理環境差,乾旱少雨,生產效率低下;古交市、婁煩縣土地資源較多,但地勢起伏大,氣温低,水、土、熱條件不好,並且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資源利用較差。 [12] 

太原植物資源

太原植物區系含有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地衣、藻類和菌類,具有植物資源豐富、植物起源古老、單種屬植物較多等特點。
太原市境內植物資源按其用途和經濟價值,可分為經濟林木、中草藥用植物、纖維植物、糖類及澱粉植物、油料植物、飼草(料)植物、觀賞植物、水土保持固沙植物及防治環境污染植物9種經濟類型。其中,多種植物兼有多種經濟價值。
太原植物園
太原植物園(5張)
太原市境內主要經濟林木有22種:落葉松油松白杆青杆白樺等;主要藥用植物有117種:銀杏胡桃地膚子王不留行瞿麥等;主要纖維植物有28種(類):枸樹大麻山桃白蘞等;主要食用糖類、澱粉類植物有18種:沙棘胡頹子黃刺玫山杏山桃等;主要食用油及工業用油植物有17種:胡桃花椒蓖麻山杏等;主要飼草植物有26種:多花胡枝子蘭花棘豆直立黃芪糙葉黃芪、草木樨黃芪等;主要野生觀賞花卉植物有32種:側柏繡線菊三椏繡線菊栒子木西北栒子等;對保土、保水、固沙有良好作用的植物有26種:白羊草虎尾草紫穗槐沙棘荊條等。 [13] 

太原動物資源

太原汾河野生蒼鷺 太原汾河野生蒼鷺
太原地區野生動物資源,有鳥綱16目、37科、17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7種、中日保護候鳥8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鳥類8種;哺乳綱6目、17科、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獸類一種、國家二級保護獸類5種、山西省重點保護獸類3種;爬行綱動物3目、4科、8種;兩棲綱1目、2科、5種;魚綱2目、4科、21種;甲殼綱動物1目、2科、2種;昆蟲綱13目、70科、177種;蛛形綱2目、3科、10種。 [14] 

太原礦產資源

太原煤礦 太原煤礦
太原市主要有等金屬礦和硫磺石膏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雲石、石美砂等非金屬礦。在礦物資源中以煤藴藏最豐,鐵礦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產煤而有“煤海”之稱。太原處在“煤海”中部,地質上稱太原的煤藏為“太原系煤”,儲量居全省第七位。太原系煤儲量豐富,煤種齊全,有焦煤、肥煤、瘦煤、貧煤、氣煤、無煙煤等。鐵礦儲量較為豐富,分佈亦較廣,主要類型為沉積變質型、接觸交代(矽卡巖)型、沉積型,錳鐵礦儲量較少。非金屬礦中石膏礦是太原第三礦產。 [15]  [103] 

太原人口

根據2021年度太原市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截止2021年11月1日零時,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5390957人,比上年增加72435人,增長1.36%。全市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41645人,出生率為7.83‰。死亡人口30967人,死亡率為5.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01‰。 [266]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810087人,佔常住人口的89.2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80870人,佔常住人口的10.77%。 [266] 
太原市是一個多民族散雜而居的城市。據2010年人口普查統計,全市有4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45個,2.4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57%。在少數民族中,回族最多(11725人),其次是滿族(5685人),蒙古族(1660人)。 [71] 
各縣(市、區)常住人口
地區
人口數(人)
比重(%)
全市
5304061
100.00
小店區
1357242
25.59
迎澤區
594238
11.20
杏花嶺區
779479
14.70
尖草坪區
530499
10.00
萬柏林區
951238
17.93
晉源區
316445
5.97
清徐縣
344472
6.49
陽曲縣
128483
2.42
婁煩縣
91208
1.72
古交市
210757
3.97
參考資料: [59] 

太原政治

現任太原市黨政領導一覽
機構
職務
姓名
書記
韋韜 [64] 
市委副書記
張新偉 [172] 張韜 [268] 
市委常委
韋韜、張新偉、劉俊義周計偉薛東曉劉鵷盧秋生 [171] 裴耀軍 [269] 
主任
魏民 [169] 
副主任
秘書長
市長
常務副市長
副市長
盧秋生、尚建軍程永平陳博盧俊峯高德勝 [164-168] 
秘書長
主席
黨組書記
副主席
李軍陳曉紅、薛維柱、梁宏宇李俊林陳繼光 [210-211] 
秘書長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2年4月,參考資料來源 [190] 

太原經濟

太原綜述

2021年,太原市地區生產總值(GDP)5121.61億元,增長9.2%,比上年(2.6%)加快6.6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累計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5.8%。第一產業增加值44.80億元,增長7.7%,拉動GDP增長0.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113.09億元,增長10.2%,拉動GDP增長3.7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2963.72億元,增長8.6%,拉動GDP增長5.4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0.9%、41.3%、57.8%。 [70]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3.44億元,增長11.9%,比上年(下降2.1%)回升14.0個百分點。從收入構成看,税收收入336.07億元,增長17.8%。非税收入87.38億元,下降6.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28.99億元,下降2.8%。 [70]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1.0%,漲幅比上年(上漲2.6%)縮小1.6個百分點。其中:12月當月,CPI上漲1.5%,漲幅比上年同月(上漲0.5%)擴大1.0個百分點。八大類消費價格“五升三降”。上漲的有:食品煙酒類上漲0.7%,衣着類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4%,交通和通信類上漲4.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3.5%;下降的有:居住類下降0.6%,醫療保健類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2.7%。 [70] 

太原第一產業

2021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5.46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農業產值40.36億元,增長7.6%;林業產值13.34億元,增長11.3%;牧業產值16.78億元,增長20.9%;漁業產值0.52億元,增長15.0%;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4.46億元,增長4.7%。 [70] 

太原第二產業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1%,比上年(3.2%)加快11.9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累計增長19.6%,兩年平均增長9.4%。12月當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
從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8.2%;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增長24.2%。
從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4.0%,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1.6%;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2.2%,佔比為71.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5.7%,佔比為6.6%。 [70] 
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0%;增長29.9%,比上年(8.0%)加快21.9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個百分點。 [70] 

太原第三產業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1.0%,漲幅比上年(上漲2.6%)縮小1.6個百分點。其中:12月當月,CPI上漲1.5%,漲幅比上年同月(上漲0.5%)擴大1.0個百分點。八大類消費價格“五升三降”。上漲的有:食品煙酒類上漲0.7%,衣着類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4%,交通和通信類上漲4.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3.5%;下降的有:居住類下降0.6%,醫療保健類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2.7%。
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5512.13億元,比年初增加1299.66億元,增長9.1%。人民幣貸款餘額16298.32億元,比年初增加1475.28億元,增長10.0%。 [70] 
太原大型商業街區

太原社會事業

太原教育事業

211—太原理工大學
211—太原理工大學(8張)
太原彙集了山西省52%的高等院校和53%的科研院所,擁有一批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台, [103]  太原教育源遠流長。封建社會時期,私塾、蒙館就遍佈城衢鄉間;明清兩代,書院,學塾林立;近代,山西大學堂、女子師範學堂等院校開創了全國高等教育的先河。歷史上,太原不僅出過不少名垂青史的帝王將相,更出現過燦若星辰的文人學者,真可謂人傑地靈,才俊輩出,這都是太原歷來重視教育的佐證。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太原教育迎來了新的春天。太原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30所,其中市屬高校5所,中等職業學校24所,普通高中90所,普通初中137所,小學441所(另有小學教學點164個),幼兒園724所(另有附設幼兒班145個),特殊教育學校8所,工讀學校1所。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678925人,教職工66065人,其中專任教師50176人。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為提高民族素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各類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 [75] 
太原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屬性
本-碩-博
雙一流 [16]  [76]  [159] 
本-碩-博
本-碩-博
本-碩-博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 [94] 
本-碩-博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95] 
本-碩-博
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 [96] 
本-碩-博
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高校 [18-19] 
本-碩-博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95] 
本-碩
教育部首批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97] 
本-碩
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98] 
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支持高校 [99]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網絡視聽人才培養基地” [100] 
全日制綜合類普通本科院校 [173] 
全國地方高校“產教融合”建設試點院校 [174] 
山西省第一所省屬公辦本科職業大學 [175] 
-
本(民辦)
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等院校 [176] 
本(民辦)
-
獨立學院
-
獨立學院
-
普通高等專科學校
-
-

太原科學技術

太原市圖書館
太原市圖書館(2張)
2020年全年技術市場共登記技術合同2519項,成交金額157.7億元。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7家,省級技術中心117家。截至年末,累計建成省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8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8個、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30個、省級及以上眾創空間135家,擁有院士工作站74個。年末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137家。獲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榮獲國家、省科學技術獎170項。2020年度冶金科學技術獎太鋼6個項目上榜,其中: 3個項目獲一等獎, 3個項目獲三等獎。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2258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163件。 [101] 

太原文化旅遊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太原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太原(3張)
2017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19.54億元,佔全市 GDP 比重達3.53%,佔全省總量三分之一以上,文化產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逐步成為助推太原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擁有太原日報報業集團、太原市文廣集團、龍城電影集團等30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舉辦全國“時代新人説”微視頻大賽,出版時代新人系列圖書,逐步打造時代新人 IP。舉辦2019“印記太原”國際創意設計大賽系列活動等,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羣眾文化生活;推出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關公》《起鳳街》,歌舞雜技劇《換了人間》、電影《中國故事》《驕傲的少年》等一批精品力作。此外,大型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精彩紛呈。晉陽湖大型水上實景演藝《如夢晉陽》正式上演,清徐首屆國際
音樂焰火節盛大舉行,“紫禁風華——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亮相太原博物館;第十五屆山西省運動會、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相繼在太原舉辦,塑造太原新形象,提升太原美譽度。
文旅融合漸入佳境。幷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旅遊資源豐富,市內分佈着晉祠、天龍山、雙塔寺等諸多風景名勝和文保單位。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7項、省級保護項目80項,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家,A級旅遊景區33家,還分佈有醋都小鎮、非遺小鎮等近60家工農業旅遊點。 [87] 
主要文化場館
參考資料 [240-242] 
太原晉陽湖公園大型水上實景演藝《如夢晉陽》 太原晉陽湖公園大型水上實景演藝《如夢晉陽》

太原醫療衞生

2020年年末共有衞生機構3100個(不含村衞生室),醫療牀位43166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66539人,其中:執業(包括執業助理)醫師25498人,註冊護士32142人。獲批實施“信用+綜合監管”和“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兩個國家級試點城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全國第七並蟬聯全省第一。疫情防控期間,8個集體、263 人受到全國、全省表彰,市第四人民醫院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市防控辦被評為“山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101] 
太原市三級甲等醫院名單(部分)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四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五醫院
山西省職業病醫院
山西省婦幼保健院
太原市精神病院 [184] 
-
參考資料 [177] 

太原體育事業

太原市運動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得264枚金牌、171枚銀牌、167枚銅牌,368個第四至第八名。圓滿完成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參賽辦賽任務,金牌數和獎牌數在全國參賽城市中均排名第一。成功舉辦2019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暨中國太原國際自行車周;太原國際馬拉松賽升級為田聯金標賽事,正式邁入象徵中國馬拉松賽事最高等級的“雙金俱樂部”;2019汾河龍舟公開賽暨二青會龍舟測試賽決賽在新建成的水上運動中心舉行。全年銷售中國體育彩票8.09億元,居全省第一。成功舉辦2020年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成為疫情後國內首場大型公路自行車專業賽事;成功舉辦太原馬拉松賽,成為疫情後首場“雙金”馬拉松賽事;圓滿完成山西省冠軍賽、錦標賽參賽辦賽任務。全年銷售中國體育彩票7.17億元,居全省第一。 [101] 
太原體育事業
太原市境內舉辦體育賽事
2008年國際自行車聯盟BMX(小輪車)世錦賽(北京奧運會預選賽)
2011年BMX全國錦標賽
2012年BMX冠軍賽
2008年女子摔跤世界盃
2009年女子摔跤世界盃
2010年第一屆太原國際馬拉松賽
2012年4月倫敦奧運會摔跤預選賽
2015年9月第17屆亞洲跳傘錦標賽
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102] 

太原人民生活

2020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73元,比上年增長5.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29元,增長5.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559元,下降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5元,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969元,增長5.6%。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5: 1,比,上年縮小0.03個百分點。 [101] 
2022年8月,建立了山西中部城市羣檔案工作聯動機制實現太原、晉中、忻州、呂梁、陽泉五市民生檔案一站通查和就地辦理。 [284] 

太原社會保障

五一廣場—首義門
五一廣場—首義門(9張)
2020年全市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不含離退休人員) 113.3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378.5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09.7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131.9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116.46萬人。年末城市低保覆蓋人口2.06萬人,農村低保覆蓋人口3.69萬人,3722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全年發放最低保障資金4.00億元。年內新建城鄉日間照料中心14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7個。 [101] 

太原城市體檢

2022年7月4日,入選住建部公佈的2022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名單,將採取城市自體檢、第三方體檢和社會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城市體檢 [270] 

太原交通運輸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信息中心,地處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帶的結合部,是山西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在全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佈局中,具有承東啓西、連接南北的雙向支撐作用,太原是全國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103]  [186] 
太原市南中環交通樞紐 太原市南中環交通樞紐

太原公路

太原立體交通網絡
太原立體交通網絡(6張)
太原市公路通車裏程達7243公里,公路網密度達103.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方面,太原已形成“一環、七射”的高速公路網格局,總里程達到286.9公里(一環為現狀繞城高速,七射為大運高速北段、太陽高速、太舊高速、太長高速、大運高速南段、太古高速、太佳高速)。
農村公路方面,太原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6743公里,已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里程2774公里,安防工程544公里,危橋改造44座,總投資33億元,2019年,陽曲縣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2020年,晉源區被評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區;在旅遊公路方面,已完成旅遊公路建設410公里,總投資31.47億元。 [83] 

太原鐵路

太原站
太原站(9張)
太原鐵路樞紐是華北鐵路運輸網的重要樞紐,大西客專、石太客專、鄭太客專、太中銀鐵路、石太線、同蒲線、太焦線等交匯於太原,承擔着華北、西北和山西省南北部分地區之間的客貨運輸任務。 [3]  [161] 
太原市內主要火車站有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東站汾河站太原北站太原西站等。
太原地區鐵路客運量1822.31萬人次,;鐵路貨運量4125.93萬噸。 [101] 

太原民航

  •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8張)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為國內省會級幹線機場,是山西省最大的國際航空口岸,飛行區等級指標4E級,可起降B747機型,同時滿足F類A380備降需要。現有航站樓2座(1號航站樓面積2.58萬平方米,2號航站樓面積5.5萬平方米)跑道1條,機位43個,基地航空公司3家(東航山西分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太原機場開通客運航線151條,通航城市83個,貨運航線1條。 [23] 
  • 太原堯城通用機場
太原堯城通用機場位於太原市清徐縣孟封鎮境內,佔地面積1200畝,擬申請A3級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機場飛行區等級3C,跑道長1800米,寬45米,設有2條垂直聯絡道。 [24]  短途運輸以太原為中心,利用太原堯城機場開通四條短途運輸航線。每條航線每天執行2到4個架次。

太原公交

太原公交
太原公交(18張)
太原公交是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現營運車輛3656台,折4683.6標台,運行線路250條,線路長度4021.23公里,線網長度1297公里;全面覆蓋城六區,同步銜接我市清徐縣、陽曲縣、古交市以及晉中市榆次區和省高校新區。2021年度,公交運營里程11932.41萬公里,日均32.69萬公里;運營趟次400.73萬趟,日均1.10萬趟;客運總量3.02億人次,日均82.75萬人次(其中,日均免費乘車16.49萬人次),IC卡、二維碼、銀聯等乘車佔比95.13%。 [25] 

太原地鐵

太原地鐵標誌 太原地鐵標誌
截至2022年4月,太原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1條,太原地鐵2號線。於2020年12月26日上午開通運營, [215]  太原地鐵2號線的開通,使太原成為繼北京、天津、石家莊、呼和浩特之後,華北地區第5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同時也是中國大陸第40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188] 
線路名稱
起點站
終點站
標識色
線路全長
開通時間
夢想藍
28.575千米
在建
中國紅
23.647千米
2020年12月26日
柴村
/
/
32.2
規劃
參考資料 [26]  [187-188] 

太原歷史文化

太原宗教文化

太原市宗教歷史悠久,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漢建安年間(196—220)興建的普光寺,是太原市現存最早的佛寺。北魏時道教興起,唐代道教、佛教達到鼎盛時期。唐朝中葉伊斯蘭教傳入太原,現存的清真古寺據説建於唐代。明崇禎七年(1634),比利時耶穌會金尼格來太原建堂,設立會口,傳播天主教。清光緒三年(1877),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太原設立基督教浸禮會,傳播基督教。 [153] 
太原市宗教場所
純陽宮 純陽宮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
永祚寺 永祚寺
耄仁寺 耄仁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太原方言文化

太原市境內方言分兩部分,按學界劃分,陽曲縣屬於晉語五台片,其他屬於幷州片。太原話主要使用人羣集中在中老年羣體,農村説方言羣體情況好於市區。作為一種“魔性”的方言,太原話總能帶你“穿越”回家鄉,品一品帶着一股“醋酸味兒”的獨特味道。
太原方言具有山西方言的一般特徵。比如,在語音方面保留着古漢語的入聲;在詞彙中殘存有中古時期的“切腳語”;在句法上選擇疑問句使用頻率很高。就整個太原地區的方言來看,內部也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城區及近郊與清徐、陽曲、古交、婁煩等遠郊縣市區區別明顯。特別是婁煩方言,由於婁煩地處深山區,交通和經濟開發較其他縣區遲滯,因而其方言早期狀態保存更好,是極珍貴的研究資料。20世紀中葉以後,隨着普通話的推廣和與省內外、國內外交流的日趨廣泛和頻繁,太原市城市居民的成分早已打破地域的侷限。而城市居民所使用的語言,也逐漸地弱化方言特點而日益與普通話趨同。這方面表現最明顯的一點是“入聲”字的變化:年齡在50歲以下的人,語言中入聲字已經沒有“陰入”與“陽入”的區別而統統發聲為“陰入”。 [72] 

太原民居文化

太原近代民居
太原近代民居(2張)
太原舊式民居,都市中以磚瓦木結構的小四合院為代表。無論其建築佈局,還是風格、裝飾,都有不同於別處四合院的特色。
四合院的建築,以單進院為多見。四面建房,中間為院,房屋開間一般不大。建築走向,多坐北朝南。大門開在東南角,取“坎宅巽門”之意,以圖吉利;廁所建於西南角,落於坤房。正方一般面闊五間(或三間),基礎高出院落,中部三間抱廈,既遮風雨,又增壯觀。左右廂房一般各三間,面積較正房房間為小,入深很淺,目的是為了稍增闊院落面積和突出正房。廂房北牆與正房兩次間及窗留有風岔,稱之為“出氣”,略遮擋正房兩次間,故五間正房呈三明兩暗。
房屋建築裏外牆壁一磚到頂。屋頂多為雙坡形,亦有不少單坡頂。有些房屋則前坡略大,後坡略小;有些房屋僅正房為雙坡形,廂房為單坡形。一般均有屋脊,亦有捲棚頂的瓦房,有獸頭形瓦當以及滴水,形式多樣。
太原郊縣清代及民國期間的民居,現時已不多見,偶有留存的四合院,多為官宦富商舊宅院,格局多為正房五間,高台基,有重檐全出廈者,亦有中抱廈東西耳房外再配以套間者,通常一門四窗,三明兩暗。東西廂房三至五間不等,南房與正房相對,多為三間,大門外建照壁,其餘與都市四合院無多大差別。
無論都市或農村,早時住房中多砌炕,卧室多兼廚房,冬日既做飯又取暖。門前多有種樹習慣,以槐樹為多見,取“懷子”之意,表明舊日盼望人口繁衍的心態。 [264] 

太原相聲文化

太原蓮花落 太原蓮花落
太原蓮花落,於清代道光年間傳入山西,史稱“晉中落子”或“晉中蓮花落”,而後在解放前隨着民間藝人李蓮根逃荒傳入了太原晉源一帶,20世紀60年代太原蓮花落最終形成,並在上世紀80—90年代迎來了其發展的繁榮時期。
太原蓮花落的繁榮與我國改革開放幾乎同步。蓮花落迅速成為那個時期太原人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太原市的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聽到錄音機、電台中播放的太原蓮花落唱段,其中經典的語言對於老太原人來説更是張嘴就能説上幾句。這些作品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批判舊思想提倡新風尚的,有諷刺腐敗現象的,也有期待祖國團圓、崇尚愛國主義精神的,內容豐富、雅俗共賞。這些作品將太原方言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世人面前、挖掘出了太原方言的美感和幽默。 [74] 

太原非遺文化

太原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地處漢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交錯地帶、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形成了太原市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
晉劇、蓮花落、太原鑼鼓、老陳醋、剪紙、晉祠廟會、琉璃、磚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所藴含的晉商文化、農耕文化、手工文化至今傳承有序,保存着較為完整的文化形態。
全市擁有市級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傳習展示中心1個,縣級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傳習展示中心5個,分別為小店區、尖草坪區、晉源區、陽曲縣、清徐縣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傳習展示中心。 [207] 
截至2021年12月13日,太原市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8項、省級65項、市級160項;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1人、省級65人、市級136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活態傳承的方式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206] 
晉劇 晉劇
塑泥人 塑泥人
清徐琉璃 清徐琉璃
太原蓮花落 太原蓮花落
清徐磚雕 清徐磚雕
風火流星 風火流星
太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部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傳統戲劇
晉劇 [197] 
-
-
傳統音樂
太原鑼鼓 [196] 
-
-
曲藝
蓮花落 [198] 
-
-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風火流星 [199] 
-
-
傳統美術
太原剪紙 [200] 
-
-
傳統技藝
老陳醋釀製技藝 [201] 
月餅傳統制作技藝 [202] 
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
傳統醫藥
中醫養生(藥膳八珍湯)
-
-
民俗
廟會(晉祠廟會) [205] 
-
-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傳統技藝
小店八大碗傳統技藝
瀟河黃米白酒釀造技藝
中式服裝(禮服)裁剪製作技藝
賈記灌腸技藝
晉祠傳統月餅製作技藝
陽曲打滷麪製作技藝
陽曲小米種植技藝等
劉氏傳統裝裱及字畫修復
寧氏灸法
傳統醫藥
楊氏形意正骨術
三部六病中醫診療技術
靳氏點穴調理療法
傳統美術
馮氏雙鈎書法技藝
張氏懸空書法技藝
唐風篆刻
參考資料 [194-195]  [203-204]  [208] 

太原風景名勝

太原旅遊景點

太原是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90] 2020年度臻選旅遊城市 [80]  ,其中,太原市A級旅遊景區30處 [9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38處 [89]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8處 [81]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43處 [88]  文物古蹟有晉祠園林、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龍山石窟蒙山大佛、祭孔文廟晉陽古城遺址、晉商博物院(督軍府舊址)以及中國十大石窟之一的天龍山石窟等名勝古蹟。 [79] 
全市已建成綜合性公園51個,專類公園11個,帶狀公園6個,社區遊園53個,街頭遊園273個,街旁綠地194塊,初步形成了“一軸雙區三楔多廊多園”的綠地系統。 [92]  綜合性公園有迎澤公園晉陽湖景區、雙塔公園、汾東公園、華夏公園、汾河市民公園、汾東中央公園、北張公園、和諧公園、和平公園、龍城公園、龍城東街公園、武宿公園、晉商公園、古城東濱河公園、金橋公園、汾西公園、攝樂公園、金橋公園 [93]  等,專業類公園有植物園、徐顯秀公園、太白鐵路遺址公園、工業遺址公園等。 [27] 
蒙山大佛景區 蒙山大佛景區
古晉陽八景
(太原八景) [78] 
山銜落日千林紫,渡口歸來簇如蟻。中流軋軋櫓聲輕,沙際紛紛雁行起。
烈石山下有泉,大小側正不一,匯而為潭,方廣數丈,清澈異常。
被譽為“晉陽奇觀”,太原地標之一
文瀛湖,就是晉陽八景之一的“巽水煙波”。
太原市古八景之一,也是全國十大紅葉景區之一。
土堂怪柏,歷歷崖巔,殊不怪也。
天門關千峯雪飄, 高山雪色,萬壑冰封。
此山最高,與懸甕、方山鼎足而峙,每當清曉,月掛峯頂,清寒徹骨。
太原市旅遊景點(部分)
晉祠
晉水源頭,是集自然山水、古建園林、雕塑碑刻、山水人文於一體的名勝景區,面積達10萬餘平方米。這裏彙集了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築,有“國之瑰寶”的美譽。 [122] 
晉祠 晉祠
蒙山大佛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
太原西南約15公里處,海拔1325米,與晉祠景區、天龍山景區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120-121]  史籍明確記載蒙山大佛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至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比知名的四川樂山大佛建造時間還要早162年,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有確切紀年的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122]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
太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距離晉祠5公里,緊臨太原市植物園、蒙山大佛。太山景區內, [123] 
太山 太山
雙塔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祚寺俗稱雙塔寺,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部由無樑建築組成的寺院。其中“昌文運,祈福願”而建造的雙塔是磚塔成雙組合實例中形制最完善、規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組,是魅力太原的標誌性建築。 [122] 
雙塔寺 雙塔寺
天龍山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龍山石窟開鑿歷經東魏、北齊、隋、唐、後晉各代,前後共400餘年,反映了我國南北朝至五代時期石窟藝術的不同風格。 [113] 
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
晉陽古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陽古城創建於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曾為戰國時越國的都城、北齊時的陪都、北漢的都城、唐代的北京,享有“龍城之譽”。 [119] 
晉陽古城遺址 晉陽古城遺址
純陽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宋末元初,明萬曆年間重修和改建,原是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呂洞賓的祠廟,因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故稱純陽宮。太原純陽宮,是山西三大純陽宮的“中宮”,“南宮”是芮城永樂宮,“北宮”是大同純陽宮。 [124] 
純陽宮 純陽宮
竇大夫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竇犨而建的祭祀建築,也是歷代地方守臣及民間百姓的祈雨場所。 [117] 
竇大夫祠 竇大夫祠
王家峯墓羣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郝莊鄉王家峯村東“王墓坡”,據調查,共有三座北齊時期墓葬,徐顯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125] 
王家峯墓羣 王家峯墓羣
崇善寺
太原市五路東側的崇善寺街,大悲殿中雍容華貴的明代塑像和琳琅滿目的歷代藏經都是我國佛教文化史上久負盛名的文化瑰寶。自明代設僧綱司以來,又是掌管山西省佛教事務的機關,至今仍是山西省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故崇善寺有着“三晉名剎”、“晉源神景”、“會城第一叢林”等美譽。 [126-127] 
崇善寺 崇善寺
多福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崛圍山之巔小峪之中,始建於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8年)重建。 [118] 
多福寺 多福寺
太原古縣城
國家歷史文化街區
太原古縣城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是由當時的知縣潘原英復建在已有近1700多年文化積澱的晉陽古城遺址之上(距今約645年前)作為古晉陽的縮影,太原古縣城與晉陽城一脈相承。 [85] 
太原古縣城 太原古縣城
督軍府舊址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以前,這裏是晉文公(重耳)廟。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改建為潘美的帥府衙門,元為中書省,明清為撫署,至辛亥革命前,這裏一直是明、清兩代山西撫衙門所在地。辛亥革命以後,為山西都督府。山西督軍府是在原清代衙門的基礎上,從民國七年(1918年)開始陸續改建的。1916年閻錫山任山西省督軍,以此作為督軍衙門,故名督軍府。 [128] 
督軍府舊址 督軍府舊址
唱經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記載:布政司前,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左佈政劉魯重修,相傳前明秋榜揭曉,唱五經魁首於此,故名“唱經樓”。 [129] 
唱經樓 唱經樓
童子寺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朝至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創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現存遺址位於太原市西南約25公里龍山之北峯,屬於晉陽古城的西山宗教區範圍。 [130] 
童子寺遺址 童子寺遺址
太原文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位於上官巷東端,是太原規模最大的文廟。太原文廟1996年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10日,在此成立了山西省民俗博物館,直屬於山西省文物局。 [131-132] 
太原文廟 太原文廟
白雲寺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創建年代不詳,舊稱淨業庵,清康熙時擴建為清涼寺,後改名白雲寺,俗稱南十方院。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三進院落佈局。 [133]  [158] 
白雲寺 白雲寺
太原大關帝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記載,關帝廟在城共有二十七座。其中,大關帝廟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2013年,其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里茶道”的遺產提名點之一。 [134] 
大關帝廟 大關帝廟
太原皇廟
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 [135] 
太原皇廟是明、清兩代帝王、皇族和文武-祭祀先祖和慶典的場所。太原皇廟比北京的太廟早建48年。它的建築特點採用黃琉璃瓦頂及龍形裝飾,是人世間最高的等級,在山西也僅此一例。 [136] 
太原皇廟 太原皇廟
中華傅山園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為紀念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百科全書式人物傅山先生而修建的。佔地109畝,於2007年8月正式向遊人開放。 [116] 
中華傅山園 中華傅山園
山西博物院
山西省最大的文物徵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承擔着傳承中華文明和山西曆史文化的職責使命。2008 年 3 月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137]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山西地質博物館
山西省唯一一家普及礦產資源和地球科學知識的專業科技類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礦產、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礦物珍品瑰寶。 [157] 
山西地質博物館 山西地質博物館
太原解放紀念館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啓迪後人,褒揚攻打東山四大要塞戰鬥中犧牲的烈士,1959年11月,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委員會(市政府)在牛駝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園。1989年又在牛駝寨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太原解放紀念館。 [138] 
太原解放紀念館 太原解放紀念館
汾河公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汾河公園,汾河太原城區段治理美化工程,是有着北方園林風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城市生態景觀公園,曾榮獲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 [122] 
汾河公園 汾河公園
汾河二庫風景區
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
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供水、發電、旅遊、養殖五大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庫。 [114] 
汾河二庫風景區 汾河二庫風景區
太原動物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39] 
動物園佔地面積達135.48公頃,佔地規模已成為華北地區第二大的城市動物園。 [140] 
太原動物園 太原動物園
中國煤炭博物館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煤炭行業博物館,是全國煤炭行業歷史文物、標本、文獻、資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業的科普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和宣傳教育機構,是崇尚科學和文明的象徵。 [141] 
中國煤炭博物館 中國煤炭博物館
太原森林公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太原森林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題特色,輔以動植物科普遊覽園區、環路有氧運動、水上娛樂項目等休閒度假場所的綜合型公園,是太原市市區內佔地面積最大的AAAA級城市森林公園 [115] 
太原森林公園 太原森林公園
太原方特東方神畫
太原市首座大型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 [271] 
太原方特東方神畫以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為主題,通過全新的內容創意、技術創新和精妙佈局,融合神話傳説、歷史典故、民俗風情和太原特色文化,讓遊客感受科技與文化交融碰撞的無限魅力。 [272] 
太原方特東方神畫 太原方特東方神畫
太原植物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76]  [290] 
太原植物園位於晉源區太山腳下,全園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由展覽温室、盆景館、科研中心等建築及藥茶園、月季園等25個專類園構成。 [84] 
太原植物園 太原植物園
青龍古鎮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142] 
青龍古鎮被評為全國傳統古村落,併成為山西省十大新鋭景區之一。 [143] 
青龍古鎮 青龍古鎮
太原食品街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133] 
太原食品街始建於宋代,清朝時叫“院門前”。新中國成立後,又名“帽兒巷”,1986年更名為“食品街”,期間幾經興衰。 [144] 
太原食品街 太原食品街
太原博物館
太原市唯一一座綜合類博物館,位於長風商務區中央文化島,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標建築之一。 [145] 
太原博物館 太原博物館
太原晉商博物館
太原晉商博物館是一座立體展示晉商文化的大型博物館,位於太原迎澤公園東南側,總佔地面積7850平方米。博物館集收藏、展覽、議事、接待、外聯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展示內容以晉商曆史以及晉商創造的商業文化為主。
太原晉商博物館 太原晉商博物館
晉商博物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6] 
晉商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晉商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園林景觀、展覽展示於一體的人文歷史性質的博物館。 [155] 
晉商博物院 晉商博物院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文廟即孔廟,現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太原文廟原在城西偏北。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因汾水成災,文廟被毀,遂移建於崇善寺被焚的廢墟上,就是現的文廟。 [146]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山西醋文化博物館
山西醋文化博物館始建於1998年,建在"中國老陳醋之鄉"清徐縣的東湖之濱原水閣樓舊址上。 [147] 
山西醋文化博物館 山西醋文化博物館
東湖醋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東湖醋園形成一個以“美和居醋坊”為載體的山西老陳醋文化歷史博物館,以及獨具特色的以醋為主題的工業旅遊園區。2004年“東湖醋園”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010年由國家旅遊局頒發“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48] 
東湖醋園 東湖醋園
迎澤公園
太原市內最大的公園,因位於古太原城迎澤門外而得名。迎澤公園總面積666900平方米,迎澤湖水面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主要有科普區、風景區以及遊樂區域。 [154] 
迎澤公園 迎澤公園
文瀛公園
太原最古老的公園,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149] 
文瀛公園 文瀛公園
雙塔公園
雙塔作為太原市的標誌性建築,本身擁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公園開園,這裏成為海內外遊客瞭解和感受太原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會客廳。圍繞着雙塔,一幅生態建設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雙塔公園 雙塔公園

太原文保單位

太原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表(截至2020年)
名稱
時代
類別
批次
晉祠
古建築
第一批
龍山石窟
石窟寺
第四批
晉陽古城遺址
春秋至五代
古遺址
第五批
竇大夫祠
元至清
古建築
天龍山石窟
東魏至唐
石窟寺及石刻
王家峯墓羣
南北朝
古墓葬
第六批
狐突廟
宋至清
古建築
淨因寺
金至明
清源文廟
金至清
不二寺
明秀寺
明至清
多福寺
明至清
永祚寺
明至清
古交遺址
舊石器時代
古遺址
第七批
婁煩古城遺址
戰國
帖木兒塔
古建築
崇善寺大悲殿
明至清
陽曲大王廟大殿
唱經樓
明至清
晉源阿育王塔
晉源文廟
明至清
清徐堯廟
明至清
辛莊開化寺
明至清
古交千佛寺
太原純陽宮
明至清
太原文廟
太原大關帝廟
明至清
太山龍泉寺
明至清
前斧柯懸泉寺
明至清
太原清真寺
明至清
太原天主堂
1905年
近代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山西大學堂舊址
1904年
中共太原支部舊址
1924年
童子寺遺址
北齊至唐
古遺址
第八批
蒙山開化寺遺址
北齊
陽曲軒轅廟
明、清
古建築
高君宇故居
1896-1912
近代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山西督軍府舊址
1916-1937
參考資料 [262] 
太原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截至2022年)
名稱
時代
類別
批次
孟家井瓷窯遺址
古遺址
第一批
東太堡遺址
新石器至漢
古遺址
第二批
嚴香寺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山西國民師範革命活動舊址
民國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第三批
山城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第四批
清徐香巖寺
古建築
清泉寺
元、明、清
古建築
趙樹理舊居
民國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太原文瀛湖辛亥革命活動舊址
1911年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山西省立川至醫學專科學校舊址
1919年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南高莊城址
古遺址
第五批
文殊塔
古遺址
徐溝城隍廟、文廟
明、清
古遺址
明泰大師塔
古遺址
東街秦氏民宅
古遺址
延聖寺
古遺址
中共陽曲縣委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石嶺關城址
1948年
古遺址
第六批
晉恭王墓
古墓葬
古城營九龍廟
古建築
西蒲甘露寺
古建築
羅家曲觀音寺
清、民國
古建築
大常壽寧寺
明、清
古建築
山西私立進山學校舊址
1932年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山西機器局舊址
民國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閻氏家宅
民國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晉綏邊區八專署舊址
1943-1945年
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
參考資料 [81-82] 

太原地方特產

太原人的傳統飲食習俗以麪食為主,副食是蔬菜和少量的肉類。長期重主食、輕副食。太原麪食品種豐富,製作精美,尤以煮食類麪食為代表,有“河撈”“撥魚兒”“抿圪蚪”“揪片”“削麪”“拉麪”“剔尖”“溜尖”“擀麪”“擦尖”“圪垛兒”“蘸片子”“擦圪蚪”“抿尖”“圪搓搓”“包皮面”“煮疙瘩”,等等。民間有“一面百樣吃”和“七十二樣家常飯”的説法。太原麪食是山西飲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麪食花樣之多和製作之精,實令外地人稱奇。 [72] 
名稱
描述
圖像
太原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傳統菜餚,起源於明代,原是山西陽泉平定古州給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他地區。 [104] 
太原過油肉 太原過油肉
太原刀削麪
太原刀削麪以刀工、削技絕妙而被人稱為飛刀削麪。所用之刀是特製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麪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裏削。 [111] 
太原刀削麪 太原刀削麪
稍梅
百花稍梅是太原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稍梅好吃難和麪,皮薄挑餡打花難。 [112] 
稍梅也稱燒麥 稍梅也稱燒麥
太原莜麪栲栳栳
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區民間的家常美食,現已作為雜糧小吃在飯店酒樓大受歡迎。其製法、名稱來歷,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 [107] 
莜麪栲栳栳 莜麪栲栳栳
太原羊雜割
羊雜割,為山西的一種地方小吃。據傳,山西人吃雜割始於元朝,雜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賜。羊雜最開始是懷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帶小有名氣。 [105] 
太原羊雜割 太原羊雜割
頭腦
太原特有的一種風味早點,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從農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間,太原各清真飯店都爭相推出頭腦。 [109] 
頭腦 頭腦
老鼠窟元宵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傳統名小吃。皮薄餡滿,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臨時來太原走親訪友、旅遊的人們,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嚐。 [106] 
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
老豆腐
老豆腐也叫豆腐腦,太原的豆腐腦那是出了名的美味小吃。街頭早餐。正宗做法是用糖餳起色,加火燒開後,加入濕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絲,加豆腐腦適量,葱鹽椒調味。 [110] 
老豆腐 老豆腐
蕎麪灌腸
作為小吃,遍及山西太原市的各個街巷,一般都和涼粉、麪皮、擔擔麪、米線等混在一起,屬步上大席的小吃食,卻備受人們的青睞。 [108] 
蕎麪灌腸 蕎麪灌腸

太原對外交流

國家
城市
時間
1987年5月19日
1987年5月19日
1993年5月
1994年9月1日
1995年11月28日
俄羅斯
1995年12月8日
1999年10月12日
1999年10月12日
2007年4月18日
2008年6月
2017年9月3日
2019年6月
參考資料 [86]  [191-193] 

太原著名人物

太原古代

政治家
唐堯
徐顯秀
軍事家
王翃
劉承勳
慕容彥超
-
-
-
-
-
思想家
-
-
-
-
-
-
外交家
-
-
-
-
-
-
-
文學家
温子癉
王昶
歷史學家
-
-
-
-
-
-
書畫家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150-152]  [246-258]  [261] 

太原近現代

商界
楊建新
張三貨
運動員
蘇翊鳴
劉慧敏
唐皓
導演
-
-
-
影視
歌手
張恆
許巍
張楚
主持人
參考資料 [259-260] 

太原榮譽稱號

太原市榮譽稱號
獲獎年份
月份
獎項榮譽
備註
2005年
5月
全國十佳投資城市
[226] 
6月
國家環境與疾病監測示範城市
[237] 
2011年
3月
[90] 
2005年
1月
2005年度中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名單第5位
[220] 
2010年
3月
[231] 
2011年
1月
2010年度全國十大體育營銷城市
[51] 
2012年
5月
第六個“中國智慧城市”試點
[50] 
2013年
1月
第二批“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
[49] 
11月
首批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羣)
[48] 
12月
第一批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
[47] 
2014年
3月
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創建城市
[41] 
[221] 
4月
[45-46] 
8月
2013~2014年度中國會展名城
[44] 
12月
第三批“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城市
[43] 
2015年
3月
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2名
[42] 
5月
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235] 
國家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
[236] 
6月
第一批“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
[40] 
7月
“2015中國避暑名城65佳榜”第20名(和熙龍城)
[39] 
10月
2015年度“寬帶中國”示範城市
[38] 
2016年
8月
首批智慧物流配送示範城市
[229] 
2017年
12月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37] 
2018年
2月
獲批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225] 
4月
2018暢遊中國100城
[36] 
12月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52
[35] 
2018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24
[34] 
2019年
8月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33] 
9月
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32] 
[31] 
第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233] 
10月
榮獲“中國美麗城市”榮譽稱號
[222] 
國內首批5G商用試點城市
[224] 
11月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第76、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9-30] 
12月
2019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省會城市及地級市)
[216-217] 
獲得“質量魅力城市”光榮稱號
[223] 
2020年
1月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34
[28] 
4月
2020中國國家旅遊年度臻選旅遊城市
[80] 
2020中國避暑名城榜第18
[52] 
6月
2020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22] 
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239] 
7月
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名單
[21] 
入圍“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
[227] 
全國“快遞進村”試點城市
[238] 
太原便利店指數入中國城市前五名
[219] 
8月
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53] 
10月
[54] 
12月
[55] 
萬里茶道城市聯盟成員之一
[230] 
2021年
1月
2020中國國家旅遊年度臻選旅遊城市
[56] 
“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57] 
6月
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228]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國家級示範城市
[60] 
7月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62] 
8月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名單
[263] 
10月
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63] 
全國美好城市前10
[218] 
11月
入選2021數字化轉型百強城市名單,排名52名
[65] 
國家級商貿流通標準化專項試點城市
[232] 
2022年
3月
入選“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34名
[189] 
4月
山西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234] 
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67] 
7月
暑期遊十大熱門城市之一
[279] 
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
[274] 
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275] 
8月
入選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
[277] 
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278] 
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試驗基地)
[283] 
9月
2022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太原市90.5分的總得分位列第二
[285] 
2022年9月,入選現代流通支點城市。
[286] 
10月
2022年10月10日,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縣、區)名單。
[287] 
12月
千年古城
[28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