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

鎖定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成立於1955年3月,是中共太原市委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其前身是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 [1] 
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於1949年5月22日召開第一屆會議。以後每年召開一次,到1954年為止,共召開過六次。1950年11月起,協商委員會代行政協全國委員會地方委員會的職權。協商委員會是市各代會的常設機構和協議機關,每屆任期一年。 [1] 
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第十三屆委員會主席:操學誠 [2] 
中文名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
外文名
Taiyu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成立時間
1955年3月
現任領導
操學誠
機關簡稱
政協太原市委員會、太原市政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主要職責

經市政協常務委員會通過,市政協設立辦公廳、研究室和提案、學習文史、港澳台僑和外事、經濟科技、城建、文教、法制、民族宗教和農村9個專門委員會工作機構及社情民意研究室(後更名為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3] 
一、辦公廳職責
辦公廳為秘書長領導的處理日常工作的職能部門,內設辦公室、人事處、聯絡處、機關黨委、行政處、財務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七個職能處室。
負責政協太原市委員會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議、主席會議的會務工作;組織實施政協太原市委員會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議、主席會議的決議、決定;負責政協委員視察、參觀、調查、座談、研討、培訓等日常活動的服務工作;負責市政協委員的聯絡接待和來信來訪工作,收集、反映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負責聯繫市級各民主黨派、縣(市、區)政協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協調工作;負責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勞動工資的管理工作;負責市政協各種會議和重大活動的後勤保障工作;承辦政協太原市委員會主席、副主席交辦的其它事宜。
二、 研究室職責
負責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和統戰理論的研究、探討;負責政協太原市委員會的文字工作、新聞宣傳工作;負責政協信息網絡和通訊工作,負責全國地市政協信息資料工作,編輯領導參閲。下設研究室辦公室、《太原政協》編輯部。
三、提案委員會職責
負責制定政協太原市委員會全體會議提案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負責組織、徵集提案。負責對提案進行審查立案、確定承辦單位。負責對提案辦理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推動承辦單位認真辦理提案。負責向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主席會議報告工作。下設提案委員會辦公室。
四、學習文史委員會職責
負責組織委員學習,以多種形式學好政協理論和統一戰線理論,提高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能力。幫助委員瞭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國情、市情,為委員參政議政創造條件。負責組織市政協中心組成員學習、參觀和政協委員的培訓工作。負責廣泛徵集反映太原近代、現代的歷史資料,以具有“三親”特色的地方史料編輯、撰寫、出版太原文史資料。通過多種形式組織以政協委員為主要史料資料隊伍。承辦常務委員會議、主席會議交辦的其它事宜。下設學習文史委員會辦公室。
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職責
負責聯繫台港澳僑委員和各界人士,學習宣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開展多種形式的聯誼活動,廣交朋友;促進我市同台、港、澳地區和其它國家的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人士的交往,加強聯繫,為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發展外向型經濟搭橋。負責受理台胞、僑胞提出的意見、問題,並提出建議。下設台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辦公室。
六、經濟科技委員會職責
負責聯繫經濟科技界委員和各界人士,幫助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瞭解經濟建設形勢,圍繞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領域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組織委員進行專題座談、考察、視察等活動,提出建議和專題報告。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專長,開展科技興市、科技興農等諮詢活動,為繁榮我市科技事業,振興地方經濟貢獻力量。加強同有關單位、部門和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的聯繫,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下設經濟科技委員會辦公室。
七、人口資源環境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職責
負責組織政協委員就全市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及人口、資源、環境等領域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專題座談,提出建議和建議;聽取並反映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對全市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及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加強同有關部門、各黨派等互通情況,協調工作。下設城建委員會辦公室。
八、教文衞體委員會職責
負責組織政協委員就全市教育、文化、醫衞、體育等工作領域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開展專題座談,提出建議、報告或提案;加強同有關部門、各黨派等的聯繫,溝通信息,協調工作。下設文教委員會辦公室。
九、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職責
負責組織政協委員就全市社會穩定、社會保障、社會進步、法制建設中的重點、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宣傳和貫徹國家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幫助政協委員瞭解全市法制建設情況;對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修改提出意見,並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執紀執法民主監督,促進廉政建設。下設法制委員會辦公室。
十、民族宗教委員會職責
宣傳和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反映少數民族和宗教團體的意見和要求,就我市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重要問題進行座談討論,專題調查,對重大問題進行考察、視察,提出建議和專題報告。下設民族宗教委員會辦公室。
十一、農村委員會職責
負責聯繫和組織農林界委員學習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幫助委員瞭解“三農”情況,圍繞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委員開展視察、參觀和考察調研活動,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向黨政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強與黨政農業部門的對口聯繫,溝通情況,交流工作;根據市政協全委會、常委會和主席會議的精神,結合本委員會的特點,制訂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年度工作。做好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下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
十二、社情民意研究室職責
負責收集和反映各級政協委員、各級政協組織以及市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收集整理反饋有關重要信息和動態。主辦社情民意簡報。向省政協信息中心及市委、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反映委員意見和建議。指導全市政協系統的信息工作和培訓信息幹部。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各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現任領導

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操學誠
黨組副書記、副主席 :李軍
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曉紅薛維柱梁宏宇
副主席:張守耀李新華
黨組成員、秘書長:薛建明 [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發展歷史

太原市政協從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回顧其成立前後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時期是從1950年4月太原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市協商委員會到1955年3月市政協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這五年中,市協商委員會在宣傳貫徹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各項政策,組織各界人士學習政治理論和重要時事,團結各界人士,在恢復和發展經濟、加強政權建設、鞏固人民民主專政、鞏固與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開展抗美援朝運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
第二個時期是從1955年3月市政協一屆一次會議到“文化大革命”開始,在這11年中,市政協歷經一、二、三、四、五屆任期。在此期間,市政協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領導下,對關係全市人民政治生活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廣泛充分的協商,在團結全市人民羣眾,完成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推動各方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在促進各界人士自身思想進步,活躍全市政治生活,調整統一戰線內部關係以及克服自然災害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作出重要的貢獻。
第三個時期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即1977年至今。“文革”期間,我市政協工作和全國一樣受到嚴重挫折,組織機構陷於癱瘓。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祖國進入了新的發展時間,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政協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77年11月,經中共太原市委批准,成立了太原市政協臨時領導工作小組,政協活動開始恢復。在這一新的發展時期,我國階段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統一戰線發展成為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聯盟,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被明確規定為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1982年9月市政協第六屆委員會召開,我市人民政協工作全面恢復。
隨着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所進行的撥亂反映正和工作重心的轉移,人民政協的工作重點也隨之轉移到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從此,我市政協工作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市政協在六、七、八、九、十屆委員會期間,認真履行人民政協主要職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太原穩定和發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這一階段,市政協在政協工作制度建設方面,在紡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理論探索方面以及政協機關自身基礎建設方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行了多方面的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市政協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並得到了全國政協和省政協的肯定。全國政協會議和全國政協報刊多次介紹太原市政協的經驗,我市政協的工作跨入了全國地方政協工作先進行列。
太原市政協在六屆以前每屆的任期不同,第一屆任期三年,第二屆任期二年,第三屆任期四年,第四屆任期二年,第五屆由於特殊的原因停止正常工作。從第六屆開始至今,每屆任期為五年。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組織構成

五十年來,市政協組織構成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市政協委員由一屆時的103人,發展到十一屆的450人,由20個界別擴展為30個界別,全市政協組織由市延伸到10個縣(市、區),包括了全市一個執政黨和6個參政黨、7個人民團體、16個界別,共30個方面的代表人物。政協委員的代表性空前廣泛,民主監督的力度也隨之加強。市政協機關由創建時的5個人、兩個辦事機構(秘書處和學習委員會),發展到90多名職工和一廳(辦公廳)二室(研究室、社情民意研究室)九委(專門委員會)的辦公機構,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基礎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五十二年來,市政協作為我市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面旗幟,團結全市民主黨派和各族各界人民羣眾,在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人民民主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在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太原的改革、發展、穩定、促進太原市的繁榮和進步,在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在發展我市愛國統一戰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和對外友好交往活動中,發揮了獨特的無法替代的作用。
新的千年是人民政協實現跨世紀戰略目標的重要時期。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賦予人民政協新的使命,為人民政協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太原市委的領導下,團結組織全市政協委員,同心同德、羣策羣力,努力把市政協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市實現率先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政協機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辦公室

綜合科
人事科
聯絡科
機關黨委
行政科
財務科
離退人員管理科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專委會

研究室
提案委
文化文史和學習委
港澳台僑外事委
經濟委
人資環城委
教科衞體委
社法委
民宗委
農業和農村委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事業單位

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歷屆政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一屆

主席:王大任、池必卿
副主席:曹煥文、王文光、蘭亭、周鳳儀、李叔蔭
秘書長:趙建邦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二屆

主席:李琦
副主席:蘭亭、成恆長、李叔蔭、周鳳儀、曹煥文、胡亦仁、任悟憎
秘書長:楊進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三屆

主席:麻貴書
副主席:成恆長、任悟憎、周鳳儀、胡亦仁、曹煥文、劉志弘
秘書長:席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四屆

主席:麻貴書、袁振
副主席:胡亦仁、曹煥文、成恆長、陳公慶、任悟憎、劉志弘
秘書長:席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五屆

主席:袁振
副主席:胡亦仁、曹煥文、成恆長、陳公慶、任悟憎
秘書長:席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六屆

主席:李好山
副主席:徐鎮海、劉逢炎、白玉、秦國棟、陳茂雄、賈澤卿、李樹林、商鈞、 周介泓
秘書長:郭理、趙振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七屆

主席:孫英、董藝
副主席:李樹林、秦國棟、陳茂雄、商鈞、趙振亮、楊巨潮、連之誠、蔡麟笙、李福伍
秘書長:梅煌、李順保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八屆

主席:董藝
副主席:李福伍、蔡麟笙、暢錦屏、周岱、楊伯豫、韓儒英、劉祥正
秘書長:李順保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九屆

主席:李海恆
副主席:李福伍、張國勳、周岱、楊伯豫、韓儒英、劉祥正、郝月明、杜明基、平淑華、李瑞瑜
秘書長:劉祥正、郝月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十屆

主席:李海恆、姬和平
副主席:平淑華、李瑞瑜、袁實、趙關順、王繼祖、傅建榮、張政、王愛萍
秘書長:徐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十一屆

主席:姬和平
黨組書記:張貴元
副主席:袁實、趙關順、王愛萍、王志強、張玉蘭、張友君、陳遠新、張文旺、薛維梁
秘書長:徐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十二屆

主席:張貴元
副主席:任書文、張政 、王愛萍、陳遠新、張文旺、薛維梁、毛志鳴、馮霞、任曉峯
秘書長:劉建中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太原市委員會第十三屆

主席:操學誠
副主席:郝寶清、王建堂、劉建中、馬培生、李俊林、陳繼光
秘書長:薛建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