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唐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第二個朝代)

鎖定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1] 
乾寧三年(896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從此割據河東。 [2]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晉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並視梁朝閏朝,仍奉唐朝正朔 [3]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晉王位。 [4]  天祐二十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 [1]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同年底,岐王李茂貞稱臣;同光三年(925年)滅前蜀王衍;天成三年(928年)南平高從誨稱臣複稱藩鎮;長興元年(930年)南楚馬希聲稱臣複稱藩鎮;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5] 
後唐疆域廣闊,主要控制着中國北方地區,東接海濱,西括隴右川蜀,北帶長城,包括幽雲十六州,南越江漢。925年至933年,南方諸國除南吳南漢外皆奉後唐正朔。930年,後唐控制國土到達極盛;有今豫、魯、晉、冀、湘、渝諸省,陝、川、鄂之大部,寧、甘、黔各一部分,以及蘇、皖淮北等地。 [1] 
後唐同時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後人雲:“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1]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古代史地圖集》 [6] 
中文名
後唐
外文名
Later Tang Dynasty
別    名

大唐
唐國
時間範圍
923年 至 936年
帝    王
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珂
都    城
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主要城市
開封宋州鄴都太原成都
貨    幣
元寶、通寶
人口數量
約1000萬以上(930年)
主要民族
漢族、沙陀族
開國皇帝
莊宗李存勖
亡國皇帝
末帝李從珂

後唐國號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唐昭宣帝李柷下詔禪位梁王朱温(時名“朱晃”),同年四月,唐帝正式遜位, [7]  朱温隨後登基,改“唐”國號為“梁”, [8]  史稱後梁晉國岐國吳國仍以“唐”為國號,仍稱“天祐”年號。天佑二十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稱帝,改元“同光”,同年底李存勖後梁,定都洛陽,李存勖並沒有按傳統以自己的王號“晉”作為新朝的稱號,而是採用“唐”作為國號,史稱“後唐”;且在滅梁之前,一直延用唐昭宗時的“天祐”作為年號。所以“前晉政權”和“後唐政權”的正式國號仍然是,然而為了區別李淵建立的石敬瑭建立的,故稱呼李存勖稱帝前的政權為前晉,稱帝后的政權為後唐”。 [1] 
五代十國,天下分崩,中原五朝更迭。歷來皆以中原梁、唐、晉、漢、周為正統一脈相承。然五代末及宋初,皆視後梁,究其原因,是因後唐以中興唐祚為號召,用唐天佑年號,復唐立國,且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皆出自河東集團。後唐一度被視為中興大唐的存在,且自身實力雄厚,統治版圖為五代各國之最,再而莊宗也為李柷上諡號,雖然血脈不同,但有所繼承。 [9] 
後唐滅亡後,天福二年(937年),李昪在江南建立徐齊政權,天福四年(徐齊升元二年,939年)改國號為唐, [10] 南唐(另説天福二年建國時國號就是唐 [11]  ,並無所謂“徐齊”之存在)。清人陳鱣編撰《續唐書》時,根據明人陳霆編撰《唐餘紀傳》的宗旨,以後唐、南唐兩朝,上承唐祚,下啓宋朝,應當作為五代十國之正統。 [12] 
百科x混知:圖解五代 百科x混知:圖解五代

後唐歷史

後唐梁晉爭霸

中和三年(883年)沙陀族將領李克用因收復京師長安有功被封河東節度使,治太原府。中和四年(884年)、大順二年(891年),李克用曾兩次受封“隴西郡王”。 [13-14]  乾寧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乙未日,896年1月1日),李克用受封晉王,建立晉國 [15-16]  由於朱全忠曾有意暗殺李克用,但被李克用僥倖脱身,所以李克用與朱全忠誓不兩立。 [17]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李克用複稱天祐年號,晉國成為後梁北方最大的威脅。 [18]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死後,子李存勖即晉王位。 [4]  [19] 
天祐七年(910年)朱温企圖徹底消滅義武軍成德軍,派大軍進攻趙地。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無法抵禦後梁的進攻,向晉國求救。 [20]  同時義武節度使北平王王處直也遣使表示願意歸附晉國。李存勖把握時機,派大軍救趙,與梁軍大戰於柏鄉,大敗梁軍。柏鄉之戰後,義武軍成德軍都歸附於晉國,使得晉國的勢力逐漸強大。
天祐八年(911年)盧龍節度使燕王劉守光稱帝,改元應天,國號“燕”,史稱“桀燕”。 [21]  李存勖以平叛為名,大舉進攻燕國。天祐十年(913年)晉國滅亡燕國,殺劉守光於太原。 [22]  經過此戰,河北之地大都歸屬於晉,為晉南下滅後梁奠定了基礎。
天祐十二年(915年)天雄節度使鄴王楊師厚去世,梁末帝企圖分魏博為兩鎮,魏博軍亂,相繼以州縣歸降晉國 [23]  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後,魏博諸州為晉國所有。自此,河朔三鎮全部都歸入晉國的統治之下,使得梁晉形勢發生逆轉,晉國由弱勢一方變為強勢一方。天祐十五年(918年)晉王李存勖率軍攻,在今河南胡柳陂一帶與梁軍大戰,晉軍先敗後勝,但也傷亡慘重,無力再攻汴州。
天祐十八年(921年)趙國發生內亂,趙王王鎔為其養子張文禮所殺,李存勖派大軍討伐,張文禮病死。 [24]  天祐十九年(922年)李存審攻陷鎮州,殺張文禮之子張處瑾,自此趙地徹底為前晉所有。 [25] 

後唐莊宗入汴

後唐滅後梁之戰示意圖 後唐滅後梁之戰示意圖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天祐二十年為同光元年,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家稱之為後唐。 [1] 
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初二,李存勖親率大軍由楊劉渡河,初三,進至鄆州,以部將李嗣源為前鋒。當夜越過汶水,次日晨與梁將王彥章相遇,一戰而勝,並克中都(今山東汶上),擒王彥章。他又採納李嗣源關於兵貴神速、急趨汴州的建議,命其率前軍當夜出發,自率主力繼後。初七,進至曹州(今山東曹縣西北),梁將不戰而降,朱友貞見援兵無望而自殺。初九,唐軍至汴州,王瓚開門出降。十二日,段凝率軍五萬到封丘(今屬河南)請降,後梁滅亡。 [26]  李存勖入汴州後,貶鄭珏為萊州司户參軍,蕭頃登州司户參軍;殺李振趙巖張漢傑、朱珪,滅其族。 [27] 

後唐同光亂政

建立後唐的後唐莊宗李存勖 建立後唐的後唐莊宗李存勖
李存勖與伶人同台演出,並起藝名“李天下”;因喜好演戲,而對伶人特別寵信,以致出現了伶人干政的古代少有的現象。唐末宦官大批被殺,僥倖逃生的宦官多藏匿民間。李存勖登基後,宦官勢力死灰復燃。李存勖身邊的宦官多達近千人。且以宦官為監軍,牽制軍中將領。李存勖聽信伶人和宦官的讒言,疏忌宿將,弄得人人自危。大將李嗣源可謂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
租庸使孔謙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李存勖反而認為孔謙理財有功,賜“豐財贍國功臣”稱號。 [28]  李存勖聽信宦官之言,設立內府和外府;導致外府常虛竭無餘而內府山積。 [29]  當時政制混亂,政出多門。皇太后誥命,皇后教令,與莊宗的制敕交行於地方,地方官府都照辦不誤。 [30] 
同光二年(924年)南漢國主劉龑聽説李存勖滅梁,心生恐懼,派使者進貢,並窺探虛實。使者何詞返漢後,向劉龑彙報説:李存勖“驕淫無政,不足畏也”。 [31] 

後唐蜀主出降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莊宗命魏王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領兵六萬,自鳳翔走大散關入蜀;另以高季興為東南面行營都招討使,率荊南軍攻取夔州忠州萬州等地。 [32] 
同光三年(925年)十月,馬步軍都指揮使李紹深攻克威武城;蜀將王承捷以鳳、興、文、扶四州降唐。唐軍長驅直入,李繼岌兵臨興州,蜀將宋光葆以梓、綿、劍、龍、普五州降唐;而後蜀國武定節度使王承肇、山南節度使王宗威、階州刺史王承嶽分別獻城投降;只有蜀國天雄節度使王承休與副使安重霸打算出秦州攻打唐軍,至茂州,兵馬僅剩兩千,安重霸見大勢已去,以秦、隴二州降唐。高季興乘勢率水軍逆流而上,攻打施州。蜀國峽路招討使張武用鐵鎖斷絕長江航路,大敗荊南軍,高季興乘輕舟逃走。不久,張武聞北路失敗,便以夔、忠、萬三州降唐。十一月,唐軍晝夜兼行,至利州,王宗弼聞風棄城西逃。李繼岌率大軍向劍州綿州漢州推進。蜀國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宗壽以遂、合、渝、瀘、昌五州降唐。李紹琛到達綿州時,綿江浮橋已被蜀兵破壞。為速取蜀國,李紹琛乘蜀兵潰敗之機,率大軍騎馬渡江,入鹿頭關,攻克漢州,直逼成都。
同光三年(92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繼岌率大軍到達成都,翌日,蜀主王衍出降,前蜀滅亡。 [33] 

後唐明宗之治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皇甫暉鄴都叛亂,李存勖命李嗣源前往討伐。不料剛到魏州城下,所部發生譁變,與魏州叛軍會合,共同擁戴李嗣源為帝。李嗣源起初託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後來在女婿石敬瑭以及手下安重誨霍彥威的勸誘之下起兵造反。 [34]  莊宗聽聞討伐軍有變,即令懷遠指揮使白從暉率騎兵扼守河陽橋,以護衞京城;又拿出金帛賞賜諸軍,並親率軍趨汴梁,但為時已晚。途中聞知李嗣源已入汴梁,即倉皇回逃,至滎陽,隨從士卒已散逃過半。剛抵洛陽,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亦率所部兵譁變,與京城駐軍展開混戰。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初一,莊宗率近衞騎兵出戰,中流矢而死。初三,李嗣源入洛陽,被羣臣擁戴為監國,不久於莊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同光四年為天成元年。 [35] 
天成元年(926年)霍彥威孔循勸明宗更換國號,明宗以兄終弟及為由否決了這一提議。 [36]  丙申,殺租庸使孔謙。天成四年(929年)六月,前荊南行軍司馬、歸州刺史高從誨,上表請求歸附朝廷。七月,明宗任命高從誨為荊南節度使,兼侍中。
長興元年(930年)十一月,武安節度使馬希聲,上表請求歸附朝廷。十二月,明宗任命馬希聲為武安、靜江節度使,兼中書令長興元年(930年)十一月,契丹國東丹王耶律倍歸唐,明宗以天子儀衞迎接,並賜姓東丹,名慕華,拜懷化軍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後又賜國姓李名贊華,改封隴西縣開國公。長興二年(931年)六月,明宗復置明法科,同大唐開元禮
明宗統治時期,後唐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十分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實際上,明宗之治並不穩定。明宗晚年,國內已有亂象。 [37] 

後唐宋潞之爭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二十日,秦王李從榮因謀反被處死。當時李嗣源病危,於次日派宦官孟漢瓊到鄴都召李從厚回京。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嗣源去世,秘不發喪達六天之久。 [38]  十二月一日,在西宮發喪,李從厚即皇帝位,改長興四年為應順元年。 [39] 
閔帝即位後,把潞王李從珂石敬瑭當成眼中釘。閔帝先是罷李從珂之子李重吉控鶴指揮使,外任亳州團練使。又將李從珂改鎮河東,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改鎮成德,將成德節度使範延光改鎮天雄,讓自己的堂兄弟李從璋調任鳳翔,接替李從珂的節度使職務。因此李從珂在部下的鼓動下,拒絕了朝廷命令,起兵造反。
應順元年(934年)三月,朝廷軍馬兵臨鳳翔城下。李從珂登城哭訴,言其無罪,被奸人所害。禁軍將領楊思權為一己私慾,遂煽動禁軍兵變,率諸軍投降了李從珂。李從珂盡出鳳翔所有用來賞軍,並許諾攻下洛陽後,再給予重賞。潞王大軍很快攻下長安、華州、陝州,侍衞親軍紛紛歸順潞王。閔帝無奈,只好倉皇向魏州逃去,途中遇到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石敬瑭引兵盡殺閔帝親隨,將閔帝軟禁在衞州。 [40] 
應順元年(934年)四月三日,李從珂率軍進入洛陽城。宰相馮道率領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次天,曹太后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六日,又立李從珂為帝,改應順元年為清泰元年。 [41] 

後唐末帝失國

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
清泰二年(935年)末帝派遣武寧節度使張敬達領兵駐屯在代州,牽制並監視石敬瑭。 [42]  清泰三年(936年)末帝又調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企圖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權。石敬瑭拒絕調任。於是,石敬瑭叛變,同時石敬瑭還上表指責李從珂即位非法,應立即將皇位讓給許王。末帝大怒,撕毀奏表,削其官爵。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末帝任命建雄軍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楊光遠為副使,率大軍討伐石敬瑭。 [43]  唐軍包圍了太原,築長圍以圍困晉陽。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願意割地稱臣。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親率五萬兵馬增援石敬瑭,唐軍與遼晉聯軍大戰於團柏谷,唐軍大敗,死傷萬餘人。隨後,石敬瑭與契丹軍得以順利南下進逼京師洛陽。途中先鋒指揮使安審信、振武守將安重榮、彰聖指揮使張萬迪等將紛紛歸降石敬瑭,後唐統治岌岌可危,處於即將全面崩潰的前夕。
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末帝見大勢已去,帶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遂亡。
天福四年(939年)九月,石敬瑭封許王李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舊制。 [44]  開運四年(947年)三月,耶律德光率遼軍北歸,命蕭翰留守汴州,後晉大將劉知遠起兵太原,蕭翰矯詔封李從益為權知南朝軍國事,六月,劉知遠派郭從義王淑妃和李從益於開封。 [57] 

後唐疆域

後唐領土範圍

後唐於923年滅後梁,除南漢南吳前蜀外,其餘各國皆稱臣納貢;926年又滅前蜀,南平南楚於928年、930年先後內附後唐,後唐一度統一漢地大部,對中原王朝最終統一全國具有歷史推動意義。 [45] 
後唐極盛時期的疆域,東接海濱,西括隴右,北帶長城,南至嶺南。約有今河南、陝西、山西、寧夏、北京、天津、山東、湖南、湖北等省市,河北省張家口以南地區,四川省岷江、大渡河以東地區,甘肅省東部,貴州北部,江蘇省徐州地區,安徽省西北部、廣東省北部以及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西南部。 [45] 

後唐行政區劃

後唐起自河東,東平燕人,取灜、莫以北諸州,遂定幽、薊之地,復南下滅梁。初莊宗即位,以魏州為東都,號興唐府;以鎮州為北都,號真定府;太原為西都。滅梁後,遷都洛陽,號為東都,時稱洛京。因以長安為西京,太原改為北都,而魏州、鎮州如故。同光後,稱洛陽為興唐府,魏州別號鄴都;天成以後,廢鄴都,僅西北東三都存焉。其疆域較梁略廣,兼有九道之地; [46]  唐字滅燕臣岐,破西蜀後,僅餘吳、吳越、南平、楚、閩、南漢諸國,及孟知祥以蜀地稱王,與唐共八國,其時“東際於海,南至淮、漢,西逾秦、隴,皆唐境也。共得州一百二十有三。
各府尹、節度使管轄諸州
東都留守(河南府、洛京、汝州)
西京留守(京兆府、金州)
鳳翔鎮(鳳翔府、乾州、隴州、義州)
北京留守(太原府、遼、汾州、沁州、石州、憲州、嵐州、代州、忻州、府州、蔚州)
歸義鎮(瓜州、沙州、甘州、肅州)
河西鎮(西涼府)
振武鎮(朔州、勝州、麟州)
昭武鎮(利州、集州、巴州、通州)
宣武鎮(汴州、曹州)
武貞鎮(朗州、嶽州、澧州)
武興鎮(鳳州、興州、文州、扶州)
大同鎮(雲州)
武定鎮(洋州、壁州、蓬州)
靜難鎮(慶州、寧州、衍州、邠州)
護國鎮(河中府、絳州)
建雄鎮(晉州、慈州、隰州)
平盧鎮(青州、淄州、萊州、登州)
武寧鎮(徐州、宿州)
天平鎮(鄆州、齊州、棣州)
成德鎮(鎮州、趙州、深州、冀州)
昭義鎮(潞州、澤州)
匡國鎮(華州、商州、同州)
寧江鎮(夔州、忠州、施州、萬州)
河陽鎮(孟州、懷州)
山南西道鎮(興元府、開州、渠州)
武興鎮(鳳州、興州、文州、扶州)
安遠鎮(安州、申州)
山南東道鎮(襄州、房州、均州、復州)
定難鎮(夏州、宥州、銀州、綏州)
保大鎮(鄜州、坊州)
雄武鎮(秦州、成州、階州)
歸德鎮(宋州、單州、毫州、穎州)
彰武鎮(延州、丹州)
義武鎮(定州、祁州、易州)
威勝鎮(鄧州、唐州、隨州、郢州)
武泰鎮(黔州、涪州)
泰寧鎮(兗州、沂州、密州)
威塞鎮(新州、毅州、儒州、媯州)
彰國鎮(應州、寰州)
忠武鎮(許州、陳州、蔡州)
荊南鎮(江陵府、峽州、歸州)
義成鎮(滑州、濮州)
橫海鎮(滄州、景州、德州)
羈縻州(辰州、敍州)
鎮國鎮(華州、商州)
安國鎮(邢州、洺州、磁州)
直隸州(鄭州、耀州)
保義鎮(陝州、虢州)
武定鎮(洋州、壁州、蓬州)
劍南西川鎮(成都府、茂州、維州、彭州、漢州、蜀州、邛州、眉州、陵州、簡州、雅州、黎州、嘉州、榮州、資州、戎州)
靜江鎮(桂州、融州、昭州、宜州、柳州、象州、州嚴、思唐州、蒙州、富州、賀州、梧州、龔州)
盧龍鎮(幽州、涿州、莫州、灜州、薊州、順州、檀州、平州、泰州)
劍南東川鎮(梓州、綿州、龍州、劍州、閬州、果州、普州)
武安鎮(潭州、邵州、衡州、永州、道州、連州、郴州)
天雄鎮(興唐府、貝州、博州、相州、衞州、澶州)
朔方鎮(警州、雄州、靈州、鹽州、威州)
彰義鎮(涇州、行武州、行渭州、行原州)
武信鎮(遂州、合州、昌州、渝州、瀘州)

後唐藩屬國

後唐立國後,先後有新羅國國王樸昇英渤海國國王大諲譔奚族首領李紹威黑水靺鞨首領兀兒黑水國回鶻吐渾白承福、党項、突厥、契丹、吐蕃韃靼、遣使朝貢。 [59] 
同光二年(924年)四月,甘州回鶻權知可汗仁美遣都督李引釋迦、副使鐵林、都監楊福安等共六十六人來貢方物,並獻善馬九匹。六月,莊宗冊封其為英義可汗。天成三年(928年)正月,甘州回鶻權知可汗仁裕遣都督李阿山等120人入貢。同年,明宗冊封其為順化可汗。 [59]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後百濟國王甄萱遣使向後唐稱藩,莊宗冊封甄萱為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海東四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等事、百濟王、食邑二千五百户,後又被加封為檢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濟軍事。 [58] 
長興二年(931年),權知高麗國事王建派王仲儒出使後唐,請求冊封。長興三年(933年)三月,明宗派遣使臣王瓊、楊昭業前往高麗,冊封王建為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玄菟州都督、上柱國、充大義軍使、高麗國王,封神惠王后柳氏為河東郡夫人。王建遂停用天授年號,改用後唐長興年號。

後唐政治

後唐中樞體制

晚唐五代中樞體制演變的重要環節是後唐樞密院的建立。據《五代會要》卷二四《樞密使》條載:“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崇政院依舊為樞密院。”《舊五代史》卷一四九《職官志》記載與此同。此後學者亦多認為後唐樞密院是直接繼承後梁之崇政院而來。然而從職能演化的角度來看,後唐樞密院的建立與後梁的崇政院並無直接淵源。從職能上看,後唐的樞密院自建立之初就與梁之崇政院有着明顯的差別。最大差別在於它已經走向外朝,與中書門下分領政事 ,其主要的職掌是軍政。
與崇政院主要參與謀議而少行事於外相反,後唐時期的樞密院廣泛參與行政事務,尤其是軍政事務,例如調發軍隊、除授軍職、主征伐、掌馬政等,實際上已經擔當其最高軍事行政機構的角色。武事歸樞密院,文事歸中書的職責劃分在當時已經是為中書所認可,而不如晚唐那樣是對中書權力的侵奪。
後唐時期中書 、樞密對掌文武的另一表現是樞密院有了自己處分公事的文書。樞密院之“宣”與中書之“敕”並行 ,在文書運行上體現了兩者的對等地位。
後唐的樞密院在建立之初就已經被賦予了軍政方面的領導權而與中書分秉朝政,其直接的淵源即是後唐原藩鎮體制下所設置的中門使。李存勖意在仿唐制而設的中門使在繼承了樞密使的基本職能的同時,又與自己本鎮的實際情況和任務相結合,賦予了它掌握軍政的新功能。當莊宗滅梁,化家為國,原先的藩鎮體制轉化為國家體制,中門使也轉化為樞密使,從而開啓一代新制。

後唐官職制度

  • 中央官制
同光元年(923年),重建樞密院。廢崇政院,以親信外臣任樞密使,直接以“宣”行使職權,侵奪了中書的職權。 [47] 
後唐亦設租庸使統領財政。天成元年(926年)四月,改由宰相或宣徽使判鹽鐵户部度支。長興元年(930)八月,明宗決定使用三司使職名,三司使遂成為最高財政官員。 [47] 
  • 地方官制
府、州分為節度使州、防禦使州、團練使州、刺史州,州長官為刺史,通常由前三使分別兼任,單任刺史的較少。節度使兼任州刺史,本州以外的轄州,稱為支郡,上述各類長官幾乎都由武將擔任。都城、陪都稱府,長官稱,陪都設留守兼任府尹。州、府下設判官推官為上佐,錄事參軍掌庶務,户曹、倉曹等分理諸事。 [47] 
縣設縣令,下設主簿縣尉分理民事、刑獄,後以鎮將理刑獄治安,縣尉遂廢。 [47] 

後唐刑法制度

同光二年(924年)二月,刑部尚書盧質奏呈纂集的《同光刑律統類》13卷。 [48] 
天成元年(926年)十月,根據御史大夫李琪奏請,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奉命共同“詳定一件格施行”,後經過“集眾商量”,明宗批准行用內容涉及刑獄的唐代《開成格》。天成年間,《天成長定格》1卷,《天成雜敕》3卷,立法情況不詳。長興四年(933年)六月,明宗敕令御史中丞龍敏、給事中張鵬、中書舍人盧導、刑部侍郎任贊、大理卿李延範等詳定《大中刑法統類》。 [48] 
清泰元年(934年)十月,立有《明宗朝敕》。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六月,中書門下奏稱:“今諸司每有公事,見執清泰元年(934年)十月十四日編敕施行,稱明宗朝敕”。清泰三年(936年)四月,御史中丞盧損等進清泰元年以前11年內製敕,將其中“可久遠施行者”編為30卷,末帝敕令御史台頒行。 [48] 
後唐刑事法制具有典型的唐宋變革期的承啓性。後唐處於五代亂世中段,又以唐代法統繼承者自居,嬗變與繼承的合力,致使後唐法制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並非絕對意義的法制創新,而是在繼承唐代(準確説是唐中後期)法制基礎上向縱深發展,並影響到宋代的:刑書編纂形式中,“刑統”是繼承唐制發展而成,“編敕”則屬創新為之,兩者皆影響至宋。同時,變革又促使後唐法制矛盾運作,官方立法表達與司法實踐之間、不同層次的司法實踐之間出現強勢背離,故法史教科書中所稱五代濫刑現象凸顯。 [48] 

後唐軍事

後唐禁軍來源

後唐禁軍實源於李克用創建的河東鎮之軍隊。其軍隊主要由沙陀契苾吐谷渾和代北漢人和河東土著人為主,其中堅力量便是李克用所收養的所謂義兒軍。李克用最初的軍隊主要由少數民族組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被任命為雁門節度使,募兵八萬,皆代北軍兵。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主要為吐谷渾沙陀回鶻室韋韃靼之屬,由於少數民族的遊牧特性,這支軍隊驍勇善戰,常能以少勝多,是河東軍隊的中堅力量。李克用就是依靠這隻軍隊,在鎮壓黃巢起義軍以及後來與朱温的爭霸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河東軍隊的另一組成來源便是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在兼併戰爭中收編的其他方鎮的軍隊,尤其是李存勖攻取河朔地區後,收編的幽州、成德和魏博等鎮的軍隊。這些部隊彌補了沙陀、吐谷渾等擅長野戰而不長於攻城的弱點,極大的提高了後唐軍隊的作戰力。923年滅梁,又大規模的收編了後梁的禁軍部隊,使其成為後唐的禁軍部隊。 [49] 

後唐六軍系統

後唐以唐朝繼承者自居,故其在軍制上自然不會完全沿襲後梁之制。莊宗在滅梁後,即以左右龍武、左右羽林、左右神武等為六軍。明宗時期,後唐對左右羽林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頓,從而使羽林軍的兵力得到了加強。長興二年,左右羽林軍被改編為左右嚴衞軍,龍武、神武改編為左右捧聖軍;次年,神捷、神威、廣捷等軍改編為左右羽林軍。 [49] 

後唐侍衞親軍

後唐的侍衞親軍之制,在莊宗統治時期較為混亂,莊宗除了將河東軍隊升格為禁軍外;還將在戰爭中收編的河朔諸鎮的軍隊改編為禁軍;對於歸降來的原後梁禁軍,經過收編後仍保留了其禁軍軍號。這些禁軍除了六軍以外,其餘的均屬於侍衞親軍系統,因此這一時期的後唐侍衞親軍下屬的軍隊眾多,軍號繁雜,顯得較為混亂。明宗統治時期一度對禁軍進行過整頓,並給侍衞步軍和侍衞馬軍授予了軍號,初步改變了這種混亂狀態。 [49] 

後唐對外戰爭

時間
戰爭
交戰方
結果
907年
梁軍幾乎被全殲
908年
三垂岡之戰
梁軍傷亡過萬
909年
-
910年
梁軍精鋭損失慘重
911年
梁軍救援失敗,燕帝劉守光被俘,燕亡
915年
梁軍七萬兵馬幾乎全部被殲
916年
晉陽之戰
-
918年
梁軍傷亡近三萬,唐軍傷亡慘重無力再攻汴州
919年
梁軍傷亡近千人,唐軍固守德勝南城
920年
-
921年
望都之戰
契丹國
契丹軍傷亡數千,鎮州叛亂被平定
922年
-
衞州之戰
-
923年
-
梁軍傷亡過萬,唐軍保住南進重鎮楊劉
梁軍不戰而降,梁帝朱友貞自殺,梁亡
925年
蜀軍不戰而降,蜀帝王衍出降,蜀亡
929年
北平國、契丹國
北平軍獻定州城降,王都自焚,北平國亡
930年
唐軍攻兩川失敗,兩川割據成為現實
936年
晉朝、契丹國
唐軍不戰而降,末帝李從珂自焚,唐亡

後唐經濟

後唐賦税

明宗不僅減輕了賦税,天成四年(929)還規定,全境按季節早晚,分別規定幾種納賦期限,自氣候比較温暖的黃淮地區,“夏税”自五月十五日起徵,八月初一日納足,最北部的沿邊地區,則自六月初十日起徵,九月納足。比唐制晚一至三月,便於税户納税,這是兩税制(田賦)實行以來最重要的改革。

後唐貨幣

後唐以恢復唐朝正統為號召,滅梁之後鑄行新錢,仍沿用開元通寶之稱,中間屢遭變故,舊錢日少,所剩不。而之後的後唐莊宗時,兵事漸少,商業略盛,市場中錢少不便,乃於天成年間鑄“天成元寶”,以便流通。此錢徑2.4釐米,錢文隸書,旋讀,書法渾厚凝重,輪廓闊壯,較為精良。但此錢民間有私鑄者。另外有“清泰元寶”,是末帝李從珂於清泰年間所鑄。錢徑3.4釐米,錢文隸書,順讀,書法平平。後唐十餘年間變動迭起,似不應鑄錢。所以學者有認為此錢乃仿自北宋 “崇寧重寶”,並不是後唐清泰年間所鑄。
天成二年(927),各地“街坊市肆人户不顧條章(指每陌八十文),皆將短錢(指每陌少於八十文)轉換長錢(折算一百文)”,詔令“並須使八十陌錢”(以八十文折算一百文)。由於現錢缺乏,後漢乾祐中,“官庫出納緡錢,皆以八十為陌,至是民輸者如舊,官給者以七十七為陌,遂為常式”。
長興元年郭在徽曾建議:“鑄造新錢,或一當十,或一當三十,或一當五十”,但被認為“以一當十,真謂將虛作實”而否定。

後唐水利

後梁與晉連年征戰,使河北地區歲無寧日,後梁先後兩次決黃河以阻擋晉軍,致使黃河中下游地區洪水氾濫,後唐滅梁後多次修復酸棗縣(今延津)境內河堤。尤其是長興元年(930年)張敬詢任滑州節度使後,“河水連年溢堤,乃自酸棗縣界至濮州,廣堤防一丈五尺,東西二百里,民甚賴之”。
明宗時注意興修水利,長興三年(932年)五月,“幽州進呈新開東南河路圖,自王馬口至淤口長一百六十五里,闊六十五步,深一丈二尺,可勝漕船千石”,可以通航60噸左右的船隻,在當時內河航運中這是較大的船隻。這是五代前期河北北部地區重要漕運河道,自後晉時起本地區屬於遼朝。

後唐農業

後唐為解決軍需,恢復“營田”。明宗時,利用閒田興置的軍屯,不僅利用兵士,而且還用無地民户耕種,恢復農業生產,在解決軍隊糧食供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為了防止軍隊搶佔民間良田及強迫民户耕種,以及有些民户投靠“營田務”,以致官府税收損失。長興二年(931年)九月規定:“應三京、諸道營田,只耕佃無主荒田及召浮客。”
為了鼓勵逃户歸業恢復農業生產,天成三年(928年)規定“每逃户歸業後,委州司各與公憑,二年內放免兩税差科”的優惠。長興三年還對因水災而外逃農户的房屋、樹木及“動使什物”,由各村鄰居保管,待逃户回鄉後歸還,春耕時業主還未回來,允許鄰户耕種並承擔賦税,如業主歸來,則等秋收後歸還土地。保護原業主的財產並減税以鼓勵農民歸業,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

後唐手工業

後唐宰相馮道等奏準刻版印賣儒家羣經,作為儒生學用的標準文本。當時,自長興三年(932年)始據唐《開成石經》校刻《九經》(《易經》、《書經》、《詩經》、《三禮》和《春秋三傳》),歷後晉、後漢,至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共用二十餘年時間方告完成。這“九經”世稱《五代監本九經》,是我國曆史上最早雕印的儒家典籍。
後唐的坑冶業,以鐵、銅為主,其次是金、銀、鉛、錫。坑冶由私人經營的,繳納一定數額的税“歲課”。也有朝廷直接經營的,產品的運銷全受朝廷的控制。
後唐冶鐵業十分發達。明宗曾下詔“並許百姓逐便自鑄造”。

後唐官道

天成三年(928年),興元府重修通向關中的“斜谷閣道二千八百餘間”,洋州又“重開入蜀舊路,比今官道近三十五驛”,夔州也開新路至房州,加強了後唐邊境與腹地的陸路交通。

後唐文化

後唐科舉

長興三年(932年)取進士8人,而諸科達81人,開諸科取士多於進士的先例;後晉天福六年取進士1人,而取諸科達45人。自天福九年起,諸科取士多於進士,遂成慣例。
天成五年(930年),宋延美“明算科及第。是年明算五人,而延美為之首”。

後唐節慶

寒食節是百姓“野祭”掃墓的節日,同光三年(925年)莊宗出洛陽西郊望帝陵方向進行“望祭”,是仿民俗進行的,稱為“破散”,為其後帝王所沿襲,並燒衣服、紙錢。

後唐喪俗

後唐時,京城洛陽凡是死亡之家都需經官府或軍方巡察,如有非正常死亡,事涉冤誣即行追勘,並對各級官員、百姓的喪葬儀制,包括明器數量等都有規定。

後唐史學

雖然戰亂不斷,後唐仍沿唐制設史館。修撰《莊宗實錄》、《明莊宗錄》、《(後)唐功臣列傳》,還有莊宗曾祖朱邪執宜、祖李國昌、父李克用的《懿祖、顯祖、太祖紀年錄》。
後唐時,又規定時政記起居注,以及各種行政措施,包括法令變更、州縣廢置、中高級官員的任免儀制禮樂等文件,並送史館存檔,當為晉、漢、週三代所沿襲。不僅成為歷代修撰本朝或前朝實錄的素材,也是北宋初年修撰《五代會要》、《舊五代史》各志的依據。

後唐外交

後唐與契丹

儘管李克用對於契丹的背盟耿耿於懷,臨死時曾囑其兒子、繼位為晉王的李存勖,要他繼承父志,報仇雪恨。但是,晉既無力消滅契丹,又要傾全力於對後梁的戰爭,因此,即使不能爭取到契丹的援助,至少也要爭取契丹保持中立,以免自己處於腹背受敵的狼狽境地。因此後唐建立後,莊宗李存勖一方面極力通過認親的方式爭取與契丹建立和睦關係,以減輕背後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加強北邊的防禦,對於入犯的契丹軍隊進行堅決的反擊。
莊宗死,明宗繼立。明宗為了與契丹搞好關係,遣供奉官姚坤出使契丹。由於契丹方面提出割讓黃河以北的土地(後稍作讓步,要求割讓鎮、定、幽三州) 作為停戰修好的條件,不能為後唐方面接受,因此,後唐繼續加強邊防。
鑑於契丹的頻頻擾邊,長興三年(932年)十一月,李嗣源以石敬瑭為北京(太原)留守 、河東節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國 、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進一步增強了防禦力量 。清泰二年(935年),後唐又命振武節度使楊光遠徙鎮中山,兼北面行營都虞候,“御契丹於雲、應之間”。
清泰元年(934年),明宗養子李從珂奪得帝位。這時,鎮守幽州的趙德鈞及鎮守河東的石敬瑭,皆自恃擁有強兵, 陰謀進一步積蓄實力,伺機奪位。其中石敬瑭不斷向朝廷要求增兵運糧,歹跡已明顯暴露。後唐朝廷中,一些有遠見卓識的大臣已經意識到,石敬瑭如果反叛,必然會勾結契丹為援。他們建議李從珂採取與契丹和親的策略,想通過和親、輸財的辦法,搞好與契丹的關係,這樣,即使石敬瑭反叛,契丹也可能不會給予援助,還可能會與後唐合作,消滅叛軍。應該説,這一策略是現實可行的。就契丹方面而言,不僅有幾十名契丹將領被俘羈留於後唐,契丹曾“卑辭厚幣數遣使聘中國”,請求歸還之,而且阿保機的長子突欲,因不能繼立而叛逃至後唐,其母述律後朝夕思念,盼其迴歸,契丹具有與後唐和親的願望。另外就後唐而言,為防禦契丹南侵,朝廷調兵遣將戍守北方,軍費支出浩大,如和親成功,壓力減輕,邊備可以稍弛,費用可以大減。故後唐大臣認為即使每年送給契丹價值10餘萬緡的“禮幣”也是值得的,正如計相張廷朗所言,和親“不惟可以制河東,亦省邊費之十九,計無便於此者”。後唐廢帝起初贊成此策,後受樞密直學士薛文遇的大漢族主義思想的影響,認為“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捨不得以宗室女為“和蕃”公主,捨不得“以養士之財輸之虜庭”,改變了初衷,還以為大臣們是居心不良,要追究提議和親的大臣之罪。結果,“自是羣臣不敢復言和親之策” 。後唐廢帝錯過了“和蕃”的機會,卻為石敬瑭的“聯蕃”創造了機遇。後唐終於在石敬瑭與契丹聯軍的打擊之下崩潰。

後唐與高麗

天祐十五年(918年),王建取代弓裔稱王后,其所建立的高麗政權,尚未同後梁建立隸屬關係,後梁便於王建稱王六年後(923年)就滅亡了。至王建稱王九年(926年)、十年(927年)和十五年(932年),高麗相繼三次遣使後唐,貢獻方物。在第三次遣使過程中,後唐明宗正式宣佈:“以權知高麗國事王建為檢校太保,封高麗國王”,雙方正式確立了隸屬關係。翌年三月,後唐明宗命王瓊、楊昭業為冊封使,到達高麗,向王建宣詔授封。

後唐與渤海

924年至925年,渤海國王大諲撰曾遣使朝後唐4次。

後唐與大長和

同光三年(925年)十一月,後唐莊宗討伐前蜀,前蜀王降,前蜀亡。後唐滅前蜀後,為了經略西南,派遣徐藹出使大長和國,逾以威德,欲招撫大長和國歸附臣屬,但未能成功。其後,後唐屢番遣便前往長和國,大長和國亦曾派過便者前往後唐,但到大渡河便返回。天成元年(926年),大長和國國主鄭仁旻卒,其子鄭降亶嗣立,即不振作,無暇遭使至後唐。天成三年,楊幹貞鄭隆亶,大長和國亡。 [60] 

後唐皇帝世系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世時間
年號及在位時間
皇陵
大唐晉王
-
-
856年-908年
乾寧896年-898年
建極陵
光化898年-901年
天覆901年-904年
天祐904年-908年
-
-
885年-926年
天祐908年-923年
雍陵
大唐皇帝
懿祖 [51] 
昭烈皇帝 [51] 
?年-835年
-
永興陵
獻祖 [51] 
文皇帝 [51] 
?年-887年
-
長寧陵
太祖 [51] 
武皇帝 [51] 
856年-908年
-
建極陵
莊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
885年-926年
同光923年-926年
雍陵
惠祖 [53] 
孝恭皇帝 [53] 
?年
-
遂陵
毅祖 [53] 
孝質皇帝 [53] 
?年
-
衍陵
烈祖 [53] 
孝靖皇帝 [53] 
?年
-
奕陵
德祖 [53] 
孝成皇帝 [53] 
?年
-
慶陵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李亶 [54] 
867年-933年
天成926年-930年
長興930年-933年
徽陵
-
愍皇帝
914年-934年
應順933年-934年
徽陵域中
-
-
885年-936年
清泰934年-936年
徽陵以南
參考資料
  • 1.    徐俊,《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217–219. ISBN 7-5622-2277-0.
  • 2.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乾寧二年,克用還軍雲陽,請擊茂貞,昭宗慰勞克用,使與茂貞解仇以紓難,拜克用“忠正平難功臣”,封晉王。
  • 3.    《舊唐書·本紀第二十下·哀帝》全忠建國,奉帝為濟陰王,遷於曹州,處前刺史氏叔琮之第。時太原、幽州、鳳翔、西川猶稱天祐正朔。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帝為全忠所害,時年十七,仍諡曰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之定陶鄉。中興之初,方備禮改卜,遇國喪而止。
  • 4.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五年正月辛卯,克用卒,年五十三。子存勖立,葬克用於雁門。
  • 5.    《新五代史·卷七·唐本紀第七》清泰三年甲戌,契丹及晉人至於潞州。丁丑,至自河陽。辛巳,皇帝崩。
  • 6.    郭利民.《中國古代史地圖集》.:《星球地圖出版社》,2017:163
  • 7.    《新唐書·本紀第十》:四月戊午,錢鏐陷温州。甲子,皇帝遜於位,徙於曹州,號濟陰王。
  • 8.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三》:四月,唐帝御札敕宰臣張文蔚等備法駕奉迎梁朝。宋州刺史王皋進赤烏一雙。······戊辰,即位。制曰:“······可改唐天祐四年為開平元年,國號大梁。······”
  • 9.    《舊唐書·本紀第二十下·哀帝》明宗時就故陵置園邑,有司請諡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中書覆奏少帝行事,不合稱宗,存諡而已。知禮者亦以宣、景之諡非宜,今只取本諡,載之於紀。
  • 10.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二年四月,遷楊溥於潤州丹陽宮。以王輿為浙西節度使、馬思讓為丹陽宮使,以嚴兵守之。徐氏諸子請昪複姓,昪謙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議百官,百官皆請,然後複姓李氏,改名曰昪。自言唐憲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為徐州判司;志生榮。乃自以為建王四世孫,改國號曰唐。
  • 11.    《資治通鑑·後晉紀第三》:丙寅,吳主命江夏王璘奉璽綬於齊。冬,十月,甲申,齊王誥即皇帝位於金陵,大赦,改元升元,國號唐。
  • 12.    《續唐書·序》唐受命二百九十年而後唐興,歷三十年;後唐廢而南唐興,又歷三十年而亡。此六十九年,唐之統因未絕也。
  • 13.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四年,克用以兵五萬救陳州,出天井關,假道河陽,諸葛爽不許,乃自河中渡河。四月,敗尚讓於太康,又敗黃鄴於西華。巢且走且戰,至中牟,臨河未渡,而克用追及之,賊眾驚潰。比至封丘,又敗之,巢脱身走,克用追之,一日夜馳三百里,至於冤朐,不及而還。洺、磁孟氏據之,故當時有兩昭義。過汴州,休軍封禪寺,硃全忠饗克用於上源驛。夜,酒罷,克用醉卧,伏兵發,火起,侍者郭景銖滅燭,匿克用牀下,以水醒面而告以難。會天大雨滅火,克用得從者薛鐵山、賀回鶻等,隨電光,縋尉氏門出,還軍中。七月,至於太原,訟其事於京師,請加兵於汴,遣弟克修將兵萬人屯於河中以待。僖宗和解之,用破巢功,封克用隴西郡王。
  • 14.    二年二月,復拜克用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
  • 15.    《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下》:十二月,武皇營於雲陽,候討鳳翔進止。乙未,天子賜武皇為忠貞平難功臣,進封晉王,加實封二百户。
  • 16.    《新五代史·唐本紀四》:乾寧二年,克用還軍雲陽,請擊茂貞,昭宗慰勞克用,使與茂貞解仇以紓難,拜克用“忠正平難功臣”,封晉王。
  • 17.    《舊五代史·武皇紀上》:“(此事發生於唐中和四年,884年)是月,班師過汴,汴帥迎勞於封禪寺,請武皇休於府第,乃以從官三百人及監軍使陳景思館於上源驛。是夜,張樂陳宴席,汴帥自佐饗,出珍幣侑勸。武皇酒酣,戲諸侍妓,與汴帥握手,敍破賊事以為樂。汴帥素忌武皇,乃與其將楊彥洪密謀竊發,彥洪於巷陌連車樹柵,以扼奔竄之路。時武皇之從官皆醉,俄而伏兵竄發,來攻傳舍。武皇方大醉,噪聲動地,從官十餘人捍賊。侍人郭景銖滅燭扶武皇,以茵幕裹之,匿於牀下,以水灑面,徐曰:“汴帥謀害司空!”武皇方張目而起,引弓抗賊。有頃,煙火四合,復大雨震電,武皇得從者薛鐵山、賀回鶻等數人而去。雨水如澍,不辨人物,隨電光登尉氏門,縋城而出,得還本營。監軍陳景思、大將史敬思並遇害。”公事則是朱温阻止李克用勤王和征服與李克用友好的藩鎮。
  • 18.    《新五代史·唐本紀四》冬,克用疾,是歲,梁滅唐,克用複稱天祐四年。
  • 19.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於太原。
  • 20.    《舊五代史·卷二十七(唐書)·莊宗紀一》天祐七年冬十月,梁祖遣大將李思安、楊師厚率師營於澤州,以攻上黨。十一月,鎮州王鎔遣使來求援。
  • 21.    《舊五代史·卷二十七(唐書)·莊宗紀一》天祐八年八月甲子,幽州劉守光僣稱大燕皇帝,年號應天。
  • 22.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天祐十年十月,劉守光請降,王如幽州,守光背約不降,攻破之。十一年,殺燕王劉守光於太原,用其父仁恭於雁門。
  • 23.    《舊五代史·卷二十七(唐書)·莊宗紀一》天祐十二年三月,梁魏博節度使賀德倫遣使奉幣乞盟。時楊師厚卒於魏州,梁主乃割相、衞、澶三州別為一鎮,以德倫為魏博節度使,以張筠為相州節度使,魏人不從。
  • 24.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天祐十八年正月趙將張文禮弒其君鎔,文禮來請命。二月,以文禮為鎮州兵馬留後。八月,遣趙王王鎔故將符習及閻寶、史建瑭等攻張文禮於鎮州。建瑭取趙州。張文禮卒,其子處瑾閉城拒守。
  • 25.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天祐十九年十月,李存審克鎮州。
  • 26.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中外戰典》 第28頁
  • 27.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同光元年丙戌,貶鄭珏為萊州司户參軍,蕭頃登州司户參軍;殺李振、趙巖、張漢傑、朱珪,滅其族。
  • 28.    《資治通鑑·後唐紀·後唐紀二》租庸使王正言病風,恍惚不能治事,景進屢以為言。癸酉,以副使、衞尉卿孔謙為租庸使,右威衞大將軍孔循為副使。循即趙殷衡也,梁亡,復其姓名。謙自是得行其志,重斂急徵以充帝欲,民不聊生。癸未,賜謙號豐財贍國功臣。
  • 29.    《資治通鑑·後唐紀·後唐紀二》先是,宦官勸帝分天下財賦為內外府,州縣上供者入外府,充經費,方鎮貢獻者入內府,充宴遊及給賜左右。於是外府常虛竭無餘而內府山積。
  • 30.    《資治通鑑·後唐紀·後唐紀二》是時皇太后誥,皇后教,與制敕交行於籓鎮,奉之如一。
  • 31.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漢世家第五》:七年,唐莊宗入汴,龑懼,遣宮苑使何詞入詢中國虛實,稱大漢國主致書大唐皇帝。詞還,言唐必亂,不足憂,龑大喜。
  • 32.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同光三年九月庚子,魏王繼岌為西川四面行營都統,郭崇韜為招討使以伐蜀。
  • 33.    《新五代史·唐本紀五》:十一月丁未,高麗遣使者來。己酉,蜀王衍降。
  • 34.    《新五代史·唐本紀六》天成元年,郭崇韜、朱友謙皆以讒死,嗣源以名位高,亦見疑忌。趙在禮反於魏,大臣皆請遣嗣源討賊,莊宗不許。羣臣屢請,莊宗不得已,遣之。三月壬子,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禮登樓謝罪。甲寅,軍變,嗣源入於魏,與在禮合,夕出,止魏縣。
  • 35.    後唐莊宗李存勖簡介 死於兵變的後唐開國皇帝  .趣歷史[引用日期2016-02-25]
  • 36.    《舊五代史·明宗紀一》所司議即位儀注,霍彥威、孔循等言:“唐之運數已衰,不如自創新號。”因請改國號,不從土德。帝問籓邸侍臣,左右奏曰:“先帝以錫姓宗屬,為唐雪冤,以繼唐祚。今梁朝舊人,不願殿下稱唐,請更名號。”帝曰:“予年十三事獻祖,以予宗屬,愛幸不異所生。事武皇三十年,排難解紛,櫛風沐雨,冒刃血戰,體無完膚,何艱險之不歷!武皇功業即予功業,先帝天下即予天下也。兄亡弟紹,於義何嫌。且同宗異號,出何典禮?歷之衰隆,吾自當之,眾之莠言,吾無取也。”時羣臣集議,依違不定,惟吏部尚書李琪議曰:“殿下宗室勳賢,立大功於三世,一朝雨泣赴難,安定宗社,撫事因心,不失舊物。若別新統制,則先朝便是路人,煢煢梓宮,何所歸往!不惟殿下追感舊君之義,羣臣何安!請以本朝言之,則睿宗、文宗、武宗皆以弟兄相繼,即位柩前,如儲後之儀可也。”於是羣議始定。
  • 37.    《舊五代史·明宗紀十》明宗出自邊地,老於戰陳,即位之歲,年已六旬,純厚仁慈,本乎天性。每夕宮中焚香仰天禱祝雲“某蕃人也,遇世亂為眾推戴,事不獲已,願上天早生聖人,與百姓為主。”故天成、長興間,比歲豐登,中原無事,言於五代,粗為小康。
  • 38.    《新五代史·唐本紀六》長興四年十一月壬辰,秦王從榮以兵入興聖宮,不克,伏誅。乙未,侍衞親軍都指揮使康義誠殺三司使孫嶽。戊戌,皇帝崩於雍和殿。
  • 39.    《新五代史·唐本紀七》天成四年十一月,秦王從榮伏誅。明宗病甚,遣宦者孟漢瓊召王於鄴,而明宗崩,秘其喪六日。十二月癸卯朔,發喪於西宮,皇帝即位於柩前,羣臣見於東階,復於喪位。
  • 40.    《新五代史·晉本紀八》清泰元年五月,復鎮太原,來朝京師。潞王從珂反於鳳翔,愍帝出奔,遇敬瑭於道。敬瑭殺帝從者百餘人,幽帝於衞州而去。
  • 41.    《新五代史·唐本紀七》泰清泰元年夏四月壬申,入京師,馮道率百官迎王於蔣橋,王辭不見。入哭於西宮,遂見羣臣,道拜,王答拜。入居於至德宮。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為鄂王,命王監國。乙亥,皇帝即位
  • 42.    《新五代史·晉本紀八》天福元年五月,徙鎮天平,敬瑭果不受命,謂其屬曰:“先帝授吾太原使老焉,今無故而遷,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險而粟多,吾當內檄諸鎮,外求援於契丹,可乎?”桑維翰、劉知遠等共以為然。乃上表論廢帝不當立,請立許王從益為明宗嗣。
  • 43.    《新五代史·唐本紀七》清泰三年夏五月乙卯,建雄軍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義武軍節度使楊光遠為副。
  • 44.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初,明宗後宮有生子者,命(淑)妃母之,是為許王從益。……天福四年九月癸未,詔以郇國三千户封唐許王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舊制。
  • 45.    五代十國  .講歷史[引用日期2013-11-11]
  • 46.    《舊五代史·明宗紀九》戊午,中書奏:“準敕重定三京、諸州府地望次第者。舊制以王者所都之地為上,今都洛陽,請以河南道為上,關內道為第二,河東道為第三,餘依舊制。其五府,按《十道圖》,以鳳翔為首,河中、成都、江陵、興元為次。中興初,升魏州為興唐府,鎮州為真定府,望升二府在五府之上,合為七州,餘依舊制。
  • 47.    孔令紀,《中國曆代官制·第四章隋唐五代十國官制·第六節五代十國官制》
  • 48.    謝波.《論五代後唐刑事法制之變化 ———兼駁五代“無法”、“刑重”説》:《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3年3月:65-72
  • 49.    五代十國軍事制度  .歷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2016-08-17]
  • 50.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五》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於太原。
  • 51.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五》同光元年閏月,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曾祖執宜、祖妣崔氏皆諡曰昭烈,廟號懿祖;祖國昌、祖妣秦氏皆諡曰文景,廟號獻祖;考諡曰武,廟號太祖。立廟於太原,自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為七廟。
  • 52.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五》同光元年春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國號唐。
  • 53.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六》天成二年丙午,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高祖聿諡曰孝恭,廟號惠祖,祖妣劉氏諡曰孝恭昭;曾祖敖諡曰孝質,廟號毅祖,祖妣張氏諡曰孝質順;祖琰諡曰孝靖,廟號烈祖,祖妣何氏諡曰孝靖穆;考諡曰孝成,廟號德祖,妣劉氏諡曰孝成懿。
  • 54.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六》天成元年四月丙午,始奠於西宮,皇帝即位於柩前,易斬縗以袞冕。
  • 55.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七》四年十二月癸卯朔,發喪於西宮,皇帝即位於柩前,羣臣見於東階,復於喪位。
  • 56.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七》清泰元年夏四月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為鄂王,命王監國。乙亥,皇帝即位。
  • 57.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德光北歸,留蕭翰守汴州。漢高祖起太原,翰欲北去,乃使人召從益,委以中國。從益子母逃於徽陵域中,以避使者,使者迫之以東,遂以從益權知南朝軍國事。從益御崇元殿,翰率契丹諸將拜殿上,晉羣臣拜殿下。羣臣入謁太妃,妃曰:“吾家子母孤弱,為翰所迫,此豈福邪?禍行至矣!”乃以王松、趙上交為左右丞相,李式、翟光鄴為樞密使,燕將劉祚為侍衞親軍都指揮使。翰留契丹兵千人屬祚而去。
  • 58.    《三國史記·卷第五十》:十二月,攻取居昌等二十城。遣使入後唐稱藩。唐策授檢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濟軍事,依前都督行全州刺史海東四面都統指揮兵馬判置等事百濟王,食邑二千五百户。
  • 59.    冊府元龜(宋)王欽若等 編修-●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貢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5-29]
  • 60.    後唐招徠大長和國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2-12-10[引用日期2023-06-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