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烏克蘭語:Україна,英語:Ukraine),首都基輔,位於歐洲東部,黑海、亞速海北岸。北鄰白俄羅斯,東北接俄羅斯,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大部屬温帶大陸性氣候,地勢北高南低,礦產資源豐富。總面積603700平方千米,是歐洲國土面積第二大國家,全國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2個直轄市(首都基輔和塞瓦斯托波爾市)。截至2022年9月,烏克蘭總人口為4113萬人(不含克里米亞地區),有110多個民族,烏克蘭族佔77%,俄羅斯族佔17%,主要信奉東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俄語廣泛使用。
[6-7]
舊石器時代早期,烏克蘭現疆域內就存在古代人類活動的痕跡。“烏克蘭”一詞最早見於1187年的《羅斯史記》,意為“邊陲之地”。1240年,蒙古帝國遠征軍佔領基輔。之後蒙古金帳汗國、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先後統治烏克蘭。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合約》,烏俄正式合併。1922年,加入蘇聯(西部烏克蘭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烏克蘭最高蘇維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宣佈獨立。
[7]
目錄
烏克蘭歷史沿革
編輯主詞條:烏克蘭歷史
舊石器時代早期,烏克蘭現疆域內就存在古代人類活動的痕跡。
前2000年末和前1000年初,東歐地區最古老的種族基米里人開始在烏克蘭草原地帶定居。
5世紀左右,在第聶伯河和德涅斯特河與多瑙河下游西南部之間以及與北頓涅茨之間,有一支東斯拉夫人,他們又被稱為安迪人。安迪人有強大的軍事組織,曾進行過反對拜占庭和阿瓦爾人的戰爭。由於顯貴氏族和部落佔領了大片土地,役使戰俘和窮人為其勞動,導致東斯拉夫人的原始社會制度解體,並形成了具有早期國家性質的東斯拉夫人的部落聯盟。
10世紀前後,東斯拉夫各部落以基輔為中心形成封建公國—基輔羅斯。
1187年,“烏克蘭”一詞最早見於《羅斯史記》,意為“邊陲之地”。
12~13世紀,基輔羅斯由盛至衰,併發生分裂。出現了封建王公紛紛割據的局面,形成了若干個羅斯公國,其中加利西亞公國和沃倫公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1240年,蒙古帝國遠征軍(拔都)佔領基輔。之後蒙古金帳汗國、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先後統治烏克蘭。
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脱離古羅斯,逐漸形成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
1648年,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宗教矛盾交錯的條件下,烏克蘭哥薩克首領鮑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率眾起義,在遭到波蘭軍隊殘酷鎮壓的情況下,他被迫向強鄰俄羅斯公國求援。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合約》,烏俄正式合併。此後,烏克蘭雖曾有過自己的政府,但未起過實質性作用。1654~1667年,俄羅斯與波蘭進行了長達13年的戰爭。
18世紀,烏克蘭封建農業經濟發展迅速期,儘管封建農奴制度仍佔統治地位,但已開始瓦解,手工業和資產階級性質的私人對土地的佔有關係得到發展,商品生產和貿易日漸興旺。
1889年,基輔出現了烏克蘭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
1905~1907年,俄國發生第一次革命期間,烏克蘭大工業中心都舉行了政治罷工。基輔、尼古拉耶夫等城市還建立了工人代表蘇維埃,黑海艦隊發生水兵起義。由於沙皇的鎮壓,1906~1917年,烏克蘭的革命落入低潮。
1917年,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0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簽訂聯盟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導致波蘭政府滅亡。同年9月17日,蘇聯紅軍出兵佔領了被波蘭管轄的西烏克蘭。同年11月,西部烏克蘭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40年6月,蘇聯政府以比薩拉比亞原屬俄國和北布科維納的居民主要是烏克蘭人為由,以武力迫使羅馬尼亞將這兩個地區交給烏克蘭。
1944年10月,蘇軍解放了被希特勒佔領的外喀爾巴阡烏克蘭。
1945年6月29日,蘇聯政府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簽訂了外喀爾巴阡烏克蘭條約,將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劃歸烏克蘭。至此,統一烏克蘭全部領土的歷史進程得以完成。同年8月16日,蘇聯又與波蘭簽訂了關於波蘭—烏克蘭邊界的條約。這樣,戰後烏克蘭與波蘭及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劃分問題得以重新界定。
1954年2月19日,在慶祝烏克蘭與俄羅斯統一300週年時,由赫魯曉夫提議,蘇聯將從前在俄土戰爭中奪取的克里米亞地區從俄羅斯劃贈給烏克蘭。烏克蘭的領土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1990年7月16日,烏克蘭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
烏克蘭地理環境
編輯烏克蘭區域位置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黑海、亞速海北岸,東部、北部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是歐盟與獨聯體各國地緣政治的交叉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烏克蘭東西長1316千米,南北長893千米,總面積603700平方千米,是歐洲國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6]
烏克蘭地形地貌
烏克蘭氣候
烏克蘭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烏克蘭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有80多種可供開採的富礦,主要有煤、鐵、錳、鎳、鈦、鈾、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等,廣泛分佈在全國7000多個產區,其中4000多個地區已經開發。錳礦石超過21.8億噸,位居世界前列;鐵礦石儲量約275億噸;煤、燃料礦石、陶土、地蠟和石墨儲量也較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匱乏,對外依存度高,其中,2019年天然氣開採量207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4%,進口14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4.9%;2019年石油開採量199萬噸,同比增長5.7%,進口79萬噸,同比增長3.1%。
水資源
烏克蘭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大小河流2.3萬條,湖泊2萬多個,流長超過100千米的河流有100多條。最長河流第聶伯河發源於俄羅斯,自北向南流入黑海,烏克蘭境內河段長981千米。
動植物資源
烏克蘭行政區劃
編輯烏克蘭區劃詳情
行政區劃 | 名稱 | 首府 |
---|---|---|
直轄市(2個) | - | |
塞瓦斯托波爾(俄佔) | - | |
州(24個) | 基輔 | |
文尼察 | ||
盧茨克 | ||
第聶伯 | ||
頓涅茨克 | ||
日托米爾 | ||
烏日哥羅德 | ||
扎波羅熱 | ||
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 | 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 | |
克洛佩夫尼茨基 | ||
盧甘斯克 | ||
利沃夫 | ||
波爾塔瓦 | ||
羅夫諾 | ||
蘇梅 | ||
捷爾諾波爾 | ||
哈爾科夫 | ||
赫爾松 | ||
赫梅利尼茨基 | ||
切爾卡瑟 | ||
切爾諾夫策 | ||
切爾尼戈夫 | ||
自治共和國(1個) |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俄佔) | 辛菲羅波爾 |
烏克蘭主要城市
基輔是烏克蘭的首都,人口295萬
[45]
,面積827平方千米,位於第聶伯河中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中心。基輔建於公元482年,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9世紀末,基輔羅斯定都於此,取得了“羅斯諸城市之母”的稱號。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基輔城繁榮昌盛,以第聶伯河上“帝王之城”聞名。1654年,烏克蘭與俄國合併,基輔成為俄邊陲重鎮。拿破崙曾説:“佔領基輔就等於抓住了俄國的雙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集結重兵進攻基輔,基輔軍民英勇抗擊,城下保衞戰堅持了77天,贏得“英雄城市”的稱號。
哈爾科夫市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中心城市,人口147.09萬,面積350平方千米,1920年1月至1934年6月曾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敖德薩市是烏克蘭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口101.15萬,面積162平方千米。
烏克蘭國家象徵
編輯烏克蘭國旗
烏克蘭國旗呈長方形,由上藍下黃兩塊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烏克蘭曾於1917年建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2年起採用和原蘇聯國旗相似的帶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旗,只是旗面下部為藍色寬邊。1991年宣佈獨立,1992年恢復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藍、黃兩色旗為國旗。
烏克蘭國徽
烏克蘭國歌
歌詞 | 中文歌詞 |
---|---|
Ще не вмерла України, і слава, і воля, Ще нам, браття молодії, усміхнеться доля. Згинуть наші воріженьки, як роса на сонці, Запануєм і ми, браття, у своїй сторонці. Приспів: Душу й тіло ми положим за нашу свободу, І покажем, що ми, браття, козацького роду. | 烏克蘭仍在人間,她的光榮,她的自由, 在我們同胞之上,命運將再次微笑。 我們的敵人將會消失,像朝陽下的露珠, 同胞們,我們將會統治我們自己的自由土地。 副歌(唱兩遍): 我們將會獻出我們的靈魂和肉體,為了得到自由, 同胞們,我們將會指明,我們屬於哥薩克民族。 |
烏克蘭人口民族
編輯烏克蘭人口
截至2022年9月,烏克蘭總人口為4113萬人(不含克里米亞地區)。烏克蘭人口的突出問題是下降趨勢明顯,自獨立以來人口減少約1000萬。男性居民平均壽命約67歲,女性居民平均壽命約77歲。首都基輔市人口約為295萬。全國各地區之中,人口最密集地區依次是基輔州、頓涅茨克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哈爾科夫州、利沃夫州、敖德薩州。人口最少的地區是西部的切爾諾夫策州,僅有90萬。在烏克蘭的華人約8000人,主要集中在敖德薩、基輔和哈爾科夫。
[6]
烏克蘭民族
烏克蘭政治
編輯烏克蘭政局
2013年11月底,烏當局宣佈暫停同歐盟簽署聯繫國協議,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並升級為流血衝突,反對派通過“顏色革命”暴力奪權,亞努科維奇被解除總統職務,導致烏危機爆發。2014年3月16日,根據克里米亞地區(含塞瓦斯托波爾市)全民公投結果,俄接收該地區為新聯邦主體。5月11日,烏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舉行公投,宣佈成立“人民共和國”。5月25日,在第六屆(非例行)總統選舉中,波羅申科當選總統。當局推進東南部地區“反恐行動”造成大規模流血衝突。在國際社會努力下,烏衝突雙方於9月初在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但小規模交火仍時有發生。2015年2月12日,俄烏德法四國領導人在明斯克舉行會談,最終就緩和烏東部地區衝突達成共識。明斯克聯絡小組俄、烏、歐安組織三方代表以及烏東部民間武裝領導人簽署履行2014年9月明斯克停火協議的一攬子措施文件,四國領導人發表聲明支持,隨後烏東部戰事趨於緩和。此後,四國領導人多次會晤,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9年4月21日,烏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澤連斯基得票73.19%當選,並於5月20日就職。7月21日,烏克蘭舉行第九屆(非例行)議會選舉。澤連斯基總統領導的人民公僕黨贏得450個議席中的254個,獲單獨組閣權。2020年3月4日,烏總理岡察魯克辭職,法律手續原主管社區和領土發展問題的副總理什梅加爾出任總理。
烏克蘭政體
烏克蘭憲法
烏克蘭議會
烏克蘭議會稱“最高拉達”,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由450名議員組成,任期五年。設議長一人、第一副議長一人、副議長一人。2019年7月烏舉行第九屆(非例行)議會選舉,澤連斯基總統領導的“人民公僕”黨、博伊科領導的“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黨、前總理季莫申科領導的祖國黨、前總統波羅申科領導的“歐洲團結”黨、歌手瓦卡爾丘克領導的“聲音”党進入議會。當前執政黨為人民公僕黨,佔議會238席位。“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黨自2022年5月14日起被禁止活動。
[35]
[39]
議會主要行使立法和監督職能,包括批准和修改國家預算、監督政府行政等。議會下設農業政策與土地、打擊腐敗和有組織犯罪、建築及交通郵電、財政預算、國家建設和地方自治、環境政策和自然資源利用、經濟政策、歐洲一體化等28個專門委員會。
[6]
烏克蘭政府
根據烏克蘭政府法,政府是國家最高權力執行機構,向總統負責。政府總理候選人由總統根據議會多數派的建議提名,由議會任命。如果總統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向議會提名總理候選人,議會將根據多數派的提名任命總理。
總統是代表國家的最高元首,由直選產生,任期5年,可以連任,但不能超過兩屆。烏克蘭獨立以來,歷任總統先後為:克拉夫丘克(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庫奇馬(1994年7月首次當選,1999年11月連任)、尤先科(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亞努科維奇(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波羅申科(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澤連斯基(2019年5月20日就職)。
本屆政府於2020年3月組成,包括總理、1位第一副總理、4位副總理、16名部長。總理傑尼斯·什梅加爾(Denys Shmyhal, Денис Шмыгаль)。主要政府官員有: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裏堅科(Yulia Svyrydenko,Юлия Свириденко),外交部長德米特里·庫列巴(Dmytro Kuleba, Дмитрий Кулеба),國防部長魯斯特姆·烏梅羅夫(Рустем Умеров),內務部長伊戈爾·克里緬科(Ihor Klymenko,Игор Клименко)。
[6]
[30]
[34]
[39]
[48]
烏克蘭司法
烏克蘭的司法系統由憲法法院、法院和檢察院組成。憲法法院是維護憲法的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的判決是最終裁決,不得上訴。烏克蘭法院系統由普通法院和專門法院組成。普通法院的最高審判機關是烏克蘭最高法院。專門法院的最高審判機關是相應的最高法院。法院是唯一行使審判權的機構。烏克蘭的憲法和法律保證法官的獨立性和不受侵犯性。法官實行終身任職制。檢察院系統由烏克蘭最高檢察院、各州檢察院和區檢察院組成。
[6]
烏克蘭政黨
烏克蘭實行多黨制,截至2020年1月1日,在烏克蘭司法部註冊登記的政黨有349個,但較為活躍的僅有約30個,參加第九屆議會選舉的有22個政黨。烏克蘭各政黨常圍繞議會選舉發生聯合、分化、更名和改組,選民基礎不固定。主流意識形態為親歐洲主義、自由主義,民粹主義思想有所抬頭,主要政黨有:
政黨 | 政黨介紹 |
---|---|
人民公僕黨 | 前身為“堅定變革黨”,註冊於2017年12月2日,現任總統澤連斯基系該黨成員。該黨現任主席為科爾尼延科。該黨在第九屆議會選舉中贏得254個席位,是烏獨立以來首個贏得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 |
歐洲團結黨 | 該黨的前身為波羅申科集團,最早源於2001年2月28日成立的團結黨,波羅申科成為該黨黨首,2014年8月27日,更名為波羅申科集團,2015年8月,與打擊黨合併。2019年5月,更名為歐洲團結黨。 |
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黨 | 成立於2014年9月,由6個政黨(烏克蘭發展黨、中央黨、新政治黨、國家中立黨、烏克蘭前進黨、烏克蘭勞動黨)組成,聯合了部分前地區黨成員。現主席為博伊科和拉賓諾維奇,該黨被認為是親俄派政黨。在第九屆議會中,該黨取得43個議會席位,是第二大黨。 |
全烏克蘭祖國聯盟 | 2012年議會選舉前夕在“季莫申科聯盟”基礎上組建的政黨聯盟,主席為季莫申科。在第九屆議會中,該黨取得26個議會席位。 |
聲音黨 | 成立於2019年5月,黨主席為歌手瓦卡爾丘克。在第九屆議會中,該黨取得20個議會席位。 |
自助黨 | 成立於2012年10月,認為烏克蘭是單一民族體,應該學會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現任黨主席為利沃夫市市長薩多沃伊。 |
利亞什科激進黨 |
烏克蘭政要
現任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ladimir Zelensky, Владимир Зеленский),1978年1月25日出生於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克里沃羅格市,猶太人,喜劇演員。2015年,澤連斯基在電視劇《人民公僕》中飾演“烏克蘭總統”一角;2019年4月21日,澤連斯基擊敗時任總統彼得·波羅申科當選第6任烏克蘭總統;2019年5月20日,澤連斯基在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宣誓就任烏克蘭總統; 2022年2月25日,澤連斯基擔任烏克蘭最高統帥部主席。
烏克蘭經濟
編輯烏克蘭綜述
2013年底,烏克蘭爆發第二次“廣場革命”,政經形勢劇烈動盪。受東部戰爭等因素拖累,2014年至2015年經濟急劇下滑(2014年實際GDP下降6.8%,2015年實際GDP下降9.9%)。2016~2019年經濟連續實現正增長。
[6]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烏GDP同比下降4%,為1515億美元。2021年經濟情況有所好轉,GDP同比增長3.2%,約為2000億美元,通脹率10%,失業率10.3%,外貿額1409.1億美元,其中出口680.9億美元、同比增長38.4%,進口728.2億美元、同比增長34%。2022年,受烏克蘭危機影響,GDP下降29.1%,通脹率26.5%,外貿額807.67億美元,其中出口368.58億美元、同比下降45.8%,進口439.09億美元、同比下降39.7%。
[7]
[36]
[39]
烏克蘭農業
烏克蘭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用地415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70%。土質肥沃,黑土面積2489.86萬公頃,佔世界黑土總量的27%。水利資源充足,灌溉便利,適宜開展農業生產。烏克蘭主要農作物包括穀類糧食、油料作物、糖類作物和土豆等。烏克蘭農作物產量平均可達其國內需求量的1.5~2倍,除自給自足以外,還向歐盟、亞洲、北非地區出口。烏克蘭已是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國、葵粕出口國,第三大谷物出口國、第三大菜籽、核桃出口國,第四大大麥和玉米出口國,第六大大豆出口國。糖類製品在歐洲市場也有重要份額。
2019年,烏克蘭農業產值4093億格里夫納,同比增長3.8%,糧食及糧用豆類產量7514.3萬噸,同比增長7.3%。2018/19年營銷年烏克蘭穀物、食用豆類和麪粉出口打破紀錄達到5040萬噸,同比增長23%。截至2020年4月22日,2019~2020營銷年烏克蘭糧食出口4895萬噸,同比增長825萬噸,其中小麥出口1855萬噸,玉米2520萬噸,大麥455萬噸,麪粉29.02萬噸。
[6]
烏克蘭工業
鋼鐵工業
烏克蘭鍊鋼工藝相對落後,生產模式粗放。2019年,烏克蘭鋼產量2080萬噸,同比下降1.2%,在世界產鋼國排名中列第13位,佔世界鋼鐵生產總量的1.1%。2019年烏克蘭採礦業產值3948.5億格里夫納,佔其工業產值的15.9%,金屬軋件出口佔總產量的82%。
軍事工業
烏克蘭軍事工業發達,是原蘇聯軍事工業的重要基地。烏克蘭軍事工業佔前蘇聯國防工業的30%。烏克蘭許多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防工業有關,主要集中在機器製造業、燃料動力業及高技術部門,主要生產火箭裝置、宇航裝置、軍用艦船、飛機和導彈等軍工產品。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軍工企業加快軍轉民的步伐:一是大力開發民用產品,國防工業和機器製造業中的軍工部門大都將其生產潛力轉用於民用產品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技術改造;二是鼓勵軍工企業挖掘出口潛力,鼓勵已轉產民用產品的軍工企業多生產用於出口創匯的產品;三是鼓勵一些既缺乏技術和資金,又無軍事訂貨的軍工企業實行私有化,允許外國公司贖買、租賃或合資;四是保留和發展在科技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軍工部門,國家從資金上對火箭、宇航等高科技產業繼續予以扶持。2014年俄烏關係惡化,烏克蘭停止同俄羅斯軍事工業合作,烏克蘭軍工產業大幅收縮,出口市場惡化。
[6]
烏克蘭金融
中央銀行
烏克蘭國家銀行是中央銀行,具有完全獨立性。其主要職責包括:行使中央銀行和銀行監管職能,保證通脹目標,穩固財政和支付系統,主要職能包括髮行貨幣,制定貨幣和信貸政策,審批發放銀行營業許可,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
商業銀行
根據烏克蘭國家銀行資料,截至2020年4月1日,在烏克蘭擁有經營牌照的銀行共75家。烏克蘭儲蓄銀行、烏克蘭進出口銀行、普利瓦特銀行、天然氣銀行是國有銀行。普利瓦特銀行是2016年底通過國有化從私營銀行變為國有銀行,也是烏克蘭最大的商業銀行。
證券市場
根據1991年“烏克蘭證券和股票市場法”形成烏克蘭證券和股票市場,烏克蘭股票市場指數(UX)起始於1455.5點。根據1995年6月12日總統令,建立國家證券和股票市場委員會,管理股票和國債、企業債交易。烏克蘭證券市場交易所有10家:烏克蘭交易所、東歐證交所、期貨交易所、烏克蘭銀行間外匯交易所、烏克蘭國際證交所、基輔國際證交所、PFTS證交所、第聶伯證交所、UNNEX證交所、烏克蘭證交所。其中“第一證券交易系統”(PFTS)是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其交易額佔全國證券交易總額的96%,第一證券交易指數(PFTS指數)也是反映全國證券市場情況的主要指標。
[6]
烏克蘭貨幣
烏克蘭貨幣為格里夫納。烏克蘭外匯管理法規定,格里夫納為可自由兑換貨幣。在金融機構和兑換點,格里夫納與美元和歐元可隨時買賣。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格里夫納對美元匯率從1美元兑8.25格里夫納大幅下跌。2014年2月7日,烏克蘭央行放棄緊盯美元的外匯政策,開始採取靈活的匯率政策。2015年2月5日,烏克蘭央行放棄指導性匯率、放開匯率波動空間,以銀行中間價作為央行官方匯率,利率實現完全市場化。
烏克蘭服務業
IT產業
烏克蘭是世界第五大IT服務出口國,也是中東歐最大的軟件開發編程和IT外包服務市場。2000年以來,烏克蘭一直保持全球IT外包服務市場上接包方的領先地位。與許多行業在2014年的急劇下跌不同,烏克蘭的IT領域仍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烏克蘭有超過1000家IT公司,其中30%的公司已經開展相關業務10年以上,大部分從事離岸軟件開發。此外還有超過250家小公司和8.8萬名自由程序員羣體,80%的業務面向外部市場,行業交易額達11億美元。
電子商務
烏克蘭的電子商務業起步於2004年,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快速發展,2016~2018年在線交易量年均增長30%。2019年電子商務市場容量974億格里夫納,2019年1~11月線上商品和服務成交額760億格里夫納,同比增長17%。烏克蘭電商的發展趨勢為線上線下邊界逐漸模糊,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信任度逐步提升,日常用品和兒童用品需求增長迅速,鞋、技術設備、電子產品、日用消費品、化妝品。
[6]
烏克蘭對外貿易
烏克蘭輻射市場範圍主要包括歐盟國家、獨聯體國家、北非和中亞國家。因克里米亞問題、東部戰爭及天然氣等問題,烏俄關係惡化,烏克蘭對俄羅斯及獨聯體地區產品出口額不斷下降,同時,對歐盟國家出口額逐步攀升。
烏克蘭國內資源和產業結構決定了其進出口商品結構較為單一,出口商品主要以黑色金屬和糧食作物為主,進口商品以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為主。上述結構特點決定了其經濟發展易受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市場行情以及其主要能源供給國的制約。
服務貿易
中烏貿易
2020年中烏雙邊貿易額為146.6億美元、同比增長23.2%,其中中國對烏克蘭出口68.7億美元、同比減少7%,進口77.9億美元、同比增長72.8%。2021年,中烏雙邊貿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逆勢增長29.7%,達193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烏克蘭出口94億美元,同比增長36.8%,進口98.9億美元,同比增長23.7%。
烏克蘭外來投資
根據烏克蘭國家統計署數據,2019年,烏克蘭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流量25.3億美元,同比下降11.8%;截至2019年底,烏克蘭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存量358.1億美元。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國對烏克蘭直接投資流量5332萬美元;截至2019年末,中國對烏克蘭直接投資存量1.58億美元。在烏克蘭實際經營的中資企業有54家,主要集中在通訊、電子產品、基礎設施、農業、加工業、製造業等領域。
烏克蘭吸引外資的主要領域有製造業、批發零售、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通訊、食品飲料煙草製造,截至2019年底,以上領域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分別為86.1億美元、56.6億美元、45.6億美元、45億美元、29.4億美元、28.4億美元。
[6]
烏克蘭外國援助
烏克蘭文化
編輯烏克蘭語言
烏克蘭的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多數居民熟練掌握俄語,英語在年輕人中廣泛使用。自獨立以來,烏克蘭政府十分重視烏克蘭語的推廣和普及,以立法方式在學校教育、媒體出版和政府公文等領域,賦予了烏克蘭語明顯的優勢地位。由於歷史原因,俄語在烏克蘭尤其是東部地區仍有廣泛的使用人羣。烏克蘭語地位的強化伴隨着對俄語的打壓,2014年,議會通過法案取消俄語的官方語言地位,招致烏境內俄語居民的強烈反對。語言問題仍是易引發民族矛盾的一個敏感問題,但絕大多數居民對外國人在交流中的語言使用較為寬容。
[6]
烏克蘭宗教
在烏克蘭,東正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信徒人數約佔全部信教人數的85%。東正教又分為忠於俄羅斯東正教會和忠於烏克蘭自主正教會的兩大教會,兩者在教義和儀式上沒有明顯區別。東正教信徒廣泛分佈在全國各地,天主教約佔總人口的10%,主要分佈在烏克蘭西部地區;浸禮教約佔總人口的5%,主要分佈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烏克蘭憲法規定,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不干涉宗教活動。由於烏克蘭在意識形態上實行多元主義,各種宗教派別自由發展,與此同時,不同宗教教派之間的矛盾也有所增加。
[6]
烏克蘭習俗
大多數烏克蘭人忌諱13和星期五。喜贈鮮花,但應特別注意花朵數量,以單數為宜,忌諱雙數(只用於葬禮等場合),也不宜送假花。多數居民對狗十分寵愛。在烏克蘭用餐、住宿一般需支付小費(約為費用的5%~15%)。
[6]
烏克蘭飲食
烏克蘭飲食習慣與東歐國家大致相同,以麪包、牛奶、土豆、牛肉、豬肉和乳製品為主,飲料有格瓦斯、茶、咖啡等,酒類以伏特加、葡萄酒、啤酒為主。烏克蘭人對餐具的使用十分講究,同時也非常注意用餐禮儀,忌指手劃腳、高聲説話和用刀叉敲擊碗碟。此外,一般宴會上每人均需祝酒,第三杯酒專門祝福女性。
[6]
烏克蘭節日
日期 | 節日名稱 | 由來 |
---|---|---|
1月1日 | 新年 | 公曆新年 |
1月7日 | 聖誕節 | 東正教節日,紀念耶穌誕生 |
1月22日 | 統一日 | 紀念東西烏克蘭合併 |
3月8日 | 國際婦女節 | 國際節日 |
3月21日之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 復活節 | 東正教節日,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覆活的事蹟。 |
5月1日 | 國際勞動節 | 國際節日 |
5月9日 | 勝利日 | 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 |
6月28日 | 憲法日 | 紀念1996年頒佈獨立後的首部憲法 |
8月24日 | 獨立日 | 烏克蘭宣佈脱離蘇聯獨立 |
10月14日 | 保衞者日 | 烏克蘭總統2015年頒佈並確立的新節日 |
烏克蘭軍事
編輯烏軍組建於1991年8月24日,繼承了原蘇軍大量部隊、武器裝備及戰略儲備物資,其中包括大批核武器和現代化裝備。1992年,烏宣佈奉行無核、中立、不結盟政策,開始進行大規模裁軍,並在俄羅斯、美國的幫助下銷燬了大量核武器。1994年2月,烏在獨聯體國家中率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正式與北約建立合作關係。2014年,烏放棄不結盟地位,視俄為“侵略者”,宣佈大力發展軍備,開啓徵兵計劃。2017年,烏總兵力25萬人,後備人員100萬。2019年烏國家安全與國防預算達到2119億格里夫納,佔GDP的5.38%。2020年烏國家安全與國防預算達2458億格里夫納,佔GDP的5.4%。2021年烏國家安全與國防預算達2673億格里夫納,佔GDP的5.93%。2022年2月24日俄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後,烏議會通過有關本年度國家預算“增加國防開支”法案,8月15日烏議會再次通過追加開支法案,目前用於國防和安全支出的國家預算總額達12000億格里夫納(約325.5億美元)。俄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烏平均每月軍費支出約1300億格里夫納(約44億美元)。
[7]
[32]
烏克蘭交通
編輯烏克蘭公路
烏克蘭公路里程為16.9萬千米,其中,2.1萬千米為國家級公路,14.8萬千米為地方級公路。此外,烏克蘭共有23條國際公路,總長度8093.9千米。烏克蘭是連接歐亞的重要交通樞紐,與周邊國家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摩爾多瓦都有國際公路連接。2019年,烏克蘭公路實現貨運量1.9億噸,與2018年基本持平,貨運週轉量489.06億噸千米,同比增長14.9%。客運量18億人次,同比下降5.3%,客運週轉量338.8億人次千米,同比下降2%。
烏克蘭鐵路
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發達的鐵路運輸交通網絡,鐵路密度不僅在獨聯體國家中名列第一,在歐洲也位居前列。全國共有6條鐵路主幹線,全長21640.4千米,其中電氣化幹線9878千米,佔45%。現有3條國際鐵路運輸走廊(3、5、9號)從烏克蘭境內穿過,交通走廊3162千米,與周邊國家均有鐵路連接。
2019年,鐵路貨運量3.1億噸,同比減少2.9%,貨運週轉量1818.45億噸千米,同比下降2.4%。客運量1.5億人次,同比減少2%,客運週轉量284.14億人次千米,同比下降0.9%。截至2019年底,烏克蘭擁有地鐵的城市有:基輔、哈爾科夫和第聶伯,總長110.8千米。基輔市地鐵有三條線路,總長67.6千米,共有52個車站。
[6]
烏克蘭空運
根據烏克蘭民航局統計,烏克蘭共擁有34個民用機場,其中22個為國際機場,最大機場為基輔的“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2019年航空客運量1370萬人次,同比增長9.4%,客運週轉量302.41億人次千米,同比增長16.8%;貨運量10萬噸,同比下降6.6%,貨運週轉量2.96億噸千米,同比下降13%。
[6]
烏克蘭水運
烏克蘭南臨黑海和亞速海,海岸線2000多千米,主要商業港口共18個。內河總通航里程為1672千米,主要通航河流包括第聶伯河、德涅斯特河、多瑙河、傑斯納河,主要河港共12個。
2019年,烏克蘭水運客運量70萬人次,同比增長1.2%,客運週轉量2580萬人千米,同比下降6.5%。貨運量610萬噸,同比增長9%,貨運週轉量33.88億噸千米,同比增長0.7%。烏克蘭各大海港是重要的黑海海運交通樞紐,主要包括南方港、敖德薩港、尼古拉耶夫港、黑海港(伊利喬夫斯克港)、赫爾松港、馬裏烏波爾港等。
[6]
烏克蘭社會
編輯烏克蘭教育
烏克蘭基礎教育為全日制11年制義務教育。教育體制主要由學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包括副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組成。2019/2020學年,烏克蘭共有619所高等教育機構,在校學生143.96萬人,前一年畢業人數38.38萬人,其中,碩士生25245人,博士生1113人。大學學費約為600~1400美元/年,食宿費平均為1200~1500美元/年。烏克蘭著名大學有國立基輔大學、國立航空大學、國立技術大學(基輔理工學院)、基輔音樂學院、國立哈爾科夫大學、國立哈爾科夫師範大學、國立利沃夫大學、國立辛菲羅波爾大學、敖德薩音樂學院等。
烏克蘭衞生
烏克蘭醫療機構分為公立和私立兩類,其中,公立醫院佔多數,收費較低,為多數居民的首選。普通病房一般免費或只收少量費用。通常情況下,醫院會為住院病人開列一個免費用藥單,其他用藥則需自費。烏克蘭私立醫院發展迅速,但價格較昂貴。
烏克蘭科技
烏克蘭是原蘇聯國家中科技實力僅次於俄羅斯的科技大國,航空航天、造船業、機械製造業、新材料的研製和生產、焊接技術、農業科技在世界處於先進水平。安-225運輸機(已被毀)是世界上運載量最大的運輸機(載重250噸)。烏科學院巴頓焊接研究所的焊接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6]
烏克蘭媒體
1992年,烏克蘭頒佈《烏克蘭信息政策法》,此後又多次進行修改和補充。烏克蘭新聞機構管理部門為文化和信息政策部,主要負責烏新聞機構的政策指導,該部下轄的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負責行業管理和協調。
電視台
烏克蘭共有20多家電視台,影響較大的有國家電視1台、國家電視2台、國際電視台、現代電視台、“新頻道”電視台、“1+1”電視台、“ICTV”電視台和基輔電視台等。除國家電視1台、2台由國家財政撥款外,其餘電視台均為私營股份制。
國家電視1台成立於原蘇聯時期,用烏克蘭語播出,每天播出時間約20小時,覆蓋率和收視率均居首位,分別達100%、98%。國家電視2台每天播出時間約12小時,其中4小時播放官方的烏克蘭語節目,8小時用於出租私營電視台。
國際電視台是烏克蘭獨立電視集團於1996年創辦的最大的私營電視台,覆蓋率和收視率分別為65%、85%。每天播出時間16小時。
現代電視台成立於1997年,有8個欄目,覆蓋24個州及所有大中城市,觀眾近3000萬。該台還通過衞星向西歐、東南歐、俄羅斯傳送節目。“新頻道”電視台和“ICTV”電視台以新聞、綜藝節目為主,每天播放約10小時節目。
電台
烏克蘭共有40多個電台,影響較大的有:國家廣播公司、基輔市廣播電台、“自由”電台、“金門”電台等。國家廣播公司創建於1924年,共4套節目,每天播出94.5小時,覆蓋烏全境。
報刊
烏克蘭共有近600種各類報刊,影響較大的報紙有:《事實報》《政府信使報》《烏克蘭之聲》《日報》《基輔導報》《鏡報》和《基輔郵報》等。《事實報》創建於1997年,是烏克蘭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日最高發行量84萬份。《政府信使報》於1990年創辦,為烏政府機關報,日發行量約10.5萬份,是發行量最大的3家報紙之一。《烏克蘭之聲》為議會機關報,1991年創刊,分俄文版和烏克蘭文版,日發行量近12萬份。《日報》為私營報紙,1996年創刊,用俄文和烏克蘭文發行,日發行量8萬份。《 基輔導報》 1992年創刊,日發行量12萬份 。《鏡報》1994年創辦,為私營政治評論週刊,周發行量約6萬份。
通訊社
烏克蘭現有1個官方通訊社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National News Agency of Ukraine)簡稱烏通社(Ukrinform),創建於1918年。每天用烏克蘭語、俄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和漢語等7種語言發佈消息,向烏政府機關、500多家新聞機構、社會團體、企業、駐烏外交使團提供新聞稿。烏克蘭通社在中國、波蘭、俄羅斯、德國、美國、羅馬尼亞、英國等國家設有駐外記者站。23個私營通訊社中較具影響力的有:烏克蘭新聞社、國際文傳電訊、烏克蘭獨立新聞社等。
[6]
烏克蘭通信
郵政
烏克蘭基礎設施部下屬的烏克蘭郵政總公司在全國27個行政區劃均設有分支機構,共有1.2萬多個郵政營業網點,其中9000個分佈在農村,共有7.3萬名員工,年投遞2億封郵件,1540萬個包裹。2019年,烏克蘭郵政公司淨收入為82億格里夫納,同比增長20.6%,利潤達到6億格里夫納。
電話
2019年,烏克蘭通信服務總營業額730億格里夫納,其中91%為電信服務收入,移動通信佔63%,固定網絡佔18%。2019年固定電話網絡收入46.06億格里夫納,市話佔比58%,長途佔比12.9%。烏克蘭移動網絡運營商主要有沃達豐、基輔之星、Lifecell、Intertelecom。截至2020年初,烏克蘭移動網絡用户達到6088萬,同比下降2.1%,其中基輔之星2620萬,沃達豐1980萬,Lifecell690萬,intertelecom超過100萬。
互聯網
截至2019年底,互聯網用户為2746萬。城市互聯網普及率超過70%,農村互聯網普及率是58%。2019年,烏克蘭互聯網及數據業務營業收入為116.88億格里夫納,佔通信服務總收入的17.6%。全國主要大專院校和各大城市的酒店、餐館、咖啡館等已逐步普及無線寬帶接入服務。
[6]
烏克蘭電力
烏克蘭是電力生產大國,烏克蘭年發電量此前一直保持在1700億千瓦時以上,近兩年有所下降。2019年發電量為1539.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4%。烏克蘭電力供應自給有餘,每年均有一定規模的對外出口。烏克蘭電網與周邊國家實現互聯互通,剩餘電力可出口到周邊國家。2019年,烏克蘭電力出口64.69億千瓦時,比2018年增加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9%。
[6]
烏克蘭治安
自2013年末政局動盪以來,烏克蘭社會治安有所惡化,基輔市大型商場和地鐵站偶有虛假爆炸信息,時有政治謀殺案件發生,基輔市、敖德薩有小規模爆炸事件。偶有中國公民遭盜竊、搶劫、綁架案件,經使領館積極交涉,大部分事件得到妥善處理。
烏克蘭工薪
烏克蘭實行最低工資標準。2019年最低月工資標準為4173格里夫納,從2020年1月1日起,最低月工資標準上調至4723格里夫納。統一社會費是國家強制社會保險,2019年統一社會費為918.06格里夫納,2020年1月1日起上調至1039.06格里夫納。
[6]
烏克蘭外交
編輯烏克蘭外交政策
烏視美西方為外交優先方向,推進加盟入約進程,譴責俄侵略行徑,拒不承認克里米亞併入俄,積極爭取國際社會同情和支持。2014年9月16日,議會正式批准同歐盟簽署的聯繫國協定。12月23日,議會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放棄不結盟地位法案,決定加強與北約合作。2016年1月,烏歐自貿協定正式啓動。2017年9月,烏歐聯繫國協定正式生效。2018年9月,烏宣佈廢除烏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2018年10月,烏借君士坦丁堡牧首教區廢除1686年法令之機,宣佈基輔都主教區脱離莫斯科大牧首宗教管轄。2018年11月,烏俄海軍在刻赤海峽發生海上軍事摩擦,雙方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國際法,侵犯本國主權。2019年2月,烏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加盟入約”寫入憲法。2020年6月,烏獲得北約機會增強夥伴國地位。2022年2月24日,烏宣佈同俄斷絕外交關係。6月23日,烏獲得歐盟候選國地位。
[38]
烏克蘭對外關係
與俄羅斯的關係
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對區域穩定和歐洲戰略格局有重大影響。烏克蘭和俄羅斯曾結盟數百年,特別是在蘇聯時期,兩個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形成了密切關係。1993年7月2日,烏克蘭議會通過的《烏克蘭對外政策基本方針》中指出,“鑑於烏克蘭歷史發展和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特點,烏俄關係在鄰國雙邊關係中佔據優先地位。烏俄是‘特殊夥伴’關係”。但是,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也存在長期難以根除的矛盾和衝突,各種矛盾在2013年底烏克蘭政治危機後激化。2014年2月,反對派將亞努科維奇趕下台。俄羅斯不承認烏克蘭新政權,認為反對派通過武裝政變上台不具合法性。同年3月,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通過提高天然氣價格、啓動貿易制裁等手段對烏施壓。同年4月,烏克蘭分離主義勢力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隨即發生武裝衝突,烏克蘭和西方指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東部反政府武裝,在軍事上已將俄羅斯定義為“敵人”,法律上將其定義為“入侵者”,國內反俄情緒高漲。俄烏關係進入谷底。2014年起,兩國彼此相繼啓動了多輪相互制裁措施,政治和軍事對抗,經濟和文化脱鈎。
[6]
經國際社會斡旋,衝突雙方分別於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此後大規模武裝衝突得到控制,但小規模交火時有發生,兩國關係仍十分緊張。
[16]
當地時間2022年5月6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發佈消息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了“關於烏克蘭國家立法去蘇聯化”的法律。該法律旨在取消烏克蘭立法中超過7000條在蘇聯時期通過的、但目前已不適用的法律條款。
[25]
2022年6月9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命令,宣佈實施烏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等俄政要的制裁措施。澤連斯基同日還簽署總統令,宣佈對俄羅斯261所大學校長實施制裁,並暫停與俄羅斯236所大學在科學合作、文化、教育和體育等領域的交流活動。
[10]
2022年6月19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多項法律,宣佈停止與俄羅斯的科技合作,退出獨聯體框架內的系列協議。還禁止在本國媒體和公共場所播放俄羅斯音樂,禁止從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攜帶書籍和出版物進入烏克蘭及傳播。
[11]
與歐盟關係
融入歐盟是烏克蘭外交戰略的優先發展方向。烏歐關係總體發展順利。2005年12月,歐盟決定給予烏克蘭市場經濟地位。2011年,烏克蘭與歐盟結束長達4年的聯繫國協定和烏歐自由貿易區協定談判,2012年3月雙方草簽歐盟聯繫國協定。原定2013年11月在歐盟維爾紐斯峯會簽署聯繫國協定,但烏克蘭政府在峯會前一週突然宣佈暫停歐洲一體化進程,引發大規模羣眾抗議,最終演變成流血衝突和政變。歐盟積極調停烏克蘭國內衝突,並對烏新政權的成立表示歡迎。2016年1月1日,歐盟與烏克蘭自貿區正式生效。2017年4月,歐洲議會通過法案,對烏克蘭公民入境歐盟從事旅遊、訪問親友和商務活動實行免籤待遇。201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該法案,規定烏克蘭公民在每180天內免籤進入歐盟申根區,逗留不得超過90天。
[6]
2019年2月,烏克蘭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加盟入約”寫入憲法。
[7]
2022年6月23日,歐洲理事會決定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成員國地位。
[12]
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當天對烏克蘭發出忠告,別對快速加入歐洲聯盟抱有“幻想”。包括阿爾巴尼亞在內的多個西巴爾幹國家多年前就已獲得歐盟候選國地位,至今仍未加入歐盟。
[13]
與美國關係
1992年1月,烏克蘭與美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兩國建交以後,烏克蘭和美國領導人之間保持着經常性對話。2005年11月18日,美國會參院取消自1974年以來對烏克蘭實施的“傑克遜—瓦尼克”限制性貿易法案,同時授權美總統視情況給予烏克蘭無條件的永久正常貿易待遇。2006年3月,烏克蘭經濟部長與美國貿易代表簽署烏克蘭入世框架下的雙邊商品及服務市場準入協定;11月18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支持包括烏克蘭、格魯吉亞在內的有關國家加入北約並分別予以資金援助。2013年,烏克蘭政府暫停歐洲一體化進程引發大規模羣眾抗議以來,美國積極支持反對派及抗議羣眾。衝突後,美國率先承認新政權並允諾支持烏克蘭走“主權民主發展道路”。美國先後向烏克蘭政府提供3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並向烏克蘭提供訓練少量作戰人員在內的有限軍事支持。2016年底,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重申繼續支持烏克蘭推動改革,並將延續對俄製裁直至俄歸還克里米亞。2019年5~8月,特朗普在與澤連斯基的電話通話中,要求其調查特政治對手拜登父子,引發被稱為“電話門”的國內政治風波。此後,特朗普下令臨時凍結劃撥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2019年9月,美國眾議院就“電話門”發起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其中包括濫用權力和妨礙國會調查兩項。2020年2月,美參議院以多數票否決了兩項指控,該事件逐漸平息,未對烏美關係產生實質影響。
[6]
2021年2月底以來,頓巴斯地區交火事件和人員傷亡增多。烏克蘭政府軍和民間武裝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主張對俄強硬,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並加強對烏克蘭政府的軍事援助。
[17]
與敍利亞關係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9日,在敍利亞宣佈承認“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和獨立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晚間宣佈中斷該國與敍利亞的外交關係。
[15]
當地時間7月20日,敍利亞外交部宣佈同烏克蘭斷交。
[19]
與朝鮮關係
與伊朗關係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3日,由於伊朗向俄羅斯軍隊供應無人機,烏克蘭方面宣佈將“降級”與伊朗的外交關係。烏外交部撤銷了伊朗駐烏克蘭大使的證件,並減少了伊朗駐烏克蘭大使館的外交官人數。
[20]
9月,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當地時間24日迴應稱,伊朗對烏克蘭決定降級兩國外交關係表示遺憾,烏政府的這一決定是基於未經證實的報道,伊朗“將做出適當迴應”。
[21]
與白俄羅斯
2022年10月6日,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內閣批准了一項法律草案,終止與白俄羅斯就避免雙重徵税和防止對收入及財產徵税逃税的協議。該文件將提交給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審議。據悉,該税收協議於1993年12月24日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簽署。
[24]
2022年12月23日,烏克蘭政府駐議會代表梅利尼丘克宣佈,烏克蘭政府批准退出與白俄羅斯的航空協議。
與非洲
烏克蘭自獨立以來,一直未出台明確的“對非戰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也僅設立了3個大使館(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和埃塞俄比亞),2022年10月3日,在俄烏衝突愈演愈烈之際,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正式開啓了自其上任以來的首次非洲之旅,庫列巴也是烏克蘭自1991年8月24日宣佈獨立以來首位訪問非洲大陸的烏克蘭外交部長。
[26]
與日本
烏克蘭中烏關係
1992年1月4日建交。2001年建立全面友好合作關係,2011年共同宣佈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兩國在各領域友好互利合作發展迅速,兩國人民傳統友誼不斷加深。烏重視對華關係,支持中國在台灣、涉藏、涉疆、“法輪功”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各派政治力量均積極主張加強同中國的友好合作。中國尊重烏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最早承認烏獨立的國家之一。
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會見烏總統波羅申科。2017年5月,烏第一副總理兼經貿部部長庫比夫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2017年12月,馬凱副總理赴烏主持召開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2018年11月,烏第一副總理兼經貿部部長庫比夫率團來華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9年1月,王岐山副主席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會見烏總統波羅申科。2019年5月,烏第一副總理兼經貿部部長庫比夫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2020年4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烏外長庫列巴通電話。2020年12月,劉鶴副總理同烏副總理斯特凡尼希娜以視頻方式共同主持召開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21年1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烏外長庫列巴通電話。7月,習近平主席應約同烏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2022年,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分別於3月1日和4月4日兩次同烏外長庫列巴通電話。2022年9月22日和2023年2月18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分別在出席聯合國大會和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應約會見烏外長庫列巴。2023年3月16日,秦剛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烏外長庫列巴通電話。2023年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
[8]
[47]
2021年,中烏雙邊貿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逆勢增長29.7%,達193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烏出口94億美元,同比增長36.8%,進口98.9億美元,同比增長23.7%。2022年中烏雙邊貿易額為76.56億美元,同比下降60%,其中中國對烏出口33億美元,同比下降64.8%,進口43.5億美元,同比下降55.4%。2023年1-3月,中烏雙邊貿易額為17.4億美元,同比下降63.4%,其中中國對烏出口5.26億美元,同比下降73.1%,進口12.18億美元,同比下降56.7%。
[28]
[33]
[47]
2011年4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訪烏,與時任烏第一副總理克柳耶夫召開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正式啓動委員會機制。委員會下設經貿、農業、航天、科技、文化、教育、衞生7個分委會和秘書處。2013年9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2017年12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基輔舉行。2020年12月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
烏克蘭旅遊
編輯烏克蘭主要景點
基輔獨立廣場 | 聖索菲亞大教堂 |
基輔歌劇院 | 原總統府 |
烏克蘭國家歌劇院 | 波將金階梯 |
洞穴修道院 | 聖米迦勒修道院 |
聖安德烈教堂 | 國家歷史博物館 |
國家藝術博物館 | 克米拉米屋 |
國家航空博物館 | 喀爾巴阡山脈原始山毛櫸林 |
烏克蘭文化遺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烏克蘭共有7處世界遺產,其中6項文化遺產包括聖索菲婭主教堂和佩喬爾斯克修道院、裏沃夫歷史中心、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的城市民居、陶瑞克-切森尼斯古城及其喬拉鎮、波蘭和烏克蘭的喀爾巴阡地區木質教堂,1項自然遺產——喀爾巴阡山脈及歐洲其他地區的原始山毛櫸林。
[9]
- 參考資料
-
- 1. 烏克蘭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2-02-14]
- 2. 烏克蘭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9年1月[引用日期2019-03-29]
- 3. 烏克蘭議會批准總理貢恰魯克辭職 什米加爾接任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2-27]
- 4. Population Density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引用日期2021-06-02]
- 5. 烏克蘭總統宣佈與俄羅斯斷交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24]
- 6. 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烏克蘭2021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引用日期2022-06-02]
- 7. 烏克蘭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2-07-01]
- 8. 中國同烏克蘭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2-07-01]
- 9. 烏克蘭七處世界遺產能否避開戰火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6-02]
- 10. 澤連斯基籤總統令:對俄總統普京等人實施制裁|普京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6-10]
- 11. 烏方宣佈:停止合作、退出協議 .CCTV4[引用日期2022-06-20]
- 12. 歐盟決定給予烏克蘭和摩爾多瓦歐盟候選國地位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25]
- 13. 西巴爾幹國家忠告烏克蘭:別抱快速入盟“幻想”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25]
- 14. 烏克蘭終止與俄羅斯的系列核能安全合作協議 .台海網[引用日期2022-06-28]
- 15.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佈中斷與敍利亞的外交關係 .央視新聞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06-30]
- 16. 普京簽署命令宣佈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7-13]
- 17. 釋新聞|普京下令承認的烏東兩個“共和國”從何而來?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7-13]
- 18. 烏克蘭外交部宣佈中斷與朝鮮的外交關係 .央視新聞.2022-07-14[引用日期2022-07-14]
- 19. 敍利亞宣佈同烏克蘭斷交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2-07-20]
- 20. 伊朗迴應“烏克蘭降級兩國外交關係決定”:遺憾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9-24]
- 21. 烏克蘭降低與伊朗外交關係級別,伊外交部:將作“適當迴應” .百家號.2022-09-26
- 22. 烏克蘭簽署加入北約申請 .央視網.2022-09-30
- 23. 烏克蘭取消秋季徵兵並推遲現役軍人復員 .北晚在線[引用日期2022-10-01]
- 24. 烏克蘭批准終止與白俄羅斯之間税收協定的法律草案 .央視新聞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10-06]
- 25. 澤連斯基簽署“關於烏克蘭國家立法去蘇聯化”的法律 .央視新聞客户端[引用日期2022-10-08]
- 26. 靜悄悄的“破冰之旅”: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訪問非洲遭國際輿論冷遇 .文匯報[引用日期2022-10-13]
- 27. 白俄羅斯總統:烏克蘭向其提議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23-01-24]
- 28. 雙邊關係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2-07]
- 29. 烏克蘭議會投票通過延長戰時狀態90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官方帳號[引用日期2023-02-07]
- 30.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02]
- 31. 雙邊關係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02]
- 32.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04]
- 33. 雙邊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13]
- 34. 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13]
- 35. 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13]
- 36. 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13]
- 37. 日烏將雙邊關係升級為“特別的全球夥伴關係”,日本再向烏克蘭提供4.7億美元無償援助 .界面新聞 · 快訊[引用日期2023-03-22]
- 38.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4-15]
- 39.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5-11]
- 40. 烏克蘭延長戰時狀態至8月18日| .界面新聞 · 快訊[引用日期2023-05-19]
- 41. 歐洲議會表決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界面新聞.2023-06-15[引用日期2023-06-15]
- 42. 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CPTPP .觀察者網[引用日期2023-07-07]
- 43. 外媒:烏克蘭延長戰時狀態90天至2023年11月15日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7-28]
- 44. 外媒:烏克蘭延長戰時狀態90天至2023年11月15日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3-07-28]
- 45.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8-20]
- 46.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8-30]
- 47. 雙邊關係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8-30]
- 48. 烏克蘭內閣宣佈解除國防部6名副部長職務 .新華網.2023-09-19
- 49. 俄外交部宣佈終止與烏克蘭簽署的免簽證旅行協議 .澎湃.2023-10-3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