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慧龍

鎖定
王慧龍(390年~440年),字慧龍, [1]  太原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名將,東晉尚書左僕射王愉之孫、散騎侍郎王緝之子。 [2] 
十四歲時,遭遇東晉太尉劉裕滅門,渡江投奔後秦。義熙十三年(417年),後秦滅亡後歸順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隨明元帝拓跋嗣南征,拜洛城鎮將,鎮守金墉城。遷樂安王(拓跋範)師傅,遷南蠻校尉、安南大將軍長史。支持劉宋荊州刺史謝晦起兵叛亂,圍困項城(今河南省沈丘縣)。遷楚兵將軍,屢次挫敗檀道濟到彥之等劉宋名將,建立軍功,拜龍驤將軍、滎陽太守、長社縣侯。農戰並修,施行善政。 [2]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拜寧南將軍、虎牢鎮都副將。卒於家中,時年五十一歲,追贈安南將軍、荊州刺史,諡號為穆。 [3] 
本    名
王慧龍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太原晉陽
出生日期
390年
逝世日期
440年
主要作品
《國典》、《祭伍子胥文》
主要成就
挫敗檀道濟和到彥之、治理滎陽

王慧龍人物生平

王慧龍輾轉逃亡

王慧龍自幼即極聰慧。祖父王愉認為他是眾孫之龍,故起名王慧龍。當初,劉裕卑微時,王愉對待劉裕無禮,等到劉裕後來成功後,王愉全家被劉裕所殺。王家遭滅門之禍時,王慧龍年僅十四歲,全賴沙門僧彬藏匿,得免一死。事後一百多天後,僧彬攜王慧龍渡江,渡江時船伕懷疑僧彬所帶的是王家子弟,僧彬解釋説是自己的弟子,於是二人得以渡江逃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二人渡江後往西趕到江陵,投奔王慧龍的叔祖父王忱舊部、荊州前治中習闢疆。
當時恰逢荊州刺史魏詠之去世,習闢疆與江陵縣令羅修,前別駕劉期公,土人王騰等謀舉兵反叛,共推王慧龍為盟主,聚集兵馬,準備奪取荊州城。然此時劉裕得知魏詠之死訊,亦擔心江陵有變,急遣其弟劉道規坐鎮荊州,於是王慧龍等的計劃未能實現。
於是,羅修偕同王慧龍與僧彬一道北上襄陽(今湖北襄陽縣),得到東晉雍州刺史(治襄陽)魯宗之的資助,渡江自虎牢投奔至後秦皇帝姚興軍中。 [5] 

王慧龍效力北魏

北魏泰常二年(417年),劉裕滅後秦,王慧龍再次亡命出逃,來到北魏。
明元帝拓跋嗣召見王慧龍,王慧龍請求效力南討,説完俯身哭泣,明元帝也為之動容,表示會幫助他,但明元帝並未任用他。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太宗拓跋嗣統兵南征,奪得劉宋司州 (治洛陽)全部,兗州(治滑台,今河南滑縣)、豫州(治睢陽,今安徽壽縣)大部,北魏在黃河以南取得許多州鎮,確立了南北朝對立的形勢。拓跋嗣起用王慧龍為洛城鎮將,令他率三千兵馬鎮守金墉城(今洛陽縣東)。但十多天後明元帝去世,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太武帝認為南方人不宜被授予軍權,於是收回拓跋嗣之前對王慧龍的任命。 [6] 
很久之後,太武帝任命王慧龍為樂安王拓跋範師傅,兼併荊揚三州大中正,負責三州官吏的考選事務。王慧龍堅辭不受,並表示願去南部邊陲效力,於是拓跋燾改任他為南蠻校尉、安南大將軍左長史。
始光三年(426年),劉宋荊州刺史謝晦起兵江陵反叛,宋文帝劉義隆到彥之檀道濟領兵討伐。謝晦求救於北魏,王慧龍率兵馬一萬馳援,攻破劉宋思陵戍(今河南淮陽縣),進圍項城(今河南沈丘縣)。不久謝晦兵敗,王慧龍亦班師。
神麚三年(430年),劉宋王玄謨進犯滑台(今河南滑縣),拓跋燾以王慧龍為代理楚兵將軍,與冠軍將軍安頡共同領軍迎擊。魏宋兩軍相持五十餘日,魏軍諸將認為宋軍勢大,都不敢爭先出擊,王慧龍設奇兵大破宋軍。戰後,王慧龍以功封長社侯,並被提拔為龍驤將軍、滎陽太守。王慧龍任滎陽太守十年,農業與軍備併為修治,很有聲譽和成績,招攜邊遠的人,歸附者萬餘家,號為善政。
後來宋文帝到彥之檀道濟頻頻進犯淮、穎,大相侵掠。王慧龍屢屢挫敗宋軍鋭氣。 [7]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王慧龍被任為使持節、寧南將軍、虎牢鎮都大將,但王慧龍未及到任即去世。死後贈安南將軍、荊州刺史,諡號穆侯。 [8] 

王慧龍軼事典故

王慧龍身份疑雲

《魏書.卷三十八.王慧龍傳》對王慧龍的記載是“自雲太原晉陽人”,“自雲”二字代表史官對其身份有所疑問。司徒崔浩根據王家世傳的齄鼻認定其為“真貴種”,並把一侄女嫁給他。此後,魯軌入北魏,更稱王慧龍為沙門僧彬的私生子。此外,對其身份的質疑還見於《魏書.卷六十四.郭祚傳》:(郭祚曰)“瓊真偽今自未辨,我家何為減之?然主上直信李衝吹噓之説耳。 [18]  ” 可見當時北魏士人對王慧龍身份質疑的不在少數。 由於魏收編寫的《魏書》對王慧龍身份加上“自雲”二字,同時又把魯軌的王慧龍系僧彬私生子的説法記錄在內,引起了王慧龍後裔王松年的極大不滿 [17]  。但是以上説法也只能存疑,畢竟相信王慧龍出身的人也很多。

王慧龍久不升遷

當初,崔浩的弟弟崔恬聽聞王慧龍是太原王氏,就把女兒嫁給王慧龍。崔浩見到王慧龍,説:"果然是王家的男兒。"王慧龍家族世代齄鼻。王慧龍鼻子大,崔浩説:"真是貴種啊。"並且數次向其他大臣稱讚王慧龍的美態。司徒長孫嵩聽聞後不高興,向太武帝報告,指崔浩讚美南人,則有鄙視本國之意。太武帝怒,召見崔浩責問他。崔浩免冠謝罪得以脱罪。等到東晉雍州刺史魯宗之的兒子魯軌也來投奔北魏,魯軌指王慧龍是王愉家的僧彬所生的兒子。崔浩聞之,因為自己侄女的緣故,還是不斷稱讚王家。王慧龍也因為這樣而長久沒有得到升遷。 [9] 

王慧龍為敵所嘆

到彥之在給友人蕭斌的信中表示,從南朝流亡到北朝的人之中,唯有王慧龍及韓延之令人畏懼。到彥之還表示沒想到讀書人中,也有人令自己如此驚訝的人。 [10] 

王慧龍皇帝信任

宋文帝決定使用反間計,指王慧龍因為自己勞苦功高,但是職位卻不相稱,心懷怨恨,要引宋軍入侵,並要挾持司馬楚之南叛。太武帝聽説之後,認為一定是劉宋的反間計,就像戰國時期齊國人離間樂毅的手法。為了表示對王慧龍的信任,太武帝親自給王慧龍修書一封,向王慧龍表示不必為流言而擔心。 [11] 

王慧龍寬厚大度

宋文帝派遣刺客呂玄伯去刺殺王慧龍。呂玄伯假稱有關於之前的反間計的事情要告訴王慧龍,並要求王慧龍屏退左右人員。王慧龍覺得可疑,於是派人搜呂玄伯身,果然搜出了匕首。呂玄伯見事敗叩頭請求一死。王慧龍表示不忍心殺死呂玄伯,王慧龍的左右都勸王慧龍殺死呂玄伯,但王慧龍表示自己以仁義作為護身符,還是釋放了呂玄伯。當時的人都佩服王慧龍的寬厚大度。 [12] 
後來王慧龍去世之後,呂玄伯感激王慧龍當年的大度,為王慧龍守墓一生,直到死去。 [13] 

王慧龍屬文寄意

王慧龍少年家門橫遭不幸,半生顛沛流離。入北魏後,常懷憂悴,曾作《祭伍子胥文》抒發自己“鞭屍吳市,戮墳江陰”以報殺父殺祖之仇的心願。又曾撰寫帝王制度十八篇,被北魏人奉為《國典》。 [15] 

王慧龍矢志不渝

王慧龍娶崔浩弟崔恬之女為妻,生一男一女後就不再房事,平素布衣蔬食,不參與喜慶之事,行為舉止都依照禮節,唯恐消磨了復仇的志氣。 [14] 

王慧龍臨沒遺言

王慧龍臨去世前,對功曹鄭曄説:"我是寄居異鄉的南方人,對朝廷並沒有舊恩,然而受到朝廷的關愛,得以在疆場上效命。我本來發誓要報仇雪恨。不想得此重病,不能完成心願。就算沒有辜負國家,也自己感到慚愧。我這麼短命,還有什麼好説的呢?我死之後,請把我葬在河內州縣之東鄉,仿照古墓的形式不要豎墳,足夠埋葬我的發齒就夠了。要是我的魂魄有知,還希望能報答於你。"按當時北魏的制度,南朝來投奔的人死後都葬在桑乾。鄭曄等人向朝廷申錶王慧龍的遺願,朝廷批准了 [16] 

王慧龍人物評價

崔浩:“信王家兒也。真貴種矣。” [2] 
到彥之:“亡人之中唯王慧龍及韓延之可為深憚,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訝之。” [2] 
魏收:“王慧龍援難自歸,頗歷夷險,撫從督眾,見憚嚴敵。” [2] 

王慧龍個人作品

《祭伍子胥文》、《國典》。 [15] 

王慧龍史籍記載

魏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2] 
北史·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三》 [1] 

王慧龍親屬成員

王慧龍出身太原王氏,為“四房王氏”始祖王遵業王廣業王延業王季和四人的曾祖父。
祖父:王愉,東晉尚書左僕射。
父親:王緝,東晉散騎侍郎。
妻子:崔氏,北魏平南將軍崔恬之女,司徒崔浩侄女,徐州刺史、太原郭逸外孫女;
兒子:王寶興,龍驤將軍、長社侯。
兒媳:范陽盧氏,尚書盧遐之女,崔浩的外孫女。
女兒:太原王氏,嫁姑臧侯李承 [3] 
孫子:王瓊,中書令。王瓊四子後裔號稱“四房王氏”。 [4] 
曾孫:王遵業,王瓊之子,位著作佐郎,贈幷州刺史。
王廣業,王瓊之子。
王延業,王瓊之子,位至中書郎。
王季和,王瓊之子。
玄孫:王松年,王遵業之子,尚書庫部郎。 [2] 
參考資料
  • 1.    《北史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2-09]
  • 2.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2-08]
  • 3.    《李簡子墓誌銘》:亡父承,字伯業,雍州刺史、姑臧穆侯。夫人太原王氏。父慧龍,荊州刺史、長社穆侯。
  • 4.    《新唐書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王氏)》:太原王氏出自離次子威,漢揚州刺史,九世孫霸,字儒仲,居太原晉陽,後漢連聘不至。霸生鹹,鹹十九世孫澤,字季道,鴈門太守。生昶,字文舒,魏司空、京陵穆侯。二子: 渾、濟。渾字玄沖,晉錄尚書事、京陵元侯。生湛,字處沖,汝南內史。生承,字安期,鎮東府從事中郎、藍田縣侯。生述,字懷祖,尚書令、藍田簡侯。生坦之,字文度,左衞將軍、藍 田獻侯。生愉,字茂和,江州刺史。生緝,散騎侍郎。生慧龍,後魏寧南將軍、長社穆侯。生寶興,龍驤將軍。生瓊,字世珍,鎮東將軍。四子:遵業、廣業、延業、季和,號「四房王氏」。
  • 5.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王慧龍,自雲太原晉陽人,司馬德宗尚書僕射愉之孫,散騎侍郎緝之子也。幼聰慧,愉以為諸孫之龍,故名焉。初,劉裕微時,愉不為禮,及得志,愉閤家見誅。慧龍年十四,為沙門僧彬所匿。百餘日,將慧龍過江,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彷徨,得非王氏諸子乎?"僧彬曰:"貧道從師有年,止西岸,今暫欲定省,還期無遠,此隨吾受業者,何至如君言。"既濟,遂西上江陵,依叔祖忱故吏荊州前治中習闢疆。時刺史魏詠之卒,闢疆與江陵令羅修、前別駕劉期公、土人王騰等謀舉兵,推慧龍為盟主,剋日襲州城。而劉裕聞詠之卒,亦懼江陵有變,遣其弟道規為荊州,眾遂不果。羅修將慧龍,又與僧彬北詣襄陽。司馬德宗雍州刺史魯宗之資給慧龍,送渡江,遂自虎牢奔於姚興。其自言也如此。
  • 6.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泰常二年,姚泓滅,慧龍歸國。太宗引見與言,慧龍請效力南討。言終,俯而流涕,天子為之動容。謂曰:"朕方混一車書,席捲吳會,卿情計如此,豈不能相資以眾乎?"然亦未之用。後拜洛城鎮將,配兵三千人鎮金墉。既拜十餘日,太宗崩。世祖初即位,鹹謂南人不宜委以師旅之任,遂停前授。
  • 7.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久之,除樂安王範傅,領並荊揚三州大中正。慧龍抗表,願得南垂自效。崔浩固言之,乃授南蠻校尉、安南大將軍左長史。及劉義隆荊州刺史謝晦起兵江陵,引慧龍為援。慧龍督司馬盧壽等一萬人拔其思陵戍,進圍項城。晦敗,乃班師。後劉義隆將王玄謨寇滑台,詔假慧龍楚兵將軍,與安頡等同討之。相持五十餘日,諸將以賊盛莫敢先,慧龍設奇兵大破之。世祖賜以劍馬錢帛,授龍驤將軍,賜爵長社侯,拜滎陽太守,仍領長史。在任十年,農戰並修,大著聲績。招攜邊遠,歸附者萬餘家,號為善政。其後,劉義隆將到彥之、檀道濟等頻頓淮潁,大相侵掠。慧龍力戰,屢摧其鋒。
  • 8.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真君元年,拜使持節、寧南將軍、虎牢鎮都副將。未至鎮而卒...贈安南將軍、荊州刺史,諡穆侯。
  • 9.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王氏世齄鼻,江東謂之齄王。慧龍鼻大,浩曰:"真貴種矣。"數向諸公稱其美。司徒長孫嵩聞之,不悦,言於世祖,以其歎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責之。浩免冠陳謝得釋。及魯宗之子軌奔姚興,後歸國,雲慧龍是王愉家豎僧彬所通生也。浩雖聞之,以女之故,成贊其族。慧龍由是不調。
  • 10.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彥之與友人蕭斌書曰:"魯軌頑鈍,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龍及韓延之可為深憚。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訝之。"
  • 11.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劉義隆縱反間,雲慧龍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邊,因執安南大將軍司馬楚之以叛。世祖聞曰:"此必不然,是齊人忌樂毅耳。"乃賜慧龍璽書曰:"義隆畏將軍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風塵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 12.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劉義隆計既不行,復遣刺客呂玄伯,購慧龍首,二百户男、絹一千匹。玄伯偽為反間來,求屏人有所論。慧龍疑之,使人探其懷,有尺刀。玄伯叩頭請死。慧龍曰:"各為其主也。吾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義隆賊心未已,不殺玄伯,無以制將來。慧龍曰:"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義為幹滷,又何憂乎刺客?"遂舍之。時人服其寬恕。
  • 13.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呂玄伯感全宥之恩,留守墓側,終身不去。
  • 14.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生一男一女,遂絕房室。布衣蔬食,不參吉事。舉動必以禮。
  • 15.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慧龍自以遭難流離,常懷憂悴,乃作《祭伍子胥文》以寄意焉...撰帝王制度十八篇,號曰《國典》。
  • 16.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臨沒,謂功曹鄭曄曰:"吾羈旅南人,恩非舊結,蒙聖朝殊特之慈,得在疆場效命。誓願鞭屍吳市,戮墳江陰。不謂嬰此重疾,有心莫遂。非唯仰愧國靈,實亦俯慚后土。修短命也,夫復何言?身歿後,乞葬河內州縣之東鄉,依古墓而不墳,足藏發齒而已。庶魂而有知,猶希結草之報。"時制,南人入國者皆葬桑乾。曄等申遺意,詔許之。
  • 17.    《北齊書.卷三十五.李構傳》:“《魏書》出,庶與盧斐、王松年等訟其不平,並繫獄。魏收書王慧龍自雲太原人,又言王瓊不善事;盧同附《盧玄傳》;李平為陳留人,雲其家貧賤。故裴等致訟,語楊愔雲:'魏收合誅。' 愔黨助魏收,遂白顯祖罪斐等,並髡頭,鞭二百。庶死於臨漳獄中,庶兄嶽痛之,終身不歷臨漳縣門。” 《北齊書.卷三十五.王松年傳》:“魏收撰《魏書》成,松年有謗言,文宣怒,禁止之,仍加杖罰。歲餘得免,除臨漳令,遷司馬、別駕、本州大中正。”
  • 18.    《魏書.卷六十四.郭祚傳》:“初,高祖之置中正,從容謂祚曰:'幷州中正,卿家故應推王瓊也。' 祚退謂僚友曰:'瓊真偽今自未辨,我家何為減之?然主上直信李衝吹噓之説耳。' 祚死後三歲而於忠死,鹹以祚為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