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山石窟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龍山石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龍山的元代道教石窟。 [2]  始建於元太宗六年(1234年)。 [3]  面積1.625平方千米 [5] 
龍山石窟沿龍山腳下設點,向北延伸至風峪溝南山樑,沿龍山西山樑南至明仙溝,順溝到東山山腳下匯合; [5]  龍山石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題材最豐富的道教石窟,在中國道教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填補了中國石窟藝術在宋元之交時期的空白。 [4] 
1996年11月20日,龍山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龍山石窟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所處時代
元代
佔地面積
1.63 km²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4月1日-10月15日08:00-17:30
門票價格
20元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4-0192-4-4

龍山石窟歷史沿革

最初龍山為佛教活動場所,盛唐時龍山道教活動興盛。 [2]  龍山石窟開鑿時間最早為唐代,分別是第4窟三大法師龕和第5窟玄真龕 [2]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在其北側建童子寺,寺院在金代被毀,只留下部分殘跡和寺前一座燃燈古塔。 [2] 
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年),道士宋德方主持開鑿龍山石窟第1、2、3、6、7窟。 [2-3] 
明代,內官暢英重修 [4] 

龍山石窟建築格局

龍山石窟結構

石窟峯頂峭壁,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卧如龕位於三清龕東側,洞中石台,上雕披雲子宋德芳卧像,神態自然,泰然安詳,後有2侍者作肅立狀,龕頂雕有4龍盤旋,乃為道教全真龍廣門派修道用氣之法“玉龍盤體法”的寫實性雕塑。自西向東巨石之間三天大法師龕內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石雕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肅立狀。其雕像形態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徵。玄真龕內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張子和為道教正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態與三天大法師像相同。無鑿辯道龕內雕有披雲子與其師弟李志全、門人秦志安講經論道的3尊石像,龕右側小門有一持書童子側面而立聽道不忍離去的情景,極富生活情趣。龕壁有保存完好的讚頌披雲子功績的讚詞和自贊詩的題記,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實寫照。龍山石窟中最有遊覽和探古價值的是七真龕,也稱玄門列祖龕。有9尊雕像,門側各雕青龍、白虎、仙鶴、雲龍,既象徵神山仙境,又真實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 [3] 
龍山之中多有裸露岩石,石質屬灰白色沙礫岩,極易雕鑿。石窟羣的主體就建在一塊大石頭上。共有9窟,雕像65尊,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三種形式。藻井有浮雕和彩繪兩種形式,圖案有二龍戲珠、五龍圖、雙鳳圖、雙鶴圖、“飛天圖,題材豐富,富於想象,是中國元代的石刻代表作。石窟所有的碑碣、大部分頭像以及“飛天和護法神浮雕,早年遺失或被鑿盜,現存的文物自然破壞嚴重。 [4] 

龍山石窟特點

龍山石窟唐、元時期的雕刻在題材樣式、石窟營造、雕刻手法上風格迥然不同,前者帶有明顯的模彷彿窟的痕跡,雖説塑造的是道教的題材形象,但格式與佛窟中的一佛二菩薩和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基本接近。從窟制來講,體積亦小,彩繪藻井,無浮雕。造像採用圓刀雕法較多,體積感較強,真人身姿動態亦較強,有明顯的唐人風範。而元窟卻全面展示了蒙元時期全真道尊崇的具體形象,有虛皇老子、三清尊神、王重陽卧化像、七真像和宋披雲及其弟子像。元代石窟的策劃者根據不同題材的內容,在佈局、雕飾、刀法的運用上都做了周全的考慮,他們根據造像題材的特定需要,在採用平直概括刀法中,有許多微妙的變化。 [4] 

龍山石窟主要景點

龍山石窟虛皇龕

虛皇龕,為第一窟,位於龍山之頂,元代開鑿,龕內雕元始天尊坐像,頭已不存,衣飾披於座上,自然流暢。腳下流雲纏繞,頭上有光環,似是道府諸神作朝拜儀式。 [2]  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 [3] 
太虛之神稱為虛皇,實為虛皇老子的化身,意為人間有皇帝,仙界應該有虛皇。該窟形為圓形,共有雕像21尊,正壁中開蓮瓣形龕,龕內雕像為虛皇老子(元始天尊),頭已失,長髯尚存,衣飾披於座上。身後鑿圓形雲氣紋背光,外飾火焰紋,內飾五道升騰的雲氣紋。天尊身着裙(圍在腰部或腰部以下的服裝)、褐(粗布短衣服)、帔(披在肩背上無袖的服飾),袖手盤腿而坐,束腰方座與東西兩壁通連,衣紋舒緩垂落於座上。東西兩壁為十常侍像,各有雕像10尊,呈環形排列。20天尊乘着滾滾的雲霧,飄然而至,他們拱袖執笏,儼然肅穆,着裙、褐、帔立於雲端,手中所執笏板已失 [4]  第一窟顯現的是空靈齊一、虛空縹緲之美。 [4] 

龍山石窟三清龕

三清龕,為第二窟,位於虛皇龕之下,元代開鑿,是龍山諸窟中最大的。中為玉清元始天尊,左為上清靈寶天尊,右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正面主像,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面容端莊,衣着沉厚,雙手執圭拱捧於胸前。 [2]  通高1.5米,兩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 [3] 
三清龕弧角方形,平頂。三壁設壇基,壇上雕像,三壁雕像共15尊。正壁坐像三尊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尊神安然高坐在正壁長形台座之上,長髯垂胸,袖手盤膝,神態虛幻玄遠,自若中不失肅穆,舒緩中藴含清靜。兩邊的六真人、六侍者,有的神色恭敬,有的態度小心,雕刻匠師們將他們安排得錯落有致,動靜相宜。在所有各像冉冉升騰的火焰雲氣背光之,上,五條巨龍祥集出沒於窟頂,整個洞窟充分展現了“三清境”世界華贍、瑰麗、肅穆、神聖的景象。從整體上看,此三清像與六真人和六侍者,衣紋的處理是根據雕像不同的身份、地位、性別加以處理的。天尊衣飾舒緩疊落,真人衣冠有序灑脱,男童侍厚衣棉袍,女侍者着披巾着寬裙,該洞窟是我國同一時期最成功的雕刻作品之一。對照窟中所刻題記,此窟的用意在於“大道幽冥,孰詰其形。至人體奧,立象盡情”。最終目的是為祈祝“當今天子,億萬斯年。波及臣佐,嵩呼慶賀。風雨若時,生靈安妥”。即祈求祝福蒙元皇帝和朝臣們長生不老、江山穩坐。百姓生靈風調雨順、安享和平。 [4]  第二窟則眾神祥瑞雲集,極盡華贍富麗。 [4] 

龍山石窟卧如龕

卧如龕,為第三窟,又稱卧龍龕,位於三清龕東側,元代開鑿。龕內正面雕一長方形高台,台上雕一尊側身卧像,頭東足西,長1.8米,是道人修煉仙丹時涅粲的模擬像 [2]  洞中石台上雕披雲子宋德芳卧像,神態自然,泰然安詳,後有2侍者作肅立狀,龕頂雕有4龍盤旋,乃為道教全真龍廣門派修道用氣之法“玉龍盤體法”的寫實性雕塑。 [3] 
卧如龕,弧角矩形,平頂。共有雕像3尊,一卧兩立,卧像為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立像為兩個着道袍的侍者。窟頂無雕鑿彩繪痕跡。窟門外方內圓,拱形。內有安裝門的痕跡。正壁有一着褐、帔、褲、鞋的免冠老者,足西頭東,左手拂腮,右手隱於平撫腿部的長袖之中,枕長形圓簡枕,枕左側而卧於台座之上。緊靠台座兩邊各有一着道袍侍者,足踏方座,拱手籠袖,恭敬站立。靠廣門的空龕,原為鑲碑之處,碑已失。 [4]  第三窟肅穆,空曠,素樸,簡潔。 [4] 

龍山石窟三天大法師龕

三天大法師龕,第四窟,唐代開鑿。石窟坐北朝南,弧角平頂,三壁三龕,共有雕像11尊,三壁設壇基,壇上雕像。三壁壇,上主像分別是道教的創始人張陵(正壁)及其子張衡(東壁)、其孫張魯(西壁)。從造像佈局和特點來看,簡樸單純。進入洞中,首先看到的是正壁天尊和真人像。天尊端坐,體量壯碩魁偉,神態英武慈和,在舒緩自如的農紋和平穩方正的台座陪襯下,顯得泰然自若。而真人把諸香華,足踏蓮花,體態豐腴肥美,流露出唐人寓動於靜的審美風範。東壁雕像一坐兩立,已嚴重風化,漫漶不清。西壁雕像一坐四立,天尊兩手交疊,掌心向上,安坐於台座上。此窟並未全部完工,從中可以看出古人在策劃雕鑿雕像時是如何操作的,即先鑿刻出大形,再進一步刻劃局部,最後完成。 [4] 

龍山石窟玄真龕

玄真龕,為第五窟,唐代開鑿。石窟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頂。開窟小,僅為一天尊二真人,一坐兩立。主像為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張志和。張志和是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初名龜齡,字子同,自號玄真子,自稱煙波釣徒。博學能文,善歌詞,能書畫、擊鼓、吹笛,16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衞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傳説他守真養氣,有卧在雪地上不怕冷、進入水中不沾濕的功夫。從天尊形象來看,似比第四窟天尊面部渾圓一些,且有一真人面部完整,但真人脖頸短粗,與身體銜接略顯粗笨。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藝術匠師注意了雕像頭部與壁面的連接,因而使後世盜鑿者不易得手,天尊頭部都被保留了下來。雖然真人也有頭殘失的現象,但比元窟遭後人破壞的情形要輕得多,這樣既能延長雕像的自然壽命,又能防止雕像遭受人為破壞 [4] 

龍山石窟披雲子龕

第6窟主像居中端坐,左右侍者,右角雕“小道士半掩門”造型,面目、衣飾與第1窟相同。一説主像是宋德芳,此龕是宋德芳自贊,內雕宋德芳和其師弟李志全、門人秦志安三人石像,壁上有自贊題記,龕頂有象徵幸福、平和的鳳凰、祥雲浮雕。鳳凰、浮雲多出現在繪畫作品中,石窟雕刻中出現鳳凰祥雲圖,較為罕見。 [2] 
披雲子龕,第六窟,又名辯道龕,元代開鑿。坐西朝東,弧角方形,平頂,三壁雕像,共4尊。正壁設壇基,壇上雕像,真人着裙、褐、帔,袖手安坐於束腰方座上,頭已失,衣紋垂疊直落於座前。南北兩壁雕二真人,着裙、褐、帔,拂袖平端帕巾,立於四足方座之上,頭已失,衣紋直落,頗具裝飾性。靠西與正龕相連的壁面,開一圓拱門,門分兩扇,門半開,一童子手持書卷,欲踏進門來。這是宋金元時期北方地區常用的手法之一,名叫“婦人半掩門”,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空間。有人認為,該窟表現的可能是全真教主王重陽,兩旁道士是披雲子的兩位恩師劉處玄與丘處機,門中的小童子是宋披雲。但該窟題記的全部內容都是讚頌宋德方(披雲子)的,且雕像的體量亦較其他洞窟大。從窟羣的佈局看,在宋德方進行元窟的整體規劃時,已將此窟的開鑿安置於其中,因此推測第六窟專門供奉的是宋德方本人及其弟子秦志安、李志全的造像。在我國寺觀和石窟藝術中,描繪表現供養人的畫像、出行圖、塑像,很早就有了,如敦煌莫高窟。但這些供養像都是畫在自己供奉的佛像窟或佛殿中的,也就是説,供養人像是與佛像同堂共置的。像這樣專門開一洞窟來為自己造像,並且體量也較大,確實在全國石窟中少見。 [4] 
石窟藻井為鳳凰祥雲浮雕,雙鳳展翅,呈S形盤旋於浮雲之中,形似太極,極為精美,全國罕見。專家考證,這是一對夫妻鳥,一雄一雌,象徵幸福吉祥。 [4]  第六窟則別出心裁,爽括又富有情趣。 [4] 

龍山石窟七真龕

七真龕,分內外兩室,內室雕王重陽七大弟子像,雕像分三面排列,正面三尊,兩側各一,有侍者像,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情景。全真七子和披雲子宋德芳都是武俠小説《神鵰俠倡》《射鵰英雄傳》中出現過的歷史人物,極富傳奇色彩。 [2] 
七真龕,為第七窟,元代開鑿,石窟坐西面東,分前後室,現存雕像8尊。窟內刻畫的是全真教主王重陽的七大弟子馬珏、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兩邊各有一女侍,有一女侍頭失,另一女侍全失。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人稱“全真七子”,因他們各自創立了全真教的一個門派,又被其弟子尊稱為“玄門列祖”。 [4] 
洞窟呈前後兩室,前室為橫長方形。內洞門兩側青龍、白虎兩尊力士像全被盜鑿。內門洞上方雕有“玄門列祖洞”五個大字。南壁依門處有一空龕,為鑲碑之處。安坐於後室正、南、北三壁高台上的七真像,在幽深的洞窟中增添了幾分莫名的神秘之感。作者從道教思想的審美理想出發,用洗練簡括又不失含蓄內斂的刀法,塑造了真人們所特有的素樸無華,徐緩平和,又不失瀟灑放達的動態特徵。為與洞窟雕像厚重、碩大、簡練的形體相協調,窟頂的高浮雕刻畫了雲氣舒捲、蟠龍出沒的情景。而內洞門邊襯以淺浮雕祥雲,兩隻翻飛的白鶴相對翩然而至,使整體洞窟顯得道家美學意韻的古樸、幽深、空寂。 [4]  第七窟隆重安坐,樸厚幽深之氣撲面而來。 [4] 

龍山石窟三皇龕

三皇龕,為第八窟,明代建立,原供奉的是道教稱之為三皇的天皇、地皇和人皇,位於一個形似龜頭的岩石上,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頂,三壁環台座,相互通連,無石刻雕像,台上所陳泥塑均已毀。 [4] 

龍山石窟辯道龕

辯道龕,為第九窟,明代建立,位於第二、三窟西面的崖石中,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頂,三壁環台座,相互通連,無雕像。由於地勢偏低,修建不久即因自然災害倒塌而被泥土掩埋,以後一直無人知曉,以至於明清時期太原城的“外八景”都把第九窟遺忘了,命名龍山地區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八洞環青”。直到1996年,石窟修建護坡取土時發現。 [4] 

龍山石窟文物價值

龍門石窟是該時期道教石窟藝術的典範,也是同期體現中國北方雕刻藝術的代表之作。 [4] 
龍山石窟雖在雕刻風格上仍有受佛教石窟影響之痕跡,但它較強烈地表達了華夏民族固有的傳統雕刻藝術,線條簡潔,風格粗獷,是北方道教石窟的典型代表,在道教石窟中獨具特色窟內兩側、前壁留有的題記、詩讚,是研究道教發展史和道教石窟藝術的珍貴資料。 [4] 

龍山石窟文物保護

道教的石窟藝術在全國都是罕見的,龍山石窟規模不大,地處清幽,是瞭解道教造像藝術難得的實物。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不良學者對龍山石窟進行了瘋狂破壞,大部分造像頭部被盜走。殘存的龍山石窟已得到了文物部門的有力保護。 [2] 
1996年11月20日,龍山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龍山石窟旅遊信息

龍山石窟地理位置

龍山石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西鎮村龍山景區。

龍山石窟交通信息

從太原市區乘坐公交車到園藝學院下車,再步行登山前往山頂即可到達。 [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5-22]
  • 2.    楊平主編.山西國寶之旅.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03:26.
  • 3.    喻學才,賈鴻雁,張維亞,龔伶俐著;高介華主編.中國曆代名建築志 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02:569.
  • 4.    太原市文物局編著;楊支軍主編;冀曉峯副主編;張文娟,陳雅彬,郝俊生等編著;楊麗生編務.太原最有文化的三十三處美景.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4.12:44.
  • 5.    龍山石窟  .山西省文物局網站[引用日期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