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馬俑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金字名片)

鎖定
兵馬俑,即秦始皇陵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又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4-6]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施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3] 
中文名
兵馬俑
外文名
Terracotta Army
館藏地點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出土時間
1974年3月
所屬年代
秦代
類    別
陶俑
出土地點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別    名
秦始皇兵馬俑,秦兵馬俑,秦俑
發現時間
1974年3月
文保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價    值
世界文化遺產
榮    譽
世界第八大奇蹟、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
開放時間
3月16日-11月15日:08:30-17:00;11月16日-3月15日:08:30 - 16:30 [39] 
門票價格
120元 [7] 
建議遊玩時長
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全    名
秦始皇陵兵馬俑

兵馬俑歷史背景

秦始皇陵中的跪射俑 秦始皇陵中的跪射俑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是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 [8]  。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5千餘人。 [9]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1年)“止縱死” [10]  ,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峯。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8] 

兵馬俑歷史沿革

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史記》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 [11]  、《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 [12]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13]  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損毀嚴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痕跡,説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 [8] 
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製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 [14] 
1974年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 [15]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6] 
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
2022年1月,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與秦陵博物院合作在國際期刊《科技考古》(Archaeometry)上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秦兵馬俑上新發現了一種多用途的複合材料。 [40] 

兵馬俑建築結構

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裏有8000餘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蓆,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8] 

兵馬俑遺址考古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8張)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東西長230米,寬62米,面積14260平方米 [41]  。二號坑東西長124米,寬98米,佔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三號坑佔地面積520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一號坑
一號坑的發現,源於1974年3月,兵馬俑面世,當時下和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着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1976年至1978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展開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一號坑的東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戰袍的戰士俑210人,其餘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衞。坑的中間,排列着有38路戰車和步兵的縱隊,組成軍隊的主體。 [17] 
2009—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一號坑進行第三次正式發掘,發掘位置位於一號坑T23、T24方,包括G8—G11四個過洞、Q8—Q10三個隔牆、俑坑的北邊壁等第三部分,發掘面積約430平方米。 [44] 
此次發掘共出陶俑220餘件,根據陶俑的冠式和鎧甲、服飾的不同,將陶俑可分為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下級軍吏俑、一般武士俑等。經過初步分析和研究,認為原有的下級軍吏俑可以繼續細分為兩個類型,為俑坑軍陣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據和方法。
考古人員還發現秦盾遺蹟,此盾與一號銅車上所發現的盾形制一樣,尺寸為它的2倍。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發現秦盾遺蹟。此外,還出土了青銅長劍和弓弩,第一次明確了檠木的定名和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18] 
2023年1月12日,陝西省文物局發佈2022年度陝西重要考古發現,其中秦始皇帝陵考古發掘又有新收穫,考古工作者對陵園外圍的大型陪葬坑——一號坑進行了持續十餘年的第三次考古發掘,新發現陶俑220餘件,秦軍軍陣排列規律初步釐清,還明確了秦陵陶俑的製作程序。 [42]  此次考古發掘顯示,俑坑甬道被人挖開過,推測有人利用甬道進入俑坑。 [43] 
2023年2月22日,日前,陝西省文物局發佈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清平堡遺址等多項重要考古成果,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初步搞清軍陣排列規律。 [45] 
發掘表明,俑坑的木質結構是由地栿-立柱-枋木-棚木構成的框架式結構,較其他陪葬坑由墊木-地板-立柱-廂板木-棚板木構成的廂槨式顯得技術原始,據此認為兵馬俑陪葬坑應是陵園中修建較早的一組陪葬坑。 [45] 

兵馬俑二號坑

隔梁旁等距離分佈着立柱,起加固隔梁的作用 隔梁旁等距離分佈着立柱,起加固隔梁的作用
一號坑是農民打井偶然發現,而二號坑則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鑽探的科學發現。1976年4至5月間,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端北側有目的的鑽探工作中,於4月23日又發現了一個有兵馬俑的坑。
1994年3月1日,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佈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17]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佈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
坑內佈局分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蹟)。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繮,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繫。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19] 

兵馬俑三號坑

兵馬俑 兵馬俑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繼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與二號坑東西相對,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內部佈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着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佔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17] 

兵馬俑四號坑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據推測是因為秦末農民起義等原因未建成。 [17] 

兵馬俑出土文物

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矛、戈、、劍、彎刀和,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20] 
車士,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着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着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説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21]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説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併為後世所承襲。 [21]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唯一的發現時就極其完整的兵馬俑。他身後的鎧甲上還殘留有紅色塗層,十分珍貴。 [21]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
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着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佈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佈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21]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鎧甲將軍俑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戰袍將軍俑着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于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有的思念家鄉。 [21]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
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坑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21] 
馭手俑
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馭手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着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着戰爭的勝負。 [21] 
車馬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
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躍躍欲行,異常神駿。
秦俑坑出土的陶馬,與秦始皇帝陵園內馬廄坑出土的真馬的體長、身高、身軀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説明它們是以真馬作為原型塑造的。
馬的主要特徵是個頭較小、脖頸短、頭部寬闊,屬於河曲(今甘肅洮河一帶)馬種。 [22] 
鞍馬
出土於二號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從馬的形體方面觀察,俑坑出土的陶馬個頭不大,頭部較重,鼻骨隆突,頸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寬博略向下凹,胸部較廣,四肢發育較好,屬於力速兼備的挽馬型,也是騎乘的良馬。
從雲夢秦簡有關律文看,鞍馬主要來源於官府的廄苑。縣司馬掌管縣廄苑中軍馬的調教與選拔,因此軍馬的優劣與縣司馬有着直接的關係。秦向來以養馬著稱,到秦王朝時養馬業更盛,中央和地方都有養馬的廄苑,以供騎兵和車兵的用馬。 [23] 

兵馬俑製作者

兵馬俑綜述

兵馬俑 兵馬俑
兵馬俑的製作工匠是處於秦帝國社會下層的一批陶工。這些陶工有的來自宮廷的製陶作坊,有的來自地方的製陶作坊。從陶俑身上發現的陶工名有80個,都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陶工。 [24] 
在陶俑、陶馬身上打印或刻劃陶工名,源於戰國中期秦國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國政府管理官府手工業、保證產品質量、控制和監督工匠生產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運用於秦陵兵馬俑的製作上,一方面加強了對工匠的控制與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作品質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馬身上的一些隱蔽處,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些刻劃或戳印文字。字數很少,一般只有2個字,最多的一件有11個字;陶文除了編號外,都是陶工名。這些陶工名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一是在人名前帶“官”字的,簡稱作官字類;二是在人名前帶“右”字或“大”字的,省稱作右字和大字類;三是人名前帶一地方名的;四是隻有人名的,人名多數僅有—二個字,個別的為三個字。在上述四類陶工中,第一、二類是來自中央官府製陶作坊的陶工;第三類是來自地方製陶手工業作坊的陶工;第四類因文字過於簡略,而對其來源尚難作出判斷。

兵馬俑官署作坊工匠

兵馬俑 兵馬俑
宮字類陶工的名字均發現於陶俑身上,陶馬身上尚未發現,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襬底部的隱蔽處,少數在衣角或腿上,目前(截止於2022年)共發現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這些陶文的字體均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較規整,為陽文,大多數四周有邊欄,字與字之間沒有界格,字的排列絕大多數是由左向右橫排;刻劃的文字較草率,文字排列順序不一,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橫排,或上下豎排。

兵馬俑民間作坊工匠

在陶俑身上,還發現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發現的地名有咸陽、櫟陽、臨晉、安邑等。其中以帶有“咸陽”的陶文最多,其餘三地各一件。帶有地名的陶文均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隱蔽處,字跡比較草率。經過統計可以看出,來自咸陽的陶工有衣、危、野、賜、午、笥、高、秸、慶、處、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説明當時的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咸陽,為修建秦始皇帝陵徵調了大批優秀的陶工,成為秦陵修建大軍的主力。
來自宮廷的陶工和來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製作上,存在着陶俑體型塑造、頭型、面型、五官刻劃方式等技藝技法上的差異,從一個側面説明了其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所造成的藝術創作上的差別。 [24] 

兵馬俑製作工藝

陶盔甲武士俑 陶盔甲武士俑
兵馬俑大部分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系統。 [25]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着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26] 

兵馬俑陶俑工藝

陶俑的製作分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復泥並加以修飾和細部刻劃;第三步是將單獨製作的頭、手和軀幹組裝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 [27] 
破碎的兵馬俑 破碎的兵馬俑
製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陰乾後放進窯內焙燒的,焙燒的温度約為1000℃。俑燒成出窯後,再一件件繪彩,最終完成陶俑的製作。就陶俑的整體而言,製造方法是塑模結合、以塑為主。俑是在兵馬俑坑的附近就地燒造的,所用的泥土就是當地的黃土,再加石英砂調和而成的。
依據破碎的陶俑為我們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測,陶俑的頭和手是用模子製成粗胎後再進行細部雕刻的。俑頭的製作多用合模法制成,就是將俑頭分為大致相等的前後兩半,分別用單片模製作,然後將兩片單模組合粘接在一起成為頭的大型。合模線多數位於耳後,一般比較整齊,沒有交錯結構的痕跡。與俑頭相連接的脖頸都是空心的。俑頭製成初胎後,再堆泥貼接耳朵、髮髻、髮辮、冠幘,並進行面部五官的細部刻劃。頭部雕飾的重點是五官、鬍鬚和髮絲。五官是在模製的基礎上再經過精心的雕刻、修飾來完成的,以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徵。陶俑鬍鬚和髮型也是表現人物特徵的重要方面,其刻劃手法也變化多樣,俑頭雖是模塑結合,但經過細部的雕飾後,模製的意味已經淡薄,很難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面容。加上製作俑頭的模子有許多種不同的臉型,因而使陶俑的形象更加豐富多彩。也有學者根據對殘損陶俑做的實地考察提出,“千人千面”的俑頭並非用模具製造而成的,而是工匠直接對俑頭的捏塑,從而提出俑頭的造型並非標準化生產的觀點。
陶俑的軀幹為純手塑製作。是先用泥做成粗胎後,再進行服飾衣紋、鎧甲、腰帶、帶鈎等細部的刻劃。陶俑軀幹的粗胎是由下而上逐段疊塑而成的,其工藝過程大致可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先製作陶俑站立的足踏板;第二步塑造俑的雙腳;第三步接塑雙腿及短褲;第四步塑造陶俑的軀幹;第五步陰乾陶俑軀幹的大型後,粘接俑的雙臂;第六步插接俑的雙手。
上述六個步驟完成俑的大型後,再進一步細緻雕飾。陶俑衣服的紋樣是在俑軀幹的粗胎上覆一層細泥後進行雕飾的;鎧甲、腰帶、帶鈎等則是在俑的粗胎上直接雕刻的。陶俑的軀幹及四肢經過精心而細緻的雕刻後,再把單獨製作的俑頭安裝上,就完成了陶俑的整個造型。 [27] 

兵馬俑彩繪工藝

兵馬俑坑出土的陶俑原來都是彩色的,出土時彩色大部分已經脱落,陶俑身上僅存斑駁殘跡,殘存顏色較多的個別俑色澤如新。通過對陶俑身上色彩的分析,可以大體瞭解秦俑各種服裝色彩的特點,為研究秦代的服色及軍服裝備情況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27] 
殘存顏色的兵馬俑 殘存顏色的兵馬俑
通過對已出土的陶俑身上服飾彩繪顏色的初步統計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色種類很多,上衣的顏色有粉綠、硃紅、棗紅、粉紅、粉紫、天藍、白色、赭石色等,領、袖、襟邊等處還鑲着彩色邊緣。褲子的顏色一般為粉綠色,還有紅色、天藍、粉紫、白色等。總之,秦俑的服色色彩豔麗,但沒有統一顏色。在眾多的顏色中,粉綠、硃紅、粉紫、天藍四種顏色使用的最多,因此這四種顏色應該是秦俑服飾的主要色彩。化驗表明這些顏色均為礦物質。紅色由辰砂、鉛丹赭石製成。綠色為孔雀石,藍色為藍銅礦,紫色為鉛丹與藍銅礦合成,褐色為褐鐵礦,白色為鉛白和高嶺土,黑色為無定形炭。這些礦物質都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顏料。秦俑運用瞭如此豐富的礦物顏料,表明2000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已能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這些顏料。這不僅在彩繪藝術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義。
從俑坑出土陶俑的服色看,官吏與一般戰士的服色無明顯區別,不同兵種之間的服色也沒有區別。因此,可以説秦代各兵種都沒有專有的服色,而且每一兵種中的眾多成員的服色也是多種多樣而沒有統一的顏色規定。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西漢初年。這是因為,雖然舊的制度摧毀了,但新的封建制的服飾等級制度尚未完全確立起來,因而從戰國經秦王朝直到西漢初年,在衣服的顏色和質地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多樣性的特點,各等級人們之間在服色和衣服質地上並無嚴格的等級限制,這一歷史時期的特點也反應在了兵馬俑身上。
秦俑彩繪技術也有許多獨到之處。一般在彩繪之前對陶俑表面先進行處理。由於陶俑是沒有釉的素陶,具有較多的毛細孔,表面不能滑潤。而彩繪則要求毛細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澀。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陶俑在燒造之前表面似用極細的泥均勻塗抹,並加以壓光,減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潔度,同時在陶俑燒造之後,似進行了化學物理處理。從陶俑陶片斷面觀察,也證明了陶俑燒造之前表面曾用細泥塗抹,有的部位不只塗抹一次,陶俑表面還塗有一層薄薄的類似以膠質的物質,表面塗膠減少了陶俑兩者緊密地粘接起來,使之彩繪不易脱落。彩繪技法則是根據不同部位採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顏面、手、腳面部分先用一層赭石打底,再繪一層白色,再繪一層粉紅色,儘量使色調與人體膚色接近。而袍、短褲、鞋等處的彩繪則是採取平塗一種顏色,只是在衣袖與袖口、甲片與連甲帶之間運用不同的色調作對比,更顯示出甲衣的質感。有些鬍鬚、眼眉的處理,則是用黑色繪成一道道細細的毛髮。 [28] 
總之,彩繪工序複雜,手法多樣,着色講究,充分顯示了彩繪的層次和質感,使雕塑與彩繪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其中有些彩繪技法為漢代所繼承。陶俑、陶馬彩繪嚴格模擬實物,但在色調的掌握上以暖色為主,很少使用冷色。紅、藍、綠等色調的使用,巧妙地表現出秦軍威武。

兵馬俑陶馬工藝

出土的陶馬 出土的陶馬
一、二、三號坑出土的陶馬,有戰車用的車馬和騎兵用的鞍馬兩種,這些馬的製作工藝過程是先把馬的頭、頸、軀幹、四肢及尾、耳等分別製作後拼裝粘合成為粗胎,再經過二次覆泥修飾、雕刻成型,陰乾後入窯焙燒,最後彩繪,完成陶馬的製作。
陶馬出土時,馬頭已從合縫處破裂,合縫面上殘存着粘泥的遺蹟,證明馬頭是用模具製成的。馬頭有寬、窄兩種,各自作法不同。窄狹型的馬頭,合縫線位於馬頭的正中,左右兩片大小相同。每片的內側都有按壓、錘打的凹窩,説明它們是用模具製作的,然後將兩片粘接合在一起製成馬頭。所有的馬均張口作嘶鳴狀,馬口的下頷是單獨捏塑,並經舌和牙齒的刻劃後,再粘接在馬頭下部的。寬博型的馬頭,是由五塊泥片拼合粘接而成的,即左、右兩側的面頰各一片,馬頭的三片均系手塑。將上述五片拼合粘接在一起後,在內側合縫線上一般都要覆泥進行加固。 [27] 
馬頭上的附件如馬耳、飛鬃的大小、長短和厚薄都不一樣,且上面留有用刀削刮、刻劃的痕跡,説明這些附件都是單獨捏製後再與馬頭連接的。陶馬的頸部中空,體腔中空,從破裂的合縫看,這些都是由不同形狀的泥片拼合而成的,而所有的泥片合縫處,都在內側覆有一層硬泥,經過錘打使接茬牢固。陶馬體腔內部遺留有成片的麻布紋和細繩紋,以及直徑約5釐米的圓形錘窩,説明錘打時襯着麻布或麻繩的編織物。
馬腿和馬尾也是單獨用手工製成的。陶馬的各個部件分別做好後,即進行拼裝組合。其順序是由腿到體腔,再接上頸、頭、尾,從而組成馬體的大型。每匹陶馬重達245公斤,在拼裝組合的過程中需要藉助支架的支撐才能防止馬體變形。
組合後的陶馬還要對其外表進行一些細部修飾。軀幹的外部塗一層細泥,經過打磨使表面光滑平整,顯得馬體肌肉豐滿:在馬胸部堆貼泥塊,雕刻出凸塊狀胸肌;雙肩處覆泥較厚,以顯示肩胛的高大寬博;馬的立鬃為高浮雕,上面用篦狀工具劃出細細的鬃毛。
騎兵的鞍馬比車馬的雕飾略為複雜,在馬背上要堆泥雕出高浮雕的鞍橋、淺浮雕的鞍韉,鞍上的流蘇及肚帶、鍬等細部裝飾,這些都是用減地法或貼泥條法雕成的。鞍上一排排鞍釘及細部的紋飾用陰線顯示。由於運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法,使鞍韉造型十分逼真。陶馬的四肢經過細緻地刻削打磨,圓的地方溜圓有光澤,扁的地方稜角分明,皮肉、骨節的關係都表現得十分清楚。 [27] 

兵馬俑秦俑特點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人物的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兵馬俑雕塑採用繪塑結合的方式,雖然年代久遠,但在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還依稀可見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繪飾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圖巧妙,技法靈活,既有真實性也富裝飾性。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在中國的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從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個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 [17]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羣體中包容着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羣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 [29] 
數以千計的陶俑、陶馬都經過精心彩繪。陶俑的顏面及手、腳面顏色均為粉紅色,表現出肌肉的質感。特別是面部的彩繪尤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連眼睛的瞳孔也彩繪的活靈活現。陶俑的髮髻、鬍鬚和眉毛均為黑色。整體色彩顯得絢麗而和諧。同時陶俑的彩繪還注重色調的對比,個體整體間均有差異,不同色彩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陶馬也同樣有鮮豔而和諧的彩繪,使靜態中的陶馬形象更為生動。 [28] 

兵馬俑合作發展

2017年04月14日,陝西省啓動秦始皇帝陵文化景區改造工程,其中重要一項是建設銅車馬博物館 [30-31] 
2017年0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當天,百度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召開“百度AI秦始皇兵馬俑復原工程深度合作發佈會”。 [4] 

兵馬俑價值影響

兵馬俑綜述

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風格渾厚、洗練,富於感人的藝術魅力,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臻於成熟的標誌。它既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又為唐代塑造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2] 

兵馬俑國內評價

1979.04.09,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視察秦俑博物館,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題寫館名。 [33] 
1980.07.01,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視察秦俑博物館,稱讚兵馬俑所體現的高超的秦代科學技術。 [34] 
1999.08.08,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來館視察並題寫“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名。 [35] 
2005.04.30,中國台灣省國民黨主席連戰:“遊秦冢而憫萬民 跨海峽為創雙贏。” [35] 
2008.04.10,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人類遺產,中華之光。” [35] 

兵馬俑國外評價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1976.05.06) [35] 
法國總統希拉剋:“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説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1978.09) [35-36] 
美國副總統蒙代爾:“這才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當到這裏看一看。”(1979.08.29) [35]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我搞了十幾年考古,也到過歐洲許多國家的考古工地,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振奮人心的場面,這裏的一切,給我留下了永恆的紀念。”(1979.09.17) [35] 
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秦俑坑是世界奇蹟,百聞不如一見,真是名不虛傳。”(1979.12.08) [35] 
歐洲議會議長韋伊夫人:“看了秦始皇的兵馬俑,開闊了我的眼界。這些兵馬俑體現了秦代人民的智慧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真是奇蹟。”(1981.07.20) [35] 
丹麥首相安高·約恩森:“秦俑的面目各不相同,真是到了神的地步,這些兵馬俑給我留下了許多遐想。”(1981.10.23)
巴基斯坦總統穆罕默德·齊亞·哈克:“參觀兵馬俑這一近年來的新發現,對我來説是一次不平凡的經歷。這裏埋藏着許多歷史文物。最重要的是中國給予兩千多年前統一中國的偉大人物以極高的評價。如果沒有他的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今天我們將不可能到這兒來參觀。”(1982.10.20) [35] 
約旦國王侯賽因:“今日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參觀。沒有想到,我能看到這樣好的東西。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這是人類的財富。古代製造它是偉大的勞動,今天修復它也同樣是偉大的勞動,這樣破碎的文物,能修得完整無缺,了不起。”(1983.09.05) [35] 
孟加拉國總統穆罕默德·艾爾沙德:“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使我們為之驚歎,我們參觀古代的這一文明使我們深受感動,中國對於文化和傳統進行這樣精心的保護,並把它奉獻在人民面前,是值得稱讚的。”(1985.07.07)
美國總統尼克松:“我懷着令人激動的心情,來參觀中國的過去,也有機會看到中國的現在,而且意識到未來的中國的潛在力量。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來一百次,也不能對它完全瞭解。對維護輝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祝賀。”(1985.09.07) [35] 
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作為聯合國的秘書長,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軍隊都像西安的兵馬俑軍陣一樣。”(1987.05.11) [35]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能創造這個燦爛歷史的民族,一定能創造出光輝的未來。”(1987.09.05)
巴西總統薩內爾:“這個地方體現了地球上所創造的業績,這些文物既是中國人民的財富,也是全人類的財富。”(1988.07.07)
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來到了偉大的歷史文明地,我完全被感動了。在此地——西安,開始了中國和印度的友好交往,向你們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人民致敬。”(1988.12.22)
印度總統拉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能有機會參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博物館感到很高興。兵馬俑的內涵和規模博大精深。我對你們為發掘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所做的工作表示祝賀。”(1992.05.21)
以色列總統哈伊姆赫爾佐克:“這是一個使人難忘的世界奇蹟。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文明史的一個很好的證明。”(1992.12.30) [35] 
克羅地亞總統弗拉尼奧·圖季曼:“站在最早的世界奇蹟之一和二千二百年人類文明的見證面前,人們只有驚歎。而當今中國文明使這一人類的思想和活動得以發現、保存並展示給世界,令人歎服。請博物館的領導接受我們的祝賀與謝忱。”(1993.06.10) [35] 
羅馬尼亞總理尼古拉·沃克羅尤:“兵馬俑博物館作為世界上第八大奇蹟當之無愧,這一考古發現令人感慨萬分,它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水平,感謝主人的盛情接待和精彩的講解,這些將來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1995.07.05) [35] 
阿根廷總統卡洛斯·薩沃·梅內姆:“這個陶製的兵馬俑代表了中國,代表了具有悠久歷史國家的巨大文化遺產,感謝中國人民為人類留下這份遺產。”(1995.10.02) [35] 
古巴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盧斯:“令人印象深刻,值得銘記,值得回味,修復工作者的業績和創造這個兵馬俑的人,同樣偉大,值得全人類的尊重。”(1995.12.03)
墨西哥總統比森特·福爾斯·克薩達:“把我美好的祝福獻給這個神奇的地方,這裏反映出了這個國家的偉大。中國萬歲,墨西哥萬歲。”(2001.06.08) [35]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非常感謝你們的接待,兵馬俑確實是世界遺產,我再次向兵馬俑博物館的全體同志表示祝賀與致敬。”(2004.10.16) [35]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非常感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來兵馬俑參觀,在這裏我們瞭解到了這兒的歷史,同時我們瞭解到這個國家悠久的文明,也讓我們瞭解到世界上這樣一個非常有名的非常古老的文明,這裏也使我們瞭解到中國在當時的科技已經很發達。”(2005.03.02) [35] 
澳大利亞總督麥克爾傑弗裏:“中國有着輝煌的歷史和奇特的文化。今天在這裏能夠領略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感到非常的高興,這裏的一切都做得非常好。”(2005.10.15) [35] 
多哥總統福雷·納辛貝:“對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留下了非常難忘的深刻的印象,這正是中國文化的最偉大的力量的體現。”(2006.02.15) [35] 
蒙古國總理米耶貢布·恩赫色勒德:“這的確是一個瑰寶。我非常高興能來到西安看到了這個偉大的奇蹟。這確實是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創造出來的偉大奇蹟。”(2006.11.26) [35] 
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我們伊拉克代表團到中國來訪問,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它體現了偉大中國人民的智慧,同時我們對於當時這個軍隊的整齊、武器的先進以及我們後來所看到的銅車馬深表欽佩。我們所參觀的這個博物館表現了中國的偉大,也證明了中國人民實現自己國家統一的決心和秦始皇當時治理國家的智慧及在中國歷史上所突出的作用。感謝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我們周到的安排和非常精彩的講解,也感謝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耐心的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我也祝願中國人民早日收回台灣。順致崇高的敬意!”(2007.06.23) [35] 
印度國大黨主席、執政的“團結進步聯盟”主席索尼婭·甘地:“兵馬俑完全代表了中國長久的偉大文明和豐富的文化積澱,這是很特別的一個地方,這些惟妙惟肖的兵馬俑贏得了世界的讚賞,中國的傳統文明是世界人民的。”(2007.10.28) [35]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每次我來兵馬俑參觀,都看到了中國的古老文明,也看到了中國的未來。”(2008.8.12) [35] 
美國總統評價
中美建交35週年之際,曾為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做出重要貢獻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於2014年9月6日到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這也是卡特總統第二次參觀兵馬俑。參觀結束時,卡特總統寫下留言:“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博物館,從我33年前第一次來訪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祝賀你們在文物保護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 [37] 

兵馬俑參觀信息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交通:從西安火車站東側乘遊5(306)路旅遊專線大巴士可達,車費7元,此外還有914路、915路公交車可供選擇; [38]  大雁塔大唐芙蓉園乘坐307路公交車,車費8,等等。
門票:秦始皇陵和兵馬俑通票120.00元(不分淡旺季)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