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城牆

(1961年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鎖定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1-7]  ,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8-10]  ,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唯一的城垣建築 [58]  。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西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牆。 [11] 
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 [12] 
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13]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6] 成為名單中唯一的古代城垣建築 [58]  。2018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西安城牆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14-15] 
中文名
西安城牆
外文名
The Xi’an Circumvallation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
建築年代
隋唐至明
文保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價    值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1] 
高    度
12米
寬    度
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
周    長
13.74千米
景區級別
AAAAA級
著名景點
永寧門(南門)
安遠門(北門)
開放時間
08:00—22:00/20:00 [59] 
門票價格
成人54元/人,學生票半價
建議遊玩時長
1-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陝西省西安市

西安城牆歷史沿革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1-3] 
西安市古城牆
西安市古城牆(4張)
現存城牆為明代建築,全長13.7千米,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規模宏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門段城牆道路工程施工,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今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受有關部門委託,配合工程,對該處暴露的城牆斷面展開考古調查,認定它結構複雜,時間跨度從隋唐至現代,歷經五次大的修築而成。 [16] 
據統計,城牆斷面從早至晚分為五大期。即:
五大期
斷面
隋唐期
現存斷面接近三角形;
唐末五代期
加厚舊城牆一點五米至兩點五米以上,頂部也加高將近一米;
宋元期
增補層處於明城牆斷面中心,土色暗褐,質地密實,夾有少量磚瓦;
明清期
將以前所築城牆的牆體全部包築於內,即是現今的西安城牆;
現代修葺層
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初西安有關部門進行的加固處理。 [17] 

西安城牆隋朝興建

隋“大興城”格局圖 隋“大興城”格局圖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居於漢長安城。但當時的漢長安城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於是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開皇二年(582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
開皇三年(583年),隋帝國遷至新京,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即“大興城”,宮城命名為“大興宮”。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併為後來的唐帝國所繼承沿用。 [13] 
隋大興、唐長安城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周長36.74千米,總面積84平方千米,是中國古代面積最大的都城。 [18] 

西安城牆唐末縮建

唐末韓建縮建“長安城”示意圖 唐末韓建縮建“長安城”示意圖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唐承隋制定都長安,並將“大興城”更名為“長安城”,“大興宮”更名為“太極宮”。
唐末,長安城因戰亂遭受了很大的破壞,駐防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因原來城大不易防守,於是對長安城進行了一次改築。
韓建放棄了原長安城的外廓城和宮城,僅保留了皇城,稱為子城,進行修治。原皇城有東、南、西三面城垣,北面是寬闊的橫街,成為皇城與宮城之間的分界。這次整治,便將宮城的南垣作為子城的北牆,與皇城的東、西城垣連接在一起,從而使原來的皇城成為一座四面環有高大城垣的堅固城池,並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門,北開玄武門,以便防守。改建後的長安城稱作“新城”。新城的周長為9.2千米,僅及原長安城周長的四分之一。同時在城內築有內城,作為官府所在區;另在東西城牆外各築一小城,作為下轄之大年縣、大安縣(後又分別恢復原名長安縣、萬年縣)之治所,此新城僅具軍鎮性質。 [19] 
以後歷經五代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兩代,長安城的名稱和建制雖屢有變換,但城垣規模卻無改變,也就是説,從唐末到宋元,當時的長安城只是隋唐時期的皇城而已,反映出了長安城的逐漸衰落。 [13] 

西安城牆元代

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3張)
在元代,奉元路城(前期稱安西府城)的規模與分佈格局與前代仍基本相似,只是在至元十年(1273年)動工,於城東北方向,近滬河一高亢平坦處修建了安西王宮,面積約0.3平方千米,呈縱長方形。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他的遊記中稱讚它牆垣高大,宮殿富麗堂皇,四周川湖泉水環繞,駐有軍隊,宜於遊獵為樂。
由此可見,韓建主修的“新城”城垣規模於五代、宋、金、元時變化不大。北宋沿襲,為京兆府城,元代為奉元路城。 [19] 

西安城牆明朝改建

早在明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率軍從山西渡河入陝,元守將遁逃,徐達佔領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就是西安得名的開始。
全國統一後,朱元璋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城牆開始正式築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
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非常重視西安的地位,御史鬍子祺曾上書請求遷都西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派皇太子朱標巡視西安 [20]  ,並封次子朱樉為秦王,就藩西安。
明朝擴建唐長安城皇城示意圖 明朝擴建唐長安城皇城示意圖
當時,明朝築城風氣非常盛行,中國保存下來的許多大中小城市的城牆,大多是那時建造的,至今在關中民間尚流傳着:“漢冢唐塔豬(朱)打圈”的俗語。西安明城牆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的基礎上擴建起來。據文獻記載,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牆和南牆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牆而增修加長,東牆和北牆是擴大新建的。 [21] 
秦王府城的選址決定了西安城拓展的方向。明初在宋元老城東北隅興建秦王府,基於“秦用陝西台治”的營建指導原則,其北面與東面充分利用了元奉元路城的城牆和護城河,以減少工程量。這一選址基本上就決定了城市的拓展方向,其目的就在於大城將秦王府環護起來,而如何將秦王府置於近似城市中心的考慮則決定了城市向東、北擴建的具體規模。
明西安城最終形成以秦王府為中心,兩城相套的格局。明秦王府城或稱秦藩城,又稱秦王府,是明代秦王在西安的王宮府城。秦王府城城牆分內外兩重,形制均呈南北縱長方形。西安府城內除了秦王府外,尚有多處郡王、將軍府,連同各類官衙,佔去城內大部分面積,其餘尚錯雜分佈有一些寺廟、道觀及學校、商鋪。為適應商貿發展的需要,至明朝後期在東、西、南、北門外己都建有關城。 [19] 
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將城牆外壁和頂面砌了青磚,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
明思宗崇禎九年(1636年),陝西巡撫孫傳庭修了四關土城牆。有四個城門:東為長樂門,西為安定門,南為永寧門,北為安遠門。每門門樓有三重:閘樓、箭樓、正樓。閘樓在外,箭樓在中,正樓在裏,箭樓與正樓之間的圍牆為甕城。整個城牆構成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
歷經了朝代更迭飽受戰火蹂躪,古長安城的城門幾經損毀和修復。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長樂門(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説:“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部下一聽此言點火燒燬了長樂門城樓,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 [22] 

西安城牆清朝時期

明清時期,西安是西部最大的區域中心城市和關係到西北安危的軍政重鎮,清朝時期陝西曆任督撫,為鞏固城防武備,對西安城垣進行過多次修葺,對護城壕進行多次疏浚,主要有:
順治十三年(1656年),陝西巡撫陳極新重修西安城垣,重建明末被毀的東門正樓與南門月城樓,並疏浚護城壕。 [23] 
清末西安城牆 清末西安城牆
康熙元年(1662年),“總督白茹梅、巡撫賈漢復修葺西安城垣。”
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陝西巡撫崔紀行因西安城有壕無水,並疏浚龍首渠與通濟渠,導入水壕。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陝西巡撫鄂弼繼修葺西安城垣,並疏浚城壕。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一月,陝西巡撫畢沅奏報西安城牆狀況,這一奏議可視為該次西安城牆大修工程的最早動議。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畢沅會同陝甘總督勒爾謹對西安城牆狀況進行了“細勘”。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畢沅前往蘇州覲見乾隆皇帝,進一步陳奏了西安城牆亟待維修的情況,並獲得了乾隆的允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一月,畢沅首次明確以《奏修西安城牆事》為題具奏乾隆皇帝,詳細稟明瞭西安城牆亟待維修的狀況,正式請求修葺西安城牆,由此開啓了大修工程的序幕,此次維修為西安城牆自明代擴建以來的第二次全面維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德成會同巡撫畢沅等逐段查勘城牆。發現五大類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德成建議西安城牆維修必須“全行拆卸,大加修理”。乾隆在批覆中強調資金“不惜費”,規模“從其舊”,成為城牆維修的兩大基本原則,確保了西安城牆能夠延續明初擴建以來城周近14千米,佔地約11.6平方千米的龐大規模。 [23]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三月,陝西巡撫永保對參與城工的機構和官員進行了初步分工,促使西安城牆維修成為當時現府和陝西省的頭號工程。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歷時5年的西安城牆大修工程至此落下帷幕。
同治元年(1862年),清軍拓筑西安西關與北關,加修東路墩台。
恩斯特·柏石曼1908年拍攝的西安城牆 恩斯特·柏石曼1908年拍攝的西安城牆
同治二年(1863年),將軍穆騰阿挖浚護城壕。
同治四年(1865年),督辦西征糧台袁保恆修葺西安城垣。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龍首渠湮塞,西安護城壕池涸,清軍同知王諏疏浚龍首渠,引水入壕,遂使“池水暢通焉”。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陝西巡撫魏光燾、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陝西巡撫升允又多次疏浚通濟渠,引水入壕等。
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1781年—1786年)的西安城工,以其工期之長、工匠之眾、經費之巨、工料之多堪稱明清西安城牆建修史上最大的維修工程,不僅與改善城市景觀、提升城牆防禦能力等直接相關,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變遷等也有着較大影響。 [23] 

西安城牆辛亥革命

清宣統三年(1911年),清兵龜縮城內抵抗新軍的進攻,當時安遠門(北門)的城樓是清朝的彈藥庫,駐守清兵負隅頑抗,新軍集中火力轟擊彈藥庫致使清兵受到致命打擊全線潰敗,至此統治西安265年的滿清政府被推翻了。遺憾的是雄偉壯美的安遠門城樓也在戰火中被毀。
發生在民國十五年(1926年)的著名的“二虎守長安”是一次攻守戰鬥激烈、持續八個月之久的艱苦戰役。這次戰事充分顯示了西安城牆“深溝高壘”的防守優勢。民國十五年(1926年)春,北洋軍閥吳佩孚的走狗河南軍閥劉鎮華率所部“鎮嵩軍”12萬人馬由河南入陝,圍攻由陝西國民軍隊控制的西安城。城內督辦李虎臣和二師師長楊虎城的部隊總數不足3萬人,全城40萬人被圍困長達八個月之久。因地形關係,東關戰場從戰爭開始一直到勝利,始終是鎮嵩軍進攻的重點,鎮嵩軍在城外設置炮兵羣,炮轟東關陝軍陣地,並在城外掘地道多處,企圖轟炸城牆。楊虎城部的一個營奉命擔任東關防務,在城下挖掘塹壕,專門防禦鎮嵩軍的地道偷襲,鎮嵩軍幾次挖掘地道,都被陝軍發覺 [24]  。為了瓦解守軍,劉鎮華用棺材裝火藥轟塌了部分城牆。 [25] 
“二虎”一方面動員全體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牆為屏障頑強抵抗,一方面向廣州國民政府求援。城外的“鎮嵩軍”也加緊了攻勢,窮兇極惡的“鎮嵩軍”因與城內的守軍相持不下便想困死城內的軍民,放火燒了城外已經成熟的40萬畝麥田,沖天火光延續了五六日,城內軍民餓死的就有兩萬餘人。“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守城戰堅持得非常艱苦。直到10月受廣州國民政府編制的馮玉祥部隊奉命援陝,星夜兼程出奇制勝連打四仗使劉軍全線潰退,狼狽逃出潼關,西安之圍遂解。在這次戰鬥中炸燬了永寧門(南門)箭樓。 [22]  [25] 

西安城牆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戰亂頻繁,經濟衰敗,當時的西安城也破舊不堪。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民國時期的地方當局為保護城牆,也做過一些必要的修護工作,如發佈保護城牆的措施,實施小規模修繕等,這些修護工作雖未能改變古城牆衰敗面貌,但對保護其完整性及為日後大規模修繕起到了積極作用。 [22] 
城牆晚景

西安城牆建築形制

垛口 垛口
西安城牆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13.74千米。城門有四: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門城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正樓高32米,長40餘米,為歇山頂式,四角翹起,三層重檐,底層有迴廊環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
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四角各有角牆一座,城牆外有城壕。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5984個,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內側矮牆稱為女牆,無垛口,以防兵士往來行走時跌下。城牆每隔120米修敵台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頂與城牆面平。這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置的。敵台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城牆上共有敵台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 [26] 
女兒牆 女兒牆
最初的西安城牆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後來又將整個城牆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於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箭樓 箭樓
古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裏是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西安城牆四座城門分別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樓。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樓在最裏,樓下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牆連接,叫甕城,是屯兵的地方。甕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台階,便於戰馬上下。全城還建有馬道11處。城牆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較敵台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了這裏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27] 
西安城牆的防禦性很強,城外的護城河為第一道防線。河上設有吊橋,是進出的唯一通道。吊橋白天降落在護城河兩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橋升在空中,就斷絕了進城的道路。城門外有間樓(也叫譙樓),用以打更和報警,為第二道防線。閘樓後邊是箭樓,高30餘米,外面牆體筆直,箭孔密佈,便於瞭望和射擊,這是第三道防線。箭樓和正樓之間是甕城,面積9348平方米,它的作用是:若敵人攻進此處,即形成“甕中捉鱉”之勢,這是第四道防線。第五道防線自然是正城門了。
除了城門設防嚴密外,城牆四個拐角的角台上還修有角樓,作用是輔助城門,觀察和防禦四面外來之敵。整個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座馬面(也叫敵台)。每個馬面寬20米,從城牆向外伸出12米,高低、結構和城牆相同。西安城共有馬面98座,垛口5984個,使城牆外側成鋸齒形。每個馬面上建有可供駐守軍隊的卡房(也叫敵樓)3間。城牆和馬面上有女兒牆,牆上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擊的凹口和方孔。 [28] 

西安城牆城門介紹

西安城牆綜述

西安城牆現有城門18座,從永寧門開始順時針依次為:永寧門朱雀門勿幕門含光門安定門玉祥門尚武門安遠門尚德門解放門尚儉門尚勤門、朝陽門、中山門長樂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這18座城門的形成時間和規格各不相同。
其中永寧門、安遠門、長樂門、安定門四座城門,作為西安明城牆的原有城門因當時的軍事防禦需要,都是單門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牆,兩道城牆之間又形成了甕城。除永寧門外,其餘三門現都只剩下兩道城牆。到民國時期,城門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軍事防禦需要,為了交通的方便,人們在原有的四座城門兩邊新劵了門洞。其餘十四座後來新開的城門,有的是在被戰火打開的城牆豁口上重建的,有的是在唐皇城城門遺址旁新劵的,有的是為了紀念偉大人物新劵。 [29] 

西安城牆南城七門

永寧門 永寧門
永寧門俗稱南門,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是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稱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永寧門箭樓在西安保衞戰(也稱二虎守長安)中被毀,於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永寧門規格為6+1式門洞。 [30] 
朱雀門 朱雀門
朱雀門原本是唐長安皇城的正南門,門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時,皇帝常在這裏舉行慶典活動。開皇九年(589年),隋帝國統一天下,隋文帝在朱雀門城樓檢閲凱旋大軍。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朱雀門被封閉。1985年修復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包裹在明城牆內的朱雀門遺址。如隋唐文人描寫的那樣宏偉華麗,城門柱礎用大理石製成,青石製作的門坎上刻有線條優美神采飛揚的蔓草花紋,磨磚對縫的門洞隔牆厚實端正。1986年開通的朱雀門位於遺址西側。朱雀門規格為4門洞。 [30] 
勿幕門 勿幕門
勿幕門俗稱小南門,開通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為勿幕門,以此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是同盟會最早一批會員,民主革命時期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在護法運動中壯烈犧牲,被孫中山黃興稱為“西北革命巨柱”。陝西軍民為懷念先烈,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將井勿幕在西安居住過的四府街更名為“井上將街”,並將該街南端城門命名為“井上將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又分別更名為“勿幕街”和“勿幕門”。勿幕門規格為單門洞。 [31] 
含光門 含光門
含光門是南城牆最西一門,是唐長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中門洞和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後全部封閉。1984年整修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含光門遺址,發現花崗石製作的柱礎、刻花的門檻門道。現已把新建券洞城門置於遺址東西兩側,對遺址作框架結構保護,外包城磚,使外觀與城牆一致,內部設置人工採光和空調系統,供遊客參觀。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可以從城牆上進入 [31]  。含光門規格為4門洞。
建國門 建國門
建國門是南城牆最東一門,為紀念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在建國路區段南城牆新開城門,故名建國門。
建國路街道雖然短小,卻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據歷史學者考證,唐代名臣長孫無忌就住如今的建國路。民國時期,震驚中國外的西安事變,其重要人物張學良將軍的公館就坐落於此。如今張學良公館已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國門規格為3門洞。 [32] 
和平門 和平門
和平門與大雁塔大差市西安火車站大明宮含元殿處於同一南北軸線上,開通於1953年。為了表達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門。城門內為和平路,城門外為雁塔路。和平門內向西走一直到文昌門之間的由青石板鋪成的順城巷就是下馬陵。2100多年前,即使漢武帝途徑此地,也要下馬步行,因為當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於此處,下馬陵便因此得名。和平門規格為4門洞。 [33] 
文昌門 文昌門
文昌門位於碑林博物館北側,開通於1986年。這裏的城牆上建有魁星樓,是西安城牆上唯一與軍事防禦無關的設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傳説是主宰文運興衰的神,被人們尊稱“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硃筆點中,就能妙筆生花,連中三元,成為狀元。所以,古代孔廟、學府裏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樓。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城牆旁邊(今碑林博物館),魁星樓也順勢建在城牆之上。魁星樓在1986年修復,樓下這座新闢的城門,也就被命名為了文昌門。文昌門規格為4門洞。 [13] 

西安城牆西城二門

安定門 安定門
安定門俗稱西門,為西城牆最南一門,原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寓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這座城門原有三重門樓:城樓、箭樓、閘樓。三道城牆,城樓裏,箭樓居中,閘樓向外。門樓下均有拱卷式門洞,洞高寬為6米。城樓與箭樓之間有方形甕城,平時是出入通道,戰時是防守要地。城樓北側有日本天皇訪問西安時所建觀望台一座,供遊客參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門箭樓是中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城門內為西大街,門外為西關正街 [34]  。安定門規格為6+1式門洞。
玉祥門 玉祥門
民國十五年(1926年),吳佩孚的走狗河南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戰火打開的城牆豁口上修建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由此率部入城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為西城牆最北一門。玉祥門規格為5門洞。 [31] 

西安城牆北城六門

尚武門 尚武門
尚武門是西安北城牆最西一門,開於建國後。
城門內為西北三路,城門外為工農路。
尚武門規格為4門洞。
安遠門 安遠門
安遠門俗稱北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
“安遠”二字是繼承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採取的懷柔安撫政策,希望邊遠少數民族對朝廷知恩歸順。
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清,安遠門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燬。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安遠門規格為4+1式門洞。
尚德門 尚德門
尚德門位於安遠門以東,開於建國後。
民國十六年(1927年),時值“新生活運動”倡導“四維、八德”,南北向縱街由東向西分別取“四維”之“勤、儉、仁、德”,並冠以“尚”字命名,即尚勤路、尚儉路、尚仁路(後改中正路、現解放路)、尚德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於北城牆尚勤路、尚儉路、尚德路處開闢三座城門,名尚勤門、尚儉門、尚德門。尚德門規格為3門洞。 [35] 
解放門 解放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隴海鐵路通車,於北城牆尚仁路處開闢城門,名尚仁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尚仁路改稱中正路,城門更名為中正門;1950年,中正路改稱解放路,城門更名解放門。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廣場而拆除,成為西安城牆一豁口,2005年重新連接,形成大跨度的橋拱式城門,從而使西安城牆全線貫通。解放門規格為大跨度橋拱式3門洞。 [35]  [36] 
尚儉門 尚儉門
尚儉門位於北城牆解放門與尚勤門之間,開於建國後。
新中國成立後,於北城牆尚儉路開闢城門,名尚儉門。
城門內為尚儉路,城門外為火車站東盤道。
尚儉門規格為3門洞。 [35] 
尚勤門 尚勤門
尚勤門是北城牆最東一門,開於建國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北城牆尚勤路開闢三座城門,名尚勤門。
城門內為尚勤路,城門外與環城北路成丁字路口。
尚勤門規格為3門洞。 [35] 

西安城牆東城三門

朝陽門 朝陽門
朝陽門
朝陽門是東城牆最北一門,開闢於建國後。因為這座城門朝着太陽,是每天第一個見到陽光的城門,故取名朝陽門。
城門內為東五路,門外為長樂路。
朝陽門規格為5門洞。
中山門 中山門
中山門俗稱小東門,民國十六年(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闢的中山門,為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而得名。1927年5月1日,馮玉祥將軍率軍東征,就從中山門出城。
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玉祥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羣眾講話,説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但後來時局變化,再未率師回西安。中山門規格為雙門洞。
長樂門 長樂門
長樂門俗稱東門,是東城牆的正門,也是最南一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説:“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部下隨即縱火焚燬了這座城樓,直到清代重新建造。
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在東門城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舊址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長樂門規格為6+1式門洞。
城牆夜景

西安城牆文物保護

西安城牆綜述

建國初期,西安城牆的修復和保護工作曾經走過一段曲折的歷程。由於受歷史的侷限和“左”傾思潮的影響,西安城牆曾幾度歷經被完全拆除的危險,幸而在部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國家領導和省、市領導及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的堅持下,西安城牆才免除了被拆除的命運,迎來了改革開放後命運的轉折。

西安城牆保護措施

城牆·夜 城牆·夜
1983年開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復,牆體維修加固工程按照“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按照清乾隆年間的牆體結構規格修復。到1990年底基本完工,完成以下兩方面工程內容:
牆體修復:
1、牆體內測夯土包磚;2、封堵洞穴;3、牆體外側幫補;4、城牆頂面海墁補砌;5、修復垛牆和女兒牆;6、補砌城牆內側流水槽144個;7、新建、拓修馬道(或踏步)13處;8、重建永寧門(大南門)月城;9、券修豁口門洞。 [37] 
古建築修復:
1、環城建設工程開始後,首先着手維修、加固北門、東門的城樓、箭樓。1983年9月對北門箭樓南邊地下的防空洞進行加固處理,使樓體從原來每天下沉8—9毫米控制到每天下沉1毫米。之後,有對東門城樓和箭樓進行全面修葺。2、1983年4月至1987年底,城牆上重建敵樓12座,敵樓參考清末示意圖和有關資料設計,重檐歇山面闊3間2層,下層置廊柱。樓基長14.3米,寬9.1米,通高8.8米。3、在南城牆距南門城樓607米處原址修建魁星樓1座,根據現存框礎設計,4坡攢尖,2層重檐,正方形,邊長9.4米。4、馬道門樓,為城牆內側登城馬道入口,門樓多為仿古牌坊式,新建馬道門樓14座。5、仿古管理房,為城牆管理人員的工作場所,與城牆內側的馬道入口鄰近,房形古樸美觀,成為內環路沿途景點。6、南門閘樓,1989年5月與南門月城同時重建。以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張俊清編纂出版的《西安勝蹟》封面照片為依據仿製。樓內設吊橋的起吊設施,按《武備志》所述建成仿古絞盤式。1989年底完成主體工程,1990年9月竣工。 [37] 
安全普查:
2015年,習主席視察西安城牆 2015年,習主席視察西安城牆
開展城牆文物安全普查工作,全面掌握“病害”情況。對“病害”部位劃分安全等級,針對不同等級分別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使城牆文物保護工作更加科學化和規範化。
自2005年以來的城牆文物普查結果顯示:1釐米以上裂縫214條、較大沉降15處、剝蝕28處、大的鼓脹5處、孔洞大大小小近2000個。 [38] 
維修工作:
先後對城牆北段74#—75#馬面塌陷和沉降、東段86#馬面塌陷和裂縫嚴重部位進行了維修。實施了含光門城牆斷面一致和過水涵洞遺址除黴菌、除蟲害、除鹽害酥粉、夯土鬆動脱落回填等保護工作。
2012年9月,西安的三次大規模強降雨為50年來之最,對城牆文物安全工作造成嚴重威脅。管委會對此及時採取多種措施,及時處理病害部位,盡力減輕雨水對城牆安全的不利影響。
城牆仍有部分病害非常嚴重,86#馬面沉裂、沉降及城牆基礎空洞,60#馬面裂縫、沉陷和空洞,玉祥門北側43#馬面城牆海熳嚴重裂縫和沉陷,32#馬面牆體裂縫急劇加大,14#、16#—17#、26#、46#、86#馬面等處也存在着較為嚴重的沉降積水等病害,景區對以上部位進行了或正在進行維修。
習主席視察城牆 習主席視察城牆
除了對城牆文物本體進行維護維修外,景區對四門城樓、箭樓,城上敵樓進行了油漆彩繪工程。
檢測保護措施:
2005年開始,聘請專業單位對城牆重點部位進行全面監測,逐步建立城牆文物保護安全預警系統。
2007年建立城牆智能化系統之一安全監控系統,設立監控室,全程安裝攝像頭61個,保護城牆安全。
對南門城樓進行了修繕,對南城牆部分裸露牆體進行了包砌。按照城牆牆體及古建築存在問題的嚴重程度,分階段、分重點實施維修。建立了城牆文物保護巡查制度,確定了城牆牆體外側重點觀測部位26處,安裝了觀測標誌碑,確定了觀測點和觀測基準數。加強對城牆牆體及古建築的日常巡查工作。在日常管理方面,公開招聘專業物業公司,對環城西苑、護城河試驗段和城牆清掃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對園林養護、衞生保潔、安全保衞、禮儀服務等項目進行委託管理,廣大市民反映良好。環城西苑、護城河試驗段已經成為展示西安城市建設的新亮點,城牆實行全天保潔也極大地改善了遊覽環境,贏得了國內外遊客的廣泛讚譽。 [38] 
地鐵修建保護:
地鐵建設者以五項措施力保文物安全:①線路繞行;②盾構施工;③加固鐘樓及城牆;④減震;⑤隨時監控。
西安地鐵“避讓為先、保護為主”的做法,有效保護了文物古蹟。西安地鐵二號線的建設為今後的各條地鐵線路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成功的經驗,確保今後西安地鐵建設沿線文物的安全。 [38] 
立法保護:
西安城牆景區導遊圖 西安城牆景區導遊圖
2006年初,法制局聯合西北政法大學,制定了《西安城牆保護條例(草案)》這部規範西安城牆保護與管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規。同年,西安市人大第一次將《西安城牆保護條例》列入立法計劃。
2009年4月29日,《西安城牆保護條例(草案)》通過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初審,並廣泛徵求市民羣眾的意見、建議。
2009年8月28日,西安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西安城牆保護條例》。同年9月24日,陝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西安城牆保護條例》。 [39] 
西安城牆保護條例》2009年11月1日開始實施,並規定每年的11月1號設立為“西安城牆親近日”。這部條例是西安“皇城復興”計劃的一部分,也為西安城牆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做準備。《條例》鼓勵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和個人出資建立西安城牆保護基金,用於城牆保護;城牆牆體、城門、城牆內側20米以內,城牆外側至護城河外沿的區域以及四個城門內外側的廣場綠地均為保護範圍,而城牆內側20米到100米的區域和護城河外沿180米以內區域為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範圍內亂塗亂畫、排污、堆放垃圾、存儲危險品或者其它可能損害城牆安全的行為都在被禁之列,擅自在護城河內捕魚釣魚也被明令禁止。任何個人和單位不能擅自利用城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需要利用西安城牆拍攝電影、電視、廣告和其它音像資料或者舉辦大型活動的,必須按照規定履行報批手續。對於違反條例規定的違法行為,管理機構可以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40] 
城牆夜景(安遠門)

西安城牆保護活動

“城牆親近日”:
2009年11月1日,《西安城牆保護條例》頒佈實施,同時舉辦城牆親近日宣傳活動。 [41] 
2010年11月1日,圍繞《西安城牆保護條例》頒佈一週年,舉行了城牆親近日系列活動在南門吊橋廣場舉辦城牆保護工作圖片展。設立宣傳台諮詢,邀請兒童福利院等單位及市民、遊客2000餘人免費參觀城牆,同時向市民遊客發放《西安城牆保護條例》及《陝西省文物保護條例》。
2011年11月1日,圍繞《西安城牆保護條例》頒佈二週年,舉辦“親近城牆,共享文化”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
此後,每年延續《西安城牆保護條例》頒佈日紀念活動。 [42] 
學術研究會議:
2006年,國家文物局將南京西安荊州興城等4城市捆綁申報的“中國明清城牆”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山西大同和浙江臨海兩座城市也有申遺意向,加入到中國明清城牆保護的行列中。此舉即為“4+2”模式。
2011年9月11—12日,來自南京、西安、荊州、興城以及大同、臨海6座城市的代表在西安召開了中國古都學會城牆保護專業委員會4+2城市第三次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為六座城市的城牆保護專家和管理者搭建了切磋和交流的平台,並形成了城牆保護的“4+2”模式。 [43] 
西安城牆夜景 西安城牆夜景
城牆申遺:
西安城牆自1987年開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前兩次,西安城牆申遺的腳步邁進國家《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之前便宣告終結。
2003年,西安城牆管理所正式向陝西省文物局遞交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報告。2006年12月15日西安城牆與南京城牆等一起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名錄。
2011年10月,委託省文物保護中心古建築研究所編制《西安城牆申遺文本》,10月31日完成初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要求“不但要保護文物的個體,而且要保護文物的環境”。政府在為城牆保護創造更良好的周邊環境,助推西安城牆申遺。
2012年11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45項不同類型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西安城牆位列其中。 [44] 
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
2011年6月30日,西安城牆管委會召開陝西省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籌備會議。
2011年7月21日,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管委會正式向市文物局遞交關於成立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申請。
2011年9月,在西安召開了中國古都學會城牆保護專業委員會4+2城市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上,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宣告成立,這是西安市探索城牆保護新模式的嘗試。 [45] 

西安城牆歷史價值

西安古城牆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為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對研究封建社會的城市建設、歷史、軍事和建築藝術,都有着很高的價值。 [46] 
明西安府 明西安府
首先,西安城牆是一本無字的史書。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隋唐長安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城牆圈定的都城比當時羅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後成為中國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隨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長安城才在改築時放棄了外郭城和宮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規模明顯縮小。
現存的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年),是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因此這座明代城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長安城的前身,在6世紀由大建築師宇文愷主持建造的隋大興城,給上千年的中國歷史,提供了一個能夠閲讀、分析和體味的歷史載體。
明西安城牆初建時,只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依次名曰長樂、永寧、安定、安遠,包含的當時人們對平安、快樂生活的企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開闢的中山門玉祥門勿幕門,皆以傑出的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新中國誕生以後開闢的諸多城門,以和平、建國命名,也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徵;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門名稱的重新使用,則是體現着一種文化傳承。
西安城牆景區全景圖 西安城牆景區全景圖
第二,西安城牆是古老城市的醒目標誌。
城市和人一樣,都必須有自己的鮮明個性,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其鮮明的城市個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城市建築來體現。
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拆除舊建築是十分正常,但不少舊建築是珍貴的歷史遺存,有着巨大的文化含量,絕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凡舊必拆;對確有價值的舊建築,必須加以精心保護。西安在這方面的作為遠非盡善盡美,但畢竟歷盡艱難保存了完整的明城牆,使之成為古老西安的醒目標誌。 [47] 
第三,西安城牆的存廢之爭是考量現代文明水平的試金石。
發生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的西安城牆存廢之爭,其實是在展示着持不同主張的兩類人的不同境界和不同修養。
大躍進時期,拆除西安城牆的呼聲甚囂塵上。文物工作者當面向當時的西安市領導陳情未果後,越級申請國務院干預。1959年9月29日,西安市收到了《國務院關於保護西安城牆》的通知。12月28日,西安市市長劉庚簽署了一份文件,“自即日起嚴禁拆取城磚、挖取城土以及其他破壞城牆的行為”。這份文件,挽救了命懸一線的城牆,西安城牆大難不死,逃過一劫。1961年3月4日,西安城牆終於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8] 
如今的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 [1-3]  ,應對為保存西安城牆的有識之士們致以崇高敬意。當面對西安城牆存廢之爭這塊考量現代文明水平試金石的時候,他們顯示出了自己的閃光成色。
第四,西安城牆是凝聚市民城市記憶的具象物。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西安城牆歷經二虎守長安時的慘烈搏殺,抗日戰爭時期日寇飛機的轟炸,大躍進時期城牆滿目瘡痍的慘景,上個世紀80年代市民義務勞動整修城牆的場面,以及如今的城牆國際馬拉松比賽、全國漢服婚禮,號稱“天下第一禮”的《醉長安——大唐迎賓盛禮》……這些城市記憶同物質文化遺產的城牆緊緊地粘合在一起,成為富有歷史價值的人文財富。 [47] 
城牆夜景

西安城牆現代文化

西安城牆地鐵標識

西安地鐵標識 西安地鐵標識
西安地鐵標識以城牆為主要符號,其主色調為中國紅和白色,看起來有點類似一枚“城牆章”。標識整體形象採用方形,設計中城牆和地鐵隧道相扣,將西安標誌性建築城牆與地鐵隧道的元素有效結合起來。
“城牆章”的設計採用方形,打破了國內原有地鐵標識設計中大多采用的圓形和不規則形的設計,屬國內首創。方形滲入了中國古代印章的涵義,在某種意義上藴含着地鐵為市民服務的一種承諾。 [49]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創辦於1993年,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體育局等單位承辦,每年11月份舉行。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路線從永寧門城樓東側200米處出發,經文昌門—和平門—長樂門—朝陽門—解放門—安遠門—尚武門—玉祥門—安定門—含光門—永寧門城樓西側終點處,全程13.7千米。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已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馬拉松愛好者參賽,隨着賽事的逐漸成熟,民眾的知曉度和關注度也逐年提升。 [50] 

西安城牆榮譽稱號

時間
榮譽
2018年4月13日
西安城牆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2018年11月
西安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成功晉升為5A級旅遊景區。
2019年9月17日
獲“2019中國文旅品牌影響力大會·大國之旅景區評選”綜合大獎。
參考資料 [9-10]  [15]  [51-52] 

西安城牆旅遊開發

1998年6月25日,克林頓訪問西安 1998年6月25日,克林頓訪問西安
2004年西安城牆作為古城復興計劃的載體,正逐步成為西安歷史文化的一個核心板塊,體現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個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張特色名片。
護城河實現全線清淤,清理淤泥量達13萬立方米。護城河試驗段景觀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城牆亮化全線完成,火車站連接段城牆的點亮成為西安新的夜景。旅遊文化活動方面,成功舉辦了長安古樂文化周、“唐都上元不夜城”主題燈會、中秋賞月動、“鐘鳴盛世,祈福長安”新年祈福活動、城牆國際馬拉松賽等,確定每年都要開展十個以上大型文化旅遊活動,將之打造為景區獨有的文化旅遊品牌。其中,“鐘鳴盛世,祈福長安”新年祈福活動今後將作為城牆景區特有,西安民間重要的迎新年慶祝儀式固定下來。先後承辦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第十五屆大會、第十二屆廣告節、首屆歐亞經濟論壇、手機電影節、盛典西安嘉賓城牆遊等大型活動,極大地提升了西安城牆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53] 
198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結合市政建設整體規劃,投資1000萬元,開始營建環城公園。隨後,城牆上的排水系統得以完善,敵台和垛口逐步恢復。黑河水經曲江池和興東湖,引入護城河。護城河兩岸植樹後形成環城林帶。花壇、草坪遍佈城牆之下。從西門到東門,先後建成松園、牡丹園、石榴園、櫻花園、吉備真園、含光閣、迷宮、元梯、吊橋、南門月城等遊覽點。
雄偉壯觀的西安城牆已成為市區最吸引人的觀光勝地之一。沿城牆外側已建成“環城公園”,成為城市居民晨練的絕佳活動場所。 [54] 

西安城牆旅遊信息

地址
西安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域,橫跨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三區。
時間
08:00-20:00:長樂門(東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文昌門、含光門、西北城角登城口
08:00-22:00:永寧門(南門)、中山門(小東門)、建國門 [59] 
南門表演:南門仿古開城儀式(每天9:30南門吊橋廣場),武士軍陣表演(每天上午10:30、下午16::30南門甕城)。
交通
公交4、7、10、15、18、21、23、31、43、45、201、107、202等路可到達西門,6、9、26、28、33、36、37等及地鐵二號線可到達北門,11、12、16、23、26、31等及地鐵二號線可到達南門,8、22、27、29、33、37等路可到達東門。
門票
成人54元,1.2—1.4米兒童、學生證(碩士學歷以上學生證、國外院校學生證除外)65—70歲老年人27元。城牆上可租賃自行車騎行遊覽,單人自行車45元,雙人自行車90元,押金200元。
登城點
西安城牆設有8個登城點,分別是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和平門、文昌門、含光門、尚德門,可以就近選擇購票登城。
參考資料 [55] 

西安城牆恢復開放

2022年1月25日,西安城牆景區恢復開放。 [5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