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鎖定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年—?),字子長,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71]  繼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 [69]  。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著有《史記》《悲士不遇賦》《太史公自序》 [68-70]  等。
少年時隨父司馬談讀書,並從董仲舒受學《春秋》,向孔安國問疑《尚書》。二十歲出遊,歷經長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黃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勝古蹟,訪問歷史遺事,調查社會風俗。後為郎中,曾隨漢武帝出巡西北諸郡縣。元鼎六年(前111),奉命出使西南。元封元年(前110年)父死,遺囑繼志著史。三年,任太史令,閲讀皇室所藏典籍,開始蒐集史料。太初元年(前104年),倡議並主持改革曆法工作,與太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典星射姓、治歷鄧平、方士唐都落下閎等數十人,共同制訂了以正月為歲首的新曆,名為“太初曆”。此後即着手著史。天漢三年(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觸怒武帝,獲罪入獄,處以腐刑。太始元年(前96年)出獄,任中書令。受刑之後,忍辱發憤,艱苦撰述,根據《尚書》《春秋》《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等史書及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檔案以及親身考察訪問得來的資料,終於寫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影響極為深遠。他死後,《史記》藏於家,至漢宣帝時,始由其外孫楊惲公佈於世。除《史記》外,其著作存於今者尚有《報任安書》、《素王妙論》、《悲士不遇賦》。 [67] 
全    名
司馬遷
別    名
史遷、太史公
子長
所處時代
西漢
出生地
龍門(夏陽即今陝西韓城,另説今山西河津
出生日期
公元前 145年(或前135年)
主要成就
編著《史記》,開創紀傳體史學
主要作品
《史記》《報任少卿書》
最高官職
中書令

司馬遷人物生平

司馬遷早年經歷

西漢景、武年間(生年有爭議,參見“人物爭議”部分),在黃河龍門的一個小康之家中,司馬遷出生了。 [1-2]  司馬遷的祖父司馬喜在漢文帝詔入慄米受爵位以實邊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米換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於徭役 [3] 
年幼的司馬遷在父親司馬談的指導下習字讀書,十歲時已能閲讀誦習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系本》 [4]  等書。漢武帝建元年間,司馬談到京師長安任太史令一職 [5]  ,而司馬遷則留在龍門老家,身體力行,持續着耕讀放牧的生涯。 [1] 

司馬遷學遊天下

稍稍年長之後,司馬遷離開了龍門故鄉,來到京城長安父親的身邊。此時司馬遷已學有小成,司馬談便指示司馬遷遍訪河山去搜集遺聞古事,網羅放失舊聞 [6]  。司馬遷在二十歲時開始遊歷天下 [7-14]  ,他從京師長安出發東南行,出武關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後折向東南到九疑山。窺九疑後北上長沙,到汨羅屈原沉淵處憑弔,越洞庭,出長江,順流東下。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展轉到錢塘。上會稽,探禹穴。還吳,遊觀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望五湖。之後,北上渡江,過淮陰,至臨淄、曲阜,考察了齊魯地區文化,觀孔子留下的遺風,受困於鄱、薛、彭城,然後沿着秦漢之際風起雲湧的歷史人物故鄉,楚漢相爭的戰場,經彭城,歷沛、豐、碭、睢陽,至梁(今河南開封),回到長安時任太史令的父親司馬談身邊。 [1]  [15] 

司馬遷回朝為官

因為父親司馬談的緣故,司馬遷回京後,得以仕為郎中 [16-17]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馳義侯何遺受命平定西南夷,中郎將郭昌、衞廣率八校尉之兵攻破且蘭,平南夷。夜郎震恐,自請入朝稱臣。漢軍又誅邛君,殺笮侯,冉駹震恐,請求臣服並設置官吏。隨後漢武帝西南夷設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而此時正隨漢武帝東行巡幸緱氏的司馬遷在繼唐蒙司馬相如公孫弘之後,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籌劃新郡的建設。隨後又撫定了邛、莋、昆明,在第二年回朝向武帝覆命 [17-18] 

司馬遷父授遺命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天,漢武帝東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19]  司馬談身為參與制定封禪禮儀官員,卻因病留滯在周南,未能繼續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憤懣,以致病情加重。奉使西南的司馬遷在完成任務後,立即趕往泰山參加封禪大典,行到洛陽,卻見到了命垂旦夕的父親。 [20] 
彌留之際的司馬談對司馬遷説:“我們的祖先是周朝太史。遠在上古虞舜、夏禹時就取得過顯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後來衰落了,難道要斷送在我這裏嗎?你繼為太史,就可以接續我們祖先的事業了。如今天子繼承漢朝千年一統的大業,到泰山封禪,而我不得從行,這是命中註定的啊。我死以後,你一定會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萬不要忘記我要編寫的論著啊。況且孝,是從侍奉雙親開始的,中間經過事奉君主,最終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揚名於後世,光耀父母,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稱頌周公,是説他能夠歌頌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揚周、召的遺風,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劉的功業,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周幽王、厲王以後,王道衰落,禮樂損壞,孔子研究、整理舊有的文獻典籍,振興被廢棄了的王道和禮樂。整理《詩》、《書》,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學者們仍以此為法則。從魯哀公獲麟到現在四百多年了,其間由於諸侯兼併混戰,史書丟散、記載中斷。如今漢朝興起,海內統一,賢明的君主、忠義的臣子的事蹟,我作為太史而不予評論記載,中斷了國家的歷史文獻,對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記在心裏啊。”司馬遷低下頭流着淚説:“小子雖然不聰敏,但是一定把父親編撰歷史的計劃全部完成,不敢有絲毫的缺漏。” [21] 

司馬遷私淑古今賢

因為在長安任職,又逢“漢之得人,於茲為盛”的漢武盛世,司馬遷得以結識匯聚於長安的天下賢能之士。 [22]  包括賈誼之孫賈嘉,公孫季功(或為公孫弘),樊噲之孫樊他廣,平原君朱建之子,馮唐之子馮遂,田叔少子田仁,梁人壺遂,杜陵蘇建等。 [23-29]  然而,對司馬遷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董仲舒孔安國
司馬遷與上大夫壺遂討論文學之時曾説過:“我聽董生説:‘周朝王道衰敗廢弛,孔子擔任魯國司寇,諸侯害他,卿大夫阻撓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政治主張無法實行,便褒貶評定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是非,作為天下評判是非的標準,貶抑無道的天子,斥責為非的諸侯,聲討亂政的大夫,為使國家政事通達而已’” [30]  。而縱觀《史記》可知董仲舒公羊學對司馬遷的影響主要為:其一,公羊家頌揚湯武革命,主張以有道伐無道,成為《史記》反暴政的思想基礎;其二,公羊家"尊王攘夷",主張"大一統"的思想,成為《史記》貫串全書的主要觀念;其三,公羊家崇讓、尚恥之義是《史記》褒貶歷史人物的道德標準。 [31] 
孔安國為孔子後人,家中有當世失逸的《古文尚書》十餘篇,併兼通今古文學。故而司馬遷亦嘗就《古文尚書》問故於孔安國 [32]  ,學習古文經學的故訓,以及別擇古文資料的古文學,掌握考信歷史的方法。而《古文尚書》作為整個古文學的核心,司馬遷寫上古三代史亦從中作了大量的引用。 [31] 
司馬遷曾在《史記·孔子世家》給給予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度讚揚。 [33]  其亦吸收孔子學説和六藝經傳的精華,效法孔子精神,繼《春秋》作《史記》,完成一代大典。 [31] 

司馬遷討論改歷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朝自建立以來已經102年了。漢室建立之初,諸事草創,大部分都沿襲了秦朝的製作。曆法則採用了較為貼近的《顓頊歷》。儘管如此,《顓頊歷》對朔、晦的計算亦與實際情況相異。 [34]  於是時任太史令的司馬遷和大中大夫公孫卿以及壺遂等人向漢武帝進言説:“《顓頊歷》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情況了,因該重新定製曆法。”而御史大夫兒寬恰好懂得經學,漢武帝便命令兒寬去與眾博士商議修改曆法等事情 [35]  。同年,武帝命令公孫卿、壺遂、司馬遷、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人討論定製《漢歷》。 [36] 

司馬遷遭受腐刑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讓李陵為出酒泉擊匈奴右賢王貳師將軍李廣利護送輜重。李陵謝絕,並自請步兵五千涉單于庭以寡擊眾,武帝讚賞李陵的勇氣並答應了他。 [37]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時,卻遭遇匈奴單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卻越聚越多,糧盡矢絕之後,李陵最終降敵。 [38]  武帝憤怒,羣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唯有司馬遷説:“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着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 [39]  然而,不久後去迎接李陵的公孫敖無功而還,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武帝便殺了李陵全家 [40]  ,而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説”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41]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42]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蜀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説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泄憤懣而作。 [43]  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揹負着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 [44]  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司馬遷史記得傳

司馬遷有一個女兒嫁給楊敞楊敞在漢昭帝劉弗陵時曾官至宰相,與司馬遷之女生二子:大兒子楊忠,小兒子楊惲。楊惲自幼聰穎好學,他的母親把自己珍藏着的並且深愛着的《史記》,拿出來給他閲讀。楊惲初讀此書,便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讀完。楊惲成年之後,還把它讀了好幾遍,每讀一遍總是熱淚盈眶,扼腕嘆息。在漢宣帝的時候,楊惲被封為平通侯,這時候他看到當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馬遷這部鉅著正是重見天日的時候,就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從此天下人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45] 

司馬遷主要成就

司馬遷文史

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史記》全書完成。 [46]  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

司馬遷思想

司馬遷借老子之口説出了被他改造過和發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內核,有意識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會“小國寡人”和奴隸社會“使民”如何的思想,體現了深得道家精髓的“與時遷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司馬遷天文

司馬遷題跋像 司馬遷題跋像 [47]
在兩漢時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馬遷。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是一個偉大的史學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對天文星象精到造詣的專家。其實只要仔細讀其《史記》的《天官書》《律書》《曆書》,就可明白稱他為天文星家專家決非虛譽。
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遺業,完成“推古天變”之任務,並明確表述為“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其結論表述在《天官書》中,即據春秋242年之間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見等星象,聯繫點天子衰微、諸候力政、五伯代興及到戰國及秦漢之際的社會變亂動盪,而總結出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一百年一中變,五百年一大變,三大變為一紀,三紀而大備的“大數”,最後才認為“天人之際續備”。這是司馬遷天文學之應用的最重要之範例,在整個星學歷史上佔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馬遷又總結了戰國以來的天文學的基本原則,表述如下:“我仔細檢查史書的記裁,考察歷史上的事變,發現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現象。五星在逆行時,往往變得特別明亮。日月的蝕食及其向南向北的運行,都有一定的速度和週期,這是星象學所要依據的最基本的數據。而星空中的紫宮星垣和東西南北四宮星宿及其所屬的眾多星辰,都是位置不變的,它們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離也是一定不變的,它們的分佈排列象徵着天上五官的位置。這是星象學中作為‘經’亦即不變的依據。而水、火、金、木、土星則是上天的五位輔住,它們的出現隱伏也有一定的時間和週期,但其運行速度快慢不均。這是天文學中的‘緯’亦即經紫變動的部分。把這些固定的和變動的兩種星象結合起來,就可以預測人事的變化了。” [48] 

司馬遷名言

  1. 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縱橫強秦。
  2. 貌言華也,聖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4. 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
  5.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6.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7. 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司馬遷家族世系

歷史時期
家族關係
姓名
簡介
先祖
(不可考)
天官 [49] 
戰國
八世祖
秦國武將 [50]  夏陽人(今陝西韓城)
六世祖
秦國武將 [51]  夏陽人(今陝西韓城)
秦朝
高祖
司馬昌
秦始皇時期鐵官 [52] 
漢朝
曾祖
司馬毋懌
漢高祖時期市長 [53] 
祖父
司馬喜
五大夫爵位 [53] 
父親
漢武帝時期太史令 [53]  夏陽人(今陝西韓城)
本人
司馬遷
漢武帝時期太史令、中書令 [2]  夏陽人(今陝西韓城)
長子
司馬臨
後改姓“馮“夏陽人(今陝西韓城)
次子
司馬觀
後改姓“同”夏陽人(今陝西韓城)
女兒
嫁丞相楊敞
女婿
漢昭帝時搜慄都尉、大司農、御史大夫、丞相,安平侯
外孫
楊忠
漢宣帝時安平侯
外孫
漢宣帝時左曹、中郎將、光祿勳 [45] 

司馬遷歷史評價

司馬遷漢代

  • 揚雄在《法言》一書中寫道:“太史遷,曰實錄”。“子長多愛,愛奇也。”楊雄是讚揚司馬遷實錄精神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實錄與愛奇,為歷人者所贊同,直到現在。
  • 班彪:遷之所記,從漢元至武以絕,則其功也。至於採經摭傳,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務欲以多聞廣載為功,論議淺而不篤。其論術學,則崇黃老而薄《五經》;序貨殖,則輕仁義而羞貧窮;道遊俠,則賤守節而貴俗功:此其大敝傷道,所以遇極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誠令遷依《五經》之法言,同聖人之是非,意亦庶幾矣。 [64] 
  • 班固: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採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頗繆[謬]於聖人,論大道而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羣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65] 
  • 漢明帝在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下詔稱:“司馬遷著書成一家,揚名後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諷刺,貶損當代,非誼士也。” [58] 

司馬遷魏晉

  • 魏明帝曾對王肅説:“司馬遷以受刑之故,內懷隱切,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 [58] 
  • 張輔對司馬遷和班固作了如下比較:“辭約而事舉,敍三千年事惟五十萬言;班固敍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勸,惡足以鑑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二也。毀貶朝錯,傷忠臣之道,不如三也。遷既造創,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又遷為蘇秦、張儀、范雎、蔡澤作傳,逞辭流離,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辨士則藻辭華靡,敍實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遷稱良史也。” [58] 
  • 晉代著作《西京雜記》中説:“司馬遷發憤作《史記》一百三十篇,先達為良史之才。其以伯夷居列傳之首,以為善而無報也;為《項羽本紀》以據高位者,非關有德也;及其敍屈原賈誼,辭旨抑揚,悲事不避,亦一代之偉才。” [58] 

司馬遷唐宋

  • 韓愈十分推崇司馬遷的文學才華。他説:“漢朝人莫不能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楊雄之為最。”他認為司馬遷作品的風格是“雄深雅健”。《史記》成為韓愈作文的樣本。
  • 柳宗元認為《史記》文章寫得樸素凝鍊、簡潔利落,無枝蔓之疾;渾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詞造句,煞費苦心,減一字不能。
  • 宋人贊司馬遷,其著名者為馬存贊司馬遷的壯遊和鄭樵贊司馬遷的五體結構。馬存認為司馬遷平生喜遊,足跡不肯一日休。司馬遷壯遊不是一般的旅遊,而是盡天下大觀以助吾氣,然後吐而為書。所以他的文章或為狂瀾驚濤,奔放浩蕩;或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妝如濃,靡蔓綽約;或龍騰虎躍,千軍萬馬。司馬遷世家龍門,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劍閣之鳥道;彷徨齊魯,睹天子之遺風。所以,天地之間,萬物之變,可驚可愕,可以娛心,使人憂,使人悲者,子長盡取為文章,因而子長的文章變化無窮。
  • 南宋史學家鄭樵認為:諸子百家,空言著書,歷代實跡,無所紀系。而司馬遷父子世司典籍,工於製作,上自黃帝,下迄秦漢,勒成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歷,書以類事,傳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易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書。可見鄭樵對《史記》評價之高。
  • 朱熹:①司馬遷才高,識亦高,但粗率。②太史公書疏爽,班固書密塞。③司馬子長動以孔子為證,不知是見得,亦且是如此説。所以伯恭每發明得非細,只恐子長不敢承領耳。 [66] 

司馬遷明清

  • 金聖嘆把《史記》作為“六才子書”之一,評論《史記》序贊九十多篇。他在評《水滸傳》《西廂記》中多次讚揚司馬遷,發表了不少真知灼見。他説:“隱忍以就功名,為史公一生之心。”在評《屈原賈生列傳》中説司馬遷“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淚。”金聖嘆可謂司馬遷的知音。他對《史記》與小説關係的探討獨樹一幟。“《水滸傳》方法即從《史記》出來”,“《水滸傳》一個人出來,分明是一篇列傳。”清人張竹波更直言:“《金瓶梅》是一部《史記》。”可見《史記》對後世小説寫作技巧的廣泛影響。
  • 錢謙益在《物齋有學集》中説:“司馬氏以命世之才、曠代之識、高視千載,創立《史記》。”他認為司馬遷創立的五體結構,成為歷代史學家編史的樣本,發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 章學誠在史學理論名著《文史通義》中説:“夫史遷絕學,《春秋》之後一人而已。”他認為《史記》一書“範圍千古、牢籠百家”,司馬遷有卓見絕識之能,《史記》有發凡創例之功。由於司馬遷有卓絕千古的識力和筆力,《史記》是“經緯乎天人之際”的一家之言,章學誠儼然比於後無來者。
  • 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説:“司馬遷參酌古今,發凡起例,創為全史。本紀以序帝王,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系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專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彙於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司馬遷的五體結構史學框架,一經創立,即為經典。縱觀廿四史,無一例外。趙翼稱為“史家之極則”,可謂精當之至。
  • 梁啓超認為:“史界太祖,端推司馬遷”,“太史公誠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啓超對《史記》評價頗高,認為《史記》實為中國通史之創始者,是一部博謹嚴著作。他認為:史記之列傳,借人以明史;《史記》之行文,敍一人能將其面目活現;《史記》敍事,能剖析條理,縝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張對於《史記》,“凡屬學人,必須一讀”。

司馬遷現代

  •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一書中有專篇介紹司馬遷。魯迅認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司馬遷寫文章“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因而《史記》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的評價成為《史記》評論中的不朽名言。
  • 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文中説:“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毛澤東對司馬遷很佩服,認為“司馬遷覽瀟湘,泛西湖,歷崑崙,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乃益廣”。毛澤東曾在與師哲的談話中嘆息司馬遷的遭遇,並説“司馬遷‘身殘處穢,動而見尤’卻‘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所不辭’,是因為他內心的積鬱還沒有來得及宣泄,苦衷還沒有昭之於世人,滿腹文采還沒有來得及表露,他希望自己正在寫着的著作能‘藏之名山,傳之後人,通邑大都’。誠如是,則雖九死而心不悔,這願望確實是達到了。可以説,真正的信史自司馬遷始,‘史學之父’,他是當之無愧的!”“唐詩、晉字、漢文章,漢代的文章,因了司馬遷的《史記》,確實被推向了極致。” [56] 
  • 郭沫若特別讚賞司馬遷的文學才華。他説:“司馬遷這位史學大師實在值得我們誇耀,他的一部《史記》不啻是我們中國的一部古代的史詩,或者説它是一部歷史小説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為司馬祠題寫的碑文中對司馬遷有“文章曠代雄”、“功業追尼父”的讚語。由此可見,郭沫若認為《史記》的文學成就是極高的。
  • 翦伯贊認為司馬遷是中國歷史學的開山祖師,《史記》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他説:“中國的歷史學之成為一種獨立的學問,是從西漢起,這種學問之開山祖師是大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是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上一座不朽的紀念碑。”他還説:“《史記》雖系紀傳體,卻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司馬遷“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社會之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方面的動態,而皆予以具體生動的描寫。所以我以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社會史”。
  • 鄭振鐸認為:自司馬遷以來,便視歷史為時代的百科全書,所以司馬遷取的材料,範圍極廣,自政治以至經濟,自戰爭以至學術,無不包括在內,其所網絡的範圍是極其廣大的。所謂“文學史”也常常被網絡在這個無所不包的“時代的百科全書”之中。
  • 杜鵬程在《韓城市志》序中説:“韓城素稱文史之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司馬遷的故里,一向文化較為發達。歷朝各代,名人輩出,其中以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最為著名,其宏偉鉅著《史記》聞名中外,影響深遠。” [54] 

司馬遷人物爭議

司馬遷生年爭議

關於司馬遷的生年,眾説紛紜,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其一是張守節王國維等主張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其二是司馬貞桑原騭藏郭沫若等主張的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 [57] 

司馬遷“謗書”爭議

司馬遷在其著作《史記》中對本朝(漢朝)多有負面描述,即所謂“述漢非”的問題,因此許多人認為司馬遷被漢武帝處以宮刑,故在《史記》中誹謗漢朝來泄憤,故有“謗書”的爭議。如東漢末王允言:“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此外王肅李賢劉知幾李幾王夫之等均有類似批評。有學者認為《史記》“貶天子”並沒有背離《春秋》之義,而是明顯存在着思想上的內在繼承與演進,並非私人泄憤所作的“謗書”。司馬遷通過“直書”的變式——“曲筆”的方式,以秦為鑑,暗針時弊,從而承《春秋》“譏天王”之義而至於“貶天子”之法,以規正漢武帝之失,進而達到 “反王道之本”為後世立訓的目的。 [59] 

司馬遷後世紀念

祭祀司馬遷的建築 祭祀司馬遷的建築
陝西省韓城市以南,在俯視黃河的梁山北端有一座祭祀司馬遷的建築。建於此處的司馬遷祠始於西晉永嘉四年(310),郡太守建石室、立碑、植柏樹。西晉懷帝司馬熾祭祀過同姓的司馬遷。北宋宣和七年(1125)曾修繕墓垣,建寢宮、獻殿、山門。其後,元明清時期又不斷修繕改築,成為今天的祠堂。此司馬遷祠的寢宮背後,有司馬遷的墓。實際上這不是埋葬墓,只是後人建造、西晉時修繕的。現存圓形墳丘,高2.15米,周邊13.19米,牆面鋪裝以八卦、花紋磚飾。墳丘之上是一株五叉分枝的大古柏。 [55] 

司馬遷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鄉射鄒嶧;厄困蕃、薛、彭城,過樑、楚以歸。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10-15]
  • 2.    《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第三十二》: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10-15]
  • 3.    班固《漢書·食貨志》載:“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夫得高爵與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於是文帝從錯之言,令民入粟邊,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萬二千石為大庶長,各以多少級數為差。”
  • 4.    司馬貞《史記索隱》載:“年十歲則誦古文。○索隱案:遷及事伏生,是學誦古文尚書。劉氏以為左傳、國語、系本等書,是亦名古文也。”
  • 5.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
  • 6.    司馬遷《報任安書》載:“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只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始終,稽其成敗興壞之記,上計軒轅,下至於茲”
  • 7.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①,東漸於海,南浮江淮,至長老皆名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
  • 8.    司馬遷《史記·河渠書》載:"餘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遂至於會稽太湟,上姑蘇,望五湖;東窺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濟、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北自龍門至於朔方。曰: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 9.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載:"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溝而灌大梁,三月城壞,王請降,遂滅魏。'"
  • 10.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
  • 11.    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載:"吾嘗過薛,其俗間裏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
  • 12.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吾過大梁之墟,求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
  • 13.    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
  • 14.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贊》:"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
  • 15.    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
  • 16.    司馬遷《報任安書》:“僕賴先人緒業,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
  • 17.    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載:“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還報命。 ”
  • 18.    班固《漢書·武帝紀》載:“行東,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為聞喜縣。 春,至汲新中鄉,得呂嘉首,以為獲嘉縣。馳義侯遺兵未及下,上便令徵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止、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定西南夷,以為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郡。 ”
  • 19.    班固《漢書·武帝紀》載:“春正,行幸緱氏。詔曰:“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獲 交麃,見夏後啓母石。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無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為之奉邑,名曰崇高,獨給祠,復亡所與。”行,遂東巡海上。 夏四月癸卯,上還,登封泰山,降坐明堂。”
  • 20.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載:“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皆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見父於河洛之間。”
  • 21.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予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爾必為太史;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達大王、王季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幽、厲之後,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義士,予為太史而不論載,廢天下之文,予甚懼焉,爾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
  • 22.    班固《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載:“漢興六十餘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羣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拔於芻牧,弘羊擢於賈豎,衞青奮於奴僕,日磾出於降虜,斯亦曩時版築飯牛之朋已。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朱買臣,歷數則唐都、洛下閎,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衞青、霍去病,受遺則霍光、金日磾,其餘不可勝紀。是以興造功業,制度遺文,後世莫及。”
  • 23.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誼列傳》載:“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與餘通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此段出現“孝武”“孝昭”亦疑非為後人所補而非言司馬遷)
  • 24.    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載:“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遊,具知其事,為餘道之如是。”
  • 25.    司馬遷《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載:“餘與他廣通,為言高祖功臣之興時若此雲。”
  • 26.    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載:“至平原君子與餘善,是以得具論之。”
  • 27.    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載:“唐時年九十餘,不能復為官,乃以唐子馮遂為郎。遂字王孫,亦奇士,與餘善。”
  • 28.    司馬遷《史記·田叔列傳》載:“太史公曰:孔子稱曰“居是國必聞其政”,田叔之謂乎!義不忘賢,明主之美以救過。仁與餘善,餘故並論之。”
  • 29.    司馬遷《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載:“太史公曰: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
  • 30.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太史公曰:“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 31.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
  • 32.    班固《漢書·儒林傳》載:“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字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餘篇,蓋《尚書》茲多於是矣。遭巫蠱,未立於學官。安國為諫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遷書載《堯典》、《禹貢》、《洪範》、《微子》、《金滕》諸篇,多古文説。”
  • 33.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載:“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 34.    班固《漢書·律曆志上》載:“漢興,方綱紀大基,庶事草創,襲秦正朔。以北平侯張蒼言,用《顓頊歷》,比於六歷,疏闊中最為微近。然正朔服色,未睹其真,而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 ”
  • 35.    班固《漢書·律曆志上》載:“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是時御史大夫寬明經術,上乃詔寬曰:“與博士共議,今宜何以為正朔?服色何上?”
  • 36.    班固《漢書·律曆志上》載:“遂詔卿、遂、遷與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議造《漢歷》。”
  • 37.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載:“天漢二年,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於天山。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召見武台,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上曰:“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陵對:“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上壯而許之,因詔強弩都尉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
  • 38.    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載:“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且引且戰,連鬥八日,還未到居延百餘裏,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
  • 39.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載:“羣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
  • 40.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載:“陵在匈奴歲餘,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敖軍無功還,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上聞,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
  • 41.    荀悦《前漢紀·孝武皇帝紀卷第十四》載:“上以遷欲沮貳師。為陵遊説。後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單于為兵法。上怒。乃族陵家。而下遷腐刑。”
  • 42.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 43.    司馬遷《報任安書》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 44.    司馬遷《報任安書》載:“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以就極刑而無愠色。”
  • 45.    《漢書·楊惲傳》:“ 惲母,司馬遷女也。 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
  • 46.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司馬遷  .恆謙教育網
  • 47.    司馬遷題跋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 48.    作為星象家的司馬遷  .國學網
  • 49.    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載:“昔在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後也。當宣王時,官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
  • 50.    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載:“在秦者錯,與張儀爭論,於是惠王使錯將兵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 51.    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載:“錯孫蘄,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夏陽。蘄與武安君坑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
  • 52.    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載:“蘄孫昌,為秦王鐵官。”
  • 53.    班固《漢書·司馬遷傳》載:“昌生毋懌,毋懌為漢市長。毋懌生喜,喜為五大夫,卒,皆葬高門。喜生談,談為太史公。 ”
  • 54.    歷代名人對司馬遷的評價  .憶庫[引用日期2014-07-26]
  • 55.    鶴間和幸:《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212.
  • 56.    毛澤東談司馬遷:單以文章論,他也不朽了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7-28]
  • 57.    張大可.司馬遷生年十年之差百年論爭述評[J].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17,32(01):5-17.
  • 58.    《太平御覽·卷六百四·文部二十》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1-07-31]
  • 59.    關於《史記》“貶天子”問題的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7-31]
  • 60.    楊潔導演最喜歡的不是《西遊記》,而是《司馬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8-06]
  • 61.    資料:電視劇《大漢天子》演員介紹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8-06]
  • 62.    王往獨創知青舞自編自演 理解角色內心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8-06]
  • 63.    《龍虎山客棧》開播 寧財神欽點李晟毓飾男一  .搜狐娛樂.2008-11-12[引用日期2022-09-15]
  • 64.    《後漢書·卷四十上·班彪列傳第三十上》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2-10-07]
  • 65.    《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2-10-07]
  • 66.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四·歷代一》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05-02]
  • 67.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第898-899頁
  • 68.    悲士不遇賦原文、翻譯及賞析、拼音版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4-02-06]
  • 69.    司馬遷:血淚著《史記》,精神感千秋  .澎湃[引用日期2024-02-06]
  • 70.    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譯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4-02-06]
  • 71.    不使心靈留污點的司馬遷  .徐州市紀委市監委網站[引用日期2024-02-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