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jiǎ píng wā),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 [1],中国当代作家 [1],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51-52], [45]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 [43]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46] [86]
1971年,19岁的他第一次正式向报社投稿。1973年8月,和同学冯有源合作的革命故事《一双袜子》在《群众艺术》发表,署名贾平凹,自此开始沿用这个笔名 [73]。1974年,贾平凹发表了第一篇他自认为是真正意义的作品 [76]。1980年,调到西安市文联《长安》文学月刊任编辑 [77],此时的创作偏重于对社会弊端的揭露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78]。1983年,撰写了中篇小说《商州初录》,作品借鉴了中国的方志、游记、话本小说的表现手法 [80]。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但这部作品曾遭到批判 [5]。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6]。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 [81],该作品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12] [49]。而后贾平凹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带灯》《老生》《古炉》《山本》等小说 [82]。2019年,获颁人文社“荣誉作家”奖牌 [83]。2024年4月,贾平凹的作品《河山传》获《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3年度长篇五佳作品。 [56]
光明网曾描述贾平凹,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 [66]。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持续写作的重要象征。他三十多年的写作历史,连同他不同凡响的创造力,自成一家的语言风范,富有争议的探索精神,成了当代文学稳步前行的缩影 [84]。
- 主要成就
- 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代表作品
- 《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
- 本 名
- 贾平娃
- 性 别
- 男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早年经历
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74]。贾平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但出生不久就死了,阴阳先生断言他家那面土坑是不宜孩子成活的,因此他的母亲在怀他第十个月的时候,借居到很远的一巩挨个地方 [75]。他的母亲寄住的这户人家姓李,为了纪念儿子出生的顺遂,他的父亲贾彦春给他取乳名贾李平。在贾家明堂,贾平娃排行老八,人喊他“平娃”,后来单唤一个“平”字 [73]。小时候的贾平凹为了保住性命,穿花衣服,留黄辫撮,并根据家乡的习俗认了一位旧时的私塾先生做干爹 [75]。初中毕业那年,15岁的贾平凹领了一本记工分用的劳动手册,成了一个标准的农民 [76]。
开始创作
1973年8月,和同学冯有源合作的革命故事《一双袜子》在《群众艺术》发表,署名贾平凹 ,但该刊物发行量小,作品很快被淹没。从此,他一直使用“贾平凹”这个名字。陕西方言,“娃”“凹”同音,改“娃”为“凹”,在于他要正视前途的崎岖和不平,一往无前,矢志不渝,踏平坎坷成大道 [73]。
1974年,贾平凹发表了第一篇他自认为是真正意义的作品,从那时起,他四十年间发表的几乎所有作品,除了《废都》之外的主角都是农民 [76]。
1980年,调到西安市文联《长安》文学月刊任编辑 [77],此时的创作偏重于对社会弊端的揭露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78]。
1983年,撰写了中篇小说《商州初录》,作品借鉴了中国的方志、游记、话本小说的表现手法。之后又接连写了3部反映当前农村生活变动的中篇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作品描写农村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人们的思想、志向、伦理观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80]。
蒸蒸日上
笔耕不辍
2019年4月20日,凭借散文集《贾平凹灵性散文》获得第二届三毛散文奖 [24];7月29日,出席“贾平凹:从商州走向世界”文学对谈活动,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授予人民文学出版社“荣誉作家”奖牌;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6]。
2022年8月25日,担任金沙书院散文奖评委会顾问。 [44]
20狼禁霉23年,担任第四届金沙书院散文奖评委。 [54]
2024年4月,受聘为浙江工商大学金收获写作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 [55]
2024年4月,贾平凹的作品《河山传》,荣获《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3年度长篇五佳作品。 [56]
文化交流
2025年4月,秦东魁与贾平凹就其经典作品《秦腔》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就传统文化展开交流,聚焦先贤张载的“天人合一”理念,深入剖析了其思想内涵与价值意义。 [85]
个人生活
播报编辑
1978年农历腊月24日,贾平凹与韩俊芳在自己的单身宿舍结婚了。 [42]
贾平凹爱人怀孕时,他给未生之人起名字,颇费神思。这名字一定要脱俗,要起得有味道、大气、幽默,又要上口。张敏在《初恋贾平凹和贾平凹的初恋》一文中写道:“忽一日,贾平凹梦醒之后告诉我,名字想出来了,绝对非同一般!”我急于知道,他又卖关子,疯疯颠颠地笑着,用手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写道:“贾浅”。“言为心声”贾平凹非常疼爱掌上明珠贾浅,不知多少回写在他的美文中 [60]。
贾平凹《废都》在热销六个月后,因为内容过于"大胆",被很多读者举报,最终被禁止发行。贾平凹因压力过大住院,结识了第二任妻子郭梅,两人的相遇非常有趣。郭梅负责给贾平凹打针,老贾看着年轻害羞的护士,迟迟不敢脱裤子。郭梅毫不在意地直接脱下了他的裤子,并给他打了一针。离开时还不忘开玩笑说:“一个大男人,哪儿那么扭扭捏捏?”随后二人逐渐熟络起来,郭梅非常喜欢贾平凹的作品,两人每天都会谈论文学、写作,十分投缘。在贾平凹的追求下,郭梅答应了他的求婚,并成为他的妻子 [68]。
1997年,郭梅给贾平凹生了一个女孩-贾若若 [69-70]。
代表作品
播报编辑
长篇小说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浮躁》 | 1986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州》 | 1987 | 作家出版社 |
《妊娠》 | 1988 | |
《废都》 | 1993 | 北京出版社 |
《白夜》 | 1995 | 北京出版社 |
《土门》 | 1996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高老庄》 | 1998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怀念狼》 | 2000 | 作家出版社 |
《病相报告》 | 2002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秦腔》 | 2005 | 作家出版社 |
《高兴》 | 2007 | |
《古炉》 | 2011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带灯》 | 2013 | |
《极花》 | 2016 | |
《老生》 | 2014 | |
《山本》 | 2018 | |
《暂坐》 | 2020 | 作家出版社 |
《酱豆》 | 2020 |
中短篇小说集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兵娃》 | 1977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姊妹本纪》 | 1979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早晨的歌》 | 1979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山地笔记》 | 1980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野火集》 | 1982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小月前本》 | 1984 | 花城出版社 |
《腊月·正月》 | 1985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天狗》 | 1986 | 作家出版社 |
《故里》 | 1987 | 中原农民出版社 |
《晚唱》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
《冰炭集》 | 1988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太白》 | 1991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龙卷风》 | 1992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人极》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逛山》 | 1993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黑氏》 | 作家出版社 | |
《鬼城》 | 1994 | 中原农民出版社 |
《商州:说不尽的故事》 | 1995 | 华夏出版社 |
《制造声音》 | 1998 | 作家出版社 |
《观我》 | 中国文学出版社 | |
《喝酒》 | 陕西旅游出版社 | |
《下棋》 | ||
《远山野情》 | 2001 | 陕西旅游出版社 |
《商州人·男人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
《商州人·女人篇》 | ||
《听来的故事》 | 2002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饺子馆》 | 新世界出版社 | |
《阿尔萨斯》 | 2003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美穴地》 | 蓝天出版社 | |
《梅花》 | 2004 | 群众出版社 |
《瘪家沟》 | 2005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远山野情》 | ||
《匪事》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参考资料: [3] [25-26])
散文集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月迹》 | 1984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邻家少妇》 | 2005 | 作家出版社 |
《自在独行》 | 2016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心迹》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
《天气》 | 2011 | 作家出版社 |
《贾平凹灵性散文》 | 2017 | 文汇出版社 |
《万物有灵》 | 2019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参考资料: [27-31] [57])
回忆录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我是农民——在乡下的五年记忆》 | 1998年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参考资料: [40])
参演电影
出版图书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7-2
- 《白夜》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一个叫夜郎的小人物的生活来展开。书中描写了90年代城市变化中的小市民的生存境遇,有为了权力争夺的官场小人物,有为了生存而相互斗争的兄妹情,有为了城市生活在城市中挣扎的外来者。描绘的市井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顽疾,无一例外地在欲望与理性所钩织的迷网...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0-9
- 《高老庄》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叙述了教授高子路携妻西夏回故里高老庄给父亲吊丧,于是与离婚未离家的子路的前妻菊娃、地板厂厂长王文龙、葡萄园主蔡老黑以及苏红等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书中写了大生命、大社会、大文化三个空间,又溶入最底层、最日常、甚至有些琐屑的生活流程。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1994-2-1
- 《黑氏》,作者贾平凹,是一篇中篇小说,出版时间1992年,讲述的是一个黑氏妇女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故事情节平凡却又真实,可以拜读。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7-10
- 《贾平凹灵性散文》是2017年10月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20-9-1
- 《酱豆》是贾平凹2020年即将出版的小长篇文学作品,将于新作《暂坐》一起出版单行本。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4-9-1
- 《老生》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老生》以古籍《山海经》引入,以一位唱阴歌的老艺人的视角,记录了陕西南部一个小村庄百年间发生的故事。《老生》以百年孤独的中国为背景,也终究难掩贾平凹文观世宇的精神气概,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3-02-01
- 《远山野情》是2013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20-9
- 《暂坐》是一部由贾平凹创作的都市题材小说,202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全文刊于《当代》。《暂坐》为作家贾平凹创作的第17部长篇小说。 2021年1月16日,“《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度文学排行榜”正式发布。此次排榜共设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含非虚构)五大榜单。《暂坐...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6-3-1
- 《极花》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2-8-1
- 《满月儿》是2012年8月1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作品展示了一幅幅农村新人、新事动人的生活画面。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0-9
- 《妊娠》是2010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编著的小说。描写的是一群社会最基层的卑微的人,一些琐碎小事的图书。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2-5
- 《病相报告》是200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通过再现主人公胡方和江岚历经几十年、离奇而又凄惨的爱情故事,分析人性的缺陷,折射出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病况。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3-1-15
- 《带灯》是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9-7-1
- 《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1993年首次发表。小说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9-7-1
- 《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正如后来的《废都》及《秦腔》一样,该书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0-9
- 《高兴》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他对农民的一贯关注,写进了城的农民——城市中的拾荒人的命运。作品采用口述体的第一人称,语言幽默,流畅,易于阅读,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而且,作品在描述他们生活困境的同时,着重关注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写了他们的理想、追求和爱情。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1-1
- 《古炉》: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段不可回避的历史。贾平凹首次直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最大历史运动。《古炉》虽然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但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而是小说。他采取的是写实的方法,极力让古炉那个自古以来就烧陶瓷的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7-9
- 《怀念狼》是中国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记者“我”一次去商州采访,得知商州从前组织过捕狼队,捕杀野狼。现在商州只剩下15只狼,他们还给这15只狼编了号。这个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开始寻找这些狼。在寻狼的过程中,“我”与身为捕狼队队长的舅舅不期而遇,随后他们遭遇了一系列与...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5-1
-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7-10-1
- 《土门》围绕乡村与城市的争斗展开,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它是贾平凹长篇小说中最薄的一本,也是最有特色的一本。小说脱离了作者一贯的都市、向往乡村的情绪,理智地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5-5-1
- 《贾平凹散文》(插图珍藏版)是一本于200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书中除精选了作者的代表性散文作品外,还辅以若干幅反映作者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本书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文学丛书之一。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1970-1
- 《平凹散文》是2008年4月1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本书主要为收录贾平凹先生的精选优秀作品。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1985-6
- 腊月·正月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品。这是一部写农村改革的作品,是在改革的时代应运而生的许多作品中的一部。表现乡村能人间内容丰富的矛盾斗争。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8-4
- 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讲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大山里一个叫涡镇的地方,在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里,其顽强自保却最终毁灭的命运。一个发生在乱世时期的互为知己般的绝美爱情故事。是一部秦岭志,是一部现代启示录。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8-1
- “商州”,承载了贾平凹太多的情感。以他的直觉来看,“‘文明’的省城应该注入商州地面上的一种力,或许可以称做是‘野蛮’的一种东西”。但同时也惋惜着,“商州虽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了”。他对城市和乡村相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入到了《商州》感人肺腑的爱情中。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11-7-1
- 《商州初录》是2011年允晨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1992-4
- 《贾平凹散文精选》是199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6-5-1
- 《太白山记》是2006年5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6-5-1
- 《古堡》是2006年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6-5-1
- 《观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6-1-1
- 《艺术家韩起祥》是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8-1
- 《天狗》是一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8-1
- 《鸡窝洼的人家》是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7-12-1
- 《火纸》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著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7-12-1
- 《制造声音》是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7-12-1
- 《五十大话》是200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讲述的是平凹五十岁上的沧桑心情与故事。五十岁的平凹,心境更趋平和,讲求生命的本真和自由自在,将喧嚣的尘世生活过得从容不迫,于寻常和平凡中显出大气势,于淡泊与率真中透出大美。 平凹散文,写出了生活和生命的质感,是灵性的,也是智性的。...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7-12-1
- 《进山东》是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平凹。
- 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时间2008-10-1
- 《贾平凹文集》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贾平凹。
- 河山传作者名称 贾平凹作品类别长篇小说作品时间2023-11
- 《河山传》讲述了农村青年洗河来到西安打工,遇到民营企业老板罗山后发生的故事,洗河与罗山,可以看出,《河山传》的书名即来自这两个人的名字。[53]
创作特点
播报编辑
主题思想
关注现实
贾平凹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大多都是描写现实的,如《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高老庄》讲述了大学教授高子路回到高老庄与往昔故人之间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体现了乡村的封闭守旧和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白夜》以主人公夜郎无以附着的精神游荡为主线,表现了作为普通人的男男女女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不同境遇和心态;《秦腔》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刻写了乡土中国的变迁,伴随对现实关注的是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 [33]。
关注个体
关怀个体生存,叩问个体人生,是贾平凹小说的重要主题。无论金狗、成义,还是高子路、黑氏等等,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浸透了贾平凹对人性的探究、对个体生存的意义及实现途径的思考。在书写形式上,为了更好地探究各色人等的精神命运和存在境遇,他往往从生活出发,采用了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执着地追寻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为个体生存探寻着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 [33]。 [47] [50]
传统思想
贾平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家,受儒道释的影响较多,他自己将之融入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体悟中。贾平凹将儒家文化伦理观念的核心“仁义”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将家庭伦理道德与人物的日常行为、思想自然贴合。贾平凹的小说还常用道家的眼光来阐述哲理,给读者描绘了一个个新奇别致的艺术世界。如《古堡》中的麝,《远山野情》中太岁的象征,《山坳》中的狐狸,《浮躁》中金狗出生时的预兆、金狗胸前墨针的“看山狗”图像、金狗与小水的名讳等,都暗含《周易》文化的密码,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意蕴。他将这些意象与农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既符合乡土中国的实际,也表达了作者形而上的思考 [33]。
土地情结
贾平凹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在小说中反复张扬的主题之一就是土地是农民的生命,是农民的生存支柱。如大部分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如才才、山山、仁厚村人都是以土地为生的忠厚农民,他们在土地上精心耕耘,精心收获。金狗离开了乡土,最后又回到了乡土,土地情结是他斩不断的根。作为商州文化传承者与人文精神开拓者,贾平凹在很大程度上因袭着对土地的深沉感情 [33]。
艺术手法
描绘自然
贾平凹生动的笔调描绘了独具特色的商州自然景象。商州多是山地,商州山水的美,是有着清远、朴素特征的奇崛之美。比如,他写路的崎岖:“山坡上的路多是沿畔,虽一边靠崖,崖却不贴身,一边临沟,望之便要头晕,毛道上车辆不能通,交通工具就只有扁担、背篓。”他写山的雄奇:“车开始上坡,山越来越近,似乎要一直爬上去,但陡然路落在沟底,贴着山根七歪八拐地往里钻,阴森森的,冷得入骨。”他写丹江的突变:“丹江从秦岭东坡发源,冒出时是在一丛毛柳树下滴着点儿,流过商县三百里路,也不见成什么气候,只是到了龙驹寨,北边接纳了留仙坪过来的老君河,南边接纳了寺坪过来的大峪河,三水相汇,河面冲开,南山到北山距离七里八里,甚至十里,丹江便有了吼声。”他写石门河的激荡:“这石门河原来是一流莹亮的玻璃,河底的一颗石子都藏不住,偏偏在一处叫尖角的地方,就与混浊不堪的洛河相遇了。清浊交汇,流量骤然增大,又偏偏右有石崖,左有石崖,相搏相激的水声就惊涛裂岸,爆发出极大的仇恨。”虽然自然景象的描写在贾平凹的小说中往往是作为背景来铺垫的,但贾平凹注重将人与景有机融合,将人汇入景的流动中,景中亦有了人的思想,从而使景象成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3]。
自然叙述
贾平凹长篇小说在叙述态度和审美理想上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的追求。这一特点,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对小说叙述者或叙事人的隐藏,故事情节的淡化以至生活对故事的置换,和具体叙述时力图做到自然呈现、不用人力等。贾平凹长篇小说叙事的这一特点,缘于贾平凹深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美学思想,古代说话艺术和明清时期的世情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等的影响 [34]。
神秘主义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神秘现象,具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自“商州小说”创作开始,便开始了对神秘性的探讨。如《商州初录》中记载了老医生给狼治病和狼的报恩故事;《土门》中瘫痪的云林爷在疯病好后成为神医,他甚至能治现代医术都很难治好的疑难杂症;《远山野情》中的吴三大抱着娘的拐杖到城隍庙,送娘的魂灵到阎王处报到,之后娘才闭上了眼睛;《浮躁》中民间对阴阳风水的讲究。韩文举卜卦观天象,夜梦土地神,和尚谈玄讲空,小水左眼跳金狗果然到等;《高老庄》里石头的画、飞碟、白云湫,显示了贾平凹对神秘感和死亡体验等超验事物的追索。这种对神秘意识和神秘现象的描写,既突出了商州地域文化的特有风貌和神韵,又升华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蕴 [33]。
语言特色
贾平凹在作品中不断探索新的语言艺术。新时期以来,他注重从故乡商州汲取语言的营养,逐渐形成了文言、方言与现代汉语融为一体的语言特色。他的语言有自然、平易、质朴、清新、含蓄、简炼、幽默、玄幽、怪拙和空灵的特点。其中,“玄”是奥秘,“幽”是深藏,“怪”是奇异,“拙”是熟涩、朴讷而大巧若拙,“空”是多意而有想象的空间,“灵”是流动、意境和神来之笔。进入21世纪,贾平凹对语言的探索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都力求更本色、传神,最大程度保持文学语言的生活化,以达到原汁原味地还原凡人俗事,刻画人物形象,他采用乡土化的写作,将文言、口语、方言、现代汉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地域化、民族化、音乐化的语言特色 [33]。
散文艺术
贾平凹在散文中往往创造风格独异的境界。境界是贾平凹散文创作刻意追求的个性化的艺术品性,它体现了贾平凹融内情与外景所达到的艺术造诣。贾平凹的散文中有浓浓的诗情画意,唤人向往的明净幽远的意境,通达心底的哲理,得到心灵净化的美感。在贾平凹看来,散文重在有境界,这是散文力度之所在 [34]。
书法艺术
贾平凹的书法虽然没有多少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功力、技巧可言,但却别有一番味道。艺术评论家王进玉表示,他的字很像是由深山老林里那些横七竖八的粗木棍子组合而成的,但这些棍子不是死木疙瘩,都是有生机、有灵性的,所以组合起来丝毫感觉不到死板和暮气。透过其作品能够看出,他并非刻意地去写去画,而是属于“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类型,书画对他来讲,如古代文人们所说的“从于心”“适吾意”“陶写性情之事”。 [48]
人物形象
追求自由
追求自由的形象是贾平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在这些形象中,以《浮躁》中的金狗最为典型。他为了出人头地,依附权势,抛弃了自己爱恋的小水。进城后的金狗,自卑又自强,精神世界的空无加上城市物质生活的诱引,开始了和石华的颓废生活,最后,在繁华浮世和追求内心安静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后者,回到了双岔镇,重操行船旧业。金狗的选择是人的各种潜意识的最自然、最彻底的表露,反映了人物的“内心真实”。他执着地追求自由,竭力用自己的生存勇气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走向了自由之路 [33]。
儒者形象
贾平凹小说中不仅塑造了许多带有儒家风范的人物形象,如《腊月·正月》塑造了一个传统文人形象——韩玄子,他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的商州地区的代表者,是一个集传统道德的优长和惰性于一身的退休教师,而且人名、地名也多有儒家印迹;而《高老庄》中的子路,是颇有侠义气而又经世有方的形象 [33]。
妇女形象
在贾平凹笔下,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妇女形象比比皆是。如《浮躁》中的小水,漂亮又柔情,她是全村最美的女人,她自始至终只喜欢金狗一个人,即使无奈嫁给了她感激的福运,心里并未放下过金狗,后来在福运死后又投入了金狗的怀抱;她善良又勤劳,英英是她的同学,却用卑鄙的手段抢走了她的金狗,而且对小水进行作践侮辱,可小水并没有怨恨英英;她保守又纯洁,在内心她与金狗一样渴望从身体上拥有对方,可是传统的贞操观念却影响着她,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正因为她的这些特征:漂亮又柔情,善良又勤劳、保守又纯洁,她在金狗、福运及田中正等人的心目中称为了神圣的女神形象;《秦腔》中的白雪漂亮稳重、知书达理、孝敬父辈、心地善良、坚强自重,是近于完美的人物漂亮,作品中甚至通过引生的眼看到白雪背后有佛光,对白雪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神化 [33]。
散文人物
贾平凹在散文中塑造出一个大写的智者——抒情主人公形象。他为文讲“真”,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以独立的思考去建立与时代的联系,故此,他视艺术感受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态度,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 [34]。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文学类 | ||||||||||||||||||||||||||||||||||||||||||||||||
| ||||||||||||||||||||||||||||||||||||||||||||||||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 ||||||||||||||||||||||||||||||||||||||||||||||||
| ||||||||||||||||||||||||||||||||||||||||||||||||
其他 | ||||||||||||||||||||||||||||||||||||||||||||||||
| ||||||||||||||||||||||||||||||||||||||||||||||||
荣誉奖项 | ||||||||||||||||||||||||||||||||||||||||||||||||
|
(参考资料: [36-37])
社会职务
播报编辑
日期 | 职务 |
---|---|
2025年 | 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86] |
- [62] |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 |
《美文》《延河》杂志主编 | |
陕西省文联、作协副主席 | |
西安市文联主席 | |
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72] | |
2020年 | 担任旺旺·时报文学奖暨第一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顾问 [67] |
2018年 |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63]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64] | |
2016年 | 中国作协副主席 [65] |
2003年 | 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61] |
人物影响
播报编辑
国内影响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1973年至今,他的笔触始终不离故土、故情、故人,他的目光始终关注国运、民生、世像。他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纳精髓与经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探索、精耕细作,推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佳作,形成了正向积极的精神风貌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贾平凹研究资料汇编》是贾平凹专题研究最重要的学术整理和学术成果,为国际文坛研究中国文学提供了重要索引,也为国内学术界整理研究中国文学,特别是百年来中国文学的思潮、风格、流派、文本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文学史上的专人研究提供了精彩范例,意义重大、影响非凡 [58]。
国际影响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文学》就陆续刊登贾平凹作品的英译,先后有《七巧儿》(Qi qiao`er)《端阳》(Duan Yang)《一棵小桃树》(A Little Peach Tree)等,其后由该杂志收录的一些作品被作为单行本出版,即著名的“熊猫丛书”。作家的一些中短篇小说通过该丛书的译介走向了其他国家的读者。20世纪80年代后,贾平凹作品先后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越等文字 [59]。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半岛晨报》 评) [38]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茅盾文学奖授奖辞 评) [38]
轶事趣闻
播报编辑
贾平凹创作喜欢精益求精,他每晚都熬夜写作到凌晨,怕打扰同宿舍人休息,每次都是晚饭后就洗脸洗脚。一边泡脚一边构思内容,灵感来了就记录在烟盒上,经常会记录完灵感,洗脚水已经变得冰凉。有位资深的编辑,将贾平凹写在烟盒上的美文发表后,还引起了轰动 [60]。
上世纪 70 年代的西安,“田夫书屋” 颇具名气。一天晚饭后,贾平凹帮田夫售书,鲁迁前来买书挑了几册名著交给贾平凹,贾平凹因口头算账不太灵光(当时无计算器),让鲁迁按书后价格自行计价。交款时鲁迁给了三张拾元人民币,贾平凹还打趣说让鲁老师说找多少钱就找多少钱。彼时西北大学校友、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调侃贾平凹这是走群众路线,充分相信、依靠群众呢。之后大伙儿送田夫时,贾平凹把卖书所得的一沓沓钱全交给田夫,田夫也未清点,就放心地装起来,蹬着三轮车乐呵呵地走了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