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統萬城遺址

鎖定
統萬城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最北端的白城則村,距縣城50公里。它是中國東晉時期匈奴大夏國的都城,坐落在無定河北岸的沙漠裏。“統萬”的寓意是“一統天下,君臨萬邦”。它始建於夏國龍升七年(413年),為匈奴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徵發秦嶺以北十餘萬各族民眾歷時六年而建成,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 [6] 
統萬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內城組成,內城又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由東向西依次為外廊城、東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約4700米。東西城中間由一道牆分開,東城周長為2566米,西城周長2470米。 [13] 
統萬城獨特的建築形式及各類珍貴文物,使其成為研究五世紀草原民族建築藝術、探討從大夏至西夏延續5個世紀之間地區文化和歷史的一處考古旅遊勝地。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十六國時期的文化以及當地的生態環境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13] 
1996年11月20日,統萬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21年10月12日,統萬城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  2023年4月,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14] 
中文名
統萬城
地理位置
陝西省靖邊縣最北端的白城則村
所處時代
十六國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編    號
4-0043-1-04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統萬城遺址歷史沿革

統萬城始建於夏國龍升七年(413年),竣工於夏國鳳翔六年(418年),由漢奢延城改築而成。 [9] 
宋淳化五年(994年),因西夏軍隊常以此城為依託侵擾北宋,宋太宗下令毀掉統萬城,並將城內居民遷走。 [8]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陝西懷遠知縣何炳勳奉命調查統萬城,才確定了該城即為夏州城。 [6] 
新中國成立後,陝北考古部門自1957年始,對統萬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確認該城址即為大夏國都統萬城。 [10] 
2011年,統萬城遺址周邊發掘出一座古墓的墓門是仿石窟門造型,系中國首次發現。這座面積約8平方米的墓室牆壁上佈滿了宗教主題壁畫,人和動物都勾出了“紅唇”。 [11-12] 
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遺址遺址特點

統萬城遺址全部為夯土建築遺存,城市的基本格局仍舊保留,即由外廓城和東西二內城構成多重的城堡工事,由東往西依次為外廓城、東城、西城,即當地人所謂的頭道城、二道城與三道城。 [6] 
統萬城遺址圖 統萬城遺址圖
城址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162~1150米,高出無定河水面40餘米。外廓城夯土築成,夯層厚10~15釐米,土質較疏,色黃白或褐白。因遷就地勢和為包容最大面積,頗不規則。東垣最短,長約300米,位於一條支溝的左上方,殘高0.5~1.5米,寬9.2米,其中南部100米長的一段被城內排水沖毀。北垣與東垣夾角呈鈍角,作弧狀向西延伸,至內城東北方向變成直線,愈向西愈接近兩內城北垣,二者相距150~100米,截止於西城西垣西北,長2000餘米。其現存高度略高於地面或為沙丘所覆壓,斷斷續續顯現於地表,隱沒段落的走向及城垣寬度。寬亦9.2米。南垣平面呈V字形,底尖在源邊,東段因河道侵蝕,源坡下滑而致傾圮,殘存的部分段落則被高大沙丘所覆蓋。南垣西段斜向直行,垣土微露出於地表,與二內城南垣距離不及100米,止於西城西南,與北垣末端南北相望,長約2100餘米。 [5] 
內城各城垣、馬面及四隅墩台和永安台,一律用蒼白色土夯築而成,城土經北京建材研究院分析鑑定,主要成分為黏土礦物,石英和少量碳酸鈣,即黏土、砂子和石灰,其耐壓強度平均230千克/平方釐米。夯層厚7、8、15~20釐米,有窩夯、夯窩密如麻點;有平夯,夯面光滑如鏡。由於材料精良,夯打精細,所以特別堅硬,如文獻記載的那樣“城土色白而牢固”“雉堞雖久,崇墉若新”“堅如鐵石,鑿不能人”。現城垣兩側生長的三稜草,其根系只能順着各夯層間的縫子生長,形成薄薄一層綱狀鬚根,而不能長人夯土層的內部去。 [7] 

統萬城遺址文物遺存

統萬城遺址外廓城

外郭城因遷就地勢和包容最大限度的面積,頗不規則。平面呈曲尺形,周長13865.4米,面積7.7平方千米,它是居民集市聚集地。外廓城無西垣,亦即城圈沒有合圍。唯在西城西北角隅墩下,築有一條夯土路基,寬兩米,直線向西延伸。另在西城西南方,亦有一條夯土路基,兩條道路通向西北方的陵墓和陵城,二條夯築路基被沙所掩。 [5-6] 
外廓城東垣南北兩端和南垣底尖部各築有一個大墩台,平面方形或長方形,東垣北端底部東西寬22米,系由相接的二城垣向外加寬而成,殘高4.5米,收水成60度角,其東臨溝,墩外側有夯築護坡。東垣南端的墩台弧懸於原邊,墩台南端部分懸空。北垣中段可見有兩座馬面伸出,西端垣外側有兩個長方形夯土建築基座。 [5] 

統萬城遺址內城

內城平面呈長方形,被南北向城垣分隔為二。東城是公廨衙署集中地,西城為皇城。東城周長2566米,西城周長2470米。兩城四角均有突出城外的方形或長方形墩台,其中以西城西南角墩台最為高大,現存高度達26.62米。統萬城城池堅固,牢不可破,城牆上建設稠密的馬面,東城馬面22座,西城乃中央政權所在地,安全防範更是頭等大事,所以馬面多達38座。這些馬面均長於城牆數米甚至更多,當敵人攻城時,可從其後射擊,馬面緊密,射擊的石頭可以相互交叉,致使敵人攻不到城下。西城南垣一號馬面,它長出南牆17米,中空,俯視呈方形豎井。內壁光滑陡直,無門洞,南北壁面有擦洞和樓板殘跡,推測由頂部邊緣搭木梯上下而出入。據考證,此馬面是中空的倉儲建築,亦即史書上記載的“崇台密室”。這樣的馬面僅有兩座。統萬城的馬面兼作倉儲之用,這在中國城建史上是罕見的。
西城保存最好。四面各有一門,東門為“招魏”,即招降魏國;南門為“朝宋”,表現出其聯宋抗魏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西門為“服涼”,意即要征服河西走廊的西涼、北涼;北門為“平朔”,就是要平定河套以北地區朔方。東、南二門僅存基址,西、北二門甕城輪廓尚存。在城中央,矗立着高大的夯土台基,2004年加固修復了它的基座。它就是史載的永安台,是當時赫連勃勃處理朝政之處,夏國真興七年(425年)赫連昌即王位於此。永安台現存高度19米,是城內的制高點。根據 《統萬城銘》記載,當時除了皇宮正殿永安殿外,南北均有離宮別殿。有過冬的温室、避暑的涼殿,寒暑無殊。城內遺物豐富,出土有漢代至宋代的銅印、銅佛像、銅鏡、錢幣、石碑、瓷器、陶器及建築材料等。 [6] 

統萬城遺址歷史文化

  • 統萬城寓意
夏國龍升元年(407年),赫連勃勃僭稱天王、大單于,設置百官,國號大夏。夏國龍升七年(413年)徵發十萬各族人民築統萬城,歷七年而竣其事。取名統萬城,寓“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意。 [5] 
  • 相關人物
統萬城的創建人是匈奴族末代單于赫連勃勃,他本屬匈奴族鐵弗部人,因其父西單于劉衞辰被魏所殺害,遂投奔後秦,頗得信任。等他羽毛漸豐,就不甘寄人籬下,於是擁兵自立,於夏國龍升元年(407年),以鄂爾多斯為根據地建立大夏。疆域極盛時,據有今陝北、關中、內蒙古河套地區、甘肅東南部、山西西南及河南西北部,成為北方一大強國。這時他認為自已隨母姓不合理,故改姓赫連氏,意思是,帝王系天之驕子,他的威赫與天相連。
起初赫連勃勃居無定所,後來勢力漸長,遂於夏國龍升七年(413年),動用北方各族民眾十餘萬人,大興土木,修建都城。據《水經注》記載,都城是在西漢奢延縣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建成後的統萬城規模宏大,建築壯麗,城內人口最多時達到七八萬人。作為一國國都的統萬城,集政治、文化、軍事中心於一身,達到空前的繁榮。
夏國真興七年(425年),赫連勃勃病死於統萬城,享年45歲。其子赫連昌繼位,仍都統萬。兩年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攻陷統萬城。其後不久,大夏國亡。 [6] 

統萬城遺址文物價值

統萬城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生態環境意義重大,具有重要的考古文物價值、建築藝術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旅遊價值:統萬城繁華了五百多年,歷史文化信息豐富,反映了匈奴民族和古城的興衰,體現了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及其遊牧文化與中原漢族及其農耕文化的交融;作為陝西省和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統萬城內珍貴文物眾多,是研究匈奴民族等多方面科學研究的重要文物資料,具有重大的考古意義;統萬城建築形式獨特,用三合土築城並修築馬面,高大的多層懸挑式角樓,利用馬面空間作戰備倉庫,在建築築城史上具有重大價值。
統萬城是沙漠歷史地理考察的典型例證,它的興衰反映了當地人地關係的變化和生態環境的變遷,揭示了人類活動對脆弱生態環境的巨大影響,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城址周圍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統萬城是研究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民族)、古代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科技、軍事、城市、建築藝術以及生態環境變遷等方面的基地,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統萬城是一座歷史文化紀念碑,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藴,它可以讓人們體味它歷史的輝煌與現實的悲涼,可以滿足遊客覓奇獵古、迴歸歷史、迴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是古代文化歷史、建築藝術、環境變遷、民族史等方面的科研教學考古的旅遊勝地。
總之,統萬城具有重大的現代意義與價值,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利用價值。通過科學地規劃與開發,可以把它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旅遊、科研、教學、沙產業綜合開發等多種功能的示範區。 [1] 

統萬城遺址文物保護

1992年,統萬城遺址被列為陝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1996年11月20日,統萬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5年,統萬城遺址入選中國百處大遺址。 [4] 
2012年,統萬城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4] 
2013年,統萬城遺址被列入國家文物局《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 [4] 
2014年,統萬城遺址被列入陝西省310重大文化工程項目。 [4] 
2016年,統萬城遺址被列入陝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重點項目。 [4] 
2021年10月12日,統萬城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 
2023年4月,統萬城遺址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14] 

統萬城遺址旅遊信息

統萬城遺址地理位置

統萬城遺址位於陝西省靖邊縣最北端的白城則村。 [6] 

統萬城遺址交通信息

榆林長途客運站乘坐發往靖邊的班車,班次較多,參考票價48元。到靖邊後,可在縣城汽車站乘靖邊-白城則(村)的中巴汽車到統萬城附近的白城則村,車次為每日7:00、13:30各有一班(返回也同樣,在白城則村於同樣時間乘車,兩輛車對開),車程1個半小時左右,參考票價12元。到白城則村以後,距離統萬城2千米,可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