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順陵

(唐武則天母楊氏陵寢)

鎖定
順陵,是武則天之母楊氏之墓,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陳馬村西南。 [20] 
楊氏死於咸亨元年(670年),先以王妃禮安葬。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追封楊氏為孝明高皇后,改墓稱陵。
唐玄宗即位後,下詔削去楊氏孝明高皇后稱號,仍稱太原王妃,將順陵改回王妃墓 [1]  ,但後世習慣性仍以順陵稱之。
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順陵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順陵
外文名
Shunling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陳馬村西南 [20] 
建築時間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
墓    主
武則天之母楊氏
文保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8:00—18:00
門票價格
10元
所屬國家
中國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春夏秋為宜

順陵歷史沿革

順陵陵碑 順陵陵碑
武則天之母楊氏死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九月,年92歲。初贈晉國夫人,以王妃禮埋葬於咸陽洪瀆塬上,稱楊氏墓,墓園及石刻一如舊制。
其後,為了政治需要,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距登上帝位僅咫尺之遙,為抬高身價,追尊其父為“忠孝太皇”,母楊氏也被尊為“忠孝太后”,楊氏墓改稱“順義陵”。武則天正式稱帝后,為了和自己的地位相稱,於天聖二年(691年)追尊楊氏為“孝明高皇后”,改其陵為“順陵”。 [3] 
隨着楊氏身份的不斷改變,武則天對陵園屢屢進行擴建。最後的陵園面積從83070平方米擴大到1094624平方米,增加了12倍,居然超過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的獻陵面積(554510平方米)近乎一倍。
長安二年(702年)正月,奉武則天之命,一通由楊氏的孫子、梁王武三思撰文,外孫、相王李旦(即後來的唐睿宗)書丹的《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又稱《順陵碑》),立於順陵南門的司馬道旁。這通高約10米的巨碑,全文4300字,刻字方正規範,間有篆隸,字跡娟秀俊美,其中還有武則天新造字16個,是唐初的一通名碑。
同時,武則天還下令,徵集天下的能工巧匠,精選石料,僭越先朝帝陵的制度,超標準地為順陵雕造了多尊巨型石刻。不過,順陵的墓主楊氏畢竟不是真的帝王之後,所以不但不為世人所承認,還成了李唐後代泄憤的場所。開元元年(713年),剛登上帝位的唐玄宗即下詔削去楊氏的孝明高皇后稱號,仍稱太原王妃,十分明確地將順陵改稱王妃墓,順陵之名也不復存在 [1]  [4]  。順陵雖然不是帝陵,但它是唐代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一處皇家外戚陵園,石刻氣勢雄偉,在唐代陵墓中最為傑出。 [5] 
順陵分三次修建而成:
第一階段,太原王妃墓時期。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八月二日,楊氏卒,武則天為皇后,參與政事,追封楊氏為太原王妃,稱楊氏墓為“太原王妃園寢”或“太原王妃墓”。覆鬥形的墓葬封土前,列置了1通石碑、1對石柱、2對石虎、2對石羊、1對石人,共13件石刻,陵園規模相當於今天見到的內城。 [6] 
順陵遠眺 順陵遠眺
第二階段,順義陵時期。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高宗病死後的第二年,武則天獨掌大權,追封楊氏為魏王妃、忠孝太后,改太原王妃墓為“順義陵”,並對順義陵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工程。在陵園四周修建了陵牆,在南門內側列置了8對石人,共計16件石刻。
第三階段,順陵時期。天聖二年(691年),武則天追尊楊氏為孝明高皇后,陵名為“順陵”。在內城陵牆之外,列置了大型的石雕造像多對,其中包括南門的1通石碑、1對石柱、1對獨角獸、3對石人、1對石走獅,東門的1對石蹲獅,西門的1對石蹲獅,北門的1對石蹲獅、3對石馬及3對牽馬人,共計31件石刻。還在南門神道外建造了兩個大型的長方形乳闕,使其在制度上更加完善。
順陵從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最初營建開始,至長安二年(702年)順陵碑的設置才最後完成,歷經太原王妃墓、順義陵、順陵三個階段,其修造與擴建的時間長達32年之久,最終形成了規模宏大、佈局嚴整的順陵陵園。石虎和石獅同時出現於陵墓之前,在看似矛盾的石刻組合與陵墓制度面前,實則反映了順陵營建的不同階段和武則天政治地位的逐步提高與變化 [6]  。武則天在制定和推行自己一系列治國綱領的同時,着手順陵園寢的擴建工程,以抬高楊氏的身份地位。擴建的陵園為外城,擴建後陵園面積是初葬園寢的100多倍。通常認為帝王陵寢是按照帝王生前居住的宮廷格局來設計的,但順陵並不是據楊氏生前所居住的宮廷規格來佈局,而是按照武則天的思路構想的,在外觀上大致承襲了唐初以來封建帝王陵寢的形制,但賦予了新的內涵,陵墓從象徵到體像,體現出與易圖的對應或演繹關係。如陵墓位於內城北部略偏西的原因,主要與九宮八卦中的方位有關,在九宮中的乾六宮位置,避開了天盤、人盤的遮蓋,符合至高無上的原則。 [5] 
順陵有一座陪葬墓,是楊氏孫武三思墓,在順陵附近曾出土過武三思的鎮墓石一方。然武三思在唐睿宗時曾“剖棺戮屍”,墓也被掘,出土鎮墓石的地點並不見得真是武三思墓址。

順陵陵園格局

順陵的平面佈局,按照建造的先後順序,從裏向外形成了三重佈局。
陵園中心的封土為第一重,以封土周圍的陵牆形成的內城為第二重,以4對石獅象徵的四門形成的外城為第三重。三重建築的佈局,其中軸線不相重合,這也從建築學上驗證了這三重建築不是同時修建的,因為中國古代傳統建築是講究對稱佈局的,很難想象一次建成的順陵會有三條不同的中軸線,而石刻的體量、造型、雕刻技法等方面也呈現出較大的不同。 [6] 
1.第一重:封土。封土和封土前的石刻,構成了順陵陵園最核心的區域。在順陵營建之初,這就是順陵陵園的全部內容。
順陵石刻分佈 順陵石刻分佈
同時期的建造物形成同一條中軸線,不同時期的建造物形成不同的中軸線。遵從這一原則,以封土幾何中心與封土前5對石刻連線的中點形成一條中軸線(1軸),也是整個順陵陵園形成最早的一條軸線。
覆鬥形的封土符合楊氏埋葬時的身份,“以王禮葬咸陽”;封土前對稱列置的石刻,組合完整,與封土渾然一體,應為一次性營建的產物。
2.第二重:內城。內城主要是指以陵牆形成的一個封閉性的空間,陵牆上的建築設施還有4個角闕以及南門門址兩側的兩個門闕。此外,還包括南門內側的8對石人。 [6] 
順陵以內城南門及8對石人建立內城南北軸線,此為順陵第二次營建的產物(2軸)。此時順陵已“號墓為陵”,墓主身份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了與墓主的身份、陵墓的稱謂相符合,建立內城陵牆,建造司馬道,雕刻新的石刻也就必不可少。陵牆的建造,使陵園的規模有所擴大,在空間上也形成了一個封閉的整體。
從封土、封土前石刻、內城陵牆和陵牆南門內石刻的佈局來看,封土與封土前石刻形成一條中軸線,內城南門和南門內石刻形成另一條中軸線,兩者的差距較大,所以,將內城陵牆和南門內石刻歸於第二次建造較為合理。
3.第三重:外城。
外城的存在,是以陵園外側的4對石獅象徵性地體現出來的,因為石獅一般位於大門之外,所以4對石獅應位於4個大門之外,但順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4個大門,甚至連圍牆也不存在,所以外城的存在僅是象徵性的。但在南神道南端,卻有兩個高大的乳闕,標誌着陵園的最南端。
順陵以1對獨角獸、1對石走獅連線中點建立司馬道軸線,因為獨角獸與石走獅、乳闕以及北門外的石蹲獅、石馬都是同時期的石刻,這條軸線向北延伸,必然貫通整個陵園的南北。
外城以四對石獅象徵大門,以一對乳闕為神道南端的標誌,以分佈勻稱的大型石刻為主要內容,形成規模宏大的分佈格局。 [6] 

順陵文物遺存

順陵主陵

順陵雖然也稱“陵”,但不是因山為陵,不甚雄偉,與佔據山峯的渭北18座唐代帝王陵比較,則大為遜色。陵墓位於內城北部略偏西,方錐形陵丘高12.6米,底部平面呈正方形,每邊長48.5米,高12.6米。底部周長186米。經探測,墓道呈斜坡形,長28.5米,寬2米。墓道兩壁用石灰粉刷,繪有壁畫。

順陵陵園

唐順陵是中國現存風貌最完整的古陵園之一,陵園平面略呈長方形,佔地面面積110萬平方米,有內城和外城。外城南北長1264米,東西寬866米,南面正門並列兩個土闕,相距50米。外城的城牆早已傾圮,惟四門遺址仍存。內城亦稱皇城,位於外城偏北部,南牆長300米,東牆長298米,西牆長294米,北牆長282米,基本上是正方形。南牆中段有相對兩個土闕,相距22米,高的5.8米,系內城的南門遺址。城牆系夯土築成,寬1.9~2.2米。順陵有南北東西四門,都遺留有精美的石刻,成為唐陵石刻中最精美最出色者,代表了唐代石刻藝術的較高水平。 [3] 

順陵石刻

順陵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陵園之一,最引入注目的,是其地面遺存的豐富精美的石刻羣。
順陵石刻形體高大,姿態生動,異常雄健,製作精美,可謂唐陵石刻之冠。園內現存石刻34件,多數列置陵前。內城南門內現存石人13尊,石羊3件;內城南門外現存走獅、天祿各一對。
外城東、西、北三門各有蹲獅一對,北門外原有石馬三對,現已殘缺。
石刻均由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形象逼真,姿態生動。石座的四周有線雕花紋,以陵前的天祿和走獅尤為精湛,造型雄偉,體積世巨大,均為一整塊石頭雕刻,雕工細膩,厚朴雄健,為稀有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譽為唐陵石刻之冠。 [7-8] 
華表
華表 華表
據文獻記載,最初的華表是木質的,是古代帝王用來接忠納諫的象徵。
華表用之於墓冢的標誌從戰國時期開始,帝陵前置華表始自南朝,華表列置於帝陵之前,其意義是作為帝陵的標誌,體現皇帝虛心納諫,瞭解民情,同時也襯托了帝陵氣勢更加壯觀。
順陵華表位於乳台闕址北,麒麟南中間,神道最南端兩側。
華表由石座礎石,柱身和柱頂三部分組成。經勘探獲知東側華表僅存華表柱頂和華表石座礎石。華表石座礎石在距現存華表頂西北7米左右地下深1.2米處。在勘探過程中還發現有柱身碎片,有一片上還有線刻花紋。西側地面無殘存財下未勘探情況不詳,東側地面現存華表柱頂高1.8米,最上的是寶珠由仰蓮盆,覆蓮置於八稜面枱盤上,枱盤中部鑿有圓形榫槽,原置於柱身之上,順陵華表柱頂是保護最完好的一件華表柱頂。 [9] 
石天祿
天祿 天祿
天祿像昂首端立,神態鎮靜而威猛。肩部和前腿兩邊相接處長有雙翅,翅上刻卷紋。四肢雄健,長尾拖地。《漢書》稱此獸為“獬豸”。郭璞注引張輯語云:“獬豸似鹿而生一角。人君刑罰得中,則生於朝廷,主觸不直者。”唐陵多此石刻,而以順陵所刻形體最大、最為生動。順陵天祿共1對,位於陵前神道兩側。 [9] 
天祿為瑞獸,其形狀頭似鹿,一名“天鹿”。又因頭長一角,俗稱“獨角獸”。身似牛,足為馬蹄,垂尾與座連線,並長有雙翅,這是一種想像中的鹿的變形,可能取祿(鹿)的吉祥之意雕刻的形象。一些學者認為,鹿是一種吉祥的動物,換上牛身,取其忠厚善良,勤懇不怠;換上馬蹄,使之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再增添雙翼,能凌空而起,飛向任何一個地方,因此天祿是守護陵園最理想的神獸。
順陵的兩隻天祿石刻為圓雕。身高連底座為4.5米,長4.2米,寬1.9米。體積之大,腹下可容納幾個人。形體高大,結構誇張,對於頭部和雙翅的雕刻更加精緻,鹿的個性和神情得以充分顯示出來。雙翅刻成捲雲紋浮雕,華美而充滿生氣。天祿形體與底座連接在一起,製作時必須選擇超過整體體積的一塊巨石,充分顯示出唐代雕刻家的創作氣魄和雕造技藝。 [5] 
石走獅
東側雄走獅 東側雄走獅
唐代以前,陵墓前主要列置的是天祿避邪,以虎為原形雕刻,漢以後這種神獸兼有了虎、獅二者的特點,並且獅的成分越來越多。石獅徹底取代了天祿、避邪和石虎在帝陵石刻中的地位,是由唐高宗和武則天乾陵開始,並在以後歷代帝陵石刻中所沿襲。 [9] 
中國古代帝陵以石獅為門獸的思想,主要來源自西亞中亞古印度佛教的影響。獅子產於非洲和西亞地區,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東西方交往,獅子開始運到中國。唐朝中西交往更加頻繁,這些國家將獅子作為珍貴貢品獻給中國。獅子的到來,伴隨的是有關獅子的神話傳説和崇奉信仰一同傳播到東方,尤其是獅子在佛教中的地位獨特,隨着佛教的興盛,獅文化也傳播開來,漸漸人們把它置於陵前代替避邪把守大門。
順陵東、西、北門置有石蹲獅各一對,南門置有石走獅一對。石獅造型變化甚大,南門的石走獅在造型上受到西亞的影響,是寫實石獅的代表;東、西、北門的蹲獅是吸取了南北朝以來佛教石刻的形式,具有某些印度風格。
西側雌走獅 西側雌走獅
順陵走獅為圓雕。雄、雌各一,兩獅相距20米,均呈走動的姿態,在造型方面作了藝術的適度誇張,突出地表現了獅子雄健的特點。由於石獅本身刻工圓潤,加之千餘年來的風雨沖刷,日曬風化,使得石獅更加滾圓壯觀,不落俗套,彷彿充滿旺盛的生命力。
順陵走獅雄獅最為雄偉,高3.15米,長3.2米,寬1.45米,重40餘噸。體態高大,造型兇猛,四爪強勁有力,似在闊步緩行,闊口半開使人如聞獅子震撼山林懾服百獸的吼聲。特別是高高突起的腱肚胸肌和向前邁步的腿足部分,比例勻稱,富有質感,是唐代諸陵中現存形體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石刻之一。 [9] 
石坐獅
石坐獅 石坐獅
和立獅、獨角獸同一風格而遙相呼應的,還有陵東、西、北的3對石坐獅。坐獅均高3米左右,胸寬1.10米,座高0.5米,為歷代石雕坐獅中最大,將獅子雄健的形象,加以有力的誇張,表現了盛唐時期石雕藝術的宏偉風格。6個坐獅基調一致,而形象神態各異:西面北側的坐獅,螺鬃盤旋,腮髯奮張,上唇捲翹,舌尖勾起,腕趾筋腱凹凸,爪鋒深陷入石。東面南側的坐獅,鬃鬣紛披,闊口長目,尾巴盤屈而後甩上脊背,雄健而舒放。
陵墓雕刻獅子象徵墓主生前儀衞,雕刻獨角獸象徵瑞應禎祥,這是帝王陵墓的一般寓意所在,但是順陵石刻的形式構成很不一般化。背北面南的雙獅順道路並列,而雙獨角獸橫在道路東西相對而立。雌獅與雄獨角獸在西側,雄獅與雌獨角獸則在東側,構成了置陣佈勢的縱橫交織、氣勢開合。東、西、北面的3對坐獅,形象態勢也全不雷同。這就使得順陵石刻組羣,在統一基調當中有參差錯落,體現出對稱均衡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法則。
翁仲
順陵遺存石人十四尊(其中墓前東側石人為複製品)。墓前一尊高2.98米,寬0.85米,厚0.4米的石人。像與座連為一體,放於石底上。估計與石底座有鉚榫相連,石座長1.25米,寬1.25米,厚0.15米,半埋於地下。
石翁仲 石翁仲
石人頭戴小冠,冠殘,前髮際明顯,彎眉,蹙眉,瞪眼,上須上翅,下須濃厚,面部肌肉感強。上着交領褒衣,腰繫寬帶,雙袖垂於膝下,各有拆皺五條,下着拖地裙,背部平直,履殘,雙扶劍柄,右手上,左手下,劍鞘為五竹節形。內城南闕門內兩側石人十二尊,三人無頭殘缺,其餘九人完整。像與座為整塊石雕刻而成,嵌於石槽座中。像高2.25米,寬0.75米,厚0.75米,座長0.75米,寬0.5米。十二尊石人面容各不相同,頭戴小冠,冠前低後高,髮際線明顯,後發線呈“人”字型,面部方圓,耳貼頰部,個別彎眉,杏仁眼,鼻上須上翅,有的下須濃厚,有的無下須短脖。上着拖地裙,露足履,有的足履殘。手柱劍於胸前,左手外,右手內。劍有鞘為四竹節形,劍穗兩條。 [9] 
石虎
石虎 石虎
古代傳説,有一種叫罔象的怪獸,好食死人腦,而罔象畏虎及柏,故帝王陵上種植柏樹和列置石虎以鎮之,取祥瑞辟邪之義。
順陵石虎位於楊氏墓道兩側,現存四隻老虎,分別列置在墓道兩側,西側石虎面東尾西,東側石虎面西尾東(2006年考古發掘所得,經修復後列置)。順陵石虎雕刻界於虎·獅之間,明顯是建墓時所列置,具有前唐時期的風格。石虎,像高1.55米,長1.45米,寬0.7米。前腿直立,後腿彎曲,北邊石虎左前腿有殘損,石座埋入地下。石虎雕刻生動,氣魄雄偉,繼承了南朝的石刻傳統,但造型更為逼真,風格更接近於現實主義。 [9] 
石羊
石羊位於內城楊氏墓墓前兩側,現存四隻。
石羊 石羊
東側南側石羊,頭西尾東。像高1.48米,長1.44米,寬0.68米;北側石羊為複製品。
西側二隻羊,頭東尾西。西側南邊石羊,像高1.35米,長1.35米,寬0.68米;西側北邊石羊,像高1.45米,長1.5米,寬0.68米。三隻石羊四肢曲,蹲於石座上,像與座為整塊石雕刻而成,石底座埋於地下。
三隻石羊頭略上昂,羊角為綿羊角,從上向內盤卷。鼓眼,小鼻孔,閉嘴。體粗壯渾圓,小尾,前蹄跪,後蹄曲。這種綿羊非常兇猛,但對主人忠實温順,置於墓前鎮墓避邪,守護墓冢。它的藝術價值不如外城石刻。 [9] 
仗馬
仗馬 仗馬
唐代除高祖李淵獻陵外,從昭陵開始諸帝陵均置石馬,順陵同樣列置石馬。
順陵神道兩側未發現仗馬遺存,北門(玄武門)現存石馬四匹,其中兩匹為2006年考古發掘經修復後重新列置。原列置的完整石馬像高1.86米,長2.6米,寬0.86米。座長2.28米,寬0.9米。像與座為整塊石料雕成。石馬頭部小,雙耳殘,嘴部粗雕。飾繮,鬃毛垂脖兩邊。背配鞍、蹬。臀渾圓。四肢與蹄粗壯,粗尾與石座連為一體。有控馬人痕跡,控馬人已失;原殘缺石馬,四肢殘,長2.5米,寬0.82米,殘高1.15米。頭部小,雙耳殘,嘴部粗雕。飾繮,鬃毛垂脖左邊。背配鞍、蹬。臀渾圓。前胸及後臀飾鑣12個。 [9] 
順陵碑
順陵殘碑 順陵殘碑
歷史上的順陵陵園至少有過兩通石碑,一通是咸亨元年九月埋葬楊氏時“官為立碑”,由唐高宗親自撰寫碑文,後不知此碑散於何處,其形制規格和碑文內容今天已無法知道。
另一通是長安二年(702年)制立的順陵碑,歷史上稱為《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此時楊氏已死了32年。該碑文由武三思撰文,唐睿宗李旦敕書寫碑,共4000多字。碑文字體方正,兼以篆隸,勁健有力,每字大一寸五分,還採用了武則天新創造的文字16個。
順陵碑矗立了854年,碑高約6米,寬3.2米,刻文四五千字,加上碑首、碑座,通高在10米左右,超過了乾陵高宗《述聖紀碑》和武則天的“無字碑”,這在唐朝的皇親國戚陵墓中絕無僅有,令人惋惜的是這座絕世名碑於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年毀於關中大地震,斷為多節,後被人拿了去修砌渭河堤壩。清代之後,人們從河岸上發現了殘段,傳世共8塊,文字共18行,46字,這就是著名的“順陵殘碑”,為書法家所推崇的石刻珍品,今人只能從咸陽博物館裏收藏的殘碑中領略順陵碑當年的風采。南門外有一遺址,周圍有破碎磚瓦,應是碑毀亭塌後的廢墟。 [3] 
順陵碑中使用的武則天所造的新字時間約為永昌元年(689年)4月至載初元年(690年)1月,由她授意或親擬,武承嗣主持,這些字唯有“曌”字使用至今,儘管有人認為順陵碑中的字含有“迷信、復古、愚民”等思想,但作為漢字,這些字不僅為研究武則天提供有力證據,而且在中國的文字發展史上,留下了獨特的一頁。

順陵其他遺存

據文獻記載,武三思為楊氏陪葬。順陵附近曾出土武三思鎮墓石一方,有“今陪順陵”等刻字,但武三思的墓迄今不知何處。據記載,武則天死後,武家王朝結束,李氏重新掌握國家大權後,將武承嗣的墓挖掘拋棺暴體泄憤,有可能武三思的墓遭到同樣的結果。原來認為楊氏墓西南處兩座古墓東側的墓為武三思的墓,1984年陝西省考古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證實為李淵小女襄陽公主與附馬竇誕合葬墓。
襄陽公主與附馬竇誕的合葬墓和西側蘇君墓不是楊氏陪葬墓,只是先於楊氏葬入同地。但襄陽公主與附馬竇誕合墓在中國陵墓建築史上迄今為至唯一的雙墓道合葬墓,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出土文物250餘件。墓壁彩畫形象逼真,敷粉簡淡,於焦墨痕中施彩色,微分深淺,富有立體感。線描富有運動感,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的繪畫技藝。出土的墓門石刻,人物造型和纏技卷葉及怪獸紋,刀法流暢如行雲,黑底白線,滿幅的線條在一定的規範中飛舞。墓頂星星月亮均由貝殼、珍珠、瑪瑙、玉石、水晶、琥珀和綠松石鑲成,甚為奇觀。襄陽公主與附馬竇誕合墓西側的蘇君墓,早年多次被盜。封土底徑30米左右,高約10米。1960年發掘為斜坡墓道七井雙室磚墓。墓道南向,長73米;在第三、四天井間,五、六天井間及前室內均為穹窿頂。墓道、甬道及前後室內均繪壁畫,內容有青龍、白虎、儀仗、侍從、列戟、星象等。出土儀仗、騎馬、妓樂等陶俑335件;陶瓷器數件;鎏金銅鎖、鑰匙、鎏金門飾、鐵鋪首數件;同出墓誌一方(志佚),蓋篆“大唐故蘇君之墓誌銘”九字。 [9] 
順陵附近出土過武三思鎮墓石1方,有“今陪順陵”刻書。陵園西南有兩座土冢,東西並列。西面一座已發掘,出土篆書、蘇府君墓誌銘蓋一塊;東面一座已塌陷,1984年出土《大唐故光祿大夫工部尚書使持節都荊州刺史駙馬都尉上柱國莘安公竇府君墓誌銘》一合。 [3] 

順陵文物保護

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順陵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62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劃定保護範圍,作出標誌説明,建立了資料檔案和羣眾性的保護組織。
順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順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1980年成立了順陵文物保管所,負責日常保護工作。
2004年1月開始,陝西省文物局與日本國財團法人一一“文化財保護·藝術研究助成財團”達成協議,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與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簽署“陝西唐陵石刻保護修復項目合作工作協議書”。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陝西省文物局組織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乾陵博物館、順陵文管所和蒲城縣文物局等單位與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開展合作,實施了乾陵、順陵和橋陵石刻的保護修復示範工程。每年,中日專家組定期到現場對項目進展和成效(包括考古、環境整治和保護修復工作)進行評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諮詢和指導。 [10] 
2005年10月,由日本友人黑田哲也投資壹億日元進行的唐三陵石刻保護工程順陵部分由陝西省文保中心開始實施,順陵文管所負責全面協調。 [11] 
2006年,陝西省啓動“陝西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考古調查工作,調查對象包括18座唐帝陵、2座祖陵和武則天母親順陵。 [12] 
2008年6月23日,國家文物局批覆《呈報〈順陵文物保護規劃〉的請示》(陝文物字〔2007〕226號)。 [13] 
2009年3月18日,中日唐陵石刻保護修復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就考古調查、環境整治規劃、石刻保護完成情況和應用技術方法及其成果進行了彙報,專家組對該項目的考古調查、文物保護、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並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驗收,並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14] 
2012年7月3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順陵南門乳闕遺址保護展示設計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2〕98號),原則同意所報方案一的設計思路和意見。 [15] 
2014年6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唐代帝陵(順陵)保護展示工程立項的請示》(陝文物字〔2014〕190號),原則同意唐代帝陵——順陵保護展示工程立項。 [16] 
2015年4月10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第一大道(新城中大道——北辰大道)市政工程穿越唐順陵建設控制地帶保護方案的請示》(陝文物字〔2015〕21號),原則同意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第一大道(新城中大道—北辰大道)涉及唐順陵建設控制地帶的選線方案和意見。 [17] 
2021年10月12日,唐代帝陵(含順陵)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19] 

順陵軼聞傳説

順陵當地民間相傳,武則天做了皇帝后,特地挑選了當時全國聞名的石雕聖手李大郎等人修建順陵。當時,他們從耀州山中採集了眾多的青色巨石。花了一年時間,總算把這些巨石轉運到緊靠涇河的莽原腳下。當時,王命催促,修建順陵刻不容緩了。李大郎急中生智,於是就在涇河灘上鑿石雕刻,數百名石匠盡顯技藝,不到一個月時間,就雕成了順陵前的石羊、石馬、石獅、石牛等雕塑。雕刻完成的那天,李大郎他們又犯了愁,這麼重的石刻,如何才能運走。他們苦思無方,商量着説:“不如死了完事!”於是約定撞石而死。當他們一齊撞向石獸時,卻撲了空,跌得昏迷不醒。待他們醒來後只覺得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似乎還能聽見牛兒喘氣聲、騾馬打鼾聲。等到天明濃霧散去,只見石雕已經不剩一件。李大郎他們順着地上的蹄印找去,所有的石雕已經立在了順陵周圍。由於當初建造順陵曾在這兒鑿石雕獸,此後,人們便稱這個渡口為修石渡,一直沿用至今。 [18] 

順陵旅遊信息

地址:順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東北18千米的底張街道韓家村東(唐時稱洪瀆原),距西安約40千米,距咸陽國際機場僅1千米。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08:00—18:00
交通:咸陽市區乘3、8路公交車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