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陽賦

(丙戌年閏七月二十七日金學孟所著的辭賦)

鎖定
洛陽賦,就是《洛陽賦》,是篇辭賦作品。作者,是著名作家金學孟。洛陽古稱雒陽豫州,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5年洛陽擁有三項世界文化遺產,沿洛河兩岸分佈着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五大都城遺址。
作品名稱
洛陽賦
作    者
金學孟
創作年代
丙戌年閏七月二十七日
作品出處
丙戌年閏七月二十七日金學孟所著的辭賦
文學體裁

洛陽賦洛陽賦—金學孟

洛陽賦-金學孟
夫洛畔築城,凌然雄踞中原;洛北雒陽,光武火焰沖天。遙指官渡之地,千歲烽煙;近察邙洛之間,風雲百年。白馬寺裏華嚴,温和清秀羅漢;有伽藍執戟杆,勝韋馱金剛膽。蓋非人間而在人間,正氣者也!乃白馬負經伴騰蘭,傳道也矣!
西眺崑崙,蒼翠關中秦川;東傍嵩山,巉巖繚繞雲嵐;北靠太行,緊扼黃河天險;南望伏牛,疑似歌吟屈原。九朝之都,拱戴河山,兵家之地,倭寇喪膽。居九州之中心,鑄中華之璀璨。春至燕來,夏臨蜂歡,秋去滿倉,冬松昂然。民風醇厚,經年若蘭;文化如蕙,淵藪之源。夏始為都,經久悠遠;鍾靈毓秀,精英墨翰。儒佛道家,燦若星漢。
仰韶王灣,國家重點;孫旗矬李,石器陶環;東馬橋北,酒器房垣;蘇羊唐坡,網墜石片;祿地土門,陶缸口罐;邵窯墁頭,紡輪斧鏟;灰嘴卦溝,炭谷石鐮。光武陵三漢冢,多少煙雲風雨,依舊怡然笑看。漢魏故城仍在,閲遍笙歌曼舞,懷思國魂燦爛。龍門石窟,驚炸寰宇震顫;水泉石窟,雕刻面容豐滿。周公廟前,花草四季嬌豔;上清宮裏,松柏葳蕤參天。詩史杜子美,秋風茅屋還吶喊;詩聖白樂天,長恨歌裏空遺憾;傑出范仲淹,憂於天下人之先。壯哉!炎黃之魂,洛陽遍覽;美哉!九州歷史,古城璀璨。
時維丙戌,月在閏七,滿腹胸臆歌古城,怎奈無才有所及,皮毛附會唱一曲,但請高士指迷離。若得蒙教,愚頑幸極矣!
牽衽散人金學孟於丙戌年閏七月二十七日草擬

洛陽賦洛陽賦-譚傑

洛陽形勝,天下之中。千載浩蕩,帝王之風。北依黃河,攏千秋之紫氣;南望嵩嶽,鎮九州之蒼穹。西出崤山,封函關之永固;東走虎牢,履御道之闊平。伊洛清波,滋天賜邑域;邙山蒼柏,壯周立王城。山河拱戴,鍾靈之地;先祖創維,蓋世之名。昔居三代,源流悠遠;定鼎九朝,氣勢恢宏。二里頭下,隱夏王之城郭;屍鄉溝裏,藏商朝之帝宮。東周漢魏,闕遺隔世樓宇;西晉隋唐,基留故都廊亭。天子駕六呼嘯過也①,風帶霸氣;文武百官逍遙行也,道塞精英。天定二千年帝都之所,地安八萬具皇臣之靈。邙山冢陵,隙無卧牛之地;蘇杭才俊,胸懷京洛之情。萬人遊學,千人成名。百位皇帝,數競中興。三江執馭,四方昇平。海晏河清,和諧春風。左思公嘗雲:“崤函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裏。”一言擲地,鏘而有聲!至若神龜出洛,大則之而成《洪範》;龍馬負圖,伏羲因之而立卦宗。終結繩之史,倉頡仿獸跡而制文字;興母系之治,仰韶出彩陶而鑑文明。皆“根在河洛”之佐證也。
咦籲!前人賦韻備矣,今餘援筆步而詠之曰:河洛聖地,光耀汗青。羣星燦爛,文韜武功。靈匯十三朝帝都之精氣②,雅聚五千載華夏之羣英。洋洋大觀,卓爾不同。龍門石窟,鉅製大藝;白馬古寺,釋源祖庭玄奘故里,雲繞禪氣;仲尼問禮,碑遺儒風。老子千言,道教宣世;程門萬語③,立雪留名。皇家太學,勘校經典;渾天妙儀,觀察辰星。賈氏《要術》,首載農技;蔡侯造紙,始代竹綾。含嘉倉中,探研儲法;酈公齋裏,集註《水經》。絲路綿延,駝穿歐亞;運河曲折,帆揚西東。唐志千方,銘載盛世;唐瓷三彩,色透晶瑩。許慎《説文》,嘉惠後學;司馬《通鑑》,資治王公。賈誼鴻論,定秦功過;王充哲辯,唯物論衡》。不食周粟,《采薇》夷齊④;舉案齊眉,《五噫梁鴻李賀短壽,長念吳鈎;詩聖悲歌,總憂民情。香山居易,九老詩會;洛下李杜,二尊仙逢。建安七子,文寓風骨;初唐四傑,韻含雅聲。左思《三賦》,洛陽紙貴;炫之《伽藍》,錄記廢興。陳壽才高,壯修《三國》;曹操懷遠,放吟歌行。子建憐香,情傾《洛神》;元稹惜玉,愛注《鶯鶯》。學書修身,藝拜歐陽;弄墨勵志,諦叩真卿。王鐸二帖,堪稱神筆;道子疏體,冠推高風。孝義巷裏,拜謁蘇秦;萬安峯下,祭祀範公。關帝陵頭,慕仰忠義;會盟台前,盛讚羣雄。銅駝身邊,秋説故事;天津橋畔,夏唱昇平。古人云:“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⑤。此言之見,庶幾餘同。才雄濟濟,智囊盈盈。學壓南北,技蓋西東。聲震夷域,譽揚瑤宮。千秋領雁,壯我黃龍。
嗚呼!悠悠哉河洛,煌煌哉文明!巍巍哉帝都,昊昊哉勝城!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數不盡風流人物,道不盡興替雲煙。探不盡玄機文化,賦不盡名都大觀。自古兵家必爭地,歷代梟雄逐中原。“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⑥。敢問天下,堪與匹衡者有幾城哉?
時至共和成立,列強敗蹤。萬民翹首,百廢待興。大塑工業,科技先行。玻璃浮法開創新藝,中航制導科技領銜。化工首創蒽醌技法,衞星軸承競爭尖端。洛礦掘開五洲富礦,洛拖犁遍九州沃原。學人遙蒞研修文化,院士博導引領科研。天下皆識“洛陽製造”,產品操控水陸地天。改革開放,經濟蘇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新區開發,磅礴大氣。引資招商,萬民鼎力。藝體文教,創造奇蹟。陸空交通,六域網織。旅遊觀光,天涯鶩趨。澳非歐美,接踵遙蒞。景點舉目多厚重,市井觸處盡生機!
若夫假日有興,一覽景觀。蛟平濁濤兮,黃河起壩;水斷小浪兮,波盪遊船。故縣陸渾兮,湖映天地;老君青要兮,景秀山川。逢節漫步兮,白雲仙境;度假競攀兮,花果名山。乘興細讀兮,龍門山色;結朋遙賞兮,洛寧竹園。夏來沐浴兮,天池碧水;冬去探幽兮,龍峪妙灣。叩訪古木兮,中嶽漢柏;研修功夫兮,少林醉拳。參謁“龍王”兮⑦,日過汝陽;品味溶洞兮,夜宿欒川。若夫凌空俯視,扶搖回還。高樓林立,民居悠閒。綠茵鋪地,四水橫貫;岸柳撫風,歌發舟船。鯉吹洛浪,戲銀髮之垂釣;波搖鷗影,穿水映之藍天。河連水道,環清流以過巷;花開街圃,溢馨香於遊園。詩吟情侶,月竊聽而懷笑;韻惹嫦娥,心萌動欲下凡。夜賞噴泉,燈光音樂傳逸趣;日聽豫劇水袖青衣舞翩躚。品嚐美味,樂啖九都老水席;研討詩文,漫讀文壇新《牡丹》。美哉洛陽,牡丹花城!陽春花會,遙聚賓朋。南苑北浦,錦繡簇擁。雍容華貴,國色仙容。風姿綽約,清香盈庭。噫籲!古都風姿兮,靈脈交貫;名都風采兮,浩氣擎天!大都風度兮,倜儻儒雅;勝都風貌兮,福祉泰安!
嗟乎!萬韻難賦河洛史,千筆難書洛陽風。勉為終篇抑賦興,聊吟詩韻作篇終。
歌曰:野分陸海歷滄桑,龍府天中是故鄉。研洛方知文字古,探河始曉史源長。九朝皇殿精英聚,三教聖門雋秀藏。遙望時空隧道處,羣星環拱耀洛陽。
又曰:三月春風秀洛川,牡丹香透九都天。洛神舞醉邙頭月,金鳳戲迷洛浦仙。百代風流凝大雅,千秋鼎盛化長安。笑迎天下八方客,共創洛陽新紀元!
--------------------------------------------------------------------------------------------------------------------------------------

洛陽賦註釋

①天子駕六:周代的一種禮制。《逸禮·王度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②十三朝帝都:洛陽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唐朝、後梁後唐後晉13個朝代在此建都。
③程門:指程顥程頤,洛陽人,世稱“二程”,北宋時期的哲學家、教育家。
④《采薇》:即《采薇歌》,由伯夷叔齊弟兄二人所作。周滅商後,二人不食周粟,入洛陽首陽山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在山中,孔子稱其為“古之賢人”。
⑤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行》詩句。
⑥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司馬光過故洛陽城》詩句。
⑦龍王:指在汝陽、伊川、欒川一帶發現的恐龍化石——黃河巨龍。它是迄今發現的最高、最重、體腔最大的恐龍,被稱為“亞洲龍王”。
--------------------------------------------------------------------------------------------------------------------------------------

洛陽賦作者簡介

譚傑,洛陽人。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漢詩協會副會長、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河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洛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原洛陽大學副校長、師範學院院長。

洛陽賦洛陽與《洛陽賦》

洛陽賦 洛陽賦
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金學孟【洛陽賦】雲:“夫洛畔築城,凌然雄踞中原;洛北雒陽,光武火焰沖天。遙指官渡之地,千歲烽煙;近察邙洛之間,風雲百年。”。
馬寺鐘聲洛陽八大景的另一景。白馬寺到了北魏、唐、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眾千餘名,僧人們每天早晚按時上殿誦經。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殿內擊磬撞鐘佛誦,鐘聲悠揚飄蕩,遠聞數里,聽之使人心曠神怡。到了明代,寺內有口大鐵鐘,重約5000餘斤,鐘聲特別洪亮。據傳這口鐘與洛陽東大街鐘樓上的一口鐘音律一致,可以共鳴。民間流傳着“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金學孟【洛陽賦】雲:“白馬寺系子建,風騷骨於建安;謁伽藍執杆戟,生韋馱金剛膽。蓋非人間而乃人間,正氣者也!乃白馬負經伴騰蘭,傳道也矣!”。
洛陽位於豫西山區,東臨嵩嶽,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複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理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嶺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金學孟【洛陽賦】雲:“西眺崑崙,蒼翠關中秦川;東傍嵩山,巉巖繚繞嵐煙;北靠太行,緊扼黃河天險;南望伏牛,疑似歌吟屈原。九朝之都,地靈城垣,兵家之地,倭寇喪膽。”。
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孕育了偉大的中原文化。它位於暖温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 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金學孟【洛陽賦】雲:“居九州之中心,鑄中華之璀璨。春臨燕來,夏至蜂歡,秋去滿倉,雪松昂然。民風醇厚,經年若蘭;文化如蕙,淵藪之源。夏始為都,經久悠遠;鍾靈毓秀,精英墨翰。儒佛道家,燦若星漢。”。
洛陽,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範圍內,分佈有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龍峪灣、花果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金學孟【洛陽賦】雲:“看文物之寶地,仰國魂而飽覽:仰韶王灣,國家重點;孫旗矬李,石器陶環;東馬橋北,酒器房垣;蘇羊唐坡,網墜石片;祿地土門,陶缸口罐;邵窯墁頭,紡輪斧鏟;灰嘴卦溝,炭谷石鐮。”。
洛陽,歷史深處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佈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峯奇水石怪,或谷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於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金學孟【洛陽賦】雲:“光武陵三漢冢,豪傑士競相瞻,多少煙雲風雨,至今怡然笑看。漢魏故城仍在,玄德卧龍笑談,閲遍笙歌曼舞,懷思國魂燦爛。龍門石窟,驚炸寰宇震顫;水泉壁畫,雕刻面容豐滿。周公廟前,花草四季嬌豔;上清宮裏,松柏葳蕤參天。”。
洛陽文化,洛陽文學,洛陽曆史,出現過許多偉大的歷史文化名人。金學孟【洛陽賦】雲:“且去拜謁三墓:詩史杜子美,秋風茅屋還吶喊;詩聖白樂天,長恨歌裏空遺憾;猶愛范仲淹,憂於天下人之先。壯哉!炎黃之魂,洛陽遍覽;美哉!九州歷史,古城璀璨。”。

洛陽賦洛陽曆史文化名人

蘇秦墓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合縱家,佩六國相印,曾遊説六國聯合抗秦,使強秦不敢東窺函谷者達15年。
呂不韋墓 位於今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冢頭村東。呂不韋曾任秦國相國,參與過秦朝統一大業。
唐僧墓 唐僧,唐玄奘,陳姓名韋,洛陽偃師人,貞觀初隨商人往遊西域十七年,撰《西域記》十二卷。
杜甫墓 邙山南麓,首陽之間,前杜樓村北,隴海鐵路南。晉當陽侯杜預墓側有一座青磚砌築的八角形墓葬,這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杜甫的寢陵。
白居易墓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國歷史上極負盛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詩作頗豐,流傳三千多首。
二程墓 程顥,字佰灣,號明道。程頤,字公叔,號伊川。兄弟倆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奠基者,世稱“二程”。
范仲淹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中的名句, 作者就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為其采邑,故稱周公。營建洛陽邑,在洛陽制禮作樂
老子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曾為東周王朝"守藏室之史",長期在洛陽管理圖書典籍。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説的重要活動家。字季子。洛陽人。傳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
張儀,生年不詳。魏國貴族後裔,學縱橫之術,主要活動應在蘇秦之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葬於洛陽。
呂不韋:秦國相國,史記中稱他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編《呂氏春秋》為秦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封地有河南洛陽十萬户。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洛陽(今屬河南省)人。
班固:投筆從戎,修《漢書》,東漢建初七年(82年),蘭台令史班固在洛陽著《漢書》。
許慎(約54年~約149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萬歲里人,中國著名的文字學家、訓詁學家和詞彙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書法家。
蔡邕:(公元132一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
魏武帝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曹操頒佈“屯田令”,大力發展生產,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學家。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qiáoǚ今安徽亳(bó)縣)人。三國時期魏國的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
曹丕(187~226),魏文學家。即魏文帝。字子桓。曹丕今存詩歌,較完整的約40首。墓在洛陽。
鍾繇(151~230),字元常,與張芝、王羲之齊名,並稱“鍾張”、“鐘王”。同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合稱書中“四賢”。真跡已無存,歷代奉以為法。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曹魏宗室婿。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臨刑前奏《廣陵散》。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國陳留尉氏(今河南)人,主要作品是八十二首詠懷詩。格調高昂,有《阮步兵集》。名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石崇(249~300),西晉文學家。元康初年,石崇出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在荊州劫掠客商,遂致鉅富,生活奢豪。以鬥富而聞名,被害於洛陽。
潘岳(247~300),西晉文學家。字安仁。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有容似潘安之稱。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遊,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左思:(255~305年) 西晉文學家。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人。曾以十年構思寫成《三都賦》,士人競相傳寫,致使洛陽為之紙貴。
陳壽,字承祚,晉安漢人。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入晉舉孝廉,楚著作郎,終御史治書,在洛陽撰《三國志》。
劉琨(270~317),西晉詩人,軍事家。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東北)人。早年曾在洛陽金谷園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玄奘:姓陳,名褘緱氏(河南洛陽偃師人)。出生於六○二年,圓寂於六**年。尊稱為三藏法師,通稱為唐僧,或唐玄奘或唐三藏。
上官婉兒:(公元664年—公元710年),河南陝縣人(今三門峽市陝縣人)唐代才女上官儀的孫女,被李隆基命與韋皇后一併處斬,年僅46歲。
王維:701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縣)人。唐詩人、畫家。字摩詰。後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曾三次到過洛陽,做了多首傳世名作,並與杜甫在洛陽相會。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生於河南鞏縣。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尊為畫聖。又名道玄。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據載他曾於長安 、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並稱“顛張醉素”。
張説(667~730)唐代*相、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説之。洛陽人。擅長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蘇廷頁並稱"燕許大手筆"。有《張燕公集》。
顏真卿:(公元707~785年),琅邪臨沂人,字清臣,顏真卿算的上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一個承先啓後的人物。葬於洛陽。
許遠(709—757) 字令威。今伊橋人。唐開元末年進士,曾入劍南節度使府為從事,遭殺害。葬於洛陽。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唐 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敍事詩具有獨 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小説家。其詩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他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中唐詩人。《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晚年與白居易酬唱頗多。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
孟郊:(751-814),字東野,武康人。唐朝著名詩人,與當時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結為“忘年交”。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洛陽宜陽人。情調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昌谷集》傳世。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唐詩人,字義山,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長期生活於洛陽。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曾在洛陽任御史。
韋莊 (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在洛陽做秦婦吟,後詩中自稱為洛陽才子。
李煜:南唐後主,原名從嘉,字重光,在文學上卻是一個文學家,詩人.其主要成就在詩詞上,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陣子》,《浪淘沙》等.
司馬光:是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退居洛陽,專事資治通鑑著史15年。哲宗即位,召司馬光入主國事,任命為相。
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年),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卒諡文忠,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邵雍:北宋哲學家。字堯夫。後居洛陽,與司馬光、呂公著等交遊甚密。曾據《易傳》關於八封形成的解釋,形成其象數之學(也稱“先天學”)。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傑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葬於洛陽。
程顥 (1032~1085)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著作有《定性書》、《識仁篇》,後人集其遺文語錄為《程子遺書》。
程頤(1033~1107)北宋理學家、教育家。世稱"伊川先生"。程顥弟。著作有《伊川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均收入《二程全書》。
洛陽賦
文/東都漫士
世界四大聖城之一的洛陽曆來有王者之裏,首善之區之説。亦有九朝古都和十三朝古都之稱。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洛陽有着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稱之為“天下之中”。在這個盛開富貴之花的地方也被冠以“牡丹之都”的美名。“漢魏文章半洛陽,唐宋詩詞源東都”所以洛陽又有“文賦詩詞之都”之名。“天下名園重洛陽”故此洛陽有着“園林之都”之譽。“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足以堪稱“史鑑之都”。
餘覽經觀史,而知韓信有一飯之德能償之事;書讀賢文,而明朱子滴水之恩當報之訓。吾生於邙麓,長於洛陽,而今四十一年矣。其水土之恩決非一飯之德所比,其桑梓之情實當湧泉之水相報。然寡才微能,力難達意。赧愧之情,久積於心。時值洛陽牡丹文化節三十華誕之際,故而作《洛陽賦》一篇,以表故鄉深愛之心,以酬河洛哺育之情。
賦曰:千年帝都,國花名城。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文明之核心,文化之聖城。八關都邑安固,十省通衢暢行。西阻崤谷,東據虎關。北靠太行,南瞻楚天。六水並流而居腹地,四周環山而處天中。形甲天下,勢控四方。雄居中原,地處要衝。太康居斟為夏都,武王定鼎乃王城。兩漢之京師,魏晉之皇城。隋唐之東都,趙宋之西廷。
悠悠古都,文化厚重。史蹟璀璨,可歌可頌。鱗次櫛比古蹟,星羅棋佈名勝。河洛孕五千年文化,瀍澗滋十三朝帝業。二里頭發掘展現夏都風貌,屍鄉溝考古揭開商城遺容。澗水河畔,新石器王灣遺址瀍河岸邊,舊作坊西周銅範。孫旗屯原始部落,銼李村仰韶文化。卜千秋西漢壁畫精妙,含嘉倉隋唐糧庫恢宏。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安邦,殷商舊族遷成周。楚莊王問鼎於東郭,文信侯封土於洛邑。孝文都洛頒改制之令,民族融合成一家;武皇稱制開殿試之始,科舉制度啓策問。應天門外,六闕鼎列;上陽宮內,四夷納貢。三代之居,河洛之間;五都貫洛,名園棋佈。建安七子偏愛東都,初唐四傑留戀洛陽。秦嶺蒼翠,周王陵靜眠;景山秀麗,太子冢沉睡。洛水盪漾,宓妃凌波;嵩山巍峨,女皇封禪。忠勇武聖,關林廟雲長義氣映日月;釋源祖庭,白馬寺釋迦佛法佑古今。龍門石窟世界文化之遺產,絲綢之路中西貿易而聞名。盧舍那目睹洛陽滄桑,齊雲塔見證古都繁榮。少林寺武術遠播,上清宮老君道弘。入周問禮孔丘,玄奘求佛西行。漢立太學,光武興文,五經二傳成正統;熹平石經,蔡邕書校,四十六碑成典範。嵩陽書院教育史上璀璨之星;伊皋書院,理洛之學傳播之地。史學珍寶,蟄廬一千方墓誌;書壇奇葩,龍門二十品魏碑。北邙厚土帝王冢塋羅列,西工深基天子驪駒六乘。
美哉東都!厚哉洛陽!炎黃俊杰,繁星燦耀。倉頡創字而絕結繩,蔡侯造紙而代簡帛。龍圖於河,羲皇畫八卦演連山之象;龜書於洛,王書《洪範》有九疇之文。中華切音,莫過東都。尋姓問祖,根在河洛。道、儒、佛、發祥之地;詩、詞、賦、濫觴之都。鼎烹説湯,理政安民,伊尹被稱賢相;吐哺握髮,制禮作樂,周公被尊元聖。造酒之祖,杜康空桑釀瓊漿;縱橫之宗,鬼谷雲夢授高徒。商賈鼻祖白圭,小説先宗虞初錐刺股蘇秦佩六國相印;安天下,趙普讀半部論語。桑弘羊理財,呂蒙正輔政。董宣強項,龐參高風。清廉如水趙軌,口若懸河郭象。張文仲尚藥療疾為御醫,种師道知兵有謀卻敵虜。滕子京倜儻自任,呂維祺忠節不屈。雲台閣二十八將,金谷園二十四友。潘郎擲果洛陽道,袁安高卧東都雪。東都才子賈誼,洛陽女兒莫愁。程門立雪傳佳話,韓壽偷香足風流。分金溝,管鮑之交朋友厚誼;五王宅,長枕大被兄弟深情。王祥以孝著稱,劇孟以俠聞名。香山樂天,伊川二程。姚燧文辭灑脱,王鐸筆走驚龍。元和狀元武翊黃大唐宰相武元衡。混天儀張衡巧造,指南車馬均發明。歐陽修洛陽花下客,劉禹錫為太子府中賓。銅駝巷老子仙居,夾馬營宋祖降生。宋之問奪袍於龍門,賈幼鄰折桂於唐宮。真卿學書於東都,長史筆法十二意;道子作畫於洛中,伽藍壁畫三百堵。犯顏直諫,勸善坊裏魏徵;桃李滿門,尚賢坊裏狄公。憂國憂民,陸渾莊詩聖;野服蕭散,綠野堂裴翁。嘔心瀝血,福昌閣李賀;妙悟神契,安樂窩邵雍太史公著《史記》,無韻離騷燦古都;司馬光修《通鑑》,年體通史耀洛陽。許慎居洛陽傾心著《説文》;梁鴻北邙感慨作《五噫》。三班《漢書》,王充論衡》。《水經注酈道元文筆俊秀,《名園記》李格非翰墨遺香。《伽藍記》炫之注述,《三國志陳壽編修。《洛神賦》八斗才子子建妙筆;《鶯鶯傳》風流倜儻元稹自敍。《三都賦》成而洛陽紙貴,《過秦論》著而賈誼揚名。《道德經》老聃釋道,《短歌行》曹操抒情。奇文《錢本草》張説悔過之作,名著《歧路燈》綠園諷世之書。
嗚呼!函谷瓦礫,靈台棘生。羯兒長嘯亂天下,胡兒安史起刀兵。宋室南遷,衰微西京。金元南下烽煙起,倭寇侵華狼煙生。悲哉!痛兮!幾番戰亂,幾度腥風。古都多少滄桑事,盡化歷史塵煙中。
乃至洛陽解放,百廢俱興。工業重市,孕育而生。七大企業古都落户,國之長子日益蒸蒸。洛玻開浮法工藝之先河,洛軸振民族工業之雄風。東方紅走向國際,五大洲馬達聲聲;小浪底治沙防洪,母親河水色清清。洛銅金屬加工,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洛礦萬噸油壓,開創自由鍛造技術巔峯。神舟航天,洛陽製造寰宇譽載;嫦娥奔月,洛陽生產世界震驚。
金城洛寧,鉬都欒川。鋁土礦中原之首,玄武岩前景可觀。温泉龍門,水晶陶灣蘋果上戈,櫻桃紅山。偃師銀條白,洛寧竹筍尖。蓮藕會盟鎮蘆筍黃河灘。張公夏梨出於孟津,梁侯秋柿產自新安。陸渾紅粒稻花香,伊水白鱗魴魚鮮。
伊尹弄鼎,烹飪文化發軔於東都呂望賣飲,餐飲禮俗首萌於洛陽。洛陽水席,興於大唐。牡丹燕菜,源溯女皇。平樂盛宴傳千古,斗酒十千陳思王九老之會,白居易舉杯而詩成;耆英相聚,司馬光停箸而序作。合盛棧糕點悠久,真不同水席精良。五滋六味漿麪條風味獨特;三寶五珍,劉秀羹鮮美異常。不翻湯百年名吃,燙麪角四海名揚。
平樂正骨,杏林獨秀;象莊婦科,醫林奇葩。沙園膏藥療疾,殷氏喉科藥靈。新安縣祥和堂藥丸,濟世堂李佔鏢知名。西府調豫劇之源,馬金鳳旦角唱紅。洛陽曲劇,旋律優美唱腔感人;河洛大鼓,板韻淳樸説唱動情。硪工號子響徹九霄,曹屯排鼓聲透雲層。澄泥硯製作有工洛陽鏟考古聞名。梅花玉天然成趣,牡丹石渾然天成。唐三彩色燦古今,牡丹餅香飄中外。洛陽宮燈慶佳節,裏王獅子舞太平。
詞賦譚傑,文論葉鵬婁方調音,弄琴之大師;李凖著書,寫作之文雄。鬚眉之中,張海書壇領軍;巾幗之內,王繡畫界知名。魏碑巨擘李進學,蘭亭狀元陳花容。石畫藝術揚中有,鐵筆篆刻孫乃明。擁軍模範,喬文娟可敬;英勇戰士,徐洪剛光榮。歌壇雙星,程琳、陳明;文壇二子,竇蔻、尚龍。圍棋九段周鶴洋,武術六合孫友恆。史樂蒙音樂大家,雷英夫偉人好評。王春來孝感人,郭冬梅高尚品行。石油裂化,中科院士陳俊武功在當代;火箭推動,工程院士李俊賢力達遠程。
悠悠古都!美哉洛城八風條暢,四時殊景。鬥星四移,季節分明。航線交織而遠無不達。道直如矢而八方暢行。樓廈錯落,街道縱橫。古今結合,魅力無窮。稼穡豐稔,五穀垂穎。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岸畔榮。龍門山色可贊,洛浦秋風堪評。天津曉月,金谷春晴。馬寺鐘聲傳佳音,銅駝暮雨霧濛濛。邙山晚眺舒心,平泉朝遊怡情。櫻桃節春遊品鮮荷花節夏觀芙蓉。朝聖大典,八方華裔匯關林牡丹花會,五洲來賓聚花城。伊水河畔,午橋碧草萬安山上,石林雪霽。開陽湖金篆浮波,積翠池水光瀲灩。“綠柳蔭中十萬家”洛陽春日景象。“占斷城中好物華”古都天香神韻。
王城花圃,魏紫姚黃爭豔;西苑花園,豆綠黑魁競芳。真國色,富貴花。飛燕紅妝笑春風,貴妃插翠舞輕紗。琅苑仙葩多妒意,豔冠天下水陸花。夜光白首案紅雪映朝霞,豔溢香融。金縷玉蕊皆殊豔,花開時節動京城。
千峯競秀,欒川君山。嵩縣天池,汝陽杜鵑。重渡溝生態旅遊之典範,龍潭峽黃河山水之畫廊。雞冠洞天然成趣,白雲山人間仙境黛眉山千姿百態,青要山軒轅密都。地質奇觀,神靈寨寫生基地;十佳山水,龍峪灣度假天堂。木札嶺、西泰山養子溝通天峽。玉馬湖白石崖。書不盡古都山水。道不完洛陽風光。
洛浦長廊展歷史畫卷,東周廣場塑春秋華章。麗景門新顏,隋唐址舊城。老城古樸顯風貌,新區時尚著新章。春風盪漾,洛浦岸綠柳搖曳;秋風送爽,定鼎路丹桂芬芳。合歡花開,嵩山路雲霞映天;石榴花坼,解放路兩廂染紅。中州路橫跨瀍澗,洛龍路縱貫伊洛。洛陽橋人流如梭,牡丹橋車水馬龍。谷水亭暮送長庚,九龍鼎晨迎啓明。“洛京遍陽春”唐太宗詩句;“光景麗天中”張九齡篇章。“洛陽城裏春光好”端己盛讚;“魂牽三月洛陽花”醉翁情思。“人道洛陽為樂園”,“西都自古繁華地”。京洛皇居,首善之區。人居環境典範,文明城市殊榮。最佳魅力城市榜列,國家園林城市冠名。
人文東都,文明洛陽。科技工業發展,商業文教新貌。四民樂業,百姓安居。民族團結,商誠農敦。歲有豐穰之慶,民帶喜悦之顏。經濟繁榮,萬象和諧。安祐九州,寧輻八方。昔日輝煌已載史冊,今天再譜盛世樂章。
壬辰年春三月東都漫士撰於洛陽鐫藝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