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县

古代地名
展开9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范阳(中国古代地名和行政区划名)一般指范阳县
范阳县中国历史上,古代的一个地名和行政区划,约在今保定以北,北京以南这一带。
秦朝秦王政21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境内,治所在故城(今定兴固城镇)。
中文名
范阳县
外文名
FanYangXian
别    名
范阳县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古中国
地理位置
保定以北,北京以南这一带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初设时间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
名门望族
卢姓 邹姓 范姓 祖姓 董姓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 秦朝在秦王政21年(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境内,治所在故城(今定兴固城镇)。
  • 西汉继续为范阳县,新朝更名为顺阴,东汉又称为范阳侯国。
  • 三国魏黄初5年(224年)置范阳国,黄初7年(226年)又将涿郡改名为范阳郡,治所在今河北蓟县,辖今北京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涿州市一带。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置范阳县。北魏时期改回范阳郡
  •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范阳为遒县。
  • 唐朝武德7年(624年),涿县改为范阳县。天宝元年(742年)将幽州涿郡改置幽州范阳郡,治所在蓟县,辖境屡变,约在今河北怀安、高碑店以东,抚宁、昌黎以西,霸州、天津以北的地区。原来的幽州节度使更名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后来在这里发动了安史之乱,此地升格为燕京。宝应元年(762年),李怀仙投降唐朝,这里又改回幽州。大历4年(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于1913年建立了范阳道,属直隶省,治所在今保定清苑县,但第二年范阳道又改名为保定道。

主要氏族

播报
编辑
范阳一带是很多中国家族的发源地。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不少各地氏族都称范阳为祖籍。其主要的有:

历代官吏

播报
编辑

名门望族

播报
编辑
范阳一带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的发源地。两晋时期,北方许多望族南渡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称范阳为祖籍之所在。
其中主要有:
1.卢姓,其中北魏时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即出奔霸己微于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2.邹姓捉欢、简姓燕姓驼府断戏兆乌的堂号祖埋旋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3.苑姓邵姓
4.祖姓,其中祖冲之、祖逖皆出于欠戏此。
5.董姓,页凝钻据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范阳说鸦为董姓郡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