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徵

(唐朝初年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鎖定
魏徵(簡化字為“魏徵” [160]  ,580年—643年2月11日 [55]  ),字玄成,鉅鹿郡下曲陽縣人。 [1]  [3-4]  [157]  唐朝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4-5] 
早年參加瓦崗起義,跟隨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歸降唐朝,並説服李密舊部李勣獻地歸唐。後授太子洗馬,輔佐太子李建成,獻策平定劉黑闥玄武門之變後,歸於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諫議大夫,奉命安撫河北的前太子、齊王舊部。貞觀元年(627年),升授尚書左丞。貞觀三年(629年),遷為秘書監,參預朝政,校定古籍。貞觀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負責門下省事務。累授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封鄭國公。他多次直言進諫,推行王道。曾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主張“薄賦斂”,“輕租税”,“息末敦本”,“寬仁治天下”等,對李世民的行動及施政給以極有益的影響,輔佐李世民共創“貞觀之治”。 [23]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6]  [55]  獲贈司空、相州都督,諡號“文貞”。 [6-7]  隨後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自貞觀三年(629年)起,魏徵奉命總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 [152]  ,即《周書》《梁書》《陳書》《北齊書》《隋書》。他對各史“多所損益,務存簡正” [108]  ,使這“五史”獲得了“時稱良史”的稱譽 [95]  。魏徵還曾參與修撰《羣書治要》。在文學上,其提倡文質並舉,反對浮華文風,有助於矯正唐初專尚駢儷的文風 [152]  。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後世輯存有《魏鄭公集 [147] 
全    名
魏徵(徵)
別    名
魏玄成
魏鄭公
魏文貞
玄成
諡    號
文貞
所處時代
隋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580年
逝世日期
643年2月11日 [55] 
主要成就
勸降李勣,安撫河北
規勸唐太宗,推行王道
總撰五史,勘定古籍
主要作品
魏鄭公集
羣書治要
隋書
最高官職
侍中太子太師等→司空、相州都督(贈)
爵    位
曲陽縣公→鉅鹿郡公→鄭國公
祖    籍
鉅鹿郡下曲陽縣 [1-3]  [9]  [157] 

魏徵人物生平

魏徵早年經歷

魏徵自少孤苦貧寒,雖窮困潦倒但有大志向,早年不事生業,出家成為道士。他喜好讀書,涉獵廣泛,眼見天下將要大亂,尤其屬意於縱橫之説。 [80] 
大業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九月,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起義軍首領李密,期間寫給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寫。李密發現魏徵非常有文才,於是召魏徵為元帥府文學參軍,掌記室 [96]  魏徵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但李密未能採納。 [81] 
大業十四年(618年),佔據洛陽的軍閥王世充攻擊倉城、洛口等地,均被李密擊敗。這時,魏徵對李密的長史鄭頲説:“李密雖然多次取得勝利,但是兵將也死傷了不少,瓦崗又沒有府庫,將士們取得戰功得不到賞賜。還不如深溝高壘,佔據險要,與敵人相持,待到敵人糧盡而退時,率軍追擊,這才是取勝之道。洛陽沒有了糧食,王世充無計可施就會與我軍決戰,這時我們卻不跟他交戰。”鄭頲對魏徵的話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老生常談。魏徵反駁道:“這是奇謀深策,怎麼是老生常談呢。”於是拂袖離去。 [82] 

魏徵歸唐獻策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擊敗,魏徵隨李密歸降李唐。而李密部將李勣尚且佔據着李密原來管轄的領土,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10]  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佔據這麼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從。魏徵毛遂自薦,請求安撫山東,於是被授為秘書丞,趕赴黎陽。經過魏徵寫信勸導,李勣決心歸唐,並開倉運糧,接濟淮安王李神通 [11]  [83]  九月,夏王竇建德率軍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擋不住,轉駐黎陽,又被竇建德擊敗。魏徵、李神通、李勣等人都被竇建德俘虜。 [109]  竇建德起用魏徵為起居舍人 [12]  [84]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派出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竇建德率軍來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擊敗竇建德,並將其生擒。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聽聞魏徵的名聲,請他擔任太子洗馬,禮遇甚厚。 [85] 
武德五年(622年),竇建德舊部劉黑闥勾結突厥寇犯山東。魏徵見李建成雖然是嫡長子,但是功績不如李世民,於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建議,於是自請出討劉黑闥,將其擒斬,平定山東。 [13] 

魏徵轉仕太宗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誅殺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李世民聽説魏徵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自己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於是派人把魏徵帶來,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聞言者都為魏徵擔憂。魏徵只是據直回答:“先太子要是按照我説的去做,就沒有今日的禍事了。”李世民素來看重魏徵的才能,此時見他説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便將其赦免,授為詹事府主簿,從而將他吸納為自己的幕僚。 [86]  [110] 
玄武門之變不久後,李世民擢升魏徵為諫議大夫。武德九年(626年)七月十一日,又命他安撫在河北的李建成、李元吉舊部,允許便宜從事 [111]  魏徵到磁州時,正巧遇到押送前東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的囚車正在駛向長安。魏徵對副使李桐客説:“我們動身時剛得到詔命,前東宮、齊王府的舊人都一律赦免不問。現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師,這樣做其他的人誰還再相信詔令而不疑慮呢?朝廷派我們安撫山東,人們一定不會相信,這豈不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況且有關國家利益,明白了沒有不去做的,寧可自己承擔責任,也不能損害國家大計。現在如果釋放李思行他們,不再追究他們的罪責,那麼信義的感召就會遠達天下。古時大夫出使,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況且我們這次出使,主上賜予便宜行事的權力。主上既然對我們以國士相待,我們怎能不以國士相報呢?”李桐客同意,當即釋放了李思行等人,並上書呈報李世民。李世民覽奏後非常高興。同年八月,李淵禪位,李世民登基,封魏徵為鉅鹿縣男 [87] 

魏徵犯顏直諫

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於卧榻召見魏徵詢問得失,魏徵有治國的才幹,性情又耿直,從不退縮屈服,李世民與他談論,總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見。魏徵也為遇到賞識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勝,於是把心裏的想法全部説出來,毫不隱瞞。李世民曾經慰勞魏徵説:“您所陳述進諫的事,前後有二百多項,不是至誠報效國家,怎麼能夠這樣?” [88] 
魏徵像
魏徵像(2張)
貞觀元年(627年),魏徵被擢升為尚書左丞 [88]  一次,太宗派人徵兵,中書令封德彝上奏道:“中男雖不到十八歲,其中身體魁梧壯實的,也可一併徵發。”李世民同意。敕令傳出,魏徵堅決反對,不肯簽署,如是往返四次。李世民大怒,將他召進宮中責備道:“中男中魁梧壯實的,都是那些奸民虛報年齡以逃避徭役的人,徵召他們有什麼害處,而你卻如此固執!”魏徵答道:“軍隊在於治理得法,而不在於人數眾多。陛下徵召身體壯健的成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管理,便足以無敵於天下,又何必多徵年幼之人以增加虛數呢!而且陛下總説:‘朕以誠、信治理天下,欲使臣下百姓均沒有欺詐行為。’現在陛下即位沒多久,卻已經多次失信了!”李世民驚愕地問:“朕如何失信了?”魏徵答道:“陛下剛即位時,就下詔説:‘百姓拖欠官家的財物,一律免除。’有關部門認為拖欠秦王府國司的財物,不屬於官家財物,仍舊徵求索取。陛下由秦王升為天子,秦王府國司的財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麼呢?又説:‘關中地區免收二年的租調,關外地區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敕令説:‘已納税和已服徭役的,從下一年開始免除。’如果退還已納税物之後,又重新徵回,這樣百姓不能沒有責怪之意。現在是既徵收租調,又指派為兵員,還談什麼從下一年開始免除呢!另外與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守宰,日常公務都委託他們辦理;至於徵點兵員,卻懷疑他們使詐,這難道是以誠信為治國之道嗎?“李世民聽後,高興地説:”以前朕認為你比較固執,懷疑你不通達政務,現在看到你議論國家大政方針,確實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講信用,則百姓不知所從,國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過失很深吶!“於是不徵點中男做兵員,並賜給魏徵一隻金甕。 [113] 
貞觀二年(628年),嶺南部落首領馮盎談殿等人互相爭鬥,許久沒有入朝。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謀反,李世民遂令將軍藺謩等徵發江、嶺數十州兵馬,準備大舉討伐。魏徵勸諫説:“中原剛剛平定,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有瘴氣瘟疫,不可以駐紮大部隊。而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不宜興師動眾。”李世民説:“上告馮盎謀反者絡繹不絕,怎麼能説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呢?”魏徵答道:“馮盎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幾路佔據險要之地,攻掠鄰近州縣。現在告發他謀反已有幾年了,而馮氏兵馬還沒出境,這明顯沒有反叛的跡象。各州府既然懷疑馮氏謀反,陛下又不派使臣前去安撫,馮氏怕死,所以不敢來朝廷。如果陛下派使臣向他示以誠意,馮氏欣喜能免於禍患,這樣可以不必勞動軍隊而使他順從。”李世民遂下令收兵,並遣使往嶺南慰問馮盎,使馮盎派出他的兒子馮智戴隨使臣回朝。李世民事後感嘆:“魏徵讓我派遣一個使者,嶺南就得以安定,勝過十萬大軍的作用,不能不加賞。”於是賜給魏徵絹五百匹。 [114] 
有人誹謗魏徵包庇自己的親戚,李世民派御史大夫温彥博去查辦,結果查無實據,温彥博向李世民宗奏道:“魏徵作為一個臣子,應該使自己的行為顯明,他不能遠避嫌疑,以致遭受這些沒有根據的誹謗。雖然沒有私情,也應當受到責備。”於是李世民讓温彥博代替自己去責備魏徵,並説:“從今以後,行為不得不存痕跡。”第二天,魏徵入朝上奏説:“臣聽説君臣一心,如同一個整體。置國家大事於不顧,一味追求行為顯露痕跡,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這條道路,那麼國家的興衰就難以預料了。”李世民大感驚異,且改變臉色道:“我已經悔悟這件事了。”魏徵又跪下説:“希望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李世民問:“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魏徵説:“稷、、咎陶(皋陶)就是良臣,龍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愚昧、兇暴的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從這説來,忠臣、良臣相差就遠了。”李世民深深地被魏徵的話打動了,又賜給他絹五百匹。 [89] 
後來,李世民對親近的大臣説:“我聽説西域有一個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寶珠,用刀割開身上的肉,將寶珠藏在裏面,有這麼回事嗎?”大臣答道:“有這回事。”李世民説:“人們都知道此人愛珍珠而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官吏受賄貪贓依法受刑,和帝王追求奢華而遭致國家滅亡,這與胡族商人的可笑有什麼區別呢?”魏徵説:“從前魯哀公孔子説:‘有的人非常健忘,搬家而忘記自己的妻子。’孔子説:‘還有比這嚴重的,夏桀、商紂均貪戀身外之物而忘記自己的身體。’也是這個道理。”李世民説:“對。朕與你們應當同心合力,相互輔助,以免被後人恥笑。” [115] 
同年十月,李世民因瀛州刺史盧祖尚悔任往交州為官,屢次推辭,故而在暴怒之下命令將其斬殺。不久之後,李世民又感到後悔。一次,他與魏徵等人議論:“齊文宣帝是怎麼樣一個人?”魏徵答道:“齊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人與他爭論時,遇到理屈詞窮時能夠聽從對方的意見。當時前青州長史魏愷出使梁朝還朝,拜為光州長史,不肯赴任,宰相楊愔奏與文宣帝。文宣帝大怒,召入宮中大加責備。魏愷説:‘我先前任大州的長史,出使歸來,有功勞沒有過失,反而改任小州的長史,所以我不願意成行。’齊文宣帝回頭對楊愔説:“他講得有道理,你就寬赦他吧。’這是齊文宣帝的長處。”李世民聽後説:“有道理。先前盧祖尚雖然缺少做大臣的道義,朕殺了他也過於粗暴,如此説來,還不如齊文宣帝!”遂下令恢復盧祖尚子孫的門蔭 [137] 
貞觀三年(629年)二月,魏徵以尚書右丞“守秘書監”,開始參預朝政。 [139]  當時房玄齡王珪執掌朝廷內外官吏的考核,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奏稱有不公之處,李世民命潞國公侯君集重加推勘。魏徵勸諫道:“房玄齡、王珪均是朝中舊臣,素以忠誠正直為陛下所信任,所考核的官員過多,中間能沒有一二個人考核失當?體察其實情,絕不是有偏私。假如找到失當之處,那就不可信,怎麼能重新擔當重任呢!而且權萬紀近來一直在考堂敍職,並沒有任何駁正,等到自己沒得到好的考核結果,才開始陳述意見。這正是想激怒陛下,並非竭誠為國。假如推問後得到考核失當的實情,於朝廷也沒有什麼益處;如果本來便虛妄,徒失陛下委任大臣的一片心意。臣真正關心的是國家政體,不敢袒護房、王二人。“李世民聽罷,遂不再過問此事。 [140] 
濮州刺史龐相壽因貪污被解職,上表陳情自己曾供職於秦王府。李世民念舊,憐惜龐相壽,想讓他官復原職。魏徵勸諫説:“秦王府的舊僚,現居朝廷內外官的很多,臣擔心每個人都仗恃您的偏袒,而讓那些真正行為端正的人恐懼。”李世民欣然採納他的意見,僅賜帛於龐相壽而已。 [141] 
介休龍頭寺賦詩亭的魏徵像 介休龍頭寺賦詩亭的魏徵像 [8]
貞觀四年(630年),高昌王麴文泰準備入京朝見,西域各國都想乘機派使者進貢,李世民讓麴文泰的使臣厭怛紇幹前去迎接西域各國使臣。魏徵規勸説:“天下剛剛平定,戰亂的創傷還未恢復,如果稍有勞役,自己就不得安寧。往年文泰入京朝見,所過州縣,尚且疲於供給,何況再加上這些人(指西域各國使臣)。假如讓這些人以商人的身份來往,邊地人民就會因此得利;如果作為賓客前來,中國(指唐朝)就會消耗大量資財而深受其害。漢建武二十二年,天下已經安定,西域請求東漢設置都護、送侍子進京,漢光武帝不准許,是不願因為蠻夷而使中國消耗勞力資財受害。現在如果答應十國使者入京進貢,它們的使者不下千人,將使邊地各州怎麼應付?人的心性各異、頭緒萬端,過後即使後悔,恐怕就來不及了。”李世民認為魏徵的意見很好,馬上派人追趕、制止已經出發的厭怛紇幹。 [91] 
長樂公主李麗質長孫皇后所生,李世民對她特別鍾愛,將她許配給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貞觀六年(632年,《舊唐書·魏徵傳》記為貞觀五年)開始準備嫁妝,李世民對眾臣説:“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大臣紛紛表示“陛下所愛,欲少加之”,於是皆進言請求加倍於永嘉長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對此表示反對。因為永嘉公主乃是長樂公主的姑姑。此舉逾越了禮制。李世民回宮把此事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得知此事後感嘆魏徵能“引禮義抑人主之情”,並對他大加讚賞。特地派人前去賞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説:“聽聞你正直,現在見識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變。” [73-76]  不久,魏徵晉爵為郡公。 [93] 
貞觀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任侍中,尚書省長期積壓沒有判決的訴訟案,李世民命魏徵秉公處理。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則,依實際情況處理,大家都心悦誠服。 [94] 
貞觀八年(634年),陝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觸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認為這是毀謗。魏徵進言説:“從前賈誼在漢文帝時上書,曾説到‘可以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為帝王長嘆息的事有六件’。從古以來上書奏事,往往言辭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動人主的心。言辭激切就近似毀謗,陛下你應該仔細想一下這樣的事對還是不對。”李世民覺得魏徵説的有道理,下令賞賜給皇甫德參帛二十段。 [145] 
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 [14]  長孫皇后入葬昭陵後,李世民對她思念無法停止,為了緩解思憶之苦,便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一次李世民讓魏徵陪同,並指着昭陵的方向問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説:“臣眼力昏花,不能看見。”李世民問:“怎麼會沒看見,那是昭陵啊!”魏徵聞言回答:“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唐高祖陵寢),如果是昭陵,臣當然看見了。” 李世民聽後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顧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親。於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層觀。 [77-78] 
當時,李世民命魏徵主編《周書》《梁書》《陳書》《齊書》及《隋書》。書成之後,魏徵被加授為左光祿大夫,進封鄭國公,獲賜物二千段。 [95]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東巡洛陽,住在顯仁宮,因州縣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譴責。魏徵告訴李世民當初隋煬帝楊廣曾在此讓附近的百姓上貢,貢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費。 [145] 
貞觀十二年(638年),禮部尚書王珪上奏説:“三品以上的官員在路上遇到親王,都下車,違反法度來表示恭敬,這違背了禮儀的標準。”李世民説:“你們自己的地位都尊貴,就輕視我的兒子嗎?”魏徵進言説:“從古至今,親王列在三公之下。現在三品都是天子的列卿八座之長,為親王降乘,不是親王所應承受的禮節。求之於舊例,又沒有可以作為憑證的依據;施行於當今,又違背了國法。”李世民説:“國家所以立太子,是準備他做國君。然而人的長短,不在老少,假如沒有太子,那就依次立太子同母的弟弟。這樣説來,怎麼能輕視我的兒子呢?”魏徵説:“殷代崇尚質樸,有兄長去世其弟即位的禮義;自以來,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長子,以這杜絕各個兄弟的私念,堵塞禍亂的根源,這是國君應當十分慎重的事。”於是李世民同意了王珪的奏言。 [79] 
此年三月,太子李承乾的嫡子李厥出生。因為皇孫誕育之喜,李世民大行慶祝,又召集五品以上官員在東宮舉行大型的宴會。席間,李世民對侍臣説:“貞觀以前,跟隨我平定天下,輾轉奔波於亂世,這是房玄齡的功勞。貞觀之後,盡心對我,進獻忠直的勸告,安國利民,敢於冒犯國君尊嚴直言規勸,糾正朕的過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過他們。”於是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二人。 [15]  [56]  [79] 
貞觀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詔五品以上的官員上封事之機,全面地、系統地總結了此時政事不如貞觀之初的事實,撰成《十漸不克終疏》。李世民看完奏疏後,欣然接納,並對他説:“朕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有違此言,當何施顏面與公相見哉!方以所上疏,列為屏障,庶朝夕見之,兼錄付史官,使萬世知君臣之義。”於是賜魏徵黃金十斤、馬二匹。 [145] 
後來,太子李承乾不學習德行和術業,魏王李泰的寵愛一天天增長,朝廷內外眾官,都有些疑慮和議論。李世民聽到後很厭惡這些議論,對侍臣説:“當今朝臣忠誠正直的,沒有人能超過魏徵,我派他輔佐皇太子,用這杜絕天下的怨言。”貞觀十六年(642年),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舊。魏徵自稱有病推辭,李世民下詔回答説:“漢朝的太子以四老為輔佐,我現在依靠您,也是這個道理。知道您患病,您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65] 

魏徵極盡哀榮

《歷代名臣像解》中的魏徵畫像 《歷代名臣像解》中的魏徵畫像 [159]
自貞觀十六年(642年)起,魏徵的病情加重,李世民下手詔慰勞,並説:“不見數日,朕過多矣。今欲自往,恐益為勞。若有聞見,可封狀進來。”魏徵不顧疾病在身,又上言數事,對太宗近來臨朝時“常以至公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闢”的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評。在此期間,李世民常派中使探望,還讓中郎將留宿魏徵家中,隨時奏報他的病情,期間賞賜的藥食不計其數。魏徵平素為官清正,生活簡樸,以至家無正堂。李世民遂把自己準備建小殿的材料移給魏徵營造正堂,五日就修成了;同時派中使攜帶白色的褥子和布被賜給魏徵,以此滿足他崇尚簡樸的心願。 [63]  [64]  [145] 
貞觀十七年(643年),六十四歲的魏徵病重,將不久於人世。李世民聞訊後,親自到魏徵家中探視,屏退左右侍從,與他交談良久,方才回宮。後來,他帶着太子李承乾和嫡女衡山公主(即新城公主)再次到魏徵家中。魏徵強撐病體,穿戴朝服,拖着帶子。李世民見狀,悲從中來,一邊撫摸着魏徵一邊流淚,問他有什麼想説的,魏徵説:“寡婦不愁織布的緯線少,而憂慮宗周的危亡(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李世民將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的長子魏叔玉,指着衡山公主對他説:“魏公,睜開眼睛看看你的兒媳!”但魏徵已經身體衰弱到無法起身謝恩了。數日後,李世民忽然在夜裏夢見魏徵,如同平日裏一樣,到次日清晨,魏徵逝世的消息傳到宮中,時為貞觀十七年正月戊辰日(643年2月11日)。李世民親臨其喪禮,痛哭流涕,為魏徵廢朝五天,並令內外百官與在長安的朝集使一同前來參加喪禮;太子李承乾在西華堂為他舉哀。隨後,李世民下詔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賜諡號“文貞” [7]  ;同時賜羽葆鼓吹,加班劍四十人,贈絹布一千段、米粟一千石,允許他陪葬昭陵 [6]  [55]  [63]  [64] 
將要下葬時,魏徵的妻子裴氏説:“魏徵平生節儉,現在按一品官的禮節安葬,所需儀仗、器物太多,不符合魏徵的志願。”對朝廷供給的一切儀仗和物品都推辭不受,僅用白布、帷幕裝飾承載靈柩的素車,不用花紋、色彩和芻靈。李世民親自登上御苑的西樓,望着魏徵靈柩的方向痛哭,竭盡哀思,命百官送靈柩出長安郊外。晉王李治奉詔致祭。李世民親自為魏徵撰寫碑文,並將它書寫在墓碑上;為其創作輓詞十首,以表哀思 [123]  。之後,李世民追思魏徵不已,又賜其家封户九百户。 [61-62] 

魏徵身後餘波

明《唐宋名臣半身像冊》中的魏徵像及題字,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唐宋名臣半身像冊》中的魏徵像及題字,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58]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命將作少監閻立本畫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等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煙閣,是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魏徵位列第四。 [144]  李世民望着凌煙閣的魏徵畫像思緒萬千,遂吟詩道:
勁條逢霜摧美質,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當掩泣雲台上,空對餘形無復人。 [145] 
不久之後,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發生。侯君集參與謀反,被處死;中書侍郎杜正倫受牽連被遠貶。魏徵曾經向李世民推薦二人,説他們有宰相之才,到這時,李世民開始懷疑他結黨營私。魏徵又曾寫下自己前後的諫辭,拿給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知曉此事後,愈加不滿,於是手詔取消衡山公主與魏叔玉的婚約,還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59] 
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親征高麗(即高句麗),儘管取得勝利,卻仍因未能滅高麗而後悔(參見詞條唐滅高句麗之戰)。回師之後,他慨然嘆息説:“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召魏徵的家人到行營,賞賜、慰勞裴氏,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並重新立起墓碑。 [58] 

魏徵主要影響

魏徵政治

魏徵備經喪亂,仕途坎坷,閲歷豐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經國治世之才,他對社會問題有着敏鋭的洞察力,而且為人耿直不阿,遇事無所屈撓,深為精勤於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 [23]  [30]  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145]  總結其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 極言直諫,剖析得失
魏徵極言直諫 魏徵極言直諫
魏徵的諫諍涉及面很廣,朝廷軍國大事的失誤自然是他上諫的主要內容。為了醫治隋末戰亂的創傷,他規諫李世民要與民休養生息,一改隋煬帝奢靡之風,反對營造宮室台榭和對外窮兵黷武;為了社會的安定,他規諫李世民要廢除隋的嚴刑峻法,代之以寬平的刑律;為了政治清明,他規諫李世民用人要“才行俱兼”,對官吏中的貪贓枉法之徒要嚴懲不貸。在刑賞問題上,他認為刑賞之本在於勸善懲惡,在王法面前,“貴賤親疏”一律對待;在君主的思想作風上,他規諫李世民要兼聽廣納,認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以防止貴臣壅蔽,下情不得上達 [116]  。他規諫李世民要以“亡隋為戒”,接受歷史教訓,居安思危,力戒驕奢淫逸。 [145] 
對這些有關國家治亂、社稷存亡的大問題,魏徵在上諫時一向是堅持原則,據理力爭,對唐太宗的失誤批評也是尖鋭的。他提倡上書言辭激切,無所顧忌。儘管李世民對魏徵的尖鋭批評一時難以接受,但他畢竟認識到魏徵是忠心奉國,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因此對其進言多所採納。當然,李世民的開明政治是魏徵屢次極言直諫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回答説:“陛下導之使言,臣所以敢諫,若陛下不受臣諫,豈敢數犯龍鱗?” [145] 
魏徵對朝政失誤的批評,對貞觀政治糾謬補缺,多所裨益。李世民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金子原在礦石裏,它之所以稱貴,是由“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 [145] 
  • 偃革興文,與民休息
魏徵鑑於隋末人口流亡、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事實,力勸太宗偃革興文,實行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休養生息政策,表現了他政治上的“致化”思想。 [145] 
李世民即位初,曾與羣臣談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認為大亂之後,恐怕難以教化。魏徵則認為:“久安之民驕佚,驕佚則難教;經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他舉例説,猶如“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一樣。他還批駁大臣封德彝的“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蓋欲化而不能”的説法,認為商湯夏桀周武王,“皆能身致太平,豈非承大亂之後邪!”他又進一步説:“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於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李世民採納了魏徵等賢臣的建議,制定了經國治世的基本國策,對於貞觀之治有着深遠的影響。 [145]  [143] 
魏徵還提出了以靜為化之本的施政方針。他認為隋朝雖然府庫充實,兵戈強盛,但由於“甲兵屢動,徭役不息”,最後雖富強而喪敗,其原因就是因為“動”。在大亂之後,百姓疲敝,人心思治,當以安靜為本,“靜之則安,動之則亂,人皆知之,非隱而難見也,非微而難察也”。 [145] 
魏徵以靜為本的思想,主張社會有個安定的環境,與民休養生息,以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為此,魏徵曾屢次勸諫太宗停止兵事,提倡輕徭薄賦,布德施惠。為了防止勞役百姓,他還勸諫李世民停止周邊諸國的入朝貢獻。貞觀二年(628年),高昌王麴文泰將入朝,西域諸國也欲遣使貢獻。魏徵上諫認為此舉勞役使者途經州縣,是現在的地方所不能承擔的。李世民聽後,馬上下令追回迎接西域使臣的使者。 [145] 
魏徵還勸諫太宗停止一些規模較大的活動,以減少費用。如貞觀六年(632年),文武百官屢次請求東封泰山,唯獨魏徵不同意。他認為儘管李世民功高德厚,國泰民安,四夷賓服,“然承隋末大亂之後,户口未復,倉廩尚虛,而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供頓勞費,未易任也”。在魏徵的規諫下,又恰遇河南、河北數州鬧水災,李世民遂停止了東封活動。 [145] 
魏徵認識到,帝王崇飾宮宇,奢侈無度的結果必然疲勞百姓。在與李世民談及此事時,曾以“亡隋為鑑”,舉其親眼所見的隋煬帝之例説明,提醒他慎自惕勉,以防重蹈覆轍。李世民在位既久,有時忘記了儉約的作風。貞觀十一年(637年),他東巡洛陽,住在顯仁宮,因州縣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譴責。魏徵認為這是漸生奢侈之風的危險信號,馬上舉出隋朝“惟責不獻食,或供奉不精,為此無限,而至於亡”的道理,勸説李世民正當“兢懼戒約”之時,“奈何令人悔為不奢”。之後,魏徵又上疏,表示“臣願當今之動靜,以隋為鑑,則存亡治亂可得而知”。 [145] 
魏徵的“偃革興文”的政治思想是符合唐初國情民意的,有利於醫治隋末戰亂的創傷,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國威遠揚。李世民頗有感慨地對宰臣長孫無忌説:“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運,不得委任羣下’;或欲耀兵振武,威懾四夷,遠人自服。唯有魏徵勸朕‘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朕從其語,天下安寧。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重驛,相望於道。凡以此事,皆魏徵之力也。” [145]  [146] 
  • 兼聽廣納,君臣共理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問魏徵説:“何謂為明君暗君?”魏徵率直地回答説:“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他列舉了歷史上的唐堯、虞舜“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故不塞聽與迷惑;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偏聽偏信,致天下潰敗而不自知,於是他結論説:“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可見,兼聽納下,也是魏徵的政治思想之一,這和他的“致化”思想是相一致的。 [145] 
魏徵主張君主兼聽納下,有利於君主聽取臣下的正確意見,以克服君主的主觀片面性。帝王久居深官,視聽不能及遠,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很難了解社會實際。在魏徵看來,只有兼聽納下,才能更好地掌握下情,才不至於被“壅蔽”。這是克服帝王獨斷專行的作風、減少失誤的有效措施。太宗接受了這一思想。貞觀四年(630年),李世民曾對侍臣説:“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 [145] 
兼聽納下不僅只講君主的思想作風,而且還包含發揮臣下的聰明才智,以使君臣協力,共治天下的思想。魏徵曾上疏李世民,説明君臣共為一體的道理,強調了臣下的股肱作用,指出了君臣同心同德,才能導致天下大治,如果君主閉目塞聽,“委棄股肱,獨任胸臆,具體成理,非所聞也”。魏徵的這種君臣一體,同心求治的思想博得了李世民的讚賞,他曾多次對臣下説:“既義為一體,宜協力同心。” [145] 
魏徵從治亂得失的比較中,提出的君主要“兼聽納下”的政治思想對於調整君臣關係也起了積極作用。在封建專制的時代,君臣關係處於既統一又對立之中。魏徵在奏疏中引用了孟子的話説:“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糞土,臣視君如寇仇。”他主張君主對大臣要誠信不疑,如“上之不信於下,必以為下無可信矣。若必下無可信,則上亦有可疑矣”。這樣“上下相疑,則不可以言至治矣”。因此,君主對於臣下的信任是至為重要的。 [145] 
李世民在實踐中推行了兼聽納下的思想,調整了君臣關係,改變了帝王傳統的孤家寡人做法,臣下對朝廷施政中的失誤之處上書規諫,糾謬補缺,匡弼時政。君臣和衷共濟,集思廣益,上下同心,從而開創了貞觀年間的諫諍成風的開明政治。 [145] 
  • 知人善任,懲惡勸善
在一次奏疏中,魏微援引了管仲回答齊桓公在用人問題上妨害霸業的五條:
  1. 不能知人
  2. 知而不能用;
  3. 用而不能任;
  4. 任而不能信;
  5. 既信而又使小人蔘之。
可以説,知、用、任、信、不使小人蔘之,基本上概括了魏微的吏治思想。 [145] 
知人是用人的首要問題。在用人問題上,魏徵特別強調君主的知人。他給李世民上疏中指出君主知人,才能任用忠良、俊義之士,這是“無為而化”、天下致治的先決條件。 [145] 
魏徵頭像,取自清光緒修《浙江餘姚魏氏宗譜》 魏徵頭像,取自清光緒修《浙江餘姚魏氏宗譜》
魏微認為識別人臣的善惡是知人的一個重要內容。貞觀六年(632年),李世民與他談及了“為官擇人”一事,他回答説:“知人之事,自古為難,故考績黜陟,察其善惡。今欲求人,必須審訪其行。若知其善,然後用之。”關於如何“審訪其行”,魏徵指出,就是要注意對官吏的嚴格考察,他認為在不同的環境中,觀察人的所作所為,是考核官吏才行的時機。 [145] 
在不同的時期,在用人標準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天下未定之時,一般是“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天下太平之時,“則非才行兼備不可任也”。他的這一用人思想,是和變化的客觀形勢相適應的,也是可取的。 [145] 
揚長避短是魏徵用人的—個卓越思想。他在奏疏中比較明確地表達了這一思想。“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舍其所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魏徵主張“因其才以取之”,要揚其長而避其短,不能因其短而掩其長。他的這一用人思想,祛除了求全責備的弊病,拓寬了用人之路。 [145] 
賞罰分明,不徇私情,也是魏徵的用人思想中的一個內容。他在奏疏中曾深入地談論過這一問題,認為如果能“賞不遺疏遠,罰不阿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實”,那麼就能達到“邪正莫隱,善惡自分”的結果。貞觀三年(629年),曾是秦王府幕僚的濮州刺史龐相壽因貪污罪被免職,卻請求李世民宥免。李世民賜絹一百匹,還命他仍任舊職。魏徵知道後,立即進諫説:“今以故舊私情,赦其貪濁,更加以惡賞,還令復任,然相壽性識未知愧恥。幕府左右,其數眾多,人皆恃恩私足,使為善者懼。”李世民欣然接受了他的批評,改變了原來的做法。 [145] 
魏徵反對重用宦官。貞觀十四年(640年),李世民屢次以宦官充任使者,他們回京後又妄加彈奏,常使李世民發怒。魏徵即上奏説:“閹豎雖微,狎近左右,時有言語,輕而易信,浸潤之譖,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無所慮,為子孫教,不可不杜絕其源。”太宗聽後高興地説:“非公,朕安得聞此言!”魏徵在唐初已看到重用宦官的隱患,並勸李世民要為子孫後代着想,表現了他在用人方面的卓識遠見。 [145] 
  • 居安思危,善始慎終
在與李世民等人討論創業與守業之難時,魏徵認為“帝王之起,必承衰亂”,在“覆彼昏狡”的情況下得到百姓擁戴,自然“百姓樂推,四海歸命”,因此這種創業的過程“乃不為難”。這裏,魏徵對披堅執鋭、出入生死的創業之難估計不足。但他分析守成之難卻是鞭辟入裏的:“然既得之後,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敝,恆由此起。”由此,他總結道:“以斯而言,守成則難。” [145] 
魏徵認為,要守成帝業,使國家長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居安思危。貞觀五年(631年),李世民談到雖然國內相安無事,四夷賓服,但自己仍“日慎一日,惟懼不終”。魏徵回答説:“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魏徵熟諳歷史,見歷史上不少帝王都以居安忘危、驕奢怠惰,因而天下大亂,因此在貞觀六年(632年)與李世民談論古代帝王興衰時建議道:“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歷數,自然靈長。”他認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是由於帝王忘乎所以,無心政治,因而導致了國家的危亡與覆滅,以此提醒太宗,要小心在意,時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覺。 [145] 
魏徵常以亡隋為借鑑,以説明居安思危的迫切性。貞觀十一年(637年),他接連上疏,反覆強調“以隋為戒”的重大意義。在奏疏中説:隋“統一寰宇,甲兵強盛,三十餘年,風行萬里,威動殊俗”,一旦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是在於“安不思危,治不念亂,存不慮亡之所致也”。因此他告誡太宗“鑑國之安危,必取於亡國”,並表示“臣願當今之動靜,思隋氏為鑑,則存亡治亂,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思其所以亂,則治矣;思其所以亡,則存矣”。魏徵總結隋亡的教訓,作為太宗治理國家的一面鏡子,以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145] 
詩經》所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幾乎成為一條規律。魏徵明瞭這一點,他在奏疏中説古代帝王“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原因何在呢?他解釋説:“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隋以傲物。”當志得意滿之後,玩物喪志,驕奢淫逸。因此,他特別告誡李世民“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他這種慎終如始的思想是難能可貴的,是保證帝業興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145] 
從善始慎終的政治思想出發,魏徵特別留意觀察李世民政治上的變化,及時提醒他注意。貞觀六年(632年),李世民與侍臣論安危之本,近來政事如何時,魏徵認為政事不如貞觀之初。他比較説:“貞觀之初,陛下志在節儉,求諫不倦。比來營繕微多,諫者頗有忤旨,此其所以異耳!”魏徵有的放矢,李世民聽了心悦誠服,拍手大笑説:“誠有是事。” [145] 
此後,魏徵還經常勸諫李世民要保持即位之初孜孜求治的思想作風。貞觀十一年(637年)五月,他上疏説:“陛下欲善之志不及於昔時,聞過必改少虧於曩日,譴罰積多,威怒微厲。”批評了太宗政事不如貞觀之初,並指出:“陛下往以未治為憂,故德義日新;今以既治為安,故不逮。”他列舉了不少太宗勉強從諫的事例,説明與貞觀之初從諫如流的作風大不一樣。李世民聽後很滿意。 [145] 
魏徵書法 魏徵書法
貞觀十三年(639年),魏徵乘太宗詔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機,全面地、系統地總結了政事不如貞觀之初的事實,上《十漸不克終疏》。疏中列舉了太宗搜求珍玩、縱慾以勞役百姓、呢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頻事遊獵、無事興兵、使百姓疲於徭役等不克終十漸,批評了太宗的驕滿情緒,再次提醒他慎終如始。太宗看完奏疏後,欣然接納,並把他的奏疏“列為屏障,庶朝夕見之,兼錄付史官,使萬世知君臣之義”。 [145] 
貞觀十四年(640年),魏徵再次向李世民建言:“臣觀古來帝王撥亂創業,必自戒慎,採芻蕘之議,從忠讜之言。天下既安,則恣情肆欲,甘樂諂諛,惡聞正諫。”以此勸李世民要善始善終。 [145]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盡股肱之力,輔助太宗理政,成為其左手右臂。他建言行事,匡正朝政失誤,最終助成貞觀之治。 [145] 

魏徵學術

 中華書局點校修訂本《隋書》 中華書局點校修訂本《隋書》
自貞觀三年(629年)起,魏徵奉命總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 [152]  ,即《周書》《梁書》《陳書》《北齊書》《隋書》。其中,他負責主修《隋書》,還為《隋書》寫了序論,為《梁書》《陳書》《北齊書》撰寫了總論,並對各史“多所損益,務存簡正” [108]  ,終於在貞觀十年(636年)修成了“時稱良史”的這幾部史學著作 [95] 
在主修的《隋書》中,魏徵追求“直筆”的修史態度,唐初可用史料豐富,有專業的修史機構“史館”支持,多位修史學士執筆,以及其他諸多因素,使得《隋書》具有了極高的史學價值。其中《經籍志》為魏徵親撰,正式應用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史部首次作為一個大類被單獨分列,此舉不僅提升了史書的地位,也為目錄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152] 
除了修史外,魏徵還編纂了大量歷史文獻。鑑於隋末圖籍散失,制度、法令紛亂繁雜的狀況,魏徵奏請校訂四部書。李世民同意,設置讎校者20人,書手者100人,命其校寫秘閣圖籍。數年之後,“秘府粲然畢備”。 [90]  此舉為書籍和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推動了唐朝文化的發展。 [152] 
李世民即位後,為吸取前朝歷代君王的教訓,命魏徵等整理歷代君王治國方略資料,擷取歷代羣書之精華,整理成書。在此要求上,魏徵博覽羣書,上始五帝,下至晉代,共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採書中精要,於貞觀五年(631年)撰成《羣書治要》五十卷。唐太宗看後,稱讚道:“博而且要,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致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為勞也,不亦大哉!”命將《羣書治要》賜給諸王每人一本,以得其中道理。魏徵編撰《羣書治要》時所參考的古籍,多已失傳。而流傳下來的古書經過千百年的抄錄、流傳,其中某些語句已與原著不同。因此,《羣書治要》在保留唐初古籍原貌,為今人瞭解散佚古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52] 
貞觀十一年(637年),魏徵同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百藥顏師古令狐德棻孔穎達于志寧等撰成《大唐儀禮》一百卷。其中《吉禮》六十篇,《賓禮》四篇,《軍禮》二十篇,《嘉禮》四十二篇,《凶禮》六篇,《國恤》五篇,總一百三十篇,進一步規範了唐朝禮儀,促成了“貞觀禮”的形成。貞觀十二年(638年),魏徵“以戴聖禮記編次不倫”,又編成《類禮》二十卷,“採先儒訓注,擇善從之,研精覃思,數年而畢” [30]  。書成之後,被李世民稱讚為“文義粲然,遂得先聖微言” [153]  ,藏入秘府,並賜予皇太子及諸王各一部。 [152] 
貞觀十五年(641年),魏徵同高士廉等共同撰成《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該書內容廣博,以分類的形式收錄了大量古書的內容,包羅萬象,為後世保留了珍貴的古籍史料,可惜至南宋時已失傳。 [152] 
此外,據《兩唐書》記載,魏徵還有《諫事》五卷、《祥瑞錄》十卷、《烈女傳略》七卷、《時務策》五卷等。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成果十分豐富的作家。其作品與歷史、政治有着密切的關係,為後世研究唐朝的歷史政治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152] 

魏徵文學

魏徵作為一代諫臣,其文學創作多是為政治服務的。故在《全唐詩》《全唐文》中收錄的魏徵作品多具有政治色彩。雖然魏徵的文學作品傳世數量不多,但都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表現了他較高的文學水平與文學素養。 [152] 
《全唐詩》中收錄魏徵詩歌共34首,其中祭祀樂歌30首。《舊唐書·音樂志》載:“貞觀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孫既定雅樂,至(貞觀)六年,詔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樂章。” [154]  可知魏徵的這些樂歌,應是貞觀六年(632)奉詔所作。30首樂歌中,《舒和》均為七言四句,《大明之舞》為四言二十四句,其餘樂歌大多為四言八句。樂歌用詞素雅、莊重,為大雅之詞,氣氛莊嚴,儀式感強,為研究唐朝祭祀禮儀有重要意義。 [152] 
南朝齊梁以來,文風浮華。唐初文壇受齊梁餘風影響,專尚駢儷,意少詞多。魏徵的文風則反之,如《奉和正日臨朝應詔》展示了貞觀時期朝廷、民間欣欣向榮的景象,表現出一個新興王朝的勃勃生機,也體現了魏徵願意為國鞠躬盡瘁的志向。又如《述懷》一詩,寫了自己初事李密、後事李唐的經歷,表達了自己對李淵的忠心以及對李淵知遇之恩的感激。可見魏徵的作品皆言志述懷,而非無病呻吟。 [152] 
總的來説,魏徵提倡文質並舉、反對浮華文風的態度,為矯正唐初專尚駢儷文風起了良好的示範及帶頭作用。 [152] 

魏徵歷史評價

李世民多次稱讚魏徵:
  • 魏徵、王珪,昔在東宮,盡心所事,當時誠亦可惡。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為無愧古人。 [30] 
  • 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民,犯顏正諫,匡朕之違者,唯魏徵而已 [66]  。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30] 
  • 為政者豈待堯、舜之君,龍益之佐,自我驅使魏徵,天下乂安,邊境無事,時和歲稔,其忠益如此。 [104] 
  • 天下萬機一人聽斷,雖甚憂勞,不能盡善,今魏徵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鑑照形,美惡畢見。 [129] 
  • 當今朝臣忠謇,無逾魏徵。 [92] 
  •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30] 
  • 唯昔魏徵,每顯餘過,自其逝也。雖有莫彰,豈可獨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故亦庶僚苟順,難觸龍鱗者歟? [121] 
王珪: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 [105] 貞觀政要》引
  • 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 [106] 《貞觀政要》引
  • 願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聞公言,故令將物相賞。公有事即道,勿為形跡也。 [107] 魏鄭公諫錄》引
褚亮:魏徵早逢興運,譽美當朝,為聖主之賢臣,預能官於多士。出納通顯,憑藉寵私,忠誠所到,心力同盡。 [124] 《聖制故司空魏徵輓歌詞表》
陳子昂:臣伏見太宗文武聖皇帝德冠三王,名高五帝,實由能容魏徵愚直,獲盡忠誠,國史書之,明若日月。直言之路啓,從諫之道開,貞觀已來,此實為美。 [134] 《答制問事·賢不可疑科》
日本江户幕府時繪《南殿障子賢聖之圖》中的魏徵等 日本江户幕府時繪《南殿障子賢聖之圖》中的魏徵等 [155]
吳兢:太宗皇帝好悦至言,時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劉洎、馬周、褚遂良、杜正倫、高季輔,鹹以切諫,引居要職……。 [129] 《上玄宗皇帝納諫疏》
柳芳:故太宗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衞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 [97] 《資治通鑑》引
張懷瓘:貞觀之時,文臣無限,蹇蹇者魏徵,文皇重之,良史書之,後代美之。 [125] 評書藥石論
邵説:則齊桓諸侯之主,能收管仲;太宗非常之聖,特任魏徵。鹹為得人,終成大業。 [126] 《讓吏部侍郎表》
常袞:武德貞觀之間,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齡、杜如晦等,扶翼大運,勤勞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鹹有一德,格於皇天,緬然長懷,風烈猶在。 [17] 大曆五年大赦天下制
獨孤及:唐興,參用周漢之制,謂魏徵以王道佐時,近文;極言直諫,愛君而忘身,近貞。二德並優,廢一莫可,故曰文貞公。 [19] 駁太常擬故相國江陵尹諡議
  • 在昔稷契,實匡舜禹;近茲魏徵,佑我文祖。君臣協德,混一區宇。 [122] 君臣箴
  • 亦有魏徵,忠謇昂昂,偉茲眾材,為國棟樑。 [122] 台衡銘
權德輿:我太宗文皇帝之有天下也,魏徵、王珪等危言正詞,上裨大化,無疆之祚,實兆於斯。 [18] 論江淮水災上疏
劉素:魏徵有大志,大恥小節,博通羣書,頗明王霸之術。 [20] 大唐新語》引
李絳: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齡、杜如晦輔相聖德,魏徵、王珪規諫闕失,有温彥博、戴胄以彌縫政事,有李靖、李勣訓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21] 《論諫臣》
崔植:太宗文皇帝特稟上聖之恣,同符堯舜之道,是以貞觀一朝,四海寧晏,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之屬為輔佐股肱,君明臣忠,事無不理,聖賢相遇,固宜如此。 [130] 《對穆宗疏》
楊植:(太宗)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之屬為輔佐股肱,君明臣忠,事無不理。 [128] 《對治道奏》
  • 臣聞太宗文皇帝時,王珪、魏徵為諫官,文皇雖宴遊寢食之間,王、魏實在其所,用至於文皇發一言,則王、魏善之而後出,舉一事,則王、魏慮之而後行。以文皇之明,合王、魏之智,是以舉無遺事,言有典常。 [67] 《論諫職表》
  • 昔我太宗文皇帝以魏徵為人鏡,而奸膽形於下,逆耳聞於上;及徵沒,而猶嘆過失之不聞。 [119] 授崔郾諫議大夫制
白居易:臣伏以魏徵是太宗朝宰相,盡忠輔佐,以致太平……。 [120] 《論魏徵舊宅狀》
  • 假令傳魏徵,但記其諫爭之詞,足以為正直矣。 [127] 《百官行狀奏》
  • 不然者,房玄齡、魏徵之輩,皆一代名臣……。 [127] 《陵廟日時朔祭議》
李溪:魏徵為相,不存形跡,以致貞觀太平。 [131] 《伸理罰俸狀》
盧文紀:臣伏覽貞觀故事,見魏徵、馬周之章疏,王珪、劉洎之奏論,或講貫古今,或鋪陳政術,皆萬代之長策,非一介之狂言。 [135] 《請對便殿疏》
劉昫趙瑩等:
  • 以房、魏之智,不逾於丘、軻,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時也。 [22] 《舊唐書》
  • 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説。 [30] 《舊唐書》
  • 臣嘗閲《魏公故事》,與文皇討論政術,往復應對,凡數十萬言。其匡過弼違,能近取譬,博約連類,皆前代諍臣之不至者。其實根於道義,發為律度,身正而心勁,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幸,中不侈親族,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不以圖位賣忠。所載章疏四篇,可為萬代王者法。雖漢之劉向、魏之徐邈、晉之山濤、宋之謝朏,才則才矣,比文貞之雅道,不有遺行乎?前代諍臣,一人而已。 [30] 《舊唐書》
  • 智者不諫,諫或不智。智者盡言,國家之利。鄭公達節,才周經濟。李世民用之,子孫長世。 [30] 《舊唐書》
趙元僖: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齡、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輔弼,委之心膂,財成帝道,康濟九區,宗祀延洪,史策昭煥,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24] 宋史》引
宋祁歐陽修:君臣之際,顧不難哉!以徵之忠,而太宗之睿,身歿未幾,猜譖遽行。始,徵之諫,累數十餘萬言,至君子小人,未嘗不反覆為帝言之,以佞邪之亂忠也。久猶不免。故曰:“皓皓者易污,嶢嶢者難全”,自古所嘆雲。唐柳芳稱“徵死,知不知莫不恨惜,以為三代遺直”。諒哉!謨之論議挺挺,有祖風烈,《詩》所謂“是以似之”者歟! [23] 《新唐書》
韓琦:猗唐魏公,相於太宗。諫勇賁育,切磨上聰。術則仁義,道惟大中。堯舜我後,皋夔我躬。遭會真主,言行計從。引金自況,謂公良工。以公喻鑑,煥乎吉凶。君如是聖,臣如是忠。宜不期月,亟成治功。高視三代,誰其比隆。惟魏之學,鄉賢是崇。圖祀者五,誠德之豐。公實生魏,羣賢之雄。尊近遺遠,教斯未充。吾得公像,載敞儒宮。義一為勸,禮增有容。學者來視,以嚴以恭。高山景行,眾發其蒙。有羙魏都,大河注東。如公之名,滔然不窮。 [156] 
趙頊:唐太宗必得魏徵,劉備必得諸葛亮,然後可以有為,二子誠不世出之人也。 [25] 《宋史》引
曾鞏:當房杜之時,所與共事則長孫無忌、岑文本,主諫諍則魏鄭公、王珪,振綱維則戴胄、劉洎,持憲法則張元素、孫伏伽,用兵征伐則李勣、李靖,長民守土則李大亮。其餘為卿大夫,各任其事,則馬周、温彥博、杜正倫、張行成、李綱、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勝數。 [26] 《上杜相公書》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人臣身秉國釣,因循從事,不能申明教令,誡諭君下,則無知之民,罹於法者必多。若各盡厥職,明法度,以訓國人,使不罹於刑戮,則君心嘉悦,眷顧日隆,如所謂皋陶、伊尹、周公、諸葛亮、魏徵諸臣生膺顯爵,沒垂令聞,斯於臣職為無負耳! [68] 清太祖高皇帝聖訓》引
  • 人臣進言固當直切無隱,人君納諫尤當虛懷悦從,若勉聽其言後復厭棄其人,則人懷顧忌不敢盡言矣。每閲唐李世民、魏徵之事,嘆君臣遇合之際,千古為難,魏徵對李世民之言“臣願為良臣,毋為忠臣”,嘗思忠良原無二理,唯在仁君善處之,以成其始終耳。 [69] 引自《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 魏徵舉十漸以立説,殆亦慎終於始之道也。 [102] 引自《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李光地:立言最要謹慎。魏鄭公、顏魯公,為人忠亮節義如此。魯公為文,往往雜於浮屠之説;鄭公作《李密墓誌》,感密舊恩,猶之可也,更稱讚暢素,極其推高,豈非失言。 [27] 榕村語錄
趙翼:貞觀中直諫者,首推魏徵。……至今所傳十思、十漸等疏,皆人所不敢言,而帝悉聽納之,此貞觀君臣間直可追都俞吁咈之盛也。 [70] 廿二史札記
袁枚:才智之士,非賢臣也。……太宗有故縱魏徵之心,博納諫之名。魏徵有挾制太宗之意,彰能諫之直。...知其説之可以行,即不行亦無害,則諫。知其説之必不行,而又犯上所忌,則不諫。其諫太宗之心,即其諫建成之心矣。女之四嫁,而以克家稱者也,諡之曰貞,愧矣! [103] 《魏徵論》
蔡東藩:唐代諫臣,莫如魏徵,唐代奏議,亦莫若魏徵之十思十漸兩疏。 [72] 唐史演義

魏徵軼事典故

魏徵不避故主

魏徵為隱太子李建成盡忠獻策,到其敗亡後才歸順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冬,李世民下詔追贈李建成、李元吉王爵及諡號,重新安葬二人。下葬當日,作為李建成東宮舊僚的魏徵、王珪並未躲避,反而上表請求陪送靈車到下葬地。李世民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進一步命令原東宮和齊王府的舊僚屬都去送葬。 [112] 

魏徵態度嫵媚

李世民曾對人説:“別人説魏徵的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態度,只覺得是嫵媚。” [71] 

魏徵亡失一鏡

魏徵相貌普通,但膽略過人,善於挽回人君的心意,時常犯顏直諫。有時碰上李世民盛怒之下,他仍面不改色,即使是李世民的威嚴也為之收斂。魏徵曾經告假去祭掃祖墓,回來後,對李世民説:“人們都説陛下要臨幸南山,外面都已嚴陣以待、整裝完畢,而您最後又沒去,不知為什麼?”李世民笑着説:“起初確實有這個打算,害怕你又來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李世民曾得到一隻好的鷂鷹,將它置於臂膀上,遠遠望見魏徵走過來,便藏在懷裏;魏徵站立許久,上奏朝政,鷂鷹最後被悶死在李世民的懷裏。 [138] 
魏徵死後,李世民經常對身邊的侍臣説:“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鏡子。魏徵去世後朕派人到他家裏,得到他的一頁遺表,才剛起草,字都難以辨識,只有前面幾行,稍微可以辨認,上面寫道:‘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惡,任用善人國家就安定,任用惡人國家就衰敗,公卿大臣中,感情有愛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見他的惡,自己愛的就只看見他的善。愛憎之間,應當審慎,如果愛而知道他的惡,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惡不猶豫,任用賢人不猜忌,國家就可以興盛了。’遺表的大意就是這樣,然而朕思考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徵所説的這些過錯。公卿侍臣,可以把這些話寫在手板上,知道朕有過錯一定要進諫。” [60] 

魏徵嗜吃醋芹

唐代筆記《龍城錄》裏有一則關於魏徵與醋芹的文字,魏徵在朝堂上喜歡提意見,且常讓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對大臣們説:“這個羊鼻公,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動心的東西?”身邊的侍臣回答:“魏徵喜歡吃醋芹,每次食用都歡欣稱快,從這事可以窺見他的本色。”第二天,李世民賜宴,賞賜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見了,食指大動,飯還沒吃完,裝菜的餐具就見底了。李世民笑着説:“你説自己沒什麼愛好,我現在終於見識到了。”被揭短的魏徵,拜謝道:“君主喜歡無為,臣子自然不敢有什麼偏好。臣執作從事,就好這一口罷了。”李世民默然有感,等到魏徵退下後,“仰睨”而思,感嘆良久。 [57] 

魏徵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
字弘理,本名魏顯義,北魏時官至義陽太守、建忠將軍。 [38] 
祖父
字惠卿,北魏時官至光州刺史。 [39] 
父親
北齊時官至上黨屯留縣令。唐時贈定州刺史。 [40] 
妻子
裴氏
封鄭國公夫人。
兒子
官至光祿卿,襲封鄭國公。 [41]  [42]  [43] 
字思瑾。擅書法,官至豫州刺史。 [44-45]  [54] 
魏叔琬
擅書法。 [46] 
魏叔璘
官至禮部侍郎。 [41]  [42] 
女兒
魏氏
嫁唐高祖李淵第十四子、霍王李元軌 [47] 
魏氏
河東薛氏出身的薛仁偉,生子薛稷 [48] 
孫子
魏叔玉之子。官至秘書丞,唐中宗復辟後襲封鄭國公。 [41]  [42] 
魏載
魏叔玉之子。官至懷州司兵參軍 [43] 
魏獻
魏叔瑜長子。 [49] 
魏華
魏叔瑜次子。 [48]  [49] 
魏殷
官至蔡州汝陽縣令。死後贈潁州刺史。 [50-51] 
孫女
魏氏
魏叔瑜長女。 [52] 
魏氏
魏叔瑜次女,嫁霍王李元軌第五子、南陽郡公李綱 [53] 
曾孫
魏瞻
魏華之子,官至駕部郎中。 [54] 
魏明
魏殷之子,官至監察御史 [54] 
魏隋
魏殷之子,官至蓬州刺史。 [54] 
魏萬
魏殷之子,官兼御史中丞 [54] 
玄孫
魏憑
魏明之子,官至獻陵台令。 [54] 
來孫
魏憑之子,字申之,唐宣宗時官拜宰相。後以守太子少保致仕。死後贈司徒。 [54] 
晜孫
魏潛
魏謨之子,字藴華。 [54] 
魏滂
魏謨之子,官至殿中進馬。 [54] 
仍孫
魏敖
魏潛之子。 [54] 

魏徵主要作品

《舊唐書·經籍志》著錄《魏徵集》二十卷,已佚。清光緒年間王浩輯《魏鄭公集》四卷,收文二十四篇、詩三十五首,編入《畿輔叢書》。 [147] 
魏徵曾受命主持編撰《羣書治要》,並負責撰寫《隋書》序論與《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自撰有《諸王善惡錄》 [133] 
關於魏徵的言論,散見於《魏鄭公諫錄 [104] 貞觀政要 [16] 全唐文 [118]  [132-133]  及《全唐詩》 [117]  等書。詳見下表:
類別
作品名稱
疏議
表格參考資料 [117-118]  [132-133] 

魏徵人物爭議

籍貫問題
中國歷史地圖集-南北朝(魏徵出生前地圖) 中國歷史地圖集-南北朝(魏徵出生前地圖) [136]
據唐玄宗時的《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記載:魏氏為“鉅鹿曲陽人”。 [1]  《邙洛碑誌三百種》中《魏華墓誌》稱魏徵之孫魏華為“鉅鹿下曲陽人” [2]  。唐初杜淹記《文中子世家》時同此説,提到王通的門人有“鉅鹿魏徵”。 [28]  唐初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編撰的《北史》則記魏徵的從兄魏收為“鉅鹿下曲陽人也”。 [4]  到唐憲宗時的《元和郡縣圖志 [9]  、唐末的《魏公先廟碑 [3]  及宋初的《太平寰宇記·卷五十五·河北道四·相州安陽縣》記魏氏均寫為鉅鹿曲陽。 [29]  《貞觀政要》記載:“魏徵,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內黃。”五代時修成的《舊唐書·卷七十一》載:魏徵,字玄成,鉅鹿曲城人也。 [30]  北宋中期的《新唐書·卷一百一十》: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23] 
而《浙江魏氏分徙錄》中記載“至鄭國公(魏徵)由曲陽(晉州)卜居彰德府之安陽縣”。《晉州重修儒學明倫堂碑記》“晉畿輔首善地,降神毓秀,代產偉人,唐有魏文貞公”。《新建晉州名宦鄉賢祠記》記載“唐鄭國公贈司空魏徵,趙魏人”。《辭海》修訂本綜合諸説,提及了魏徵為“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祖籍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州西)。一説館陶(今屬河北)人” 。 [5]  今人趙才萱著《大唐名相魏徵傳》也支持該説。 [157] 
綜合諸碑記與《貞觀政要》《新唐書》《舊唐書》等書來看,魏徵是鉅鹿郡下曲陽縣人之説是沒有疑問的。

魏徵後世紀念

已被磨光的魏徵墓碑 已被磨光的魏徵墓碑
關於魏徵的紀念建築有多處,簡要展示如下:
  • 禮泉:在陝西省禮泉縣九嵕山唐昭陵西南約3公里處的鳳凰山巔有魏徵墓。墓于山嶺南端依山鑿石而築,屬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現僅有蟠桃紋碑首的豐碑一通,《舊唐書·魏徵傳》載:“帝親制碑文,併為書石”。碑首造型,與眾不同,似有獨特恩遇之意。現碑身通體磨光,已無書寫鐫刻痕跡。
  • 尉氏: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洧川鎮亦有魏徵墓,墓基本保存完整。墓前有魏徵廟。歷代皆有重修,今僅存大殿三間、拜殿三間。 [98]  1985年,魏徵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該地還有魏徵廟村。 [99] 
  • 澄城: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太賢村有魏徵的衣冠冢一座,清乾降年間重修此墓時立的石碑正面,刻有“唐口鄭國公魏微之墓”,背面無字。太賢村原名大賢莊,亦即唐太宗賜給魏徵的封地——魏鄭公莊。 [99] 
  • 滕州: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張旺鎮王格莊村南有保存較完好的魏徵墓。1997年被列為滕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9] 

魏徵藝術形象

魏徵文學形象

魏徵斬龍 魏徵斬龍
在魏徵身後,其人的品格和風貌成為美好官德與崇高人品的代表和典範,魏徵的形象逐漸被神化。在眾多傳説中,魏徵身為三曹官,在人間為名相,在地府和天堂亦為良佐。有的故事把他説成半人半神,有的故事則把他完全神化。從民間傳説、話本、戲曲到小説《西遊記》中,有“香石伴隨下界”“夢斬小白龍”“雷劈贓官”等諸多關於魏徵的傳説。 [99] 
在《西遊記》裏,完整敍述了類似“夢斬小白龍”情節的“夢斬涇河龍”一事 [99]  。魏徵是唐朝丞相,同時是地府曹官,負責監斬觸犯天條的涇河老龍王。老龍於行刑前一天懇求唐王李世民為他説情,唐王滿口答應。 [100]  第二天,唐王宣魏徵入朝,將其留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夢中靈魂出竅斬了老龍。老龍陰魂不散,怨恨唐王言而無信,整日到宮中搗亂,驚擾唐王。魏徵聞知唐王受驚,派秦瓊尉遲恭守在宮門保駕,一時有效。可沒過幾天,老龍又在宮殿後門來找唐王算帳,魏徵於是抱劍為李世民守後門,這才使老龍不敢前來。唐王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師繪秦瓊、尉遲恭兩人之像貼在宮前門口,繪魏徵像貼於後門,結果照樣管用。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尉遲恭與魏徵便成了門神,雙門左右貼秦瓊和尉遲恭,單門貼魏徵。當唐王被押至地府受審時,魏徵大膽救出唐王,保全其性命。這一情節,刻畫出了魏徵丹心照日月、智勇邁羣臣的偉岸形象。 [99]  [101] 

魏徵影視形象

年份
劇名
飾演者
圖集
1970年
魏徵斬龍
楊羣 [32] 
1990年
鮑來福
1995年
1996年
周剛
2001年
2004年
2006年
金士傑 [34]  [37] 
侯勇 [142] 
2007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7年

魏徵史料索引

《魏鄭公諫錄》卷1~卷5 [104] 
貞觀政要》卷3《任賢》 [16]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 [30] 
新唐書》卷97《魏徵列傳》 [23] 
資治通鑑》卷191~卷198
參考資料
  • 1.    《全唐文·第03部·卷二百二十七》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9-12-04]
  • 2.    裴建平 主編.紀念西安碑林930週年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本詞條所引內容取自遊自勇《跋唐》):三秦出版社,2018-06:310-311
  • 3.    《全唐文·第08部·卷七百四十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8-06-07]
  • 4.    《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7-08-02]
  • 5.    夏徵農、陳至立.辭海(第六版彩圖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09月01日:2375
  • 6.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及病篤,輿駕再幸其第,撫之流涕,問所欲言,徵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後數日,太宗夜夢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時年六十四。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贈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賻絹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
  • 7.    《唐會要·諡法上》:文。按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原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貞。大慮克就曰貞。外內用情曰貞。清白守節曰貞。圖國忘死曰貞。內外無懷曰貞。直道不撓曰貞。
  • 8.    中國寺廟祠觀造像數據庫細覽  .中國寺廟祠觀造像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01-04]
  • 9.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十七·河北道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10.    《舊唐書》卷67《李勣傳》:武德二年,密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朝。其舊境東至於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並據之,未有所屬。
  • 11.    《舊唐書》卷67《李勣傳》:謂長史郭孝恪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即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吾所恥也。今宜具錄州縣名數及軍人户口,總啓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
  • 12.    《舊唐書》卷54《竇建德傳》:九月,南侵相州,河北大使淮安王神通不能拒,退奔黎陽。相州陷,殺刺史呂珉。又進攻衞州,陷黎陽,左武衞大將軍李世勣、皇妹同安長公主及神通併為所虜。
  • 13.    《舊唐書》卷64《隱太子建成傳》:及劉黑闥重反,王珪、魏徵謂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勳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闥率破亡之餘,眾不盈萬,加以糧運限絕,瘡痍未瘳,若大軍一臨,可不戰而擒也。願請討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結山東英俊。"建成從其計,遂請討劉黑闥,擒之而旋。
  • 14.    《唐會要》卷1:太宗皇后長孫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為皇后。貞觀十年五月二十六日。崩於立政殿。年三十六。諡曰文德皇后。
  • 15.    《資治通鑑》卷195:(貞觀十二年三月)丙子,以皇孫生,宴五品以上於東宮。上曰:“貞觀之前,從朕經營天下,玄齡之功也。貞觀以來,繩愆糾繆,魏徵之功也。”
  • 16.    《貞觀政要·任賢第三》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10-02]
  • 17.    《全唐文·第05部·卷四百十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1-01]
  • 18.    《全唐文·第05部·卷四百八十六》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1-01]
  • 19.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六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1-05]
  • 20.    《大唐新語·卷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27]
  • 21.    《全唐文·第07部·卷六百四十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1-01]
  • 22.    《舊唐書·卷三·本紀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9-01]
  • 23.    《新唐書·卷九十七·列傳第二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5]
  • 24.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列傳第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06]
  • 25.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八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6]
  • 26.    《元豐類稿·卷十五·書十首》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28]
  • 27.    《榕村語錄·卷二十二·歷代》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28.    《中説-文中子世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2-26]
  • 29.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6-29]
  • 30.    《舊唐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二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1-27]
  • 31.    名人圖像(魏徵)  .浙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3-16]
  • 32.    《魏徵斬龍 (1970)》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30]
  • 33.    《秦王李世民 (2004)》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30]
  • 34.    《貞觀之治 (2006)》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1-09-30]
  • 35.    《天下長安》家國天下海報 張涵予李雪健18年後再合作  .中華網.2017-09-13[引用日期2021-09-30]
  • 36.    《武媚娘傳奇》裏受寵 李光復被贊魏徵附體  .網易娛樂.2015-01-12[引用日期2021-09-30]
  • 37.    資料圖片:《貞觀之治》--金士傑飾魏徵(1)  .新浪網.2006-09-25[引用日期2021-09-30]
  • 38.    《北史》卷56《魏長賢傳》:魏長賢,收之族叔也。祖釗,本名顯義,字弘理,魏世祖賜名,仍命以顯義為字。雅性俊辯,博涉羣書,有當世才,兼資文武,知名梁、楚、淮、泗之間。世祖南伐,聞而召之,既至,與語大悦。謂釗曰:“今我此行,是卿建功之日,勉之,勿憂不富貴也。”授內都直,侍左右。師次淮南,諸城未有下者。釗乃進曰:“陛下百萬之軍,風行電掃,攻城略地,所向無前,雖有智者,莫能為計。然而師次淮南,已經累日,義陽諸城,猶敢拒守,此非不懼亡滅,自謂必可保全也。但陛下卒徒果鋭,殺掠尚多,人皆畏威,未甚懷惠,恐一旦降下,妻子不全,所以遲疑,未肯先發。臣請間入城內,見其豪右,宣達聖心,示以誠信,必當大小相率,面縛請罪。陛下拔其英楚,因而任之,此外諸城,可不勞兵而自定。”世祖大喜曰:“所以召卿,本為是耳。卿今所言,副吾所望。”釗遂夜入城中,示以危亡之期,開以生全之路,城中大小欣悦,明旦開門出降。自此而南,望塵款附。世祖謂釗曰:“卿之一言,逾於十萬之師。揚我信義,播於四表,實卿一人之力。”即授義陽太守、陵江將軍。又令釗與諸將,統兵討襲,所當無不摧破,軍中服其勇敢。世祖益喜,謂羣臣曰:“中國士人,吾拔擢鹹盡,文武膽略,未有若釗儔。”加授建忠將軍,追贈其父處順州刺史。時經略江左,方大用之,遇風疾發動,頻降醫藥,竟不痊復。卒時年六十四。
  • 39.    《北史》卷56《魏長賢傳》:父彥,字惠卿,博學善屬文。趙郡王幹避開府參軍,廣陵王羽闢記室,並不行。陳留公李崇甚重之,引為鎮西參軍事。崇討叛氏陽珍、叛蠻魯北燕,又請為記室參軍。中山王英討淮南,又請為記室參軍。軍還,求為著作郎,思樹不朽之業。以晉書作者多家,體制繁雜,欲正其紕繆,刪其遊辭,勒成一家之典。俄而彭城王聞李崇稱之,復請為掾,兼知主客郎中,書遂不成。王遇害,退歸田裏。清河王復引為諮議。王勢高名重,深為權幸所疾,恐罹其禍,固辭以疾。肅宗初,拜驃騎長史,尋轉光州刺史。年六十八,卒。
  • 40.    《北史》卷56《魏長賢傳》:兄伯胤之歸也,留長賢與弟德振,使宦學於洛中。孝靜北遷,亦徙居鄴。博涉經史,詞藻清華,舉秀才,除汝南王悦參軍事。入齊,平陽王淹闢為法曹參軍,轉著作佐郎。更撰晉書,欲還成先志。河清中,上書譏刺時政,大忤權幸,為上黨屯留令。親故以長賢不相時而動,或為書以相規責。長賢復書曰:......武平中,辭疾去職,終於齊代,不復出仕。周武平齊,搜揚才俊,辟書屢降,固以疾辭。卒年七十四。貞觀中,贈定州刺史。子徵。
  • 41.    《新唐書》卷97《魏徵列傳》:四子:叔玉、叔琬、叔璘、叔瑜。叔玉襲爵為光祿少卿。神龍初,以其子膺紹封。叔璘,禮部侍郎,武后時,為酷吏所殺。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隸,以筆意傅其子華及甥薛稷。世稱善書者“前有虞、褚,後有薛、魏”。華為檢校太子左庶子、武陽縣男。開元中,寢堂火,子孫哭三日,詔百官赴吊。徵五世孫謨。
  • 42.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 :徵四子,叔琬、叔璘、叔瑜。叔玉襲爵國公,官至光祿少卿;叔瑜至潞州刺史,叔璘禮部侍郎,則天時為酷吏所殺。神龍初,繼封叔玉子膺為鄭國公。
  • 43.    《歐陽修集》卷139《唐魏載墓誌銘〈垂拱三年〉》:右《魏載墓誌銘》,其序雲“祖徵,諡曰文正。父叔玉,光祿卿。載以弘文生對策高甲,授太常寺奉禮郎,以疾謝職,尋調懷州司兵參軍。屬惟揚詭道,不戢斯焚,譴及宗姻,旋加此累。以垂拱三年終於嶺外,春秋三十有二”。
  • 44.    《全唐文》卷227《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公諱叔瑜,字思瑾,曰魏氏,鉅鹿曲陽人也。考太師鄭文貞公,致君皇極,配神清廟,故祖德胄系,敍於太宗之先碑矣。
  • 45.    《全唐文》卷227《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始以門資補左千牛,轉洛州司兵司議郎職方郎中太子洗馬,出為懷州長史,歷慶、慈、儀、豫四州刺史。春華韡於兩宮,時雨零於四郡:觀風之使,所在聲聞;變雅之老,到今遺詠。其年,春秋五十有一,終於豫州,葬於舊域。夫人太原王氏祔焉。禮也。
  • 46.    趙才萱.《大唐名相魏徵傳》.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09:22
  • 47.    《新唐書》卷79《高祖諸子傳》:霍王元軌,武德六年始王蜀,與豳、漢二王同封,後徙吳。多材藝,高祖愛之。太宗嘗問羣臣曰:"朕子弟孰賢?"魏徵曰:"臣愚不盡知其能,唯吳王數與臣言,未嘗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為前代孰比?"對曰:"經學文雅,漢河間、東平也。至孝行,曾、閔不能過。"帝由是遇益厚。詔納徵女為妃。
  • 48.    《全唐文》卷227《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魏叔瑜,字思瑾,曰魏氏,鉅鹿下曲陽人也。考太師鄭文貞公,致君皇極,配神清廟,故祖德胄系,敍於太宗之先碑矣......公善於草隸,妙絕時人,以筆意傳次子華及甥河東薛稷,世稱前有虞、褚,後有薛、魏,此又貽訓之餘美也。
  • 49.    《全唐文》卷227《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二子獻、華,追完先德,俾餘作頌,以慰罔極。
  • 50.    賈志剛.《唐史論叢·第十三輯》.陝西省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唐史研究所,2011-02-01:372-381
  • 51.    《唐故伊闕縣令鉅鹿魏府君墓誌銘並序》:唐特進侍中文貞公之曾孫曰系(字景宗)......文貞生叔□,而官止潞州刺史;潞州生殷,官止蔡州汝陽令,皆崇德象賢,而爵□不嗣。寶應年中,天子悼焉,贈潁州刺史,公即潁州刺史之第三子也。
  • 52.    《大唐故安康郡太守李府君墓誌銘並序》載:“夫人鉅鹿魏氏,故太師徵之孫,豫州刺史叔瑜之次女也。”由此可推知魏叔瑜至少有兩女,另一女為其長女。
  • 53.    《大唐故安康郡太守李府君墓誌銘並序》:太宗之愛季曰司徒霍王元軌之五子,曰南陽郡公諱綱,字友正,在童兒之歲,有成人之姿。太宗器焉,特拜贊善......夫人鉅鹿魏氏,故太師徵之孫,豫州刺史叔瑜之次女也。生此德門,嬪於貴邸。候雞鳴以盥嗽,肅奉天人;誦螽斯以謙和,克事君子。衣不曳地,飯才脱粟。娫姒允和,舅姑推美。王門仰其正,婦道由是聞。南陽竄流之時,夫人配入宮掖。勢應永談,方指及泉之期;誓不苟存,豈復下山之望。幼探釋教,精信無生。冀百燈以剜身,持一香以焚頂。儼示凝,寂怛化,葬宮人塋,莫知其所。
  • 54.    《新唐書·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魏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11]
  • 55.    《舊唐書》卷3《太宗本紀下》載:“十七年春正月戊辰(十七日),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徵薨。”據中國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網站轉換,該日即為儒略曆643年2月11日。
  • 56.    《冊府元龜》卷76:(貞觀)十二年三月,皇孫誕育,宴五品以上於東宮。
  • 57.    《龍城錄》(不分卷)“魏徵嗜醋芹”:魏左相忠言讜論,替襄萬幾,誠社稷臣。有曰退朝,太宗笑謂侍臣曰:此羊鼻公不知遺何好而能動其情?侍臣曰:魏徵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稱快,此見其真態也。明曰召賜食,有醋芹三杯,公見之欣喜翼然,食未竟而芹已盡。太宗笑曰:卿謂無所好,今朕見之矣。公拜謝曰:君無為故無所好,臣執作從事,獨僻此收斂物。太宗默而感之,公退,太宗仰睨而三嘆之。
  • 58.    《新唐書》卷97《魏徵列傳》: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 59.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嘗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徵卒後,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許以衡山公主降其長子叔玉,於是手詔停婚,顧其家漸衰矣。
  • 60.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嘗臨朝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徵亡後,朕遣人至宅,就其書函得表一紙,始立表草,字皆難識,唯前有數行,稍可分辯,雲:‘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亂。公卿之內,情有愛憎,憎者唯見其惡,愛者唯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貳,可以興矣。’其遺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書之於笏,知而必諫也。”
  • 61.    《新唐書》卷97《魏徵列傳》:十七年,疾甚。徵家初無正寢,帝命輟小殿材為營構,五日畢,並賜素褥布被,以從其尚。令中郎將宿其第,動靜輒以聞,藥膳賜遺無算,中使者綴道。帝親問疾,屏左右,語終日乃還。後復與太子臻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帶。帝悲懣,拊之流涕,問所欲。對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帝將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時主亦從,帝曰:"公強視新婦!"徵不能謝。是夕,帝夢徵若平生,及旦,薨。帝臨哭,為之慟,罷朝五日。太子舉哀西華堂。詔內外百官朝集使皆赴喪,贈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陪葬昭陵。將葬,其妻裴辭曰:"徵素儉約,今假一品禮,儀物褒大,非徵志。"見許,乃用素車,白布幨帷,無塗車、芻靈。帝登苑西樓,望哭盡哀。晉王奉詔致祭。帝作文於碑,遂書之。又賜家封户九百。
  • 62.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及將祖載,徵妻裴氏曰:“徵平生儉素,今以一品禮葬,羽儀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竟以布車載柩,無文彩之飾。太宗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帝親制碑文,併為書石。其後追思不已,賜其實封九百户。
  • 63.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其年(貞觀十六年),稱綿惙,中使相望。徵宅先無正寢,太宗欲為小殿,輟其材為徵營構,五日而成,遣中使齎素褥布被而賜之,遂其所尚也。及病篤,輿駕再幸其第,撫之流涕,問所欲言,徵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後數日,太宗夜夢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時年六十四。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贈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賻絹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
  • 64.    《新唐書》卷97《魏徵列傳》:十七年,疾甚。徵家初無正寢,帝命輟小殿材為營構,五日畢,並賜素褥布被,以從其尚。令中郎將宿其第,動靜輒以聞,藥膳賜遺無算,中使者綴道。帝親問疾,屏左右,語終日乃還。後復與太子臻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帶。帝悲懣,拊之流涕,問所欲。對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帝將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時主亦從,帝曰:"公強視新婦!"徵不能謝。是夕,帝夢徵若平生,及旦,薨。帝臨哭,為之慟,罷朝五日。太子舉哀西華堂。詔內外百官朝集使皆赴喪,贈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陪葬昭陵。將葬,其妻裴辭曰:"徵素儉約,今假一品禮,儀物褒大,非徵志。"見許,乃用素車,白布幨帷,無塗車、芻靈。帝登苑西樓,望哭盡哀。晉王奉詔致祭。帝作文於碑,遂書之。又賜家封户九百。
  • 65.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皇太子承乾不修德業,魏王泰寵愛日隆,內外庶僚,並有疑議。太宗聞而惡之,謂侍臣曰:“當今朝臣忠謇,無逾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絕天下之望。”十六年,拜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故。徵自陳有疾,詔答曰:“漢之太子,四皓為助,我之賴公,即其義也。知公疾病,可卧護之。”
  • 66.    注:《貞觀政要》卷3改此句為“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為保證詞條的客觀性,僅收錄《舊唐書·魏徵傳》(《冊府元龜》也與《舊唐書》同)的相關原文。
  • 67.    《全唐文·卷六百五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28]
  • 68.    《清太祖高皇帝聖訓》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28]
  • 69.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28]
  • 70.    《廿二史劄記·卷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28]
  • 71.    《隋唐嘉話》捲上:太宗每謂人曰:"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覺其嫵媚耳。"
  • 72.    唐史演義:長孫後臨終箴主闕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28]
  • 73.    《魏鄭公諫錄·諫優長樂公主禮數》:長樂公主將出降,太宗謂房玄齡等曰:“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房玄齡等鹹曰:“陛下所愛,欲少加之,何為不得請倍永嘉公主。”然永嘉公主即太宗之妹也。公曰:“不可。昔漢明帝欲封其子,雲:‘我子豈得與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陽。’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即是禮有尊崇,或可情有淺深,無容禮相逾越。”太宗然其言,入謂文德皇后曰:“我欲加長樂公主禮數,魏徵不肯。” 文德皇后聞之,大喜,遣中使齎錢二十萬,絹四百匹,詣公宅,宣令謂公曰:“比者常聞公中正而不能得見,今論長樂公主禮事,不許增加,始驗従來所聞,信非虛妄。願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聞公言,故令將物相賞。公有事即道,勿為形跡也。”
  • 74.    《資治通鑑》卷194:長樂公主將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愛之,敕有司資送倍於永嘉長公主。魏徵諫曰:“昔漢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豈得與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陽。今資送公主,倍於長主,得無異於明帝之意乎!”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後嘆曰:“妾亟聞陛下稱重魏徵,不知其故,今觀其引禮義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曲承恩禮,每言必先候顏色,不敢輕犯威嚴;況以人臣之疏遠,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從也。”因請遣中使齎錢四百緡、絹四百匹以 賜徵,且語之曰:“聞公正直,乃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勿轉移也。”
  • 75.    《舊唐書》卷51《文德皇后傳》:後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鍾愛,及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魏徵諫曰:“昔漢明帝時,將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於先帝子乎!’然謂長主者,良以 尊於公主也,情雖有差,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主,理恐不可,願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曲蒙禮待,情義深重,每言必候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為之 説難,東方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急務,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後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
  • 76.    《唐會要》卷6《公主雜錄》:貞觀五年。長樂公主出降。太宗以皇后所生。敕有司資送倍於永嘉長公主。秘書監魏徵諫曰。不可。昔漢明帝欲封其子。雲我子豈得與先帝子等乎。可半楚淮陽。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即是有所尊崇。或可情有淺深。無容禮有逾越。上然其言。長孫皇后遣使賚錢四十萬。絹五百疋。詣徵家賜之。
  • 77.    《資治通鑑》卷194:太宗葬文德皇后於昭陵,上念後不已,乃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徵同登,使視之,徵熟視之曰:“臣昏毛,不能見。”上指示之,徵曰:“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故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
  • 78.    《新唐書》卷97《魏徵列傳》: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視曰:“臣眊昏,不能見。”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臣固見之。”帝泣,為毀觀。
  • 79.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十二年,禮部尚書王珪奏言:“三品以上遇親王於途,皆降乘,違法申敬,有乖儀準。"太宗曰:"卿輩皆自崇貴,卑我兒子乎?”徵進曰:“自古迄茲,親王班次三公之下。今三品皆曰天子列卿及八座之長,為王降乘,非王所宜當也。求諸故事,則無可憑;行之於今,又乖國憲。”太宗曰:“國家所以立太子者,擬以為君也。然則人之修短,不在老少,設無太子,則母弟次立。以此而言,安得輕我子耶?”徵曰:“殷家尚質,有兄終弟及之義;自周以降,立嫡必長,所以絕庶孽之窺覦,塞禍亂之源本,有國者之所深慎。”於是遂可珪奏。會皇孫誕育,召公卿賜宴,太宗謂侍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民,犯顏正諫,匡朕之違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於是親解佩刀以賜二人。
  • 80.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徵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説。
  • 81.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大業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以應李密,召徵使典書記。密每見寶藏之疏,未嘗不稱善,既聞徵所為,遽使召之。徵進十策以幹密,雖奇之而不能用。
  • 82.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及王世充攻密於洛口,徵説密長史鄭頲曰:“魏公雖驟勝,而驍將鋭卒死傷多矣;又軍無府庫,有功不賞。戰士心惰,此二者難以應敵。未若深溝高壘,曠日持久,不過旬月,敵人糧盡,可不戰而退,追而擊之,取勝之道。且東都食盡,世充計窮,意欲死戰,可謂窮寇難與爭鋒,請慎無與戰。”頲曰:“此老生之常談耳!”徵曰:“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因拂衣而去。
  • 83.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及密敗,徵隨密來降,至京師,久不見知。自請安輯山東,乃授秘書丞,驅傳至黎陽。時徐世勣尚為李密擁眾,徵與世勣書曰:自隋末亂離,羣雄競逐,跨州連郡,不可勝數。魏公起自叛徒,奮臂大呼,四方響應,萬里風馳,雲合霧聚,眾數十萬。威之所被,將半天下,破世充於洛口,摧化及於黎山。方欲西蹈咸陽,北凌玄闕,揚旌瀚海,飲馬渭川,翻以百勝之威,敗於奔亡之虜。固知神器之重,自有所歸,不可以力爭。是以魏公思皇天之乃睠,入函谷而不疑。公生於擾攘之時,感知己之遇。根本已拔,確乎不動,鳩合遺散,據守一隅。世充以乘勝餘勇,息其東略;建德因侮亡之勢,不敢南謀。公之英聲,足以振於今古。然誰無善始,終之慮難。去就之機,安危大節。若策名得地,則九族蔭其餘輝;委質非人,則一身不能自保。殷鑑不遠,公所聞見。孟賁猶豫,童子先之,知幾其神,不俟終日。今公處必爭之地,乘宜速之機,更事遲疑,坐觀成敗,恐兇狡之輩,先人生心,則公之事去矣。世勣得書,遂定計遣使歸國,開倉運糧,以饋淮安王神通之軍。
  • 84.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俄而建德悉眾南下,攻陷黎陽,獲徵,署為起居舍人。
  • 85.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及建德就擒,與裴矩西入關。隱太子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
  • 86.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
  • 87.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徵至磁州,遇前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錮送詣京師。徵謂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今若釋遣思行,不問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即釋遣思行等,仍以啓聞,太宗甚悦。
  • 88.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卧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太宗嘗勞之曰:“卿所陳諫,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其年,遷尚書左丞。
  • 89.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或有言徵阿黨親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彥博案驗無狀,彥博奏曰:“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帝令彥博讓徵,且曰:“自今後不得不存形跡。”他日,徵入奏曰:“臣聞君臣協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帝曰:“忠、良有異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帝深納其言,賜絹五百匹。
  • 90.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貞觀三年,遷秘書監,參預朝政。徵以喪亂之後,典章紛雜,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粲然畢備。
  • 91.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時高昌王麴文泰將入朝,西域諸國鹹欲因文泰遣使貢獻,太宗令文泰使人厭怛紇幹往迎接之。徵諫曰:“中國始平,瘡痍未復,若微有勞役,則不自安。往年文泰入朝,所經州縣,猶不能供,況加於此輩。若任其商賈來往,邊人則獲其利;若為賓客,中國即受其弊矣。漢建武二十二年,天下已寧。西域請置都護、送侍子,光武不許,蓋不以蠻夷勞弊中國也。今若許十國入貢,其使不下千人,欲使緣邊諸州何以取濟?人心萬端,後雖悔之,恐無所及。”上善其議。時厭怛紇幹已發,遽追止之。
  • 92.    吳雲,冀宇 校注.唐太宗全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0:442
  • 93.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是月,長樂公主將出降,帝以皇后所生,敕有司資送倍於永嘉長公主。徵曰:“不可。昔漢明欲封其子,雲‘我子豈與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陽。’前史以為美談。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子為公主,既加‘長’字,即是有所尊崇。或可情有淺深,無容禮相逾越。”上然其言,入告長孫皇后,後遣使齎錢四十萬、絹四百匹,詣徵宅以賜之。尋進爵郡公。
  • 94.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七年,代王珪為侍中,尚書省滯訟有不決者,詔徵評理之。徵性非習法,但存大體,以情處斷,無不悦服。
  • 95.    《舊唐書》卷71《魏徵列傳》:初,有詔遣令狐德棻、岑文本撰《周史》,孔穎達、許敬宗撰《隋史》,姚思廉撰《梁》、《陳史》,李百藥撰《齊史》。徵受詔總加撰定,多所損益,薦在簡正。《隋史》序論,皆徵所作、《梁》、《陳》、《齊》各為總論,時稱良史。史成,加左光祿大夫,進封鄭國公,賜物二千段。
  • 96.    《資治通鑑》卷184:(大業十三年九月)武陽郡丞元寶藏以郡降李密,甲寅,密以寶藏為上柱國、武陽公。寶藏使其客鉅鹿魏徵為啓謝密,且請改武陽為魏州;又請帥所部西取魏郡,南會諸將取黎陽倉。密喜,即以寶藏為魏州總管,召魏徵為元帥府文學參軍,掌記室。
  • 9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2-05]
  • 98.    於兆福 主編;李文建 副主編;河南省尉氏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尉氏故事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2:172-173
  • 99.    趙才萱 著.大唐名相魏徵傳: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09:258-267
  • 100.    《匯評證道西遊記·明本第九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4-21]
  • 101.    《匯評證道西遊記·明本第十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4-21]
  • 102.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十四》(所引內容摘自《論十漸不克終疏》)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21]
  • 103.    袁枚 著;高路明 選注.袁枚文選:作家出版社,1997-05:43-44
  • 104.    《魏鄭公諫錄·卷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21]
  • 105.    《貞觀政要·卷二·任賢第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21]
  • 106.    《貞觀政要·卷五·公平第十六》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21]
  • 107.    《魏鄭公諫錄·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4-21]
  • 108.    《隋書·附錄·宋本原跋》:貞觀三年,續詔秘書監魏徵修《隋史》,左僕射房喬總監。徵又奏於中書省置秘書內省,令前中書侍郎顏師古、給事中孔穎達、著作郎許敬宗撰《隋史》。徵總知其務,多所損益,務存簡正。序、論皆徵所作。
  • 109.    《資治通鑑》卷187:建德怒,還攻黎陽,克之,虜淮安王神通、李世勣父蓋、魏徵及帝妹同安公主。唯李世勣以數百騎走渡河,數日,以其父故,還詣建德降。
  • 110.    《資治通鑑》卷191:初,洗馬魏徵常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敗,世民召徵謂曰:“汝何為離間我兄弟!”眾為之危懼,徵舉止自若,對曰:“先太子早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禮之,引為詹事主簿。
  • 111.    《資治通鑑》卷191:(貞觀元年七月)丁酉,遣諫議大夫魏徵宣慰山東,聽以便宜從事。
  • 112.    《資治通鑑》卷192:(貞觀元年)詔追封故太子建成為息王,諡曰隱;齊王元吉為剌王,以禮改葬。葬日,上哭之於宜秋門,甚哀。魏徵、王珪表請陪送至墓所,上許之,命宮府舊僚皆送葬。
  • 113.    《資治通鑑》卷192:上厲精求治,數引魏徵入卧內,訪以得失;徵知無不言,上皆欣然嘉納。上遣使點兵,封德彝奏:“中男雖未十八,其軀幹壯大者,亦可並點。”上從之。敕出,魏徵固執以為不可,不肯署敕,至於數四。上怒,召而讓之曰:“中男壯大者,乃奸民詐妄以避徵役,取之何害,而卿固執至此!”對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眾多。陛下取其壯健,以道御之,足以無敵於天下,何必多取細弱以增虛數乎!且陛下每雲:‘吾以誠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無欺詐。’今即位未幾,失信者數矣!”上愕然曰:“朕何為失信?”對曰:“陛下初即位,下詔雲:‘逋負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為負秦府國司者,非官物,徵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為天子,國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關中免二年租調,關外給復一年。’既而繼有敕雲:‘已役已輸者,以來年為始。’散還之後,方復更徵,百姓固已不能無怪。今既徵得物,復點為兵,何謂來年為始乎!又,陛下所與共治天下者在於守宰,居常簡閲,鹹以委之;至於點兵,獨疑其詐,豈所謂以誠信為治乎!”上悦曰:“曏者朕以卿固執,疑卿不達政事,今卿論國家大體,誠盡其精要。夫號令不信,則民不知所從,天下何由而治乎?朕過深矣!”乃不點中男,賜徵金甕一。
  • 114.    《資治通鑑》卷192:(貞觀二年)嶺南酋長馮盎、談殿等迭相攻擊,久未入朝,諸州奏稱盎反,前後以十數;上命將軍藺謩等發江、嶺數十州兵討之。魏徵諫曰:“中國初定,嶺南瘴癘險遠,不可以宿大兵。且盎反狀未成,未宜動眾。”上曰:“告者道路不絕,何雲反狀未成?"對曰:"盎若反,必分兵據險,攻掠州縣。今告者已數年,而兵不出境,此不反明矣。諸州既疑其反,陛下又不遣使鎮撫,彼畏死,故不敢入朝。若遣信臣示以至誠,彼喜於免禍,可不煩兵而服。”上乃罷兵。冬,十月,乙酉,遣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掩持節慰諭之,盎遣其子智戴隨使者入朝。上曰:“魏徵令我發一介之使,而嶺表遂安,勝十萬之師,不可不賞。”賜徵絹五百匹。
  • 115.    《資治通鑑》卷192: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上曰:“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
  • 116.    《資治通鑑》卷192: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台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 117.    《全唐詩·卷三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18.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魏徵》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19.    《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0.    《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1.    《全唐文·卷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2.    《全唐文·卷五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3.    《全唐文》卷147《聖制故司空魏徵輓歌詞表》:臣(褚)亮言:伏見聖制故司空鄭國公輓詞十首,詞窮清曲,理備哀傷。
  • 124.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5.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6.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7.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8.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29.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0.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1.    《全唐文·卷八百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2.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3.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4.    《全唐文·卷二百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5.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5-23]
  • 136.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冊(2)——南北朝時期圖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6-13]
  • 137.    《資治通鑑》卷193:(貞觀二年)冬,十月,……交州都督遂安公壽以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盧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徵入朝,諭以“交趾久不得人,須卿鎮撫。”祖尚拜謝而出,既而悔之,辭以舊疾。上遣杜如晦等諭旨曰:“匹夫猶敦然諾,柰何既許朕而復悔之!”祖尚固辭。戊子,上覆引見,諭之,祖尚固執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為政!”命斬於朝堂,尋悔之。他日,與侍臣論“齊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對曰:“文宣狂暴,然人與之爭,事理屈則從之。有前青州長史魏愷使於梁還,除光州長史,不肯行,楊遵彥奏之。文宣怒,召而責之。愷曰:”臣先任大州,使還,有勞無過,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文宣顧謂遵彥曰:“其言有理,卿赦之。’此其所長也。”上曰:“然。者盧祖尚雖失人臣之義,朕殺之亦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復其官蔭。
  • 138.    《資治通鑑》卷193:徵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嘗謁告上冢,還,言於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上嘗得佳鷂,自臂之,望見徵來,匿懷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鷂竟死懷中。
  • 139.    《資治通鑑》卷193:(貞觀三年)二月,戊寅,以房玄齡為左僕射,杜如晦為右僕射,以尚書右丞魏徵守秘書監,參預朝政。
  • 140.    《資治通鑑》卷193:房玄齡、王珪掌內外官考,治書侍御史萬年權萬紀奏其不平,上命侯君集推之。魏徵諫曰:“玄齡、珪皆朝廷舊臣,素以忠直為陛下所委,所考既多,其間能無一二人不當!察其情,終非阿私。若推得其事,則皆不可信,豈得復當重任!且萬紀比來恆在考堂,曾無駁正;及身不得考,乃始陳論。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誠徇國也。使推之得實,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虛,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臣所愛者治體,非敢苟私二臣。”上乃釋不問。
  • 141.    《資治通鑑》卷193:濮州刺史寵相壽坐貪污解任,自陳嘗在秦王幕府;上憐之,欲聽還舊任。魏徵諫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為善者懼。”上欣然納之,謂相壽曰:“我昔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獨私故人。大臣所執如是,朕何敢違!”賜帛遣之。相壽流涕而去。
  • 142.    《新隋唐風雲》(即《開創盛世》)第1集(魏徵飾演者見44:16左右)  .搜狐視頻[引用日期2022-06-29]
  • 143.    《資治通鑑》卷193:上之初即位也,嘗與羣臣語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亂之後,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徵對曰:“不然。久安之民驕佚,驕佚則難教;經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譬猶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也。”上深然之。封德彝非之曰:“三代以還,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蓋欲化而不能,豈能之而不欲邪!魏徵書生,未識時務,若信其虛論,必敗國家。”徵曰:“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昔黃帝徵蚩尤,顓頊誅九黎,湯放桀,武王伐紂,皆能身致太平,豈非承大亂之後邪!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於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上卒從徵言。
  • 144.    《資治通鑑》卷196:(貞觀十七年正月)戊申,上命圖畫功臣趙公長孫無忌、趙郡元王孝恭、萊成公杜如晦、鄭文貞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衞公李靖、宋公蕭瑀、褒忠壯公段志玄、夔公劉弘基、蔣忠公屈突通、鄖節公殷開山、譙襄公柴紹、邳襄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襄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世勣、胡壯公秦叔寶等於凌煙閣。
  • 145.    白壽彝 總主編;陳光崇 主編.中國通史 10 第6卷 中古時代 隋唐時期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1011-1022
  • 146.    《魏鄭公諫錄·卷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7-31]
  • 147.    錢仲聯 傅璇琮 王運熙 章培恆 鮑克怡 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 第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07:350
  • 148.    隋唐演義 第01集(“演員表”魏徵扮演者見44:34左右)  .騰訊視頻[引用日期2022-08-01]
  • 149.    《貞觀長歌》 第1集(見本集簡介)  .CCTV節目官網[引用日期2022-08-01]
  • 150.    無字碑歌 第1集(“演員表”魏徵飾演者見46:06左右)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2-08-01]
  • 151.    大唐情史 第1集(“魏徵”飾演者見40:28左右)  .西瓜視頻[引用日期2022-08-01]
  • 152.    樊璐.魏徵的學術成就.乾陵文化研究,2019:195-200
  • 153.    《魏鄭公諫錄·卷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03]
  • 154.    《舊唐書·卷三十·志第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03]
  • 155.    南殿障子聖賢之圖  .紅葉山古籍文庫[引用日期2022-10-31]
  • 156.    《安陽集·卷二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4-01]
  • 157.    趙才萱 著.大唐名相魏徵傳: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09:1
  • 158.    [明]佚名:《唐宋名臣半身像冊》。館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編號:故00006249-2/22
  • 159.    河北美術出版社選 編.中國曆代帝王名臣像真跡: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10:275
  • 16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第12版).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20年:6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