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清宮

(中國第一座以“宮”命名的道觀)

鎖定
上清宮,位於河南洛陽邙山翠雲峯是中國第一座以“宮”命名的道觀 [17] 道家鼻祖老子與道教創始人張道陵 [20]  在此修道而被尊為“道源”、“祖庭”, [6]  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無拳的發源地。 [13]  [18] 
上清宮原為隋煬帝時期所建的老子祠,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建為上清宮 [4]  ,是當時的國家級建築,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上清宮”名字出現的道教名觀。後相繼改名為太微宮、玄元皇帝廟、太上玄元皇帝宮。 [5]  宋朝時期,宋太宗仿建洛陽上清宮於汴梁城,繼而普及全國。 [3]  金元時期荒廢,後多次重修,民國時亦曾整修。抗日戰爭期間慘遭日軍炸彈破壞,僅翠雲洞和洞上平台、三間五脊歇山頂老君殿倖存。
1960年,上清宮被洛陽市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對牆體、房頂進行了搶救性修繕。2017年維修月台。 [11] 
中文名
上清宮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310國道 [2] 
開放時間
00:00-24:00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吳道子壁畫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南洛陽
建議遊玩時長
0.2個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別    稱
太微宮、玄元皇帝廟、太上玄元皇帝宮 [5] 
文保級別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1] 

上清宮地理位置

上清宮位於洛陽市老城西北隅4公里。坐落在邙山翠雲峯上,為洛陽北郊的制高點。山雖不高但地勢險峻,山上樹木鬱鬱葱葱,蒼翠若雲,故稱“翠雲峯”。
在上清宮南邊和邙山嶺下,有玉清、下清二宮下清宮規模較小,但十分緊湊幽靜。附近尚有道士墓塔5座。 [1] 

上清宮建制沿革

上清宮隋唐興建

隋煬帝時期,在邙山翠雲峯建有老子祠(一説為老君廟 或 老子廟 [6]  )青牛觀
唐高宗龍朔二年 (公元662年),高宗李治將老子祠改建為上清宮。 [4] 
乾封元年 (公元666年),唐高宗追尊老子(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乃改洛陽上清宮為太微宮,奉祀太上玄元皇帝。 [5]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為了活躍東都道教氣氛,玄宗請全國著名道士來上清宮講學。李白最佩服的道士吳筠、張果都來到了洛陽。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下詔在西都建太清宮,在東都擴建上清宮,在全國各地建起成百上千座道觀。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唐玄宗下詔在兩京、各州建“玄元皇帝廟”,簡稱“玄元廟”。並設“崇玄學”。置西京玄元廟於太寧坊,東都玄元廟於積善坊舊邸。 [9]  但洛陽百姓不願看着邙山上清宮被改建到洛水以南的積善坊,便紛紛抵制,唐玄宗只好作罷。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八月丙寅,唐玄宗改“玄元皇帝廟”為“太上玄元皇帝宮”,簡稱“玄元宮”。 [7]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三月壬子,複名太微宮。 [5]  [8]  [12] 

上清宮宋朝沿用

宋太祖曾駕幸西京洛陽,遇到陰雨天氣,到上清宮祈禱天晴。這一禱告,雨還真停了。
宋太宗趙光義,也十分看重上清宮,但由於他長住汴梁,難以親近洛陽上清宮,便於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下詔,在汴梁城內仿建了一座上清宮,和洛陽上清宮的格局一模一樣。從此弄得大宋地盤內到處都是洛陽上清宮的複製品。天下的上清宮越來越多,這對宣傳洛陽來説是一件好事,但從此上清宮已非洛陽獨有,卻又是一件憾事。
宋真宗3次駕幸洛陽上清宮,稱讚老子為“至道大德”。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二月,他率領百官來到上清宮,與民聯歡,大宴三天,這有史以來首次民俗意義上的天子崇道舉措,使上清宮名聲大振
宋徽宗趙佶尤其喜歡道教,被稱為“道君皇帝”,對洛陽上清宮進行收編,收歸中央秘書省直接管轄。

上清宮金元荒廢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外患突來,金人南侵,萬千鐵騎,踏平中原,徽、欽二帝被俘虜,中原地區包括洛陽在內,統統被納入金王朝版圖。金代的上清宮,全仗着唐宋遺存的文化餘音,勉強在那裏嚶嚶吟唱,不過維持着香火罷了。 [3] 
元代,朝廷倡導喇嘛教,上清宮更加邊緣化了,許多房舍帶着戰爭的創傷,在風雨中飄搖。它被冷落、被遺忘、被遺棄在翠雲峯上。上清宮雖然破敗,但未曾閉門落鎖。 [3] 

上清宮明清修繕

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手裏,上清宮迎來了一次大的轉機。
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道士張玄募錢重建,以山高風大,改殿頂小瓦為大型釉瓦(俗稱琉璃瓦),屋脊置鐵瓦,故稱大殿為鐵瓦琉璃殿,今廟內尚存其時鐵瓦數塊。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開始,他下令大規模重修上清宮,工程整整進行了3年,終於使上清宮容顏大變。 [3] 
清代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巡府閻興邦、1730年(雍正八年)知府張漢鼎等均重修。修後廟宇,殿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有戲樓、山門、一、二、三殿;以及配殿廊房等。
此後,洛陽民眾也多次捐資修繕上清宮,由於需要修葺的地方太多,捐款有限,往往只能維修一兩處,杯水車薪,顧此失彼。
清朝統治將近300年,上清宮全靠地方官員和洛陽民眾籌資維持,洛陽人看着上清宮,就像看着皇帝的破龍袍一樣,雖然知道那是一件寶貝,但就是力不從心,難以將其恢復原樣,只好一針一線,縫一年,補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但總算沒有讓它消失,就這樣慢慢地熬過了清代,走到了民國初年。 [3] 

上清宮近現代

1944年,抗戰時期,上清宮為日寇飛機炸燬, [15] 有山門、翠雲洞、玉皇閣等建築倖存。
1957年,洛陽市宗教局撥款3000元維修上清宮,修復工程於當年8月動工,修繕了翠雲洞上面的玉皇閣,粉刷並修補了翠雲洞的裂縫,還對東西寮房進行了維修,使上清宮的面貌煥然一新。 [14] 
1960年,上清宮被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上清宮遭到衝擊,翠雲洞中的十帝閻君、救苦天尊塑像被砸碎;玉皇閣中的玉皇大帝巨像被扳倒、砸毀,多年收藏的經書被焚燬。
“文革”結束後,師惟新把上清宮翠雲洞中的救苦天尊牌位、玉皇閣中的玉皇大帝牌位重新立了出來,維持這裏的道教氛圍。 [14] 
2016年,上清宮古建築出現了牆體裂縫酥鹼,房頂瓦面殘損漏雨等病害,區文物旅遊委員會積極申請資金,委託有資質單位對上清宮古建築進行了搶救性修繕。
2017年,區文旅委又申請市、區兩級資金,對上清宮老君殿後月台和大殿月台進行了保護維修。 [11] 

上清宮人文活動

上清宮是道家學派和道教的發源地,老子曾在此處醖釀《道德經》、創立道家學;道教的開山祖師張道陵、萬古丹經王魏翱(魏伯陽)帛家道開山祖帛和、全真道開山祖王重陽等人都曾在此處修煉,創立各自的道派 [19] 

上清宮老子悟道

道家之源碑 道家之源碑
東周時期,老子李耳在洛陽北邙翠雲峯上清宮之地煉丹養生,創立了道家思想,被認為是道教的始祖,上清宮因而成為道教的發祥地。

上清宮張道陵修道

繼老子之後,中國道教的開山祖師張道陵也來到上清宮之地修煉。張道陵生於漢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辭官後北上洛陽,在翠雲峯住了下來,一心修煉。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皇帝聽説張道陵有道行,三次詔令其入朝為官,張道陵堅辭不受。為不受干擾,他離開修煉了二十年的上清宮之地另闢山林。
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張道陵在鶴鳴山創立“正一道”,成為道祖。張道陵去世後,其孫張魯傳道30年,後被曹操徵降到洛陽,“五斗米道”隨之傳入洛陽。 [10] 

上清宮帛和創道

西晉時期,遼東帛和也來到洛陽北邙山翠雲峯上清宮之地修道,後創立了帛家道 [10] 

上清宮王重陽傳道

南宋時,王重陽48歲入道後,一路乞討向山東傳道,途經洛陽,來到上清宮,參觀了上清宮各大殿的神像、壁畫。此後,王重陽領着七個弟子,在山東登州萊州寧海州傳道,兩年內先後建立了“三州五會”,53歲時逝去。多年後,王重陽的七個弟子中有四個又來洛陽傳道,並且各自創立了一個教派。譚長真在洛陽朝元宮傳道,創建了全真南無派孫不二在鳳仙姑洞傳道,創立了全真清靜派劉長生在云溪觀傳道,創立了全真隨山派;丘長春在嵩山崇福宮傳道,創立了全真龍門派 [10] 

上清宮南無拳發源地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南無派掌門人譚處端 [19]  回到洛陽,在翠雲峯擔任上清宮住持,並在此創立了養生與技擊相結合的新拳種,並以“南無”命名,即“南無拳”。 [13] 

上清宮宮觀規模

上清宮規模宏偉,殿堂巍峨,門外有石獅石馬,內有吳道子所作壁畫《吳聖圖》和《老子化胡經》,十分輝煌壯觀。歷代文人墨客涉足山巔,南望伊洛平原,古都盡收眼底。瞻仰上清宮,寫下了不少美麗詩篇,杜甫有“山河扶繡户,日月近雕樑”的著名詩句,蘇東坡題字留念。

上清宮主要建築

航拍上清宮 航拍上清宮
上清宮是坐北朝南的建築格局,共有五進院落。山門之外,是一座高大的舞樓。

上清宮四帥殿

一進院有四帥殿,是主殿,兩邊還有配殿。

上清宮老君殿

老君殿 老君殿
二進院有老君殿,歇山單檐,大三開間,老君塑像端坐其中。上清宮剛建成兩年(嘉靖三十四年),洛陽發生強烈地震,上清宮大型建築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唯有老君殿上覆鐵瓦,絲毫無損,此後便被人們稱為鐵瓦殿。

上清宮三清殿

三進院為三清殿。

上清宮翠雲洞

翠雲洞 翠雲洞
四進院為翠雲洞。翠雲洞的名稱由翠雲峯而來,洞內塑老君神像,敬奉的是老子。 [16] 有十帝閻君、救苦天尊塑像。 [14]  門前有對聯“在陽世任憑你奸險毒辣害人智謀深似海,到陰曹難逃我剜拔剮炸懲兇冥律法如山。” [16] 

上清宮玉皇閣

五進院為玉皇閣,內有玉皇大帝巨像。 [3]  [14]  門前有對聯“皇矣上帝位尊而上極無上,大哉玄穹道妙而玄之又玄。” [16] 

上清宮價值影響

上清宮為中國的道教文化傳播積累了豐厚的文化積澱
河南洛陽上清宮,是中國第一座以“宮”命名的道觀。道觀的名稱屢經變更。在漢代,道觀稱為“治”。晉朝,稱為“廬”、“靖”、或者“治”。南北朝時,南方稱“館”,北方多稱“觀”。直至唐朝,“宮”的稱謂開始出現,寓意道教建築可以和皇帝居所相提並論。 [17] 

上清宮文藝作品

唐代詩人杜甫於公元749年登上玄元皇帝廟,一覽洛陽的山河形勢,遂作《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一詩, [15]  寫出“山河扶繡户,日月近雕樑”的名句。
唐代畫聖吳道子在此繪了《五聖千官像》。
宋代的蘇東坡也曾於此刻石題句。

上清宮旅遊信息

可乘坐36路公交前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