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清宮

(中國道教全真道華山派宮觀)

鎖定
上清宮,俗稱上宮、嶗山廟,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嶗山風景區內,地處嶗山東南寶珠山坳中,原為東漢鄭玄的茅庵,宋代改建為上清宮,後屢有重修,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修遺存,為中國道教全真道華山派觀、華蓋真人劉若拙祖廟 [1-3] 
上清宮為兩進庭院,前殿祀“三清”、後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和“北七真”,有殿宇和房舍共28間,總建築面積達500平方米,總佔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是嶗山境唯一的叢林道觀 [1-3] 
1982年,上清宮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上清宮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
所處時代
明代
佔地面積
1500 m²
保護級別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9:00-16:00
建築面積
500 m²
別    稱
上宮、嶗山廟

上清宮歷史沿革

東漢時期,經學家鄭玄曾設帳授徒於此,始建有茅庵 [2-3]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為華蓋真人劉若拙敕建道場,名上清宮。
北宋末年,上清宮倒塌毀壞。
元大德元年(1297年),全真高道李志明重修上清宮。
明代中期,上清宮傾圮敗落。
隆慶元年(1567年),全真道金山派祖師孫玄清重修上清宮 [1] 
清代末年,上清宮殿宇為山洪沖毀,華樓宮道士劉本榮重修上清宮。
1956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上清宮。
文革時期,上清宮內神像、石碑被砸,經卷、文物被毀,房舍由嶗山林場佔用。
1991年3月,青島市道教協會籌資重修上清宮。同年12月6日,上清宮正式對外開 [1]  [3] 
嶗山上清宮

上清宮建築格局

上清宮 上清宮
上清宮為兩進庭院,前殿祀“三清”、後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和“北七真”,有殿宇和房舍共28間,總建築面積達500平方米,總佔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宮右石橋上刻有元至正九年(1349年)題“迎仙橋”三字;宮左一巨石上刻有“道山”二字,另一孤石上鐫丘長春《春玉案》一首,西側有圓丘形孤石名“鰲山石”,上刻“鰲山上清宮”一文;宮南有丘長春祖師衣冠冢一座 [1-3] 

上清宮主要建築

上清宮三清殿

三清殿是上清宮主殿,為重檐硬山式建築,有廂房3間,道舍6間,殿前有北宋植銀杏一株,名為“仙樹”;後院有白牡丹一株,為蒲松齡著《聊齋志異》中《香玉》篇取材之物,高丈餘 [1-2] 

上清宮聖水泉

聖水泉水質甘冽澄明,常年不枯,為嶗山名泉之一。 [1] 

上清宮文物遺存

上清宮內有元延祐四年(1317年)承務郎朱翬撰《重修上清宮碑記》石碑一通、張起巖《聚仙宮碑》一通。 [2] 

上清宮歷史文化

上清宮相關人物

劉若拙
劉若拙,號華蓋真人,唐宋間人,自幼在羅浮山出家入道,拜李哲玄師兄青精真人為師。因他勤學苦練,深得道教內外雙修的真諦,二十餘年後道成始雲遊各名山,於後唐同光二年(924年)東至嶗山尋訪師叔李哲玄,因師出同門,又相交契合,見環境幽靜遂留於嶗山,晚年往來於即墨城東門外之高真宮佈道講經;羽化後,仙蜕肉身葬於高真宮前 [4] 

上清宮相關詩文

佚名《嶗山上清宮》
門前排列錦為屏,牆內清陰綠滿庭。
百歲牡丹千歲杏,一花一木亦通靈。
高宏圖《嶗山九遊記》
宮有白牡丹一本,近接宮之几案,閲其皴幹,似非近時物。道士神其説,謂百歲前,曾有大力者發其本負之以去,凡幾何年,大力者旋不祿。有白衣者扣宮門,至曰:‘我今來!我今來!’蓋夢談也。晨視其白牡丹舊本,果已歸根吐莖矣,談者至今不衰 [1] 

上清宮保護措施

1982年,上清宮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上清宮旅遊信息

上清宮地理位置

上清宮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嶗山風景區內 [2] 

上清宮開放時間

09:00-16:00

上清宮交通線路

乘坐青島公交106路、109路、110路、383路、615路、627路、926路等公交車至仰口站下車步行登山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