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邙山

(洛陽北部山脈)

鎖定
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又名北邙、芒山、郟山等, [25]  海拔300米左右,為黃土丘陵地,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邙山主要分佈有炎黃故里平逢山、華胥故都宜蘇山、道源祖庭翠雲峯等三十三峯,中原腹地的文化名山,被列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26] 
邙山是歷代帝王貴胄、顯赫人物都趨之若鶩的葬地,彙集古代墓葬數十萬座,素有“生居蘇杭,死葬北邙”之説。 [25]  東周五代,有40多個帝王、千餘名達官貴人埋骨在此, [29]  號稱“東方金字塔”、 [30]  “中國帝王谷”。 [28] 
廣義的邙山起自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惠濟區, [32]  長100多公里。狹義的邙山僅指黃河與洛河的分水嶺
登上邙山可遠眺滿城風光,而遠眺的最佳時間是傍晚,因此“邙山晚眺”被列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8] 
中文名
邙山
別    名
北邙
郟山 [5] 
平逢山 [5] 
別    名
太平山 [6] 
所屬山系
崤山支脈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市北 [1] 
主    峯
平逢山宜蘇山翠雲峯

邙山歷史沿革

邙山先秦時期

西周時期,公元前1048年,武王伐紂八百諸侯在邙山歃血結盟。 [26] 
東周時期,8位周王葬於邙山,老子李耳曾在邙山煉丹。

邙山東漢三國

東漢時期,5位皇帝葬於邙山;
張道陵曾隱居北邙山修道,漢和帝三詔不出,此後遍訪名山,著道書二十四篇,被尊為道教創始人。 [26] 
三國時期,兩位曹魏帝王葬於邙山,蜀漢後主劉禪東吳後主孫皓亦葬於邙山。

邙山魏晉南北

西晉時期,5位皇帝葬於邙山。
南北朝時期,6位北魏皇帝葬於邙山,南陳後主陳叔寶亦葬於邙山。
此外,北魏胡太后曾在邙山舉行僧尼齋會,朝臣皆出席。
東魏兩度在邙山擊敗西魏,北齊蘭陵王於邙山大破北周,一戰成名。

邙山隋唐五代

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初三,隋煬帝登頂邙山,南望龍門,選擇在邙山與龍門之間的區域建都,即隋唐洛陽城
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王世充在邙山擊敗李密瓦崗軍,次年建立鄭王朝
唐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將百濟國王扶余義慈葬於邙山,並特許百濟王室舊臣赴哭。
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邙山建設上清宮以祭祀老子,中國道教史上首座上清宮就此誕生。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武則天在邙山之陽舉行親蠶禮,“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
唐代時,邙山陵墓羣已達到飽和狀態,難以滿足李唐皇室修建大規模陵寢的需求,因此唐朝皇帝並未葬於邙山,李唐皇族墓葬大多集中在洛東和洛南
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後主孟昶吳越國王錢俶、南唐後主李煜均葬於邙山,但陵墓規模相對較小。至此,邙山所葬帝王已達33位。

邙山宋金時期

宋朝時期,邙山已“無卧牛之地”,因此北宋皇帝大多葬於洛陽盆地東部。
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邙山被改名為太平山,稱舊名者按照違反規制論處。 [6] 

邙山明朝時期

明朝時期,明太祖第二十五子伊厲王葬於邙山,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亦葬於邙山。 [25] 

邙山邙山陵墓羣

邙山陵墓羣是中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朝代幾十個帝王的陵墓及數以千計的皇族、大臣、將士的陪葬墓,此外還有散佈在邙山各處的名人貴族墓羣。

邙山帝王陵

邙山臨近京都洛陽,山雖不高,但土厚水低,宜於殯葬,所以各朝代的帝王都選擇魂歸此處,邙山帝王陵主要有八座東周王陵、五座東漢帝陵、兩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晉皇陵、六座北魏皇陵、一座後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另有七座後主皇帝陵,分別是蜀漢後主劉禪東吳後主孫皓、南陳後主陳叔寶、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後蜀後主孟昶吳越國王錢俶、南唐後主李煜此外,還有四十餘座東周東漢曹魏後梁後唐後晉北宋等朝代帝王陵分佈在邙山周邊的洛陽盆地內,與邙山帝王陵合計八十餘座,可見密度之大。 [2] 
邙山東部是曹魏、西晉帝陵區,魏晉兩朝除過葬在洛陽萬安山的魏明帝高平陵和洛河灘上的魏廢帝曹髦陵外,其他葬在邙山的全部以山為陵,現已基本摸清帝陵位置分佈,但各陵身份尚未確認。
中部的邙山東周王陵不封不樹,上世紀1928年天降暴雨,衝開了其中一座王陵,加拿大懷履光、美國人華爾納等聞訊趕來,脅迫當地農民將周王陵盜掘一空,此後的五年,他們又把周圍的幾座周王陵全部盜掘,出土文物近萬件,全部被運送至國外,國內僅存三件文物分別收藏在洛陽博物館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流失海外的文物主要分佈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日本、英國等國的博物館中,另有數千件文物分別在世界各國的私人手中,由於王陵被盜一空,墓主是哪幾位周天子難以考證。
邙山東漢陪葬墓羣 邙山東漢陪葬墓羣 [14]
西部的東漢、北魏帝陵及帝陵陪葬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存有封土墓900多座,後農民平整土地種田蓋房等活動,推平了許多封土較小的墓,到了二十一世紀,僅存封土大墓300餘座,多呈覆鬥形或圓錐形,最大者直徑在150米以上,高50餘米,小者直徑多在15到40米之間。已發掘的墓葬中,有用大磚黃腸石壘砌而成,形制巨大;也有規模較小的土洞。出土的大量墓誌,內容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關係等,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邙山名人墓

邙山陵墓羣分段 邙山陵墓羣分段
在邙山,除了數量巨大的帝王陵外,還葬有許多歷朝歷代的名人,著名的有商代伊尹,不食周慄的伯夷叔齊;東周的萇弘縱橫家蘇秦張儀;秦相呂不韋;西漢文學家賈誼赤眉軍首領樊崇;東漢天竺大師竺法蘭攝摩騰,定遠候班超,強項令董宣;曹魏千里駒曹休;西晉文學家石崇;北魏權臣爾朱榮;唐代詩人杜甫王之渙孟郊,宰相狄仁傑劉幽求武則天男寵薛懷義,大書法家顏真卿;北宋名臣石守信;明代福王,書畫家王鐸;另有白居易邵雍、二程、文彥博范仲淹姚崇張説褚遂良等葬在邙山周邊的洛陽盆地。 [2] 

邙山位置境遇

邙山位置 邙山位置
邙山橫卧於洛陽北側,黃河南岸,屬於崤山支脈。東西綿亙190餘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洛陽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又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處所。
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遺址,這是新石器時期黃河中游地區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

邙山主要山峯

邙山主要有平逢山谷城山宜蘇山翠雲峯首陽山等三十三峯,自西向東,一字排開。 [16] 

邙山平逢山

平逢山 平逢山
平逢山海拔451米,位於孟津新安的邙山一帶,是炎黃母族有蟜氏的生活地, [17]  炎黃二帝的誕生地,被稱為“炎黃故里”。 [27]  黃帝的龍馬歸葬於平逢山頂,即“龍馬古堆”。 [21] 

邙山宜蘇山

宜蘇山 宜蘇山
宜蘇山位於孟津縣橫水鎮,是伏羲女媧之母華胥氏的活動地,被稱為“華胥故都”。也是第十世炎帝建都地。山上有華胥廟、炎帝洞等,七夕節便來源於宜蘇山的七夕祭活動。 [20] 

邙山鳳凰山

鳳凰山
鳳凰山(3張)
鳳凰山海拔336米,是邙山主峯之一, [18]  位於洛陽孟津縣平樂鎮,其名取自《詩經·大雅》“鳳凰鳴矣,於彼高崗”。周成王定都洛邑後,率羣臣宴遊,見山上鳳凰飛舞,故命名為鳳凰山。 [19]  北魏時,馮氏家族墓地在這裏,其中馮熙馮誕皆曾封王,因此別稱馮王山。 [22] 

邙山翠雲峯

翠雲峯 翠雲峯
翠雲峯海拔150米,其上樹木森森,蒼翠如雲,故名翠雲峯。 [4]  道家始祖老子曾在翠雲峯上煉丹養生,道教開山祖師張道陵也曾在翠雲峯上修煉,翠雲峯因而成為道教發祥地, [23]  有“道源”、“祖庭”之稱。 [24] 

邙山首陽山

首陽山 首陽山
首陽山海拔359.1米,為偃師境內邙山的最高峯。其名取自“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商朝滅亡後,伯夷叔齊二人隱居於首陽山,不食周粟,絕食而死。 [15] 

邙山道教文化

邙山一隅 邙山一隅
相傳老子曾在邙山煉丹,山上建有上清宮以奉祀老子。附近還有道教寺觀呂祖庵下清宮等古建築。

邙山邙山戰事

  • 兩魏首戰
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七月,發生東西魏爭奪河南的重大戰役。東魏將領侯景圍困金墉城,被李弼擊敗,侯景率兵夜逃。次日,宇文泰帶兵追殺侯景,反而陷入侯景在邙山佈下的陣中,險些被擒。西魏援軍及時趕到,大敗東魏軍,救出宇文泰。西魏撤軍後,東魏權臣高歡卻又夜襲金墉城,併成功奪回洛陽,此戰以東魏獲勝而告終。 [25] 
  • 兩魏再戰
東魏武定元年(543),高仲密因妻子被高歡之子高澄調戲,叛降西魏,虎牢關落入西魏手中,宇文泰大軍抵達洛陽,高歡領兵10萬到黃河北岸。宇文泰放火船東下燒河橋,沒有奏效,高歡渡黃河,據山佈陣,宇文泰主動進攻,被高歡探知。東魏大將彭樂率騎兵深入敵營,俘獲5個親王和各級官員共48人,東魏軍乘此全線出擊,斬首3萬餘級,宇文泰狼狽逃脱。次日,宇文泰從降兵口中瞭解到高歡位置,猛攻中軍,高歡坐騎被射死,狼狽逃跑,差點被賀拔嶽之弟殺死。後來西魏軍失利,高歡進軍到陝州,弘農王思政空城計嚇退高歡。 [3] 
  • 蘭陵入陣
北齊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周聯合突厥伐齊,宇文護派十萬大軍圍攻洛陽。北齊皇帝高湛蘭陵王段韶斛律光救援洛陽。由於周軍強大,齊軍不敢前進。段韶利用謀略打敗周軍,蘭陵王率五百騎兵乘勝追擊,衝進北周包圍圈,直抵金墉城下。守城齊兵軍心大振,內外夾攻,突破重圍,大敗周軍,解洛陽之圍。此戰使蘭陵王威名大振,士兵們作《蘭陵王入陣曲》以頌之。 [25] 
  • 隋末戰亂
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王世充率兩萬兵馬進攻疲憊的瓦崗軍,瓦崗軍首領李密在邙山南麓應戰。王世充到達後,先派數百騎兵攻打單雄信,瓦崗軍損失慘重;又夜遣兩百餘騎兵入邙山,於凌晨發起猛攻。李密大敗,逃往洛口倉,休整時,軍中內奸作亂,致使王世充再度偷襲成功,降俘瓦崗軍十餘萬人。此戰為王世充稱帝奠定了基礎。 [25] 
  • 抗日戰爭
1944年五月中旬,日軍大舉進攻洛陽,國民黨第14軍94師守洛陽城,15軍64師守西工、65師守北邙,15軍的軍部就設在北邙上清宮,軍長武庭麟率將士死打硬拼,1萬多名抗日官兵血灑翠雲峯。在日軍的多次進攻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上清宮成為一片廢墟,偌大一座道觀,只剩下翠雲洞。 [25] 

邙山相關傳説

邙山邙山巨蛇

邙山上發生過一件歷史奇聞,即唐玄宗時期天竺高僧善無畏降服邙山巨蛇一事。
《舊唐書·志·卷十七》記載:“天寶中,洛陽有巨蛇,高丈餘,長百尺,出於芒山下。胡僧無畏見之,嘆曰:‘此欲決水洛城。’即以天竺法咒之,數日蛇死。祿山陷洛之兆也。”
能被官修正史收錄,可見邙山巨蛇並不只是簡單的民間傳聞。該蛇“高丈餘,長百尺”,按照1唐尺=31.209釐米計算,邙山巨蛇高3米多,長31米。這在當時震驚中外,唐人請來天竺高僧善無畏出面解決。善無畏本是東印度國王,後因厭倦王室爭鬥而出家,遊歷諸國,閲歷頗深。來到中國後,受到了唐玄宗親自慰問。善無畏觀察邙山巨蛇的行為舉止,感嘆道,這條巨蛇準備引水漫洛城。於是用法咒對其進行攻擊,幾日後蛇死。這件事的發生時間存在爭議。兩唐書均記載是天寶年間,而善無畏早在開元二十三年就已經圓寂。“天寶”可能是史官誤記或有意為之。舊唐書聲稱此事是安祿山攻陷洛陽的前兆,而安史之亂又叫天寶之亂,將時間記為“天寶”,便可順理成章地與天寶之亂聯繫上,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因此,此事的發生時間更有可能是在開元年間。另有説法認為,降服巨蛇的人並非善無畏,而是善無畏的弟子,他們以善無畏的名義降服了巨蛇,此説法避開了時間誤差。但不論是哪種説法,如今都難以考證,更多謎底有待考古揭曉。 [25] 

邙山二童追蟒

相傳很久以前,崑崙山上住着一位老道和他的兩個小弟子,他們整天在一個仙洞裏修行。一天,老道對兩個弟子説:“我要去天外一個朋友那裏作客,這口大鍋裏煮的是從東海抓來的一條蟒,鍋下面要不時架上柴禾燒,鍋內要不時地加水,千萬記住!”説完騎鶴而去。
這樣,兩弟子就天天給鍋下架柴,鍋內加水。一晃幾百年過去了,師傅還沒有回來,兩個小弟子有點急,就下山去了。一路上他們玩得開心,但總放心不下師傅交待的事,於是就在一家酒店買了些酒肉匆忙趕回。可是,火早已熄滅了,水也被黃蟒喝乾了,只見那一條黃蟒正向東海方向逃去,所走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黃水道。他倆慌忙沿着黃水道追去。這條蟒拐彎留下的水道,就是九曲黃河。
師傅回到仙洞,一看鍋底火已熄滅多時,鍋裏黃蟒不在了。連叫小弟子也不應聲,什麼都明白了。他大叫道:“兩個小畜牲放走了孽蟒,使它又要禍害人間了。”立即騎鶴追去。
兩個小弟子追到天黑,眼看着蟒逃進了東海,正想休息,老師傅騎鶴趕到。大喝一聲:“畜牲!你倆使黃蟒給人間留下了災害,那你倆就永遠守住這水道吧!”説完,兩個小弟子便變成了兩座山,一座在黃河北,叫王屋山;一座在黃河南,叫追蟒山,即今日的北邙山。 [26]  後來,黃河南岸的人們覺得追蟒山不好聽,就改叫邙山。

邙山牡丹傳説

邙嶺大道旁有牡丹園,年年花開,歲歲飄香。是誰種下了第一株牡丹?邙嶺一帶流傳着許多民間傳説。
相傳很久以前,北邙山上的一對夫妻從老鷹爪下救下一隻鸚鵡。鸚鵡知恩圖報,銜來一株靈芝。妻子吃了靈芝,生了個胖小子,取名鸚哥。多年後,瘟疫流行,鄉親們染病。鸚哥在南極仙翁的指點下,潛入天宮,從瑤池偷了一葫蘆救命金丹,撒向邙山。金丹落地生奇花,鄉親們用花根熬藥喝,都恢復了健康。因為這花是王母娘娘的金丹變的,眾人稱其為牡(母)丹。
另有傳説,窮小夥黃喜上邙山砍柴,常給山泉旁的紫牡丹澆水。紫牡丹變成美女報恩,幫黃喜生火做飯。她讓黃喜和自己輪流口含寶珠一百日,以助她化身凡人。不料,黃喜受石頭精蠱惑,吞下寶珠,感到渾身灼熱,跳入山泉。紫牡丹亦隨他投身山泉。後來,山泉旁長出黃牡丹和紫牡丹,並被移植到了城中的姚家和魏家,得名“姚黃”“魏紫”,被古人奉為牡丹花王、花後。 [7] 

邙山對外影響

邙山的影響波及海外。隋唐時期,洛陽是國際聞名的大城市,在外國人眼中美如天堂。當時有些韓國學子,把“日夜讀書後,欲遊洛陽天。為國立功德,芳名百世傳”當成座右銘,夢想到洛陽留學,獲得洛陽“綠卡”,長居洛城,死葬北邙。 [8] 
韓中文化交流會會長、韓國全國市道觀光協會會長姜元求先生談起洛陽時,唱起了兒時的歌謠《洛陽城》,歌詞大意是:“不妨看看洛陽的北邙山,多少英雄和美女埋葬在那裏……”
據説,受唐朝的影響,為表達對洛陽的崇敬和懷念,韓國人把漢城附近的一座山也命名為“邙山”。 [9] 

邙山衍生作品

邙山詩詞

東漢·梁鴻《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顧瞻帝京兮,噫!宮闕崔嵬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31] 
漢末《後漢書·志·第十三》載童謠:“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晉·張載《七哀詩》:“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雲漢世主。”
唐·韓愈贈賈島》:“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着人間。”
唐·沈佺期《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城中日夕歌鐘起,山上惟聞松柏聲。”
唐·白居易浩歌行》:“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古來如此非獨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唐·王建北邙行》:“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着黃金無置處。
唐·張籍《北邙行》:“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車前齊唱薤露歌,高墳新起日峨峨。朝朝暮暮長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於土。寒食家家送紙錢,鴟鳶作窠銜上樹。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遊。”
金·元好問《臨江仙》:“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仰首望飛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元·張養浩山坡羊·北邙山懷古》:“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雲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10] 
明·楊慎廿一史彈詞》“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説甚龍爭虎鬥。”
邙山
邙山(5張)
明·薛瑄《北邙行》:“北邙山上朔風生,新冢累累舊冢平。富貴至今何處是,斷碑零碎野人耕。”
明·汪廣洋過北邙山》:"北邙山上多青楸,北邙山下有荒丘。青楸搖落荒丘在,風雨悽悽狐兔愁。" [13] 

邙山小説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道人説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11] 
第九十七回,李紈想着:“姐妹在一處一場,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雙,惟有青女素娥可以彷彿一二,竟這樣小小的年紀,就作了北邙鄉女!”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