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俊賢

(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合成專家)

鎖定
李俊賢(1928年3月10日-2024年3月20日),男,漢族, 生於四川省眉山市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合成專家,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原院長。李俊賢長期從事推進劑及聚氨酯研究。 [1] 
1950年,李俊賢畢業於四川樂山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現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化學工程科,同年8月參加工作;1950年—1956年,在東北化工局瀋陽化工研究所擔任中試車間副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957年,被調到國家化工部俄文訓練班學習;1959年—1960年,受組織派遣,到蘇聯中央化學委員會有機化學研究所做研究實習工作;1960年—1966年,擔任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70年—1992年,在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先後擔任院長兼總工、院總工程師;1992年—2000年,擔任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1年11月,獲得全國敬業奉獻模範 [23] 
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 [24] 
中文名
李俊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日期
1928年3月10日
逝世日期
2024年3月20日
畢業院校
國立中央技藝高等專科學校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    別

李俊賢人物生平

1928年3月,李俊賢出生在四川省眉山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李氏族人的資助下,李俊賢得以繼續讀書。
1947年8月—1950年8月,李俊賢在四川樂山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現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化學工程科學習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欲到成都求職,恰巧東北化工部入川招人,李俊賢冒着“將耳朵凍掉”的危險去了東北。
1950年9月—1956年10月,在東北化工局瀋陽化工研究所擔任中試車間副主任。
李俊賢
李俊賢(7張)
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6月—1957年7月,被調到國家化工部俄文訓練班學習。 [2] 
1958年1月—1958年12月,在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
1959年1月—1960年1月,受組織派遣,到蘇聯中央化學委員會有機化學研究所做研究實習工作。
1960年1月—1966年5月,擔任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1966年6月—1970年3月,擔任化工部青海黎明化工廠總工程師。
1970年4月—1992年10月,在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先後擔任院長兼總工、院總工程師。
1992年11月—2000年10月,擔任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2000年10月—2010年1月,在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技術委員會工作。 [3] 
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 [24] 

李俊賢主要成就

李俊賢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據2020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李俊賢主持參與了偏二甲肼、一甲基肼、魚推-3燃料、丁羥膠等產品的研製,迄今仍應用在長征系列火箭、先進魚雷、衞星和飛船等裝備上。提出“保軍轉民”方向,主持組建了國家反應注射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取得50多項成果。 [1] 
李俊賢研製成功氯胺法制偏二甲肼,滿足了多種導彈的需要,生產裝置及產品質量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研製成功一甲肼,滿足了高效農藥及長壽命衞星姿態控制需要;以硝酸酯為主要組份研製了魚推-3燃料,產品質量達美國熱動力魚雷用燃料的先進水平,現已用作中國熱動力魚雷的推進劑;參與主持了固體推進劑用端羥基聚丁二烯的中試研究,滿足30多種火箭、導彈型號的需要。
1968年2月,由李俊賢主持研製的用於人造衞星發射的高性能化學推進劑——偏二甲肼終於誕生了,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973年9月,上級向黎明化工研究所下達了研製魚雷推進劑的任務,簡稱796燃料,李俊賢主動承諾,按預定時間提供所需批量大於噸級的796燃料,及時滿足魚雷研製需要。
1992年,李俊賢應邀到中國國外參加一個國際學術會議,發現一個高科技含量的PU材料,初步判斷將來會在中國有很大市場,回到中國後,李俊賢親自查閲資料,制訂實驗方案,終於研發成功這種材料,李俊賢建議並開展了消減氟利昂PU硬泡研究工作,很快研發成功替代技術,並快速推廣,生產出中國國內第一台綠色冰箱。 [4] 
  • 實驗室建設
20世紀80年代初,李俊賢就在黎明化工研究院推動組建了專門實驗室,提出以反應注射成型為重點,同時研究原料和助劑,共取得了20多項成果,為中國RIM-PU 工業從關鍵原料、助劑、配方、加工工藝直至製品生產的成套技術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研究院內建成了年產3萬套的轎車零部件生產線、年產1萬噸聚氨酯組合聚醚生產線、年產3000噸改性異氰酸酯生產線、年產1000萬件的轎車緩衝止位塊生產線、年產3000噸聚氨酯預聚體生產線和年產2萬件的聚氨酯彈性體制品生產線等,李俊賢並組建了“國家聚氨酯反應注射成型工程技術中心”和“中國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聚氨酯分中心”。 [5] 
  • 團隊建設
李俊賢作為團隊帶頭人,領銜組建“河南省反應注射成型新材料創新型科技團隊”。 [6] 
  • 學術論著&發明專利
據2020年3月中國院士館官網顯示,李俊賢主編聚氨酯工業手冊一部,發表論文40餘篇,獲授權專利十餘項。 [1]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9年
《塑料工業手冊——聚氨酯》
李俊賢
1997年
《化工百科全書第26分冊》
李俊賢
化學工業出版社 [7] 
  • 科研獲獎
獲獎年份
獲獎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1998年
一甲基肼研製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95年
液體單元基推進劑魚推-3等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91年
聚氨酯反應注射成型
“七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
1989年
氯胺法制高純偏二甲肼的合成工藝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86年
在化學推進劑原材料研製六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表現突出
化工部科技成果獎
1978年
偏二甲肼的研究和開發
全國科學大會獎 [8] 

李俊賢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12年8月,李俊賢分別擔任河南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兼職教授、碩博導師,先後培養出碩士生20多名。 [6] 
  • 講座報告
2004年12月10日,李俊賢為河南科技大學師生作題為《國內外火箭推進劑進展》的報告。 [9] 
2011年9月22日,河南科技大學開元校區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俊賢做客河南科技大學講壇,為200餘名師生作了一場題為“火箭推進劑”的報告。 [10] 
  • 基金設立
2018年6月8日,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黨委接受李俊賢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名義捐贈的300萬元,設立博士創新基金和困難幫扶基金。 [11] 

李俊賢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稱號
1987年
重大貢獻先進工作者
1987年
先進科技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
1988年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89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1990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1年
中國科學院七五重大科研任務先進工作者 [12] 
2014年11月
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13] 
2019年11月
中國好人榜 [11] 
2019年12月
河南省道德模範 [14] 
2021年5月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河南省推薦候選人(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18] 
2021年6月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19-20] 
2021年7月
入選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名單 [21] 

李俊賢社會任職

李俊賢先後兼任國家科委新型化工材料專業組成員、國防科工委火箭固體推進劑專業組副組長,華東化工學院、北京化工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國家科委發明獎評選特邀評審員,化工部科技進步獎專業評審成員,中國化工學會理事會及33、34屆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理事、秘書長、高級顧問,中共河南省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政協委員(2003年1月—2007年1月),中共十五大代表,河南省政府參事等職務。 [15] 

李俊賢人物評價

李俊賢是中國化學推進劑領域的開拓者之一,聚氨酯工業的奠基者之一 [1] (中國院士館評)
李俊賢中國化學推進劑原材料專業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反應注射成型技術領域的開拓者 [16] (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評)
李俊賢同志在6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視國家需要高於一切,始終將科研目標鎖定在國際先進水平上,鎖定在滿足國家航天和國防事業創新發展的需要上,以一名共產黨員的風範,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紮實苦幹、追求卓越,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重大科技獎項,為中國國防科工事業做出重要貢獻,李俊賢同志是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是共產黨員的時代典範,是中國化工系統幹部職工的一面旗幟 [17]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評)

李俊賢人物貢獻

2021年7月消息,李俊賢捐贈了畢生積蓄300萬元用於設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創新和幫扶困難同事。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