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河

鎖定
伊河,是中國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源於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陶灣鎮,流經嵩縣、伊川,蜿蜒於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4.8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
伊河、洛河撐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歷史學家稱讚為“東方的兩河文明”。中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就在伊河兩岸。
中文名
伊河
古    稱
鸞水,伊水、伊川
流經城市
欒川、嵩縣、伊川、洛龍區、偃師
發源地
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境內
注入河流
洛河
河流長度
全長264.88公里
流域面積
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南洛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北部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南省洛陽市

伊河幹流概況

伊河幹流走向

伊河,古名鸞水,源於陶灣鎮三合村悶頓嶺。《山海經》載:“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載:“伊水出上魏山”。蔓渠山或上魏山,均為悶頓嶺之古名。《地理志》日:“出熊耳山”。20世紀50年代後,地質工作者多次考察勘探,悶頓嶺的山體結構及地質特點,均屬伏牛山系,故所謂“出熊耳山”之説有誤。伊河沿伏牛山北麓與熊耳山南麓之間,西東流向。由源頭至潭頭鄉湯營村出境入嵩縣,經伊川、龍門、偃師,在顧縣鎮楊村匯入洛河(洛始稱伊洛河,而後入黃河),全長264.88公里,總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
伊河欒川縣段 伊河欒川縣段
欒川縣境,境內自陶灣鄉三合村悶頓嶺發源地,經陶灣鄉、石廟鄉、欒川鄉、城關鎮、廟子鄉、大清溝鄉,至潭頭鄉湯營村伊河出境處,計11公里,流域面積1053多平方公里,河牀寬度百米左右,水面寬10-20米不等,年均徑流量3.68億立方米。 [1] 
嵩縣境,從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人境,沿外方山與熊耳山之間西南向西北流經嵩縣的舊縣、大章、德亭、何村、紙房、城關、庫區、飯坡、田湖9鄉鎮69個村,在田湖鎮千秋村出境(海拔150米),伊河出嵩境,人伊川。嵩縣段河牀總長80公里,流域面積1731平方公里,河牀平均寬度1500米,常年有水,平均流量每秒10立方米,旱季最小流量每秒1.1立方米(1978年4月),雨季最大流量每秒4800立方米(1982年7月)。 [2] 
伊河嵩縣段 伊河嵩縣段 [3]
伊川縣境,由嵩縣田湖鎮入縣境,流經酒後、鳴皋、葛寨、白元、平等、城關、水寨、彭婆等8鄉(鎮)、66行政村,至城關鎮的郭寨村入洛陽市郊龍門境。境內幹流41.3公里,流域面積943.4平方公里。 [4] 
在洛陽市洛龍區(原郊區)境內,由龍門鎮魏灣村入境,至李樓鄉西石壩出境,境內長17公里,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河道流向東北,河牀為砂卵石結構。年平均徑流量14.9億立方米,徑流深224.4毫米。1993年,在龍門橋下游250米處設橡皮壩,長302米,形成水面44公頃,蓄水量89萬立方米。 [5] 
偃師縣境,伊河自西向東,北岸流經後石罷、黃莊、王莊、相公莊、西田村、東田村、寧莊、前王、王七、甄莊、仝莊、趙莊街、東莊、嶽灘;南岸流經西馬村、西棘、康莊、白塔、黑龍廟、楊灣、新民、袁村、東石罷、草店、門店、西彭店、高崖、趙寨、半個寨、王岔溝、段灣、苗灣、任莊、顧縣、安難、棗莊、楊村。偃師段西馬村至村楊和洛河口長37公里,佔伊河全長347公里的10.7%,流域面積56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9.9%,河牀最寬處(東石罷)3.2公里,最窄處(安灘)0.38公里,縱坡出龍門口一由幾百分之一變綏到1/3000左右。河牀由卵石、泥沙構成,滲水性好。由於落差小,泥沙沉積最大,河中多沙洲,不能通航。 [6] 
伊洛匯流處(左洛河,右伊河) 伊洛匯流處(左洛河,右伊河) [7]

伊河河道特徵

河道上下形態各異,從源頭到廟底,彎曲多,落差大。從廟底至廟子,由西向東流向,形成40公里長的寬谷地帶,至廟子兩河口,出現直角轉折,改為由南向北流向,至潭頭古城,形成長50公里的峽谷地帶,兩岸山坡陡峻,河槽狹窄,遷回曲折,水勢湍急,有多級跌水出現。過古城後,又直角轉折為由西向東流向,水勢平緩,形成潭頭寬谷盆地。 [1] 
伊河河道大致從源頭到崖口(嵩縣)為上段。河長154公里,其中峽谷段為100公里。具有峽谷和盆地交替的特點。源流出自深山區,廟底到廟子為長達40公里的寬谷和河岸平原。廟子到故城河流穿切太古代結晶岩系而過。形成長約50公里的大清溝長峽谷。這一段平均谷深250米左右。谷坡陡峻,河槽狹窄,平時水面寬20~40米,水流很急,並有多級跌水出現。伊河過古城後,先後經過3個盆地(潭頭—中、下營—故縣)。分別為3個峽谷所隔開,形成一束一放,寬窄谷相間的串珠狀態。其中以送兜溝至崖口一段最長,達27.5公里,上段河道比降雖然不大,平均5,但流路迂迴曲折。多次成直角轉折,彎曲度達2.27。崖口以下為下段,河長114公里,下段雖有兩個峽谷,但都短小,陸渾峽僅0.1公里,系河道切過火成岩而成。龍門峽長1.5公里,為切穿石灰岩而成,其餘絕大部分河段谷寬丘淺,地勢平坦,在伊川境谷寬平均為3~6公里,伊河在龍門峽谷,兩岸更加開闊,河道寬展。一般水面在60~150米。整個下段河牀落差減小,僅為上段比降的1/3,因此愈往下游泥沙沉積愈甚,且河道直向東北流去,彎曲度僅1.21。 [8] 
伊河峯洪過龍門石窟 伊河峯洪過龍門石窟

伊河水文特徵

欒川縣境,伊河徑流量,受降水、地形、植被和生產活動等綜合影響,尤以受降水影響明顯。每年6-8月,欒川年均降水量為421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是為汛期。日降水量大於或等於50毫米,成為暴雨,河水猛增,引起山洪暴發,伊河上游的洪水,每年至少2次或數次出現。最大的洪峯流量是1954年8月1370立方米/秒,為伊河歷史上的最高記錄。就連被稱為“七五八大洪發”的1975年8月,自5日起,連降大雨7天半,伊河洪峯流量為503立方米/秒,亦遠遠低於1953年和1954年的洪峯流量。一般年份為200立方米/秒左右。流量最小年份為1976年的23.4立方米/秒。
伊河的主流及支流,從降水—產流—匯流—形成徑流過程中,挾帶泥沙進入河流。洪水含沙量最多年為1981年,每立方水含沙210公斤,最少年為1984年,每立方水含沙31.6公斤。一般年份為百公斤左右。輸沙量最多年為1996年,全年輸沙量達54.9億噸,最少年為1976年,全年輸沙量為2.4億噸,一般年份為10-30億噸之間。輸沙率最大年份為1966年,洪流輸沙率為17.4公斤/秒,最小年為1976年,為0.678公斤/秒,一般年份為10公斤/秒左右。 [1] 
據龍門和陸渾水文站有關資料記載,20世紀初至1988年,伊河出現比較大的洪水流量有六次:1931年1.03萬立方米/秒,1937年7180立方米/秒,1943年6480立方米/秒,1954年5740立方米/秒,1958年6850立方米/秒,1982年6648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5立方米/秒。 [4] 
偃師縣境,1952年以來(龍門水文觀測站資料),伊河最大流量650立方米/秒,相應海拔高度(1958年7月17日);最小流量0.43立方米/秒,相應海拔高度148.65米(1955年6月26日);最高海拔154.5米,相應流量5550立方米/秒(1983年7月30日),最低海拔148米,相應流量約0.68立方米/秒;年均含沙量2.93千克/立方米,1965年至1978年年均徑流量為7.22億立方米。 [6] 
正常年景,伊河多在12月和次年元月結冰,冰層厚約2釐米。 [2] 

伊河主要支流

伊河欒川縣段

欒川縣段的主要支流有:
小河,古名庸庸水,源於白土鄉鐵嶺村廟子溝,自西向東流經白土鄉、獅子廟鄉、秋扒鄉,至潭頭鄉斷灘村匯入伊河,長44公里,流域面積616平方公里,河牀寬度50米左右,年均徑流量1.38億立方米,其支流長於10公里以上的有:白土河、羊道河等。
明白河,源於嵩縣車村明白川的暮糊山(牧虎山),由合峪鄉釣魚台村南2公里處入境,至廟灣村北2公里處出境入嵩縣,至前河匯入伊河。南北流向,長55公里,縣境內長32.5公里。境內流域面積236平方公里,河牀寬度40米左右。年均徑流量0.94億立方米。 [1] 

伊河嵩縣段

嵩縣段的一級支流41條,其中較大的有明白河、龍潭河、白鹿溝河、大章河、大王溝河、蠻峪河、五道溝河、呂溝河、沙溝河、武松河、黃寨河、賈寨河、高都河、焦澗河、洛溝河、八達河、滕王河、鳳陽河、吳村河等。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明白河、大章河、蠻峪河、焦澗河4條。 [2] 

伊河伊川縣段

伊川縣段的主要支流有:
伊河在伊川境內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白澤河、順陽河;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下的有杜康河、銀河、曲河、穆河、李圪墶河、幹河、閻沙河、沙河、永定河、丁惠河、江子河、張綿河、府店河、小黃河、馬營河等15條支流。幹流長度較短,流域面積較小的還有閔店、張莊、羅村、董村、樓子溝,窯灣,西草店、南申、水寨等處的9條小支流。
馬營河又叫前溪河,源自鴉嶺鄉韓注村,流經賈寨、胡坡、李莊、雙廟、雙廟寨、前黑羊、黑羊、北溝、魏家溝、馬營至槐樹街東北注入伊河。幹流全長10公里,流域面積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在上游幹流上修有雙廟水庫,中、下游有梁村溝、北溝支流,至村下700米處併為一條河流。
小黃河,源自鴉嶺鄉高溝村北,流經程嶺、劉溝、黃溝,至窯底村東北往入伊河。幹流全長4公里,流域面積5.5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幹流上修有劉溝水庫。
李屹墶河,又名浥澗河,源自鴉嶺村北,流經高溝、北窩溝、許溝至李屹墶村東注入伊河,幹流全長6.5公里,流域面積9.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1967年在幹流上游修有北窯溝水庫。
府店河,一名小北河,又名土溝河,源自鴉嶺鄉西許溝村,流經康溝、石窯、南北府店,至縣城東北注入伊河。幹流全長6.3公里,流域面積9.0.1立方米/秒。
銀河,因河水發白呈銀色而得名,源自宜陽縣大西溝村,由北到東南流經魏莊、坡頭寨、宋店、馬回營至馬回北入伊河。幹流全長16公里,流域面積8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建國後修有建設、洞子溝、銀河水庫,並在中游支流上修增產水庫。
順陽河,源自宜陽縣董王莊鄉鄧莊,流經宜陽縣的三里坡、東莊和伊川縣的沿村、徐陽、張村、孫村、業寨、舊寨、鳴皋等村,至大元東村北注入伊河。於流全長20公里,流域面積120.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公0.2立方米/秒。1958年,鳴皋公社在上游宜陽縣陡溝村附近,修建有陡溝小2類水庫。後因伊川、宜陽兩縣在水庫庫區和灌區受益方面發生糾紛,故把該庫交宜陽縣管理。中游建有裕羣水庫(小2類)。
幹河,源自宜陽縣立頂山一帶,流經鄧嶺、喬莊、雷溝、石窩、邢莊至幹河村東北注入伊河。幹流全長25公里,流域面積67.6平方公里。幹河系母子河,上段河牀上面有水,中段河牀下面有水,下段因受地層結構的影響,河牀上下很少有水,故名幹何。1969年,鳴皋公社在宜陽縣董王莊公社雷溝村修建一座小型I類水庫。
沙河,源於腦子山,幹流長5公里,流域面積7平方公里。流經田園、上李、官莊至渠旺村西南入伊河。
閻沙河,源於腦子山、絕金頂一帶。千流長10.5公里,流域面積52.7平方公里。流經南王、白窯、柴莊、三王,至呂寨村西南入伊河。
杜康河,《水經往》記載,康水源出牛山,匯於伊,長10裏,俗傳杜康酒出於此。康水,即杜康河,牛山,即葛寨鄉黃兑村南的小山。杜康河發源於葛寨鄉黃兑行政村牛山懷自然村,流經黃兑,汝陽縣的上、下蔡店、紙房、窯灣等復入伊川境,經白元鄉的辛莊、上水磨、白元、良寨至夏寶入伊河。幹流全長17.5公里,流域面積74.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
永定河,源自娘娘山,流經茹店、高溝、揚寨、富留店至土門村西南注入伊河,幹流全長11.5公里,流域面積4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在汝陽縣庫頭村,伊川縣修有楊察小2類水庫。
白洚河,《水經注》稱白洚河河為大狂水。《孟子·滕文公(下)》載:“水逆行為洚。洚水者,洪水也。”該河源自登封縣黃龍洞山,自東向西,從潁陽鄉張門村入伊川境,經半坡、江左、白沙、水寨四鄉,於水寨鄉姬磨村西南入伊河,幹流全長48公里,流域面積4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至公0.4立方米/秒。全流域建有劉窯、宋窯兩座中型水庫,程村、尹灣、丁惠、龐窯、範寨五座小型1類水庫及十八座小型2類水庫。
穆河,源自呂店鄉分水嶺,流經苗溝、曹溝、申圪墶南衙北往入伊河。幹流全長15.5公里,流域面積31.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1立方米/秒。幹流修有苗溝水庫,北支流建有曹溝、申圪墶兩座水庫,南支流建有司馬溝、申鋪兩座水庫。
曲河,又名小狂水,源自江左鄉張窯村,由東到西流經馮溝、邢坡、許營至彭婆西北注入伊河。幹流長20公里,流域面積83.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1立方米/秒。1961年在幹流上修有掉劍溝、牡丹溝水庫,並在北支流修有梁溝水庫。
丁惠河,古稱湮水,發源於江左鄉獅子頭山南。《山海經》載:狂水西南與湮水合流(湮水即今丁惠河),湮水源出於湮谷(獅子頭山南)。丁惠河系白洚河的第一大支流,流經三峯寺、尹灣、丁流至下磨村東注入白洚河。幹流全長18.5公里,流域面積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1957年後,幹流上修有蓮花河、吳溝、尹灣、馬河灣、丁惠五座水庫,支流修有東楊溝、張村、姚溝三座水庫。
江子河,又名江左河,系白洚河第二大支流。《洛陽縣誌》載:“舊志·姜佐水,謂太公釣此,非是。”源自江左鄉歪嘴山南,流經楊窯、程村、五里頭、江左、孟家窯,至二郎廟入白洚河,幹流全長14.5公里,流域面積52.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最0.2立方米/秒。1957年後,修有程村、聯辦、王窯三座水庫,支流上修有魏村、段村、九龍口、上菜園四座水庫。
張綿河,又叫沙園河,源自葛寨鄉張綿村南絕金頂北,流經張綿、沙園、南坪、煙澗,至白元鄉雙頭村北流入伊河。幹流全長14公里,流域面積4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幹流上修有東石門水庫,中游支流上修有前富山水庫。 [4] 

伊河偃師縣段

偃師縣段,主要支流有:
馬澗河,其上游為柏峪河,源於香爐寨東峽柏峪溝中。向北流經東坡、馮窯、楊樹廟後,折西經安樂、喬家寨、珍珠泉入九龍角水庫。同時,入九龍角水庫的還有來定河(源於香爐寨西峪中,西北流經馬窯、玉皇泉、馬跑泉、珍珠泉入庫)和稻田河(源於馬鞍山西峪中,出峪西北經曹窯、郝家寨折東北經丁窯入庫)。水出庫後稱馬澗河,北流與車李溝水相匯(車李溝水源於車李窯西山澗中,東流經馬窯、郭灣、任窯、李窯、西牛窯,折向東北入馬澗河),經齊家窯、屯寨入馬澗河水庫。以下經馬河、張灣、吳家灣、丘河、化寨、盆窯入陶化店水庫。
瀏澗河,由瀏河、澗河合流,故名。瀏河原名劉水,因春秋時這裏有劉子國,後人將劉字加水旁而得今名。該河源於西管茅南峪中,東流折向西北經西管茅入夏後寺水庫,又西北流經任才村、盧村注入瀏河一庫。同入一庫的還有孫寨之水(該水源於劉莊南山澗中,經雙泉入庫)。出庫北流經西齊家窯入瀏河二庫,又經鄭窯折向西北入擂鼓台水庫。澗河,原名公路澗河,源於董村百步嶺黃草谷堆東溝,經楊家溝北下,穿郭村於翟寨之間,又向東北流經引禮寨、陶家村入擂鼓台水庫。同入該庫的河流還有鐵窯河(鐵窯河亦名合水。上源為四道溝水,出谷折向西,和三道溝水、二道溝水相匯,西流匯頭道溝水至山張,北流稱鐵窯河),該河經鐵窯、馬寨、曹寨,流向東北入擂鼓台水庫。瀏河、澗河、鐵窯河合於擂鼓台水庫後,北流經程子溝、崔河入陶化店水庫。
馬澗河、瀏澗河入陶化店水庫後,下游河道北經李灣,繞白雲嶺出溝至顧縣北注入伊河。
沙河,源於寇店鄉五龍東南山澗中。出澗流向西北,入沙河一庫。又北流經王窯、高窯入沙河二庫。出庫至馬寨偕水泉溝水(水泉溝水源於水泉口之南山澗,出澗向北經水泉口、石窯、沙河三庫至馬寨入沙河),經馬寨、東朱村、西韓寨、沙溝、二教塔、陳家窯入沙河五庫。出庫折向西北,經蘇家窯、武屯、龐村、彭店入伊河。
東沙溝河,源於肖村南寨之間的南峽中。出谷西北流經西寨轉北,經呂橋、郜寨、姬家橋、水牛溝、彭店寨入伊河。
酒流溝河,源於上徐馬東北峪中。出峪流向東北,經水牛溝入陳溝水庫。出庫折而西北入酒流溝水庫。後注入伊河。
諸葛溝河,源於上徐馬西北峪中,出峪後向西北流經下徐馬、草嘴,入諸葛水庫。出庫入伊東渠。 [6] 

伊河河道治理

伊河幹流治理

伊川縣境內,伊河沿岸多山,河牀落差大,河道極不穩定;下游支流多,匯水面廣,一到汛期,洪水暴漲,氾濫成災。建國前,沿河羣眾為了生活,也曾自發組織起來,搞些零星治理,但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冬春築堤修石垛,夏季即被洪水沖毀,勞民傷財,所以,人們稱伊河為“瞎龍河”。20世紀60年代起,沿河羣眾開始修復何堤,初步治理出2萬餘畝新老灘地。但由子缺乏全面規劃和組織,在治理方法上各行其事,上下游、左右岸之間你擠我頂,出現了不少難以解決的爭灘造地糾紛。在工程措施上,隨河就勢,修堤圍灘造地,且工程質母差,無論順堤橫堤,全部為沙石料堆築而成,均系臨時性措施,工程修建位置不當,結果造成堤壩常被沖垮。由於工程修建位置不當,加劇了河道縱橫向變形,羣眾稱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嚴重威脅村莊和羣眾的安全。自20世紀70年代起,伊河干流治理才逐步開始以加強堤防為主的治理方式。到1985年底,伊河兩岸已有堤防77公里,改灘淤地2.97萬畝。 [9] 
嵩縣境內,伊河河牀落差大且寬窄不一,汛期水勢兇猛,主流左右滾動,危害兩岸村莊、農田。崖口以下,河道展寬,水流漸緩,泥沙沉積,河牀逐年抬高,汛期洪水氾濫成災。1954年和1963年,河南省水利廳技術人員曾兩次對崖口至樊店、崖口至高都河口進行系統治理規劃。1964年,洛陽地區對陸渾以下河段做了治理規劃,本照“除害為主、結合興利”的方針,開展河道治理工作,到1986年底,除陸渾水庫和青溝水庫外,在伊河一、二級支流上建小型水庫16座,沿河改灘23處,修壩42公里,造地283公頃,保護村莊10個1.6萬人,保護耕地900公頃。1987年後,河道治理速度加快,規模加大。陸渾水庫以上的舊縣、大章、德亭、何村、紙房、城關和水庫以下的田湖臨河鄉鎮先後在伊河沿岸建成石料漿砌堤壩。1995年10月28日,城區伊河北大堤整治工程開工。土地局、螢石礦、高都川沙金礦、祁雨溝金礦、店房金礦、前河金礦、水利工程隊7個單位運用機械化施工,堆築土石方22.35萬立方米。1996年3月20日始,何村、紙房、城關、庫區、大坪、閻莊6鄉鎮萬餘名勞力對堤壩迎水坡進行護砌,當年10月完工。新築伊河大堤從伊河橋至北店街賈寨川口,長1430米,壩高6.12米,頂寬12米,迎水坡比1:1.3,背水坡比1:1.5,分設4道涵洞。2000年底,伊河堤壩建設總長108公里,保護人口5萬餘人。 [10] 

伊河支流治理

建國後,隨着伊河的治理,其支流也結合蓄水工程和水土保持進行了治理。根據不同情況,伊川縣確定了“山坡挖塘,山溝修庫,何邊開渠,大溝築大庫,小溝築小庫,短溝築單庫,長溝分節築連環庫,的方針,本着“先治支溝,後治乾溝,上下游兼顧,的精神,各支流沿岸羣眾於1955年後開展了以修水庫、水塘、谷坊、環山渠,培地埂,植樹封溝,挖魚鱗坑為主的治理工作。1964年後,開展了“學大寨”運動,整修了不少水平梯田。山區、丘陵區實行‘以蓄為主”方針,興修了中小型水庫和水塘,控制流域面積404平方公里,總攔蓄能力達8889萬立方米,不僅為農田灌溉提供了水源,而且大大減輕了洪水的危害。1974年後,隨着伊河修築堤壩、改灘淤地,在部分支流河道也開展了以修堤築壩、改灘墊地、增加收益為主的河道治理。白濟河、沙園河、順陽河、杜康河等支流河道,都築了不少堤防工程,不同程度地減輕了供水的危害。 [9] 

伊河水利工程

伊河蓄水工程

陸渾水庫 陸渾水庫
陸渾水庫,位於伊河中游的嵩縣境內陸渾卡口處,1959年12月動工興建,1965年8月竣工,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灌溉、發電、養殖、城市供水和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1)型水庫。修建陸渾水庫,由嵩縣、伊川、汝陽、偃師、臨汝、鞏縣、孟津、宜陽、新安9縣的8萬民工參戰,歷時6年,斥資1.38億元。水庫建成後,庫容達到13.2億立方米,淹沒嵩縣伊河川區3348公頃肥沃良田。嵩縣人民為陸渾水庫的修建作出了巨大貢獻,保障了伊河下游城市、村莊、耕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黃河安瀾。陸渾水庫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至2000年底,利用水庫資源所產生的效益,僅防洪減災、灌溉發電、城市與工業供水5項累計達60.9億元,是水庫建設成本的60倍。同時也使嵩縣獲益匪淺,1986年-2000年,嵩縣利用水庫水域進行水產養殖,累計收益近億元;依靠水庫景區進行旅遊開發,收益超過4000萬元。陸渾水庫已成為嵩縣水產養殖、旅遊開發的亮點。
青溝水庫,位於伊河支流焦澗川九峪河上,為中型水庫,庫容1035萬立方米。 [2]  [11] 

伊河水電工程

伊河干流穿過嵩縣境,入境處海拔365米,出境處降為150米,落差215米,平均比降5.9%,境內水力藴藏量4.12萬千瓦,可開發量26752千瓦,已開發17488千瓦。伊河電站梯級開發規劃幹流水電資源共分16級,其中慄川境內10級,嵩縣境內6級7站,分別是:前河電站、(3000千瓦,已建),任嶺電站(2000千瓦,規劃),山峽電站(4100千瓦,規劃),栗子坪電站(1600千瓦,已建),新城電站(320千瓦,已建),陸渾水庫電站(10650千瓦,已建),鋪溝電站(1600千瓦,已建)。陸渾電站為調節式,其餘均為徑流式電站。
明白河屬伊河支流,發源於車村鎮銅河村,穿架川縣合峪鎮再人篙境,幹流長35公里,總落差1100米,流域面積353平方公里,分四級開發,童子莊水庫為該河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積35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7411萬立方米,電站裝機1500千瓦,設計年發電量564.9萬千瓦時,水庫上游規劃有三級電站,均在欒川縣境內。 [12] 
前河電站,位於舊縣鎮伊河干流,是洛陽市中小水電規劃伊河干流梯級開發第八級電站。1993年完成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委託洛陽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完成可行性報告,經黃委會和省水利廳審查通過,列入水利部1994年全國水電開發計劃。1994年8月16日,縣委、縣政府在舊縣召開前河水電站建設現場辦公會議,省水利廳副廳長李日旭出席,成立以縣長李佔朝為指揮長,縣委副書記劉湖鏡為政委,有關鄉鎮及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前河電站建設指揮部。10月23日,前河水電站開工。採取分段承包的施工形式,廠房樞紐由省水電工程二局承建;渠首壩由洛陽市水利工程處承建;渠道和隧洞開挖以民工建勤形式,由舊縣、大章、德亭3個鄉組織民工專業隊施工。1997年10月竣工發電,實際完成投資3670萬元。電站採用徑流式引水,在明白河匯入伊河處下游築壩,引水渠全長1900米,總裝機3x1000千瓦。電站由攔河樞紐、引水渠道、電站樞紐三大部分組成。渠首樞紐由渠首壩、衝沙閘和進水閘三部分組成。渠首壩為砌石連拱壩,壩頂高程436米,最大壩高19.3米,壩頂長131.5米,共設八跨連拱,中心跨度14.5米,壩頂以上調蓄採用插鋼板控制,進水閘和衝沙閘均佈置在壩左端。引水渠全長1936米,全線隧洞4座總長1146米,渡槽2座82米。電站樞紐由壓力前池、壓力管道、廠房、升壓站、尾水渠等組成。前池長17米、底寬20米、容積2390立方米,設計水位434.91米。三條壓力管道用現澆鋼筋鹼管。主廠房長27.07米,高19.34米,佈設3台單梁吊車。
山峽電站,1994年7月,完成勘測設計,委託省水電公司編制《山峽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裝機容量4800千瓦,總投資4000萬元。1995年11月10日,在洛陽市水利局召開山峽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論證會。1997年10月,舉行山峽電站開工典禮,因資金不到位,2000年尚未動工。 [13] 
大清溝電站,為伊河水力資源梯級開發工程之一,是20世紀末欒川縣內最大的水電站。築攔河壩引水,流量7.5立方米/秒,渠長2.27公里,水頭27米,裝機3x500千瓦。1975年11月動工,1980年8月建成,運行正常。年發電量630萬度。1983年大清溝至縣城架設35千伏輸電線路竣工,併入電網。 [14] 

伊河灌溉工程

陸渾灌區,總灌溉面積89333公頃。1986年,總乾渠自陸渾至汝陽縣內埠,全長45公里。東一干渠自內埠起經伊川、偃師、鞏縣至榮陽汜水河,全長138公里;東二乾渠自汝陽縣內埠至汝州市安溝水庫,全長52公里。1994年修建西乾渠,自梁圪壋至伊川縣鴉嶺,全長64.7公里,設計流量每秒12立方米,灌溉面積11180公頃。
青溝灌區,建於1962年。1986年,灌區轄閻莊、大坪、庫區3鄉19個村,幹、支渠全長34.53公里。總乾渠自青溝水庫至大坪鄉三圪壋,長5.52公里、斷面寬1.5米、高1.8米。一干渠從三圪壋分水閘至庫區鄉常店,長10.27公里;二乾渠自三圪壋分水至大坪鄉宋嶺,長8.14公里;三乾渠從主幹渠大坪鄉亂石扒至閻莊鄉黨灣,長10.6公里。1987年3月,三乾渠渠首以下護砌500米。1988年4月,一、二乾渠共2500米渠段擴寬加固(1米寬x0.8米高),其中一干渠擴寬1500米,二乾渠擴寬1000米。1995年3月,縣撥款5萬元,對渠道全線清淤。2000年,以工代賑投資20萬元,對總乾渠和一、二乾渠進行硬化,共硬化渠道1150米。2000年底,青溝灌區干支渠全長102.9公里,其中總乾渠5.52公里,支幹渠36.8公里,灌溉面積1487公頃。
伊北渠灌區,位於伊河北岸的何村、城關、庫區3鄉鎮,建於1958年3月,原名“躍進渠”,由香爐石伊河北岸引水過箭口河、蛤蟆崖、小河溝、於溝河、縣城、高都河、吳村河等,終點為陸渾嶺,全長2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747公頃,後因陸渾水庫蓄水,部分渠道被淹,1986年實際灌溉面積280公頃。1988年,山城輸水洞塌方堵死,伊北渠僅剩山城洞以上部分,長約8公里。1990年,投資10萬元,對箭口河倒虹吸設施進行修復改建。1993年,城區內渠道因城區建設被加蓋佔用。為保證渠道暢通,縣政府本着“以水養水,以渠養渠”的原則,下發《關於加強伊北渠縣城段開發管理若干事項的通知》,規定誰利用渠面建房,誰負責繳納每年每平方米6元的清淤費,因種種原因,此項費用歷年難以收取。至2000年,伊北渠的實際灌溉面積147公頃。
伊南渠灌區,位於伊河南岸,其前身為“樂豐渠”,流經紙房、庫區兩鄉,渠道自香爐石至庫區鄉崗上村,全長10.8公里,有效灌溉面積320公頃。1986年11月,修復紙房村渠段小水電站,裝機26千瓦。1987年渠首引水渠沿坡向上延伸1428米。1992年後因連年乾旱,渠水減少,旱時上游攔蓄澆地,渠水難以流到下游,加之渠道老化,下游村因不能澆地而拒繳水費,造成渠管所收不抵支,職工被迫輪流放假。1998年2月,伊南、伊北二所合併,改稱伊南、伊北渠道管理所。 [15] 

伊河流域概況

伊河及其幹流洛河,是洛陽地區的重要河流,不僅使流域內的經濟得到發展,而且孕育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被稱為伊洛文化。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伊洛二水之間。考古發掘和研究表明,這裏是公元前20世紀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劃的大型都邑。這裏有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宮殿建築羣,最早的封閉式官營手工業作坊區,最早的青銅禮樂樂器羣、兵器羣以及青銅器鑄造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雙輪車的證據等。這在當時的東亞大陸都是獨一無二的。二里頭文化遺址,是當之無愧的“最早的中國”、“華夏第一王都”,是黃河和長江流域這一東亞文明的腹心地區由“多元化”的邦國文明走向“一體化”的王朝文明的開始。 [16] 
伊河支流杜康河,傳説酒祖杜康造酒於此而得名。《水經注》記載,杜康河“源出牛山,會於伊,長十里”。牛山,伊川縣葛寨鄉黃兑村南的一座小山。杜康河自此流經汝陽縣蔡店鄉、伊川縣白元鄉,注入伊河。伊川、汝陽兩縣境內尤其是杜康河沿岸出土了眾多先秦時期的酒器、酒具,還發現了杜康造酒的遺蹟。兩縣依託這些歷史資源,在20世紀70年代先後恢復杜康酒釀製工藝,都一度成為國內白酒行業的知名品牌,遠銷海外。
伊河支流順陽河,源於宜陽縣董王莊鄉,經伊川縣鳴皋鎮注入伊河,《八百老虎鬧京城》、《韋大膽鬥鬼》、《神鑼》、《狐仙秀秀》、《黑畫孟》等傳説在鳴皋鎮一帶廣為流傳。
伊河支流乾河,與劉秀有關。傳説東漢末年,王莽追趕劉秀,劉秀策馬來到鳴皋鎮南,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眼看王莽緊追不捨,劉秀騎的馬卻口渴難忍,俯下身子痛飲河水。劉秀氣急地説:“喝,喝,喝,難道你能把水喝乾!”話音未落,大河頓幹,劉秀跨馬而去。後人便把這條河叫做幹河。
伊川盆地,有了杜康河等眾多支流的匯入,伊河中游水面變得開闊,水温升高,兩岸的窪地常年積水,從而形成特有的沼澤帶,為水稻生長提供了絕好的小環境。加上這段河牀佈滿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河水中富含眾多礦物質成分,使伊河川區的稻米格外香甜,和孟津縣會盟鎮一起,並稱洛陽兩大水稻產區。伊河川區水稻種植,主要分佈在鳴皋、平等、白元等鄉鎮,尤其以鳴皋鎮東部“姬家灘”產的大米最為有名,曾有“貢米”之説。洛陽市佔總土壤面積0.12%的水稻土,就主要分佈在鳴皋鎮汝陽縣小店、城關3個鄉鎮。 [17] 
龍門,位於伊河進入洛陽地區的邊界上。龍門歷史悠久。附近的廣化寺溝、郭家寨一帶發現有臼齒等豐富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龍門地區在地質史上滄桑之變的見證。龍門西山南端魏灣村北發現有四千年前原始社會晚期的聚落遺址,出土較多的石器和陶器,表明中國人的祖先早已在這裏生息繁衍。進入文明時代以後,夏禹治水,曾“鑿伊闕,通龍門”,《淮南子》、《越絕書》等古籍多有記載。東周稱龍門為“闕塞”、“伊闕”,蓋因其似門闕故名。龍門有石銘始於曹魏黃初四年(223年)伊水暴漲之記載。西晉時龍門又名“闕口”,築“山寺”於此,且於元康五年(295年)在兩山間平通石路。隋代始有“龍門”之稱。《元和郡縣圖志》載:“初,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耶?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議都焉。”因封建皇帝擬己為“龍”,故將正對都城皇宮的伊闕改稱龍門。
龍門自古為險關要隘和兵家必爭之地,歷代守禦或攻取洛陽者,大多於此佈陣激戰。公元前516年,“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汝寬守伊闕”。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在伊闕以南消滅韓、魏聯軍24萬。公元184年,東漢靈帝為防備黃巾軍,曾在洛陽四圍置伊闕等八關,龍門自此正式設關。公元620年,唐李世民圍攻洛陽,擊王世充,曾派“行軍總管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
伊河邊的龍門石窟 伊河邊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以南13公里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山崖上。因它近於都城,其勢天成,風景壯麗,石質優良,氣候温和,故而古人擇此為石窟開鑿之地。龍門石窟羣開創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3年)之際。據統計,兩山存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通),佛塔50多座。在整個石窟中,北魏造像約佔1/3,全部在西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和魏字洞等;唐代造像幾乎佔2/3,大部分在西山,自武則天時轉移到東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南洞、奉先寺大像龕、萬佛洞、極南洞和東山大萬伍佛洞、看經寺等。其中古陽洞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賓陽洞最為富麗堂皇;奉先寺大像龕規模最大,造像藝術極為精湛。因此可説龍門石窟是一處精深龐大、藴涵豐厚的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 [18] 

伊河相關消息

2021年7月20日,按照中部戰區命令,第83集團軍某工程防化旅抵達任務區。官兵們連夜戰鬥邊鋪設棉布,邊打孔裝藥,最終將炸藥按照預定方案埋設完畢。21日6時許,隨着一聲巨響,部隊組織爆破作業,成功在攔水壩在中間處形成約寬5米、深1米的新分洪口。目前水位已明顯下降,險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9] 
2024年3月20日,記者從龍門石窟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考古人員在伊河龍門段發現一件菩薩造像殘塊,初步推測為一件唐代圓雕菩薩半身像。 [20] 
參考資料
  • 1.    欒川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徐宣武 趙書信 谷德建 李志民 .欒川縣誌.1990-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9年2月:79-81
  • 2.    河南省嵩縣誌編纂委員會.嵩縣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6
  • 3.    伊河彎彎  .騰訊[引用日期2014-04-30]
  • 4.    李耀曾.伊川縣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11:55-57
  • 5.    洛陽市洛龍區史志統籌委員會 .洛陽市郊區志(1991-200):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環境資源人口-自然環境-水文
  • 6.    偃師縣誌編纂委員會 .偃師縣誌 :三聯書店出版社 ,1992-11 :162-165 .
  • 7.    伊洛匯流處(左洛河,右伊河)  .偃師市政府[引用日期2014-04-30]
  • 8.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黃河水系
  • 9.    李耀曾 .伊川縣誌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11 :282-284 .
  • 10.    河南省嵩縣誌編纂委員會 .嵩縣誌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252 .
  • 11.    河南省嵩縣誌編纂委員會 .嵩縣誌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259 .
  • 12.    河南省嵩縣誌編纂委員會 .嵩縣誌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246 .
  • 13.    河南省嵩縣誌編纂委員會 .嵩縣誌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256-257 .
  • 14.    欒川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徐宣武 趙書信 谷德建 李志民 .欒川縣誌.1990-2000: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9年2月:277.
  • 15.    河南省嵩縣誌編纂委員會 .嵩縣誌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247-248 .
  • 16.    “發現中國”考察活動到洛陽偃師考察伊洛文化  .中國企業網[引用日期2014-04-30]
  • 17.    杜康河  .洛陽日報[引用日期2014-04-21]
  • 18.    洛陽市志編纂委員會 .洛陽市志(龍門石窟志) :中州古籍 ,2000 - 12 :概述 .
  • 19.    爆破成功!伊河洪水已經按照預定的方位和地點有序泄洪  .中部戰區[引用日期2021-07-21]
  • 20.    龍門石窟又有新發現 伊河河道發現唐代圓雕菩薩半身像  .大河網.2024-03-21[引用日期2024-03-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