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出身大族中山劉氏,青年時與范陽祖逖為友,枕戈待旦,聞雞起舞,志意雄豪。有文名,在洛陽時,與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等號稱“金谷二十四友”。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先從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永興二年(305年),劉琨奉東海王之命,率軍至長安,迎還因諸王之爭被迫離開洛陽的晉惠帝,封廣武侯。光熙元年(306年),官至幷州刺史,募得千餘人,冒險轉戰至晉陽,授大將軍、都督幷州諸軍事。建興三年(315年),晉愍帝授其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劉琨苦於力弱,與代王拓跋猗盧約定共討匈奴劉聰。羯人石勒進攻樂平,劉琨不聽箕澹勸阻,悉發其眾反擊,全軍覆沒,遂放棄長期堅守的幷州,到薊城投奔幽州刺史鮮卑人段匹磾,並結為兄弟。建武元年(317年),段匹磾推劉琨為大都督,歃血為盟,傳檄各地共討石勒,會師襄國。
[2-4]
建武二年(318年),段匹磾堂弟段末波被後趙天王石勒收買,段匹磾與劉琨的關係遭到離間,最終劉琨為段匹磾縊殺。東晉朝廷追贈侍中、太尉,諡號為愍。
[68]
劉琨僅存詩《扶風歌》《答盧諶》《重贈盧諶》3首。強烈表達了效忠祖國、抗敵禦侮的壯志和壯志未酬英雄末路的悲憤之情。慷慨悲壯,深摯感人,後世廣為傳誦。
[69]
- 別 名
- 劉中山
- 字
- 字越石
- 所處時代
- 西晉
- 民族族羣
- 漢族
- 出生地
- 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
- 出生日期
- 271年
- 逝世日期
- 318年6月22日
- 主要成就
- 據守晉陽,發展生產
- 主要作品
- 《重贈盧諶》《胡姬年十五》
- 本 名
- 劉琨
- 家世信息
- 中山劉氏
劉琨人物生平
編輯劉琨早年經歷
劉琨經常參與石崇舉辦的金谷集會,與一眾名士詩歌唱和,其詩文頗受時人的嘉許。
[2]
當時,晉惠帝闇弱。皇后賈南風專權,其外甥賈謐亦權傾一時。劉琨、劉輿兄弟與石崇、歐陽建、潘岳、陸機、陸雲、左思等都投於賈謐門下,號為二十四友。
[40]
劉琨效力諸王
主詞條:八王之亂
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廢殺賈南風,掌握了朝政。
[42]
其親信孫秀弄權,因劉琨素來輕侮於己,免去了他的官職。
[43]
但司馬倫的世子司馬荂是劉琨的姐夫,且素與孫秀不睦
[44]
。劉琨因此又得到司馬倫的委任,在其幕府任記室督,後改任從事中郎。
[45]
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廢黜晉惠帝
[46]
,篡位稱帝,以司馬荂為皇太子,又以劉琨為太子詹事。
[47]
當時,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各據一方,並聯合起兵,共討司馬倫。
[48]
三王之中以司馬穎兵鋒最盛,一直打到朝歌(治今河南淇縣)附近的黃橋。
[49]
司馬倫以劉琨為假節、冠軍將軍,讓他和孫秀之子孫會率三萬宿衞兵,抵禦司馬穎,結果卻大敗而回。
[4]
不久,司馬倫兵敗。晉惠帝復位,以司馬冏輔政。
[50]
司馬倫、司馬荂父子及孫秀等一眾黨羽皆被殺。
[51]
但劉琨因“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不但得到司馬冏的特赦,還被拜為尚書左丞,後又改任司徒左長史。
[52]
永興元年(304年),晉惠帝在司馬顒部將張方的脅迫下,遷都長安。東海王司馬越乃於次年(305年)自徐州舉兵,欲迎惠帝還都洛陽。
[57]
司馬虓亦舉兵響應,被司馬越委任為豫州刺史。
[58]
劉輿升任潁川太守,其父劉蕃獲授淮北護軍。
[59-60]
但豫州刺史劉喬拒絕受命,在司馬顒的支援下攻司馬虓於許昌,同時聲討劉輿、劉琨兄弟之罪
[61]
。司馬虓不敵劉喬,與劉輿
[63]
、劉琨等逃往河北。
[62]
劉蕃夫婦則為劉喬所俘獲。
[64]
劉琨自幽州刺史王浚處求得八百突騎,不久渡河南攻,先破東平王司馬楙,隨後大敗劉喬,救出了父母。
[65]
司馬越此時亦進至蕭縣。劉琨出兵迎接司馬越,又攻殺劉喬長子劉祐。
[66]
劉琨出鎮幷州
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為了擴張勢力,派劉琨出任幷州刺史、加振威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劉琨帶領一千餘人輾轉離開首都洛陽,於307年(永嘉元年)春到達晉陽(今山西太原)。當時的晉陽經歷戰亂,已成一座空城。劉琨在左右強敵環俟的環境下安撫流民,發展生產,加強防禦。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成了晉朝在中原的少數幾個存留抵抗勢力之一。
[6]
當時的晉陽南面是強大的匈奴漢國,北面是正在崛起的鮮卑代國,東面是和段部鮮卑結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劉琨和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和前趙石勒等大將的戰鬥互有勝負。河南人徐潤因通曉音律得到劉琨的重用,但是此人無能而跋扈。奮威將軍令狐盛進言要劉琨除去徐潤,反被徐潤誣殺,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劉琨吸引了許多志願抗擊匈奴、羯人的志士,但他的政治軍事才能也使不少人離去。
[7]
建興元年(313年),晉愍帝繼位,封劉琨大將軍、都督幷州諸軍事,加散騎常侍、假節。建興三年(315年),劉琨被晉愍帝封為司空、都督並冀幽諸軍事。劉琨辭去司空,接受都督之職。不久,代王拓跋猗盧被其兒子拓跋六修殺死,拓跋普根平定叛亂也因病而死,劉琨在拓跋部作為人質的兒子劉遵同箕澹等率3萬餘人投奔劉琨。
[8]
劉琨依附段部
建興四年(316年),石勒出兵進攻幷州,劉琨不聽箕澹勸阻全軍盡出,中伏大敗,丟失幷州,隻身投奔幽州刺史、遼西鮮卑左賢王、假撫軍大將軍段匹磾,並與其結為兄弟。同年,劉曜攻破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劉琨令長史温嶠向司馬睿勸進。司馬睿稱帝后,加封劉琨為侍中、太尉,其餘官銜不變,並賜他名刀一把。
[9]
建武元年(317年),段匹磾以劉琨為大都督,率軍討伐石勒。結果段匹磾堂弟段末杯接受石勒賄賂,不肯進軍。劉琨因勢弱只得退兵。
[10]
劉琨含冤而死
太興元年(318年),段部鮮卑內鬥,段末杯擊敗段匹磾自任單于,並俘虜了劉琨的兒子劉羣。劉羣得到段末杯的厚待,便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但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11]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代郡太守闢閭嵩與劉琨部下將領企圖反叛段匹磾救出劉琨,因泄密而失敗。東晉權臣王敦派人密告段匹磾,讓他殺掉劉琨。劉琨聽説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説:“處仲(王敦)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12]
同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稱奉皇帝詔旨將劉琨縊殺,子侄四人同時遇害。劉琨時年四十八歲。東晉因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沒有弔祭劉琨。
[13]
劉琨死後,世子劉羣、姨甥盧諶、內侄崔悦等投奔遼西段末杯,而部下將佐大都投靠石勒。
劉琨軼事典故
編輯劉琨聞雞起舞
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5張)
劉琨吹笳退敵
劉琨善吹胡笳。曾有數萬匈奴兵圍困晉陽。劉琨見勢不妙,如與敵軍硬拼,必然兵敗城破,於是一面嚴密防守,一面修書請求援軍。過了七天援軍還未到,城內糧草不濟,兵士恐慌萬狀。劉琨登上城樓,俯眺城外敵營,冥思苦想對策。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於是下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帳下報到,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着敵營那邊吹起了《胡笳五弄》。他們吹得既哀傷、又悽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半夜時分,再次吹起這支樂曲,匈奴兵懷念家鄉,皆泣淚而回。
[16]
劉琨桓温之慕
大司馬桓温自認為雄姿英發,是司馬懿、劉琨一類的人物,但卻被人比作大將軍王敦,因此很不高興。桓温北伐歸來,帶回來一個老婢女。這老婢曾是劉琨的家伎。老婢一見桓温,便潸然淚下道:“公甚似劉司空。”桓温大喜,整冠問哪裏像?老婢答道:“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桓温大為掃興,抑鬱了好幾天。
[17]
劉琨贈詩盧諶
盧諶曾是劉琨麾下的中郎將。段匹磾領幽州,請求盧諶做自己的別駕。劉琨答盧諶詩:“情滿伊何?蘭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是説盧諶放棄自己而投奔段匹磾。後來,劉琨命箕澹(姬澹)攻打石勒,全軍覆沒,從此窮蹙而不能自守,於是率眾投奔段匹磾,被段匹磾所拘留。劉琨再贈盧諶詩:“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其詩託意欲以此激將盧諶而救急,盧諶不得要領。劉琨被害後,盧諶才開始上表以雪其冤。
[55]
劉琨文化造詣
編輯劉琨音樂
劉琨精通音律,創作了《胡笳五弄》(包括《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五首琴曲),在傳統的琴曲中加入北方遊牧民族的音調,描寫北方歷經戰亂的景象,抒發了思鄉愛國之情。
劉琨詩文
劉琨作品(6張)
劉琨傳世輯本
劉琨歷史評價
編輯《晉書》將劉琨與祖逖同列一傳,並在給予了非常中肯的評價:
史臣曰:“劉琨弱齡,本無異操,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及金行中毀,乾維失統,三後流亡,遞縈居彘之禍,六戎橫噬,交肆長蛇之毒,於是素絲改色,跅弛易情,各運奇才,並騰英氣,遇時屯而感激,因世亂以驅馳,陳力危邦,犯疾風而表勁,勵其貞操,契寒松而立節,鹹能自致三鉉,成名一時。古人有言曰:‘世亂識忠良。’益斯之謂矣。天不祚晉,方啓戎心,越石區區,獨御鯨鯢之鋭,推心異類,竟終幽圄,痛哉!”
[15]
劉琨死後,盧諶、崔悦等上表為其鳴冤時稱:“故司空、廣武侯琨,在惠帝擾攘之際,值羣后鼎沸之難,戮力皇家,義誠彌厲,躬統華夷,親受矢石,石超授首,呂朗面縛,社稷克寧,鑾輿反駕,奉迎之勳,琨實為隆,此琨效忠之一驗也。”
[15]
朱熹:“如劉琨恃才傲物,驕恣奢侈,卒至父母妻子皆為人所屠。今人率以才自負,自待以英雄,以至恃氣傲物,不能謹嚴。以此臨事,卒至於敗而已。”
[21]
丁耀亢:“劉琨處晉室式微之日,而能鳴劍從王,舞衣憤義。雖事功不成,志氣過人遠矣。惜其量盈器褊,中懷刻,殘殺善人,奄然憔悴,又安怪聞雞之業不終?”
[22]
王世貞:①(石崇)《思歸引》、《明君辭》情質未離,不在潘陸下,劉司空亦其儔也。《答盧中郎》五言,磊塊一時,涕淚千古。②餘每覽劉司空“豈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未嘗不掩卷酸鼻也。嗚呼!越石已矣,千載而下,猶有生氣。彼石勒段磾,今竟何在。
[23]
餘嘉錫:《開元佔經》百十五引京房曰:“雞夜半鳴,有軍。”又曰:“雞夜半鳴,流血滂沱。”蓋時人惡中夜雞鳴為不祥。逖、琨素有大志,以兵起世亂,正英雄立功名之秋,故喜而相蹋。且曰非惡聲也。此與尹緯見祆星喜而再拜,用心雖異,立意則同。
[54]
劉琨人際關係
編輯劉琨宗親
兄長:劉輿。
[27]
兒子:
侄子:
2、劉胤。
[30]
3、劉挹,東海王司馬越掾屬。
[31]
劉琨姻親
舅舅:郭奕,字泰業,太原陽曲人。歷任雍州刺史、尚書。
[34-35]
劉琨結義兄弟
1、拓跋猗盧,拓跋鮮卑人,代國王。
2、段匹磾,遼西段部鮮卑人,東晉幽州刺史。
[1]
劉琨史料索引
編輯劉琨影視形象
編輯1994年電視劇《東方小故事之聞雞起舞》:毛竹飾演劉琨。
- 參考資料
-
- 1.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漢中山靖王勝之後也。祖邁,有經國之才,為相國參軍、散騎常侍。父蕃,清高衝儉,位至光祿大夫。琨少得俊朗之目,與范陽祖納俱以雄豪著名。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10-29]
- 2.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時徵虜將軍石崇河南金谷澗中有別廬,冠絕時輩,引致賓客,日以賦詩。琨預其間,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 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年二十六,為司隸從事。太尉高密王泰闢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 4.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三王之討倫也,以琨為冠軍、假節,與孫秀子會率宿衞兵三萬距成都王穎,戰於黃橋,琨大敗而還,焚河橋以自固。
- 5.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又斬石超,降呂朗,因統諸軍奉迎大駕於長安。以動封廣武侯,邑二千户。
- 6.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永嘉元年,為幷州刺史,加振威將軍,領匈奴中郎將。……琨募得千餘人,轉鬥至晉陽。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琨翦除荊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獄。……在官未期,流人稍復,雞犬之音復相接矣。
- 7.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琨善於懷撫,而短於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河南徐潤者,以音律自通,遊於貴勢,琨甚愛之,署為晉陽令。潤恃寵驕恣,干預琨政。奮威護軍令狐盛性亢直,數以此為諫,並勸琨除潤,琨不納。……徐潤又譖令狐盛於琨曰:“盛將勸公稱帝矣。”琨不之察,便殺之。……盛子泥奔於劉聰,具言虛實。聰大喜,以泥為鄉導。
- 8.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愍帝即位,拜大將軍、都督幷州諸軍事,加散騎常侍、假節。……三年,帝遣兼大鴻臚趙廉持節拜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諸軍事。琨上表讓司空,受都督,剋期與猗盧討劉聰。尋猗盧父子相圖,盧及兄子根皆病死,部落四散。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率數百騎自平城撫納之。
- 9.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屬石勒攻樂平,太守韓據請救於琨,而琨自以士眾新合,欲因其鋭以威勒。箕澹諫曰:“此雖晉人,久在荒裔,未習恩信,難以法御。今內收鮮卑之餘谷,外抄殘胡之牛羊,且閉關守險,務農息士,既服化感義,然後用之,則功可立也。”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幽州刺史鮮卑段匹磾數遣信要琨,欲與同獎王室。琨由是率眾赴之,從飛狐人薊。匹磾見之,甚相崇重,與琨結婚,約為兄弟。是時西都不守,元帝稱制江左,琨乃令長史温嶠勸進……是歲,元帝轉琨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並贈名刀。
- 10.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建武元年,琨與匹磾期討石勒,匹磾推琨為大都督,喢血載書,檄諸方守,俱集襄國。琨、匹磾進屯固安,以俟眾軍。匹磾從弟末波納勒厚賂,獨不進,乃沮其計。琨、匹磾以勢弱而退。
- 11.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匹磾奔其兄喪,琨遣世子羣送之,而末波率眾要擊匹磾而敗走之,羣為末波所得。末波厚禮之,許以琨為幽州刺史,共結盟而襲匹磾,密遣使齎羣書請琨為內應,而為匹磾邏騎所得。……"匹磾雅重琨,初無害琨志,將聽還屯。其中弟叔軍好學有智謀,為匹磾所信,謂匹磾曰:“吾胡夷耳,所以能服晉人者,畏吾眾也。今我骨肉構禍,是其良圖之日,若有奉琨以起,吾族盡矣。”匹磾遂留琨。
- 12.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然琨既忠於晉室,素有重望,被拘經月,遠近憤嘆。匹磾所署代郡太守闢閭嵩,與琨所署雁門太守王據、後將軍韓據連謀,密作攻具,欲以襲匹磾。而韓據女為匹磾兒妾,聞其謀而告之匹磾,於是執王據、闢閭嵩及其徒黨悉誅之。會王敦密使匹磾殺琨,……初,琨聞敦使到,謂其子曰:
- 1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匹磾又懼眾反己,遂稱有詔收琨。……匹磾遂縊之,時年四十八。子侄四人俱被害。朝廷以匹磾尚強,當為國討石勒,不舉琨哀。
- 14.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三年,琨故從事中郎盧諶、崔悦等上表理琨曰:……太子中庶子温嶠又上疏理之,帝乃下詔曰:“故太尉、廣武侯劉琨忠亮開濟,乃誠王家,不幸遭難,志節不遂,朕甚悼之。往以戎事,未加弔祭。其下幽州,便依舊弔祭。”贈侍中、太尉,諡曰愍。
- 15.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2-06-08]
- 16. 古代樂器:胡笳 .中國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9-15]
- 17. 晉書:王敦桓温列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9-15]
- 18. 《晉書·劉琨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 19. 孫啓治、陳建華.中國古佚書輯本目錄解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
- 20. 詩品:晉太尉劉琨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3-09-15]
- 21.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五》 .文獻網[引用日期2014-09-14]
- 22. 《天史》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5-10-27]
- 23. 《藝苑卮言·卷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11]
- 24.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三》 .國學[引用日期2013-09-15]
- 25.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祖邁,有經國之才,為相國參軍、散騎常侍。
- 26.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聰遣子粲及令狐泥乘虛襲晉陽,太原太守高喬以郡降聰,琨父母並遇害。
- 27.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及齊王冏輔政,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之,拜兄輿為中書郎。
- 28. 劉義慶編、劉孝標註《世説新語》:温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温氏譜曰:“嶠父襜,娶清河崔參女。”〉
- 29.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及琨為匹磾所害,琨從事中郎盧諶等率餘眾奉羣依末波。……季龍皆優禮之,以羣為中書令。
- 30.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弟胤為琨引兵,路逢烏桓賊,戰沒。
- 31.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弟挹初為太傅、東海王越掾,與琨俱被害。
- 32.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挹弟啓,……啓為季龍尚書僕射,後歸國,穆帝拜為前將軍,加給事中。
- 3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啓弟述,……述為季龍侍中,隨啓歸國,拜驍騎將軍。
- 34. 《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二十六·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注引《晉諸公贊曰》:淮弟配,字仲南,有重名,位至城陽太守。……配弟鎮,字季南,謁者僕射。鎮子奕,字泰業。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10-29]
- 35.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輿字慶孫。雋朗有才局,與琨並尚書郭奕之甥,名著當時。
- 36.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趙王倫執政,以琨為記室督,轉從事中郎。倫子荂,即琨姊婿也。
- 37. 《晉書·列傳第十四》:崔悦,字道儒,魏司空林崔林曾孫,劉琨妻子之侄也。與諶俱為琨司空從事中郎,後為末波佐史。
- 38. 《晉書·温嶠傳》:平北大將軍劉琨妻,嶠之從母也。……初,嶠欲將命,其母崔氏固止之,嶠絕裾而去。其後母亡,嶠阻亂不獲歸葬,由是固讓不拜,苦請北歸。劉義慶編、劉孝標註《世説新語》:温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温氏譜曰:“嶠父襜,娶清河崔參女。”〉《晉書·盧諶傳》:琨妻即諶之從母,既加親愛,又重其才地。
- 39.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輿字慶孫。雋朗有才局,與琨並尚書郭奕之甥,名著當時。京都為之語曰:“洛中奕奕,慶孫,越石。”
- 40. 《晉書》卷40《賈充傳附賈謐傳》:謐好學,有才思。既為充嗣,繼佐命之後,又賈后專恣,謐權過人主,至乃鎖系黃門侍郎,其為威福如此。……渤海石崇歐陽建、滎陽潘岳、吳國陸機陸雲、蘭陵繆徵、京兆杜斌摯虞、琅邪諸葛詮、弘農王粹、襄城杜育、南陽鄒捷、齊國左思、清河崔基、沛國劉瑰、汝南和鬱周恢、安平牽秀、潁川陳眕、太原郭彰、高陽許猛、彭城劉訥、中山劉輿劉琨皆傅會於謐,號曰二十四友,其餘不得預焉。
- 41.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 42. 《晉書》卷59《趙王倫傳》:至期,乃矯詔敕三部司馬曰:“中宮與賈謐等殺吾太子,今使車騎入廢中宮。汝等皆當從命,賜爵關中侯。不從,誅三族。”於是眾皆從之。倫又矯詔開門夜入,陳兵道南,……遂廢賈后為庶人,幽之於建始殿。……倫尋矯詔自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一依宣、文輔魏故事。
- 4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逖兄弟素侮孫秀,及趙王倫輔政,孫秀執權,並免其官。
- 44.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妹適倫世子荂,荂與秀不協,復以輿為散騎侍郎。
- 45.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趙王倫執政,以琨為記室督,轉從事中郎。倫子荂,即琨姊婿也,故琨父子兄弟併為倫所委任。
- 46. 《晉書》卷4《惠帝本紀》:永寧元年春正月乙丑,趙王倫篡帝位。丙寅,遷帝於金墉城,號曰太上皇。
- 47. 《晉書》卷62《劉琨傳》:及篡,荂為皇太子,琨為荂詹事。
- 48. 《晉書》卷59《趙王倫傳》:時齊王冏、河間王顒、成都王穎並擁強兵,各據一方。秀知冏等必有異圖,乃選親黨及倫故吏為三王參佐及郡守。……及三王起兵討倫檄至,倫、秀始大懼。
- 49. 《晉書》卷59《成都王穎傳》:及齊王冏舉義,穎發兵應冏,……督護趙驤、石超等為前鋒。羽檄所及,莫不響應。至朝歌,眾二十餘萬。趙驤至黃橋,為倫將士猗、許超所敗,……又使趙驤率眾八萬,與王彥俱進。
- 50. 《晉書》卷59《齊王冏傳》:會成都軍破倫眾於黃橋,冏乃出軍攻和等,大破之。及王輿廢倫,惠帝反正,冏誅討賊黨既畢,率眾入洛,頓軍通章署,甲士數十萬,旌旗器械之盛,震於京都。天子就拜大司馬,加九錫之命,備物典策,如宣、景、文、武輔魏故事。冏於是輔政,居攸故宮,置掾屬四十人。
- 51. 《晉書》卷59《趙王倫傳》:梁王肜表倫父子凶逆,宜伏誅。遣尚書袁敞持節賜倫死,飲以金屑苦酒。……於是收荂、馥、虔、詡付廷尉獄,考竟。凡與倫為逆豫謀大事者:張林為秀所殺;許超、士猗、孫弼、謝惔、殷渾與秀為王輿所誅;張衡、閭和、孫髦、高越自陽翟還,伏胤戰敗還洛陽,皆斬於東市;蔡璜自陽翟降齊王冏,還洛自殺。
- 52.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及齊王冏輔政,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之,拜兄輿為中書郎,琨為尚書左丞,轉司徒左長史。
- 5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冏敗,范陽王虓鎮許昌,引為司馬。
- 54. 《世説新語箋疏:賞譽第八下》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2-06-10]
- 55. 《堯山堂外紀·卷十一·六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05]
- 56. 《晉書》卷59《長沙王乂傳》:及河間王顒將誅冏,傳檄以乂為內主。冏遣其將董艾襲乂,乂將左右百餘人,手斫車幰,露乘馳赴宮,閉諸門,奉天子與冏相攻,起火燒冏府,連戰三日,冏敗,斬之,並誅諸黨與二千餘人。
- 57. 《晉書》卷4《惠帝本紀》:成都王穎自鄴諷於帝,乃大赦,改元為永安。帝逼於河間王顒,密詔雍州刺史劉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以討之。張方大掠洛中,還長安。……冬十一月乙未,方請帝謁廟,因劫帝幸長安。……河間王顒帥官屬步騎三萬,迎於霸上。……二年秋七月,……東海王越嚴兵徐方,將西迎大駕。
- 58. 《晉書》卷37《高密王泰傳附范陽王虓傳》:會惠帝西遷,虓與從兄平昌公模、長史馮嵩等刑白馬喢血而盟,推東海王越為盟主,虓都督河北諸軍事、驃騎將軍、持節,領豫州刺史。
- 59.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及惠帝幸長安,東海王越謀迎大駕,以琨父蕃為淮北護軍。
- 60.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東海王越、范陽王虓之舉兵也,以輿為潁川太守。
- 61.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及河間王顒檄劉喬討虓於許昌,矯詔曰:“潁川太守劉輿迫協範王虓,距逆詔命,多樹私黨,擅劫郡縣,合聚兵眾。輿兄弟昔因趙王婚親,擅弄權勢,兇狡無道,久應誅夷,以遇赦令,得全首領。小人不忌,為惡日滋,輒用苟晞為兗州,斷截王命。鎮南大將軍弘,平南將軍、彭城王釋,徵東大將軍準,各勒所領,徑會許昌,與喬併力。今遣右將軍張方為大都督,督建威將軍呂朗、陽平太守刁默,率步騎十萬,同會許昌,以除輿兄弟。敢有舉兵距違王命,誅及五族。能殺輿兄弟送首者,封三千户縣侯,賜絹五千匹。”
- 62. 《晉書》卷61《劉喬傳》:惠帝西幸長安,喬與諸州郡舉兵迎大駕。東海王越承製轉喬安北將軍、冀州刺史,以范陽王虓領豫州刺史。喬以虓非天子命,不受代,發兵距之。潁川太守劉輿暱於虓,喬上尚書列輿罪惡。河間王顒得喬所上,乃宣詔使鎮南將軍劉弘、徵東大將軍劉準、平南將軍彭城王釋與喬併力攻虓於許昌。輿弟琨率眾救虓,未至而虓敗,虓乃與琨俱奔河北。
- 6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虓之敗,輿與之俱奔河北。
- 64.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豫州刺史劉喬攻范陽王虓於許昌也,琨與汝南太守杜育等率兵救之,未至而虓敗,琨與虓俱奔河北,琨之父母遂為劉喬所執。
- 65.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祖逖》:及虓領冀州,遺琨詣幽州,乞師於王浚,得突騎八百人,與虓濟河,共破東平王懋於廩丘,南走劉喬,始得其父母。
- 66. 《晉書》卷61《劉喬傳》:東海王越移檄天下,帥甲士三萬,將入關迎大駕,軍次於蕭,喬懼,遣子祐距越於蕭縣之靈壁。劉琨分兵向許昌,許昌人納之。琨自滎陽率兵迎越,遇祐,眾潰見殺。
- 67. 李定廣.中國詩詞名篇賞析上[M].2018 36頁
- 68. 劉琨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69. 江渤主編.文學家小詞典[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0.06.第23頁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