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軌

鎖定
趙軌(生卒年不詳),字玄軌,河南洛陽人。隋朝時期循吏,後魏廷尉卿趙肅之子。 [1] 
年少好學,行為檢點。北周時期,起家蔡王(宇文兑記室,遷衞州治中。隋文帝即位,授齊州別駕,頗有能名,考績連年第一。入朝為官,配合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歷任原州(楊爽司馬、硤州刺史,累遷壽州長史。晚年回鄉,卒於家中,時年六十二。有故事“趙軌還椹”流傳。
本    名
趙軌
所處時代
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洛陽

趙軌人物生平

趙軌是河南洛陽人。他的父親趙肅是後魏的廷尉卿。趙軌少年時好學,有操行。北周的蔡王(宇文兑)引薦他做了記室,因守貧刻苦而知名。後升官為衞州治中
隋高祖接受禪讓,成為皇帝,趙軌轉任齊州別駕,很有才能的名聲。他的東邊鄰居有桑樹,桑葚落到了他的家,趙軌派人把桑葚全都拾起來還給它的主人,他告誡他幾個兒子説:“我不是用這種行為求得名聲,想來大概是不是勞作得來的東西,不願意侵佔別人。你們應該把這話作為告誡。”
他在齊州四年,考核政績連續最佳。持節使者郃陽公樑子恭的文狀上奏朝廷,隋高祖很讚許趙軌,賜給他物品三百匹綢緞,三百石米,徵召他入朝做官。鄉親父老送別他的人各自擦眼淚説:“別駕在官任,水和火的小事都不觸犯百姓,因此不敢用一壺酒送別您。您清廉像水,我們斟上一杯水獻上餞行。”趙軌接過來把水喝了。
他到了京城之後,皇帝下令讓他與奇章公牛弘撰寫制定法律、命令、規則。當時衞王楊爽做原州總管,皇帝見楊爽年輕,因為趙軌做官的地方有名聲,任命趙軌做原州總管司馬
一次在路上夜行,趙軌身邊人的馬跑進了田地裏,馬踏壞了莊稼。趙軌停下馬等待到天明,查找莊稼的主人償付了錢才離開。原州百姓官吏聽到這件事,沒有誰不改變操行。幾年後,趙軌升官為硤州刺史,他安撫聚合各族人民,對百姓很有恩惠。不久,他被任命為壽州總管長史。
芍陂先前有五門圍堰,荒廢了也不修整。趙軌於是鼓勵督促人們和官吏,又開了三十六門圍堰,灌溉田地五千多頃,人們都依賴它們帶來的好處。趙軌為官期滿回到鄉里,在家中去世,時年六十二歲。

趙軌軼事典故

1500年前的隋代,實行廉政,宦居濟南的河南洛陽人趙軌,可以説是當時的一顆清官明星。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581年-618年),趙軌在齊州(治所在歷城,今濟南)做了四年的官。當時趙軌的官職是別駕,對全州的行政“總理眾務,職權甚重”。在如此優越的政治經濟環境裏,趙軌不謀任何私利。
趙軌勤於行政服務,功績卓著,受到朝廷嘉獎,後來被調至京城任職。趙軌的清正廉潔,尤為人們稱道,他不置家產,修身自勵,生活儉樸。趙軌這一切,深受百姓愛戴。在他上路進京的時候,人們夾道歡送。這時,一位老人貼近趙軌,把一杯清水捧給趙軌説,“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猶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如水,特此獻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趙軌深情地謝過老人,雙手接過水來乾杯,和百姓依依話別。
趙軌走後,濟南百姓久久流傳着這位清官的佳話。
佳話之一:有一年的秋天,趙軌的老朋友得知趙軌習慣深夜讀書。屆時,趙軌點燃沉香薰屋,幫助頭腦清醒。於是,那位老朋友給趙軌送來1斤沉香。當時,趙軌講了一則舊事,借題發揮,委婉地拒絕了這份珍貴禮物,“我家東鄰桑樹上的桑葚熟了,又大又紅,落在我家院子裏,滿地都是。我趕緊叫家人把桑葚撿起來送還鄰居。並藉機教育兒子:我絕不是藉此謀求虛名,只想這不屬於自己的勞動果實,不應該要,你們一定要以此為戒。”他的老朋友聽後,敬重趙軌這番談論的旨意,便把沉香帶回。
佳話之二:趙軌不僅修身自潔,對部下的約束也嚴。那是趙軌調到外地之後,有一次夜間出行,部下的馬匹誤入農田踩壞莊稼。趙軌隨即下令停止前進,原地待命。直到天亮找見農田主人,賠償損失後才率部繼續趕路。當地的官吏聞知此事非常感動,相約以趙軌為榜樣養成良好操行。 [2] 

趙軌親屬成員

父親:趙肅,後魏的廷尉卿。
兒子:趙弘安、趙弘智。

趙軌史書記載

《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