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名
- 賈島
- 別 名
-
賈瘦島
賈神仙
詩奴 - 字
- 閬仙、浪仙
- 號
- 碣石山人
- 所處時代
- 唐朝
- 民族族羣
- 漢人
- 出生地
- 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
- 出生日期
- 779年
- 逝世日期
- 843年8月27日
- 主要作品
- 《長江集》《詩格》《病蟬》《唐詩紀事》《題李凝幽居》《尋隱者不遇》
賈島人物生平
編輯賈島早年出家
元和五年(810年),賈島至洛陽,想要拜見孟郊,因遊趙北(今河北邯鄲、廣平一代)而未能見到。
[14]
同年,賈島拜訪了李益,並與其好友韋執中、諸葛覺在天津橋南共同創作了《天津橋南山中各題一句》詩。
[15]
同年冬,賈島至長安,作《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詩拜見張籍、韓愈,但當時韓愈已經去了洛陽,所以賈島只見到了張籍。
[14]
賈島還俗應舉
元和七年(812年)春,賈島在范陽,作《雙魚謠》詩。同年秋,自范陽赴長安,途徑易水賦詩。到長安後,居延壽裏,剛好趕上沈亞之落第東歸,賈島作《送沈秀才下第東歸》詩相送。同年,作《延壽裏精舍寓居》詩。
[17]
寶曆二年(826年),居長安升道坊,與張籍、姚合相唱和。同年,朱慶餘及第歸鄉,賈島作《送朱可久歸越中》詩相送。約在這一年,作《再投李益常侍》詩投送李益。
[24]
大約在這一年,他還作有《青門裏作》詩。
[13]
賈島貶謫入蜀
開成二年(837年)九月,因誹謗之罪,賈島被貶任為長江縣(今四川遂寧市大英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
[33]
[5]
途中寄《赴長江道中寄令狐相公》詩給宰相令狐楚。十月,行至梓州,東川節度使楊汝士召其觀冬設,大加禮遇,臨行時賈島作《觀冬設上東川楊尚書》詩。十月至十一月間,到達長江縣,隨後收到令狐楚寄贈的寒衣,作《謝令狐相公賜衣九事》詩相謝。
[34]
開成五年(840年)九月,賈島長江縣主簿任期滿,遷普州司倉參軍。
[34]
到普州後,普州刺史想要讓他做糾曹,賈島沒同意,並作《讓糾曹上樂使君》詩迴應。同年,作《訪鑑玄師侄》《寄柳舍人宗元》詩。
[35]
賈島官舍去世
賈島主要影響
編輯刻苦寫詩
賈島寫詩,以刻苦認真著稱。這在他自己的詩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無可上人》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誇張説法,但他吟詩常常煞費苦心卻真有其事。
也正是由於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彌補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終於在眾星璀璨的唐代詩壇贏得一席之地,並且留下許多佳作。如他的《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全詩骨氣開張,詩情宛轉。特別是“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一聯,對仗自然,妙語天成,灝氣流注,意境蒼涼,形象飽滿地傳達出詩人憶念朋友的一片深情。
又如他的《寄韓潮州愈》“此心曾與木蘭舟,直至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來華嶽,出關書信過瀧流。峯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捲盡,月明初上浪西樓”。寫盡賈島對韓愈的懸念和同情,並烘托出韓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闊,音節高朗,情韻悠長,足見賈島於平淡處見雋永的筆力。
再如他的《下第》詩:“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沉重地抒寫了自己落第後的痛苦心情。賈島一生很不得志,孤貧潦倒,宦途極艱,所以,他的詩作也以描寫孤峭幽靜的境界為主。但有時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鶻吟》:“俊鳥還投高處棲,騰身戛戛下雲梯。有時透露凌空去,無事隨風入草迷。迅疾月邊捎玉兔,遲迴日裏拂金雞。不緣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爾低!”依然是雄心不改,壯志難磨,仍幻想着有凌空搏擊的機會。他的思想中的這種激烈奮發的因素,還常常藉助於舊將、老將的形象宣泄出來。如他的《代舊將》:“舊事説如夢,誰當信老夫。戰場幾處在,部曲一人無。落日收病馬,晴天曬陣圖。猶希聖朝用,自鑷白髭鬚”。他的《代邊將》:“持戈簇邊日,戰罷浮雲收。露草泣寒霽,夜泉鳴隴頭。三尺握中鐵,氣衝星斗牛。報國不拘貴,憤將平虜仇。”他的《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他的《逢舊識》:“幾歲阻干戈,今朝勸酒歌。羨君無白髮,走馬過黃河。舊宅兵燒盡,新宮日奏多。妖星還有角,數尺鐵重磨”。這幾首詩無不是豪氣滿紙,風骨凜凜。
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於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如果寫一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後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覆的錘鍊,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後,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於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説的,至於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説,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後世影響
賈島在晚唐受到普遍的尊愛,影響頗大。
[25]
據李知文《賈島在唐詩發展史的地位》中統計,《全唐詩》中晚唐詩人懷念追和賈島的詩,達38首,大大超過了懷念追和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韋莊曾上疏請追賜賈島等進士及第,並授以拾遺補闕的爵位,最能體現晚唐文人對賈島的愛慕。以上可以表明,賈島詩在晚唐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審美觀念方面,具有廣泛的影響。歷代詩家多承認賈島在唐詩中自成一體的事實。
賈島在唐以後一直有重要影響。宋初,宋詩還沒有自己的風格,詩人多承五代餘風,以中晚唐詩人為宗,形成學習白居易、李商隱、賈島三派,可知賈島影響之廣泛。
宋末,江西詩人以書為詩,盲目摹仿古人,詩中堆砌典故,空洞無物。為了改變江湖詩人的這種習氣,四靈詩人倡導學習賈島。江湖詩人劉克莊,戴復古也曾學習和標舉賈島及晚唐詩風,後在民族危機的影響下,則轉而學習陸游。
晚明竟陵派詩人的代表鍾惺、譚元春,針對公安派擬古主義的傾向,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學習古人,不取古人的途徑,而取古人的“真精神”。他們所謂的“真精神”,即古人的“幽情單緒”“奇趣別理”,傾向於標舉賈島及其晚唐詩風。
賈島歷史評價
編輯唐代詩人李洞:①鶴外唐來有謫星,長江東注冷滄溟。境搜松雪仙人島,吟歇林泉主簿廳 。片月已能臨榜黑,遙天何益抱墳青 。年年誰不登高第,未勝騎驢入畫屏。(《過賈浪仙舊地》)②一第人皆得,先生豈不銷 。位卑終蜀土,詩絕佔唐朝。旅葬新墳小,魂歸故國遙 。我來因奠灑,立石用為標 。(《賈島墓》)
[36]
晚唐詩人韋莊:詞人才子,時有遺賢,不沾一命於聖明,沒作千年之恨骨。據臣所知,則有李賀、皇甫松、李羣玉、陸龜蒙、趙光遠、温庭筠、劉德仁、陸逵、傅錫、平曾、賈島、劉稚珪、羅鄴、方千,俱無顯遇,皆有奇才,麗句清詞,遍在詞人之口,銜冤抱恨,竟為冥路之塵。
[36]
南宋詩論家嚴羽:以人而論,則有:元祐體(李陵、蘇武),曹劉體(子建、公幹),陶體(淵明),謝體(靈運)……賈浪仙體……,楊誠齋體(其初學半山、後山,最後亦學絕句於唐人,已而盡棄諸家之體而別出機杼,蓋其自序如此也)。(《滄浪詩話·詩體》)
[38]
南宋官員王遠:浪仙以詩名世,傑出於貞元、元和文章極盛之後……孟郊死,為之哭不已,其詩與郊分鑣並馳,峭直刻深,羈情客思,春愁秋怨,讀之令人愛其工,憐其志,如聽燕趙之悲歌,蛾眉之曼聲,秦楚之哭,荊山之泣也。(《賈長江集後序》)
[29-30]
元代詩論家方回:①然則韓門諸人,詩派分異,此(項斯)張籍之派也;姚合,李洞、方幹而下,賈島之派也。(《瀛奎律髓匯評》卷二)
[37]
②賈浪仙五言律詩高古,平生用力至者,七言律詩不逮也。(《瀛奎律髓》)
[31]
明代詩論家胡應麟:①東野之古,浪仙之律,長吉樂府,玉川歌行,其才具工力,故皆過人。如危峯絕望,深澗流泉,並自成趣,不相沿襲。(《詩藪·外編》)
[26]
②曲江之清遠,浩然之簡淡,蘇州之閒婉,浪仙之幽奇,雖初盛中晚唐調迥不同,然皆五言獨造。(《詩藪·內編》卷四)
[37]
明代詩論家許學夷:①大曆以後,五七言律流於委靡,元和諸公羣起而力振之,賈島、王建、樂天創作新奇,遂為大變。②賈島七言律入錄者雖少,……皆清新峭拔,另為一種,與五言小異,亦為小偏。(《詩源辯體》)
[31]
清代校勘學家盧文弨:①長江詩雖不合雅奏,然尚有古意,讀之可以矯熟媚綺靡之習。(《抱經堂文集》卷十三《題長江詩集後》)② 餘於賈詩素不嗜,特以其近古貴之耳。繼又得何義門所評校,始悟其用意之深,幾乎無一字閒設。昔人以瘦評島、夫瘦豈易幾也?彼臃腫蹣跚者,正恐不能瘦耳。賈以瘦,故能成一家格。然此非館閣中所尚,惟可與山林中人共賞之。(《抱經堂文集》 卷十三《再題賈長江詩集後》)
[37]
現代詩人聞一多:由晚唐到五代,學賈島的詩人不是數字可以計算的,除極少數鮮明的例外是向着詞的意境與詞藻移動的,其餘的一般詩人大眾,也就是大眾的詩人,則全屬於賈島。從這觀點看,我們不妨稱晚唐五代為賈島時代。(《唐詩雜論》)
[36]
上海社會科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孫琴安:浪仙七律峻峭骨聳,而聲調流暢者少,時有佳句可摘,然終不及五律。姚(指姚合)、賈並稱,蓋在五律,七律則風骨各殊。賈專在煉句上,而姚則在篇章句法的活脱跳躑上。(《唐七律詩精評》)
[31]
賈島軼事典故
編輯賈島塵緣未絕
傳説賈島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餘,又迫於生計,便去當了和尚,法號無本。賈島因帶着一肚子牢騷出家,所以雖身在釋門,卻未能忘卻塵世的煩惱。他在洛陽為僧時,當局規定午後不得出寺。若換個出家人,不許出就不出。釋國無邊,何處不可修身養性?然而他覺得自由受縛,不能忍受。於是嘆道:“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
[41]
賈島還俗有約
賈島有個堂弟叫無可,也是詩人。當時兩人一道出家。賈島耐不住寂寞,殺了回馬槍;而無可仍在合掌向佛。賈島還俗時曾有約,將來仍出家,可一落塵網便被裹住。無可便寫詩提醒他,不要忘約。賈島説,我怎麼能忘啊?“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寄無可上人》)“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送無可上人》)。他對佛門的清靜,仍懷嚮往之情。但説是説,行動是行動,這兩者充滿矛盾。
[42]
賈島推敲由來
據説,有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朋友李凝。到了晚上,他才找到李凝的家,結果李凝不在。賈島在李凝的門上寫了一首詩《題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第二天,賈島騎着毛驢回家。路上,他想起昨晚寫的那首詩,覺得“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好,可能用“敲”字更妥帖一些。他一邊吟哦,一邊做着敲門、推門的動作,進了京城。這時,詩人韓愈的官轎迎面而來,賈島避讓不及,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隊中。韓愈停轎,問賈島為何如此。賈島也不膽怯,把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並説了自己的煩惱。韓愈聽後,想了一會兒,對賈島説:“還是用‘敲’字好些。敲門表示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用‘敲’字,使深夜時分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更好?”賈島覺得韓愈説得很有道理,連連點頭。從此,他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賈島奪卷忤宣宗
據説,賈島及第後寓居法乾無可精舍。一日唐宣宗微服出遊,行至寺中,聞人吟詩,便循聲登樓,見案上詩卷,便取來瀏覽。賈島在後面,一手奪走。他不認識唐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鮮食美服,哪懂這個?”事後十分緊張,伏闕待罪。朝廷給他一個長江縣主簿的小官,將他貶出長安。唐代有兩位詩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詩云:“騎驢衝大尹,奪卷忤宣宗。”李克恭詩云:“宣宗謫去為閒事,韓愈知來已振名。”
[42]
賈島郊寒島瘦
郊寒島瘦指孟郊和賈島,二人以苦吟著稱,因其平生遭際大體相當,詩之風格清奇悲悽,幽峭枯寂,格局狹隘窄小,破碎急促,且講究苦吟推敲,錘字煉句,往往給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被後世並稱為“郊寒島瘦”。最早提出這一評語的是蘇軾:“元輕白俗,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
[43]
賈島主要作品
編輯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餘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賈島史料索引
編輯賈島後世紀念
編輯據河北省《景縣誌》752頁載:“賈島村在縣城西南五十餘里。村旁有云蓋寺,為唐代詩人賈島仙出家的地方,久廢”。
賈島峪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西北,距房山路程20餘里。為“房山八景”之一。
2012年,賈島圖書館在房山賈公祠原址上落成開館,是京郊首座村級民辦圖書館。
[10]
4月23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區為迎接世界讀書日舉辦了賈島圖書館、紀念館開館暨房山區第十七個“世界讀書日”賈島詩歌朗誦會。
[11]
賈島賈島墓
賈島去世後,遺體安葬在安嶽縣城南安全山麓。在縣城南郊安泉山。長12米,寬、高各3米,砌石為垣。現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參軍浪仙之墓”。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安嶽縣令徐觀海(浙江錢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詩亭”,內陳歷代文人弔唁賈島的石刻詩文。後來的縣令斐顯忠又進行重建,並立牌坊,尚存。
賈島賈公祠
賈公祠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二站村,為紀念賈島而建。清康熙三十七年,時任房山知縣羅在公撥地30畝,在石樓鎮二站村籌建了賈公祠,由於歷史原因被拆毀。2003年,北京韓建集團自籌資金3200萬元對其進行修復。總佔地面積36188平方米,建築面積3040平方米,整個格局按唐代風格建造。
[11]
2005年竣工。重建的賈公祠由兩部分組成,西部是文化接待區,是兩重院落。其中陳列了紀念賈島的文字書畫,供人欣賞。東區是賈公祠的重點,前半部是由正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院落。正殿名為“騷壇異幟殿”,內有賈島塑像。
[9]
並有賈島在房山無相寺清居生活的壁畫。東配殿名為“瘦詩軒”,內有賈島與另一位詩人孟郊的並列塑像。壁畫表現了詩人為吟詩不辭辛苦的情景。西配殿名為“月下齋”,是表現“推敲”的故事。內有賈島與人生知己韓愈的塑像。壁畫再現了“推敲”發生的情景。
賈島衣冠墓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二站村。墓前建有石亭,亭中有石碣,為明代弘治年間所立。賈島墓原有賈公祠,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祠坐北朝南,三進殿宇。現存清代重修賈公祠碑記兩座,為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8]
賈島推敲園
- 參考資料
-
- 1. 賈島 .學習強國.2020-03-21[引用日期2020-03-21]
- 2. 唐才子傳·卷五·賈島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2-17]
- 3. 著名詩人賈島在四川 度過人生的最後六年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8-16]
- 4. 著名詩人賈島在四川 度過人生的最後六年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9-16]
- 5. 望仙台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4-12-23]
- 6. 西安城南26個公園名稱揭曉,2640畝長安公園正式亮相!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9-12-03]
- 7. 益西拉姆. 賈島之詩人形象: 在虛與實之間[J]. 中華文史論叢, 2013, (1):351-373,399.
- 8.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組圖)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1-03-18]
- 9. 發現者旅行指南編輯部.北京.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16.01:第219頁
- 10. 故宮等向賈島圖書館捐贈圖書 共捐圖書8000餘冊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3-18]
- 11. 賈島圖書館、紀念館在京城房山開館 單霽翔出席 .網易[引用日期2021-03-18]
- 12. 賈島故里文化座談會舉辦 .文旅中國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3-18]
- 13.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3頁
- 14.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4頁
- 15.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5頁
- 16.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6頁
- 17.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7-8頁
- 18.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9-10頁
- 19.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11-12頁
- 20.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13-16頁
- 21.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17-20頁
- 22. 陳伯海主編;孫菊園,劉初棠副主編;陳伯海書系主編;朱易安,查清華副主編.唐詩匯評 增訂本 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2646頁
- 23.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21-22頁
- 24.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21-22頁
- 25. 著名詩人賈島在四川 度過人生的最後六年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引用日期2021-07-29]
- 26. 李知文. 賈島評價質疑[J]. 貴州社會科學, 1993, (2):77-81,91.
- 27. 張忠綱主編.全唐詩大辭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0.09:第415頁
- 28. 劉楓主編.孟郊詩集:陽光出版社,2016.10:第172頁
- 29. 曾棗莊,吳洪澤著.宋代文學編年史 3.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04:第1377頁
- 30. 唐淑榮,史長義主編.賈島新評.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06:第194頁
- 31. 孫琴安著.唐七律詩精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06:第256頁
- 32.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27-30頁
- 33.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31-34頁
- 34.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34-37頁
- 35. 李嘉言著.賈島年譜:商務印書館,1947.09:第37-40頁
- 36. 杜景華. 賈島生平故里叢考[J]. 學術交流, 2000, (5):127-134.
- 37. 黃鵬. 賈島詩的淵源和影響[J]. 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 (3):26-30.
- 38. 胡嗣坤,羅琴著.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巴蜀書社,2005.03:第398-399頁
- 39. 胡傳淮主編;陳名揚,嶽敦雲,李寶山,胡云柯副主編.遂寧風雅:現代出版社,2017.01:第692頁
- 40. 著名詩人賈島在四川 度過人生的最後六年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引用日期2021-12-17]
- 41. 詩人賈島盛夏和詩謝友人 千年前鄭州已然那麼美 .今報網[引用日期2021-12-17]
- 42. 肖文苑.唐詩審美:百花文藝出版社,2018.01:第327頁
- 43. 劉光達.悦讀坊 你一定要知道的2000個文化常識: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7:第13頁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