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帝王

(漢語詞彙)

鎖定
帝王,歷史學家對封建君主的泛稱。“”與“”級別不同,夏商周三朝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死後在被祭祀時、其後世才稱其為帝,那時期的最高統治者稱神靈為。並且,各朝君主都在神主上寫有上古帝王之名,以示正統,或乞求得到庇佑。而自秦始皇開始,才有皇帝這一稱謂,秦時藩國附屬國的首領稱某王,理論上天下只能有一個君主,而有多個諸侯。
中文名
帝王
外文名
Emperor and King
拼    音
dì wáng
近義詞
君王 [3] 
反義詞
臣子 [3] 
詞    性
名詞
歸    類
人物稱謂詞
謙    稱
、寡、不穀(不善)、

目錄

  1. 1 漢語詞彙
  2. 釋義
  3. 出處
  4. 例句
  5. 2 數目
  6. 3 全表
  7. 三皇
  8. 五帝
  9. 夏朝
  10. 商朝
  11. 西周
  12. 東周
  13. 秦朝
  14. 西楚
  1. 西漢
  2. 新朝
  3. 玄漢
  4. 赤眉漢
  5. 東漢
  6. 三國
  7. 西晉
  8. 東晉
  9. 桓楚
  10. 十六國
  11. 南朝
  12. 北朝
  13. 隋朝
  14. 唐朝
  15. 武周
  1. 唐朝(復辟)
  2. 渤海國
  3. 南詔國
  4. 大禮國
  5. 大封民國
  6. 大長和國
  7. 大天興國
  8. 大義寧國
  9. 五代
  10. 十國
  11. 北宋
  12. 南宋
  13. 劉齊
  14. 遼朝
  15. 北遼
  1. 西遼
  2. 東遼
  3. 後遼
  4. 西夏
  5. 金朝
  6. 元朝
  7. 北元
  8. 明朝
  9. 大順
  10. 大西
  11. 南明
  12. 清朝
  13. 吳周
  14. 太平天國
  15. 中華帝國

帝王漢語詞彙

帝王釋義

[emperor]帝國的君主或最高統治者,實行終身制和世襲制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清· 黃宗羲《原君》 [2] 

帝王出處

《莊子·天道》 [3] 

帝王例句

1、泛指君主,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莊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
漢 賈誼 《過秦論》:“ 秦王 之心,自以為 關中 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清 唐甄 《潛書·室語》:“自 秦 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
2、五帝和三王的並稱。
《莊子·秋水》:“帝王殊禪,三代殊繼。” 成玄英 疏:“帝,五帝也。王,三王。三代, 夏 、 殷 、 周 。”
《史記·商君列傳》:“吾説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 [3] 

帝王數目

夏朝17位,商朝34位,周朝59位。
秦朝3位,漢朝30位,新朝1位(王莽),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4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9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西周東周和春秋戰國時期的王、公、侯都加進去,那就更多了,這些君王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王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30位。

帝王全表

以下凡加*號的,為追尊君主

帝王三皇

*燧人氏:簡稱燧人,尊稱燧皇,名:姬燧
*伏羲氏:簡稱伏羲,尊稱羲皇,名:姬羲
*神農氏:簡稱神農,尊稱農皇,即:炎帝,名:姬年,又名:姬石年

帝王五帝

*黃帝:姬元,字:軒轅,以“字”行、故又名“姬軒轅
*顓頊:姬顓頊,字:乾荒,以“字”行、故又名“姬乾荒
*帝嚳:姬(qūn),字“俊”,以“字”行、故又名“姬俊”
*:姬堯,字:放勳,以“字”行、故又名“姬放勳”
*:姬舜,字:重華,又字:都君,以“字”行、故又名“姬重華”

帝王夏朝

姒禹,尊稱“大禹”,字:文命,以“字”行、故又名“姒文命
太康:姒太康
仲康:姒仲康(又寫作:姒中康)
羿:姒(sì)羿,篡位
寒浞:姒浞,羿家臣篡位
(jiǒng):姒扃
(jǐn):姒廑
(史稱“夏桀”):姒桀,字“履癸”,以“字”行,故又名“姒履癸”

帝王商朝

(史稱“商湯”、別稱“成湯”):子履(lǔ),字:天乙,以“字”行、故又名“子天乙”
太丁子丁,字:以跌,以“字”行、故又名“子以跌”
太甲子至,廟號:太宗
沃丁:子絢(xuàn)
太庚:子辯
小甲:子高
雍己:子密
太戊:子伷(zhòu),廟號:中宗
仲丁:子莊
外壬:子發
河亶甲:子整
祖乙:子滕
祖辛:子旦
沃甲:子逾
祖丁:子新
南庚:子更
陽甲:子和
盤庚:子旬
小辛:子頌
小乙:子斂
武丁:子昭,廟號:高宗
祖庚:子躍
祖甲:子載
廩辛:子先
康丁:子囂
武乙:子瞿
文丁:子託
帝乙:子羨
帝辛:子受德,史稱:商紂王

帝王西周

*周文王姬昌:史稱“西伯昌
周成王姬誦
周穆王姬滿
周共王姬繄扈
周烈王姬囏(jiān) [1] 
周孝王姬闢方
周厲王姬胡
周宣王姬靜

帝王東周

周莊王姬佗
周惠王姬閬:第二次在位
周廢王姬帶:自立
周定王姬瑜
周簡王姬夷
周景王姬貴
周悼王姬猛
周元王姬仁
周安王姬驕
周懿王姬喜
附:諸侯國(周名存實亡,諸侯國很強大都開始稱王稱霸)
1.
1
前740年—前690年
51
前704年,自立為武王,楚開始稱王
2
熊貲
前689年—前677年
13

3
前676年—前672年
5

4
熊惲
前671年—前626年
46

5
熊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

6
前613年—前591年
23
一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7
前590年—前560年
31
出土楚國文獻寫作龔王
8
熊昭
前559年—前545年
15

9
熊員
前544年—前541年
4

10
熊虔
前541年—前529年
12
原名圍,即位後改名虔
11
楚訾敖
熊比
前529年
1

12
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
原名棄疾,即位後改名熊居
13
熊軫
前516年—前489年
27
出土楚國文獻寫作卲王
14
熊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
又作獻惠王
15
前431年—前408年
24
又作柬大王
16
熊當
前407年—前402年
6
又作聲桓王
17
前401年—前381年
21

18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

19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

20
前339年—前329年
11

21
前328年—前299年
30
前299年被秦扣押,3年後死在秦國
22
前298年—前263年
36

23
熊完
前262年—前238年
25

24
熊悍
前237年—前228年
10

25
熊猶
前228年
1

26
熊負芻
前227年—前223年
5
前223年,秦滅楚
2.
1
吳王壽夢
興王
壽夢
前585年─前561年
25
開始稱王
2
吳王諸樊
順王
諸樊
前560年─前548年
13
又作謁
3
吳王餘祭
安王
餘祭
前547年─前544年
4

4
吳王餘眛
度王
餘眛
前543年─前527年
17
又作夷末、夷昧
5
武王
前526年─前515年
12

6
道王
前514年─前496年
19
又作闔廬、蓋廬
7

前495年─前473年
23

3.
越王 姒鳩淺
越王 姒鹿郢
越王 盲姑(即姒不壽)
越王 姒朱勾
越王 姒諸咎
越王 姒錯枝
越王 姒之侯
越王 姒無顓
越王 姒無強
4.
1
前369年—前319年
51
前334年,正式稱王,並於當年更元年
2
魏嗣
前318年—前296年
23

3
魏遫
前295年—前277年
19

4
魏圉
前276年—前243年
34

5
前242年—前228年
15

6
魏假
前227年—前225年
3

5.
1
前325年—前298年
28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2
前298年—前266年
33
即位當年改元
3
前265年—前245年
21

4
前244年—前236年
9

5
前235年—前228年
8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6
前227年—前222年
6
前222年,王賁,擄代王嘉
6.
1
前332年—前312年
21
前323年稱王,又作韓宣王、韓威侯
2
前311年—前296年
16
又作韓襄哀王、韓悼襄王
3
韓咎
前295年—前273年
23

4
前272年—前239年
34
又作韓惠王
5
前238年—前230年
9
前230年,秦滅韓
7.
姬文遠
前332年-前321年
12
姬噲
前320年-前317年
4
燕王子之
姬子之
前316年-前314年
3
姬職
前311年-前279年
33
姬秋壽
前278年-前272年
7
姬葷
前271年-前258年
14
姬冥
前257年-前255年
3
前254年-前222年
33
1
前356年—前320年
37
前334年,稱王
2
前319年—前301年
19

3
前300年—前284年
17
前288年,稱東帝,不久去帝號
4
前283年—前265年
19

5
前264年—前221年
44
前221年,秦滅齊

帝王秦朝

[秦朝,而非秦國]

帝王西楚

帝王西漢

漢高帝劉邦
漢前少帝劉恭(漢高後呂雉稱制)
漢後少帝劉弘(漢高後呂雉稱制)
漢文帝劉恆
漢宣帝劉詢
漢元帝劉奭(shì)
漢成帝劉驁

帝王新朝

帝王玄漢

帝王赤眉漢

帝王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
漢明帝劉莊
漢和帝劉肇
漢殤帝劉隆
漢順帝劉保
漢桓帝劉志

帝王三國

1.魏
*魏高帝曹騰
*魏太帝曹嵩
魏文帝曹丕
魏少帝/齊王/邵陵厲公曹芳
2.蜀漢
昭烈帝劉備
3.吳
*孝懿王孫鍾
*武烈帝孫堅
*長沙桓王孫策
吳大帝孫權

帝王西晉

*晉始祖大皇帝程伯符
*晉聖祖武皇帝程伯休父
*宣帝司馬懿
*文帝司馬昭
武帝司馬炎
趙王司馬倫
懷帝司馬熾

帝王東晉

元帝司馬睿
成帝司馬衍
穆帝司馬聃

帝王桓楚

楚帝桓振(桓石虔子)

帝王十六國

*秦文王李流
成武帝李雄
成廢帝/幽公李期
漢昭文帝李壽
漢末主李勢
2.漢趙
漢光文帝劉淵
漢廢帝/梁王劉和
漢昭武帝劉聰
漢隱帝劉粲
秦王劉曜
文帝石弘
正帝石世
仁武帝石鑑
興武帝石祗
武悼天王/平帝冉閔
*武穆王張軌
成王張茂
文王張駿
哀王張耀靈
衝王張玄靚
悼王張天錫
*景昭帝呂婆樓
懿武帝呂光
隱王呂紹
後主呂隆
武昭王李暠
後主李歆
末主李恂
9.北涼
文王段業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11.後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寶
開封公慕容詳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歸帝慕容泓
中帝慕容顗
代帝慕容忠
惠懿帝高雲
文成帝馮跋
昭成帝馮弘
德武帝赫連昌
平武帝赫連定
惠武帝苻洪
世祖苻堅
哀平帝苻丕
後主苻崇
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
宣烈王乞伏國仁
武元王乞伏乾歸
文昭王乞伏熾磐
厲武王乞伏暮末
*成帝拓跋毛
*節帝拓跋貸
*莊帝拓跋
*明帝拓跋樓
*安帝拓跋越
*景帝拓跋利
*元帝拓跋俟
*和帝拓跋肆
*定帝拓跋機
*僖帝拓跋蓋
*威帝拓跋儈
*獻帝拓跋鄰
*聖武帝拓跋詰汾(拓跋鄰之子)
*神元帝拓跋力微(拓跋詰汾之子)
*文帝拓跋沙漠汗(拓跋力微之子),未在位,僅為追諡
*章帝拓跋悉鹿(拓跋力微之子)
*平帝拓跋綽(拓跋力微之子)
*昭帝拓跋祿官(拓跋力微之子)
桓帝拓跋猗迤(拓跋沙漠汗之子)
穆帝拓跋猗盧(拓跋沙漠汗之子)
文平帝拓跋普根(拓跋猗迤之子)
平文帝拓跋鬱律(拓跋弗之子)
煬帝拓跋紇那(拓跋猗迤之子)
烈帝拓跋翳槐(拓跋鬱律長子)
煬帝拓跋紇那(拓跋猗迤之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拓跋鬱律次子),338-376年在位,年號建國
*獻明帝拓跋寔(拓跋翳槐之子),未在位,僅為追諡。386年其子拓跋珪即位,改國號為“”,史稱北魏
20.西蜀
蜀王譙縱

帝王南朝

1.
*穆帝劉翹
文帝劉義隆
元帝劉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帝劉準
2.
武帝蕭賾
廢帝/鬱林王蕭昭業
明帝蕭鸞
和帝蕭寶融
3.梁
簡文帝蕭綱
廢帝/武陵王蕭紀
元帝蕭繹
閔帝蕭淵明
敬帝蕭方智
4.西梁(後梁)
靖帝蕭琮
5.
武帝陳霸先
文帝陳蒨
廢帝陳伯宗
宣帝陳頊
後主陳叔寶

帝王北朝

明元帝拓跋嗣
南安王拓跋餘
文成帝拓跋浚
獻文帝拓跋弘
孝明帝元詡
殤帝元氏(史稱:元姑娘)
孝莊帝元子攸
廢帝/長廣王元曄
節閔帝元恭
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神武帝高歡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後主高緯
幼主高恆
*文帝宇文泰
孝閔帝宇文覺
靜帝宇文闡

帝王隋朝

*隋太祖/隋武元帝楊忠
隋高祖/隋文帝楊堅
*隋世宗/隋成帝/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子)
秦王楊浩(秦孝王楊俊子,楊堅孫)
越王楊侗(楊昭子)

帝王唐朝

唐高祖李淵
唐高宗李治

帝王武周

則天大聖皇帝武曌(zhào)

帝王唐朝(復辟)

唐殤帝李重茂
唐玄宗李隆基
唐代宗李豫
唐憲宗李純
唐穆宗李恆
唐宣宗李忱(chén)
唐哀帝李柷(chù)

帝王渤海國

渤海王大彝震
渤海王大虔晃
渤海王大玄錫
渤海王大瑋瑎
渤海王大諲撰

帝王南詔國

[738-859年]
雲南王皮羅閣
神武王閣羅鳳(皮羅閣子)
*悼惠王鳳迦異(閣羅鳳子):未即位
桓王異牟尋(鳳迦異子)
昭成王勸豐祐(尋閣勸子)

帝王大禮國

[859-877年]
景莊帝世隆(勸豐祐子)

帝王大封民國

[877-902年]
武帝隆舜(世隆子)
哀帝舜化貞(隆舜子)

帝王大長和國

[902-928年]
武桓帝鄭買嗣
肅文帝鄭仁旻(鄭買嗣子)
恭惠帝鄭隆亶(鄭仁旻子)

帝王大天興國

(興源國)
悼康帝趙善政

帝王大義寧國

[929-937年]
肅恭帝楊幹貞(一作:楊幹真)
末帝楊詔(又名:楊明,楊幹貞弟)

帝王五代

末帝朱瑱(朱友貞)
*太祖李克用
莊宗李存勖
閔帝李從厚
末帝李從珂(本名“”)
出帝石重貴
高祖劉暠
隱帝劉承佑
太祖郭威
世宗柴榮

帝王十國

世宗錢元瓘
成宗錢弘佐
忠遜王錢弘倧
忠懿王錢弘俶
2.閩國
太祖王審知
惠宗王延鈞
景宗王曦
世宗王延政
世宗睿武帝王延政
4.荊南(南平)
武信王高季興
貞懿王高保融
德仁王高繼衝
5.南楚
武穆王馬殷
衡陽王馬希聲
文昭王馬希範
恭孝王馬希萼
後廢王馬希崇
烈宗楊渥
高祖楊渭
讓帝楊溥
7.岐國
忠敬王李茂貞
桀王劉仁恭
燕王劉守光
*義祖徐温
元宗李璟
後主李煜
世祖劉旻(原名:劉崇)
睿宗劉鈞
少主劉繼恩
英武帝劉繼元
*烈宗劉隱
殤帝劉玢
中宗劉晟
後主劉鋹
高祖王建
後主王衍(本名:王宗衍)
高祖孟知祥
後主孟昶

帝王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
宋真宗趙恆
宋英宗趙曙
宋神宗趙頊
宋欽宗趙桓

帝王南宋

宋光宗趙淳
宋理宗趙昀
宋度宗趙禥
宋端宗趙昰

帝王劉齊

武烈帝劉豫

帝王遼朝

遼應天后 述律平遼太祖皇后,諡號:淳欽皇后,在遼太祖死後、稱制
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穆宗耶律璟
遼景宗耶律賢
遼興宗耶律宗真
遼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帝王北遼

遼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
遼德妃(耶律淳妻,蕭普賢女):遙立秦王耶律定為帝
遼神宗/梁王耶律雅裏
遼英宗/末帝耶律術烈

帝王西遼

*遼嗣元帝(姓名失考)
遼德宗耶律大石
遼感天后蕭塔不煙(耶律大石妻)
遼承天帝/遼承天后 耶律普速完(耶律大石女,耶律夷列)
遼恭帝屈出律(耶律直魯古之婿兼義子):1211年[篡位]-1218年在位,篡位之後尊遼末帝太上皇帝

帝王東遼

耶律留哥:1213年[建立東遼]-1220年在位

帝王後遼

耶律廝不:1216年[建立後遼],年號:天威
耶律乞奴:1216年在位,稱“監國”,年號:天佑
耶律金山:1216年-1217年在位,年號:天德

帝王西夏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諒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順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頊
獻宗李德旺

帝王金朝

金熙宗完顏亶
金世宗完顏雍
金章宗完顏璟
金宣宗完顏珣
金哀宗完顏守緒

帝王元朝

乃馬真後(稱制)

帝王北元

帝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宗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
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武宗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

帝王大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帝王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帝王南明

明安宗朱由崧,年號:弘光
明紹宗朱聿鍵,年號:隆武
明昭宗朱由榔,年號:永曆
明文宗朱聿鐭,年號:紹武

帝王清朝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
清廢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

帝王吳周

周太祖吳三桂,年號:昭武
*周孝恭帝吳應熊
週末帝吳世璠,年號:洪化

帝王太平天國

天王洪秀全
幼天王洪天貴福

帝王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年號:洪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