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修

(北魏末代皇帝)

鎖定
元修(510年—535年2月3日 [1]  ),字孝則,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孫,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 [2]  熱衷於武事,沉穩厚重。 [2]  初封汝陽縣公,拜通直散騎侍郎、中書侍郎。孝莊帝即位後,轉太常卿、宗正卿,受封平陽王。節閔帝普泰初年,拜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左僕射 [3] 中興二年(532年),在大將軍高歡擁戴下,登基為帝,年號太昌 [4] 
永熙三年七月(534年),元修因與高歡爭權失敗,遂棄國出逃,投奔關中大行台宇文泰 [5]  [15] 
元修與三個堂姐妹公然姘居亂倫,投奔宇文泰之後,被宇文泰認為傷風敗俗。堂姐被宇文泰所殺,元修又和宇文泰決裂。 [16]  永𤋮三年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毒殺了元修,時年二十五歲,葬於雲陵。西魏追諡為孝武帝,東魏稱之為出帝。 [5]  [33] 
全    名
元修
別    名
元脩
孝則
出帝(東魏稱之,非諡號) [25] 
諡    號
孝武皇帝(元寶炬諡)
封    號
汝陽縣開國公、平陽王(即位前) [2]  [25] 
年    號
太昌(532年)、永興(532年)、永熙(532年)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鮮卑族
出生地
河南洛陽(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出生日期
510年
逝世日期
535年2月 [1] 
逝世地
雍州公廨(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8]  [26] 
陵    墓
雲陵
在位時間
532年 至 535年2月
前    任
北魏後廢帝元朗(無廟諡,僅以後廢帝稱之) [4] 
繼    任
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西魏文皇帝元寶炬
主要成就
北魏末代皇帝

元修人物生平

元修早年經歷

元修是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母親是李氏。元修渾身上下長滿了像魚鱗一樣密密麻麻的斑紋。喜好武事,性格沉穩厚重。 [2] 
初封為汝陽縣公、任通直散騎侍郎、中書侍郎。孝莊帝建義年間,元修被賜予散騎常侍一職,被封為為平東將軍、太常卿,後來又為鎮東將軍、宗正卿。
孝莊帝永安三年(530年),元修被封為平陽王。節閔帝元恭普泰初年,轉任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為尚書右僕射,後又改加侍中、尚書左僕射。 [17] 
普泰元年(531年)六月,晉州刺史高歡在信都起兵反抗爾朱氏,翌年逼近洛陽,政局動盪。北魏皇族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間,隱為鄉農。 [3] 

元修登基為帝

中興二年(532年),高歡擊敗爾朱氏。四月十八日,廢黜爾朱氏擁立的節閔帝元恭,斛斯椿從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輾轉尋到元修,元修道:“這該不是把我出賣了吧?”高歡遂親自前來陳述誠意,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四月二十五日(6月13日)即位於洛陽東郭之外,儀式上採用鮮卑古制(代都舊制),由高歡等七人身蒙黑氈,元修在氈上西向拜天,然後入城。 [4] 

元修為帝生涯

元修被高歡擁立為帝,一朝翻身,便一改往日的沉穩低調,變得輕浮狂躁,肆意妄為。即位登基後不過才一個月,元修在華林都亭大宴羣臣,羽林隊主唐猛入華林都亭為元修慶賀,元修卻認為唐猛違反禁衞規定,令左右隨從將唐猛拖下去杖責,唐猛面色稍有不滿,元修便認為他對自己大不敬,遂當場將其斬殺。 [18] 
元修即位的第一年,廢帝元曄,元朗,元恭便先後被元修處死。而汝南王元悦僅僅因為曾被高歡考慮過是否立為皇帝,被元修得知後,也遭到元修故意誣陷罪名處死。 [19] 
相比起爾朱氏權臣對元子攸,元恭的嚴防死守,竭力打壓,百般控制,權臣高歡對元修這個皇帝反而要寬容放縱許多。高歡不僅允許元修大肆發展自己的勢力,元修做了皇帝之後的生活也頗為奢侈享受,曾經大肆徵調士兵,僅僅只是為了陪自己在嵩山之南快活地狩獵。狩獵的時候,天寒地凍,冰天雪地,以至於朝野上下對元修紛紛怨聲載道。士兵們也凍餓交加,苦不堪言。而元修卻毫不在意底層士兵的辛苦,帶着一眾侍從武官,妃嬪親王身着奇裝異服繼續狩獵,完全不合禮制法度。 [20-21] 

元修亂倫姘居

元修即位後,與高歡的長女結婚,夫妻彼此沒有感情。元修不顧名聲,竟然同時和三個堂姐妹亂倫姘居,還將她們都封為公主,分別是安德公主,元蒺藜,元明月。
永熙三年(534年),元修與高歡爭權失敗,二人決裂,高歡帶着兵從晉陽南下。元修拋棄了安德公主和元蒺藜,帶上元明月出逃。元蒺藜被元修拋棄後,自殺身亡。 [22] 

元修西遷關中

永熙三年(534年)秋七月丁未,元修召還前線督領御林軍的心腹侍中、儀同開府斛斯椿,繼而率京中各人馬由宮中發動,從之而西有名可考者有:宗室親王太尉南陽王元寶炬(即西魏文帝)、清河王元亶(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父)、大司馬廣陵王元欣、廣陽王元湛 [6]  陳郡王元玄元孚、元毗、元懋、元順元偉父子、平原長公主元明月元贊、元最、元季海、元暢元定元融元子孝元仲景元烈、元仲顯拓跋虎父子、元均等等;官員大臣侍中、儀同開府斛斯椿 [6]  王盟、大都督源子恭、太傅、錄尚書事長孫稚等等,其中武衞將軍獨孤信棄家千里奔主乃是千古佳話,元修乃言“亂世識忠臣”。其中,太尉南陽王元寶炬、清河王元亶、廣陽王元湛以五千騎宿於瀍西,掌握西遷禁軍事宜,南陽王別舍僧侶沙門惠臻負璽持千牛刀以從。到了夜裏,西遷的人馬逃亡過半,清河王元亶、廣陽王元湛向東逃回到高歡帳下。高歡在元修西逃不久後進入洛陽,在永寧寺居住,派遣領軍婁昭等人前去追回元修,請求元修東還。長孫子彥在陝州被攻破,棄城而走。高敖曹率領勁騎追元修一直到關中,但沒有追上。 [5] 
元修西遷過程中,長期都是在趕路,缺少衣食,而且飲水也十分困難。到達湖縣之後,才有村民向元修獻上食物。到達稠桑,潼關大都督毛鴻賓向元修獻酒食,跟從元修西遷的一行人才有了衣食。元修到了長安之後,宇文泰、王思政攜諸將奉迎元修隨行人馬,元修方才解高歡之圍。 [7] 

元修遇鴆而崩

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歡以元修棄國逃跑為由,遙廢其帝號,另立元善見為帝,十日後遷都鄴。 [23]  高歡多次後悔當初沒有聽從綦俊之言,讓元恭繼續做皇帝。 [24] 
宇文泰認為元修身為皇帝,與堂姐元明月公然淫亂,傷風敗俗違背倫常。揹着元修,私下讓元氏諸王一起交出了元明月,秘密處決了她。就這樣,剛逃到宇文泰這裏還沒幾天的元修勃然大怒,又迅速和宇文泰翻了臉。心浮氣躁的元修半點都忍耐不住,直接把對權臣宇文泰的不滿寫在臉上,並時不時當眾做出彎弓射箭,砸翻桌子的舉動。於是元修和宇文泰的關係變得惡劣起來。宇文泰見此情景,便認為元修這種人不值得被自己擁立為帝,遂二話不説,直接毒殺了元修,改立元明月的兄長元寶炬為帝。 [8]  北魏由此而滅亡,分裂成了東、西魏兩國。 [23] 
元修死後,被宇文泰下令移於草堂佛寺,十餘年後才得正式落葬。西魏上諡號為孝武皇帝。東魏方面稱之為出帝。 [9] 

元修為政舉措

永熙二年(533年),元修密令賀拔嶽除掉高歡,並刺破自己心口前的皮肉,取出一些鮮血,派使者送給賀拔嶽,任命他為都督關西二十諸軍事、大都督 [10-11] 
永熙三年(534年),元修與高歡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故而元修棄國逃跑。同年七月,元修召還前線督領御林軍的心腹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斛斯椿,繼而率京中各人馬由宮中發動,但正如東郡太守裴俠所預言的“避湯入火” [12]  那樣,元修到了關中之後,亦被宇文泰所架空,仍然不能秉政。

元修歷史評價

魏書》:
  • 平陽(元修)猜惑,自絕宗廟。
  • 普泰(元恭)雅道居多,永熙(元修)悖德為甚。是俱亡滅,天下所棄歟! [30] 
北史》:“帝性沈厚,學涉,好武事,遍體有鱗文。” [31] 
王夫之:“修之淫亂,不齒於人類……魏有君矣,修徼寵於高歡,乘時以竊位,曄也、恭也、朗也,皆修所嘗奉以為君者,而皆弒之,修亦元氏之賊而已矣。” [13] 

元修軼事典故

元修不識相國

元修想要多給高歡封一個相國的官位,於是跑去問魏收,相國的品秩到底有多高。魏收據實回答,元修一聽便作罷了。 [32] 

元修逼迫子昇

温子昇是“北地三才”之首,文學素養極高。元修與高歡決裂前夕,元修令温子昇替自己給高歡寫封信,温子昇根本不想搭理元修,所以拒絕了他。脾氣暴躁的元修勃然大怒,坐在胡牀上當場拔出劍來,硬是逼着温子昇替自己寫。 [27] 

元修公然裸奔

孝文帝在位期間,宣佈禁止“袒裸”這一辣眼睛的行為(指在公共場合赤身裸體),但粗俗荒唐的元修卻公然違反規定,不僅時不時地赤身裸體,還經常脱光了與親近的大臣們狎暱取樂。 [28-29] 

元修人際關係

元修祖輩

元修父母

  • 父親:元懷,廣平武穆王。
  • 母親:武穆皇后李氏。

元修后妃

元修兒子

元光基,第四子,母不詳。

元修史料索引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

元修影視形象

2018年電視劇《獨孤天下》:馬敬涵飾演元修。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 民族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第241頁
  • 2.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孝武皇帝諱修,字孝則,廣平武穆王懷之第三子也。母曰李氏。帝性沈厚,學涉,好武事,遍體有鱗文。年十八,封汝陽縣公。夢人有從諱謂己曰:"汝當大貴,得二十五年。"永安三年,封平陽王。普泰中,為侍中、尚書左僕射。
  • 3.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二年中興二年,高歡既敗爾朱氏,廢帝自以疏遠,請遜大位。歡乃與百寮議。以孝文不可無後,時召汝南王悦於梁。至,將立之,宿昔而止。又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
  • 4.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中興二年,高歡既敗爾朱氏,廢帝自以疏遠,請遜大位。歡乃與百寮議。以孝文不可無後,時召汝南王悦於梁。至,將立之,宿昔而止。又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彌望見洛陽城西有天子氣,候之乃帝也。於是造第密言之。居五旬而高歡使斛斯椿求帝。椿從帝所親王思政見帝。帝變色曰:“非賣我耶?”椿遂以白歡。歡遣四百騎奉迎帝入氈帳,陳誠,泣下沾襟。讓以寡德。歡再拜,帝亦拜。歡出,備服御,進湯沐。達夜嚴警。昧爽,文武執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勸進表。椿入帷門,罄折延首而不敢前。帝令思政取表,曰:“視,便不得不稱朕矣。”於是假廢帝安定王詔策而禪位焉。即位於東郭之外。用代都舊制,以黑氈蒙七人,歡居其一。帝於氈上西向拜天訖,自東陽、雲龍門入。
  • 5.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26]
  • 6.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丙午,帝率南陽王寶炬、清河王亶、廣陽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騎宿於瀍西楊王別舍。沙門都維那惠臻負璽持千牛刀以從。有牛百頭,盡殺以食軍士。眾知帝將出,其夜亡者過半。清河、廣陽二王亦逃歸。
  • 7.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趙貴、梁御甲騎二千來赴,乃奉迎。帝過河謂御曰:“此水東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謁洛陽廟,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於東陽,帝勞之,將士皆呼萬歲。遂入長安。
  • 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魏孝武帝閨門無禮,從妹不嫁者三人,皆封公主。平原公主明月,南陽王寶炬之同產也,從帝入關,丞相泰使元氏諸王取明月殺之。帝不悦,或時彎弓,或時椎案,由是復與泰有隙。癸巳,帝飲酒,遇鴆而殂。泰與羣臣議所立,多舉廣平王贊。贊,孝武之兄子也。侍中濮陽王順,於別室垂涕謂泰曰:“高歡逼逐先帝,立幼主以專權,明公宜反其所為。廣平衝幼,不如立長君而奉之。”泰乃奉太宰南陽王寶炬而立之。順,素之玄孫也。殯孝武帝於草堂佛寺。諫議大夫宋球慟哭嘔血,漿粒不入口者數日,泰以其名儒,不之罪也。
  • 9.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帝既以明月入關。蒺藜自縊。宇文泰使元氏諸王取明月殺之。帝不悦,或時彎弓,或時推案,君臣由此不安平。閏十二月癸巳,潘彌奏言:“今日當慎有急兵。”其夜,帝在逍遙園宴阿至羅,顧侍臣曰:“此處彷彿華林園,使人聊增悽怨。”命取所乘波斯騮馬,使南陽王躍之。將攀鞍,蹶而死,帝惡之。日晏還宮,至後門,馬驚不前,鞭打入。謂潘彌曰:“今日幸無他不?”彌曰:“過夜半則大吉,”須臾,帝飲酒,遇鴆而崩,時年二十五。諡曰孝武。
  • 10.    《資治通鑑·梁紀十一》:爾朱天光之東下也,留其弟顯壽鎮長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陳悦,欲與之俱東。賀拔嶽知天光必敗,欲留悦共圖顯壽以應高歡,……悦遂與嶽共襲長安。泰帥輕騎為前驅,顯壽棄城走,追至華陰,擒之。
  • 11.    《周書·賀拔嶽傳》:嶽率軍下隴赴雍,擒天光弟顯壽以應齊神武。魏孝武即位,加關中大行台,增邑千户。永熙二年,孝武密令岳圖齊神武,遂刺心血,持以寄嶽,詔嶽都督二雍二華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寧涇二十州諸軍事、大都督。
  • 1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時帝廣徵州郡兵,東郡太守河東裴俠帥所部詣洛陽,王思政問曰:"今權臣擅命,王室日卑,奈何?"俠曰:"宇文泰為三軍所推,居百二之地,所謂己操戈矛,寧肯授人以柄!雖欲投之,恐無異避湯入火也。"思政曰:"然則如何而可?"俠曰:"圖歡有立至之憂,西巡有將來之慮。且至關右,徐思其宜耳。"思政然之,乃進俠於帝,授左中郎將。
  • 13.    王夫之:《讀通鑑論》  .國學導航
  • 14.    《邢府君墓誌》:……息女同娥,永熙帝淑儀嬪……
  • 15.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丁未,帝為椿等迫脅,遂出於長安。
  • 16.    《資治通鑑》:魏孝武帝閨門無禮,從妹不嫁者三人,皆封公主。平原公主明月,南陽王寶炬之同產也,從帝入關,丞相泰使元氏諸王取明月殺之。帝不悦,或時彎弓,或時椎案,由是復與泰有隙。
  • 17.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始封汝陽縣開國公,拜通直散騎侍郎,轉中書侍郎。建義初,除散騎常侍,尋遷平東將軍、兼太常卿,又為鎮東將軍、宗正卿。永安三年,封平陽王。普泰初,轉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尚書右僕射,又加侍中、尚書左僕射。
  • 18.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乙巳,帝幸華林都亭,宴羣臣,班齎有差。羽林隊主唐猛突入稱慶,帝以猛犯禁衞,杖之。猛辭色有忤,斬之階下。
  • 19.    《讀通鑑論》:修之淫亂,不齒於人類……魏有君矣,修徼寵於高歡,乘時以竊位,曄也、恭也、朗也,皆修所嘗奉以為君者,而皆弒之,修亦元氏之賊而已矣。
  • 20.    《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孝武嘗大發士卒,狩於嵩山之南,旬有六日。時寒,朝野嗟怨。帝與從官及諸妃王,奇伎異飾,多非禮度。
  • 21.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十二月丁巳,狩於嵩陽,士卒寒苦。
  • 22.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帝之在洛也,從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陽王同產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懌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內宴,命諸婦人詠詩。或詠鮑照樂府曰:"朱門九重門九閨,願逐明月入君懷。"帝既以明月入關。蒺藜自縊。
  • 23.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其冬十月,高歡推清河王亶子善見為主,徙都鄴,是為東魏。魏於此始分為二。
  • 24.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俊避席曰:"廣陵王雖為爾朱扶戴,當今之聖主也。"神武將從之。時黃門崔甗議不同,高乾、魏蘭根等固執甗言,遂立孝武帝。及帝入關,神武深思俊言,常以為恨。
  • 25.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前廢帝廣陵王 後廢帝 安定王 出帝平陽王》出帝,諱修,字孝則,廣平武穆王懷之第三子也。母李氏。性沉厚少言,好武事。始封汝陽縣開國公,拜通直散騎侍郎,轉中書侍郎。建義初,除散騎常侍,尋遷平東將軍、兼太常卿,又為鎮東將軍、宗正卿。永安三年,封平陽王。普泰初,轉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尚書右僕射,又加侍中、尚書左僕射。
  • 26.    《北史·北魏孝武帝紀》:永熙三年(534年),“宇文泰迎帝於東陽,帝勞之,將士皆呼萬歲,遂入長安。以雍州公廨為宮,大赦”。
  • 27.    《北史·卷六·齊本紀第六》:辛未,帝復錄在京文武議意,以答神武。使舍人温子升草敕,子升逡巡未敢作。帝據胡牀拔劍作色,子升乃為敕。
  • 28.    《北史•卷三•魏本紀第三》:甲子,詔罷袒裸。
  • 29.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武帝(元修)或時袒露,與近臣戲狎。
  • 30.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1]
  • 31.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1]
  • 32.    《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欲加相國,問收相國品秩,收以實對,帝遂止。
  • 33.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宇文泰使元氏諸王取明月殺之。帝不悦,或時彎弓,或時推案,君臣由此不安平。閏十二月癸巳,潘彌奏言:“今日當慎有急兵。”其夜,帝在逍遙園宴阿至羅,顧侍臣曰:“此處彷彿華林園4,使人聊增悽怨。”命取所乘波斯騮馬,使南陽王躍之。將攀鞍,蹶而死,帝惡之。日晏還宮,至後門,馬驚不前,鞭打入。謂潘彌曰:“今日幸無他不?”彌曰:“過夜半則大吉。”須臾,帝飲酒,遇鴆而崩。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