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寧寺

(河南省洛陽市永寧寺)

鎖定
洛陽永寧寺主題建築物為一座九層木塔,始建於516年,焚燬於534年。靈太后胡氏建造,現存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里的漢魏洛陽城址內。
據《洛陽伽藍記》記述,洛陽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丈,是一座很壯觀的佛塔。
中文名
永寧寺
建造時期
北魏後期熙平元年(516)
建造人
靈太后胡氏
位    置
河南省洛陽市

永寧寺寺廟簡介

洛陽永寧寺復原圖
洛陽永寧寺復原圖(2張)
洛陽永寧寺是在北魏後期熙平元年(516)靈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焚燬,現已不存,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15公里的漢魏洛陽城址內。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是現存最高木塔山西應縣木塔高度(塔高67.31米)的兩倍。
永寧寺是北魏後期都城洛陽的重要佛寺故址。當時位於北魏宮城的西南側﹐佔地面積達9萬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是專供皇帝﹑太后禮佛的場所。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燬。
永寧寺遺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遺蹟﹐為高大的土台﹐當地俗稱木寧寺或木塔寺﹐清代誤定為陵冢﹐樹“漢質帝靜陵”碑﹐至今碑石猶存。遺址於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發掘。

永寧寺建築遺蹟

寺院圍牆經勘察﹐平面長方形﹐南北305米﹑東西260米。塔基位於圍牆內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較大的夯土台基遺蹟﹐東西60餘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以上﹐為正殿基址﹐據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載﹐該殿豪華絢麗﹐可與宮廷中的太極殿相比﹐兩側向南延伸﹐連接東西廊檐。圍牆內正南又有一處殿基﹐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圍牆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門﹐面闊7間﹐進深2間﹐正對著佛塔。據《洛陽伽藍記》記載﹐門上原有門樓三層﹐通三閣道﹐去地二十丈。又記圍牆的東﹑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門﹐均直對佛塔﹐東西兩門各有門樓二層﹐北門無樓﹐似烏頭門﹐遺蹟今已不明。永寧寺遺址的山門﹑佛塔及正殿均位於中軸線上﹐而以塔為中心﹐殿在塔後﹐這是中國早期佛寺建築的典型佈局。

永寧寺佛塔塔基

永寧寺 永寧寺
永寧寺塔為木塔﹐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原為九級﹐舉高九十丈(《水經注‧谷水》條又記為四十九丈)﹐今僅留塔基。塔基夯築﹐平面略呈方形﹐分上下兩層。下層基座東西101米﹐南北98米﹐高度超過2.5米。在下層基座正中築上層基座﹐平面方形﹐邊長38.2米﹐高2.2米。台基四邊用青石壘砌壓邊﹐基座四面均設踏道。原來基座四周應繞置石欄﹐現僅在其附近散見一些石欄構件。
木塔建於上層基座上﹐現尚存方形礎石124個﹐分內外5圈﹐排列整齊有序﹐皆呈正方形的網格式。除外圈檐柱每柱下只置一石外﹐其餘諸圈礎石皆用上下三重平石疊砌而成﹐包砌在夯土層中﹐最上重的平石刻有榫槽以使立柱固定。在第四圈礎石內﹐築成土坯壘砌的方形實心體﹐為木塔的中心柱﹐邊長20米﹐殘高3.6米。在其東﹑西﹑南三面各開5龕﹐每龕都設在兩柱之間﹐寬約1.8米﹐進深20~30釐米﹐呈弧形。龕內原有塑像﹐今僅存殘塊。中心柱北面沒有壁龕﹐只見方形柱槽﹐原應為支架木梯的登塔之處。
檐牆外塗丹朱﹐內繪彩色壁畫。壁畫內容有菩提樹﹑背光和蓮花化生等佛教題材。塔基地面鋪有一層較厚的白灰硬麪。在檐牆殘基與白灰地面處﹐保存有門窗的遺痕﹐按門窗遺痕及每面10個檐柱推算﹐木塔底層外檐每面應面闊9間﹐與“三窗六門”的記載相吻合。

永寧寺塔基遺物

永寧寺 永寧寺
有大量佛教泥塑殘像﹐還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佛教泥塑殘像有大小兩種﹐大像較少﹐有佛和菩薩造像。小像出土約300餘件﹐多為貼置牆壁上的“影塑”﹐包括飛天﹑菩薩﹑比丘以及世俗供養人像﹐有高冠大履褒衣博帶的上層人物及其侍從﹑文吏和武士等。這批泥塑造型精緻﹐形態生動﹐超出同時期石窟中泥塑的藝術水平﹐是北朝雕塑藝術的精品。建築材料中﹐有飾獅子紋貼磚瓦當多為寶裝蓮花紋﹑變體蓮紋和蓮花化生等圖案﹐其題材均與佛教藝術有關。1979年對永寧寺的塔基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佛教泥塑殘像。泥塑殘像分大小兩種:大像較少,只有佛和菩薩像殘件,無法復原;小像較多,約 300餘件,多為貼置牆壁上的影塑。塑像頭高約7釐米, 體高約15釐米。全系手工塑制,泥質細膩,淘洗勻淨,由於曾遭大火焚燒,已成堅硬的陶質。從頭像看,主要內容有兩類:一類是菩薩、弟子、飛天等;另一類是世俗供養人,包括眾多的文武官員和男女侍僕、侍衞武士等,模擬着皇室供養佛的行列。泥塑的面貌傳神,富有個性,人物的髮髻、冠帽、衣袍、鞋履等,刻畫得細緻逼真,代表了當時泥塑藝術的最高水平。

永寧寺史料記載

北魏楊炫之著《永寧寺》文描述如下:
永寧寺
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宮前閶闔門南一里御道西。
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裏,南界昭玄曹,北鄰御史台閶闔門前御道東有左衞府,府南有司徒府。司徒府南有國子學,堂內有孔子像,顏淵問仁子路問政在側。國子學南有宗正寺,寺南有太廟,廟南有護軍府,府南有衣冠裏。御道西有右衞府,府南有太尉府,府南有將作曹,曹南有九級府,府南有太社,社南有凌陰裏,即四朝時藏冰處也。
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
永寧寺 永寧寺
初,掘基至黃泉下,得金像三十軀,太后以為信法之徵,是以營建過度也。
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斛。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鐸。復有鐵鏁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鏁上亦有金鐸。鐸大小如一石甕子。浮圖有九級,角角皆懸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鐸。浮圖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鈴,合有五千四百枚。復有金環鋪首,殫土木之工,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繡柱金鋪,駭人心目。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裏。
浮圖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極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軀,中長金像十軀,繡珠像三軀,金織成像五軀,玉像二軀。作工奇巧,冠於當世。僧房樓觀一千餘間,雕樑粉壁,青璅綺疏,難得而言。栝柏椿松,扶疏檐溜。叢竹香草,布護階墀。是以常景碑雲:"須彌寶殿,兜率淨宮,莫尚於斯"也。
外國所獻經像,皆在此寺。寺院牆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宮牆也。四面各開一門。南門樓三重,通三閣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門。圖以雲氣,畫彩仙靈,列錢青璅,赫奕華麗。拱門有四力士、四師子,飾以金銀,加之珠玉,莊嚴煥炳,世所未聞。東西兩門亦皆如之,所可異者,唯樓兩重。北門一道,上不施屋,似烏頭門。其四門外,皆樹以青槐,亙以綠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斷飛塵,不由渰雲之潤;清風送涼,豈藉合歡之發?
詔中書舍人常景為寺碑文。景,字永昌,河內人也。敏學博通,知名海內。太和十九年,為高祖所器重,拔為律博士;刑法疑獄,多訪於景。正始初,詔刊律令,永作通式,敕景共治書侍御史高僧裕、羽林監王元龜、尚書祖瑩、員外散騎侍郎李琰之撰集其事。又詔太師彭城王勰、青州刺史劉芳入預其議。景討正科條,商榷古今,甚有倫序,見行於世,今律二十篇是也。又共芳造洛陽宮殿門閣之名,經途裏邑之號。出除長安令,時人比之潘岳。其後歷位中書舍人、黃門侍郎秘書監幽州刺史、儀同三司。學徒以為榮焉。景入參近侍,出為侯牧,居室貧儉,事等農家,唯有經史,盈車滿架。所著文集,數百餘篇,給事中封□伯作序,行於世。
裝飾畢功,明帝與太后共登之。視宮中如掌內,臨京師若家庭。以其目見宮中,禁人不聽升之。
炫之嘗與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臨雲雨,信哉不虛!
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起自荒裔,來遊中土。見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自雲:"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
至孝昌二年中,大風發屋拔樹,剎上寶瓶隨風而落,入地丈餘。覆命工匠,更鑄新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