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妹(拼音:mè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最早見於甲骨文 [2]  。本義是同父母而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子,後引申為少女,女子。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mèi
部    首
五    筆
vfiy(86版)、vfy(98版)
倉    頡
vjd
鄭    碼
zmbk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ㄇㄟˋ
平水韻部
去聲十一隊 [4] 
總筆畫
8
四角號碼
45490
統一碼
59B9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形聲字。從女,未聲。甲骨文“妹”字所從“女”,或在“未”左、或在“未”右、或在“未”下;從女或作從“母”,因甲骨文“女”與“母”初為一字,後來分化。金文、戰國文字並從女未聲,與《説文》篆文同。本義是同父母而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子。 《説文》:“妹,女弟也。”宋公𠤳:“其妹句敔夫人季子。”《詩·衞風·碩人》:“東宮之妹,邢侯之姨。”甲骨文“婦妹”,人名。《合集》6552:“乙未婦妹示屯。”或假為“昧”,指天將明未明之時。《合集》38137:“妹(昧)雨。” (黎明時下雨)大盂鼎:“女(汝)妹(昧)辰(晨)又(有)大服。” “妹辰”,典籍作“昧爽”。《書·牧誓》:“時甲子昧爽。” [2] 

詳細釋義

字詞理解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妹妹;比自己年幼的女子。
younger sister
《詩·衞風·碩人》:東宮之妹,刑侯之姨。
唐韓愈《上留守鄭相公啓》:人有告人辱罵其妹與妻,為其長者,得不追而問之乎?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氏》:僕有弱妹,少公子一歲,頗不陋劣。
表妹;堂妹;妹親
少女,女子。

《易·歸妹》:歸妹。徵兇,無攸利。

女子對同輩的謙稱。

清秋瑾《致湖南第一女學堂》:君居鄉閭,妹遊海國,覿面無從,相思日切。

古邑。在今河南省淇縣。
Mei city


形容詞
通“昧”。蔑棄。
obscure
《莊子·天道》:鼠壤有餘蔬,而棄妹之者,不仁也。
陳鼓應注引馬其昶曰:《釋名》:‘妹,昧也。’《易略例》明昧,《釋文》:一作‘妹’。棄、昧二字同義。《荀子》注:‘昧,蔑也。’

(參考資料: [3]  [5-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女弟也。從女未聲。莫佩切 [7] 

説文解字注

女弟也。
衞風。東宮之妹。傳曰。女子後生曰妹。
從女。未聲。
莫佩切。十五部。按釋名曰。姊、積也。妹、昧也。字當從未。白虎通曰。姊者、諮也。妹者、末也。又似從末。 [8]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佩切。音昧。《説文》:女弟也。《詩·大雅》:俔天之妹。《衞風》:東宮之妹。
又同母異父曰外妹。《左傳·成十一年》:聲伯嫁其外妹於施孝叔。
又《易·説卦》:上震下兑,歸妹。《雜卦》:歸妹,女之終也。
又《集韻》莫貝切。音眛。義同。
又地名。《書·酒誥》:明大命於妹邦。
又國名。《汲冢周書》:姑妹珍。注:姑妹國後屬越。 [3]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9]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0]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11]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篆書 篆書
(書法來源: [12]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調
四呼
韻攝
上古音系








廣韻
莫佩

一等
去聲
合口
中原音韻

齊微合

齊微

去聲
合口呼

洪武正韻
莫佩


七隊

去聲


分韻撮要


第二十八魁賄誨

陽去


(音韻資料來源: [13]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備註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wəd

先秦
王力系統
m
uə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uə̂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m
wə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m
ədh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灰咍廢

w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uɑ̆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m
uɒ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uA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uə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uậi
原注:唇音後實不能分開合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m
iuəi

(上古音資料來源: [13-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