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耶律雅裏

鎖定
耶律雅裏(1094年-1123年),字撒鸞,契丹族,天祚帝耶律延禧次子 [1] 北遼第三位皇帝,在位僅有五個月。
耶律雅裏七歲受封梁王保大三年(1123年)四月,從金兵勢力下逃出投奔天祚帝,此時天祚帝西奔,耶律雅裏被耶律敵烈與特母哥等人劫奪向北奔逃。五月,百官擁立耶律雅裏為帝,改年號為神歷。同年十月,耶律雅裏在查剌山遊獵,因勞累過度病逝,時年三十歲。
中文名
耶律雅裏
別    名
撒鸞
國    籍
遼國→北遼
民    族
契丹族
出生日期
1094年
逝世日期
1123年
職    業
皇帝
在位時間
1123年五月―1123年十月
年    號
神歷

耶律雅裏人物生平

耶律雅裏金兵圍困

耶律雅裏七歲時,他的父親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曾想立他為皇太子,但最終沒有確立。另外為他設置禁衞,封為梁王 [2] 
保大三年(1123年)四月,金兵包圍青冢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南),耶律雅裏當時在軍中,與兄弟都被圍困,在太保特母哥的護衞下脱身逃出,抄小路來到陰山。聽説天祚帝兵敗後已前往雲內,耶律雅裏趕緊前往。當時耶律雅裏有隨從一千多人,多於天祚帝身邊的隨從。天祚帝擔心特母哥發生變亂,想誅殺他。指責他不能將諸王全部救出,準備審訊他。天祚帝手持利劍召來耶律雅裏問道:“特母哥教你怎麼做?“耶律雅裏回答説:“沒有説什麼。”天祚帝於是釋免了特母哥。 [3] 

耶律雅裏立為皇帝

天祚帝打算渡過黃河逃往西夏,天祚帝的部下耶律敵烈因苦勸無果,便和特母哥等人劫奪耶律雅裏向北奔逃,於同年五月到達沙嶺(古地名,已不可考)。當時北遼皇帝耶律淳和攝政的蕭普賢女都已去世,耶律敵烈等人到沙嶺三日之後,百官們一同商議擁立耶律雅裏為帝。耶律雅裏於是即皇帝位,改年號為神歷,成為北遼的第二位皇帝。耶律雅裏即位後,命令官吏百姓上奏陳説應當採行之事。 [4] 

耶律雅裏縱逸怠惰

耶律雅裏生性寬厚,討厭殺人。捉住逃亡者,只是使用笞刑(用竹板、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而已。如有自動歸附的,就授給官職。順便對左右説:“想依附於我的就來,不想附從我的就可離開。何必要強行逼迫他們呢?”經常取出唐朝的《貞觀政要》以及林牙耶律資忠所作的《治國詩》,命令侍從誦讀。烏古部節度使糺哲、迭烈部統軍撻不也、都監突裏不等人分別率領部眾前來歸附。從此諸部相繼到來。然而耶律雅裏日漸縱逸怠惰,喜歡擊鞠。特母哥直言極諫,耶律雅裏於是不再出遊。任命耶律敵烈為樞密使,特母哥為樞密副使。耶律敵烈彈劾西北路招討使蕭糺裏蠱惑眾心,有不再稱臣屈服之心,於是將他連同其子蕭麻涅一同處死。任命遙設為招討使,與諸部交戰,多次戰敗,耶律雅裏杖擊遙設並罷免其官職。 [5] 

耶律雅裏如此治國

耶律雅裏出巡時,隨從人員有疲乏困頓的,便賑濟給養。直長保德勸諫耶律雅裏説:“現在國家財力空虛,像這樣賞賜,將拿什麼來給養呢?”耶律雅裏惱怒地説:“從前在福山田獵時,你誣陷獵官,現在又説出這種話。要是沒有諸部,我將從何處徵取賦税呢?”不肯採納他的勸諫。 [6] 
當初,耶律雅裏命令羣牧運送鹽和粟米,而有百姓盜取,商議登記其數量責令他們賠償。耶律雅裏便自己擬定價值:每盜一車粟米,賠償一隻羊;三車賠償一頭牛;五車賠償一匹馬;八車賠償一頭駱駝。左右都説:“現在一隻羊想換兩鬥粟都做不到,竟然可以用來賠償一車粟米!”耶律雅裏説:“民有就是我有。如果讓他們全部賠出來,老百姓怎麼受得了呢?” [7] 

耶律雅裏過勞而死

神曆元年(1123年)十月,耶律雅裏在查刺山遊獵,一天之內就獵取四十隻黃羊、二十一匹狼。因來往追逐,勞累過度而病倒,沒過幾天就去世了 [8]  ,時年三十歲。 [9] 

耶律雅裏歷史評價

脱脱等《遼史》:①“雅裏性寬大,惡誅殺。” [10]  ;②“雅裏日漸荒怠,好擊鞠。” [10]  ;③“淳、雅裏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者也。” [10] 

耶律雅裏史籍記載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 [10] 

耶律雅裏家庭成員

耶律雅裏父親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耶律雅裏兄弟姐妹

  • 哥哥
  • 弟弟
燕王耶律撻魯
秦王耶律定
許王耶律寧
  • 姐妹
耶律骨欲,為金人所獲。
耶律餘里衍,封蜀國公主,為金人所獲。
耶律斡裏衍,為金人所獲。
耶律大奧野,為金人所獲。
耶律次奧野,為金人所獲。
參考資料
  • 1.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耶律雅裏者,天祚皇帝第二子也,字撒鸞。
  • 2.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七歲,欲立為皇太子,別置禁衞,封梁王。
  • 3.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保大三年,金師圍青冢寨,雅裏在軍中。太保特母哥挾之出走,間道行至陰山。聞天祚失利趨雲內,雅裏馳赴。時扈從者千餘人,多於天祚。天祚慮特母哥生變,欲誅之。責以不能全救諸王,將訊之。仗劍召雅裏問曰:“特母哥教汝何為?”雅裏對曰:“無他言。”乃釋之。
  • 4.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天祚渡河奔夏,隊帥耶律敵列等劫雅裏北走。至沙嶺,見蛇橫道而過,識者以為不祥。從三日,羣僚共立雅裏為主。雅裏遂即位,改元神歷,命士庶上便宜。
  • 5.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雅裏性寬大,惡誅殺。獲亡者,笞之而已。有自歸者,即官之。因謂左右曰:“欲附來歸,不附則去,何須威逼耶?”每取唐《貞觀政要》及林牙資忠所作《治國詩》,令侍從讀之。烏古部節度使糺哲、迭烈部統軍撻不也、都監突裏不等各率其眾來附。自是諸部繼至。而雅裏日漸荒怠,好擊鞠。特母哥切諫,乃不復出。以耶律敵烈為樞密使,特母哥副之。敵列劾西北路招討使蕭糺裏熒惑眾心,志有不臣,與其子麻涅並誅之。以遙設為招討使,與諸蕃戰,數敗,杖免官。
  • 6.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從行有疲睏者,輒振給之。直長保德諫曰:“今國家空虛,賜賚若此,將何以相給耶?”雅裏怒曰:“昔畋於福山,卿誣獵官,今復有此言。若無諸部,我將何取?”不納。
  • 7.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初,令羣牧運鹽濼倉粟,而民盜之,議籍以償。雅裏乃自為直:每粟一車償一羊,三車一牛,五車一馬,八車一駝。左右曰:“今一羊易粟二斗且不可得,乃償一車!”雅裏曰:“民有則我有。若令盡償,民何堪?”
  • 8.    《續資治通鑑·卷九十五》:(耶律雅裏)尋以出獵過勞病死………
  • 9.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後獵查剌山,一日而射黃羊四十,狼二十一,因致疾,卒,年三十。
  • 10.    《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