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治

(唐朝第三位皇帝)

鎖定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 [1]  [59]  —683年12月27日 [60]  ),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貞觀二年六月庚寅日(628年7月21日 [47]  ),李治出生於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封晉王,後太子李承乾與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李治即位之初,由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李治尊禮二人,恭己以聽,使得“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61]  史稱“永徽之治”。永徽六年(655年)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後。顯慶二年(657年)建都洛陽,稱“東都”。 [12-13]  顯慶五年(660年)後,李治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皇后得以參政,政權逐漸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然而李治廣建宮室,勞役繁重,使得“天下莫不失望”。 [71] 
李治在位期間,先後滅西突厥(657年)、百濟(660年)、高句麗(668年), [2]  使唐朝版圖達到最大。然自咸亨元年(670年)以來,安西四鎮吐谷渾等地區相繼被吐蕃攻佔, [52]  唐朝在西域的版圖漸趨衰退; [53]  後又聽信讒言殺害歸降的東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 [49]  導致東突厥叛唐獨立,建立後突厥汗國,連年侵犯唐朝邊境。 [50-51]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日(683年12月27日 [48]  ),唐高宗去世於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天寶八年(749年)增諡為天皇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再增諡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3] 
全    名
李治
別    名
雉奴(小名)
為善
諡    號
天皇大帝(初諡)、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累諡)
封    號
晉王(即位前)
尊    號
天皇
廟    號
高宗
年    號
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宮之麗正殿(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4]  [66] 
出生日期
628年7月21日
逝世日期
683年12月27日
逝世地
貞觀殿(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48] 
陵    墓
乾陵
在位時間
649年7月15日 至 683年12月27日 [48]  [65] 
前    任
唐太宗李世民
繼    任
唐中宗李顯
主要成就
開創永徽之治,滅高句麗西突厥等,唐朝版圖達到極盛
主要作品
監國求賢令
建東都詔
為文德聖皇后薦福令

李治人物生平

李治仁孝立儲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二年六月庚寅日(628年7月21日 [47]  [1]  ,李治出生於長安東宮的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貞觀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幷州都督之職。
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開始由著作郎蕭德言教授《孝經》,唐太宗問道:“你認為這部《孝經》中什麼最重要?”李治對答道:“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後侍奉君王,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着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唐太宗聽聞大喜,説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文德皇后長孫氏去世,晉王李治才九歲,悲哀思念之情感動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從此特別受到寵愛。不久被任命為右武候大將軍。 [4] 
唐太宗晚年,由於寵愛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導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爭奪儲位。貞觀十七年(643年),由於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李泰許以唐太宗將“殺子傳弟”,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於是李世民下定決心,帶着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重臣面前因為諸子諸弟爭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長孫無忌等出面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 [5]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讚他的才能。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將討伐高句麗,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確定了發兵日期之後,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請求驛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並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馬奏事,從此開始。等到唐太宗大軍凱旋,李治跟從唐太宗到幷州。當時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扶着車輦步行跟從了多日。 [4] 

李治即位初期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駕崩於終南山翠微宮。太宗臨終時,特意向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託付後事,並明確表示:“我仁孝的兒子兒媳,如今就託付給兩位愛卿了。 [10]  太子自幼仁孝,這都是你們瞭解的,一定要好好輔佐他!”同時又對高宗説:“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你即位之後可以不用愁了。” [11]  二十八日,李治回京。 [6] 
六月一日,李治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六月十日,李治以舅父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令其與褚遂良同心輔政,李治亦尊禮二人,恭己以聽,因此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61]  尤其是長孫無忌以國舅的身份輔政,凡是長孫無忌的建言,李治無不嘉獎採納。 [76] 
七月三日,有關的部門請求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諱唐高宗的名諱。唐高宗因為貞觀時先帝“世民”二字沒有避諱,所以沒有同意。有關衙門上奏道:“先帝兩個名字,在禮制上不偏向某一避諱。皇上既是單名,臣下不應指斥。”唐高宗聽從。
李勣 李勣
八月,河東發生地震,唐高宗下詔派遣使者前去慰問,免當地賦税三年。同月,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李勣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八月十八日,將唐太宗安葬在昭陵 [7]  九月十二日,加授鄜州刺史、荊王李元景為司徒,前安州都督、吳王李恪為司空兼梁州刺史。二十四日,贈梁國公房玄齡為太尉;贈申國公高士廉為司徒,贈蔣國公屈突通為左僕射,都可在太宗廟庭配祭。 [8] 
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六日,高宗立嫡妻王氏為皇后。七日,封長子陳王李忠雍州牧。九月,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高宗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
永徽二年(651年)正月,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略可汗。七月,沙缽略可汗攻入庭州,唐高宗派遣梁建方率軍征討。
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薛萬徹柴令武等人謀反,密謀擁立荊州王李元景為帝,事情敗露。二月三日,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等都被處死;李元景、巴陵、高陽公主都被賜以自殺。左驍衞大將軍、安國公執失思力發配到輼州充軍;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宇文節發配到桂州充軍。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等因得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或死或貶。 [9]  經過此事,唐高宗皇位的重大威脅勢力被剷除。

李治乾綱獨斷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同年,百濟侵犯新羅邊境,兼併新羅大片領土,新羅派使者金法敏懇請唐高宗“詔百濟令歸所侵之城”。高宗於是詔令百濟國王曰:“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籓(新羅)!王(百濟國王)所兼新羅之城,並宜還其本國。”然後“解患釋紛,韜戈偃革,百姓獲息肩之願,無戰爭之勞。”若不從命,便支持新羅同百濟決戰,“亦令約束高麗,不許遠相救恤。高麗若不承命,即令契丹諸蕃渡遼澤入抄掠。王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 [2] 
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武則天被拜為二品昭儀。她再次入宮,深知王皇后的心意,遂對王皇后卑躬屈膝,百依百順。王皇后不斷在高宗面前稱讚她,更加深了高宗對她的寵愛,為她提供了步步登高的階梯。而同時王皇后、蕭淑妃都遭冷遇了。最後,高宗決心要廢王立武,改換皇后。他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遂事先徵求有關大臣的意見。
長孫無忌是高宗的舅父,褚遂良參與過太宗很多軍政大事的決策,被太宗視為“忠烈”之臣。太宗臨終時,特意向他們兩人託付後事,並明確表示:“我仁孝的兒子兒媳,如今就託付給兩位愛卿了。 [10]  太子自幼仁孝,這都是你們瞭解的,一定要好好輔佐他!”同時又對高宗説:“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你即位之後可以不用愁了。” [11]  顯然,廢立皇后是非聽取這二位顧命大臣的意見不可的。高宗先禮後兵,自己親自前往長孫無忌住宅表明態度,武則天母親楊氏、許敬宗等人也曾勸説長孫無忌順水推舟,都無濟於事。接着,高宗又召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褚遂良等人入內殿,徵求他們對改立皇后的意見。李勣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藉口有病,根本沒有入內。于志寧膽小怕事,不明確表態;褚遂良、長孫無忌堅決反對。勿庸置疑,高宗要改立皇后,必須採取果斷措施。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不再考慮元老派的反對,下詔廢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則天為後,皇后正式易人。不僅如此,長孫無忌、褚遂良又先後被貶官。

李治建立東都

顯慶元年(656年),李治下令重建被毀的洛陽乾元殿應天門 [57]  並於次年(657年)二月移駕洛陽, [56]  頒佈《建東都詔》,稱洛陽“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於是改洛陽宮為東都,洛州官吏員品並如雍州。自此唐朝正式實行兩京制。 [12]  [13] 
顯慶三年(658年),褚遂良死於愛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顯慶四年(659年)七月,長孫無忌於黔州(治所在今重慶彭水 [64]  )被逼自殺。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一倒,關隴集團許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連。 [9]  從此以後,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制約,一切都自作主張。中外以進諫為忌諱,長達20年都無人敢犯顏直諫。 [71] 
顯慶五年(660年),十一月戊戌朔,邢國公蘇定方平定百濟後,獻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於東都洛陽紫微城正南門——則天門,唐高宗責問後下詔釋放。 [14] 
高宗廢王立武,改換皇后的問題,已超出了皇帝家務事的範圍。褚遂良堅決反對的理由,是皇后出身世家,而且是先帝為高宗選擇的,輕易廢后,即是違先帝之命,即使想要更換皇后,也要在世族大家中選擇,沒有必要非要是武氏。 [15]  王皇后出身名門大族,武氏出身低微。這種門第觀念,反映着士族官僚與庶族官僚的矛盾。士族地主勢力的沒落,庶族地主勢力的上升,是南北朝後期以來的歷史潮流。高宗敢冒“違先帝之命”的風險,打破士族勢力的威脅,直接掌握政權,正是他不願任人擺佈,敢作敢為的具體表現。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這種膽量和作為的。

李治帝后同朝

武則天 武則天
顯慶五年(660年)以後,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則天乘機插手政治,開始參與國家大事。武則天取得皇后的地位並不滿足,她還想進一步掌握政權。於是,她一方面排除異己,掃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礙;一方面又組織力量,培植私人勢力,為自己進一步掌權做準備。李治因武后慢慢有主導政局的趨勢,一度有廢后的打算,未料計劃被武后得知,武后向李治申訴辯解,事情遂作罷,但是協助李治擬詔的上官儀則遭族誅。這件事情過後,李治再也無由壓制武后。顯慶末年,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武后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后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氏並稱二聖。武則天為了取得政權,還想盡一切辦法表現自己的政治才能。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讓上官儀草擬詔書廢后,左右侍從將此事告知武則天,武則天到唐高宗面前自訴,李治羞縮,聲稱是受上官儀所教,武皇后遂殺上官儀。 [67]  自從上官儀被殺,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則天便垂簾於御座之後,預聞政事,史稱“二聖臨朝 [68]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16] 
總章元年(668年)九月癸巳,李勣攻破高麗,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歸。境內皆降,唐高宗以其地為安東都護府,分置四十二州。 [17] 
上元元年(674年),朝廷下詔尊皇帝為天皇,皇后為天后。 [18]  武則天便向高宗提出建言十二事:勸農桑,薄賦徭;給復三輔地;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費力役;廣言路;杜讒口;王公以降皆習《老子》;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 [19]  高宗曾下詔實行。至於實行的效果如何,由於缺乏這方面的資料,尚難作出確切的説明。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武則天懂得文史,才能出眾,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
上元三年(676年),李治因風疾嚴重打算遜位,讓天后攝政。宰相郝處俊諫道:“陛下奈何遂欲躬自傳位於天后?”同時指出,天下是高祖、太宗的天下,並不是陛下您自己的天下。唐高宗只好作罷。 [20]  [69] 
武后得知後,就召集了一些“文學之士”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約千餘卷;並且密令參決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權力。 [70] 

李治因病去世

永淳元年(682年),關中與山南州二十六處饑荒,京師(長安)人相食。 [73]  李治便於四月移駕東都(洛陽)。由於行程倉猝,隨從的士兵餓死在路上,於是長安、洛陽兩京之間的道路上死者相枕,人相食。 [72] 
李治已經封禪過泰山,又想遍封五嶽,便於永淳元年(682年)七月在嵩山之南建造奉天宮。李善感勸諫説:“這幾年來,糧食短缺,餓殍遍野,四夷入侵,陛下卻廣建宮室,勞役繁重,天下無不失望。臣為此非常擔憂!”李治並未採納他的建議。自從褚遂良、韓瑗死後,中外以進諫為忌諱,長達20年都無人敢犯顏直諫。直到李善感此次進諫,天下都很高興,稱之為“鳳鳴朝陽”。 [71]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駕到奉天宮,欲封中嶽嵩山,最終因患病而終止。不久,高宗詔命皇太子李顯代理國政,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在東宮任同平章事。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洛陽,病得很厲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晉見。
同年十二月,詔令改永淳二年為弘道元年(683年)。將要宣佈赦免之書,李治想要親自到則天門樓,由於氣不順而不能上馬,於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讀赦免書。十二月丁巳日(12月27日 [48]  )當晚,李治在東都貞觀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 [3]  。宣佈遺詔:“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制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羣臣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寶十三年(754年),改諡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21] 

李治為政舉措

李治政治

  • 緩和矛盾
唐太宗末年的遼東戰役使“貞觀之治”出現危機,李治登基後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帶就爆發了陳碩真領導的農民起義階級矛盾再次尖鋭。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時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
  • 人事方面
即位之後,重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頗有貞觀之治之遺風。
永徽二年(651年)九月,下令所佔百姓田宅還給百姓。
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唐太宗冷落。
  • 編纂法律
永徽三年(652年),編成《唐律疏議》,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當時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相對來説,這一時期的執法狀況寬平公正,犯罪率較低。史載,有一次,大理寺卿唐臨向李治報告説:監獄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個,其中只有兩人需要判死刑。 [22] 

李治軍事

  • 北方(突厥)
永徽元年(650年),高侃擒車鼻可汗,平定漠北。開耀元年(681年),突厥阿史那伏念自立為可汗,與阿史德温傅聯兵寇邊。李治任命裴行儉為定襄道大總管,曹懷舜李文暕為副將,率兵討伐。兩軍相遇,阿史那伏念藉助順風攻擊唐軍,唐軍被擾亂,曹懷舜等棄軍逃走,唐軍大敗,死者不可勝數。曹懷舜等收集散兵,並用金帛賄賂阿史那伏念,與之談和,殺牛為盟。阿史那伏念便撤兵,曹懷舜等得以回朝。
後來,裴行儉使用反間計,使得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温傅相互猜忌,最終一同向裴行儉請罪,裴行儉許諾保阿史那伏念不死,於是突厥正式投降,裴行儉便帶阿史那伏念回京師。然而,裴炎嫉妒裴行儉的功勞,唆使李治誅殺阿史那伏念。李治聽信讒言,下令誅殺了阿史那伏念等西突厥降將54人。裴行儉感嘆説,恐怕殺降之後就不會再有人歸附大唐了,於是稱病不朝。 [49]  這樣大規模地屠殺少數民族首領在唐朝歷史上是第一次,同時這種不講策略的處置方法無疑給突厥貴族加緊分裂活動提供了藉口。 [58] 
李治殺害歸降的突厥可汗伏念後,次年(682年)突厥餘黨骨咄祿等人佔領黑沙城造反,自立為可汗,建立後突厥政權,將阿史德元珍等收入麾下,勢力日趨壯大,乃入侵山西幷州與單于府北境,殺害了嵐州刺史王德茂, [50]  又攻河北媯州,包圍單于都護府,殺其司馬張行師;又攻河北蔚州,殺其刺史李思儉,連年侵犯唐朝邊境,李治只好讓程務挺防守邊疆。 [51] 
  • 東北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李治遂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至龍朔三年(663年),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
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佔平壤,滅亡高句麗。
唐徵高麗、百濟之戰 唐徵高麗、百濟之戰
  • 西域
在李治登基後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乙毗射匱可汗,自號沙缽略可汗。永徽六年(655年),唐遣程知節西擊沙缽略可汗,從此連年用兵西域
顯慶二年(657年),唐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缽羅奔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帶),被擒。西突厥亡。李治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次年,徙安西都護府龜茲(今新疆庫車)。
  • 吐蕃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入侵西域十八州,攻陷安西都護府。李治下令放棄安西四鎮之地,同時派薛仁貴率兵十餘萬討伐吐蕃,戰於大非川,結果唐軍戰敗,於是吐蕃進一步吞併了唐朝的吐谷渾之地。李治又派姜恪征討吐蕃,結果姜恪在途中病死,唐軍無功而返。 [52] 
儀鳳三年(678年),吐蕃與西突厥聯兵進攻安西,李治聽信劉仁軌之言,派沒有將帥之才的李敬玄率領十八萬唐軍與吐蕃將領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結果大敗,副將劉審禮被吐蕃俘虜。 [54]  李治“儒仁無遠略”,見到唐軍多次戰敗,便諮詢近臣,“朕未曾披甲統軍,以前滅高句麗、百濟時,連年用兵,當時天下就一片騷然,朕到現在才後悔。如今吐蕃入侵,怎麼對付呢?”中書舍人劉禕之等具對,旦李治未能領悟,因而罷議。
儀鳳四年(679年),吐蕃贊普駕崩,李治派使者弔唁。次年(680年),吐蕃的贊婆素和貴率兵三萬進攻河源,進軍唐朝的良非川。李敬玄與吐蕃戰於湟川,再度戰敗。黑齒常之率三千精騎夜襲吐蕃軍營,吐蕃才引兵退去。 [55] 
唐高宗時期,西域遭受吐蕃與突厥的侵擾而漸趨衰退。究其原因,一是高宗朝戰略決策缺乏長遠思維,二是未重視以龜茲為根據地的建設,三是輕視了對吐蕃攻佔吐谷渾事件的處理,而其實質則為這一時期唐王朝尚不具備打破天山南北業已形成的均勢。 [53] 
唐代的版圖,以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説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

李治經濟

唐高宗統治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全國人口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的360萬户,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萬户。 [9]  李治統治後期的顯著特點是持續多年的歉收。
  • 大興土木
李治在位期間,於顯慶元年(656年)重建隋煬帝時期的紫微宮正南門應天門 [77] 顯慶五年又在神都苑建造合璧宮,“甚為宏壯” [78] 龍朔三年(663年),大修蓬萊宮 [79] 麟德二年(665年)在隋煬帝的乾陽殿舊址上建造乾元殿 [77]  繼而又在東都洛陽建造宿羽宮高山宮上陽宮,“莫不壯麗”,狄仁傑上奏稱其太過奢侈 [80] 永淳元年(682年),李治又下令在洛州嵩山之南建造奉天宮 [81]  ,李善感勸諫説:“這幾年來,糧食短缺,餓殍遍野,四夷入侵,陛下卻廣建宮室,勞役繁重,天下無不失望。” [71] 
李治在位期間,由於土地承載力已處於過度飽和狀態,再加上當時嚴重的自然災害,關中地區的經濟地位大不如前,糧食遠不能滿足京師人口的需要。而且唐朝前期的漕運體系尚不健全,轉運江南地區的糧食到長安遠比到洛陽困難得多。於是,李治便帶領后妃及官員等去東都洛陽就食。
李治在位期間移都就食記錄 李治在位期間移都就食記錄 [82]
終高宗一朝,七次就食於洛陽,從顯慶二年(657年)第一次就食於東都至弘道元年(683年)卒於洛陽,二十六年半的時間裏,駐洛時間佔到二分之一。 [82] 
  • 控制物價
咸亨元年(670年),穀物嚴重短缺,致使政府禁止釀酒。7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歉收、洪水、乾旱、蟲災和饑饉接踵而來,一直達到危機的程度。
永隆元年(680年),糧價之高,前所未有,唐政府認為高物價是流通貨幣過多的結果,因此大量減少鑄造新幣,對私鑄的懲辦也比以前更加嚴厲。與此同時,從原有登記地區逃往其他地區而成為不登記、不納税的佔地者的流民佔有令人不安的比例。李治是在經濟和財政危機依然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去世的。
雖存在這一系列問題,但唐高宗的政府仍提出了控制物價的措施,並取得部分成功,它們後來繼續使用於整個唐朝。政府週期性地從自己的中央穀倉中拿出穀物以低價賣出。
調露元年(679年)甚至用穀物換回私鑄錢。
永徽六年(655年),京師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資供應充分時以高於當時市價的價格買回商品,物資短缺時再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出,使物價浮動保持在一定限度內。後來每個州都設立了這種糧倉。 [23] 

李治文化

李治另一個政績是重新建立科舉制度,並在他統治時期更多地通過科舉制起用官員。中舉和應試的人數開始迅速增多,科舉制的影響開始在最高一級官僚機構中表現出來。高宗的幾個宰相都有功名,相當數量的官員開始以這種方式走上仕途。但不能誇大這個趨勢。官員中中舉的人依然是少數,大部分官員仍靠世襲的特權入仕,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從胥吏升任。例如在永徽七年(656年),不少於1400名胥吏有資格進入正途,而同一年只有22人通過進士考試。 [23] 

李治外交

唐太宗統治時期,波斯薩珊王朝被阿拉伯的入侵摧毀。波斯國王伊嗣俟三世在貞觀十二年(638年)派使團向太宗求援以抵抗阿拉伯人。率領使團的國王之子卑路斯王子在長安定居,其後高宗統治時期他成立了波斯人的流亡政府。高宗還允許他在長安建一座祆教寺廟。按照一種説法,李治於儀鳳二年(677年)派出中國軍隊幫助王子重獲王位。但中國軍隊護送卑路斯最遠只能到龜茲,然後便返回唐朝。事實證明,卑路斯復位的企圖完全失敗了,他回到長安後死在那裏,大批波斯少數民族滯留在中國的京城。
唐高宗時期,中國第一次與征服薩珊王國的阿拉伯人建立了聯繫。第四位哈里發奧斯曼派出的第一個阿拉伯使團在永徽二年(651年)向唐王朝貢獻方物。 [24] 

李治歷史評價

李治史書評價

  • 舊唐書》:“大帝往在籓儲,見稱長者;暨升旒扆,頓異明哉。虛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既蕩情於帷薄,遂忽怠於基扃。惑麥斛之佞言,中宮被毒;聽趙師之誣説,元舅銜冤。忠良自是脅肩,奸佞於焉得志。卒致盤維盡戮,宗社為墟。古所謂一國為一人興,前賢為後愚廢,信矣哉!” [26]  贊曰:“藉文鴻業,僅保餘位。封岱禮天,其德不類。伏戎於寢,構堂終墜。自藴禍胎,邦家殄瘁。” [26] 
  • 新唐書》:①“帝既儒仁無遠略,見諸將數敗,乃博諮近臣,求所以御之之術。” [55]  ②“帝昏懦,牽於武后。” [74]  ③“高宗既昏懦,而繼以武氏之亂,毒流天下,幾至於亡。自永徽以後,武氏已得志,而刑濫矣。” [75]  ④“以太宗之明,昧於知子,廢立之際,不能自決,卒用昏童。高宗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嗚呼,父子夫婦之間,可謂難哉!可不慎哉?” [27] 
  • 資治通鑑》:①“無忌與褚遂良同心輔政,上亦尊禮二人,恭己以聽之,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61]  ②“自褚遂良、韓瑗之死,中外以言為諱,無敢逆意直諫,幾二十年。” [71] 

李治歷代評價

  • 唐太宗李世民:
    • ①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
    • ②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 [25] 
  • 李善感:數年已來,菽粟不稔,餓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車歲駕;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災譴,乃更廣營宮室,勞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備國家耳目,竊以此為憂! [71] 
  • 蔡東藩:高宗為色所迷,昏庸已甚,貶勳舊,斥忠良。 [28] 
    • ①唐朝對外的威力,以高宗時為極盛,然其衰機亦肇於是時。高宗的性質是失之於柔懦的。他即位之初,還能遵守太宗的成規,所以永徽之政,史稱其比美貞觀。
    • ②只有高句麗……高宗乘其內亂,把百濟和高句麗先後滅掉。突厥西方的疆域,本來是很廣的。其最西的可薩部,已和東羅馬相接了。高宗亦因其內亂,把他戡定。分置兩個都督府。其所轄的羈縻府、州,西至波斯。唐朝對外的聲威,至此可謂達於最高峯了。 [29] 
  • 王仲犖:唐高宗一代,除了永徽四年在睦州爆發了以陳碩貞(女,自稱文佳皇帝)為首的農民起義之外,政局比較穩定。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不斷上升,人口從永徽三年,全國户數三百八十萬,經高宗、武則天兩朝,到了中宗神龍元年,增加到六百一十五萬六千一百四十户,僅半個世紀,增加一倍以上。在軍事上,東與新羅聯軍,取高句麗、百濟。西面擊敗西突厥,俘賀魯,一度把安西都護府設立在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並在龍朔元年,以隴州南由縣令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於葱嶺以西、波斯以東地區置十六個都督府,由吐火羅葉護、訶達羅支國王等兼任都督,加強了唐和中亞各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密切聯繫。在當時的世界上,只有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哈利發國家,可以與盛大的唐王朝相比擬。 [62] 
  • 岑仲勉:高宗本庸懦,然以承貞觀餘蔭,武將多材,且獲降附突厥之效力,故其前半葉之開疆闢地,有時且過於太宗,是則時勢造成,非彼之力量所致。 [63] 
  • 毛澤東: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93] 
  • 孟憲實:唐高宗外圓內方、膽大心細,凡他要做的事情,無不達成。沒有高宗 時代的發展、鞏固、鋪墊,貞觀之治就只是短暫的高潮,開元盛世將成為 無源之水。無論用“君主無為”的傳統政治思想還是實際達成的事功來衡量,他都是一個成功的皇帝。

李治國外評價

    • ①可是太宗仍然認為,他是被迫作了錯誤的選擇,而且懷疑意志軟弱的李治不能有效地治理國家。 [30] 
    • ②高宗統治時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變統治階級內部社會力量的對比這一難以作為定論的企圖,而是對科舉制本身進行一系列大改變。 [23] 

李治軼事典故

李治開始扶着牀學走路的時候,喜歡拿着筆亂劃,身邊的人把紙給他讓他劃在紙上,人們看到李治在紙角上畫出來的竟然是個“敕”字(唐朝政事堂議出的命令和政策後,由皇帝畫個敕字,代表詔令)。李世民叫人把紙燒了,而且命令不許外傳。 [31] 

李治個人作品

《監國求賢令》 [32] 
《為攝太傅高儉設榻令》 [33] 
《為文德聖皇后薦福令》 [34] 
《建東都詔》 [12] 
《建大慈恩寺令》 [35] 
《諭普光寺僧眾令》 [36] 
《答沙門慧淨辭知普光寺任令》 [37] 
《答張行成因旱請致仕表手製》 [38] 
《加潞王周王上柱國別食實封制》 [39] 
《定樂舞制》 [40] 

李治親屬成員

李治世系

西涼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西涼後主李歆→……李熙→李天錫(也作李天賜)→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李治父母

父母
關係
姓名
備註
父親
唐太宗
母親
長孫氏
文德順聖皇后(長孫皇后

李治兄弟

兄弟
關係
姓名
備註
長兄
廢太子李承乾
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廢,貞觀十九年(645年)去世。
二兄
魏王李泰
貞觀十七年(643年)因涉爭儲被改封外地,永徽三年(652年)死於鄖鄉。

李治姐妹

姐妹
關係
稱呼
備註
長樂公主李麗質
下嫁宗正少卿長孫衝,即齊國公長孫無忌的嫡長子。
貞觀十七年八月十日(643年9月28日),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歲,同年九月廿一日(643年11月7日),陪葬昭陵。 [83-85] 
先嫁杜如晦次子杜荷,後杜荷因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一案,坐罪處死。
再嫁薛瓘,幼子薛紹娶高宗女太平公主
咸亨二年五月十六日(671年6月27日)去世,陪葬昭陵。 [86-88] 
晉陽公主李明達
乳名兕子。與高宗同為太宗撫養,十二歲早夭。 [89-90] 
初封衡山公主。貞觀十七年(643年),許配魏徵長子魏叔玉;同年,婚事取消。
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652年7月4日),改封新城郡長公主,增邑五千户,下嫁長孫詮
顯慶四年(659年),長孫詮被流放巂州,不久被殺,新城公主改嫁韋正矩
龍朔三年(663年)二月病逝,時年三十歲,以皇后之禮陪葬於昭陵。 [91-92] 

李治后妃

后妃
關係
封號
姓名
子女
備註
皇后
---
---
元后
武皇后
---
---
繼後
嬪妃
不詳
事蹟見於《唐兩京城坊考》等史料 [44] 
不詳
許王李素節
原為三品良娣,649年晉封淑妃
不詳
唐太宗賢妃徐惠之妹
上官才人
上官婉兒墓誌稱其曾為李治的才人 [43] 
不詳
陳王李忠
封號不詳,舊唐書僅記載“後宮劉氏”
不詳
悼王李孝
封號不詳
不詳
澤王李上金
封號不詳
嬖寵
武順
---
武后的姐姐, [45]  宮人或傳李賢為其子。 [46] 
賀蘭氏
---
唐高宗欲封其為嬪,但難於武后而未決。 [45] 

李治兒子

兒子
序列
爵位
人物
生卒年
母親
第一子
燕王
643年-664年
宮人劉氏
第二子
原悼王
?-664年
宮人鄭氏
第三子
澤王
?-690年
宮人楊氏
第四子
許王
648年-690年
第五子
孝敬皇帝
653年-675年
第六子
章懷太子
655年-684年
第七子
唐中宗
656年-710年
第八子
唐睿宗
662年 - 716年

李治女兒

女兒
封號
姓名
備註
李下玉
蕭淑妃所生,下嫁權毅

蕭淑妃所生,先封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武后所生,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諡號思。
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認為她本名叫李令月
武后所生,下嫁薛紹,又嫁武攸暨 [41] 

李治史書記載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
《新唐書·本紀第三·高宗》
《資治通鑑·唐紀·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42] 

李治後世紀念

乾陵 乾陵
唐高宗李治死後葬於乾陵,後武則天死後也葬於乾陵。乾陵是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光宅元年(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峯,北峯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峯之上。梁山南面兩峯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峯取名叫“乳峯”。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發現有雙重城垣的墓葬,其內城象徵京城長安的皇城,外城相當於官員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當時中國古代都城的整體格局。

李治影視形象

出品時間
影視作品
扮演者
1939年
1963年
1984年
1986年
1985年
1995年
1999年
2001年
馬可(童年)
霍亞明(青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4年
周衞濤(青年)
張鐵林(中老年)
2006年
2006年
胡文豹
2006年
2006年
2009年
大明宮(紀錄片)
2010年
2011年
2011年
餘少羣(青年)
趙文瑄(中老年)
2011年
嶽躍利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2013年
2013年
2014年
黃天崎(幼年)
鄭思仁(成年)
2014年
2015年
2015年
陳柯帆(少年)
李治廷(成年)
2018年
2018年
2020年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貞觀二年六月十五庚寅日,用萬年曆換算為公曆則是628年7月21日。
  • 2.    《舊唐書·東夷傳·百濟》:“高宗嗣位,永徽二年,始又遣使朝貢。使還,降璽書與義慈曰:至如海東三國,開基自久,並列疆界,地實犬牙。近代已來,遂構嫌隙。戰爭 交起,略無寧歲。遂令三韓之氓,命懸刀俎,尋戈肆憤,朝夕相仍。朕代天理物, 載深矜愍。去歲王及高麗、新羅等使並來入朝,朕命釋茲讎怨,更敦款穆。新羅使 金法敏奏書:“高麗、百濟,唇齒相依,競舉兵戈,侵逼交至。大城重鎮,併為百 濟所並;疆宇日蹙,威力並謝。乞詔百濟,令歸所侵之城。若不奉詔,即自興兵打 取。但得故地,即請交和。”朕以其言既順,不可不許。昔齊桓列土諸侯,尚存亡 國;況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籓!王所兼新羅之城,並宜還其本國;新羅所獲百 濟俘虜,亦遣還王。然後解患釋紛,韜戈偃革,百姓獲息肩之願,三蕃無戰爭之勞。 比夫流血邊亭,積屍疆場,耕織並廢,士女無聊,豈可同年而語矣!王若不從進止, 朕已依法敏所請,任其與王決戰;亦令約束高麗,不許遠相救恤。高麗若不承命, 即令契丹諸蕃渡遼澤入抄掠。王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
  • 3.    《新唐書·本紀第三》:是夕,皇帝崩於貞觀殿,年五十六。諡曰天皇大帝。天寶八載,改諡天皇大聖皇帝;十三載,增諡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 4.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諱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順聖長孫皇后。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五年,封晉王。七年,遙授幷州都督。幼而岐嶷端審,寬仁孝友。初授《孝經》於著作郎蕭德言,太宗問曰:“此書中何言為要?”對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大悦曰:“行此,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及文德皇后崩,晉王時年九歲,哀慕感動左右,太宗屢加慰撫,由是特深寵異。尋拜右武候大將軍。十七年,皇太子承乾廢,魏王泰亦以罪黜,太宗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計議,立晉王為皇太子。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其善。十八年,太宗將伐高麗,命太子留鎮定州。及駕發有期,悲啼累日,因請飛驛遞表起居,並遞敕垂報,並許之。飛表奏事,自此始也。及軍旋,太子從至幷州。時太宗患癰,太子親吮之,扶輦步從數日。
  • 5.    《太平御覽》:又曰: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晉王,而限以非次,惶惑不決。乃御兩儀殿,羣臣盡出,獨留長孫無忌及司空房弘齡、李勣,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心無聊。”因自投於牀,抽佩刀欲自刺。無忌等驚懼,爭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晉王。無忌等請太宗所欲,報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謂晉王曰:“汝舅許汝也,汝宜拜謝。”晉王因下拜。太宗謂無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論何如?”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召問百僚,必無異辭。”於是建立遂定。
  • 6.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二十三年五月己巳,太宗崩。庚午,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少師、黎陽縣公于志寧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書左丞張行成為兼侍中、檢校刑部尚書,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攝户部尚書高季輔為兼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太子左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兼禮部尚書。辛未,還京。
  • 7.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六月甲戌朔,皇太子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詔曰:“大行皇帝奄棄普天,痛貫心靈,若置湯火。思遵大孝,不敢滅身,永慕長號,將何逮及。粵以孤眇,屬當元嗣,思勵空薄,康濟黎元。敬順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可大赦天下。內外文武賜勳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及諸州比年供軍勞役尤甚之處,並給復一年。”辛巳,改民部尚書為户部尚書。疊州都督、英國公勣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仍於洛陽宮留守。癸未,詔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餘並如故,賜物三千段。癸巳,特進、英國公勣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丙午,有司請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上名。以貞觀時不諱先帝二字,詔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禮不偏諱。上既單名,臣子不合指斥。”上乃從之。己酉,于闐王伏闍信來朝。八月癸酉朔,河東地震,晉州尤甚,壞廬舍,壓死者五千餘人。三日又震。詔遣使存問,給復二年,壓死者賜絹三匹。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勣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僕射始帶同中書門下。庚寅,葬太宗於昭陵。
  • 8.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九月甲寅,加授鄜州刺史、荊王元景為司徒,前安州都督、吳王恪為司空兼梁州刺史。丙寅,贈太尉、梁國公玄齡,贈司徒、申國公士廉,贈左僕射、蔣國公屈突通,並可配食太宗廟庭。
  • 9.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02]
  • 10.    《資治通鑑》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 11.    《資治通鑑》卷一九九,太宗貞觀二十三年。
  • 12.    《建東都詔》:“二京之盛,其來自昔。此都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置槷之規猶勤,測圭之地載革,豈得宅帝之鄉,獨稱都於四塞;來王之邑,匪建國於三川。宜改洛陽宮為東都。”
  • 13.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十六》:顯慶二年(657年)丁卯,以洛陽宮為東都,洛州官吏員品並如雍州。
  • 14.    《舊唐書·本紀·卷四》:“十一月戊戌朔,邢國公蘇定方獻百濟王扶余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於則天門,責而宥之。”
  • 15.    《資治通鑑》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 16.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十七》:冬,十月,癸丑,皇后表稱“封禪舊儀,祭皇地礻氏,太后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禮有未發,至日,妾請帥內外命婦奠獻。”詔:“禪社首以皇后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壬戌,詔:“封禪壇所設上帝、后土位,先用藁秸、陶匏等,並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諸郊祀亦宜准此。”又詔:“自今郊廟享宴,文舞用《功成慶善之樂》,武舞用《神功破陳之樂》。” 丙寅,上發東都,從駕文武儀仗,數百里不絕。列營置幕,彌亙原野。東自高麗,西至波斯、烏長諸國朝會者,各帥其屬扈從,穹廬毳幕,牛羊駝馬,填咽道路。時比歲豐稔,米鬥至五錢,麥、豆不列於市。
  • 17.    《舊唐書·本紀·卷五》:“夏四月丙辰,有彗星見於畢、昴之間。乙丑,上避正殿,減膳,詔內外羣官各 上封事,極言過失。於是羣臣上言:“星雖孛而光芒小,此非國眚,不足上勞聖慮, 請御正殿,復常饌。”帝曰:“朕獲奉宗廟,撫臨億兆,謫見於天,誡朕之不德也, 當責躬修德以禳之。”羣臣復進曰:“星孛於東北,此高麗將滅之徵。”帝曰: “高麗百姓,即朕之百姓也。既為萬國之主,豈可推過於小蕃!”竟不從所請。乙 亥,彗星滅。辛巳,西台侍郎楊武卒。秋八月癸酉,至自九成宮。九月癸巳,司空、 英國公勣破高麗,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歸。境內盡降,其城一 百七十,户六十九萬七千,以其地為安東都護府,分置四十二州。”
  • 18.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十八》: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為宣莊皇后;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為光懿皇后;太武皇帝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后為太穆神皇后;文皇帝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德皇后為文德聖皇后。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以避先帝、先後之稱。改元,赦天下。
  • 19.    《新唐書·卷七十六·武皇后列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7-09]
  • 20.    《舊唐書·本紀第五·高宗下》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02]
  • 21.    《舊唐書·本紀第五·高宗下》:十一月,皇太子來朝。癸亥,幸奉天宮。時天后自封岱之後,勸上封中嶽。每下詔草儀注,即歲飢、邊事警急而止。至是復行封中嶽禮,上疾而止。上苦頭重不可忍,侍醫秦鳴鶴曰:“刺頭微出血,可愈。”天后帷中言曰:“此可斬,欲刺血於人主首耶!”上曰:“吾苦頭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會,上曰:“吾眼明矣。”戊戌,命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招討總管討山賊元珍、骨篤祿、賀魯等。詔皇太子監國,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於東宮同平章事。丁未,自奉天宮還東都。上疾甚,宰臣已下並不得謁見。十二月己酉,詔改永淳二年為弘道元年。將宣赦書,上欲親御則天門樓,氣逆不能上馬,遂召百姓於殿前宣之。禮畢,上問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無不感悦。”上曰:“蒼生雖喜,我命危篤。天地神祇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是夕,帝崩於真觀殿,時年五十六。宣遺詔:“七日而殯,皇太子即位於柩前。園陵制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羣臣上諡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於乾陵。天寶十三載,改諡曰天皇大弘孝皇帝。
  • 22.    唐高宗絕非“窩囊廢” 文治武功不遜李世民  .恆謙教育網[引用日期2014-02-02]
  • 23.    《劍橋中國隋唐史》高宗的對內政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24.    《劍橋中國隋唐史》對外關係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2-07]
  • 25.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03]
  • 26.    《舊唐書·本紀第五·高宗下》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07]
  • 27.    《新唐書·本紀第三·高宗》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07]
  • 28.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軍擒歸沙缽羅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03]
  • 29.    《中國通史·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03]
  • 30.    《劍橋中國隋唐史》繼承問題的鬥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03]
  • 31.    《酉陽雜俎》:高宗初扶牀,將戲弄筆。左右試置紙於前,乃亂畫滿紙。角邊畫處成草書“敕”字,太宗遽令焚之,不許傳外。
  • 32.    《監國求賢令》:仰惟聖訓,奉以周旋,虛想異人,共康神化,式遵曩軌。分騖翹車,企覿英靈,欽聞政道。宜頒下州郡,妙簡賢良。其有理識清通,執心貞固;才高位下,德重任輕;或孝弟力田,素行高於州里;或鴻筆麗藻,美譽陳於天庭;或學術該通,博聞千載;或政事明允,才為時新。如斯之倫,並堪經務,而韜光勿用,仕進無階,委身蓬蓽,深為可嘆。所在官僚,精加訪採,庶使垂綸必察,操築無遺,一善弓旌。咸宜舉送。
  • 33.    《為攝太傅高儉設榻令》:攝太傅申國公士廉,朝望國華,儀型攸屬。寡人忝膺監守,實資訓導。比日德政,常屈同榻,庶因諮白,少祛蒙滯。但據案奉對,情所未安,近已約吏,不許更進。太傅誨諭深至,使遵常式,辭不獲免,輒復敬從,所司亦宜別以一案供太傅。
  • 34.    《為文德聖皇后薦福令》:寡人不造,咎譴所鍾,年在未識,慈顏棄背,終身之憂,貫心滋甚,風樹之切,刻骨冥深。每以龍忌之辰,歲時興感,空懷陟屺之望,益疚寒泉之心。既而笙歌遂遠,瞻奉無逮,徒思昊天之報,罔寄烏鳥之情。竊以覺道洪慈,實資冥福,冀申孺慕,是用歸依。宜令所司,於京城內舊廢寺妙選一所,奉為文德聖皇后即營僧寺。寺成之日,當別度僧,仍令映帶林泉,務盡形勝。仰規忉利之果,副此罔極之懷。
  • 35.    《建大慈恩寺令》:營慈恩寺,漸冀向功,輪奐將成,僧徒尚闕。伏奉敕旨,度三百僧,別請五十大德,同奉神居,降臨行道。其新建道場,宜名大慈恩寺。別造翻經院,虹梁藻井,丹青氣,瓊礎銅沓,金環花鋪,並加殊麗。令法師移就翻譯,仍綱維寺任。
  • 36.    《諭普光寺僧眾令》:蓋聞正法沒於西域,像教被於東華,古往今來,多歷年所。而難陀迦葉,馬鳴龍樹,既同瓶瀉有若燈傳,故得妙旨微言,垂文見意。是以三十二相,遍滿人天;十二部經,敷揚剎土。由其路者,則高騁四衢之上;迷其途者,則輪迴六趣之中。理窟法門,元宗秘藏,非天下之至賾,孰能與於此乎?皇帝以神道設教,利益羣生,故普建仁祠,紹隆正覺,卜茲勝地,立此伽藍。請赤縣之名僧,徵帝城之上首。山林之士,擁錫來遊;朝廷之賓,摳衣趨座。義筵濟濟,法侶詵詵,實聚落之福田,黔黎之壽域。加以叢楹疊杆,寶塔華台,洪鐘扣而弗喧,清梵唱而逾靜。若夫盧毗那佛坐普光,漢堂靈相,葳蕤肸蠁。以今方古,ウ與冥符,名器之間,豈容虛立。然僧徒結集,須有綱紀,詢諸大眾,罕值其人。積日搜揚,頗有僉議,鹹雲紀國寺上座慧淨,自性清淨,本來有之,風神秀徹,非適今也。至於龍宮寶藏,象力尊經,皆挺自生知,無師獨悟,豈止四諦一乘之説,七處八會之談。要其指歸,得其真趣而已。固亦滌除元覽,老氏之至言;潔淨精微,宣尼之妙義,莫不窮理盡性,尋根討源。其德行也如彼,其學業也如此,今請為普光寺主,仍知本寺事。法師比者逡巡靜退,不肯降重,殷勤苦請,方始克從。但菩薩之家,體尚和合,若得無諍三昧,自然永離十纏,亦願合寺諸師,共宏此意。其迎請之禮,任依僧法。
  • 37.    《答沙門慧淨辭知普光寺任令》:忽辱來書,甚以傾慰。三複之後,自覺欣然。竊聞如來,雖跡起人間,而道籠天外,神功妙力,不可思議。寂爾無為,則言語道斷;湛然常在,則心行處滅。但為眾生煩惱,漂沒愛河,得不大拯橫流,令登彼岸?故出入三界,降六天,經營十方,良為於此。若夫鹿園福地,鷲嶺靈山,灑甘露於禪林,轉法輪於淨域,付囑菩薩,濟拔黔黎。然後放光面門,滅影雙樹。寶船雖沒,遺教猶存,即是如來法身,無有異也。然人宏道,非道宏人。遠有彌勒文殊,親承音旨;近則圖澄羅什,發明經教。五百一賢,信非徒説;千里一遇,蓋非虛言。法師昔在俗緣,門稱通德,飛纓東序,鳴玉上庠,故得垂裕後昆,傳芳猶子。嘗以《詩》稱三百,不離於苦空;《曲禮》三千,未免於生滅。故發宏誓願,迴向菩提,落彼兩髦,披茲三服。至如大乘小乘之偈,廣説略説之文,十誦僧祗,八部般若,天親無著之論,法門句義之談,皆剖判胸懷,激揚清濁。至於光臨講座,開置法筵,精義入神,隨類俱解。寫懸河之辯,動連環之辭,碧雞譽於漢臣,白馬稱於傲吏。以今仿古,彼復何人?所以仰請法師為普光寺主,兼知紀國寺上座事。又聞若獨善之心有限,則濟物之理不宏,彼我之意未忘,則他自之情不坦。且普光、紀國,俱是道場。舊住新居,有何差別?法師來狀雲:“魚鹿易處,失燥濕之宜。”斯乃意在謙虛,假稱珍怪。昔聞流水長者,遂能救十千之魚;曠野獵師,豈得害三歸之鹿。但使筌蹄不用,則言象自忘。
  • 38.    《答張行成因旱請致仕表手製》:密雲不雨,遂淹旬月,此朕之寡德,非宰臣咎。實甘萬方之責,用陳六事之過,策免之科,義乖罪己。今敕斷表,勿復為辭。
  • 39.    《加潞王周王上柱國別食實封制》:維城道峻,理恢於邑壤。分社寄隆,義先於榮秩。雍州牧潞王賢,潞州牧周王顯,瑤坡挺禎,璇源發彩,令聞彰於《詩》、《禮》,英徽表於岐嶷。戎章之寵,宜允於具瞻;膏腴之恩。式遵於故事。並可上柱國,各加別食實封一千户。餘如故。
  • 40.    《定樂舞制》:國家平定天下,革命創制,紀功旌德,久被樂章。今郊祀四懸,猶用干鏚之舞,先朝作樂,韜而未伸。其郊廟享宴等所奏宮懸,文舞宜用功成慶善之樂,皆著履執拂,依舊服?褶童子冠;其武舞宜用神功破陣之樂,皆被甲持戟。其執纛之人,亦著金甲。人數並依八佾,仍量加笛歌鼓等,並於懸南列坐。若舞,即與宮懸合奏。其宴樂內二色舞者,仍依舊別設。
  • 41.    《新唐書·列傳第八·諸公主》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07]
  • 42.    資治通鑑 卷二百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
  • 43.    上官婉兒為啥能上熱搜?她的一生簡直太傳奇了!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6-11]
  • 44.    名人薈萃時邕坊  .洛陽日報[引用日期2022-06-11]
  • 45.    《新唐書·列傳·卷一》:“韓國出入禁中,一女國姝,帝皆寵之。韓國卒,女封魏國夫人,欲以備嬪職,難於後,未決。”
  • 46.    《舊唐書·列傳·卷三十六》:“又宮人潛議雲 ‘賢是後姊韓國夫人所生’。”
  • 47.    《舊唐書》:(貞觀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
  • 48.    《新唐書》:(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改元,大赦。是夕,皇帝崩於貞觀殿,年五十六。
  • 49.    《資治通鑑·唐紀十八》:“開耀元年辛巳,公元六八一年……突厥阿史那伏念復自立為可汗,與阿史德温傅連兵為寇。癸巳,以行儉為定襄道大總管,以右武衞將軍曹懷舜、幽州都督李文暕為副,將兵討之。……至橫水,遇伏念,懷舜、義昭與李文暕及裨將劉敬同四軍合為方陳,且戰且行;經一日,伏念乘便風擊之,軍中擾亂,懷舜等棄軍走,軍遂大敗,死者不可勝數。懷舜等收散卒,斂金帛以賂伏念,與之約和,殺牛為盟。伏念北去,懷舜等乃得還。……裴行儉軍於代州之陘口,多縱反間,由是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温傅浸相猜貳。……伏念狼狽,不能整其眾,遂執温傅,從間道詣行儉降。少選,伏念果帥酋長縛温傅詣軍門請罪。行儉盡平突厥餘黨,以伏念、温傅歸京師。……冬,十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壬戌,裴行儉等獻定襄之俘。乙丑,改元。丙寅,斬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初,行儉許伏念以不死,故降。裴炎疾行儉之功,奏言:“伏念為副將張虔勖、程務挺所逼,又回紇等自磧北南向逼之,窮窘而降耳。”遂誅之。行儉嘆曰:“渾、浚爭功,古今所恥。但恐殺降,無復來者。”因稱疾不出。”
  • 50.    《資治通鑑·唐紀十九》:“(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突厥餘黨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據黑沙城反,入寇幷州及單于府之北境,殺嵐州刺史王德茂。”
  • 51.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永淳元年,骨咄祿又反。伏念敗,乃嘯亡 散,保總材山,又治黑沙城,有眾五千,盜九姓畜馬,稍強大,乃自立為可汗,以弟默啜為殺,咄悉匐為葉護。時單于府檢校降户部落阿史德元珍者,為長史王本立所囚。會骨咄祿來寇,元珍請諭還諸部贖罪,許之。至即降骨咄祿,與為謀,遂以為阿波達幹,悉屬以兵。……寇單于府北鄙,遂攻幷州,殺嵐州刺史王德茂,分掠定州,北平刺史霍王元軌擊卻之。又攻媯州,圍單于都護府,殺司馬張行師,攻蔚州, 殺刺史李思儉,執豐州都督崔知辯。詔右武衞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備邊。嗣聖、垂拱間,連寇朔、代,掠吏士。”
  • 52.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一·吐蕃上》:“咸亨元年,入殘羈縻十八州,率于闐取龜茲撥換城,於是安西四鎮並廢。詔右 威衞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衞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衞將軍郭 待封自副,出討吐蕃,並護吐谷渾還國。師凡十餘萬,至大非川,為欽陵所拒,王師敗績,遂滅吐谷渾而盡有其地。詔司戎太常伯、同東西台三品姜恪為涼州道行軍 大總管出討,會恪卒,班師。”
  • 53.    唐高宗時期的西域時局及經略檢視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3-03-24]
  • 54.    《資治通鑑·唐紀十八》:“儀鳳三年戊寅,公元六七八年……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奏言:“西邊鎮守,非敬玄莫可。”敬玄固辭,上曰:“仁軌須朕,朕亦自往,卿安得辭!”丙子,以敬玄代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仍檢校鄯州都督。……丙寅,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兵敗,工部尚書、左衞大將軍彭城僖公劉審禮為吐蕃所虜。時審禮將前軍深入,頓於濠所,為虜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
  • 55.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一·吐蕃上》:“吐蕃與西突厥連兵攻安西,覆命中書令李敬玄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西河鎮撫 大使、鄯州都督,代仁軌。……敬玄率劉審禮擊 吐蕃青海上,審禮戰沒。敬玄頓承風嶺,礙險不得縱,吐蕃壓王師屯,左領軍將軍 黑齒常之率死士五百,夜斧其營,虜驚,自相轥藉而死者甚眾,乃引去。敬玄僅脱。帝既儒仁無遠略,見諸將數敗,乃博諮近臣,求所以御之之術。帝曰:“朕未 始擐甲履軍,往者滅高麗、百濟,比歲用師,中國騷然,朕至今悔之。今吐蕃內侵, 盍為我謀?”中書舍人劉禕之等具對,須家給人足可擊也。或言賊險黠不可與和, 或言營田嚴守便。惟中書侍郎薛元超謂:“縱敵生患,不如料兵擊之。”帝顧黃門 侍郎來恆曰:“自李勣亡,遂無善將。”恆即言:“向洮河兵足以制敵,但諸將不 用命,故無功。”帝殊不悟,因罷議。儀鳳四年,贊普死,子器弩悉弄立,欽陵復擅政,使大臣來告喪,帝遣使者往 會葬。明年,贊婆、素和貴率兵三萬攻河源,屯良非川,敬玄與戰湟川,敗績。左武衞將軍黑齒常之以精騎三千夜搗其營,贊婆懼,引去。遂擢常之為河源軍經略大使。乃嚴烽邏,開屯田,虜謀稍折。”
  • 56.    《資治通鑑·唐紀十六》:“顯慶二年丁巳,公元六五七年,春,正月,癸巳,分哥邏祿部置陰山、大漠二都督府。閏月,壬寅,上行幸洛陽。……二月,辛酉,車駕至洛陽宮。”
  • 57.    《唐會要·卷三十》:“顯慶元年,敕司農少卿田仁汪,因舊殿餘址修乾元殿,高一百二十尺,東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至麟德二年二月十二日,所司奏乾元殿成。其應天門先亦焚之,及是造成,號為則天門。”
  • 58.    突厥的叛亂與安北都護府南遷  .中國邊疆網[引用日期2023-04-13]
  • 59.    劉向陽,王效鋒,李阿能.《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唐代帝陵》:三秦出版社,2015:第92頁
  • 60.    劉向陽,王效鋒,李阿能.《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唐代帝陵》:三秦出版社,2015:第416頁
  • 61.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無忌與褚遂良同心輔政,上亦尊禮二人,恭己以聽之,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 62.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1:122-123
  • 63.    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2:113
  • 64.    歷史沿革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08]
  • 65.    《資治通鑑》:(貞觀二十三年)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赦天下。
  • 66.    《舊唐書》: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
  • 67.    《新唐書·列傳·卷一》:“ 麟德初,後召方士郭行真入禁中為蠱祝,宦人王伏勝發之,帝怒,因是召西台侍郎 上官儀,儀指言後專恣,失海內望,不可承宗廟,與帝意合,乃趣使草詔廢之。左右馳告,後遽從帝自訴,帝羞縮,待之如初,猶意其恚,且曰:“是皆上官儀教我!” 後諷許敬宗構儀,殺之。”
  • 68.    《舊唐書·本紀·卷五》:“自誅上官儀後,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 69.    《舊唐書·列傳·卷三十四》:“(上元)三年,高宗以風疹欲遜位,令天后攝知國事,與宰相議之。處俊對曰:“……今陛下奈何遂欲躬自傳位於天后?況天下者,高祖、太宗二聖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謹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族。伏乞特垂詳納。”中書侍郎李義琰進曰:“處俊所引經旨,足可依憑,惟聖慮無疑,則蒼生幸甚。”帝曰:“是。”遂止。”
  • 70.    《資治通鑑·唐紀十八》:“上元二年乙亥,公元六七五年天后多引文學之士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禕之等,使之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幾千餘卷。朝廷奏議及百司表疏,時密令參決,以分宰相之權,時人謂之北門學士。”
  • 71.    《資治通鑑·唐紀十九》:“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上既封泰山,欲遍封五嶽,秋,七月,作奉天宮於嵩山南。監察御史裏行李善感諫曰:“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羣瑞,與三皇、五帝比隆矣。數年已來,菽粟不稔,餓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車歲駕;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災譴,乃更廣營宮室,勞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備國家耳目,竊以此為憂!”上雖不納,亦優容之。自褚遂良、韓瑗之死,中外以言為諱,無敢逆意直諫,幾二十年;及善感始諫,天下皆喜,謂之“鳳鳴朝陽”。”
  • 72.    《資治通鑑·唐紀十九》:“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夏,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上以關中饑饉,米鬥三百,將幸東都……時出幸倉猝,扈從之士有餓死於中道者。……關中先水後旱、蝗,繼以疾疫,米鬥四百,兩京間死者相枕於路,人相食。”
  • 73.    《新唐書·志·卷二十五》:“永淳元年,關中及山南州二十六飢,京師人相食。”
  • 74.    新唐書·列傳·卷三十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4-01-07]
  • 75.    新唐書·志·卷四十六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4-01-07]
  • 76.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無忌以元舅輔政,凡有所言,上無不嘉納。”
  • 77.    《元河南志·卷四·唐城闕古蹟》:“宮城,因隋名曰紫微城……南面六門,正南曰應天門。門上飛觀相夾,門外即朝堂。武德四年以其太奢,命行台僕射屈突通焚之。顯慶初,司農少卿田仁汪隨事修葺,後又命司農少卿韋機更加營造,因隋之名曰則天門。……隋之乾陽殿,武德四年平王世充遂焚之,麟德二年命司農少卿田仁汪因舊址造乾元殿成,高一百二十尺,東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
  • 78.    《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東京·神都苑》:“苑內最西者合璧宮,顯慶五年,命田仁汪、徐感造八關涼宮,改名合璧官,當中殿日連壁殿。又有齊聖殿,北據山阜,甚為宏壯,孝敬皇帝薨此宮之綺雲殿。”
  • 79.    《新唐書·志·卷二十七》:“大明宮在禁苑東南……高宗以風痹,厭西內湫濕,龍朔三年始大興葺,曰蓬萊宮, 咸亨元年曰含元宮,長安元年復曰大明宮。”
  • 80.    《舊唐書·列傳·卷三十九》:“又造宿羽、高山、上陽等宮,莫不壯麗,仁杰奏其太過。”
  • 81.    《舊唐書·志·卷三》:“至永淳元年,於洛州嵩山之南,置崇陽縣,其年七月,敕其所造奉天宮。”
  • 82.    唐代移都就食現象研究  .中國歷史研究院[引用日期2024-03-09]
  • 83.    《大唐故長樂公主墓誌銘》:公主諱麗質,隴西狄道人,高祖太武皇帝之孫、皇帝之第五女、東宮之姊也。
  • 84.    《大唐故長樂公主墓誌銘》:七年,降殯於宗正少卿、河南長孫衝,即司徒、太子太師、趙國公無忌之長子也。
  • 85.    《大唐故長樂公主墓誌銘》:以十七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謝,春秋廿三。——經換算可知(貞觀)十七年八月十日對應的陽曆日期為643年9月28日
  • 86.    《冊府元龜·帝王部·友愛》:咸亨二年,城陽公主薨於房州。公主帝同出,適房州刺史薛瓘。
  • 87.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城陽公主,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
  • 88.    《大唐故萬泉縣主薛氏墓誌銘並序》:......父紹,駙馬都尉、散騎常侍、右武衞將軍、平陽縣開國子。玉潤金清,凝脂點漆。識明政要,理洞玄微。
  • 89.    《唐會要·卷六·公主雜錄》: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
  • 90.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晉陽公主字明達,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嘗見喜愠色。帝有所怒責,必伺顏徐徐辯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譽愛。後崩,時主始孩,不之識;及五歲,經後所遊地,哀不自勝。帝諸子,唯晉王及主最少,故親畜之。王每出閤,主送至虔化門;泣而別。王勝衣,班於朝,主泣曰:“兄今與羣臣同列,不得在內乎?”帝亦為流涕。主臨帝飛白書,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閲三旬不常膳,日數十哀,因以癯羸。羣臣進勉,帝曰:“朕渠不知悲愛無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因詔有司簿主湯沐餘貲,營佛祠墓側。
  • 91.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新城公主,晉陽母弟也。下嫁長孫詮,詮以罪徙巂州。更嫁韋正矩,為奉冕大夫,遇主不以禮。俄而主暴薨,高宗詔三司雜治,正矩不能辯,伏誅。以皇后禮葬昭陵旁。
  • 92.    《舊唐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二十一》:嘗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徵卒後,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許以衡山公主降其長子叔玉,於是手詔停婚,顧其家漸衰矣
  • 93.    周溯源編著. 毛澤東評點古今人物 精華本[M]. 2015:1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