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拓跋嗣

鎖定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12月24日 [18]  ),字木末,鮮卑族北魏王朝第二任皇帝(409年11月10日 [28]  ~423年12月24日 [18]  在位)。道武帝拓跋珪長子,母為宣穆皇后劉氏。
拓跋嗣天性孝順,明睿寬毅。天興六年(403年),拓跋嗣受封齊王,官任相國,加封車騎將軍。因母按舊俗賜死,拓跋嗣悲痛萬分,觸怒道武帝拓跋珪,被迫逃匿於外。天賜六年(409年),其弟清河王拓跋紹殺父,拓跋嗣入城誅之,即皇帝位,改元永興。令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等八人共聽朝政,謂之“八公”。他注意選賢任能,命尚書燕鳳等漢族士人入侍講論,出議政事。拓跋嗣以劉向所撰《新序》《説苑》於經典正義多有所闕,乃撰《新集》三十卷。在位期間,北征柔然丁零,東襲北燕,南攻劉宋,取得司州及兗州、豫州部分地區,並修築長城用以防範柔然。 [27] 
泰常七年(422年),拓跋嗣患病,大封諸王,冊立泰平王拓跋燾為皇太子,命其臨朝聽政,以長孫嵩等人為輔。泰常八年(423年),拓跋嗣駕崩,年僅三十二歲,諡號明元皇帝,廟號太宗,安葬於雲中金陵。 [33] 
全    名
拓跋嗣
木末
諡    號
明元皇帝
封    號
齊王(即位前) [5] 
廟    號
太宗
年    號
永興神瑞泰常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鮮卑族
出生地
雲中宮
出生日期
392年
逝世日期
423年12月24日 [18] 
逝世地
西宮 [18] 
陵    墓
雲中金陵
在位時間
409年11月10日 至 424年12月24日 [18]  [28] 
前    任
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
繼    任
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
主要成就
誅殺拓跋紹、內修庶政、開疆拓土、攻佔虎牢、北逐柔然、設置六鎮、修定律法、推行漢化改革

拓跋嗣人物生平

拓跋嗣年少封相

拓跋嗣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長子,母為劉貴人。
登國七年(392年)出生於雲中宮。道武帝得子較晚,聽説後大為高興,於是大赦天下。拓跋嗣自幼聰明睿智,寬厚弘毅,非禮不動,道武帝拓跋珪很是驚奇。 [32] 
天興六年十月乙卯日(403年11月25日 [29]  ),被封為齊王,拜相國,授車騎大將軍 [4-5] 
當初,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被賜死,道武帝告訴他説:“過去漢武帝準備立其子劉弗陵而殺死其母鈎弋夫人(即子貴母死制),為的是不讓婦人以後參與國家大事,致使外戚亂政。你理當繼承皇統,所以我效法於漢武帝,為你作長久的考慮。”拓跋嗣天性孝順,聽説母親被賜死後悲哀過度,自持不住,道武帝拓跋珪對此很憤怒。拓跋嗣回到宮中,悲哀不止,日夜號哭。道武帝聽説又召他前來,拓跋嗣想進入道武帝宮中,左右隨員説:“孝子事父,小的懲罰就接受了;如是大懲罰,理當迴避。陛下正在氣頭上,你過去恐怕會遭不測,這就把您陷到不義的境地了。不如暫且出去,等到道武帝怒氣消了再進去,那也不晚。”拓跋嗣害怕,便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於是偷偷地溜了出去。 [6] 

拓跋嗣登基為帝

天賜六年十月戊辰日(409年11月6日 [30]  ),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紹叛亂,將其父殺害,拓跋嗣入宮誅殺拓跋紹,平息了叛亂。
永興元年十月壬申日(409年11月10日 [28]  ),拓跋嗣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興。追尊母親劉貴人為宣穆皇后。 [7] 
拓跋嗣即位後,拔賢任能,內遷民眾,整頓流民,撫卹百姓。使北魏國政再度步入正軌。

拓跋嗣北伐柔然

永興二年(410年)正月初一,拓跋嗣下詔命南平公長孫嵩等北伐柔然。五月,長孫嵩等從大漠回來,被柔然追趕並圍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拓跋嗣御駕親征,率部北伐柔然。柔然聽説後倉惶逃走,北魏大軍取得勝利。 [10] 
永興三年(411年)十二月初十,柔然斛律黨羽吐牴於等百餘人歸順北魏。 [12] 
神瑞元年(414年)八月十四日,拓跋嗣派使者悦力延前去安撫柔然,於什門招諭馮跋 [13]  十二月初一,柔然侵犯北魏邊境。十二月十三日,拓跋嗣再一次親率大軍討伐柔然。 [11] 

拓跋嗣南征劉宋

拓跋嗣北伐柔然取得勝利後,將北魏實力範圍拓展到河南,與東晉接壤。拓跋嗣勵精圖治,整飭內政,為南征作準備。
泰常七年(422年)十月,魏將奚斤攻南朝劉宋政權的滑台不克,拓跋嗣大怒,與羣臣商議親自征伐,以作為他的聲援部隊。 [14]  後劉宋東郡太守王景度放棄滑台逃走。拓跋嗣下詔命成皋侯元苟兒為兗州刺史,鎮守滑台。十二月,拓跋嗣派壽光侯叔孫建等率部從平原東渡,攻下青、兗二州各郡縣。劉宋兗州刺史徐琰聽説北魏軍隊渡過黃河,便棄城逃走。叔孫建於是東到青州。司馬愛之、秀之先在濟州東部聚眾造反,並率部前來歸降。 [15] 
泰常八年(423年),司空奚斤既已平定兗、豫二州,還軍圍困虎牢關,劉宋守將毛德祖堅守虎牢關,北魏軍久攻不下。 [16]  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觀看虎牢關。虎牢城內缺水,城裏人懸繩吊桶從黃河中取水。拓跋嗣命令在艦船上放置攻城車,絕斷其取水之路,又穿鑿地道以破壞其水井。閏四月二十三日,虎牢關被攻克,俘獲劉宋冠軍司馬、司州刺史、觀陽伯毛德祖,冠軍將軍、滎陽太守翟廣,建威將軍竇霸,振武將軍姚勇錯,振威將軍吳寶之,司州別駕姜元興,治中竇温。 [17]  自此,北魏奪取黃河南岸要地和山東青兗等地,闢地三百里,進逼劉宋領土。

拓跋嗣因病去世

拓跋嗣在親征過程中,積勞成疾,舊病復發,於泰常八年十一月己巳日(423年12月24日 [18]  ),在西宮駕崩,時年三十二歲。遺詔命司空奚斤把所繳獲的軍資賞賜給大臣們,從司徒長孫嵩以下至士兵都數量不等地享受到。十二月庚子日(424年1月24日 [31]  ),上諡號為明元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雲中金陵。 [18] 

拓跋嗣為政舉措

拓跋嗣政治

  • 緩和矛盾
明元帝拓跋嗣在登基時,只殺了謀逆的清河王,其母賀夫人,及其隨從、宦官共十餘人,沒有擴大打擊面。他繼位以後,立即任命有威望有才幹的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白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為執政大臣,要他們“共聽朝政”。對隨其潛逃,歷盡苦難的王洛兒車路頭,冒着身家性命幫其奪取帝位的叔孫俊拓跋磨渾等人,也都封官賜爵,加以重用。而明元帝對道武朝冤死者昭雪,對免職者復職的做法,對理順人心,穩定政局,更是有重要意義。 [19] 
  • 整頓吏治
明元帝繼位後,從“選賢任能”和“察守宰不法”兩個方面着手整頓吏治。在選賢任能方面,他特別重視招納漢族士人蔘政,他懂得借漢族士人的統治經驗和文化知識治國安民的重要性。 [21] 
  • 改革官制
永興元年(409年)十一月,設置麒麟官四十人,宿值殿省,如同常侍侍郎
神瑞元年(414年)春,設置八大人官,大人下設三屬官,總理萬機,所以世人號稱其為八公。
泰常二年(417年)夏,設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東、西、南、北部,都以諸公充任。大人下設置三屬官。 [9] 
  • 健全法律
明元帝即位後,健全官制,撫卹民眾隱情,命令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共同審理民間訴訟案件,法制政治再次好轉過來。由於明元帝精通有關政務,下面官吏便逐漸採用嚴刑酷法來避免自己犯錯誤。 [8] 

拓跋嗣經濟

北魏初期,造成人民飢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頻發的水早等“天災”,牲畜多死,禾稼不收,會造成饑荒,官吏,豪強的肆意盤剝,這些“人禍”,更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明元帝針對這些情況,既採取遷徙災民去豐收地區就食,賑濟窮乏、減免租賦等應急措施。更採取勸課農桑,打擊貪官豪強等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階級矛盾的緩和具有重要意義的政策。 [20] 

拓跋嗣軍事

永興元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繼位時,後秦勢力開始衰落。
泰常二年(417年),東晉權臣劉裕出兵滅後秦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地區。這時北魏要全力對付南朝的東晉,無力對付柔然人的南侵,只能處於防禦狀態。
柔然是一個遊牧民族,遷徙無常,故當北魏大軍深入漠北進攻時,它便遁逃,北魏軍南撤之後,它又捲土重來。因此,北魏不得不在軍事進攻的同時,另外採取一些加強邊防的措施,以防止他的南下,於是在陰山以北地帶興築一條長城,東起赤城(今河北赤城縣),西至五原(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境內),長有一千餘公里,同時在這一地帶興築了一系列的城堡,其中著名的六鎮就在長城以北地帶。這六個軍鎮,最西是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縣北),往東依次是懷朔鎮(今包頭市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呼和浩特市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興和縣東北)、懷荒鎮(今河北張北縣)。這六鎮除懷荒鎮,其餘都在內蒙古境內。

拓跋嗣人物評價

拓跋嗣總評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雙全,治國有方,內遷民眾,外衞邊疆,愛護百姓,修訂律法,重用崔浩長孫嵩安同等能臣,使北魏更快的從部落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雖英年早逝,但上承開國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國,下啓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拓跋嗣也不像其父拓跋珪、其子拓跋燾那般刻薄殘暴,在北魏開國曆史中具有承先啓後的樞紐地位。

拓跋嗣歷代評價

魏收魏書》:①“帝禮愛儒生,好覽史傳。以劉向所撰《新序》《説苑》於經典正義多有所闕,乃撰《新集》三十篇,採諸經史,該洽古義,兼資文武焉。”;②“明元抱純孝之心,逢梟鏡之禍,權以濟事,危而獲安,隆基固本,內和外輯。以德見宗,良無愧也。”;③“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④“帝素純孝。” [2] 
李延壽北史》:“明元承運之初,屬廓定之始,於時狼顧鴟峙,猶有窺覦。已加以天賜之末,內難尤甚。帝孝心睿略,權正兼運,纂業固基,內和外撫,終能周、鄭款服,聲教南被,祖功宗德,其義良已遠矣!” [3] 
張大齡晉五胡指掌》:“太宗守文,足為令主。” [1] 

拓跋嗣人際關係

拓跋嗣父母

關係
稱號
姓名
父親
道武帝
母親
劉氏

拓跋嗣后妃

身份
稱號
備註
皇后
後秦西平公主,後秦皇帝姚興之女。封為夫人,因鑄金人不成不肯就任皇后,禮儀秩序也如皇后體制。去世後追封為皇后。 [34] 
生太武帝拓跋燾 [22]  本為貴嬪,其子即位後追封為皇后。 [35] 
妃嬪
生樂平戾王拓跋丕 [22] 
生樂安宣王拓跋範 [22] 
生永昌莊王拓跋健 [22] 

拓跋嗣子女

關係
稱號
備註
兒子 [22] 
太武帝拓跋燾
生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樂平戾王拓跋丕
安定殤王拓跋彌
生母不詳
樂安宣王拓跋範
永昌莊王拓跋健
生母尹夫人
建寧王拓跋崇
生母不詳
新興王拓跋俊
女兒
下嫁姚黃眉 [23] 
下嫁赫連昌 [24] 
下嫁沮渠牧犍 [25]  再嫁南郡公李蓋 [36] 
下嫁姚和都 [26] 

拓跋嗣史籍記載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 [2] 
北史·卷一·魏本紀第一》 [3] 
參考資料
  • 1.    《晉五胡指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7-19]
  • 2.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  .國學導航 [引用日期2013-02-10]
  • 3.    《北史·卷一·魏本紀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21]
  • 4.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太宗明元皇帝,諱嗣,太祖長子也,母曰劉貴人,登國七年生於雲中宮。太祖晚有子,聞而大悦,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天興六年,封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將軍。
  • 5.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乙卯,立皇子嗣為齊王,加車騎大將軍,位相國………
  • 6.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帝素純孝。哀泣不能自勝,太祖怒之。帝還宮,哀不自止,日夜號泣。太祖知而又召之。帝欲入,左右曰:“孝子事父,小杖則受,大杖避之。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測,陷帝於不義。不如且出,待怒解而進,不晚也。”帝懼,從之,乃遊行逃於外。
  • 7.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天賜六年冬十月,清河王紹作逆,太祖崩。帝入誅紹。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為永興元年。追尊皇妣為宣穆皇后。
  • 8.    《魏書·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十六》:太宗即位,修廢官,恤民隱,命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對理民訟,庶政復有敍焉。帝既練精庶事,為吏者浸以深文避罪。
  • 9.    《魏書·卷一百一十三·志第十九》:永興元年十一月,置騏驎官四十人,宿直殿省,比常侍、侍郎。神瑞元年春,置八大人官,大人下置三屬官,總理萬機,故世號八公雲。泰常二年夏,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東、西、南、北部,皆以諸公為之。大人置三屬官。
  • 10.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二年春正月甲寅朔,詔南平公長孫嵩等北伐蠕蠕。………夏五月,長孫嵩等自大漠還,蠕蠕追圍之於牛川。壬申,帝北伐。蠕蠕聞而遁走………
  • 11.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十二月丙戌朔,蠕蠕犯塞。丙申,帝北伐蠕蠕。
  • 12.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冬十二月甲戌,蠕蠕斛律宗黨吐牴於等百餘人內屬。
  • 13.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辛丑,遣謁者悦力延扶慰蠕蠕,於什門招諭馮跋。
  • 14.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奚斤伐滑台不克,帝怒,議親南討,為其聲援。
  • 15.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劉義符東郡太守王景度棄滑台走。詔成皋侯元苟兒為兗州刺史,鎮滑台。十有二月,遣壽光侯叔孫建等率眾自平原東渡,徇下青、兗諸郡。劉義符兗州刺史徐琰聞渡河,棄守走,叔孫建遂東入青州。司馬愛之、秀之先聚黨濟東,皆率眾來降。
  • 16.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司空奚斤既平兗豫,還圍虎牢。劉義符守將毛德祖距守不下。
  • 17.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夏四月丁卯,幸成皋城,觀虎牢。而城內乏水,懸綆汲河。帝令連艦上施轒輼,絕其汲路,又穿地道以奪其井。………閏月己未……虎牢潰,獲劉義符冠軍將軍、司州刺史、觀陽伯毛德祖,冠軍司馬、滎陽太守翟廣,建威將軍竇霸,振武將軍姚勇錯,振威將軍吳寶之,司州別駕姜元興,治中竇温。
  • 18.    《魏書·卷三·帝紀第三》:十有一月己巳,帝崩於西宮,時年三十二。遺詔以司空奚斤所獲軍實賜大臣,自司徒長孫嵩已下至士卒各有差。十有二月庚子,上諡曰明元皇帝,葬於雲中金陵,廟稱太宗。
  • 19.    杜士鐸主編.北魏史: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117頁
  • 20.    杜士鐸主編.北魏史: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118頁-119頁
  • 21.    杜士鐸主編.北魏史: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120頁
  • 22.    《魏書·卷十七·列傳第五》:明元皇帝七男。杜密皇后生世祖太武皇帝。大慕容夫人生樂平戾王丕。安定殤王彌闕母氏。慕容夫人生樂安宣王範。尹夫人生永昌莊王健。建寧王崇、新興王俊二王,並闕母氏。
  • 23.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姚黃眉,姚興之子,太宗昭哀皇后之弟也。姚泓滅,黃眉間來歸,太宗厚禮待之,賜爵隴西公,尚陽翟公主,拜駙馬都尉………
  • 2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三月,辛巳,赫連昌至平城,魏主館之於西宮,門內器用皆給乘輿之副,又以妹始平公主妻之;假常忠將軍,賜爵會稽公。
  • 25.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牧犍尚世祖妹武威公主,遣其相宋繇表謝,獻馬五百匹,黃金五百斤。
  • 26.    《宇文紹義妻姚洪姿墓誌》: 曾祖和都 親魏明元皇帝女隴西長公主
  • 27.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58-1359頁
  • 28.    《魏書》:天賜六年冬十月,清河王紹作逆,太祖崩。帝入誅紹。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為永興元年。
  • 29.    《魏書·太祖本紀》:(天興六年十月)乙卯,立皇子嗣為齊王,加車騎大將軍,位相國;紹為清河王,加徵南大將軍;熙為陽平王;曜為河南王。封故秦愍王子夔為豫章王,陳留王子右將軍悦為朱提王。
  • 30.    《北史》:(天賜六年)十月戊辰,清河王紹作亂,帝崩於天安殿,時年三十九。
  • 31.    《魏書》:(泰常八年)十有二月庚子,上諡曰明元皇帝,葬於雲中金陵,廟稱太宗。
  • 32.    《魏書·太宗本紀》: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
  • 33.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8-04]
  • 34.    《北史·卷十三·列傳第一》:明元昭哀皇后姚氏,姚興女西平長公主也。明元以後納之,後為夫人。後以鑄金人不成,未升尊位,然帝寵禮如後。是後猶欲正位,後謙不當。泰常五年,薨。帝追恨之,贈皇后璽綬而加諡焉。葬雲中金陵。
  • 35.    《魏書·卷十三·列傳第一》:泰常五年薨,諡曰密貴嬪,葬雲中金陵。世祖即位,追尊號諡,配饗太廟。又立後廟於鄴,刺史四時薦祀。以魏郡太后所生之邑,復其調役。
  • 36.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第七十一》初,世祖妹武威長公主,故涼王沮渠牧犍之妻。世祖平涼州,頗以公主通密計助之,故寵遇差隆。詔蓋尚焉。蓋妻與氏,以是而出。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