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蕭琮

鎖定
蕭琮(558年~607年),字温文,南蘭陵郡(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出身蘭陵蕭氏。是後梁朝末代皇帝,史稱後主。 [28]  梁宣帝蕭詧之孫,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子,隋煬帝皇后蕭氏的兄弟。 [21-23] 
蕭琮倜儻不羈,博學好文,亦善弓馬。初封東陽王,不久冊立為太子。開皇五年(585年),蕭巋去世,蕭琮即位,年號廣運。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入朝,蕭琮的叔父蕭巖和弟弟蕭琳投降陳朝,隋文帝於是廢黜西梁,任命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國公。隋煬帝即位,蕭琮深受器重,任內史令,改封梁公。後因民間童謠説梁國將要興盛,招致隋煬帝忌恨。 [24-25] 
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廢蕭琮為庶民,同年去世,追贈左光祿大夫。義寧二年(618年),蕭銑稱帝,追諡叔父蕭琮為孝靖皇帝。 [20] 
蕭琮有集七卷,大多已經失傳。今存《奉和御製夜觀星示百僚詩》一首,有文章一篇。 [26] 
別    名
梁靖帝
温文
所處時代
西梁→隋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南郡江陵縣(今湖北荊州)
出生日期
558年
逝世日期
607年
主要作品
《奉和御製夜觀星示百僚詩》等
本    名
蕭琮
年    號
廣運(585年)
諡    號
孝靖皇帝
性    別
在位時間
585年—587年

蕭琮人物生平

蕭琮繼承帝位

蕭琮生性寬仁,待人大度,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學識淵博。又善於騎馬射箭,令人伏在地上舉起貼子,蕭琮飛馬而射,能十發十中,舉貼的人也不感到害怕。蕭琮初封東陽王,不久冊立為皇太子。 [1] 
開皇三年(583年)五月初八日,西梁孝明帝蕭巋派太子蕭琮出使隋朝,祝賀隋朝遷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2] 
開皇五年(585年)六月,蕭巋去世,太子蕭琮繼位 [3]  ,年號廣運 [4]  隋文帝楊堅璽書給蕭琮,勉勵蕭琮,讓他要多自我限制,對百姓多施恩惠,以禮治國安邦。 [5] 

蕭琮亡國入隋

開皇五年(585年),蕭琮派遣大將軍戚昕率領水軍偷襲陳朝的公安郡,沒有攻下而回。隋文帝徵召蕭琮叔父蕭岑入朝,以為大將軍,封懷義郡公,並將蕭岑扣留在長安,設置江陵總管以便監視蕭琮。大將軍許世武秘密聯合陳朝將領荊州刺史、宜黃侯陳慧紀(《隋書》誤作陳紀),事情泄露後被殺。 [6] 
開皇七年(587年)八月,隋文帝徵蕭琮入朝。蕭琮率領羣臣百官二百多人由江陵出發,父老百姓沒有不流淚的,都説蕭琮如楚懷王一樣不再回來。八月十八日,蕭琮到達長安。 [7]  隋文帝趁着蕭琮等離開西梁,派遣大將武鄉縣公崔弘度率軍戍守江陵。崔弘度軍到達鄀州(《資治通鑑》作都州)後,蕭琮叔父太傅、安平王蕭巖,弟弟荊州刺史、義興王蕭瓛(huan)等人害怕崔弘度趁機襲取江陵,於八月二十三日派遣都官尚書沈君公向陳慧紀請求投降。九月十八日,陳慧紀率軍抵達江陵城下。九月十九日,蕭巖、蕭瓛等人帶領西梁官吏、百姓共十萬人投降陳朝。 [8]  隋文帝得知此事後,下令廢黜西梁政權,派遣尚書左僕射高熲前去聚集安置沒有投降陳朝的百姓;並下令給西梁宣帝蕭詧、西梁孝明帝蕭巋各十户人家守護陵墓;還任命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國公。 [9-11] 

蕭琮深受器重

開皇十四年(594年)閏十月二十三日,隋文帝下詔,由於北齊、西梁、陳朝三國帝室的宗廟祭祀廢絕,命令蕭琮和原北齊高平王高仁英、原陳朝皇帝陳叔寶三人分別按時負責祭祀,祭祀時所需要的器物,由朝廷有關部門主管官吏供給。 [12]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其子隋煬帝楊廣即位。蕭琮因為是隋煬帝皇后蕭氏(蕭皇后)兄弟的緣故,所以特別受到隋煬帝的親近器重,被任命為內史令,改封為梁公。蕭琮的同高祖父以下的族人,都按才能提拔任用,蕭琮的幾個兄弟都在朝廷作官。蕭琮性情淡泊高雅,不認真處理政務。退朝後,只是放縱飲酒而已。內史令楊約與蕭琮同居朝班,隋煬帝令楊約向蕭琮轉達自己告誡勉勵的意思,楊約因與蕭琮有交情便告訴他。蕭琮説:“我如果像以前那樣管事,那和你還有什麼區別呢?”楊約笑着退出。楊約的兄長楊素,當時擔任尚書令,見蕭琮把堂妹嫁給鉗耳氏,於是對蕭琮説:“你是帝王之族,族望名美,為什麼把堂妹嫁給鉗耳氏?”蕭琮回答説:“先前已經把妹子嫁給侯莫陳氏,這還有什麼疑問!”楊素説:“鉗耳是羌族人,侯莫陳氏是胡虜,怎麼能相比!”楊素認為胡虜優而羌人劣。蕭琮説:“認為羌人與胡虜有什麼不同,先前沒有聽説過這話。”楊素慚愧得無話可説。 [13] 

蕭琮晚年去世

蕭琮雖客居長安,但與北方的富貴之家相比,也沒有不如的地方。蕭琮曾和上柱國賀若弼交情很深,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以誹謗朝政誅殺賀若弼。賀若弼死後,民間有童謠説:“蕭梁家又要興盛了。”隋煬帝由此忌恨他,於是廢黜蕭琮為庶民,不久蕭琮去世。隋煬帝追贈他為左光祿大夫。 [14] 
義寧二年(618年),蕭琮的侄子蕭銑稱帝,追諡叔父蕭琮為孝靖皇帝。 [27] 

蕭琮個人作品

蕭琮著有文集七卷,已佚。今存詩《奉和御製夜觀星示百僚詩》一首 [15]  ,見於《初學記·卷一》,學者逯欽立將其收錄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15]  ;另有文一篇,清代學者嚴可均將其收錄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蕭琮歷史評價

魏徵等《隋書》:“性寬仁,有大度,倜儻不羈,博學有文義,兼善弓馬。” [16] 

蕭琮史籍記載

周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 [17] 
北史·卷九十三·列傳第八十一》 [18]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 [16] 

蕭琮家族成員

蕭琮父祖

祖父:西梁宣帝蕭詧
父親:西梁孝明帝蕭巋

蕭琮兄弟姐妹

兄弟
義興王蕭瓛(huan)
晉陵王蕭瑑
臨海王蕭璟
南海王蕭珣
義安王蕭瑒
新安王蕭瑀
  • 姐妹
蕭氏,初封建昌公主,後晉封晉安長公主,入隋封任城郡夫人,嫁東晉丞相王導十世孫駙馬都尉、桃林縣令王袞
蕭氏,嫁唐朝宰相竇威
蕭氏(蕭皇后),隋煬帝的皇后。
蕭氏,嫁北周八柱國之一侯莫陳崇的孫子檢校右內率府司馬侯莫陳毅。

蕭琮兒子

蕭鉉,官至襄城通守。 [16] 
釋慧詮(一作慧齡),長安大莊嚴寺僧人。 [19] 
參考資料
  • 1.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琮字温文,性寬仁,有大度,倜儻不羈,博學有文義。兼善弓馬,遣人伏地著帖,琮馳馬射之,十發十中,持帖者亦不懼。初封東陽王,尋立為梁太子。
  • 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乙巳,梁太子琮入朝於隋,賀遷都。
  • 3.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梁主殂,諡曰孝明皇帝,廟號世宗,世宗孝慈儉約,境內安之。太子琮嗣位。
  • 4.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時琮年號廣運,有識者曰:“運之為字,軍走也,吾君將奔走乎?”
  • 5.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及嗣位,上賜璽書曰:“負荷堂構,其事甚重,雖窮憂勞,常須自力。輯諧內外,親任才良,聿遵世業,是所望也。彼之疆守,咫尺陳人,水潦之時,特宜警備。陳氏比日雖復朝聘相尋,疆埸之間猶未清肅,唯當恃我必不可幹,勿得輕人而不設備。朕與梁國,積世相知,重以親姻,情義彌厚。江陵之地,朝寄非輕,為國為民,深宜抑割,恆加饘粥,以禮自存。”
  • 6.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其年,琮遣大將軍戚昕以舟師襲陳公安,不克而還。徵琮叔父岑入朝,拜為大將軍,封懷義公,因留不遣。復置江陵總管以監之。琮所署大將軍許世武密以城召陳將宜黃侯陳紀,謀泄,琮誅之。
  • 7.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八月,隋主徵梁主入朝。梁主帥其羣臣二百餘人發江陵;庚申,至長安。
  • 8.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隋主以梁主在外,遣武鄉公崔弘度將兵戍江陵。軍至都州,梁主叔父太傅安平王巖、弟荊州刺史義興王瓛等恐弘度襲之,乙丑,遣其都官尚書沈君公詣荊州刺史宜黃侯慧紀請降。九月,庚寅,慧紀引兵至江陵城下。辛卯,巖等驅文、武、男、女十萬口來奔。
  • 9.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後二歲,上徵琮入朝,率其臣下二百餘人朝於京師,江陵父老莫不隕涕相謂曰:“吾君其不反矣!”上以琮來朝,遣武鄉公崔弘度將兵戍之。軍至鄀州,琮叔父巖及弟瓛等懼弘度掩襲之,遂引陳人至城下,虜居民而叛,於是廢梁國。上遣左僕射高熲安集之,曲赦江陵死罪,給民復十年。梁二主各給守墓十户。拜琮為柱國,賜爵莒國公。
  • 10.    《隋書·卷一·帝紀第一》:庚申,梁主蕭琮來朝。九月乙酉,梁安平王蕭巖掠於其國以奔陳。辛卯,廢梁國,曲赦江陵。以梁主蕭琮為柱國,封莒國公。
  • 11.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隋主聞之,廢梁國;遣尚書左僕射高熲安集遺民;梁中宗、世宗各給守冢十户;拜梁主琮上柱國,賜爵莒公。
  • 1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八》:冬,閏十月,甲寅,詔以齊、梁、陳宗祀廢絕,命高仁英、蕭琮、陳叔寶以時修祭,所須器物,有司給之。
  • 13.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煬帝嗣位,以皇后之故,甚見親重。拜內史令,改封梁公。琮之宗族,緦麻以上,並隨才擢用,於是諸蕭昆弟佈列朝廷。琮性淡雅,不以職務自嬰,退朝縱酒而已。內史令楊約與琮同列,帝令約宣旨誡勵,約復以私情喻之。琮答曰:“琮若復事事,則何異於公哉!”約笑而退。約兄素,時為尚書令,見琮嫁從父妹於鉗耳氏,因謂琮曰:“公,帝王之族,望高戚美,何乃適妹鉗耳氏乎?”琮曰:“前已嫁妹於侯莫陳氏,此復何疑!”素曰:“鉗耳,羌也,侯莫陳,虜也,何得相比!”素意以虜優羌劣。琮曰:“以羌異虜,未之前聞。”素慚而止。
  • 14.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琮雖羈旅,見北間豪貴,無所降下。嘗與賀若弼深相友善,弼既被誅,復有童謠曰:“蕭蕭亦復起。”帝由是忌之,遂廢於家,未幾而卒。贈左光祿大夫。
  • 15.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隋詩卷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9-23]
  • 16.    《隋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2-15]
  • 17.    《周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四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2-15]
  • 18.    《北史·卷九十三·列傳第八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10]
  • 19.    《續高僧傳》  .CBETA[引用日期2021-04-08]
  • 20.    (清)周亮工輯;劉德軍校譯,字觸[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01.第179頁
  • 21.    史壯寧著,好看到睡不着的中國史,唐朝[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0.06.第11頁
  • 22.    呂紹綱,呂美泉編著,中國曆代宰相志[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01.第161頁
  • 23.    惠煥章,賈鵬編著,隋文帝楊堅百謎[M],西安:陝西旅遊出版社,2004.06.第64頁
  • 24.    車吉心主編,中國皇帝全傳,上[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08.第786頁
  • 25.    胡守為,楊廷福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2.第624頁
  • 26.    王欣著,文學盛衰的權力因素,中國中古文學場域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01.第141頁
  • 27.    《新唐書·卷八十七·列傳第十二》:義寧二年,僭稱皇帝,署百官,一用梁故事。追諡從父琮為孝靖帝,祖巖河間忠烈王,父璿文憲王。
  • 28.    丹陽市史志辦公室  .丹陽市史志網[引用日期2024-01-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