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嬰

鎖定
劉嬰(5年-25年2月),是漢宣帝的玄孫、楚孝王劉囂的曾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於居攝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始建國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漢皇太子位,沒有當上皇帝,王莽呼之為“孺子”,世稱“孺子嬰”。
劉嬰一生僅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歲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與他講話。孺子嬰長大後,六畜不識,話也説不清楚,成了一個傻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臨涇李松殺死。
全    名
劉嬰
別    名
漢孺子
孺子嬰
孺子
封    號
皇太子(未稱帝)、定安公(禪位後)
年    號
居攝(6年)、初始(8年)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沛郡廣戚國(位於今山東省微山縣)
出生日期
5年
逝世日期
25年2月
在位時間
6年 至 8年
前    任
漢元宗孝平皇帝劉衎
繼    任
始建國王莽

劉嬰生平經歷

劉嬰立為太子

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漢平帝劉衎病死。外戚權臣王莽感到自己當皇帝的條件還不具備,就決定再立一個傀儡。王莽藉口宣帝的年長後人與平帝都是兄弟輩份,不好做繼承人。於是王莽就從宣帝玄孫中,選擇最年幼的廣戚侯劉顯的兒子劉嬰為繼承人。 [1] 
王莽想讓自己做沒有名義的“皇帝”。要行使皇帝的權力,總要編造個理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果然有人給編造了符命圖讖。在迎立劉嬰即位的當月,武功縣長孟通在挖井時,發現一塊上圓下方的大白石頭,上面寫有“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八個血紅大字。王莽指使羣臣把此事稟告給太后王政君。 [2] 
年愈古稀的太皇太后王政君雖然重用孃家的人,但本心還是想守住劉家的社稷江山,她沒有料到王莽竟然有篡奪皇位的野心,不禁氣憤至極,給予嚴厲斥責。這時,王莽的叔伯兄弟、太保王舜卻告訴老太后:“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太后王政君被逼得無可奈何,只好按王莽等人的意思下詔書:“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名曰漢光邑。” [3] 
居攝踐祚,是因皇帝年幼不能親政,由大臣代居其位。踐祚,是“即位”的意思,多指帝王而言。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祚(一作“阼”)階。祚階上為主位,因稱即位行事為“踐祚”。
元后已經同意王莽居攝,羣臣就從《尚書》和《周禮》等古籍中尋找周公居攝時的規矩,然後提議王莽居攝的形式。主要內容是:“服天子之服,用天子儀仗,如天子南面朝見羣臣,處理政事。出入之際要戒嚴,臣民在其面前要自稱臣妾,一如天子之制。舉行祭祀典禮之時,贊禮者要稱其為‘假皇帝’,臣民應稱其為‘攝皇帝’,其自稱應為‘予’,其公文應稱‘制’。”以上內容與“真皇帝”相比已經沒有多大區別,最後一條是對元后的惟一安慰:“其朝見太皇太后、皇后則仍用臣禮,所居之處,如諸侯制度。” [4] 

劉嬰傀儡生涯

漢平帝駕崩後第二年(公元6年)正月,王莽正式就任“假皇帝”。 [5]  他為了表示是西漢帝國的真正主宰,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改元,稱居攝元年。 [6]  第二件事,到南郊祭祀天帝,到東郊迎接春天,在明堂舉行大射禮。這些過去都是皇帝主持的事,如今理應由孺子嬰負責,但他只有兩歲,便均由王莽主持。 [5]  第三件事,在三月己丑日,尊年僅17歲的平帝皇后(孝平皇后王嬿),即他的女兒為皇太后;立劉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 [7]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聞,“假皇帝”與真太子不同族不同姓。
王莽做攝皇帝,是外戚專權的必然結果。從此,王政君作為維護劉氏政權的形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無論“假皇帝”還是“攝皇帝”,都是代理皇帝的意思,但實際上王莽此時的權勢早已超過坐在帝位上的孺子嬰了,只是沒有宣佈改朝換代而已。

劉嬰反者四起

王莽三月立孺子嬰為太子,立刻引起固守劉氏漢室“正統”觀念的朝臣和宗室子弟的不滿,他們徹底識破王莽假仁假義的面具,有70多位朝臣和地方官吏,或告退,或隱亡,表示忠事劉漢而不為王氏朝官。
王莽雖然對劉姓貴族極盡拉攏、防範之能事,但首先發難的還是劉姓宗室。安眾(今河南鎮平縣東南)侯劉崇在四月起兵反抗,但不久就失敗了,劉崇戰死。 [8] 
居攝二年(公元7年)月,東郡(今河南濮陽南)太守翟義再次發難,舉起反王莽的大旗。翟義擁立宗室嚴鄉侯劉信為天子,向全國各地發出通告:“王莽毒死平帝,執行天子特權,妄想斷絕漢代的江山社稷,我們要遵從上天的旨意,誅滅王莽!”各郡國紛紛響應,隊伍迅速發展。在古代,正統觀念往往起着支配的作用,所以後來反對王莽的農民起義軍,大都擁立劉姓宗室子孫做號召,如劉玄劉盆子等。 [9] 
面對起義軍的壯大,攝皇帝王莽寢食不安,晝夜抱着年幼的孺子劉嬰哭泣,並祈求神靈保佑,宣佈等孺子長大成人後,就主動辭職回家休養。王莽一面擔驚害怕,一面派兵鎮壓。在王莽軍的鎮壓之下,起義軍失敗了。
平息叛亂後,王莽更是躊躇滿志,他一改昔日謙恭有禮的儒者風範,而以一個盛氣凌人的軍事強人的姿態出現在大小臣工面前。勝利讓王莽有恃無恐,加快了當真皇帝的步伐,同時也加速了王莽的毀滅。

劉嬰禪位王莽

翟義等反叛者相繼毀滅,使王莽產生了錯覺,他認為這一定是“天命”所歸!王莽要去掉頭上的 “假”字當真皇帝,要靠符命。所謂“符命”就是編造的“天符之命”或者“聖王受命之符”。於是,各地便紛紛造符瑞來投其所好,急其所需。王莽藉着各地的“符命”,提出要把“攝皇帝”中的“攝”字去掉;把居攝三年改為初始元年(公元8年)。 [10]  太皇太后不得不同意,王莽的弄假成真走出了第一步。
既然命符是升官的捷徑,初始元年(公元8年),有“素無行,好為大言“的梓潼(今屬四川)哀章就加緊製做銅匱(匣子),裝了兩條書簡,一個簡冊上寫“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簡冊上寫“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其中的“某”指漢高祖劉邦,這個“黃帝”就是王莽。意思是天帝和漢高祖劉邦傳位給王莽。“圖”“書”中都寫了“王莽應做真天子”,同時將王莽寵信的幾個大臣以及自己的名字也寫在上面,説這些人應當大官輔佐。
哀章將此銅匱獻給正急於當真皇帝的王莽。王莽立即拜受,表示聽從天神命令,接受禪位。回去坐在未央宮的前殿,即真皇帝位,改國號為“”,把公元8年十二月初一作為始建國元年正月初一。 [12-13] 
王莽稱帝建新,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太后(後來又改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降劉嬰為定安公(也作安定公),將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等5個縣,民萬户,地方百里,作為定安公國(或作安定公國),允許劉嬰在國中立漢祖宗之廟,世代祭祀;改王太后(王嬿)尊號為定安公太后。至此,立國210年的西漢帝國滅亡。 [13] 

劉嬰遭囚被殺

王莽封了劉嬰,但不准他回到封國(定安公國,也作安定公國),把京城的大鴻臚府改建為“安定公第”。王莽將年幼的劉嬰養在安定公第之中,與外界隔絕任何聯繫,甚至乳母也不被允許和他講話,導致劉嬰成人後不識六畜,知識面與幼兒無異。王莽將自己的孫女、王宇的女兒王氏嫁給他做妻子。 [14]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王莽為更始帝劉玄所敗,劉玄徵調隗囂及其叔父隗崔、隗義等,囂將去長安,方望以為更始成敗未可知,所以勸阻,讓其別去長安,隗囂不聽,方望以書辭謝而去。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棄離隗囂的方望見“更始政亂,度其必敗”,便對安陵人弓林等説:“前分封安定公的孺子嬰,是漢平帝的後代,因王莽代政而沒有做漢主,如今天下人皆言,劉氏當受命,我等何不立他為王,謀取大功?”弓林等人都很贊成。於是,赴長安求得了孺子嬰回來,“聚黨數千人”在臨涇城(今甘肅鎮原)被立為皇帝。方望做了總理庶務(輔佐君王的丞相),弓林當了掌管四方兵事和賞罰的大司馬。孺子嬰臨涇立帝,遭到了同姓復辟王朝劉玄的竭力反對。不久,更始政權遣丞相李松入安定,摧毀了這個復辟勢力。孺子嬰方望弓林等人都被誅殺。劉嬰時年21,不知葬所。

劉嬰家族成員

高祖父:漢宣帝劉詢
高祖母:婕妤衞氏
曾祖父:楚孝王劉囂
祖父:廣戚煬侯劉勳
父親:廣戚侯劉顯 [15] 

劉嬰史籍記載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11]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第六十八》 [16] 
《漢書·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17] 
《資治通鑑·卷三七·漢紀二十九》 [15] 
參考資料
  • 1.    班固·《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第六十八》平帝崩,無子,莽徵宣帝玄孫選最少者廣戚侯子劉嬰,年二歲,託以卜相為最吉。乃風公卿奏請立嬰為孺子,令宰衡安漢公莽踐祚居攝,如周公傅成王故事。太后不以為可,力不能禁,於是莽遂為攝皇帝,改元稱制焉。
  • 2.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是月,前輝光謝囂奏武功長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圓下方,有丹書著石,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莽命羣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舜謂太后:“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太后聽許。
  • 3.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其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名曰漢光邑。具禮儀奏。
  • 4.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於是羣臣奏言:“太后聖德昭然,深見天意,詔令安漢公居攝。臣聞周成王幼少,周道未成,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武之烈。周公權而居攝,則周道成,王室安;不居攝,則恐周隊失天命。《書》曰:‘我嗣事子孫,大不克共上下,遏失前人光,在家不知命不易。天應F647諶,乃亡隊命。’説曰: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羣臣,發號施令,常稱王命。召公賢人,不知聖人之意,故不説也。《禮·明堂記》曰‘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天子負斧依南面而立。’謂‘周公踐天子位,六年朝諸侯,制禮作樂,而天下大服’也。召公不説。時武王崩,E065粗未除。由是言之,周公始攝則居天了之位,非乃六年而踐阼也。《書》逸《嘉禾篇》曰:‘周公奉鬯立於阼階,延登,贊曰:假王蒞政,勤和天下。’此周公攝政,贊者所稱。成王加元服,周公則致政。《書》曰:‘朕復子明辟’,周公常稱王命,專行不報,故言我復子明君也。臣請安漢公居攝踐祚,服天子韍冕,背斧依於户牖之間,南面朝羣臣,聽政事。車服出入警蹕,民臣稱臣妾,皆如天子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羣神,贊曰‘假皇帝’,民臣謂之‘攝皇帝’,自稱曰‘予’。平決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稱‘制’、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託之義,隆治平之化。其朝見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復臣節。自施政教於其宮家國採,如諸侯禮儀故事。臣昧死請。”太后詔曰:“可。”明年,改元曰“居攝”。
  • 5.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居攝元年正月,莽祀上帝於南郊,迎春於東郊,行大射禮於明堂,養三老五更,成禮而去。
  • 6.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明年,改元曰“居攝”。
  • 7.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孫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以王舜為太傅左輔,甄豐為太阿右拂,甄邯為太保後承。[
  • 8.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四月,安眾侯劉崇與相張紹謀曰:“安漢公莽專制朝政,必危劉氏。天下非之者,乃莫敢先舉,此宗室恥也。吾帥宗族為先,海內必和。”紹等從者百餘人,遂進攻宛,不得入而敗。紹者,張竦之從兄也。竦與崇族父劉嘉詣闕自歸,莽赦弗罪。
  • 9.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東郡太守翟義都試,勒車騎,因發奔命,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移檄郡國,言“莽毒殺平帝,攝天子位,欲絕漢室,今共行天罰誅莽”。郡國疑惑,眾十餘萬。莽惶懼不能食,晝夜抱孺子告禱郊廟,放《大誥》作策,遣諫大夫桓譚等班於天下,諭以攝位當反政孺子之意。遣王邑、孫建等八將軍擊義,分屯諸關,守厄塞。槐裏男子趙明、霍鴻等起兵,以和翟義,相與謀曰:“諸將精兵悉東,京師空,可攻長安。”眾稍多,至且十萬人,莽恐,遣將軍王奇、王級將兵拒之。以太保甄邯為大將軍,受鉞高廟,領天下兵,左杖節,右把鉞,屯城外。王舜、甄豐晝夜循行殿中。
  • 10.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陛下至聖,遭家不造,遇漢十二世三七之厄,承天威命,詔臣莽居攝,受孺子之託,任天下之寄。臣莽兢兢業業,懼於不稱。宗室廣饒侯劉京上書言:“七月中,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一暮數夢,曰:‘吾,天公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長曰:“攝皇帝當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當有新井。’亭長晨起視亭中,誠有新井,入地且百尺。”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巴郡石牛,戊午,雍石文,皆到於未央宮之前殿。臣與太保安陽侯舜等視,天風起,塵冥,風止,得銅符帛圖於右前,文曰:天告帝符,獻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騎都尉崔發等視説。及前孝哀皇帝建平二年六月甲子下詔書,更為太初元將元年,案其本事,甘忠可、夏賀良讖書臧蘭台。臣莽以為元將元年者,大將居攝改元之文也。於今信矣。《尚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周公居攝稱王之文也。《春秋》隱公不言即位,攝也。此二經周公、孔子所定,蓋為後法。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臣莽敢不承用!臣請共事神祇宗廟,奏言太皇太后、孝平皇后,皆稱假皇帝。其號令天下,天下奏言事,毋言“攝”。以居攝三年為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為度,用應天命。臣莽夙夜養育隆就孺子,令與周之成王比德,宣明太皇太后威德於萬方,期於富而教之。孺子加元服,復子明辟,如周公故事。
  • 11.    真實的王莽:中國史上獨一無二的“民選皇帝”  .歷史網[引用日期2013-10-02]
  • 12.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梓潼人哀章,學問長安,素無行,好為大言。見莽居攝,即作銅匱,為兩檢,置其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圖’,其一署曰“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某者,高皇帝名也。書言王莽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圖書皆書莽大臣八興,又取令名王興、王盛,章因自竄姓名,凡為十一人,皆署官爵,為輔佐。章聞齊井、石牛事下,即日皆時,衣黃衣,持匱至高廟,以付僕射。僕射以聞。戊辰,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嬗。御王冠,謁太后,還坐未央宮前殿,下書曰:“予以不德,託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屬。皇天上帝隆顯大佑,成命統序,符契圖文,金匱策書,神明詔告,屬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漢氏高皇帝之靈,承天命,傳國金策之書,予甚祇畏,敢不欽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建國元年正月之朔,以雞鳴為時。服色配德上黃,犧牲應正用白,使節之旄幡皆純黃,其署曰‘新使王威節’,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 13.    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始建國元年正月朔,莽帥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璽韍,上太皇太后,順符命,去漢號焉。
  • 14.    班固·《漢書·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
  • 15.    卷第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02]
  • 16.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第六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2-02]
  • 17.    《漢書·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2-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