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温

鎖定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馬氏南唐書》作端美),海州胊山(今江蘇東海)人,唐末五代時期楊吳宰相、權臣南唐政權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誥)的養父。
徐温年輕時販鹽為盜,後投奔楊行密,名列三十六英雄 [9]  ,輔佐楊行密在淮南建立吳國,官至右牙指揮使,與張顥共領牙兵。他在楊行密死後,與張顥在兵變中架空嗣主楊渥,又於天祐五年(908年)弒殺楊渥而擁立楊隆演,隨即又襲殺張顥,以左右牙都指揮使獨掌吳國軍政大權,後升任淮南行軍司馬,領鎮海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天祐十二年(915年)出鎮潤州,以霸府遙控朝政,後移鎮於升州(後稱金陵),並先後以長子徐知訓、養子李昪在廣陵輔政。武義元年(919年)尊楊隆演為吳國王,自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封東海郡王。次年(920年)又擁立楊溥,進拜太師。順義七年(927年)在金陵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追封齊王,諡號忠武。其養子李昪則繼續控制吳國。
徐温控制吳國二十年,架空了楊渥、楊隆演、楊溥三代國主,是楊行密之後吳國事實上的統治者。他奉行休兵息民的政策,主動結束吳國與吳越之間的戰爭,對內力行善政,使得吳國政權穩定,“三十餘州民樂業者二十餘年”。李昪建立南唐後,尊其為太祖武皇帝,後改稱義祖。
全    名
徐温
敦美(一作端美)
諡    號
忠武→武 [147] 
封    號
齊國公→東海郡王→齊王(贈) [147] 
廟    號
義祖(南唐追尊) [147] 
所處時代
唐末五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海州胊山
出生日期
862年
逝世日期
927年11月20日 [1] 
主要成就
獨攬吳國大權
最高官職
大丞相、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
所屬政權
吳國

徐温人物生平

徐温早年經歷

徐温年輕時是個亦商亦盜的私鹽販子,唐中和二年(882年)時到廬州(治今安徽合肥)投奔廬州刺史楊行密,隸其麾下為伍長 [4]  他平時沉默寡言,雖然不善交際,但卻很有威嚴,人稱徐瞋。 [13] 
光啓三年(887年),楊行密起兵攻廣陵(淮南鎮治,在今江蘇揚州),後又轉攻宣州(宣歙鎮治,在今安徽宣城),至景福元年(892年)時據有淮南、宣歙(寧國)兩鎮,被拜為淮南節度使 [71]  徐温在此期間一直效力於楊行密,隨其攻滅秦彥趙鍠孫儒等敵對勢力,累升至衙內右直都將、左長劍都虞候 [2]  當時,楊行密麾下將領號稱有三十六英雄,徐温便位列其中。他雖“未嘗有戰功”,但卻頗有遠略。楊行密攻入宣州時,諸將都爭相掠取財物。唯有徐温佔據糧倉,施粥以濟饑民。 [9] 

徐温漸得重用

乾寧二年(895年),徐温隨楊行密平定濠州(今安徽鳳陽),升任隨身都知兵馬使,加檢校工部尚書 [3]  當時,楊行密在亂軍中擄掠到一個李姓幼童,收為養子,後因其不為楊渥等諸子所容,遂交給徐温撫養,取名徐知誥。 [10] 
天覆二年(902年),唐昭宗以李儼為江淮宣諭使,拜楊行密為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封吳王,希望藉助他的力量對抗宣武節度使朱温。楊行密由此建立吳國,並於當年四月北征朱温。當時,吳軍以鉅艦由水路運送軍糧。徐温認為漕運河道已因久未通行而導致水草河泥淤積,大船難行,建議改以小艇運糧。果然軍至宿州,恰逢連日陰雨,鉅艦重載不能前行,小艇反而快捷先至,解決了前線士卒的部分軍糧供應。楊行密這才重視徐温,讓他一同參預軍議。不久,吳軍因久攻宿州不下,乃撤回淮南。 [14] 
楊行密平定田頵、安仁義叛亂 楊行密平定田頵、安仁義叛亂
天覆三年(903年),吳國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團練使安仁義皆舉兵叛亂。楊行密遣軍平叛。其中王茂章潤州(治今江蘇鎮江),但因安仁義善戰 [16]  ,始終無法破城。楊行密又命徐温領兵增援。徐温將所屬軍隊的衣服、旗幟改換得和王茂章的軍隊一樣。安仁義不知吳軍增兵,再次出城交戰,結果被徐温打得大敗,被迫退守孤城。 [15]  當時,楊行密的妻弟朱延壽正鎮守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也暗中勾結田、安叛軍。楊行密採用徐温及謀士嚴可求的計策 [17]  ,詐稱因眼疾嚴重而失明,表示有意要將淮南託付給朱延壽,將朱延壽誘騙到廣陵,然後將其擒殺。 [18]  朱延壽的隨從部下皆驚擾,但在徐温的彈壓下,並未引起騷亂。 [19]  事後,楊行密升徐温為右牙指揮使 [20] 

徐温奪取大權

天祐元年(904年),楊行密命長子楊渥出鎮宣州。 [21]  徐温對楊渥道:“大王如今正卧病在牀,卻命嫡嗣出藩,這必是奸臣的陰謀。他日若召您回廣陵,除非是我派遣的使者,且持有大王令書,不然您千萬不要聽命。”楊渥非常感激徐温,哭着道謝後方才去宣州上任。 [22]  後來,楊行密病重。判官周隱以楊氏諸子幼弱,建議由大將劉威暫攝軍府。但徐温與左牙指揮使張顥都支持楊渥嗣位,他們道:“大王平生出萬死,冒矢石,為子孫立基業,怎可傳於外姓!”楊行密於是讓周隱發牒文召回楊渥。 [23] 
但楊渥過了很久都沒有回來。楊行密只能強撐病體,“忍死待之”。徐温有一次去拜訪周隱,等待周隱時卻在桌案上看到了寫好的牒文,方知周隱並未將牒文發出。他急忙取走牒文,派人送往宣州。楊渥這才在楊行密臨終前及時回到了廣陵。 [24]  不久,楊行密病逝。楊渥承襲其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等職,稱弘農郡王 [25]  時為天祐五年(908年)十一月。 [26] 
徐温雖在楊渥襲位過程中立有大功 [27]  ,但他和張顥統領牙兵,最終因此引起了楊渥的反感。 [28]  楊渥挑選壯士另組東院馬軍,又調自己在宣州時的三千親兵入衞廣陵,以對抗徐温和張顥的左右牙兵。他在天祐三年(906年)吞併江西鎮南軍 [117]  ,又命親信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隨大軍鎮守洪州(鎮南軍治,在今江西南昌),以培植自己在地方上的勢力。 [29] 
楊渥此後愈發驕奢,更因私怨殺死周隱,以致勳舊諸將皆不自安 [34]  。徐温與張顥曾勸諫楊渥,楊渥怒道:“你們如果認為我不行,那就乾脆殺了我,自己坐我的位子吧!”徐、張二人皆驚懼,於是密謀作亂。當時,楊渥為了修建球場,竟將牙城中的數千親軍悉數遷出。徐温與張顥因此無所忌憚。 [30]  他們誣稱朱思勍等三將在江西謀叛,遣親信到洪州將三將處死。 [31] 
楊渥得知三將被殺,準備殺死徐温、張顥。但徐、張二人卻搶先發動兵變,率牙兵二百人持刃入宮,聲稱楊渥身邊有奸臣亂政,擊殺其親信十餘人,號稱“兵諫”。楊渥雖未被殺,但自此大權旁落 [33]  。時為天祐四年(907年)正月。徐温、張顥又誅鋤異己,控制了吳國軍政大權。同年,朱温篡唐稱帝,建立後梁。但吳國仍沿用唐朝年號,始終以唐朝的藩鎮、封國自居。 [32] 

徐温獨專國政

楊渥雖在政變中失勢,但一直計劃奪回大權。張顥遂與徐温決定殺死楊渥。 [35]  但徐温不願承擔弒君之名,故意以便於統一號令為由,表示要用自己的右牙兵單獨行事。張顥果然表示反對。徐温於是順勢提出單用張顥的左牙兵。 [36]  張顥遂以左牙兵入府弒逆 [37]  ,由黨羽紀祥、陳暉等殺楊渥於寢室,對外則宣稱楊渥是暴病身亡。時為天祐五年(908年)五月。 [38] 
張顥與徐温原本約定在事成後瓜分吳國,然後歸順後梁。但徐温當夜曾夢見白龍繞柱,次日入宮時恰巧看到楊渥之弟楊隆演白衣倚殿柱而立。他認為夢兆應在楊隆演身上,於是有意擁立楊隆演,遂將此事告訴了嚴可求。而張顥亦背棄前約,欲據淮南自立,於是集將吏於府庭,嚴兵以待,逼他們表態支持自己。 [41]  但嚴可求卻表示張顥未必能得到廬州劉威、歙州陶雅、宣州李遇、常州李簡等外藩重將的支持,力勸其迎立楊隆演。張顥最終妥協,楊隆演由此得以襲位。 [39] 
張顥隨後又排擠徐温,將他外放到潤州。嚴可求對徐温道:“你一旦放棄牙兵兵權離開廣陵,必為張顥所害。”徐温向嚴可求問計。嚴可求又去見張顥,對他道:“您將徐公外調到潤州,大家都認為您是要奪其兵權而殺之,是這樣嗎?”張顥連忙撇清,道:“這是徐公自己要求的,我也不想這樣。現在任命已下達,如何是好?”嚴可求於是在次日和張顥一同去拜訪徐温,假意斥責道:“如今幼主新立,正是多事之秋。您是楊氏宿將,怎可外任自求苟安。”徐温配合着做出謝罪的姿態,順勢留在了廣陵。 [42] 
張顥後來才意識到嚴可求一直是在幫助徐温,便派刺客去刺殺嚴可求,但刺殺未遂。嚴可求於是與徐温及左監門衞將軍鍾泰章密謀誅殺張顥。鍾泰章不久便率死士三十人直接衝入軍府,殺張顥於牙堂。此時距楊渥遇弒僅有九日。徐温這才對外公開楊渥是被張顥所弒殺,並將紀祥等兇手車裂於市曹。當時徹查亂黨,皆出於左牙兵。時人因此都以為徐温並不知張顥弒君之謀。 [40] 
徐温自此獨專國政 [52]  ,以左右牙都指揮使,決斷軍府一切事務。他隨後又率將吏向唐朝所派的江淮宣諭使李儼請命,以唐朝的名義授楊隆演為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弘農王。 [43]  天祐六年(909年),徐温自任淮南行軍副使、升州刺史,但一直留在廣陵輔政。 [44]  他在次年(910年)一度因母喪離職,但很快便被起復為內外馬步軍都軍使,遙領潤州觀察使 [45] 
徐温的專權引起了劉威、陶雅、李遇等外藩的不滿,其中李遇表現尤為激烈 [46]  。徐温乃於天祐九年(912年)遣軍攻破宣州,族滅李遇。 [47]  諸將自此多畏徐温之威,楊隆演更是形同傀儡。 [48]  劉威、陶雅都主動入覲廣陵,以消除徐温的疑心。 [49]  徐温對待他們非常恭敬,如同事奉楊行密一樣 [50]  。劉威、陶雅皆悦服,時人也都因此而敬重徐温。徐温隨後又與劉威、陶雅率將吏向李儼請命,承製加拜楊隆演為太師,進封吳王。徐温則任淮南行軍司馬,領鎮海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 [51] 

徐温出建霸府

武義元年(919)楊隆演稱吳國王時的吳國疆域圖 武義元年(919)楊隆演稱吳國王時的吳國疆域圖
天祐十二年(915年),徐温被任命為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浙都招討使,兼侍中,封齊國公,出鎮潤州,總領升、潤、常、宣、歙、池六州之地。他在潤州建立霸府,遙決軍國大政,後又於天祐十四年(917年)移鎮升州(治今江蘇南京)。 [53]  當時,其長子徐知訓被留在廣陵統領朝政,但他驕橫恣肆,不但凌辱諸將,甚至經常侮弄楊隆演,毫無君臣之禮。 [54]  大將朱瑾數次勸説楊隆演尋機誅殺徐氏父子以除國患。但楊隆演對此則無能為力。 [55] 
天祐十五年(918年),朱瑾設計殺死了徐知訓,但隨後便遭到徐温黨羽的圍攻,被迫自刎而死。徐温養子徐知誥時任潤州團練使 [89]  ,在潤州聞變,當日便引兵入據廣陵,並在徐温趕至之前穩定了城中秩序。徐温因親生諸子皆幼弱,於是承認了既成事實,以徐知誥接替徐知訓統領朝政。他懷疑有將吏與朱瑾通謀,殺死了宣諭使李儼及大將米志誠,還打算在廣陵大行誅戮。徐知誥與嚴可求乃將徐知訓的過惡盡皆告知徐温。徐温這才知道徐知訓的胡作非為,怒氣稍解,最終只追究了徐知訓的僚佐“不能匡救”之罪。不久,徐温歸鎮升州,“總軍國大綱”,其餘政務皆交由徐知誥決斷。 [56] 
武義元年(919年),徐温自以為權重位卑,於是以楊隆演的都統之職不足以節制地方鎮將為由,請楊隆演稱帝。 [108]  楊隆演拒絕稱帝,被尊為吳國王,改元建制。吳國由唐朝封國正式演變為獨立王國。徐温被拜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中書令,封東海郡王,仍鎮升州。徐知誥以宰相居中輔政。 [57]  吳國逐漸形成了“祭則弘農(楊氏),政由東海(徐氏)”的政治格局。 [58] 
武義二年(920年),楊隆演因長期受制於徐氏父子,抑鬱成疾,很快便病勢嚴重。徐温自升州入朝,議立嗣君。有人建議他趁機取代楊氏,徐温道:“我若有此意,早在當初誅殺張顥的時候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就算楊氏沒有男丁,有女亦當立之,有敢妄言者斬。” [59]  當時依次序應由楊隆演三弟楊濛即位。但徐温素與楊濛不和,且不欲國有長君,乃越次而立其四弟楊溥。 [60]  不久,楊隆演病逝。楊溥繼任吳國王,他改升州為金陵府,以徐温為金陵尹,次年(921年)又進拜徐温為太師。 [61] 

徐温病逝金陵

徐温晚年時,徐知誥因長年在朝輔政,聲望日漸攀升,甚至到了“温雖遙秉大政,而吳人頗已歸屬於知誥”的地步。 [62-63]  當時,嚴可求與行軍副使徐玠等都多次勸徐温以親子徐知詢代徐知誥執政。 [64-65]  徐知詢亦有取代徐知誥之意。但徐温因徐知誥素來孝謹,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直至順義七年(927年)十月方才決定易嗣。他準備赴廣陵勸楊溥稱帝,但卻在臨行前患病,於是讓徐知詢代己入朝勸進,然後留朝輔政。 [66]  但徐知詢走後不久,徐温便已在金陵病重去世,終年六十六歲。 [67] 
徐知誥雖一直都在力求擺脱徐温的控制 [91]  ,但當他獲悉徐温決定易嗣之時,仍是大為惶恐,準備上表乞罷政事,退而求鎮江西。 [68]  結果就在他上表的前一夜,傳來了徐温病逝的消息。徐知詢半途折返金陵,主持徐温的後事。徐知誥這才得以繼續執政,並以楊溥的名義追封徐温為齊王,賜諡號忠武。 [69] 

徐温身後及追尊

楊溥在徐温死後不久,便按其臨終推舉稱帝,仍以徐知誥在朝輔政。 [72]  徐知詢則承襲了徐温的諸道副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金陵尹等職,掌握了徐温留在金陵的軍隊,此後一直試圖取代徐知誥。徐知誥後將徐知詢誘入朝中,悉奪其兵 [73]  ,這才徹底掌控了吳國軍政大權。 [74]  他在太和三年(931年)時又效仿徐温舊例,在金陵開設霸府,以長子徐景通留廣陵輔政。 [75] 
天祚三年(937年),已經被封為齊王的徐知誥正式在金陵建立齊國(吳封國),立宗廟社稷,追尊徐温為太祖武王。 [76]  是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為齊(即徐齊),又追尊徐温為太祖武皇帝,稱其墓為定陵。 [6] 
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自稱是唐朝宗室後裔,改國號為唐(即南唐),並恢復李姓,改名李昪。他將徐温的廟號改為義祖,但為了表示不忘徐氏之恩,仍將徐温供奉於七廟之內,以義祖與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同為不祧之祖 [90] 
顯德五年(958年),周世宗柴榮淮南之戰中攻取南唐的西都廣陵,還特意遣使祭拜楊行密與徐温二人的陵墓。是年三月,元宗李璟(即徐景通)被迫向後周稱臣,取消帝號,改稱國主。柴榮又下詔為楊行密、徐温各置民户,為他們守墓。 [92] 

徐温為政舉措

徐温政治

  • 力行善政
吳國在楊渥、張顥先後掌權時代,長期處於政治混亂之中。徐温執政後,一心求治,“立法度,禁強暴”,逐漸穩定了吳國的局勢。他在除掉張顥後,對嚴可求所説的“大事已定,吾與公輩當力行善政,使人解衣而寢耳”,可以説是其治理吳國的基本方略。 [43]  主要舉措有:
  1. 重用能臣:徐温起用有經世濟民才能的人理政。嚴可求“少通敏,有心計”,作為徐温的幕僚,在幫助徐温奪取政權過程中立有大功,被任為揚州司馬,主管軍旅。駱知祥善治金谷,主管吳國財政,與嚴可求併為徐温左右手,後掌選舉,亦有“任用得人”之稱。陳彥謙有“善理煩劇”之才,被徐温招致門下,管理庶務皆井井有條。這些人在幫助徐温穩定吳國政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52]  [96-97] 
  2. 招攬人才:唐末軍閥混戰,士人流散各地,徐温則加以招攬。他在天祐六年(909年)“初置選舉,以駱知祥掌之”,後又以王潛“典選事”,以致“坐客常滿,隨才而使。”這一制度的施行,使吳國能吸納更多的人才。 [98-99] 
  3. 整頓吏治:壽州團練使崔太初為政苛暴,徐温毫不顧及其邊州重將的身份,將他調回揚州,嚴加懲處。 [101] 
  4. 處理獄訟:徐温有時還親自處理獄訟之事,命人讀獄訟之詞,判決“皆中情理”。 [111] 
  5. 組織鄉兵:徐温聽從御史台主簿盧樞的建議,取消民間私蓄兵器的禁令,反使民間武裝結成鄉兵,有組織的進行民間自衞。 [100] 
  6. 愛惜民力:徐温母親病逝,有將吏前來致祭,所獻偶人穿着綾羅綢緞。徐温極為不滿,道:“這些都出於民力,怎能跟木頭一起燒燬,還是解下來送給窮人吧。” [102] 
  • 更改國制
吳國在唐朝滅亡之後,一直以唐朝的藩鎮、封國自居,採用藩鎮幕府體制,國主與國內諸藩鎮同為節度使,只以都統的名義相節制。 [32]  [108]  後來後梁衰微,以唐朝繼承人自居的晉國已有滅梁之勢。徐温擔心晉國一旦復唐稱帝,會使仍奉唐朝為正朔的吳國處於被動地位,於是命嚴可求擬定建國禮儀,準備促請楊隆演稱帝,以割斷吳國與唐朝在法統上的關係。 [103] 
吳國在武義元年(919年)楊隆演稱吳國王后,改為王國體制,一切禮儀皆用天子禮,建宗廟、社稷,中央基本上沿襲唐制 [104]  ,設三省六部、樞密使、御史大夫、翰林學士等百官,但又特設大丞相一職,以徐温居之,以尊崇其位。 [57] 

徐温軍事

  • 全取江西
楊渥攻取鎮南軍後,僅能控制洪州、江州(治今江西九江)。 [117]  其餘各州仍為當地勢力所據。 [118]  撫州刺史危全諷於天祐六年(909年)率撫、信、吉、袁四州之兵,號稱十萬,進攻洪州。徐温在嚴可求的推薦下,起用周本為將,在象牙潭之戰中大敗危全諷,擒獲危全諷及其將士五千人,又乘勝攻克袁州,俘刺史彭彥章,隨後再攻吉州。吉州刺史彭玕棄城逃奔楚國。歙州刺史陶雅同時亦派兵攻襲饒州(治今江西鄱陽)、信州。饒州刺史唐寶棄城而走。信州刺史危仔昌請降,不久又棄城投奔吳越。至此,吳國又據有了撫、信、吉、袁、饒五州之地。虔州刺史盧光稠亦降於吳國,但同時卻又臣服於後梁。 [116] 
徐温為徹底據有虔州,在嚴可求的建議下,于吉州的新淦縣(距虔州六百餘里,治今江西新幹)設立軍事機構,派駐軍卒,每次換防都暗中增加一些兵力。新淦駐軍逐漸得到增加,虔州對此毫無察覺。 [119]  直至天祐十五年(918年),吳國才正式用兵,命王祺率洪、撫、袁、吉之兵攻虔州。嚴可求以厚利招募贛石(今江西贛縣萬安縣之間贛江的險灘)水工,使得吳軍順利通過了贛石險要,在虔州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兵臨城下。王祺攻城近半年,病死在軍中。劉信接任吳軍主帥,在攻城的同時又打退了楚國援軍,迫退吳越、閩國援軍,最終在十一月攻陷虔州,俘虜了時任虔州刺史的譚全播。吳國至此盡有江西之地。 [120] 
  • 對外戰爭
徐温執政期間,吳國與後梁、吳越等周邊諸國都有戰爭,具體詳見“對外關係”部分。

徐温對外關係

  • 與中原王朝的關係
徐温控制下的吳國,在後梁建立之初,便不承認後梁政權的正統性,仍沿用唐朝天祐年號,以興復唐朝為名,長期與後梁相對抗。 [32]  後梁以吳越王錢鏐兼任淮南節度使,又以楚王馬殷兼任武昌軍節度使,打算利用吳越、楚國進攻吳國。 [121-122]  吳國前後數次北攻後梁,襲擾潁州、徐州、安州(治今湖北安陸)等地,後梁亦於天祐五年(908年)、十年(913年)兩次南征吳國,但都不能改變兩國隔隔淮河對峙的局面。徐温在天祐十年梁軍南征時曾親自領兵北上,與梁軍戰於趙步(在今安徽鳳台東北)、霍丘,大敗梁將王景仁(即王茂章,此前被楊渥逼反,最終投奔後梁),積屍築京觀。 [123-127] 
而對於同樣反梁的晉國(後唐前身),吳國則與之保持着較友好的關係,在楊隆演繼位時還曾遣使赴晉,“告以嗣位”。 [131]  晉國在天祐十三年(916年)時遣使來吳,“會兵伐梁”。徐温命徐知訓與朱瑾等渡淮北上,響應晉國。 [132]  但隨着梁、晉的戰勢變化,吳國與晉國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天祐十五年(918年)時晉國再次約兵伐梁,卻為吳國所拒絕。 [133]  徐温還打算髮兵循海北上,在梁晉爭霸中觀望形勢,助其勝者,但最終被嚴可求所勸阻。 [134] 
後唐建立並攻滅後梁後,徐温在嚴可求的建議下對後唐採取“卑辭厚禮,保境以待”的態度 [128]  ,但同時又堅持吳國的獨立性,對於後唐來使“稱詔”拒不接受,使得後唐改以平等之禮對待吳國。 [129]  此後直至徐温去世,吳國在五年之中十二次派遣使節前往洛陽,向後唐進奉金銀、絹帛等物。 [135-139]  後唐也多次向吳國行聘禮。出使他國的後唐使者在途經吳國境內時,也受到吳國的熱情接待。 [140]  此外,在與其他政權相處時,徐温也儘量避免開罪於後唐。 [130] 
  • 與南方諸國的關係
吳國在南方政權的主要對手是割據兩浙的吳越國,兩國在楊行密時代便戰、和不定。吳越王錢鏐在天祐五年(908年)八月遣使赴汴州,與後梁密謀攻取淮南。徐温則先發制人,遣周本、呂師造出討吳越,圍攻蘇州,隨後又另遣陳璋、柴再用擊敗進攻常州的吳越軍。 [112]  但吳軍一直攻不破蘇州,於次年(909年)四月被吳越軍內外夾攻,大敗而歸,還損失了戰艦二百餘艘。 [113]  此後吳國調整作戰部署,在天祐十年(913年)先後命李濤、花虔領兵攻打吳越國的衣錦軍(錢鏐的故鄉,在今浙江杭州臨安區),但均被錢元瓘擊敗。吳越國隨後主動進攻,由錢元瓘等攻常州。徐温親自領兵迎戰,在潘葑(在今江蘇無錫西北)與別將陳祐前後夾擊,大破吳越軍。 [114] 
吳國與吳越國、閩國疆域圖,譚其驤繪 吳國與吳越國、閩國疆域圖,譚其驤繪
隨着中原梁晉爭霸的戰爭激化,雙方都企圖利用盟友的軍事力量牽制對方。後梁於武義元年(919年)命吳越國大舉征討淮南。錢鏐遂命錢元瓘率戰艦五百自常州東州鎮進攻吳國,在狼山江之戰中大敗吳軍,斬殺吳將彭彥章。 [142]  錢元瓘再攻常州,卻被徐温以火攻擊敗於無錫。當時形勢對吳國有利,但徐温卻以“使兩地百姓安業”為由,拒絕了諸將繼續進兵的請求,主動結束了與吳越國的戰爭,“歸無錫之俘”。吳越國亦遣使請和。兩國自此修好,休兵息民,“三十餘州民樂業者二十餘年”。徐温還多次致書錢鏐,勸其稱帝建國,為錢鏐所拒。 [143]  但在順義五年(925年)時,錢鏐被後唐封為吳越國王,遣使“告於吳”。吳國以其國名帶有“吳”字,拒絕接受吳越國書,並與吳越斷交。 [145]  [146] 
吳國和吳越國也有商業往來。吳越使者皮光業出使吳國時,吳國曾贈其錢三百萬緡,但不准他帶回去,只能“市易”。 [144]  順義五年(925年)兩國斷交時,吳國曾下令邊境不得讓吳越使者和商旅通過。可見在此之前,兩國是有商人往來的。 [145] 

徐温軼事典故

猜忌劉信
徐温奸詐多疑,但善於任用將吏。鎮南節度使劉信在天祐十五年(918年)時圍攻虔州,久攻不下,派人勸説守將潭全播出降,又派使將此事上報徐温,徐温發怒説:“劉信以十倍於敵之眾,攻不下一城,反而派人勸降,憑什麼威震敵國呢?”他笞打使者,説:“我這是笞打劉信。”使者被遣回。又令增派軍隊,於是攻破譚全播。有人誣陷劉信逗留,私下放走譚全播,並説劉信要謀反。劉信聽到這些話後,親自到金陵見徐温,報告戰績,徐温與劉信賭博,劉信拿起骰子高聲祈祝説:“劉信若要背叛吳國,願為惡彩,如果沒有二心,一定是渾花。”徐温趕忙阻止。劉信一擲,六個骰子都是紅面,徐温很羞愧,親自斟酒給劉信喝,但始終對劉信有疑心。等到後唐進攻前蜀時,徐温急忙將劉信召到廣陵,任為左統軍,假託在國內防備敵軍,實際上剝奪劉信的守地。 [5] 

徐温歷史評價

歐陽修:① 温雖奸詐多疑,而善用將吏。② 温亦自喜為智詐,尤得吳人之心。 [7] 
胡三省:① 張顥、徐温以兵諫自文,鬻拳之罪人也。② 原情定罪,徐温宜與張顥同科;而徐温得免弒君之名,遂專吳國之政,殆天啓之也。③ 古人有言:“盜亦有道。”然盜貨者小盜也,盜國者大盜也。觀徐温之盜國,斯言豈欺我哉! [106]  ④ 徐温以善事楊行密而竊吳國之權,徐知誥以善事徐温而竊徐氏之權,天邪!⑤ 劉威鎮洪州,陶雅鎮歙州。徐温事威、雅如事楊行密,貴而不敢忘舊者,能矯情為之;至於遣威、雅歸鎮,不特時人服之,威、雅亦心服矣。自古以來,英雄分量固自不同,至於隨其分量以制一時之事則一也。善觀史者毋忽諸! [107] 
王夫之:① 必不得已,於斯時也,而欲推一人以為之主,其楊行密、徐温、王建、李昪、錢鏐、王潮之猶愈乎!尚有長人之心,而人或依之以偷安也。② 徐温大破錢鏐,知誥請乘勝東取蘇州,温念離亂久而民困,因鏐之懼,戢兵息民,使兩地各安其業,而曰“豈不樂哉”?藹然仁者之言乎!自廣明喪亂以來,能念此者誰邪?而不謂温以武人之能爾也。③ 行密起於卒伍,亦力戰以有江、淮,乃忽退而自念,為固本保邦之謀,屢勝朱温,顧且畫地自全,而不急與虎狼爭食。於是江、淮之寡妻弱子幸保其腰領,以授之徐温。温乃以知全民之為利,而歆動以生其不忍昧之心。蓋自是江、淮之謀臣戰士,乘暴興之氣,河決火延,以塗人肝腦於原野者,皆廢然返矣。故撫有江、淮,至於李煜而幾為樂土。温之所謂樂者,人鹹喻焉而保其樂,温且幾於仁者,要皆行密息浮情、斂狂氣、於習氣熾然之中所培植而生起者也。 [8]  ④ 楊行密、徐温、李昪予民以小康,可不謂賢哉? [141] 
蔡東藩:① 温與顥實是同謀,不過顥為傀儡,轉被温所利用,強中更有強中手,就是這事的註腳哩。② 淮南之亂,首惡為張顥,徐温其從犯也。顥既弒渥,而仍不得逞其志,是由嚴可求達權之效,迨與温定謀,結鍾泰章,手刃逆顥,雖未免存右袒之心,使温得避弒君之罪,然微温不能除顥。顥豈長肯為隆演下乎? [70]  ③ 徐温頗有莽操手段。④ 李遇自恃舊勳,蔑視徐温,不過驕矜之失,無甚大惡,且既誇命出降,黜其官而赦之,可也,即不赦之,而家族何辜,寧必誅夷而後快!周文王治岐,罪人不孥,方卜世至八百年,蓋不嗜殺人,方垂久遠。李存勖已為過暴,而徐温尤甚。是欲垂裕後昆,其可得乎? [109]  ⑤ 權兼內外總兵屯,報國猶知戴一尊,試看入朝排眾議,徐温畢竟勝朱温。⑥ 隆演幼懦,內外軍事,亦賴有徐氏主持,觀吳越之大舉侵吳,幸温用火攻計,轉敗為勝,淮南得以無恙。厥後隆演病劇,且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擁立之言,寧得以父子專政,遽謂其罪大功小哉? [115] 
陳垣:徐温淮南販鹽,為楊行密所與起事三十六英雄之一。輔楊氏四世,多智得民心。至養子徐知誥即李昪,遂移吳祚為南唐。不可謂非亂世英雄也,故曰“盜亦有道”。 [105] 
呂思勉:①梁以錢鏐兼淮南節度使,馬殷兼武昌節度使,各充本道招討制置使,蓋意在於來討。故顥、温初約分吳地以臣於梁,蓋既免大國之討,且可借梁力以定己位也。②慮晉之滅梁,而先謀建國,此乃飾説。朱邪氏豈足纘李唐之統?以此誑天下,其誰聽之?蓋温久欲割據自尊,前此朱梁尚強,有所顧忌,此時梁已無足畏,篡奪之謀,因之益急,而欲謀自尊,不得不先隆隆演之位耳。③徐温息兵之論,亦非由衷之言,蓋志存篡奪,不暇徼利於外耳。④吳是時不肯仞唐為上國,足見其雲慮唐滅梁,因謀自立之誣。然温篡奪之謀,實未嘗不因之而少緩。逮莊宗亡,明宗繼立,後唐之不足憚,亦勢已顯然,温乃復謀篡立。 [110] 

徐温人際關係

徐温妻妾

  • 妻白氏(白夫人),很可能是徐知詢的生母 [82]  ,宋朝時追封仁壽仙妃,明朝時再封淑善仙妃、安寧護國恭靖元君。 [11] 
  • 妻李氏,李昪的養母,南唐建立後被追諡為明德皇后,配享太廟。 [11] 
  • 妾陳氏,曾稱徐知誥是“貧賤時養之,奈何富貴棄之”,反對徐温晚年易嗣。 [11]  [66] 

徐温子女

兒子
據史料記載,徐温除養子徐知誥外,共有親子六人。 [80]  但其長子徐知訓被稱為“三郎” [81]  ,養子李昪則被他稱為諸子的“二哥” [66]  。故此徐温在徐知訓之前應該可能還有一個年長於李昪但卻幼年夭折的兒子。
  • 徐知訓,居廣陵輔政,數次想殺死李昪 [83]  ,後官至內外馬歩都軍使、昌化節度使、同平章事,被朱瑾所殺。 [53]  [56] 
  • 徐知詢,徐温病逝後一直與李昪爭權,最終被李昪罷去兵權。 [74]  後任鎮南節度使,封東海郡王(一作武陵王)。 [88] 
  • 徐知誨,吳國末年時官至鎮南節度使。他在徐知詢與李昪爭權期間一直支持李昪,子孫在南唐時最受優待。 [84] 
  • 徐知諫,在徐知詢與李昪爭權期間一直支持李昪,吳國末年時官至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85] 
  • 徐知證,吳國時仕至節度使,南唐建立後歷封江王、魏王,一直被視為宗室。 [86] 
  • 徐知諤,吳國時仕至金陵尹,南唐建立後歷封饒王、梁王,官至鎮海軍節度使,兼中書令,一直被視為宗室。 [87] 
女兒
關於徐温的女兒,見諸史料的僅有兩人。
  • 廣德公主徐氏,吳國時封杞國君 [93]  ,南唐建立後進封廣德長公主。其夫李建勳是李德誠之子,因預謀吳、唐禪代有功,南唐時被拜為宰相,最終以司徒致仕。 [94] 
  • 徐氏,事蹟、封號皆不詳。其夫王崇文王綰之子,在南唐歷仕三朝,“出更藩任,內典禁兵”,官至武昌軍節度使。 [95] 

徐温史料索引

九國志·卷三》 [77]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偽列傳一》 [12]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 [7] 
《南唐書·卷八·義養傳》(馬令著) [78] 
十國春秋·卷十三·吳十三》 [79] 
參考資料
  • 1.    《舊五代史》卷134《李昪傳》:偽順義七年改乾貞元年,即後唐天成二年。其年十月二十三日,温卒。
  • 2.    《九國志》卷3《徐温傳》:常從行密征討,先登陷陣,敵人畏之。及平秦彥,虜趙鍠,敗孫儒,温皆有功,奏授衙內右直都將左長劍都虞侯。
  • 3.    《九國志》卷3《徐温傳》:又從平濠泗有功,授隨身都知兵馬使、檢校工部尚書。
  • 4.    《九國志》卷3《徐温傳》:少無賴,入羣盜中以販鹽為事。中和二年,行密起合肥,遂隸帳下為伍長。
  • 5.    《新五代史》卷61《吳世家》:温雖奸詐多疑,而善用將吏。江西劉信圍虔州,久不克,使人説譚全播出降,遣使報温,温怒曰:“信以十倍之眾,攻一城不下,而反用説客降之,何以威敵國?”笞其使者而遣之,曰:“吾以笞信也。”因命濟師,遂破全播。人有誣信逗留陰縱全播,言信將反者,信聞之,因自獻捷至金陵見温,温與信博,信斂骰子厲聲祝曰:“劉信欲背吳,願為惡彩,苟無二心,當成渾花。”温遽止之,一擲,六子皆赤,温慚,自以卮酒飲信,然終疑之。及唐師伐王衍,温急召信至廣陵,以為左統軍,託以內備,遂奪其地。
  • 6.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升元元年冬十月,吳主禪位於王。甲申,王即皇帝位,改吳天祚三年為升元元年,國號大齊。乙酉,……追尊考温為太祖武皇帝。十二月己卯朔,上太祖武皇帝陵曰定陵,追尊高祖以下皆為公王,而稱宗配皆稱國君,及妃墓皆稱陵,惟武皇帝之配李氏曰明德皇后。
  • 7.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2]
  • 8.    讀通鑑論:卷二十八 五代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30]
  • 9.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太祖起合肥,隸部下。時太祖勁兵數萬,號其軍為黑雲長劍,所與舉事者劉威、陶雅之徒,稱三十六英雄,惟温未嘗有戰功。太祖之入宣州也,諸將爭取金帛,温獨據米囷,為粥以食飢者,太祖已心異之。
  • 10.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乾寧二年,吳太祖攻濠州,得之,奇其貌,養以為子。而楊氏諸子不齒為兄弟,吳太祖乃以與大將徐温,曰:“是兒狀貌非常,吾度渥等終不能容,故以乞汝。”遂冒姓徐氏,名知誥。
  • 11.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温妻白氏、李氏,夫人陳氏。李故知誥養母,南唐升元元年十二月上尊諡曰明德皇后。(合葬定陵,附太廟。白氏,宋理宗時追封為仁壽仙妃,明成祖加封淑善仙妃,憲宗加封安寧護國恭靖元君,賜廟額曰洪恩。)
  • 12.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2]
  • 13.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沉毅寡言,罕與人交,眾中凜然可畏,人目之曰徐瞋。
  • 14.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二年春正月,天子在鳳翔。三月,天子以金吾將軍李儼為江淮宣諭使,書御衣賜王,拜王東面行營都統、中書令,進爵吳王,以討朱全忠。夏四月,王發兵討汴,以副使李承嗣權知淮南軍府事。已而進攻宿州,不克,竟以糧運不繼引還。先是,軍吏欲以鉅艦運糧,都知兵馬使徐温曰:“運路久梗,葭葦湮塞,請用小艇,庶幾易通。”及軍至宿州,會久雨,重載不能進,士有飢色,而小艇獨先至,王由是奇温,始與議軍府事。
  • 15.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三年八月,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團練使安仁義同舉兵反。王召李神福於鄂州,使討頵。壬辰,以王茂章為潤州行營招討使,擊仁義。未幾,茂章攻潤州,不克,王遣徐温將兵會之,温易其衣服、旗幟如茂章兵,仁義不知復益兵,出戰,温奮擊,大破之。
  • 16.    《十國春秋》卷13《田頵安仁義傳》:太祖潛令王茂章、李德誠等圍之。軍中推朱瑾槊、米志誠射,皆為第一,而仁義常以射自負,曰:“志誠之弓十,不當瑾槊之一;瑾槊之十,不當仁義弓之一。”每與茂章等戰,必命中而後發,以此外軍畏之,不敢近。
  • 17.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太祖疑朱延壽,欲殺之,温用可求謀,教太祖陽為目疾以紿延壽。
  • 18.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頵與安仁義及延壽既謀絕太祖,太祖心疑之,而未有以發,乃陽為目疾,……太祖夫人朱氏,延壽姊也,掖之,太祖泣曰:“吾業成而喪其目,是天廢我也。吾兒子皆不足以任事,得三舅代我,無憂矣。”遣辯士趣召之。延壽疑,不肯赴。朱夫人遣婢報之,故延壽疾走揚州。至,則太祖迎之寢門,刺殺之。
  • 19.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三年九月,王召延壽至廣陵,迎及寢門,執殺之,部兵驚擾,徐温諭以大義,皆聽命。
  • 20.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及太祖欲殺朱延壽等,温稍稍以計進,事成,遷右牙指揮使,始預謀議。
  • 21.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四年秋八月,宣州觀察使台濛卒,王以子牙內諸軍使渥代之。
  • 22.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及太祖病,出渥為宣州觀察使。右牙指揮使徐温私謂渥曰:“王寢疾,而嫡嗣出藩,此必奸臣之謀。他日相召,非温使者及王令書,慎無應命。”渥泣謝而去。
  • 23.    《十國春秋》卷6《周隱傳》:太祖時,官淮南節度判官。太祖疾革,命隱召烈祖,隱直前曰:“宣州司徒輕易信讒,喜擊毬飲酒,非保家主也。餘子皆幼,未能駕馭諸將。廬州刺史劉威,從王起細微,當不負王,不若使權領軍府,俟諸子長以授之。”太祖不應。左右牙指揮徐温、張顥言於太祖曰:“王平生出萬死,冒矢石,為子孫立基業,安可使它人有之。”太祖曰:“吾死瞑目矣。”乃命隱趣召長子渥來。
  • 24.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太祖彌留之際,温與可求入問疾,獨目送可求,凝注者久之。眾出,可求曰:“王若不諱,如軍府何?”太祖曰:“吾命周隱召長子渥,今忍死待之。”可求同温遽詣隱,隱未出,而見隱作召符猶在案上,急取遣之,烈祖乃得嗣立。
  • 25.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既至廣陵,拜淮南留後。及太祖薨,將佐共請宣諭使李儼承製授渥淮南節度使、東道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
  • 26.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祐二年十一月庚辰,王薨,年五十四。諡曰武忠。
  • 27.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太祖病甚,平生舊將皆以戰守在外,而温居帳下,遂預立嗣之功。
  • 28.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烈祖鎮宣州,命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將兵三千,及入立,惡温與張顥典牙兵,召思勍等以自衞。
  • 29.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已而王選壯士號東院馬軍,廣署親信,以為將吏。未幾,王又召宣州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將故時所隸親兵三千歸廣陵。顥、温忌思勍等侵其權,陽令三將從秦裴擊江西,因戍洪州。
  • 30.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王既得江西,驕侈益甚,以舊憾殺其節度判官周隱。……左、右牙指揮使張顥、徐温泣諫,王怒曰:“汝謂我不為才,何不殺我自為之!”二人懼,潛謀作亂。初,內營有親軍數千屯於牙城之內,王悉遷出於外,以其地為射場,顥、温由是無所憚。
  • 31.    《十國春秋》卷6《秦裴傳》:以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從戍江西,三人者故烈祖腹心也。會徐温等內忌三人,遣別將至裴所殺之。
  • 32.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王聞三將死,益不平於顥、温,欲誅之。(天祐四年春正月)丙戌,王晨視事,顥、温帥牙兵二百人,露刃直入庭中,王曰:“爾果欲殺我邪?”對曰:“非敢然也,欲去王左右亂政者耳。”因曳下王親信十餘人,數其罪,以鐵檛擊殺之,號曰兵諫,王不能止。自是諸將不與同者,顥、温稍稍以法除之,軍政悉歸二人矣。夏四月,梁代唐,改元開平。王仍稱天祐,與蜀王移檄諸道,將會兵復唐。
  • 33.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一日,温與顥驟擁牙兵,露刃入庭中,數烈祖所親信十餘人罪,曳下斬之。烈祖由是失政。
  • 34.    《十國春秋》卷6《周隱傳》:及烈祖得嗣立,大罵隱曰:“君賣人國家,復何面目見楊氏乎!”遂殺之。由是將佐皆不自安。
  • 35.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自顥、温專制軍政,王心積不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益不自安,因謀弒王,約分其地,以臣於梁。
  • 36.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先是,顥、温謀逆時,温曰:“參用左、右牙兵,心必不一,不若獨用吾兵。”顥不可。温曰:“然則獨用公兵。”顥從之。
  • 37.    《十國春秋》卷13《張顥傳》:烈祖嗣位,以顥與徐温專政,心頗不平。顥與温不自安,共謀弒烈祖,而顥以左牙兵行逆,遂詐稱烈祖暴薨。
  • 38.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天祐五年五月,戊寅,張顥、徐温遣其黨紀祥、陳暉、黎璠、孫殷等弒王於寢室,詐雲暴薨,時年二十三。
  • 39.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烈祖歿,而顥欲背約自立,厲聲問諸將曰:“嗣王已薨,軍府誰當主者。”……可求曰:“廬州劉威、歙州陶雅、宣州李遇、常州李簡,皆先王故等行也。公雖自立,此曹肯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漸以歲時,諸將孰敢不從。”顥默然。可求急趨出書一教,……大略言:“先王創業艱難,嗣王不幸早世,隆演次當立,諸將宜無負楊氏。”辭旨激切,顥氣色皆沮,以其義正,不敢奪,高祖乃得立。
  • 40.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行軍副使李承嗣與顥善,覺可求有附温意,諷顥使盜夜刺殺之。已而盜掠財以報命,曰:“捕之不獲。”顥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財為!”可求遂詣温謀先殺顥,陰遣左監門衞將軍鍾泰章選壯士三十人圖之。丁亥旦,直入斬顥於牙堂,並親近數人,始暴其弒君之罪,轘紀祥等於市。至是,窮治亂黨,皆出於左牙,人皆以温為實不知謀也。
  • 41.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先是張顥、徐温之弒烈祖也,謀分地送款於梁,及烈祖遇害,顥欲自立。温患之,問其客嚴可求。……夏五月己卯,顥集將吏於府庭,夾道列劍戟白刃,自大將朱瑾而下,令悉去衞從然後入。顥初厲聲問諸將:“誰當立者?……初,温常夜夢入宮,見白龍繞殿柱,詰旦見隆演衣白衣擁柱而立,心異之,至是得嗣立,故温授指於可求也。
  • 42.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顥由此與温有隙,諷高祖出温潤州。可求見温曰:“公舍牙兵而就藩郡,禍行至矣。”温患之,可求因説顥曰:“公遷徐公潤州,人皆言欲奪其兵權而殺之,信乎?”顥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業行矣,奈何?”可求曰:“易耳。”……明日邀顥與承嗣過温,陽瞠目責之曰:“古人不忘一飯恩,況公楊氏宿將。今幼嗣新立,多事時,乃欲求自安於外邪!”温亦陽謝曰:“公等見留,不願去也。”由是不行。
  • 43.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隆演以温為左、右牙都指揮使,軍府事鹹取決焉。以可求為揚州司馬。當顥用事,刑獄酷濫,縱親兵剽掠市裏。温謂可求曰:“今大事已定,吾與公輩當力行善政,使人解衣而寢耳。”乃立法度,禁強暴,政舉大綱,軍民安之。秋七月壬申,將吏請於李儼,承製授隆演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王。
  • 44.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六年三月,徐温以金陵形勝,戰艦所聚,乃自以淮南行軍副使,領升州刺史,留廣陵,遣假子元從指揮使知誥為升州防遏使兼樓船軍使往治之。
  • 45.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七年夏五月,徐温母周氏卒,將吏致祭,為偶人高數尺,衣以羅錦。温曰:“此皆出民力,奈何施於此而焚之,宜解以衣貧者。”是月,温免官治喪,未幾,起復為內外馬步軍都軍使,領潤州觀察使,以徐知誥為升州副使。
  • 46.    《十國春秋》卷5《李遇傳》:高祖嗣王位,徐温秉政,遇內不能平,常言:“徐温何人?吾未常識面,一旦乃當國邪!”館驛使徐玠使吳越,道過宣州,温令玠説遇入見新王,遇初許之,玠曰:“公不爾,人謂公反。”遇色變,曰:“君言遇反,殺侍中者,獨非反邪!”侍中,謂景皇也。
  • 47.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九年春三月,宣州觀察使李遇與鎮南節度使劉威、歙州觀察使陶雅、常州刺史李簡常憤徐温用事,而遇尤不平,温怒,拜淮南節度副使王壇為宣州制置使,數遇不朝之罪,遣都指揮使柴再用帥升、潤、池、歙兵,納壇於宣州,又命升州副使徐知誥副之。遇不受代,再用攻宣州,逾月不克。夏五月,温執遇少子至城下示之,復使與客何蕘入城説遇,遇不忍戰,乃開門請降。温諷再用伺其出斬之,族其家。
  • 48.    《十國春秋》卷5《劉威傳》:自遇死,諸將多畏温之威,而高祖僅具位矣。
  • 49.    《十國春秋》卷5《李遇傳》:天祐九年,徐温既族李遇,常內忌威,欲興師致討。威用幕客黃訥言,與陶雅輕舟詣廣陵,以明無二心。
  • 50.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太祖舊將,人人皆自疑,温因偽下之,恭謹如見太祖,諸將乃安。
  • 51.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九年秋七月,劉威、陶雅詣廣陵,徐温待之甚恭,威等悦服,由是人皆重温。未幾,温與威、雅率將吏請於李儼,承製加王太師、吳王,以温領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如故。
  • 52.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可求少通敏,有心計,以徐温客為太祖幕僚。……温得除顥而獨專國政,可求力也。事平,授揚州司馬。
  • 53.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十二年,高祖封温齊國公兼侍中,充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浙都招討使,始就鎮潤州,以升、潤、常、宣、歙、池六州為巡屬。温城升州,建大都督府。十四年,徙治之,以子知訓輔政於廣陵,而大事温遙決之。
  • 54.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附子知訓傳》:温出鎮潤州,留知訓輔政,朝廷譽之,稱為昌華相公。平日陵辱諸將,對高祖無君臣禮。高祖幼懦,常飲酒樓上,命優人高貴卿侍酒。知訓為參軍,高祖鶉衣髽髻為蒼鶻。知訓因使酒罵坐,語侵高祖。高祖愧恥泣涕,而知訓愈狎侮之,左右扶高祖起去,知訓殺一吏乃止。
  • 55.    《十國春秋》卷8《朱瑾傳》:瑾殊不平,屢勸高祖誅除徐氏以去國患,高祖不能為。
  • 56.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五年夏六月,內外馬歩都軍使、昌化節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訓為副都統朱瑾所殺。……瑾為府兵所攻,遂自剄死。是日,知誥聞變,即引兵濟江,撫定軍府。時徐温諸子皆弱,温乃以知誥代知訓執政。復疑唐宣諭使李儼及泰寧節度使米志誠通謀,先後殺之。秋七月,温入朝於廣陵,欲大行誅戮。知誥、嚴可求具陳知訓過惡,温怒稍解。責知訓將佐不能匡救,皆抵罪,以刁彥能屢有諫書,賞之戊戌,以知誥為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歩都軍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團練使。以徐知諫權潤州團練事,代知誥也。温還鎮金陵,總軍國大綱,自餘庶政皆決於知誥。
  • 57.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武義元年春三月,徐温帥將吏藩鎮請王即天子位,不許。夏四月戊戌朔,温奉玉冊、寶綬,尊王即吳國王位,改天祐十六年為武義元年,大赦境內,建宗廟社稷,設百官,宮殿之物皆用天子禮。以徐温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東海郡王。以徐知誥為左僕射、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仍領江州團練使。以揚府左司馬王令謀為內樞使,營田副使嚴可求為門下侍郎,鹽鐵判官駱知祥為中書侍郎,前中書舎人盧擇為吏部尚書兼太常卿,掌書記殷文圭、沈顏為翰林學士,館驛巡官遊恭為知制誥,前駕部員外郎楊迢為給事中,……文武以次進位,改文散諸大夫為大卿、御史大夫為御史大憲,避祖諱也。
  • 58.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楊氏自紀祥等之亂,祭則弘農,政由東海,大權久為它人竊矣。
  • 59.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武義二年夏四月,王寢疾。五月,大丞相徐温自升州入朝,議當為嗣者。或希温意,言曰:“蜀先主謂武侯:‘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温正色曰:“吾果有意取之,當在誅張顥之初,豈至今日邪!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立之,敢妄言者斬。”己丑,王薨。王重厚恭恪,徐温父子專政,未常有不平之意形於言色,温以是安之。及建國稱制,尤非所樂,常怏怏酣飲,希復進食,遂至疾革而終。
  • 60.    《十國春秋》卷4《臨川王濛傳》:臨川王濛,太祖第三子。武義元年,封廬江郡公。時徐温秉政,濛內不能平,居恆撫膺嘆曰:“我國家竟為它人所有乎!”温聞而惡之。是冬,出為楚州團練使,明年徙舒州。及高祖即世,濛以次當立,而温不欲長君,且忌濛,乃奉睿帝嗣吳王位。
  • 61.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二年,宣帝既薨,六月戊申,溥即吳王位。秋七月,改升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拜徐温金陵尹。順義元年冬十月,徐温勸王南郊,……乙丑,御天興樓,大赦,拜徐温太師。
  • 62.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知誥悉反知訓所為,事王盡恭,接士大夫以謙,御眾以寬,約身以儉,以王命盡蠲天祐十三年以前逋税餘,俟豐年乃輸之。求賢才,納規諫,除奸猾,杜請託。於是士民翕然歸心,雖宿將悍夫無不悦服。
  • 63.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勤儉寬簡,盡反知訓之政。常使人視察民間,有昏喪匱乏者往往賙給之。盛暑未嘗張蓋、操扇,左右進蓋,必卻之曰:“士眾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雖遙秉大政,而吳人頗已歸屬於知誥。
  • 64.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可求素忠於温,居恆以知誥非徐氏子,數勸温以次子知詢代知誥輔政。
  • 65.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有徐玠者,事温為金陵行軍司馬,工揣摩捭闔之術,數勸温以親子知詢輔政,不宜假之他姓。
  • 66.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乾貞元年冬十月辛丑,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兼中書令、東海王徐温卒。先是,温子行軍司馬、忠義節度使、同平章事知詢欲代知誥執政,嚴可求、徐玠亦以為請。温以知誥孝謹不忍,謂知詢曰:“汝曹不如也。”陳夫人亦曰:“知誥乃貧賤時養之,奈何富貴棄之!”(五國故事雲:……他日,謂諸子曰:“事在二哥矣,當善事之。”)可求等言之不已。會温欲帥諸藩鎮入朝,勸王稱帝,將行,有疾,乃遣知詢奉表勸進,因留代知誥執政。
  • 67.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順義十年,温又請睿帝即皇帝位,未許而温病死,年六十六。
  • 68.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知誥刺知皇恐,表乞罷政事,出鎮江西。表未上而温疾亟,遂止。
  • 69.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知誥草表,欲求洪州節度使,俟旦上之,是夕温兇問至,乃止。知詢亟歸金陵。王贈温齊王,諡曰忠武。
  • 70.    南北史演義: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30]
  • 71.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光啓三年,淮南左廂都知兵馬使畢師鐸自稱行營使,……興兵討呂用之,陷揚州,……行密乃悉發廬州兵,復借兵於和州刺史孫端,合數千人往援。……龍紀元年,夏六月,宣州城食盡,……行密入宣州,表言於唐,詔以行密為宣歙觀察使。……大順元年三月,唐賜宣歙軍號寧國,以行密為節度使。……景福元年六月丁酉,行密率眾歸揚州。……秋八月,唐命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 72.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乾貞元年十一月庚戌,王御文明殿即皇帝位。丙子,以徐知詢為諸道副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兼侍中,加徐知誥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潯陽公。
  • 73.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温死,知詢嗣為金陵節度使、諸道副都統,數與知誥爭權,知誥乃使人誘之來朝,留為左統軍,悉奪其兵。
  • 74.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太和元年冬十月,知詢與知誥爭權,召知誥詣金陵除父温喪,知誥稱帝命不許。是時知詢握兵據上流,行多驕恣,……宗常語廷望:“人言侍中有七事,宜亟來朝謝。”十一月,知詢入朝,知誥誣其有反狀,留之不遣,遷統軍,領鎮海軍節度使,遣右雄武都指揮使柯原徵金陵兵還江都,知誥始專國政。
  • 75.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太和三年冬十一月,太尉、中書令徐知誥表稱輔政歲久,請歸老金陵,帝乃以知誥為鎮海寧國諸軍節度使,鎮金陵,餘官如故,總錄朝政如徐温故事。加其子兵部、尚書參政事景通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諸軍事,留江都輔政。
  • 76.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天祚元年冬十月,加中書令徐知誥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備殊禮,以升、潤、宣、池、歙、常、江、饒、信、海十州為齊國。三年春正月,閩、吳越皆遣使勸進知誥,知誥始建齊國,立宗廟、社稷,改金陵為江寧府,牙城曰宮城,廳堂曰殿。三月,齊王知誥立其子景通為王太子,固辭不受。尊考忠武王温曰太祖武王,妣明德太妃李氏曰王太后。
  • 77.    [宋]路振撰,連人點校.九國志[M].濟南:齊魯書社,2000:43-45
  • 78.    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5:5316-5319
  • 79.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170-172
  • 80.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子知訓、知詢、知誨、知諫、知證、知諤六人;知證、知諤見南唐春秋。
  • 81.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宋齊丘密言於知誥曰:“三郎驕縱,(三郎謂知訓也。)敗在朝夕。潤州去廣陵,隔一水耳,此天授也。”
  • 82.    《十國春秋》卷21《徐玠傳》:玠挾宿怨,且希義祖意,乘間言:“居中輔政之重,不可假異姓,宜以嫡子知詢代。”
  • 83.    《十國春秋》卷21《刁彥能傳》:知訓忌烈祖,數欲害之,常與烈祖飲酒,而伏劍士室中。彥能行酒,以手爪掐烈祖,烈祖悟,亟起去。又常從知訓宴烈祖于山光寺,復欲加害,弟知諫謫語烈祖,烈祖亦馳去。
  • 84.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附子知誨傳》:知誨,温第三子也。知詢繼温守金陵,所為多不道。知誨時時伺其陰事以告義兄知誥。知詢之敗,知誨構之為多,知誥甚德之,後以為鎮南軍節度使。……子景遼、景遊。南唐受禪,待知誨後特優。
  • 85.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附子知諫傳》:知諫,温第四子也。……温假子知誥自潤州入覲,知訓會飲山光寺,縱飲號呼,意在以醉飽過殺知誥,知諫陰泄之知誥,知誥獲免。太和改元,知諫領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三年九月,卒於官。先是,知誥誘知詢入朝,知諫實與其謀。
  • 86.    《十國春秋》卷20《徐知證傳》:徐知證,義祖第五子也。事吳,歷州刺史至節度使。烈祖封拜徐氏,與李氏同。知證初封江王,改魏王。徐氏諸子,知證最為長年,及元宗之世,尤見優禮,內宴輒用家人禮,起舞拜跪為壽。知證亦以叔父自處,無所讓,年四十二薨。
  • 87.    《十國春秋》卷20《徐知諤傳》:徐知諤,義祖第六子。吳時起家太子中舍,累遷刺史、節度使,代兄知詢為金陵尹。烈祖受禪,封饒王,已又進封梁王,鎮潤州,兼中書令。
  • 88.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附子知詢傳》:知詢,温第二子也。……知詢既失金陵,往時幕皆散去,……未幾,移鎮洪州,賜爵東海郡王。(一雲封武陵王,疑是改封,未審是非。)太和六年,卒,諡曰康。
  • 89.    《十國春秋》卷15《南唐元宗紀》:十四年夏,城成,温來覲,喜其制度宏麗,徙治焉,而遷知誥為檢校太保、潤州團練使。十五年,朱瑾殺知訓,馬仁裕自蒜山渡馳告知誥,即日以州兵入廣陵定亂。
  • 90.    《十國春秋》卷15《南唐烈祖紀》:升元三年春正月癸亥,左丞相宋齊丘、平章事張居詠、李建勳、樞密使同平章事周宗等表請複姓,帝謙抑不敢忘徐氏恩。……二月乙亥,改太祖廟號曰義祖。己卯,帝御興祥殿,改國號曰大唐,複姓李氏。庚寅,詔更名昪。辛卯,宋齊丘等議以義祖居七室之東,帝命居高祖於西室,太宗次之,義祖又次之,皆為不祧之主。羣臣言:“義祖諸侯,不宜與高祖、太宗同享,請於太廟正殿後別建廟祀之。”帝曰:“吾自幼托身義祖,非義祖安能啓中興之業乎?”
  • 91.    《五國故事》捲上《偽唐李氏》:徐温嘗入覲,知誥密聞於楊氏曰:“温雖臣之父,忠孝有素,而節鎮入覲,無以兵仗自從之例。請以臣父為始。”乃命温悉去兵仗而入。……温好被白袍。知誥每遇温生日必獻。一日既獻,而座客有諂温者曰:“白袍不如黃袍好。”知誥遂斥之,而謂温曰:“令公忠孝之德,朝野所仰。一旦惑諂佞之説,聞於中外,無乃玷亙赫之名願令公無聽其邪言。”温亦然之。知誥慮温急於取國,而己非其嫡,不得以嗣,故以是言之。
  • 92.    《舊五代史》卷118《周世宗紀五》:顯德五年二月戊午,車駕發楚州南巡。丁卯,駐蹕於廣陵,詔發揚州部內丁夫萬餘人城揚州。戊辰,遣使祭故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故升府節度使徐温等墓。三月壬午朔,幸泰州。丁亥,復幸廣陵。……己亥,李景遣其臣劉承遇奉表以廬、舒、蘄、黃等四州來獻,且請以江為界,淮南平,凡得州十四、縣六十、户二十二萬六千五百七十四。庚戌,詔:“故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故升府節度使徐温各給守冢户,應江南臣僚有先代墳墓在江北者,委所在長吏差人檢校。”
  • 93.    《十國春秋》卷15《南唐元宗紀》:升元元年冬十月丙申,封女弟杞國君為廣德長公主。
  • 94.    《十國春秋》卷21《李建勳傳》:李建勳字致堯,趙王德誠第四子也。……德誠猶不自安,遣建勳入謁,義祖見之,嘆曰:“有子如是,非惡人也。”即以女妻建勳,所謂廣德長公主也。……預禪代之謀,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左僕射、監修國史。……及出師平湖南,……召拜司空。……累表稱疾乞骸骨,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
  • 95.    《十國春秋》卷22《王崇文傳》:王崇文字光福,吳功臣綰之子也。以門第婿於義祖,出為歙、吉二州刺史。……入為神武侍御統軍,復出鎮鄂州。崇文自開國來三十年間,出更藩任,內典禁兵,位兼將相,終始富貴。……後主亦賜書褒答,加中書令,未拜而卒。
  • 96.    《十國春秋》卷10《駱知祥傳》:駱知祥,合肥人也。雅能治金谷,遇事輒辦。初事田頵為宣州長史,太祖既殺頵,以知祥為淮南支計官,天祐中,徐温秉國,知祥與嚴可求左右協力,可求任軍旅,知祥司財賦,一時稱之曰嚴駱。已而初置選舉,命知祥董其事,任用得人。
  • 97.    《十國春秋》卷10《陳彥謙傳》:陳彥謙,常州人。為人多智略,善理煩劇。高祖時,官潤州司馬,酷為徐温所親信,……即以彥謙為鎮海節度判官。温于軍國事但舉其大綱,細務悉委彥謙主之,江淮稱治。
  • 98.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六年夏四月,初置選舉,以駱知祥掌之。
  • 99.    《十國春秋》卷10《王潛傳》:初居太祖幕府,及事高祖,歷官左司郎中,典選事。時喪亂之後,官失其守,甲簿淹落,潛雍容款接,坐客常滿,隨才而使,人人自以為得。
  • 100.    《十國春秋》卷10《盧樞傳》:高祖時官御史台主簿。武義元年,高祖禁民間私畜兵器,盜賊益繁,樞上言:“今四方分爭,宜教民戰。且善人畏法禁,而奸民弄乾戈,是欲偃武,而反招盜也。宜團結民兵,使之習戰,自衞鄉里。”從之。
  • 101.    《十國春秋》卷9《崔太初傳》:事太祖父子,官至壽州團練使,在官頗以誅求苛刻為事。順義元年,罷為右雄武大將軍。先是,徐温聞太初失民心,欲徵至廣陵,徐知誥曰:“壽州邊一遇大鎮,恐為變。”温怒曰:“崔太初不能制,如他人何!”卒徵之。
  • 102.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徐温母周氏卒,將吏致祭,為偶人高數尺,衣以羅錦。温曰:“此皆出民力,奈何施於此而焚之,宜解以衣貧者。”
  • 103.    《十國春秋》卷10《吳嚴可求傳》:是時高祖尚守藩鎮,可求知温意殊未慊,既受命,即趣金陵説温曰:“唐亡於今十二年,而吳猶不改天祐,可謂不負唐矣。然吳所以征伐四方而建基業者,常以興復為辭。今聞河上之戰,梁兵屢絀,朱氏日衰,李氏日熾,一旦李氏有天下,吾能北面為臣乎?不若於此時先建吳國,以系民望。”温果大悦,復留可求不遣,使草具禮儀。
  • 104.    《十國春秋》卷114《十國百官表》:十國官制,大略多仍唐舊,間有與六典異名者。
  • 105.    陳垣.通鑑胡注表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85
  • 106.    資治通鑑音注:卷第二百六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08]
  • 107.    資治通鑑音注:卷第二百六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08]
  • 108.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初,徐温自以權重位卑,説王曰:“今大王與諸將皆為節度使,雖有都統之名,不足相臨制。請建吳國,稱帝而治。”王不許。至是嚴可求詣金陵説温,當先建吳國以自立,温深然之。
  • 109.    五代史演義: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6]
  • 110.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11:485-487
  • 111.    《十國春秋》卷13《徐温傳》:温目不知書,使人讀獄訟之詞而決之,皆中情理。
  • 112.    《十國春秋》卷78《吳越武肅王世家下》:天寶元年秋八月,王遣寧國節度使王景仁奉表詣大梁,陳取淮南之策。九月,淮南將周本、呂師造攻蘇州,王命從弟鋸討之。是月,張仁保襲取常州之東洲,淮南以陳璋為水陸行營都招討使,率柴再用等將兵來救,仁保敗績於魚蕩,復失東洲。
  • 113.    《十國春秋》卷78《吳越武肅王世家下》:天寶二年夏四月,淮南兵圍蘇州,守將孫琰拒之甚力,王命弟牙內指揮使鏢、行軍副使杜建徽、江海遊奕都虞侯何逢、司馬福等率師救姑蘇,內外夾攻,生擒淮南將何朗、閭丘直等凡三千餘人,獲兵甲生口三十萬,戰艦二百餘艘。周本、呂師造等夜遁,又追敗於黃天蕩。
  • 114.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年三月,行營招討使李濤帥眾二萬出千秋嶺,攻吳越衣錦軍。夏四月,我軍為錢傳瓘所敗,濤被執,虜我士卒三千餘人。五月,遣宣州副指揮使花虔將兵會廣德鎮遏使渦信屯廣德,以攻衣錦軍。六月錢傳瓘陷廣德,虔、信復為所虜。九月,吳越王鏐遣其子傳瓘等寇常州,營於潘葑。徐温曰:“浙人輕而怯,易破也。”率諸將倍道赴之。至無錫,裨將陳祐請以所部兵自它道出敵後。祐既去,温以大軍夾擊之,大破吳越軍,斬獲甚眾。
  • 115.    南北史演義: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温計焚吳越軍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8]
  • 116.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六年夏六月,撫州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帥撫、信、袁、吉之眾,號十萬,寇洪州……,屯兵象牙潭。王命周本為西南面行營招討應援使,……疾趣象牙潭。……秋七月,……全諷兵大潰,自相蹂藉,溺水死者無算,本分兵斷其歸路,禽全諷及將士五千人。(按《釣磯立談》雲:叟常記危全諷以十萬眾據象牙潭,楚人為圍高安以為之聲援,朝廷旰食。嚴可求薦周本可以為將,本堅辭不肯起,徐自建白曰:“……今必見委,倘不設偏裨,老臣願出死力,以報厚恩。”朝廷許之。)乘勝克袁州,擒其刺史彭彥章,進攻吉州。是月,歙州刺史陶雅遣其子敬昭及都指揮使徐章將兵襲饒、信二州。信州刺史危仔倡請降,饒州刺史唐寶棄城走。吉州刺史彭玕帥眾數千人奔楚。未幾,王命左先鋒指揮使張景思知信州,遣兵送之。仔倡聞兵至,遂奔於吳越。八月,虔州刺史盧光稠以州來附,(時光稠亦遣使附於梁。)我於是始盡有江西之地。
  • 117.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天祐三年夏四月,鎮南節度使、潁川郡王鍾傳卒,軍中立其子匡時為留後。傳養子江州刺史鍾延規恨不得立,遣使來降於我。王以升州刺史秦裴為西南行營都招討使,將兵擊匡時。……九月,秦裴拔洪州,……王自兼鎮南軍節度使。
  • 118.    《十國春秋》卷73《彭玕傳》:及傳死,洪州已入於淮南,玕獨強項不為屈,通好武穆王以乞援師。復與全諷及信州危仔昌、虔州盧光稠等深相結納,圖進取江州。
  • 119.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七年冬十二月,虔州刺史盧光稠有疾,以位傳譚全播,全播不受。光稠卒,其子韶州刺史延昌來奔喪,全播立而事之。……是冬,淮南節度判官嚴可求請置制置使於新淦縣,遣兵戍之,以圖虔州。每更番,輒潛益其兵,虔人不之覺也。
  • 120.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五年春正月,以右都衙牙王祺為行營都指揮使,將洪、撫、袁、吉之兵擊譚全播於虔州。嚴可求以厚利募贛石水工,我兵奄至城下,虔人始知之。七月,攻虔州之兵軍中大疫,王祺病,虔州險固不可下,以鎮南節度使劉信為虔州行營招討使。未幾,祺卒。譚全播乞師於鄰境,吳越、閩、楚皆出師救之,……八月,劉信遣其將張宣夜襲楚兵,與張可求戰於古亭,大破之;又遣梁詮等擊吳越及閩兵,二國聞楚兵敗,隨引去。冬十一月,信還擊虔州,先鋒始至,虔兵皆潰,遂拔虔州,追執譚全播於鄠都。
  • 121.    《十國春秋》卷77《吳越武肅王世家上》:天祐四年八月辛亥,梁加王兼淮南節度使、揚州大都督,充淮南四面招討制置使。
  • 122.    《十國春秋》卷67《楚武穆王世家》:開平元年八月辛亥,梁加王兼武昌軍節度使,充本道招討制置使。
  • 123.    《十國春秋》卷2《吳烈祖世家》:天祐四年十一月,遣右都押牙米志誠等將兵度淮,襲梁潁州,破其外郭。刺史張實據子城守之,不能克。十二月甲子,梁發步騎五千救潁州,志誠等引兵還。
  • 124.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一年秋八月,梁以福王友璋為武寧軍節度使。前節度使王殷不受代,以徐州來附於我,殷故友珪所置也。九月,梁命淮南西北面招討應接使牛存節、開封尹劉鄩將兵討殷。冬十月,遣平盧節度使朱瑾等救徐州,敗歸。
  • 125.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武義元年十一月,武寧節度使張崇侵梁安州。二年春正月,張崇攻安州,不克而還。
  • 126.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五年冬十月,梁從吳越之請,以亳州團練使寇彥卿為東面行營都指揮使,入寇。十一月,彥卿帥眾二千襲霍邱,土豪朱景擊敗之;又攻廬、壽二州,皆不克。王遣滁州刺史史儼拒之,彥卿引去。
  • 127.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年冬十一月,梁以寧國節度使王景仁為淮南西北行營招討應援使,將兵萬餘寇廬、壽。十二月,徐温與平盧節度朱瑾率諸將拒之,遇景仁於趙步。時徵兵猶未集,温以四千餘人與之戰,不勝而卻。景仁直前薄温,左驍衞大將軍陳紹擊退之。已而兵既集,大敗梁兵於霍邱,……至是梁兵敗還,望表而涉,溺死者過半,温命聚其屍於霍丘之上,築為京觀。
  • 128.    《十國春秋》卷10《吳嚴可求傳》:唐以滅梁來告,温尤之曰:“公前沮吾計,今將若何?”可求笑曰:“聞唐主始得中原,志氣驕滿,不出數年,必內變。吾但卑辭厚禮,保境以待,足矣。”於是遣司農卿盧蘋報使。
  • 129.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順義三年夏四月己巳,晉王即皇帝位,國號唐,改元同光,冬十月戊戌,唐以滅梁來告,始稱詔,我國不受;唐主隨易書,用敵國禮,曰“大唐皇帝致書於吳國主。”又遣使張景報聘,稱“大吳國主上書大唐皇帝”,辭禮如牋表。
  • 130.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乾貞元年五月,南平王季興請舉鎮來附,徐温曰:“洛陽去江陵不遠,唐人襲之甚易,我溯流救之甚難。夫臣人而勿之救,能無愧乎?”乃受其貢物,聽其稱藩於唐。
  • 131.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是歲(天祐五年),遣軍將萬全感齎書間道詣晉及岐,告以嗣位。
  • 132.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三年冬十月,晉王存勖遣使來約,會兵伐梁。十一月,以行軍軍副使徐知訓充淮北行營都招討使,及朱瑾等將兵趣宋、亳,與晉相應。既渡淮,移檄州縣,進圍潁州。……梁命宣武節度使袁象先救潁州,我軍引還。
  • 133.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天祐十五年秋七月,晉王存朂遣間使持帛書會兵伐梁,王辭以虔州之難。
  • 134.    《十國春秋》卷10《嚴可求傳》:先是,唐與梁戰,來徵兵,温欲持兩端,發兵循海助其勝者,可求固爭不可。
  • 135.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順義三年冬十月,王遣司農卿盧蘋獻金器二百兩、銀器三千兩、羅錦一千二百匹、龍腦香五斤、龍鳳絲鞋一百事於唐。冬十二月甲申,復遣盧蘋獻方物於唐,上唐太后金花、銀器、衣段。
  • 136.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順義四年春三月,王遣右衞上將軍許確進賀郊天銀二千兩、錦綺羅一千二百匹、細茶五百斤、象牙四株、犀角十株於唐。夏四月丙寅,遣使獻唐方物。秋八月,遣右威衞將軍雷峴獻新茶於唐。九月壬寅,以唐太妃喪,獻慰禮銀絹二千。十二月遣賀正使王權進唐金花、銀器、綿絲千段,洎太后禮物。
  • 137.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順義五年閏月乙卯,遣雷峴獻賀正禮幣於唐。
  • 138.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順義六年春二月辛亥,遣右驍衞將軍蘇虔獻金花、銀器、錦綺於唐。夏四月丙午,唐主殂,李嗣源即皇帝位。甲寅,改元天成。是月,王遣使獻新茶於唐。
  • 139.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乾貞元年夏四月,遣雷峴進白金、羅綺於唐,修重午之禮。九月,遣使如唐獻應聖節,金器百兩,金花銀器千兩,雜色綾錦千匹。
  • 140.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是歲(順義五年),唐遣諫議大夫薛昭文使福州,假道江西,鎮南節度使劉信宴於郊次,信宿而去。是時,唐遣通事舎人薛仁謙,凡三聘於我。
  • 141.    讀通鑑論:卷三十 五代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16]
  • 142.    《十國春秋》卷78《吳越武肅王世家下》:天寶十二年春三月,梁詔王大舉兵伐吳。王以子節度副大使傳瓘為諸軍都指揮使,帥戰艦五百艘,自東洲擊吳。夏四月,與吳人戰於狼山江,大敗吳兵,斬其百勝軍使彭彥章,生獲士卒千餘人。
  • 143.    《十國春秋》卷2《吳高祖世家》:武義元年秋七月,吳越錢傳瓘寇常州,徐温帥諸將拒之。壬申,戰於無錫。時久旱草枯,我兵乘風縱火,大破吳越軍,殺其將何逢、吳建,傳瓘遁去,追至山南,覆敗之。徐知誥請率步卒二千,易吳越旗幟鎧仗,躡敗卒而東,襲取蘇州。温曰:“爾策固善,然吾且求息兵,未暇如汝言也。”諸將又謂:“吳越所恃者舟楫,今大旱,水道涸,此天亡之時也。宜盡步騎之勢,一舉滅之。”温嘆曰:“天下離亂久矣,民困已甚,錢公亦未易可輕,若連兵不解方為諸君之憂。不如戰勝以懼之,戢兵以懷之,使兩地百姓安業,君臣高枕,豈不樂哉,多殺何為。”遂引還。八月,歸無錫之俘於吳越,遣客省使歐陽汀往聘修好,吳越亦遣使請和,自是三十餘州民樂業者二十餘年。王及徐温屢遺吳越王書,勸其自王國中,無受梁朝之命,吳越王不從。
  • 144.    《十國春秋》卷86《皮光業傳》:淮人來求好,王以光業報聘,及還,贈錢三百萬,復禁其出,且曰:“可以市易。”
  • 145.    《十國春秋》卷78《吳越武肅王世家下》:寶大二年閏十二月,王遣沈瑫以受玉冊封吳越國王告於吳,吳以其國名與己同,不受書,仍戒境上無得通我使者及商旅。
  • 146.    《十國春秋》卷3《吳睿帝紀》:順義五年冬十二月,吳越王鏐遣使者沈瑫以受唐玉冊、封吳越國王來告,王以其國名相同,與之絕。
  • 147.    《新五代史》卷61《吳世家》:順義七年,温又請溥即皇帝位,溥未許而温病卒,年六十六,追封齊王,諡曰武。李昪僣號,號温為義祖。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