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

鎖定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史稱建文皇帝 [18]  。鍾離(今屬鳳陽縣)人。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 [54]  。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明代第二位皇帝。 [1] 
朱允炆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被立為皇太孫 [1]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建文元年 [55]  。即位之初,一改洪武之苛政,親賢好學,於典章制度鋭意復古。大赦天下,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更定內外大小官制。旌表節孝,賑濟災民 [56]  。建文元年(1399年),用齊泰黃子澄之計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實施削藩後,導致湘王自焚,齊王、代王、岷王被廢。七月,燕王朱棣藉口“清君側”起兵,發動“靖難之役 [57]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京師被攻陷 [18]  ,朱允炆從此下落不明,一説在宮中自焚而死。一説從地道出逃,改換僧裝,在各地流浪 [68] 
朱允炆在位期間優容文士,寬刑省獄,減輕賦税,裁減冗官冗員,改變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嚴厲政策 ,史稱“建文新政”。但建文新政有濃重的復古色彩,帶有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一些官名、殿名、門名的改變,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徒增紛擾。 [14] 
全    名
朱允炆
諡    號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恭閔惠皇帝
封    號
皇太孫(即位前) [1] 
廟    號
惠宗(追尊)
年    號
建文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377年12月5日
在位時間
1398年6月30日 至 1402年7月13日
前    任
朱元璋(明太祖)
繼    任
朱棣(明成祖)
主要成就
建文新政

朱允炆人物生平

朱允炆立為皇儲

朱允炆生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孫,明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生母為呂氏。 [1]  [54] 
朱標長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後,朱允炆生母呂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從而成為朱元璋嫡長孫。 [67] 
朱允炆從小聰明好學,極其孝順,十四歲時,太子朱標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晝夜不離開一步。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病死,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説:“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九月,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 [1]  太子朱標性格仁厚,對刑獄的判決多以減省為主,朱允炆也延續了朱標的寬大政策。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嚮明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 [2] 

朱允炆繼承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次年(1399年)為建文元年 [55]  。朱允炆把三位文臣引為心腹,六月,命兵部侍郎齊泰兵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共同參軍國事,七月,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翰林院侍講。同時下詔行寬仁之政,赦免有罪之人,蠲免百姓拖欠的賦税。 [56] 
建文元年(1399年)春正月,朱允炆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修《明太祖實錄》;二月,追尊其父朱標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嫡母常氏為孝康皇后。尊其生母呂氏為皇太后,冊妃馬氏為皇后。封其弟朱允熥為吳王,朱允熞衡王,朱允熙為徐王,立皇長子朱文奎為皇太子。
朱允炆還詔告天下,求賢訪能,推行一系列有利於民生的措施,賜給年老的百姓米肉絮帛等物資,令官府收養鰥寡孤獨廢疾者。同時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賑罹災貧民,蠲免賦税等,又令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 [57] 

朱允炆推行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為藩王,其中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谷王、遼王、寧王、慶王、肅王為九大塞王,領兵駐守邊塞,這些藩王都有“護衞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公侯大臣見了他們都要“伏而拜謁”,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軍隊調動,都要向當地藩王稟而後行。 [14]  [58] 
朱允炆為皇太孫時,便已擔心諸王擁兵自重、多行不法,開始考慮削弱藩王的權力。朱元璋曾對朱允炆説:“ 朕將抵禦胡虜的大任託付給諸王,可令邊境不亂,留給你安寧”。朱允炆卻問:“胡虜不安定,讓諸王防禦,可若是諸王不安分,誰去抵禦呢?”。朱元璋默然,問朱允炆的意見,他認為應該“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朱元璋也認為他的看法確實無可代替。 [59] 
朱允炆又曾在東角門問黃子澄:“諸王地位尊貴,又都擁有重兵,多不法,怎麼辦呢?”黃子澄説:“諸王的護衞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變,發六師出征,誰又能抵抗呢?漢朝叛亂的七國並非不強,還是滅亡了,勢力的大小強弱不同,而順逆之理也不同啊。”朱允炆很贊同他的話。 [60] 
朱允炆即位不久後,便開始着手削藩。齊泰認為,應當先削諸王中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黃子澄認為周、齊、湘、代、岷諸王在洪武時期已有不法行為,削之有名。應當先削奪周王,周王與燕王同母,削周王相當於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採納了其建議。 [60]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周王朱橚有罪,被廢為庶人,流放雲南 [61]  ;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暗中監察燕王府中事 [62]  ;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詔諸王不能節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為了防備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凱、耿瓛率兵駐紮在北平周圍的開平、臨清、山海關,又將北平、永清二衞的軍馬調至彰德和順德 [63]  ;夏四月,湘王朱柏無以自明,自焚而死,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廢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廢為庶人,流放漳州。 [64] 
在建文削藩的過程中,朱棣也為起兵造反做了充分的準備,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己酉,燕山左護衞千户倪諒將朱棣密謀兵變的消息上報,朝廷下詔逮捕燕王府官僚,旗校於諒等人因此被誅殺,而北平都指揮張信則背叛朝廷,投降了朱棣。 [64] 

朱允炆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秋七月(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着“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建文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靖難之初,燕王尚不佔兵力上的優勢。他的軍隊只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制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朝鮮國王李芳遠都公開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燕王的領導能力、高素質的軍隊卻非朱允炆可比。隨着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二十日,朱棣率師抵達長江北岸的南京龍江驛,朱允炆無力抵抗,只得下罪己詔,並派慶成郡主(慶陽公主)與朱棣談判,以割地為條件要求停戰議和,但沒有成功。 [3] 
同時,朱允炆頒佈勤王詔書,下令天下勤王:“朕奉皇祖寶命,嗣奉上下神祇,燕人不道,擅動干戈,虐害萬姓,屢興大兵致討。近者諸將失律,寇兵侵淮,意在渡江犯闕,已敕大將軍率師控遏,務在掃除,爾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使及諸府衞文武之臣,聞國有急,各思奮其忠勇,率慕義之士、壯勇之人,赴闕勤王,以平寇難,以成大功,以扶持宗社。嗚呼!朕不德而致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棄朕而不顧乎?各盡乃心,以平其難,則封賞之典,論功而行,朕無所吝。故茲詔諭,其體至懷!” [4] 
六月十三日,朱棣抵達金川門下。 [5]  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説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朱棣登位後,處死忠於建文的諸臣,史稱“壬午殉難”。
百科x混知:圖解靖難之役 百科x混知:圖解靖難之役

朱允炆為政舉措

朱允炆政治

  • 改革法制
朱允炆改進了明太祖所實行的嚴厲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經頒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為全帝國的法律準則。他有時用“誥”的形式來給法典做補充,有時又用“榜文”的形式來發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現在《大誥》中;這種《大誥》在1385年和1387年之間曾經編纂、修訂和擴充。它們出現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這些誥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錄中。朱允炆認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過於苛嚴,特別是那些在誥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懲罰條款更是如此。據説,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從他的法典中取消73條這樣的條款。在他即位以後,他禁止以誥文為根據來進行審理和判案,同時停止張貼榜文,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蓋了他事實上對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這些變革後來被永樂帝一掃而光;他恢復了太祖的所有嚴厲的誥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6] 
  • 實行削藩
朱允炆對諸藩王封地裏的行政也進行了一些改革:設置了賓輔伴讀,並讓翰林學士以儒家的為政傳統教育和輔導諸幼年王子。王子們還進一步不準參與文、武政事;這個命令顯然與《祖訓錄》中的規定大相徑庭。這些加強了皇帝對藩王控制的新條令是意在取消半自治性質的封國的總戰略的一部分。 [7] 
削奪世襲封藩的政策的產生是由於擔心幾個有野心的皇叔可能要發難,特別是擔心燕王朱棣。1370年以後,明太祖陸續分封了他年長的九個兒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們封在西北邊境和長江中部,王位世襲;這些藩王都是用來作為抗擊蒙古侵略和鎮壓叛亂的支柱。王子們都享有鉅額年俸和廣泛的特權;雖然他們在法律上對境內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權力,但他們每人都節制三支輔助部隊,其人數在3000到15000之間。 [8] 
為了確保他對分封諸王的控制,開國皇帝在他的《祖訓錄》中曾定下了一系列條令規章來管束諸藩王的行為;《祖訓錄》首次發佈於1381年,後來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一條規定:在新皇帝登基以後的三年時間內藩王們不許來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當道,諸王得準備他們的兵力,聽候新皇帝召他們來“撥亂反正”,而在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和驅逐了奸佞以後,他們仍應返回封地。 [9] 
對於合法的繼承原則定下了一條重要的規矩;它既適用於藩封王子的繼承,也適用皇位的繼承。其中主要的一條原則是繼承人應該是長子,併為嫡妻所生。如果這一點已不可能,嫡妻所生的第二個兒子將成為合法繼承人。為了使這些家法垂諸久遠,明太祖對後嗣下了嚴厲的警告,禁止他們對他的訓示有一絲一毫的改動;而且他告誡諸王,對任何違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們可以羣起而攻之。這位開國皇帝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制度上的調整總是不可避免的。新皇帝現在企圖削奪諸王的權力,這就使他與他的叔父們——特別是燕王朱棣——發生了公開的衝突。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這些藩王看來,他想削奪分封諸王一向享有的權利和特權的行動嚴重地違反了《祖訓錄》。人們向來認為削藩的政策是黃子澄和齊泰所出的主意,但是,它也可以説是出自皇帝的聖裁。黃子澄是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擁護者,據説他使皇帝對採取這項政策的重要性獲得了很深的印象,因為他向皇帝講述了公元前154年漢代的七國之亂反對漢景帝(公元前157年—141年在位)的故事,而且也一般地提示了這些強大而又擁有半自治權力的藩封所特有的潛在危險性。他們曾經考慮了兩種行動路線:一是徹底廢除藩封諸王;一是減少他們的政治和軍事大權。主要的目標是燕王;在這個時候,洪武帝的二子和三子均先已故去,只剩下燕王是現在健在的最年長而又權勢最大的藩王,同時他也是皇家禮儀上的尊長。幾經斟酌之後,朱允炆決定走完全廢藩的道路。這樣便激起燕王舉兵反對皇帝,他表面上是要恢復王朝原來的制度,實際上卻是要保持他自己的權力和影響。 [10] 

朱允炆經濟

在財政方面,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減輕前朝某些過重的税收。其中最重要的是減少了江南的過度的土地税,尤其是減少了富庶的蘇州和松江這兩個府的土地重税。這些減税措施是繼續了洪武朝即已開始的減免政策,但是它們大大超過了以前的辦法。富庶而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區自王朝開國以來就被課以重税,從而使這裏提供了主要的財源。原來的税款意在實行懲戒。1380年4月洪武帝曾下令減税20%,但是即令如此,這裏的土地税仍然過於沉重。例如在1393年,僅蘇州一地就得全年交納281萬石糧米,這就是帝國2940萬石全部土地賦税的9.5%。這樣是太不平等了:蘇州僅佔帝國登記在冊的耕地的1/88。由於這樣過重的苛索,當地人民往往不能交足規定的税額,特別在凶荒年代更是如此;他們拋荒了土地,變成了遊民,從而更加加重了納税居民的負擔,同時也減少了每年的税收。 [11] 
1400年初,朱允炆因有人申訴直隸地區(直接隸屬於京師南京的地區為直隸,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和浙江等地區賦税不公而採取了行動。他下令按每畝地收一石糧的統一標準在這些府裏收土地税。洪武帝曾經禁止蘇州或松江人氏被任命為户部尚書,藉此防範出身於這些富庶州府的人們把持財政,偏私家鄉,從而犧牲了國庫的利益,現在朱允炆也解除了這種禁令。很可疑的是,這些新措施是否得到了貫徹;到了1400年,建文朝廷已經深深地捲入了和燕王對陣的軍事行動之中。
另外一項財政改革是限制佛、道二教寺觀所能擁有的免税土地的數量。這項政策是特別針對佛、道僧侶們在江南富庶州府的情況而發的,因為在洪武帝的庇護下僧道們都攫奪了大量的肥田沃土,從而變成了有權有勢的地主。他們的財富激起了人們的不滿,因為宗教界的僧侶職事們不僅享有免除土地賦税和徭役的權利,甚至還把不法負擔強加給當地居民,即佔用他們的土地,強迫他們給自己服勞役。朝中的官員上了兩份奏疏,請求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佔有數量,朱允炆在1401年8月發出的一道詔旨中批准了他們的建議。這一新命令只准每一名僧道擁有不超過五畝免除賦税的土地;多餘土地應分給需要土地的人民。這個政策又使得燕王找到了另一口實,説他的侄子如何違犯了《祖訓錄》;它進一步為他提供了對皇帝進行“懲戒行動”的理由。 [12] 
這些命令未必都曾經付諸實施,因為建文朝廷此後不久就夭折了。但是,由於它們攻擊了佛教和道教僧侶們的既得利益,這些政策無疑地疏遠了宗教界,特別是得罪了佛教徒。因此,許多佛教僧人都為燕王叛軍效勞是不足為奇的:他們的領袖是這位僭主的顧問,即和尚道衍,此人自1382年以來即已為燕王服務(他後來名姚廣孝,1335年—1418年)。 [13] 

朱允炆文化

建文帝一改朱元璋重武輕文的傾向,優容文士,提高其品級。同時“鋭意復古”,甚至要實行井田制,對官名、宮名、殿名等仿《周禮》頻繁更改,徒增紛擾。 [14] 

朱允炆軍事

  • 名將雲集
朱標死後藍玉一案,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除耿炳文、郭英等人外,“元功宿將,相繼盡矣。”,朱元璋為能確保皇孫順利繼位,在後期用實戰訓練出一批新生代優秀將領,既保嫡集團,如:瞿能平安盛庸卜萬莊德鐵鉉徐輝祖、李堅、梅殷、吳高何福周興劉真、張文傑、房寬、宋晟、錢忠,盧震軍、景誠、朱勝、徐祥、陳用、陳亨、周鶚、關忠、王才、耿成、陳玉等人,相比靖難集團中的燕府將領,建文麾下可謂名將雲集。然相較元功宿將,這些將領雖然有較高的軍事素養,但在軍中資歷稍低且不能服眾。這些將領建文要麼棄之不用,要麼勢窮降燕,少數堅定保嫡且戰功卓著者也因統帥失律而戰死。在靖難過程中隨着南京方面將領的不斷投降,燕方將領越打越多。 [15] 
  • 大邊長城
《明史》記載朱棣起兵奪位後在永樂時期時期謹慎修邊,自宣府至山西都修建了戰壕:"然帝於邊備甚謹,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 [16]  而在建文時期,同樣也進行修邊,考古者發現今明長城之北有一條未完工的比現明長城更靠北的明長城,這條遺蹟分佈從開平、興和向陰山河北方向延伸的大同鎮大邊長城,有的學者考證是建文時期修建,後被永樂廢棄。

朱允炆人物評價

朱允炆史書評價

贊曰: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鋭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衞單丁,減蘇、松重賦,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後,紀年複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為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更越聖朝,得經論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哉。 [17] 

朱允炆其它評價

朱允炆即位後,崇尚儒家仁政之説,一改朱元璋嚴政苛刑,“專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糾洪武年間冤案、錯案,使其統治期間的囚犯較之洪武年間減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賑災濟民。令官府為民間賣子為奴者贖身。限制僧道佔田數量,餘田均與平民。建文帝採取的這些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了積極作用,一時政通人和。 [18] 
永樂時期的官方歷史掩蓋了建文的年號而人為地把明太祖的統治時期延長了4年,即從洪武32年延長到洪武35年(1399年—1402年):這個時期曾經被歷史學家稱之為”革除”時期。建文皇帝和他的顧問們致力於提倡文官統治,他們放棄了明太祖的政策,並且與燕王發生了衝突。燕王的權力是建立在北方邊境上,而且依靠的是軍官們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與此不同,他們是以南京為基地,他們依靠的是長江下游的階層。他們認為搞像洪武帝時期的統治,會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們相信只有提高儒家價值觀和文官的權威,去掉半自治的諸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糾正。他們沒有成功,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實際經驗,在戰場上缺乏果斷的領導、周密的計劃和首尾一貫的戰略方針。
在通俗性的歷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過關於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傳奇故事而受到人們的懷念——這些傳奇之所以產生是由於人們同情他的苦難遭遇,以及被他的有神秘色彩的命運所吸引。這一傳統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為人們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時皇帝並沒有死於宮中之火,而是喬裝成和尚設法逃離了京師;後來情節變得越來越複雜了。1440年末的一個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這個傳説有多少人信以為真。有一個90歲的老和尚利用這個傳説來到了正統皇帝的朝廷,自稱他是從前的皇帝。這個騙子後來被揭露並處死了,但這個事件卻助長了人們的幻想,也激發了其他相關傳説的產生。
在16世紀以後關於這個題材的小説演義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難的隨從人士都逐漸變成了悲劇式的英雄人物。這些作品都把這位皇帝描寫成為一位勤於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對他的叔父慷慨大度,並自動地提出把皇位讓給了後者。它們還渲染一個故事,説在京師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變者的耳目,當了一位高壽的和尚,死後仍然留有後代。它們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節者,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説他們是忠臣義士,聲稱他們的身後也仍有許多後嗣,儘管他們受到迫害。這些無奇不有的傳奇故事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6] 
晁中辰:建文帝繼位後,在短短四年間進行了內容廣泛的革新,有得有失,一改朱元璋重武輕文的傾向,優容文士,提高其品級;他寬刑省獄,平反冤案,改變了動輒誅殺的嚴酷的政治空氣;他減輕賦税,解決“江浙賦獨重”的積弊,頗得民心。但他“鋭意復古”,甚至要實行井田制,對官名、宮名、殿名等仿周禮頻繁更改,徒增紛擾。尤其是對威脅最大的所謂“藩王之害”,他未能果斷處置,在“削藩”問題上連連失誤,因而丟掉了皇位,致使那些很有意義的革新措施也未能有效推行 [6]  [14] 

朱允炆軼事典故

朱允炆隱遁世間

據説,朱允炆逃離京城後,顛沛流離,千方百計逃避追殺,後隱居於湄江的觀音崖(也有稱是陝西城固觀音崖)一帶。誠心向佛,終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當皇太孫時,太祖朱元璋曾出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對。朱允炆對曰:“雨打羊毛一片羶。“朱棣則對曰:“日照龍鱗萬點金。“朱棣之對太祖較為滿意。從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駕崩後,皇室想了一些方法來鞏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後來江山終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對聯卻成為二人命運的讖語。
話説朱允炆在湄江隱姓埋名,自稱應文和尚,留下了許多對聯詩話。其中對觀音崖風光的描寫聯“峯如巢風彩,崖似卧龍文。“
在長期的流亡過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晉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但後來他慢慢地發現,朱 棣管理國家的能力比自己實在要強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這個念頭。有聯為證:“有夢難圓,塵世着魔迷木性;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輕風吹拂着平靜的心,沉醉於大自然之中,哪還管什麼皇權富貴,都是過眼雲煙。
多年以後,朱允炆觸景傷情,詠聯一副:“家從京畿而來,回首五嶽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堯舜以後,伉懷秦皇漢武,如我王孫曠古今。“這既是對湄江美麗風光的衷心讚美,也是對自己一生坎坷命運的高度概括,更是對無奈現實的宣泄、壯志難酬的遺憾的真實寫照。

朱允炆轉世活佛

“蕃人相傳察木多之大呼圖克圖,為明建文帝轉世。雖無稽,足見當是天下憐建文帝,異域亦久而不忘也。”察木多即如今的昌都,而“察木多之大呼圖克圖”可能為帕巴拉活佛,康區歷史最早、地位最高的格魯派活佛世系。 [19] 

朱允炆半邊月兒

朱允炆出生時,顱頂頗偏,朱元璋撫摸着他的頭,説“半邊月兒”。朱元璋命朱標父子詠初月,朱標賦詩:“昨夜嚴陵失釣鈎,何人移上碧雲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允炆賦詩:“誰將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裏,蛟龍不敢吞。”朱元璋看後不悦,因為‘未得團圓’,‘影落江湖’,皆非吉兆也。朱標去世,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元璋交給朱允炆一個帶鑰匙的匣子,告戒朱允炆危難之時開啓。靖難之變,燕軍攻入南京,朱允炆打開匣子,得到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於是朱允炆出家為僧。 [65] 

朱允炆劉伯温授計

起初,明太祖得到天下,對劉伯温説:“你既然輔佐朕平定天下,復有何術以教朕之嫡孫使守天下”。劉伯温説:“有。”於是做成一小篋,用鐵汁灌其鎖授之。靖難之變,燕軍攻入南京,建文帝開篋而視,見裏面有袈裟一,伽黎一,剃刀二,度牒一。建文帝説:“此劉伯温教我也。”於是出家為僧而逃。 [65] 

朱允炆僧人老佛

正統年間,思恩州知州岑瑛出行。忽然看到一僧當道而立,從者呵之不避,追問其度牒,僧人自稱楊應能,説:“此非吾姓名,吾有所託而逃者。汝不聞金川門之事乎!”岑瑛大驚失色,上報巡按御史,以驛馬遞送赴京,號為老佛。到達京城,朝廷不知虛實,太監吳亮曾經服侍建文帝用膳,命他前往審視。老佛見吳亮説:“汝非吳亮耶!我昔日在便殿時,棄片肉於地,你兩手不得空閒,伏於地而以口取之,記否?”吳亮恭敬地跪拜老佛而大哭。吳亮覆命,於是送老佛入大內,後葬於西山 [65] 

朱允炆個人作品

《遜國後賦詩》
牢落江湖四十秋,蕭蕭華髮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兩聲愁。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20]  [65] 
《金竺長官司羅永庵題壁》
閲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倚團瓢。南遊瘴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里遙。
款假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歸何處?獨有羣鳥早晚朝。
風塵憶昔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白沉。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21-22]  [65] 

朱允炆親屬成員

朱允炆祖輩

關係
爵位
姓名
備註
祖父
明太祖
朱元璋
(1328年—1398年),明朝開國皇帝
祖母
孝慈高皇后
馬氏
(1332年—1382年),民間傳説中諱秀英,朱元璋的結髮妻子,也是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外祖父
-
呂本
(?—1382年),鳳陽府壽州人。仕元為元帥府都事,後投靠朱元璋。丙午年(1366年),為中書掾史。丁未年(1367年),授湖廣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書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尋進吏部尚書。六年,任太常寺卿。七年,以事左遷北平按察司僉事,尋召還授禮部尚書,未幾出為兩浙都轉運鹽使。洪武十二年,復授太常寺卿。洪武十四病逝。賜葬鐘山之陰 [23] 

朱允炆父輩

關係
姓名
生卒年
備註
父親
朱標
1355年—1392年
朱元璋長子,朱元璋為吳王時封為王世子,稱帝后封為皇太子,諡號懿文太子,建文元年尊上廟號興宗,諡號孝康皇帝,改太子陵為皇陵(陵號不可考),永樂元年取消廟號、諡號、陵號,複稱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追復皇帝尊號,清朝乾隆年間升懿文太子陵為明東陵
嫡母
常氏
1355年—1378年
開平忠武王常遇春長女,洪武四年冊為太子妃,洪武十一年去世,諡號敬懿皇太子妃,建文元年追尊為孝康皇后,永樂元年複稱敬懿皇太子妃,南明弘光元年追復皇后名號
生母
呂氏
?—1403年之後
太常寺卿呂本之女,初為朱標妾室,常氏去世後成為太子的繼室,被封為太子妃(具體時間不詳),建文元年被尊為皇太后,史稱呂太后,永樂元年被取消太后位號,改稱皇嫂懿文太子妃,與幼子朱允熙住在懿文太子陵 [23] 

朱允炆兄弟

關係
爵位
姓名
生卒年
備註
長兄
虞懷王
朱雄英
1374年—1382年
太子妃常氏所生,夭折,太祖為其輟朝,追封虞王,諡號
三弟
吳悼王(或哀王)
朱允熥
1378年—1417年
太子妃常氏所生,建文元年被封為吳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為廣澤王,同年又和其弟朱允熞一起被召進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懷怨懟為由被廢為庶人,囚禁鳳陽,暴卒。南明弘光元年追復為吳王,諡號。有一遺腹子朱文坤,不知所終。《明實錄》記載,明英宗奪門之變復辟後,提到安置“吳庶人”、“建庶人”的問題,這裏的“吳庶人”很可能是朱允熥的後人
四弟
魯悼王(或衡愍王,或衡悼王)
朱允熞
1385年—1417年或之前
太子妃呂氏所生,建文元年封為衡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為懷恩王,同年又和其兄朱允熥一起被召進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懷怨懟為由被廢為庶人,囚禁鳳陽,卒。南明弘光帝追復其為魯王,諡號,一説追復為衡王,諡號悼,隆武帝追復為衡王,諡號
五弟
甌寧哀簡王,徐悼王(或簡王、愍王)
朱允熙
1391年—1407年
太子妃呂氏所生,建文元年封為徐王,未及就藩,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為敷惠王,永樂二年改封甌寧王,奉懿文太子祀,與母親一起住在父親的陵園內。1407年,因住所失火被燒死,諡號哀簡。南明弘光帝追復其為徐王,諡號,一説諡號,隆武帝追上諡號

朱允炆姐妹

封號
姓名
備註
江都公主
朱氏
生母不詳,生卒年不詳,本為江都郡主,洪武二十七年嫁給長興侯耿炳文之子前軍都督僉事耿璿,建文元年封為公主,永樂初年耿璿因連坐得罪而死,公主被降為郡主,鬱鬱而終
宜倫郡主
朱氏
生母不詳,生卒年不詳,永樂十五年下嫁於禮
-
朱氏
生母不詳,生卒年不詳,早夭,未封未嫁
南平郡主
朱氏
生母及生年不詳,未嫁,死後被成祖追封為南平郡主 [23] 

朱允炆皇后

諡號
姓名
生卒年
備註
孝愍讓皇后
馬氏
?—1402年
光祿少卿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冊為太孫妃,建文元年冊為皇后,靖難之役中死於宮中大火,無諡號。南明弘光帝追諡其為孝愍温貞哲睿肅烈襄天弼聖讓皇后 [23] 

朱允炆兒子

關係
王號、諡號
姓名
生卒年
備註
長子
和簡(或恭愍)太子
朱文奎
1396年—1402年
馬皇后所生,建文元年被立為太子,靖難之役中與父親一起失蹤,有説死於宮中大火。南明弘光帝追復其為恭愍太子,隆武帝追復其為和簡太子
次子
潤懷王(或原懷王)
朱文圭
1401年—1457年
馬皇后所生,靖難之役後被囚禁在鳳陽,年僅兩歲,稱“建庶人”。明英宗奪門之變復辟後,對同樣被幽禁的“吳庶人”(可能是朱允熥的後代)、“建庶人”產生憐憫之心,為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並將其釋放。朱文圭此時已被囚禁五十餘年,重獲自由後已是不辨牛馬,不久後去世。明英宗年間還曾經提到過建庶人、吳庶人兩家的生活問題,這裏所指應該是他們的後代。南明弘光帝追復其為潤王(一説原王),諡號“ [23] 

朱允炆結局爭議

朱允炆正史記載

關於朱允炆的下落,歷來存在兩種不同説法,官方史書記載朱允炆及其長子已死於火中,而民間則出現了朱允炆未死的“流亡説”。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24] 
(在燕兵攻陷京師後,朱允炆)“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25] 
朱棣登位後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上亦曰:“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明實錄·太宗實錄》)
“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越八日壬申,用學士王景言,備禮葬之。“
“燕師入,七歲矣,莫知所蹤。”——《明史》
“上入宮,忽火發,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 [26]  ——《明史 建文皇帝本紀》

朱允炆出走方式

“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備臨禍潛出,可謂神思熟慮矣。”——《明史考證》 [51] 
“上入宮,忽火發,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 [26]  ——《明史 建文皇帝本紀》
“從水門御溝而行。”——《明史紀事本末 [53] 
“1978年太平門裏邊,這家工廠現在沒有了,叫南京鋼銼廠,銼剛銼刀的鋼銼廠,要建一棟新樓,要搞個地下室。挖地下室挖出了地道,直通明皇宮。從挖出來的情況來看,高度大概在兩米五左右,寬度在兩米左右。我甚至開玩笑,我説小吉普都可以進去。”
“(發現明代涵洞)這個地道就是清涼山的水源,下雨的積水從這裏走。”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季士家
“我個人認為建文帝就是出亡了,因為沒有,到今天為止並沒有一個過硬的一個史料證明他是死在宮中,這種史料沒有。”——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員商傳 [52] 

朱允炆“出家為僧”説

(一)湖南新田大觀堡造假説 [27-30] 
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後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在全國多處出現的建文帝‘下落説’中,有的是傳説,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新田縣有相關碑刻,經考證涉嫌造假.
該説主要的證據有(不完全統計):
1、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峯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聖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鑑”等。
2、大觀堡遺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4、《史氏族譜》記載
新田寧遠兩縣文物研究人員在大觀堡考察碑刻,發現碑刻中關於“二帝”的內容,懷疑“二帝”就是建文帝,但寧遠本地歷史研究人員歐陽元益認為“二帝”是指南明二帝,碑刻可能是反清復明餘黨留下的。經調查鯉溪鎮和大觀堡周邊羣眾從來沒有聽説過有建文帝這個傳説,石文莊之孫石午榮於明永樂年間從大觀堡遷居石家洞也從來沒有聽説過建文帝,經調查明初被明朝政府派遣到新田縣屯田(軍屯)建大觀堡的那支後人就是石家洞石氏,著名明史協會專家商傳教授回覆了大冠堡根本沒有建文帝,商傳教授曾説:“我認為大觀堡肯定不會是建文帝建的,説建文帝來過大觀堡也沒有任何依據,可能是一些曾經忠實於建文帝的人留下了一些痕跡”。
根據清嘉慶十六年《寧遠縣誌》記載:“石玉生東鄉石溪人,明初其父以都司守邑東堡,玉生弱冠襲職....."。正史上證實大觀堡堡主是石文莊、石玉生父子”。另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寧遠《石氏宗譜》也有記載石文莊和石玉生鎮守大觀堡的事實,距今已有33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寧遠縣發現最早的軍事古堡記載。經專家考證,大觀堡是明代建築,是石文莊始建於大明洪武三年(1370)。明史協會專家商傳教授曾實地考察過大觀堡,最後得出了“大觀堡根本沒有建文帝”的結論。
(二)東明寺説
萬曆《錢塘縣誌·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杭縣誌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範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據2010年12月7日,餘杭縣史志辦張炳林先生從上海圖書館發現《東明寺志》,翻開第一頁,上面寫着“東明寺志敍“五個大字。《東明寺志》(三卷)清釋湛潛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記載:“迨壬午金川變作,啓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運數巳定,乃僧服出遜,由吳興至錢塘遁棲東明山,親灸旵祖座下,凡六載,跡漸彰乃辭去。“由此可見,朱允炆到東明寺出家為僧不是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人其事。當年眾僧們皆尊稱朱允炆為“應能問道老佛“,寺志中還特地將“應能問道老佛“排列在祖師堂的第二位置,僅次於東明禪寺的開法祖師慧旵,明白無疑確定了東明禪寺與朱允炆之間的密切。其中還披露了二個重要信息:所謂“靜室“一是當年東明寺開法禪師慧旵禪師的閉關之處,二是朱允炆在東明禪寺出家為僧的居所,這是初聞。
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朱允炆親手植之桂花,經過日寇焚燒,僅剩樹幹。但大難不死,第二年又綻新枝,現枝高葉茂,秋季花開,香溢四野,且金銀雙色各半,傳為奇談佳話。 [31] 
孟將殿,原有座小廟現已毀,不知是否屬實?民間稱之“罵將殿“。 相傳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當朝時的武狀元出身將軍追殺朱允炆。追至東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紂為虐。他進退兩難:遜帝有恩,今上難違。回京又無顏覆命,終而自殺。因該將軍姓孟,後人建孟將軍廟以資紀念。

朱允炆“自焚而死”説

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朱允炆繼位後,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太常寺卿黃子澄謀,定策削藩。領兵在外、身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南下,發起“靖難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揮師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帥李景隆卻打開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朱允炆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宮內侍人都説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裏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其繼位稱帝后,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説。

朱允炆“遁入道門”説

據有學者考證,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雲,隱蹤在江西上饒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宮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宮觀為掩護,巧妙修築了“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關石雕、楹聯、三清山石刻260餘處,留下了“風流建水翁承贊,樽酒論文千載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壺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隱逸文化密碼。
此外,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裏記載: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后,對朱允炆自焚而死,也產生過懷疑,也有人告訴他那具燒焦的屍體是馬皇后的,朱允炆削髮為僧外逃了。他就把朱允炆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逼他供出朱允炆下落。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派户科都給事中胡濙遍行郡、鄉、邑長達16年,搜尋朱允炆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個晚上,他已睡下了,但聽説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單獨召見。胡濙訪得朱允炆離開紫禁宮後,削髮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周遊避難,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過查閲大量文獻和實地考察後,指出: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朱允炆死於江蘇吳縣穹窿山,終年46歲,葬於皇駕庵後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朱允炆自焚身亡是歷史真實,因為當時燕軍兵臨城下,把紫禁宮團團圍住,朱允炆想逃也來不及了,更何況經考查也無鬼門、御溝逃路。朱允炆也深知他的四叔是個貪權無厭、殘暴無情的武夫,落在他手裏決無好下場,不如以死了之為上策。燕王朱棣也絕不會讓朱允炆活下去,否則,他就不能當皇帝。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之臭名,苦心尋找朱允炆下落,留下了歷史疑案。
綜上,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朱允炆,這是歷史事實。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歷史之謎。
有的學者認為,朱允炆並沒有死,而是走了後門,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紅崖天書就是他寫下的。

朱允炆史書記載

明史 [32-48] 
參見《明史·卷四·本紀第四》

朱允炆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
演員
1987

1993
1997
1998
邱心志、陳磊(童年)
2001
2001
2002
徐崢 [49] 
2003
2004
周俊豪(童年)
2004
2005
2006
2006
姜泰郎
2008
2009
2011
2015
2015
2015
2018
2019
參考資料
  • 1.    《明史·恭閔帝本紀》:恭閔惠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帝生潁慧好學,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晝夜不暫離。更二年,太子薨,居喪毀瘠。太祖撫之曰:「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為皇太孫。
  • 2.    《明史·恭閔帝》:初,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 3.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九上,建文四年五月二十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12-09]
  • 4.    《朝鮮王朝實錄·太宗實錄》卷4,二年八月初一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12-09]
  • 5.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九上,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12-09]
  • 6.    建文統治時期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31]
  • 7.    張哲朗:《明朝初年的里老制》[30],第63—72頁,以及該書所引用的史料。
  • 8.    清朝順治皇帝也有同樣的六句名言,蕭公權已譯成英文,見他的《中國農村:19世紀帝國的控制》[212](西雅圖,1960年),第186頁;這篇譯文被張哲朗(音)所引用,但未註明來源,見他的《里老制》[30],第66頁。
  • 9.    《國榷》[498],10,第782頁。
  • 10.    孟森:《明代史》[375](1957年;重印本,台北,1967年),第89—90頁;吳晗:《朱元璋傳》[587](1948年;修訂本,1965年;重印本,北京,1979年),第297—298頁;富路德和房兆楹編:《明人傳記辭典》[191](紐約和倫敦,1976年),第346、397頁;陳大衞(音):《燕王的篡位,1398—1402年》[20](舊金山,1976年),第1—2頁。
  • 11.    《國榷》[498],10,第776頁;《明史》[41],121,第3664—3665頁。
  • 12.    《國榷》[498],10,第777頁;《明紀》[53],6,第16頁;傳記見《明史》[41],138,第3969—3970頁。
  • 13.    原文見明太祖:《教民榜文》[383](1398年);重印於《皇明制書》[37],張滷(1523—1598年)編(1579年;重印本,東京,1966—1967年)。關於它的英譯文,見張哲朗(音)所譯,載《明朝初年的里老制》[30],載《明代研究》,7(1978年),第63—72頁。
  • 14.    晁中辰:《論建文新政》,《史學集刊》2003年第2期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0-12-09]
  • 15.    《明實錄》
  • 16.    明史 卷九十一 志第六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2-09]
  • 17.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 18.    【建文皇帝】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0-06-10]
  • 19.    姚瑩:《康輶紀行》
  • 20.    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華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 21.    錢謙益.《列朝詩集》:中華書局,2007-09
  • 22.    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閲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曇標。   南來瘴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里遙。   款段久忘飛鳳輦,袈娑新換袞龍袍。   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羣烏早晚朝。
  • 23.    李保貴, 覃巧雲.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5-1
  • 24.    張廷玉.明史.第一冊成祖本紀.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 25.    明太宗實錄第九卷奉天靖難事蹟
  • 26.    明史·建文皇帝本紀
  • 27.    建文帝避難新田獲新證  .湖南日報[引用日期2013-12-18]
  • 28.    明建文帝避難永州新田?  .人民網(來源:長沙晚報)[引用日期2013-12-18]
  • 29.    永州現大量建文帝遺物 長子朱文奎疑似落籍新田  .新浪湖南.2012-11-27[引用日期2021-05-14]
  • 30.    考證“永州説”,那些可能與建文帝有關的遺蹟  .瀟湘晨報.2012-08-14[引用日期2021-05-14]
  • 31.    《東明寺志》尋訪記  .餘杭晨報[引用日期2021-05-14]
  • 32.    恭閔惠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帝生潁慧好學,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晝夜不暫離。更二年,太子薨,居喪毀瘠。 太祖撫之曰:“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為皇太孫。二十九年,重定諸王見東宮儀制,朝見後於內殿行家人禮,以諸王皆尊屬也。初,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 33.    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於孝陵。詔行三年喪。羣臣請以日易月。帝曰:“朕非效古人亮陰不言也。朝則麻冕裳,退則齊衰杖絰,食則饘粥,郊社宗廟如常禮。”遂命定儀以進。丙申,詔文臣五品以上及州縣官各舉所知,非其人者坐之。六月,省幷州縣,革冗員。兵部侍郎齊泰為本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同參軍國事。
  • 34.    秋七月,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詔行寬政,赦有罪,蠲逋賦。 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詔興州、營州、開平諸衞軍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衞所軍單丁者,放為民。九月,雲南總兵官西平侯沐春卒于軍,左副將何福代領其眾。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察燕陰事。詔求直言,舉山林才德之士。十二月癸卯,何福破斬刀幹孟,麓川平。 是月,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釋黥軍及囚徒還鄉里。 是年,暹羅、占城入貢。
  • 35.    建文元年春正月癸酉,受朝,不舉樂。庚辰,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 修《太祖實錄》。二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 尊母妃呂氏曰皇太后,冊妃馬氏為皇后。封弟允熥為吳王,允熞衡王,允熙徐王。立皇長子文奎為皇太子。詔告天下,舉遺賢。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牧養。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振罹災貧民,旌節孝,瘞暴骨,蠲荒田租。衞所軍户絕都除勿勾。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更定內外大小官制。
  • 36.    三月,釋奠於先師孔子。罷天下諸司不急務。都督宋忠、徐凱、耿王瓛帥兵屯開平、臨清、山海關。調北平、永清二衞軍於彰德、順德。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甲午,京師地震,求直言。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護衞百主户倪諒上變,燕旗校於諒等伏誅。詔讓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揮張信叛附於燕。
  • 37.    秋七月癸酉,燕王棣舉兵反,殺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長史葛誠、指揮盧振、教授餘逢辰死之。參政郭資、副使墨麟、僉事呂震等降於燕。指揮馬宣走薊州,僉瑱走居庸。宋忠趨北平,聞變退保懷來。通州、遵化、密雲相繼降燕。 丙子,燕兵陷薊州,馬宣戰死。己卯,燕兵陷居庸關。甲申,陷懷來,宋忠、俞瑱被執死,都指揮彭聚、孫泰力戰死,永平指揮使郭亮等叛降燕。壬辰,谷王橞自宣府奔京師。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帥師討燕。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削燕屬籍。詔曰:“邦家不造,骨肉
  • 38.    周親屢謀僣逆。去年,周庶人橚僣為不軌,辭連燕、齊、湘三王。朕以親親故,止正橚罪。今年齊王榑謀逆,又與棣、柏同謀,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廢為庶人。朕以棣於親最近,未忍窮治其事。今乃稱兵構亂,圖危宗社,獲罪天地祖宗,義不容赦。是用簡發大兵,往致厥罰。諮爾中外臣民軍士,各懷忠守義,與國同心,掃茲逆氛,永安至治。”尋命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都指揮盛庸、潘忠、楊松、顧成、徐凱、李友、陳暉、平安,分道並進。置平燕布政使司於真定,尚書暴昭掌司事。
  • 39.    八月己酉,耿炳文兵次真定,徐凱屯河間,潘忠、楊松屯鄚州。壬子,燕兵陷雄縣,潘忠、楊松戰於月漾橋,被執。鄚州陷。壬戌,耿炳文及燕兵戰於滹沱河北,敗績,李堅、甯忠、顧成被執,炳文退保真定。燕兵攻之不克,引去。召遼王植、寧王權歸京師,權不至,詔削護衞。丁卯,曹國公李景隆為徵虜大將軍,代耿炳文。九月戊辰,吳高、耿瓛、楊文帥遼東兵,圍永平。戊寅,景隆兵次河間,燕兵援永平,吳高退保山海關。
  • 40.    冬十月,燕兵自劉家口間道襲陷大寧,守將朱鑑死之。總兵官劉真、都督陳亨援大寧,亨叛降燕。燕以寧王權及朵顏三衞卒歸北平。辛亥,李景隆重圍北平,燕兵還救。十一月辛未,李景隆及燕兵戰於鄭村壩,敗績,奔德州,諸軍盡潰。燕王棣再上書於朝。帝為罷齊泰、黃子澄官,仍留京師。
  • 41.    二年春正月丙寅朔,詔天下來朝官勿賀。丁卯,釋奠於先師孔子。二月,燕兵陷蔚州,進攻大同。李景隆自德州赴援,燕兵還北平。保定知府雒僉叛降燕。甲子,復以都察院為御史府。均江、浙田賦。詔曰:“國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賦獨重,而蘇、松官田悉準私税,用懲一時,豈可為定則。今悉與減免,畝毋逾一斗。蘇、松人仍得官户部。”三月丙寅朔,日有食之。賜胡廣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 42.    夏四月己未,李景隆及燕兵戰於白溝河,敗之。明日復戰,敗績,都督瞿能、越巂侯俞淵、指揮滕聚等皆戰死,景隆奔德州。五月辛未,奔濟南。燕兵陷德州,遂攻濟南。庚辰,景隆敗績於城下,南走。參政鐵鉉、都督盛庸悉力御之。六月己酉,遣尚寶丞李得成諭燕罷兵。
  • 43.    秋八月癸巳,承天門災,詔求直言。戊申,盛庸、鐵鉉擊敗燕兵,濟南圍解,復德州。九月,詔錄洪武中功臣罪廢者後。辛未,封盛庸歷城侯,擢鐵鉉山東布政使,參贊軍務,尋進兵部尚書。以庸為平燕將軍,都督陳暉、平安副之。庸屯德州,平安及吳傑屯定州,徐凱屯滄州。 冬十月,召李景隆還,赦不誅。庚申,燕兵襲滄州,徐凱被執。十二月甲午,燕兵犯濟寧,薄東昌。乙卯,盛庸擊敗之。斬其將張玉。丙辰,復戰,又敗之,燕兵走館陶。庸軍勢大振,檄諸屯軍合擊燕,絕其歸路。
  • 44.    三年春正月辛酉朔,凝命神寶成,告天地宗廟,御奉天殿受朝賀。乙丑,吳傑、平安邀擊燕兵於深州,不利。辛未,大祀天地於南郊。丁丑,享太廟,告東昌捷。復齊泰、黃子澄官。三月辛巳,盛庸敗燕兵於夾河,斬其將譚淵。再戰不利,都指揮莊得、楚智等力戰死。壬午,復戰,敗績,庸走德州。丁亥,都督何福援德州。癸巳,貶齊泰、黃子澄、諭燕罷兵。閏月己亥,吳傑、平安及燕戰於藁城,敗績,還保真定。燕兵掠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棣上書讀召還諸將息兵,遣大理少卿薛巖報之。是月,《禮制》成,頒行天下。
  • 45.    夏五月甲寅,盛庸以兵扼燕餉道,不克。棣復遣使上書,下其使於獄。六月壬申,燕將李遠寇沛縣,焚糧艘。壬午,都督袁宇邀擊之,敗績。秋七月己丑,燕兵掠彰德。丁酉,平安自真定攻北平。壬寅,大同守將房昭帥兵由紫荊關趨保定,駐易州西水寨。九月甲辰,平安及燕將劉江戰於北平,敗績,還保真定。冬十月丁巳,真定諸將遣兵援房昭,及燕王戰於齊眉山,敗績。十一月壬辰,遼東總兵官楊文攻永平,及劉江戰於昌黎,敗績。己亥,平安敗燕將李彬於楊村。
  • 46.    十二月癸亥,燕兵焚真定軍儲。詔中官奉使侵暴吏民者,所在有司系治。是月,駙馬都尉梅殷鎮淮安。《太祖實錄》成。
  • 47.    四年春正月甲申,召故周王橚於蒙化,居之京師。燕兵連陷東阿、東平、汶上、兗州、濟陽,東平吏目鄭華,濟陽教諭王省皆死之。甲申,魏國公徐輝祖帥師援山東。燕兵陷沛縣,知縣顏伯瑋、主簿唐子清、典史黃謙死之。癸丑,薄徐州。二月甲寅,都督何福及陳暉、平安軍濟寧,盛庸軍淮上。己卯,更定品官勳階。三月,燕兵攻宿州,平安追及於淝河,斬其將王真,遇伏敗績,宿州陷。夏四月丁卯,何福、平安敗燕兵於小河,斬其將陳文。甲戌,徐輝祖等敗燕兵於齊眉山,斬其將李斌,燕兵懼,謀北歸。會帝聞訛言,謂燕兵已北,召輝祖還,何福軍亦孤。庚辰,諸將及燕兵大戰於靈璧,敗績,陳暉、平安、禮部侍郎陳性善、大理寺卿彭與明皆被執。五月癸未,楊文帥遼東兵赴濟南,潰於直沾。己丑,盛庸軍潰於淮上,燕兵渡淮,趨揚州。指揮王禮等叛降燕,御史王彬、指揮崇剛死之。辛丑,燕兵至六合,諸軍迎戰,敗績。壬寅,詔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練子寧、侍郎黃觀、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召齊泰、黃子澄還。蘇州知府姚善、寧波知府王璡、徽州知府陳彥回、樂平知縣張彥方各起兵入衞。甲辰,遣慶成郡主如燕師,議割地罷兵。六月癸丑,盛庸帥舟師敗燕兵於浦子口,復戰不利。都督僉事陳瑄以舟師叛附於燕。乙卯,燕兵渡江,盛庸戰於高資港,敗績。戊午,鎮江守將童俊叛降燕。庚申,燕兵至龍潭。辛酉,命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如燕軍,申前約。壬戌,復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聽。甲子,遣使齊蠟書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門,左都督徐增壽謀內應,伏誅。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 48.    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正統五年。有僧自雲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聞於朝。按問,乃鈞州人楊行祥,年已九十餘,下獄,閲四月死。同謀僧十二人,皆戍遼東。自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正德、萬曆、崇禎間,諸臣請續封帝后,及加廟諡,皆下部議,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詔廷臣集議,追諡曰恭閔惠皇帝。
  • 49.    張庭徐崢編織“穿越時空的愛戀”  .網易娛樂(來源:羊城晚報)[引用日期2021-05-14]
  • 50.    大明風華演員表  .搜視網[引用日期2020-01-07]
  • 51.    “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備臨禍潛出,可謂神思熟慮矣。”——《明史考證》 “從水門御溝而行。”——《明史紀事本末》
  • 52.    建文帝失蹤之謎 鄭和下西洋是為尋其下落?  .華夏經緯網.2007-04-23[引用日期2021-05-14]
  • 53.    《明史考證》:“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備臨禍潛出,可謂神思熟慮矣。” 《明史紀事本末》:“從水門御溝而行。”
  • 54.    《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六》: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皇第三孫允炆生,皇太子次子也。
  • 55.    《明史·恭閔帝》: 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
  • 56.    《明史·恭閔帝》:六月,省幷州縣,革冗員。兵部侍郎齊泰為本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同參軍國事。秋七月,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詔行寬政,赦有罪,蠲逋賦。
  • 57.    《明史·恭閔帝》:建文元年春正月癸酉,受朝,不舉樂。庚辰,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修《太祖實錄》。二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尊母妃呂氏曰皇太后,冊妃馬氏為皇后。封弟允熥為吳王,允熞衡王,允熙徐王。立皇長子文奎為皇太子。詔告天下,舉遺賢。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牧養。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振罹災貧民,旌節孝,瘞暴骨,蠲荒田租。衞所軍户絕都除勿勾。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更定內外大小官制。三月,釋奠於先師孔子。罷天下諸司不急務。都督宋忠、徐凱、耿王瓛帥兵屯開平、臨清、山海關。調北平、永清二衞軍於彰德、順德。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甲午,京師地震,求直言。
  • 58.    晁中辰.明成祖傳:人民出版社,1995:45
  • 59.    (明)尹守衡《皇明史竊·卷三·革除記》:太祖語太孫曰:' 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太孫曰:' 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孫曰:' 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無以易此矣'。
  • 60.    《明史·列傳·黃子澄傳》: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衞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太孫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學士,與齊泰同參國政。謂曰:“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子澄頓首曰:“不敢忘。”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謀定,明日入白帝。
  • 61.    《明史·恭閔帝》: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
  • 62.    《明史·恭閔帝》: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察燕陰事。
  • 63.    《明史·恭閔帝》:建文元年春正月癸酉,受朝,不舉樂。庚辰,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修《太祖實錄》。二月,追尊皇考曰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妣常氏曰孝康皇后。尊母妃呂氏曰皇太后,冊妃馬氏為皇后。封弟允熥為吳王,允熞衡王,允熙徐王。立皇長子文奎為皇太子。詔告天下,舉遺賢。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牧養。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振罹災貧民,旌節孝,瘞暴骨,蠲荒田租。衞所軍户絕都除勿勾。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更定內外大小官制。三月,釋奠於先師孔子。罷天下諸司不急務。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帥兵屯開平、臨清、山海關。調北平、永清二衞軍於彰德、順德。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甲午,京師地震,求直言。
  • 64.    《明史·恭閔帝》: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護衞百主户倪諒上變,燕旗校於諒等伏誅。詔讓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揮張信叛附於燕。
  • 65.    堯山堂外紀·卷七十八·國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14]
  • 66.    大武當 第1集 片尾字幕第42分39秒  .優酷[引用日期2023-03-09]
  • 67.    範祖軍主編. 中國皇帝大傳 超值精裝典藏版[M]. 2016
  • 68.    李鋒,王榮科,王先俊等主編.政治人物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第120頁
  • 69.    朱允炆簡介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2-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