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昌

鎖定
泰昌為明代光宗朱常洛年號,由於明光宗朱常洛乃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公元1620年8月28日-公元1620年9月26日在位),該年號事實上只使用了不足一年 [1] 
中文名
泰昌
外文名
Taichang
朝    代
明朝
性    質
年號

泰昌在位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廿一(1620年8月18日),皇帝明神宗駕崩,八月初一(1620年8月28日),皇太子朱常洛登基,下詔次年改年號為泰昌。朱常洛登基後,面臨着萬曆遺留下的嚴峻形勢,朝綱腐敗,經濟凋落,宮內糾紛無休無止,軍力日衰,邊疆吃緊,女真崛起,封疆殘破,大明江山搖搖欲墜。而體弱、孤僻、壓抑而又好色的朱常洛又無力挽回即將崩潰的局面。泰昌帝做皇帝僅一個月,九月初一(1620年9月26日)就駕崩,史稱“一月天子”。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際,紀年問題成為羣臣論爭的焦點,形成三種意見:
  1. 削去泰昌年號。
  2. 改萬曆四十八年為泰昌元年
  3. 改第二年辛酉年(1621年—1622年)為泰昌元年,隔年壬戌年(1622年—1623年)元旦改元天啓
由於紀年是皇帝統治的象徵,這三種處理方式,實際上都意味着要犧牲神宗、光宗、熹宗祖孫三帝之一。第一者否認明光宗的統治,也否定了光宗的合法性,進而對熹宗不利(明朝時通常因政變發生皇位更替才會於政變當年改元,如靖難之役當年恢復明太祖年號洪武,奪門之變當年改元天順);第二者將明神宗在位年份的最後一年削去;第三者則是有礙明熹宗於第二年辛酉年改元。經過爭論,最終確定採用第二個意見。同年九月二十日明熹宗下《泰昌元年、〈大統歷〉敕諭》,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日(1620年8月28日)到除夕日十二月廿九日(1621年1月21日)改為泰昌元年,第二年辛酉年元旦(1621年1月22日)改元天啓 [1] 
明熹宗敕諭後,各地紛紛將準備於當年十月頒佈的《大明泰昌元年歲次辛酉大統歷》統一為《大明天啓元年歲次辛酉大統歷》。由於當時交通條件限制,明廷敕諭自京師傳至全國各地的時日不會太短,以致部分偏遠地區在敕諭到達前按照慣例印造《大明泰昌元年歲次辛酉大統歷》並流入民間 [2] 
泰昌帝駕崩之時,萬曆皇帝屍棺尚未埋葬,泰昌帝地宮也不可能在短期內速成。無奈之下,就在原北京昌平景泰陵的廢址上重建新陵,定名慶陵天啓元年(從1621年1月22日開始)三月(4月22日到5月20日)重新修繕,八月(9月16日到10月14日)完工,九月(10月15日到11月12日)入葬,名為明慶陵。當中陪葬的有孝元貞皇后(原配,恭靖太子妃)、孝和皇后(太子王才人,明熹宗生母)、孝純皇后(太子劉淑女,明思宗生母)等三位皇后。
崩後,諡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明光宗。

泰昌年號紀年

泰昌
1年
1620年
干支
庚申
參考資料
  • 1.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6331
  • 2.    汪小虎. 《大明泰昌元年大統歷》考[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