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姬延

(周朝第37任君主)

鎖定
姬延(公元前336年-公元前256年) [13]  ,即周赧王,姓姬,名延, [11]  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人, [12]  周慎靚王姬定之子。 [11]  周顯王姬扁之孫, [7]  中國東周時期第二十五位國王。 [8] 
姬延在位期間,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楚國為了抑制秦國勢力的擴展,派使者請姬延以天子的名義,號令各國協力攻秦。姬延大喜,但缺少武器、糧餉,姬延向境內的富户籌借軍資,付給他們借券,答應在周軍班師之日以戰利品償還。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姬延任命西周公為將,率軍伐秦,並約六國諸侯到伊闕(今洛陽南)會合。但除了楚、燕兩國派了些兵前來以外,其他四國的兵馬都失約不來,西周公便帶着自己的人馬無功而回。西周的富户見周軍回來,紛紛持借券向姬延討債。姬延躲到宮後的一個高台上避債,周朝人將這個高台稱為“逃債台”(即逃債台)。 [8]  成語“債台高築”就出自這一事件。 [9]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將軍攻西周國,姬延打算逃奔韓國或魏國。但經西周公勸説,率領臣下和宗室降秦。至此,東周宣告滅亡。同年,姬延駕崩。 [10] 
全    名
姬延
別    名
周赧王
諡    號
赧王
所處時代
戰國時代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洛邑(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出生日期
公元前 336年 [13]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56年
前    任
周慎靚王姬定
在位時間
前315年-前256年

姬延人物生平

東周王朝末代君主,姬姓,名延,公元前315年,父親周慎靚王在位六年駕崩,周王延登基為王,改第二年(公元前314年)為元年。後世通常把他叫作“周赧王”。 [1] 
姬延在位期間,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姬延初居“東周”(即成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欲入東周試舉周鼎,命右丞相樗裏疾率領兵車百乘先至東周國,試探東周反應。遭周赧王嚴詞拒絕,樗裏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宮,強遷至“西周”(即王城)。
當時秦國已攻佔了韓國魏國趙國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姬延在憂心忡忡中度日。這時,楚國想抑制秦國勢力的擴展,派使者請姬延以天子名義,號令各國協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簽訂湊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軍隊,可是缺少武器、糧餉。姬延向境內的富户籌借軍資,付給他們借券,答應周軍班師之日以戰利品償還。
公元前256年,姬延準備就緒,任命西周公為大將,率領五千軍隊伐秦,並約六國諸侯到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南)會合,一起出擊。不料,除了楚、燕兩國派了些兵來以外,其他四國的兵馬都失約不來,在伊闕的總兵力不過幾萬,遠不是幾十萬秦兵的對手。結果,等了3個月仍不見其他四國的兵馬到來,士氣渙散,西周公只好帶着自己的人馬無功而回。
“西周”的富户見周軍回來,紛紛持借券向姬延討債。他們從早到晚聚集在宮門外,喧譁不止,聲音直傳入內宮。姬延愧悔不及,又無可奈何,只好躲到宮後的一個高台上避債。周朝人將這個高台稱為“逃責台”(即逃債台)。此後,秦軍不肯罷休,攻下韓國的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負黍(今河南省登封縣西南)後,直撲東周王城。西周公前去謝罪才罷。 [2] 

姬延秦齊稱帝

樂毅伐齊 樂毅伐齊
秦國的日益壯大,使秦昭王不滿足於王的稱號,要稱帝以示尊嚴,準備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約齊湣王一起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12月,在縱橫家蘇秦勸説下,齊愍王去帝號,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號。兩強稱帝,暴露了他們吞併五國、瓜分天下的企圖,使五國十分惶恐,導致了五國攻秦和六國攻齊兩大事件。韓、趙、魏、齊、燕的五國攻秦,由於各國各懷目的,難以統一步調,最後無功而散。
公元前284年, 燕、秦、楚、趙、魏、韓六國在秦王組織下聯合攻齊,燕軍在名將樂毅指揮下大敗齊軍,長驅直入,攻佔齊國都城臨淄,攻取齊國七十多城,齊國只剩下莒、即墨兩城,齊王逃奔於莒。五年以後,在齊國名將田單指揮下,齊軍才打敗燕軍,收復失地。經過這次打擊,齊國國力大衰,此後就不是秦的對手了。

姬延楚攻西周

周赧王在位時,東西兩週分裂,各自為政。周赧王又把國都遷到了成周。
當時,位於西周的周武公姬共的太子死了,還有五個兒子都是庶出,沒有嫡子可以立為太子,周武公很頭疼。楚國下卿司馬翦對楚懷王説:“咱們不如用土地資助公子咎,替他請求立為太子。”另一位楚大夫左成説:“不行!如果我們用土地資助了公子咎,而西周卻不聽我們的,這樣您的主意就行不通了,與西周的交情也疏遠了。我們不如去問問周君,到底想要立誰為太子,然後悄悄地告訴給司馬翦,然後司馬翦再讓楚國資助給他土地。”結果,西周真的就立公子咎為太子。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國發兵攻打宜陽,楚國則派兵去援救。當時楚國以為西周是幫助秦國的,所以想順帶攻打西周。大夫蘇代則為西周遊説楚懷王説:“您怎麼知道西周是幫助秦國的?説西周幫助秦國比幫助楚國更出力的人,是想讓西周投到秦國方面去,所以人們都把西周、秦國放在一起説‘周秦’啊。西周如果覺得自己解脱不了,就必定投向秦國一方,那可就真是幫助秦國取西周的妙計呀。我為大王考慮,西周為秦國出力,您要好好待他;不為秦國出力,您依然好好待他,這樣,才能讓西周與秦國疏遠。如果西周與秦國絕了交,就一定會投向楚國郢都的。”
楚懷王聽從了蘇代的意見,放棄了攻打西周的計劃。

姬延秦國借道

之後,秦國向東周和西周借道,想通過兩週之間的地區去攻打韓國。周赧王擔心:借了道會得罪韓國,不借又會得罪秦國。大夫史厭便對周赧王説:“為什麼不派人去見韓公叔呢?就對韓公叔説:‘秦國敢穿過周地去攻打韓國,是由於信任東周。您為什麼不給週一些土地,並派出人質前往楚國呢?’這樣,秦國一定會懷疑楚國,不相信周君,也就不會攻打韓國了。您再派人去對秦國説:‘韓國非要給我們週一些土地,想以此來讓秦國懷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國也就沒有説詞兒,不讓周接受韓國的土地了,這樣就既得到了韓的土地,又是聽命於秦國了。”
秦國召見西周君,西周君不願意去,就派人對韓王説:“秦國召見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陽,大王為什麼不派兵駐守南陽?周君將以此為藉口不到秦國去。周君不到秦國去,秦國就一定不敢渡河來攻打南陽了。”
東周和西周打仗,韓國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為東周遊説韓王説:“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國都,有許多鐘鼎寶器和貴重的寶物。您如果控制住軍隊不出動,就可以讓東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盡得西周的寶物。”

姬延韓索糧草

周赧王被稱做成君。楚軍包圍韓國的雍氏,韓國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東周君姬班害怕,叫來蘇代把這事告訴他。蘇代説:“您何必為這件事擔憂呢!我能使韓國不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又能讓您得到高都。”東周君説:“你如果能辦到,我可以把國政交給你。”蘇代會見了韓相國公仲侈説:“楚國包圍了雍氏,原來計劃三個月攻下,如今已經五個月了,還攻不下來,這説明楚兵已經疲憊了。現在您向周要兵器糧草,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經疲備了。”韓相國説:“對。可是使者已經派出去了。”蘇代於是説:“為什麼不把高都送給東周呢?”韓相國非常生氣,説:“我不向東周要兵器糧草也就夠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把高都送給東周呢?”蘇代説:“把高都送給東周,東周就會轉過來投向韓國,秦國聽了一定很惱火,怨恨東周,與東周斷絕使者的往來,這樣就等於是拿一個破爛的高都換來一個完整的東周。為什麼不給呢?”韓相國聽了大樂説:“好。”果然把高都送給東周了。

姬延勸秦退兵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蘇厲對周赧王説:“秦國攻克韓國、魏國,打敗魏國大將師武,往北攻取趙國的藺、離石二縣,這些都是白起乾的。這個人善於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帶兵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如果梁國被攻破,那麼西周就危險了。您為什麼不派人去勸説白起呢?您可以講楚國養由基的故事給他聽,然後説:如今,您攻克了韓國、魏國,打敗了師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二縣,您的功績是很大了。現在您又帶兵出伊闕塞,過東西兩週,背對韓國,攻打魏國,這一次如果打不勝,就會前攻盡棄。您不如假稱有病,不要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了。”

姬延借兵築城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國攻破魏國的華陽。東周的大夫馬犯對東周君説:“請允許我去讓梁國給東周築城。”他跑去對梁王嬴甚説:“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請讓我把九鼎獻給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後希望能想辦法救我。”梁王説:“好。”於是給他一批士兵,聲稱是去保衞東周。馬犯又去對秦昭襄王説:“梁國並非是想保衞東周,而是要攻打東周。您可以派兵到國境去看看。”秦國果然出兵。馬犯又去對梁王説:“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沒有辦成,請您讓我在以後找適當的機會再獻九鼎吧。但是現在您已經派兵到東周去了,諸侯都起了疑心,懷疑您要攻打東周,以後您辦事將不會有人相信了。不如讓那些士兵為東周築城,藉此把諸侯懷疑您要攻打東周的事端掩蓋住。”梁王説:“好。”於是就讓那些士兵給東周築城。 [3] 

姬延巴結秦國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國的説客周冣對周赧王説:“您不如稱讚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應地獻給秦國作為太后的供養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興,這樣您和秦國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認為這是您的功績;交情不好,勸周君歸附秦國的人一定會獲罪。”
後來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國,周冣果然對秦昭襄王説:“如果為大王您考慮,那就不應該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實在利益不多,卻使您的名聲讓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為秦國攻打西周的名聲而害怕,一定會往東邊去與齊國聯合。您的軍隊在西周打得疲憊了,又使天下都去與齊國聯合,這樣,秦國就無法稱王,不能統一天下。天下正希望使秦國疲憊,所以鼓勵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國和諸侯都疲憊,那樣您的教命就不會通行於諸侯。”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韓、趙、魏三國與秦國相對抗。西周公派相國御展前往秦國,因為怕遭到秦國的輕視,就半路返回。有人對御展説:“秦國是輕視您還是重視您,這個還不能確定。秦國是想要了解那三國的實情。您不如趕快去拜見秦王,就説‘請讓我來給您打探東方三國的變化’,秦昭襄王一定會重視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視您,就表明秦國重視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秦國的信任。至於齊國對西周的重視,那麼早就有周冣和齊國聯絡好了。這樣,西周就可以永遠不會失去與強國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西周,就轉而發兵去攻打韓、趙、魏三國。

姬延聯合伐秦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軍攻取韓國的陽城、負黍,西周國懼怕之下背叛秦國,與東方各諸侯相聯合,率領天下的精鋭部隊出伊闕塞去攻打秦國,使得秦國與陽城之間無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將軍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國,叩頭認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萬人口都獻給秦昭襄王。秦國將西周君綁在柱子上游街示眾,貶為平民。便放其回到西周。

姬延周朝滅亡

同年,周赧王鬱憤而終。王朝國權已為西周公與東周公把持,西周公據洛陽,東周公據鞏邑。其後不久,西周文公姬咎逝世,西周一地的民眾就紛紛向東方逃亡。秦國於是輕易地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寶,並且未立新王,西周公國滅亡,同時宣告着歷時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終結。
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滅掉東周國。東、西兩週就全都歸屬於秦國,周王朝的祭祀從此斷絕。 [4] 

姬延歷史疑案

姬延債台高築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赧王八年,東周與西周戰,韓救西周。或為東周説韓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國,多名器重寶。王案兵毋出,可以德東周。這裏所説的“東周”和“西周”都是當時的諸侯國,而不是作為王朝的存在。
西周國是公元前440年週考王從自己的領地中劃地出來分封給他的弟弟而形成的一個小諸侯國。所以史料才説“西周故天子國”,注意這裏用了一個“故”字。而“東周國”則是後來“西周國”分裂而形成了一個新的小諸侯國。但為什麼周天子自己債台高築,卻仍然不惜要用自己僅有的土地去分封,就很奇怪了。

姬延在位時間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五十九年,秦昭襄王怒,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餎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其君於周。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鋭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是指諸侯國西周國的國君,而不是周天子周赧王)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也就是説周赧王五十九年和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是同一年,而周民不可能在赧王死後一年才東亡,秦也不可能在赧王活着時取九鼎。

姬延赧王結局

資治通鑑中對赧王的記載可信嗎?
關於赧王之死,應該是壽終正寢。關於司馬光對周赧王降秦和遷於項城的記載,更是無中生有。如果周赧王降秦的話,秦昭襄王為什麼要在周君王赧死、周民東亡後才取象徵天子的九鼎寶器?顯然説不通。
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是北宋人,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西漢人,司馬光關於周王朝的真實史料,顯然不會比司馬遷更多。司馬光關於周王朝的編寫也就不足為信。 [5] 

姬延諡號爭議

史書認為赧王並非姬延的諡號:“赧非諡,諡法無赧。正以微弱,竊鈇逃債,赧然慚愧,故號曰‘赧’耳”。 [6] 

姬延影視形象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尹鑄勝飾演周赧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