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子縣

鎖定
長子縣,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南側,介於北緯35°53′~36°15′,東經112°27′~113°00′之間。全縣總面積1029平方公里。 [1]  [40]  長子縣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冷暖空氣勢力交替影響,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熱同季,季風強盛。 [2]  截至2018年,長子縣轄7鎮5鄉 [3]  ,縣政府駐丹朱鎮。 [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子縣常住人口為298690人。 [39] 
長子縣歷史悠久,因上古時期堯王大兒子丹朱,受封於此而得縣名。東晉十六國時,慕容永據長子稱帝,為西燕國都。隋開皇年間複稱長子縣,此後,縣名歷代未改。 [6]  長子縣交通便利,古為晉豫通衢、秦晉通衢,縣城距市區僅20公里,省道228、326和長臨高速穿境而過,太焦鐵路、中南鐵路在此交匯,中南鐵路沿線最大的鐵路編組站。 [6]  長子縣南有羊頭山,始祖炎帝在此嘗百草,得嘉禾,教民農耕。西有發鳩山,是著名神話傳説“精衞填海”的誕生地。西南部仙翁山,有迄今2.5億年的木化石羣落。並有戰國墓、法興寺崇慶寺等名勝古蹟,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 [6] 
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7] 
中文名
長子縣
外文名
Zhangzi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404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 山西省 長治市
地理位置
上黨盆地西側
面    積
1029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5個鄉和1個開發區 [8] 
政府駐地
丹朱鎮
電話區號
0355
郵政編碼
0466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樹化石自然保護區,發鳩山自然風景區,法興寺,崇慶寺
機    場
長治王村機場
火車站
長子站
車牌代碼
晉D
地區生產總值
252.5 億元(2021年) [45] 
縣委書記
郭強 [49-50] 
人    口
29869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長子縣歷史沿革

長子縣地圖 長子縣地圖
《尚書禹貢》載,堯分天下為九州,長子屬冀州,舜時改屬幷州。
夏,(前2070年~前1600年)為冀州地。
,(前1600年~前1046年)為黎國地。
,(前1046年~221年),周文王封太史辛甲於長子。《漢書地理志》記有“長子,周史辛甲封邑。”
春秋時代,為晉之長子邑。《左傳》“晉人執衞行人石買於長子”,即為此地。
戰國時代,屬韓國,後為趙國領土。
代,秦統一天下後,將天下分作36郡時,署長子縣,屬上黨郡,郡治設在長子。
西漢,沿襲秦制,置長子縣隸屬上黨郡。還有東南部的一部分地方屬猗氏縣。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因發生董卓之亂,上黨郡治移至壺關(古壺關城即今潞州區馬廠鄉古驛村),長子縣受其管轄。
三國時代,為魏國領土,是長子公國。曹琬於黃初二年(221年)受封之處。其子曹昂襲位後,於嘉平六年(254年)轉封豐王,遂成長子縣。
晉代,置長子縣,隸屬上黨郡。晉太元十一年(386年),五胡之一的鮮卑族慕容永將國都置於長子,國號西燕。歷時九年後,西燕被慕容垂所滅,長子隨為後燕地。
北魏,置長子縣,隸屬上黨郡。景明元年,改猗氏縣為寄氏縣。普泰元年(531年),劃長子一部與寄氏一部合併,置樂陽縣於樂陽村(今岳陽村)。長子縣和樂陽縣屬上黨郡。本縣還一度成為封國,即建義年間,封劉靈助為長子縣伯,後改為公。永安二年(529年),封李業興為長子縣伯。太昌中,封其次子遵祖為長子縣伯。
北齊,長子、樂陽二縣均廢縣名。新的建置更替及隸屬不詳。
隋代,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將寄氏縣的縣治移至長子縣治,長子遂改為寄氏縣。開皇十八年將寄氏縣改為長子縣,隸屬於上黨郡。
代,置長子縣,隸屬上潞州,歸河東道。
五代,皆依唐制。
代,先屬潞州,後在政和年間(1111-1118年),屬隆德府。
代,隸屬於潞州。
代,沿用金制。
代,先屬潞州,後在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屬潞安府。
清代,屬潞安府,歸山西省。
民國時期,初屬冀寧道。
民國八年(1919年)屬冀寧道,歸山西省。
民間十六年(1927年)廢道後,直屬山西省。
抗日戰爭期間,初屬山西省第五專員公署(公署設在長治城)。
民國三十年(1941年)秋到新中國(1949年)9月,先後歸太嶽行署第一專員公署(公署設在沁縣松交村)和第二專員公署(公署設在晉城西周村)領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日寇侵佔長子城,我抗日縣政府主動轉移到本縣西部山區,現石哲鎮境內的張、李家莊,隸屬太嶽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全縣解放。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長子縣人民委員會,屬山西省長治專員公署領導。
1958年7月,長子、屯留兩縣合併為屯長縣,長子縣改為長子鎮。同年10月屯長撤銷併入長治市,長子為區聯社。
1959年1月長治市實行分治,屯長復為縣。
1961年5月屯、長分治,恢復長子縣建置,仍屬晉東南專區。
1967年4月4日,成立長子縣革命委員會,受山西省晉東南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
1981年8月成立長子縣人民政府,屬山西省晉東南地區行政公署領導。
1985年7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晉東南地區分為長治、晉城兩市,長子縣隸屬長治市。 [9] 

長子縣行政區劃

長子縣區劃沿革

明代本縣以坊、鄉、鎮、集並,實行鄉、都、裏制,縣領坊、鄉(鎮、集),鄉下轄都,都下統裏。在城6坊2廂:崇文坊、理仁坊、遵化坊、集賢坊、仁和坊、安懷坊、迎恩廂、太平廂。全縣計4鄉18都84裏,1鎮2集。
清初沿用明制,縣以下為鄉,鄉下為坊(廂),坊(廂)下為裏,裏下為甲。全縣計4鄉,8坊2廂,21裏,188甲。清末改以鄉為單位,鄉下設有鎮、集、鋪、村、社、營,範圍大小不定,均以自然地形劃分。改制後,裏甲仍存,但已不作為行政區劃,只作為催糧交田賦的組織系統。
民國伊始,廢清舊制,實行區村制。全縣分5個區,區下統編村。區設區公所,區長由縣指派。編村設村公所,編村長由村民推選。編村轄若干、自然村。村下為閭,閭下分鄰,由鄰管户。全縣共劃編村50個,轄自然村315個。
抗日戰爭時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軍侵佔長子後,境內分為抗日根據地區、抗日遊擊區、敵佔區、國民黨政府統治區。均實行區村制。
民國三十年(1941年),全縣共劃分為5個區:第一區在碾張一帶,第二區在石哲以西一帶,第三區在南蘇村一帶。第四區在石哲以東至縣城一帶,第五區在縣城至鮑店公路以東、長(治)長(子)公路以北一帶。民國32年增設第六區,在長長公路以南至柳樹、郭村一帶。同年5月,色頭、地河、布村、琚村、南張等5個編村劃歸建寧縣。民國34年6月。劃歸建寧縣的5個編村和長治縣的8個編村移交長子縣管轄,本縣又增設第七區,在色頭、琚村一帶。至此全縣共7個區,轄58個編村,335個自然村。區以下為編村,編村以下為村(自然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全境解放後,由7個區整編為6個區:一區駐碾張;二區駐刁黃;三區駐張店;四區駐城關;五區駐鮑店;六區駐南漳。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全縣區劃再次調整為5個區:一區城關:二區南漳;三區張店;四區石哲;五區鮑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縣5個區,轄291個行政村。一區(城關)轄63個村;二區(南漳)轄56個村;三區(張店)轄53個村;四區(石哲)轄43個村;五區(鮑店)轄76個村。
新中國建立後,1951年,全縣仍為5個區,轄166個行政村。一區轄37個行政村;二區轄32個行政村;三區轄34個行政村;四區轄25個行政村;五區轄38個行政村。
1953年開始,實行區鄉制,全縣仍為5個區,將原所轄166個行政村,改建為85個鄉,鄉下統村,計398個村。
1954年,撤銷區的建制,保留一個小區,即“山嶽區”。
1955年正式定名為“田家溝區”,轄13個鄉,即:田家溝、岳陽、馬箭、平泉、王村、常峪、西李村、刁黃、兩都、良坪、橫水、王莊、南灣。同年底撤銷“田家溝區”。執行鄉村制。
從1956年開始,實行鄉村制。全縣劃為30個鄉(鎮),轄726個村。一直沿襲到1958年改建人民公社止。
1958年7月,根據山西省調整區劃方案,長子與屯留兩縣合併為屯長縣,8月下旬,在境內建立了10個人民公社。9月,各鄉分別召開人民公社成立大會,實現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分公社、管理區和生產隊三級。11月,屯長縣奉命併入長治市。長子為區聯社,將境內原來的10個人民公社改劃為5個人民公社,鮑店公社與屯留李高公社合併,劃歸屯留區聯社管轄。境內5個人民公社分別是:長子(紅星)人民公社,壁村(火星)人民公社,晉義(火箭)人民公社,南陳(燈塔)人民公社,布村(宏偉)人民公社。
1961年,將管理區改為生產大隊,生產隊改為生產小隊。
1959年4月,境內又復為10個人民公社,7月,鮑店公社由屯留管轄劃回長子,王郭公社搬遷宋村,改稱宋村人民公社。長子時為11個人民公社。1960年長子轄11個公社,319個管理區,726個生產隊。
1961年6月屯長分治,本縣轄19個公社,353個生產大隊。同年11月。調整區劃,增設岳陽、常張、郭村、南常4個公社,計23個公社,394個生產大隊。
1962年以後,全縣為23個公社。
1971年初沁水縣的東峪公社、十里公社劃入本縣管轄,全縣為25個公社。同年本縣布村公社(15個大隊),色頭公社(3個大隊)劃入長治縣。
1971年底又復歸本縣。
1979年原沁水縣的東峪、十里兩個公社復歸沁水縣管轄,本縣時為23個人民公社。
1984年行政區劃由人民公社變為鄉鎮。
1984年,政社分開,實行鄉(鎮)村制。全縣23個公社改製為5鎮18鄉,即:城關鎮、鮑店鎮、東田良鎮、色頭鎮、石哲鎮,谷村鄉、宋村鄉、南張店鄉、南漳鄉、南常鄉、嵐水鄉、草坊鄉、碾張鄉、常張鄉、壁村鄉、岳陽鄉、王峪鄉、橫水鄉、晉義鄉、西堡頭鄉、大堡頭鄉、南陳鄉、南郭村鄉;原公社所屬399個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行政村所屬790個自然村。鄉鎮、村隸屬關係,仍按原人民公社時期的行政區劃。 [10] 
2021年3月30日,長子縣撤銷嵐水鄉,整建制併入鮑店鎮(以原嵐水鄉和原鮑店鎮的行政區域為鮑店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鮑店南街村);撤銷宋村鄉,設立宋村鎮,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南陳鄉,設立南陳鎮。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37] 

長子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6月,長子縣轄9鎮2鄉 [3]  [38]  ,縣政府駐丹朱鎮。 [4] 
鄉鎮名
下轄社區、行政村
丹康社區、丹樂社區、丹和社區、丹順社區、同富村同旺村同昱村同新村同賀村同福村、慶豐村、孟家莊村河北村河東村河西村、西小河南莊村、西小河北莊村、東寺頭村西寺頭村西鮑村北劉村泊裏村喬坡底村王坡底村、陳家莊村、東鮑村背山村壩裏村南鮑村下霍村南劉村東上坊村西上坊村河北莊村鮑莊村大李村草坊村前窯村後窯村趙莊村大劉村、高家莊村、朱坡底村前坪村後坪村安家窪村後萬户村前萬户村馬煙村南川莊村中郜村小張村大京村、丹祥社區 [42] 
鮑店東街村、鮑店南街村、鮑店西街村、鮑店北街村、北郜村西任村宮家莊村、王家莊村、郭家莊村、張莊村、符莊村、西萬户村、南常村、西王坡西村、西王坡東村、東王坡村、小辛莊村、大辛莊村、河岸村、東萬户村、東北常村、齊民莊村、西北常村、王史村、寺前村、嵐水村、艾莊村、草泊村、北蘇村、王家圪倒村、邵村、宣家坪村、西馬村、東馬村、北韓村、小京村、東賈莊村、西賈莊村、北周村、吳村、楊家嶺村、温家坪村 [53] 
石哲西村、石哲東村、賈嶺村、柳溝村、上三莊村、紅星莊村、下莊村、羊神溝村、莊樂村、晉容村、西漢村、馬家峪村、權家莊村、呂村、邢家莊村、石家莊村、西河莊村、晉義村、刁黃村、南溝河村、良坪村、亂石河村、川口村、向陽溝村、房頭村、兩都村、葦池村、李家莊村、張家莊村、圪倒村、高橋溝村、花家坪村、岳陽村、沿莊村、古興村、西龍頭村、東龍頭村、洪珍村、甫地溝村、馬箭村、溝口村、郭家溝村、平泉村、關家溝村、老圪倒村、方山溝村、橫水村、王莊村、槐圪塔村、北寨村、嶺底村、南溝莊村、北溝村、麥王溝村、小坪頭村、北灣村、崖底村、下王溝村、廟底村、王村、半溝村、田家溝村、常峪村、東李村、西李村、東溝村、後溝村、寺頭村、楊家溝村
大堡頭村、小堡頭村、堯神溝村、公益莊村、南李村、南小河村、南河村、青仁村、固益村、北圈溝村、南圈溝村、沙河村、韓坊村、交裏村、兩水村、老馬溝村、鄒村、熬泉村、河頭村、北李村、臨漳村、賈村、南郭村、東莊村、柳樹村、前西常村、後西常村、康家莊村、宋家莊村、范家莊村、郭莊村、興旺莊村、東坡村、西坡村、崇仁村、肖家莊村、甫上村、呈子崗村、陡坡溝村、義合村
布村、西田良村、南賈村、東田良村、龍塘村、胡家貝村、瓦窯溝村、田家莊村、應城村、南張村、南張河村、新陳村、秦家莊村、五里莊村、西張堡村、南張店村、西範村、東範村、南郜村、崔莊村、莊頭村、東馬户村、西馬户村、董家溝村、南坡村、龍泉村、橫嶺莊村、丹峪村、崇瓦張村、崇南溝村、西張溝村、程家莊村
色頭村、鮑賽村、莊裏村、地河村、王晃村、窯下村、趙家莊村、何平莊村、曹家溝村、峪則村、琚村、東南溝村、西南溝村、平西溝村、柳葉溝村、河峪村、西后溝村、小琚村
南漳村、中漳村、北漳村、南李末村、鹿家溝村、漳河神村、酒村、東王內村、王內莊村、西南呈村、東北呈村、西北呈村、上霍村、上霍莊村、東旺村、西旺村、東常村
碾北村、碾南村、東里村、鮑家河村、西里村、營裏村、五里村、朝陽村、南溝村、居德村、後掌村、安西村、鄭家溝村、金村、苗家新村、衞家嶺村、西田甫村、豐村、關村、關街村、參韓村、豹子溝村、付莊村、石門溝村、羅辛莊村、趙村
常張村、小營村、東窪村、南窪村、大中漢村、崔家莊村、南韓村、小中漢村、裴家莊村、陳西溝村、連西溝村、段西溝村、圪坨村、宜豐村、杜家莊村、新建村、北莊村、常莊村、李家村、西莊村、東壁村、陳家峪村、九台峪村、李家峪村、餘家峪村、西壁村、松木廠村、韓村、莫村、羅卜頭村、鴉兒溝村、胡家峪村、南嶺村、八棧村、嶺上村
南陳村、劉家山村、關家山村、團城村、羅家溝村、李家溝村、東陳村、西堯村、東北陳村、西北陳村、蘇村、西溝村、西峪村、東峪村、張村、萬村、謝村、高家村、壑只村、西堡頭村、城陽村、陽魯村、善村、南莊村、鳳台村、大南石村、小南石村、姬家嶺村、河西莊村、溪峪村、申村、苗村、龐莊村
宋村、薛家莊村、北李末村、小莊村、東王家堡村、前小郭村、西王家堡村、後小郭村、連家莊村、王郭村、西王內村、西郭村、前辛莊村、后辛莊村、高家窪村、段家莊村、陶唐村、東郭村、谷村、常村、鮑村、董村、北李莊村、東大關村、小關村、西大關村、南李莊村、嵐河莊村、李收村、西何村、東何村
(參考資料: [37] 

長子縣地理環境

長子縣位置境域

長子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南側,介於北緯35°53′~36°15′,東經112°27′~113°00′之間,東西差337′,南北差22’。東西最長,東端南漳鄉鹿家溝村至西端橫水鄉崖底村的小關道,長度約65公里;南北最寬處,南端色頭鎮莊裏村的南溝至北端鮑店鎮北郜村,寬度約37.5公里。總面積1029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0.2%,佔長治市總面積的7.4%。 [1] 

長子縣地形地貌

長子縣屬黃土高原區,地處太嶽山脈向上黨盆地的過渡地帶。長期以來,由於受地殼運動,內外營力的綜合作用,形成了具有地表形態複雜多樣、海拔高度相差明顯的地貌特徵。在內營力作用的影響下,地勢西高東低,沿太嶽山脈由西向東傾斜。縣境西部山地高峻,峯巒疊起。
長子縣境內山的主脈起於發鳩山,蜿蜒南北,似卧龍伏馬,成為一堵天然屏障,一峯突起為方山,往北延伸為頂頂山,往南伸展為長子、沁水、安澤三縣的分界地安太山,由此轉折向東,到長子、沁水、高平的分界處為仙翁山,繼向東伸展到縣境的東南沿線與高平、長治縣接界處為羊頭山。從這條主山脈中又分出十多條支脈。
在主脈與支脈的山谷間流出許多清泉水。這些泉水逐步匯合成丹河濁漳河、雍河、嵐河,南北排列,西流東瀉,流出境內,注入濁漳河,終歸海河,還有王村河、橫水河東流西注,流入沁河,終歸黃河。中、東、北部下沉,為平原地帶,出現了土丘、河谷、平川等大的地貌類型。
在外營力作用的影響下,又把這些山脈、土丘上的物質剝離、搬運到河谷、盆地,逐步進行夷平,造成了高低崎嶇、河道縱橫、破碎複雜的地形。以高程為依據,全縣可劃為平川、丘陵、山嶺三類地貌區。 [11] 

長子縣氣候

長子縣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冷暖空氣勢力交替影響,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熱同季,季風強盛。春季乾燥多風,十年九旱;夏季炎熱多雨,雨熱不均;秋季温和涼爽,陰雨稍多;冬季寒冷寡照,雨雪稀少。因地形複雜,高差懸殊,區域氣候垂直變化顯著,當乎川南漳、宋村、城關一帶地區進入春季,柳樹開始抽芽時,而同緯度的王峪鄉一帶高寒山區尚屬晚冬氣候,前後相差15~20天。 [2] 

長子縣水文

長子縣地表水以發鳩山主峯方山為界,東屬海河水系,濁漳河、嵐河、丹河、雍河、陶清河自西向東注入漳澤水庫;西屬黃河水系,橫水河、王峪河自東向西匯入沁河。 [12] 

長子縣自然資源

長子縣植物資源

長子縣境內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屬太嶽山植物區系。有喬木:油松側柏白皮松紅松小黑楊等40餘種;灌木;荊條、陳柳、連條枝、酸棗沙棘等150餘種;牧草:鵝冠草、紅豆草、白羊草、紫花苜蓿、苔草等86餘種;藥物:黃芩黃芪黨蔘蒼朮柴胡等;野菜:苦菜、甜苣、苜蓿地皮菜地椒等;花卉:紫荊繡球丁香刺梅、楊桃梅等。 [13] 

長子縣動物資源

長子縣境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其中主要有,禽類:野雞黃鸝石雞斑鳩畫眉等;獸類:狐狸黃鼠狼野兔等;爬蟲類:、蜥蠍、壁虎等;兩棲類:青蛙蟾蜍等;昆蟲類:螞蚱馬蜂蟋蟀瓢蟲等;水生類:草魚黃鱔螃蟹等;此外,還有蝙蝠蜈蚣、蚰蜒、蜘蛛蠍子等。 [13] 

長子縣礦產資源

長子縣境內礦藏資源,現已探明的有煤炭泥炭鐵礦硫鐵礦耐火粘土鈦礦重晶石等7種。已經開採利用的有煤炭、硫鐵礦、鐵礦、耐火粘土,都集中在縣城南部。除煤炭外,多為貧礦。
煤炭:長子縣境地下均儲藏有煤炭。煤炭儲量為37億噸。境內礦牀屬沁水煤田,煤品主要是高發熱量“無煙煤”,“3號煤”層埋深為100米,“15號煤”層為232米,可採層數1~6米。
硫鐵礦:位於縣境東南部色頭和東田良的河峪一帶,儲藏量約600餘萬噸,分佈面積105平方公里,可採厚度為1米。含硫15~20%,最大含硫24%。礦石構造呈塊狀。
錳鐵礦:位於縣城東南部王家莊一帶,礦體賦存於二迭繫上石盒子組下段地層中,儲量28.8萬噸,鐵含量18.36~43.12%。
泥炭:位於縣境北部的嵐水和東部的東旺一帶。儲量9.81萬噸,礦品為D級。分佈於嵐水泥炭的礦層產於中更新統頂部,有蘭褐色層狀,黑色土狀結構。體輕者為優質礦。含有高等植物遺蹟。體重者為劣質礦。礦體呈東西延伸,平均厚度0.565米,儲量為3.5萬噸。分佈於東旺泥炭的礦層產於中更新統頂部及上更新統底部。礦層厚約1.1~1.2米,儲量為6.31萬噸。灰白色、灰褐色泥炭質輕,較黑色者質優。含有樹籽、樹根等植物化石。
鈦礦:位於長子縣境西部岳陽鄉老圪倒一帶。礦層厚0.15~0.3米。礦物以硫鐵礦為主,有鉻石、金紅石、獨居石、磷灰石、白鈦石、赤鐵礦及褐鐵礦,放射性強度達100~400Y。
重晶石:位於縣境北部的碾張一帶,礦層厚2~10米,礦純度90%以上。
耐火粘土:產於縣境東南部的南張河、河峪一帶。縣陶瓷廠用來生產陶瓷及耐火磚。 [14] 

長子縣水資源

長子縣境內地表水,有濁漳河嵐河、雍河、陶清河、丹河等為常年性河流,由西向東流入長治境注入漳澤水庫。另有王峪河、橫水河,自東向西流入安澤境內匯合注入沁河。還有兩座中型水庫。申村水庫,座落在濁漳河中上游,位於縣城西南部,距城10公里,總庫容2232萬立方米。鮑家河水庫,座落在嵐河上游,位於縣城西北部,距城16公里,總庫容1340萬立方米。全縣地表水總儲量為0.79億立方米。
長子縣境內地下水屬於中埋裂隙孔隙水區,水的埋深5—10m,水的流向與地面水徑流一致,水位等深線海拔標高934.6~941.1米,相對高差0~6.5米。山間小泉小水出露很廣,幾乎溝溝皆有。地下水補充條件主要靠河流,以及申村水庫灌區的滲透和大氣降雨。 [15] 

長子縣土地資源

長子縣山區面積260.8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5.3%;丘陵面積316.3平方公里,佔30.2%;平川面積459.9平方公里,佔44.5%。全縣共有耕地面積68.97萬畝,佔國土總面積的44.6%,其中牧草地38萬畝,林地27.8萬畝,水澆地14.1萬畝。 [12] 

長子縣人口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總人口為366459人,比上年末增加1832人。性別比(女=100)為102.88。城鎮人口比重36%,比上年增加3.5個百分點。全年全縣出生人口3545人,人口出生率為9.7‰,死亡率為4.69‰,自然增長率為5.01‰。 [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子縣常住人口為298690人。 [39] 

長子縣經濟

長子縣綜述

2018年,長子縣地區生產總值1637400萬元,比2017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2451萬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1102103萬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402846萬元,增長10.4%。三次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的8.1:67.4:24.5調整為8.1:67.3:24.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4682元。
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2張)
2018年,長子縣財政總收入433980萬元,同比增長7.3%。一般預算收入133238萬元,增長10.97%。税收收入110669萬元,增長7.5%。其中,國內增值税、營業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資源税和城市維護建設税共計完成税收102842萬元,增長8.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71249萬元,增長49.4%。其中,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公共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務等民生支出192268元,增長59%,民生支出佔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70.88%。
2018年,長子縣城鎮新增就業2935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84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83%。
2018年,長子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2元,比上年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30元,比上年增長8.3%。
2018年,長子縣固定資產投資647167萬元,增長1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408499萬元,增長31.2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2852萬元,佔總投資的2%;第二產業投資322503萬元,佔總投資的49.8%;第三產業投資311812萬元,佔總投資的48.2%。
2018年,長子縣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78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5個。全年全縣在建固定資產計劃總投資247.3億元,本年完成投資64.7億元。
2018年,長子縣房地產完成投資128330萬元。 [5] 
2020年,長子縣地區生產總值1795717萬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327萬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178941萬元,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510449萬元,增長2.24%。三次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的7.6:64.4:28調整為5.9:65.7:28.4。 [41] 

長子縣第一產業

2018年,長子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5.95千公頃,糧食種植面積30.39千公頃,其中,玉米種植面積28.18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0.86千公頃。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56千公頃,其中,蔬菜種植面積3.94千公頃。
2018年,長子縣糧食產量221444.2噸。其中,夏糧5512.5噸,秋糧215931.7噸。全年蔬菜產量219821.8噸。
據抽樣調查,2018年長子縣生豬存欄78600頭,出欄140746頭;牛存欄4460頭,出欄3391頭;羊存欄75058只,出欄57901只;家禽存欄270.1萬隻,出欄265.8萬隻。
2018年,長子縣肉類總產量16160.5噸。其中,豬牛羊肉12590.3噸。全年禽蛋產量37020.5噸。
2018年,長子縣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0740.9噸,地膜使用量448.1噸,農村用電量9079.7萬千瓦時,農用柴油使用量2925.6噸,農藥使用量267.2噸。
2018年,長子縣農林牧漁總產值227011.7萬元,增長1.37%。其中,農業總產值162460.6萬元,增長3.59%;林業產值2479.7萬元,下降4.3%;牧業產值58478.1萬元,下降4.06%;漁業產值993.2萬元,增長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600萬元,增長7.26%。 [5] 
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16] 

長子縣第二產業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64825萬元,增長8.79%。其中,輕工業增加值2253萬元,下降40.23%;重工業增加值1062572萬元,增長12.37%。工業產品銷售率98.54%,與去年基本持平。實現利税575549萬元,下降10.1%。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486萬噸,下降1.66%;洗煤793萬噸,增長4.8%;配合飼料9282噸,下降38%。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4918萬元,增長9.38%;實現利税575549萬元,下降10.1%。虧損企業虧損額69985萬元,是去年同期的3.7倍。
2018年,長子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1722萬元,比上年增長2.1%。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547.4萬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
2018年,長子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51.6萬噸標準煤,增長6%;電力工業生產57484.73萬千瓦時,增長8.93%。 [5] 

長子縣第三產業

2018年,長子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9969.6萬元,增長8%。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1087.7萬元,增長7.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8881.9萬元,增長8.2%。
2018年,長子縣批發零售業完成商品銷售額615688.1萬元,增長9%;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40188.8萬元,增長10.5%。
2018年,長子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921萬元,下降11.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767萬元,增長0.9%;電信業務總量13154萬元,下降12.8%。年末全縣互聯網用户72289户,增長26.6%。移動電話用户達到268147户,增長6.2%。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44520萬元,比年初增加151441萬元,增長6.3%。其中,住户存款1088628萬元,比年初增加125045萬元,增長4.5%;企業存款112686萬元,比年初增加18252萬元,增長37.7%;政府存款113203萬元,比年初增加8141萬元,增長5.4%。各項貸款餘額651026萬元,比年初增加64416萬元,下降7%。其中,住户貸款168723萬元,比年初增加52582萬元,增長11.3%;企業貸款482303萬元,比年初增加11834萬元,下降13.7%。
截至2018年,長子縣共有名勝風景區和文物保護單位891個。接待國內外遊客385.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52500萬元。 [5] 

長子縣政治

牛志強:長子縣人民政府縣長 [48]  [51] 
王燕:長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張建軍:長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藺際武:長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掛職) [52] 
王瑛:長子縣監察委員會主任 [51] 
李帥:長子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51] 
王雲鋒、王海波、師建堂、苗鵬、謝張梁:長子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1] 

長子縣交通運輸

長子縣古為晉豫通衢、秦晉通衢,縣城距市區僅20公里,是全市“1+6”上黨城鎮羣縣區之一。省道228、326和長臨高速穿境而過,太焦鐵路、中南鐵路在此交匯,中南鐵路沿線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建在長子。境內共有道路375條847.5公里。 [6]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公路線路通車裏程達到879.026公里。其中,省級公路92.62公里,縣鄉級公路406.339公里。全年全縣完成農村公路路面改造工程380.07公里。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民用汽車保有量42781輛,其中,私人汽車42628輛。年末民用轎車保有量3.8萬輛。其中,私人轎車37785輛。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56254千瓦,下降2%。機械耕地面積41511公頃,增長13.6%;機械播種面積39432公頃,增長14.9%;機械收穫面積17333公頃,下降0.9%。全縣農機服務收入7538萬元,與去年持平。 [5] 

長子縣社會事業

長子縣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7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9萬冊,檔案館1個,農村書屋實現399個行政村全覆蓋。全縣廣播電視台1座,年末全縣接收數字信號用户達到47635户,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62.2%。 [5] 

長子縣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各級各類學校共86所。其中,高級中學3所,初級中學6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小學62所。全縣在校學生44016人,教職工3451人。2018年高考二本達線人數1069人。 [5] 

長子縣科技事業

2018年,長子縣受理專利申請81件,是去年同期的2.8倍。全年全縣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2項,技術合同成交總額1644萬元,增長12%。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對14家企業實施了產品認證。全縣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493台件。 [5] 

長子縣衞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共有醫療衞生機構584個。其中,醫院、衞生院21個,採供血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衞生監督機構1個。病牀位1335張,其中,醫院、衞生院1325張。衞生技術人員86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48人,註冊護士508人,藥劑人員43人。鄉鎮衞生院14個,牀位340張,衞生技術人員169人。 [5] 

長子縣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長子縣成立鄉鎮體育工作站14個,各類體育協會22個,基層健身輔導站440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988人。全年共參加市級以上活動比賽18次,獲得各類獎項26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2個,市級12個。 [5] 

長子縣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5664人。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30898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194766人。年末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980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00075人。其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823人,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89252人。參加失業保險27938人。參加工傷保險43122人。參加生育保險26101人。
2018年,長子縣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740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839.98萬元;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901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972.1萬元。
截至2018年末,長子縣有各類福利單位21所,收養651人。 [5] 

長子縣歷史文化

民間社火文化
民間廣場藝術,亦稱民間社火,俗為“鬧紅火”、“耍故事”。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長子縣流行於民間的傳統廣場藝術主要有龍燈、扛樁、抬槓獅子舞踩高蹺跑旱船二鬼扳跌扭秧歌打腰鼓、掛花燈、八面鑼鼓、爬山虎、獨龍駒、打花棍跑驢、武術隊、彩車等20餘種。 [17] 
龍燈 龍燈
龍燈;龍燈整體為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均以竹編架用彩紙或布裝飾彩繪而成龍型。平年12節,閏年13節,長10米多,每節安裝有木棍一根,以供舞龍者手持。表演以跑陣為主,常見的有長蛇陣、Ai'-]陣、三碰頭、二龍出水、二龍戲珠、拉不斷、鳳凰雙展翅等隊形,舞龍時體內分段點燃蠟燭也有以乾電池點放燈泡者,映襯龍體鱗角並伴以號角、煙火,如龍吟時出現吞雲吐霧之狀。龍燈舞相傳在清乾隆年間就有,以元宵節活動為主,沿襲至今。 [17] 
扛樁 扛樁
扛樁:始於明代,初流行於東旺村一帶。由扮妝者和扛樁者組成。扮妝者為俊美的小女孩,身着古裝,手搖彩扇,衣裙遮蓋全身,下面另做假腳,懸於杆上,地面扛樁者為強壯男子,肩扛背卡,將杆和女孩扛起來在吹打樂伴奏中扭舞,前三後四,左右相轉。一行少則十樁,多則幾十樁,有的每個扛樁還伴隨一把彩傘,持傘者隨扛樁者在八音會吹奏中翩翩起舞,鼓樂齊鳴,五彩繽紛,十分好看。較好的扛樁有東旺村、同旺村、谷村等。 [17] 
抬槓:由槓箱和槓桿組成。以槓箱為基礎,箱上豎一根高4米多的杆子,並裝各色彩綢,紙花和福、祿、壽、喜等字及照臉鏡等。從下到上排列裝飾為錐形藝術體,頂端插一把特製大雞毛撣子。表演時,兩男青年前後抬槓,一起一伏,緩緩行進。兩側各有倆打扮得美麗的女子各扯一根拉鍊,隨節奏起舞,喜笑顏開。後來,有的抬槓改成抬人,俗稱“二人抬”,有的抬七品芝麻官,有的抬美猴王,有的抬亭台樓閣模型扭舞,遠看似空中樓閣忽隱忽現。 [17] 
獅子舞:獅子舞流行於全縣城鄉,分文獅和武獅兩種,文獅舞着意刻劃獅子的温馴情態,武獅舞重點表現獅子的勇猛性格。一般由兩人共披1張人造獅子皮毛。表演時,獅前有1人手持繡球引逗、戲舞,稱“獅子滾繡球”。 [17] 
高蹺:起源於戰國時期,當時叫“長蹺”。傳至清代改稱“高蹺”。50年代在縣普遍流行,表演形式多樣,踩技不斷翻新,可以表現生活中的各種題材。 [17] 
旱船:始於唐代,原為一種祭祀形式,每逢農曆二月二,村民用秫秸和紙糊制船形祭祈,伴以舞蹈表演,象徵攆走乾旱,謂“攆旱船”。現代旱船一般由兩人分乘1個假舟化妝表演,1少女坐船,1船翁划船。行走間載歌載舞,跑動時左右穿插,饒有風趣。春節、元宵節期間多有此項活動。扮演節目多為戲曲故事,如《水泊梁山》、《打魚殺家》等傳統故事,也有扮演《百萬雄師過大江》、《豐收船》、《抗旱船》等節目。 [17] 
二鬼扳跌:實為單人舞。將兩個小鬼模型捆在扮演者身上,扮演者上下,左右翻滾於地,做出各種舞姿,表現二鬼扳跌的神態。新中國成立後,大都將小鬼模型改為男、女模型或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模型。 [17] 
秧歌舞 秧歌舞
秧歌舞: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進駐本縣時傳入。舞步基本是“十”字形步,男女老少皆易掌握,老百姓中也很普及。除羣體秧歌舞外,後有大頭秧歌,舞者戴一特製大頭面具,表演幽默風趣。《大頭和尚戲柳翠》、《豬八戒背媳婦》等舞在縣非常流行。還有小車秧歌舞,生活氣息濃郁。過去小車舞,主要用車推人。80年代後,增加了拉車者,車上載滿豐收果實,成了慶豐收的雙人舞。也有小椅子舞,兩個青年男子抬1把裝飾的彩椅,上坐花枝招展的少女,抬椅青年隨着音樂翩翩起舞。 [17] 
腰鼓:新中國建立前,搞戰地軍民聯歡娛樂已有演奏,至60年代漸次普及。其鼓點整齊,活潑,演陣多姿多變,舞步輕盈舒展。 [17] 
花燈:長子縣花燈品種繁多,民間製作也以精巧著稱。常見的有花籃燈、繡球燈、宮燈以及各種動物、植物、建築造型而做的紙燈。後發展有紗燈,透明度強。80年代後,一些廠礦企業製作有各種各樣的機械燈,操作自如,燈人表演逼真。 [17] 
八面鑼鼓:清乾隆四年(1739年),天旱苗枯,民不聊生。百姓為求生存,便敲鑼打鼓去祈禱神仙保佑度過荒年。開始產生於鮑店鎮一帶,後流行於全縣。解放後,成為慶元宵、集會遊行的一種民間娛樂。因為要八面銅鑼、八對饒鑔並配大鼓同時敲打,故名八面鑼鼓。 [17] 
太平車 太平車
彩車:原為太平車,其製作以竹木成長方形車架,外罩各色花布,再置假肢盤坐其上。表演者置身車中。系車於腰,掩其下身。推車者或扮男醜,或扮花彩丫環,與車上小姐、新婦之類角色相諧成趣。多表演《娶親》、《回孃家》等故事。表演時鑼鼓烘托,插科打渾,喧呼成戲。80年代後,彩車進行革新,採用電器化設備,汽車加棚頂,綵綢圍腳,裝飾成彩車,進行表演。每逢喜慶節日,城鎮、鄉村、街道、廣場均有彩車表演。較大的廠礦、學校、鄉鎮以及縣級機關都裝飾有宣傳內容不同的彩車。 [17] 

長子縣風景名勝

長子縣綜述

長子縣旅遊景點有:法興寺崇慶寺發鳩山仙翁山羊頭山等。

長子縣主要景點

法興寺
法興寺座落於縣東南慈林鎮崔莊翠雲山上,1986年被國家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始建於北魏神鼎元年(401年),法興寺因舊址座落於長子縣慈林山坳,故初名慈林寺。
唐上元元年(674年)高宗李治敕賜寺額:廣德寺。宋治平年間更名為“法興寺”沿用至今。寺內現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構建築、彩塑、碑刻、琉璃、木雕等六大類。其中尤以被譽為“法興寺三絕”的唐石舍利塔、燃燈塔、宋塑十二圓覺像久負盛名。
法興寺是長治市範圍內建築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佔地面積最大的古寺廟羣。 [18] 
法興寺 法興寺
崇慶寺
崇慶寺在縣城東南22.5公里紫雲山腳下。寺後山峯環聳如屏,寺前松柏簇擁。山巔立有明代中州範志完所書“紫雲山“石碑。 [19] 
崇慶寺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寺分前後兩院,後院中有天王殿,四天王橫眉怒目,威武壯觀。左右卧佛殿與三大士殿,西北隅為地藏殿,千佛殿居後院正北,樑架斗拱均屬宋制。殿內有佛、菩薩像三尊,西壁懸塑人物局部殘壞。西配殿內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塑大力士及十八羅漢像,西垛殿內明初塑地藏菩薩與十王像,塑造技藝甚佳。
整個寺院,彩塑華貴而莊重,建築古雅而幽靜,院內正殿階前甬道兩旁,各有一叢千年牡丹花。如果四月到此遊覽,還會欣賞到鮮豔盛開、芳香四溢的宋代牡丹。崇慶寺南面不遠處還有一明代廟堂,曰"靈貺王廟",為祀奉羿的殿堂,也稱前寺。廟內建築完整,碑刻多通,廟前山坡上有白皮松40餘株,樹冠不大,造型奇特,樹齡500餘年。 [20] 
崇慶寺 崇慶寺
發鳩山
發鳩山,位於縣城西約 25公里處,由三座主峯組成,奇峭的山峯逐次排列,像三尊傲立蒼穹的巨人,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霧罩雲騰,翠奔綠湧,頗有仙境氣勢。發鳩山有着美麗的傳説。上古時共工顓頊爭奪帝位,共工發怒後頭觸“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繼絕,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這“不周山”就是發鳩山。 [21] 
發鳩山 發鳩山
仙翁山
仙翁山樹化石森林公園位於縣城西南10公里處的仙翁山上,區域範圍南北長約6公里,東西寬約3.5公里,總面積達2047公頃。該保護區內分佈有樹化石羣7處,現露出樹化石90餘棵,未露出的樹化石正待探測,其中最長的達14米,最粗的直徑有1.24米,是北京中山公園內存放的樹化石的4倍;最小的長4米,直徑0.34米。 [22] 
仙翁山樹化石森林公園 仙翁山樹化石森林公園
羊頭山
羊頭山位於縣南部的色頭鎮與晉城市、高平市、上黨區交界處距縣城21公里。遠望峯如羊頭,塔形羊角,故名羊頭山。在羊頭山主峯二塔南面不遠處,是羊頭山入負勝名的石刻造像塔。這種形制的石塔在中國極為罕見。整座石刻造像塔由三塊巨石疊成,下為卧羊,中為佛龕,上為瓦隴式屋頂,龕內置一佛二菩薩,屬北魏風格。 [23] 
羊頭山 羊頭山

長子縣榮譽稱號

長子縣先後獲得“千年古縣”“全國文明縣城”“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和“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 [6-7]  [24-31] 
2020年3月19日,入選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32]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33]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34] 
2021年4月1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創建縣”推評名單。 [35]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6]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43] 
2021年11月,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公示名單。 [44]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46] 
2022年11月,被命名為山西省第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4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