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菜系

鎖定
中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長期以來在某一地區由於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習俗等因素的影響,形成有一定親緣承襲關係、菜點風味相近,知名度較高,併為部分羣眾喜愛的地方風味著名流派稱作菜系。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 [2]  ,粵菜系潮菜連續三次被官方指定作為中國飲食文化唯一代表參與世博會 [3]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
中文名
中國菜系
類    別
菜系
數    量
8種
起源時間
春秋戰國時期
八大菜系
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
形成背景
親緣承襲關係、菜點風味相近

目錄

  1. 1 魯菜
  2. 簡介
  3. 特色
  4. 2 川菜
  5. 簡介
  6. 特色
  1. 3 粵菜
  2. 簡介
  3. 特色
  4. 4 閩菜
  5. 簡介
  6. 特色
  1. 5 蘇菜
  2. 簡介
  3. 特色
  4. 6 浙菜
  5. 簡介
  6. 特色
  1. 7 湘菜
  2. 簡介
  3. 特色
  4. 8 徽菜
  5. 簡介
  6. 特色

中國菜系魯菜

中國菜系簡介

山東菜可分為濟南風味菜、膠東風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區風味菜,並以濟南菜為典型,煎炒烹炸、燒燴蒸扒、煮氽燻拌、溜熗醬醃等有50多種烹飪方法。

中國菜系特色

濟南菜以清香、脆嫩、味厚純正而著稱,特別精於制湯,清濁分明。
膠東風味亦稱福山風味,包括煙台青島等膠東沿海地方風味菜。該菜精於海味,善做海鮮,珍饌佳品,餚多海味,且少用佐料提味。
孔府菜做工精細,烹調技法全面,尤以燒、炒、煨、炸、扒見長,而且製作過程複雜。以煨、炒、扒等技法烹製的菜餚,往往要經過三四道程序方能完成。

中國菜系川菜

中國菜系簡介

川菜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南北菜餚之長及官、商家宴菜品的優點,形成了北菜川烹、南菜川味的特點,享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美譽。

中國菜系特色

川菜講究色、香、味、形,在“味”字上下功夫,以味的多、廣、厚著稱。川菜口味的組成,主要有“麻、辣、鹹、甜、酸、苦、香”7種味道。有麻辣、酸辣、紅油、白油等幾十種各具特色的複合味,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稱譽。
川菜在烹調方法上,善於根據原料、氣候和食者的要求,具體掌握,靈活運用。38種川菜烹調方法中,現在流行的仍有炒、煎、炸、燒、醃、滷、煸、泡等30多種。在烹調方法中,特別以小煎小炒、乾燒乾煸見長。

中國菜系粵菜

中國菜系簡介

粵菜
粵菜(12張)
廣東菜簡稱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1]  潮州菜是是粵菜的主幹與粵菜的代表,潮菜連續三次被官方指定作為中國飲食文化唯一代表參與世博會 [3]  。習總書記在廣東考察調研,指出潮州菜在全國都風行,國際上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 [4] 

中國菜系特色

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粵菜是海外中國的代表菜系。粵菜的特點是豐富精細的選材和清淡的口味。粵菜可選原料多,自然也就精細。粵菜講究原料的季節性,“不時不吃”。吃魚,有“春鯿秋鯉夏三犁(魚)隆冬鱸”;吃蛇,則是“秋風起三蛇肥,此時食蛇好福氣”;吃蝦,“清明蝦,最肥美”;吃蔬菜要挑“時菜”,是指合季節的蔬菜,如菜心為“北風起菜心最甜”。除了選原料的最佳肥美期之外,粵菜還特別注意選擇原料的最佳部位。粵菜味道講究“清、鮮、嫩、滑、爽、香”,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粵菜調味品種類繁多,遍及酸、甜、苦、辣、鹹、鮮。但只用少量姜葱、蒜頭做“料頭”,而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作料,也不會大咸大甜。這種追求清淡、追求鮮嫩、追求本味的特色,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1] 
廣州菜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處。還兼容了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潮州菜發源於潮汕地區,匯閩、粵兩家之長,自成一派。以烹製海鮮見長,湯類、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細,口味清純。東江菜起源於廣東東江一帶的客家人聚居地區,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究香濃,下油重,味偏鹹,以砂鍋菜見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1] 

中國菜系閩菜

中國菜系簡介

福建菜俗稱閩菜,是中國著名八大菜系之一,以福州菜為代表,素以製作細巧、色調美觀、調味清鮮著稱。

中國菜系特色

福建菜以海鮮類為主,口味方面則鹹、甜、酸、辣、香具備,鹹的調味品有蝦醬蝦油豉油等;甜的有紅糖、冰糖等;酸的有白醋、喬頭等;辣的有胡椒、芥末等;香的有紅糖、五香粉八角桂皮等。
福建菜也有煎、炸、炻(如煮)、烤、燉、拌、醉、滷、扒、糟、煨、扣、溜、炒、燻、燜、扛、醃、熗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糟,有扛糟、熗糟、爆糟、炸糟之分。

中國菜系蘇菜

中國菜系簡介

江蘇的歷代名廚造就了蘇菜風格的傳統佳餚,而“天堂”美譽的蘇州和“壯麗東南第一州”的運河之都淮安以及被史家嘆為“富甲天下”的揚州則是名廚美饌的搖籃。蘇菜正是以這三方風味為主匯合而成的。

中國菜系特色

蘇菜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二是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等烹飪方法;三是口味清鮮,鹹甜得宜,濃而不膩,淡而不薄;四是注重調湯,保持原汁。蘇州菜口味趨甜,刀工精細,火候精微,色調清新,造型別致,突出主料,強調本味,清淡可口,適應面寬,尤以擅長制湯而著稱。其代表菜有:大煮乾絲揚州獅子頭叫花雞水晶蝦仁等。

中國菜系浙菜

中國菜系簡介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浙江地方風味菜系。
浙江是江南的魚米之鄉。浙菜有如下幾大特徵:一是用料廣博,配伍嚴謹。主料注重時令和品種,配料、調料;二是刀工精細;三是火候調味,最重適度;四是清鮮嫩爽,滋、味兼得;五是浙菜四支,風韻各具。

中國菜系特色

浙江菜主要由杭州寧波紹興温州四支地方風味菜組成。杭州菜製作精細,清秀雋美,擅長爆、炒、燴、炸等烹調技法,具清鮮、爽嫩、精緻、醇和等特點。寧波地方廚師尤善制海鮮,技法以燉、烤、蒸著稱,口味鮮鹹適度,菜品講究鮮嫩爽滑,注重本味。紹興菜品香酥綿糯,湯濃味醇,富有水鄉古城之淳樸風格。温州菜也稱“甌菜”,甌菜則以海鮮人饌為主,口味清鮮,淡而不薄,烹調講究“二輕一重”,即輕油、輕芡、重刀工。

中國菜系湘菜

中國菜系簡介

湘菜又稱湖南菜,由於湖南民豐物博,向稱魚米之鄉。

中國菜系特色

湘菜以腴滑肥潤為主,多將辣椒當主菜食用,不僅有北方的鹹,也有南方的甜,湘菜特別講究原料的入味,技法多樣,有燒、炒、蒸、燻等方法。湘菜的特殊料有豆豉、茶油、辣油辣醬、花椒、茴香、桂皮等。湘菜以辛辣著稱。

中國菜系徽菜

中國菜系簡介

徽菜,即徽州菜,而不是安徽菜。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府治在今安徽歙縣),原是徽州山區的地方風味。由於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流傳於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域,具有廣泛的影響,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主要名菜有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狸、醃鮮鱖魚黃山燉鴿等。
宋高宗曾問歙味於學士汪藻,汪藻舉梅聖俞詩對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馬蹄鱉”。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額。據《徽州府志》記載,早在南宋間,用徽州山區特產“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做菜已聞名各地。
徽菜發端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民國間繼續發展。徽菜起源於績溪縣(古徽州)。後來,由於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鎮成為“祁紅”、“屯綠”等名茶和徽墨歙硯等土特產品的集散中心,商業興起,飲食業發達,徽菜也隨之轉移到了屯溪,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安徽省績溪縣被授予中國徽菜之鄉稱號,每年均舉辦國際徽菜飲食文化節。

中國菜系特色

當年的徽菜,由於紅燒是一大類,而紅燒的“紅”,表現在糖色上面。對火功要求苛刻。炒菜用油是自種自榨的菜籽油,並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燉,有柴禾的急燒,有樹塊的緩燒,是比較講究的。傳統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條件。
當徽菜走向全國之後,仍然保持重色:調色之功;重油:調味之功;重火功:調質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軟,結或松等。徽菜用火腿調味是傳統。製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術。美食家們十分讚賞徽州火腿。只是人們還不瞭解:“金華火腿東陽,東陽火腿在徽州。”這一帶古屬徽州或徽州邊緣,是徽商首先到達的地方。李白金華就留下詩名:“聞説金華渡,東連五百灘。他年一攜手,搖槳入新安(即徽州)。”唐代就從金華想到徽州,一水相連,以後來往就更頻繁了。
徽菜的烹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術,徽菜之重火工是歷來的優良傳統,其獨到之處集中體現在擅長燒、燉、燻、蒸類的功夫菜上,不同菜餚使用不同的控火技術是徽幫廚師造詣深淺的重要標誌,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鮮獨特風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飪技法約有20大類50餘種,其中最能體現徽式特色的是滑燒、清燉和生燻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