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飲食文化

(基礎含義)

鎖定
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飲食文化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文化個性和標誌之一。 [8]  中國古代烹飪飲食文化有自己從古至今的優秀傳統,其中藴含着豐富的哲理與精湛的科學。 [7]  我國的飲食是一種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飲食文化,主要是指飲食與人、人羣的關係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 [9] 
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中國飲食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而隨着社會的發展,菜式越來越豐富,吃法也是越來越多樣。吃還是人們聯繫感情、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交際應酬活動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話説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中文名
飲食文化
外文名
food culture
人    物
太公望孔子
代表菜品
太公望紅燜雞,滷煮雞雜雞絲湯
起源國家
中國

飲食文化發展歷史

1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2.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3.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百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鬹用來煮酒的。
4.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黃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5.商朝末年是藥膳最為雛形的時期,是著名的歷史人物太公望(別名:姜子牙,姜太公)所創制,在《姜太公傳略》有相關記載,代表作品:太公望紅燜雞,源由營丘之戰,起源並傳承於今日照市。 [1]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我們所處的時代不同,周秦時期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脱粒的黍。,大麥。,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裏揉來脱粒。
7.春秋齊桓公時期國力富庶強盛時期,人們為傳承太公望餐飲文化,並深得傳統歷史名吃“太公望紅燜雞”的精髓,把主料雞內雜與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香草藥料,完美結合,創制出了滷煮雞雜這道傳統膳食。 [2] 
8.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飲食文化的交流。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瞭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9.新莽時期呂母“今日照人,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在起義的初期創制了傳統膳食雞絲湯,對商周與春秋藥膳文化起到了延續,為晉唐時期的藥膳食的成形堅定了基礎;至今傳承在日照市。 [3] 
10.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峯,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11.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峯,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

飲食文化基本特點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4]  、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華文明五千年,飲食文化也隨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呈現出極大特點。其一,風味多樣。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説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其二,四季有別。中國人善於根據四季變化搭配食物,夏天多吃清淡爽口食物,冬天多吃味醇濃厚食物。其三,講究美感。中國人吃食物不僅講求味,還講究欣賞之美,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還講究食材,食具,以及環境的搭配與和諧。其四,注重情趣。中國人喜歡給食物取一些富有詩意的名字,例如“熗鳳尾”、“螞蟻上樹”、“獅子頭”、“叫花雞”等。其五,中和為最。《古文尚書·説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鹽)酸(梅)二味。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藴含着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着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週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佔據世界市場也有着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藴,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繫。

飲食文化

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説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着一個“精”字。

飲食文化

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説:“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飲食文化

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採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飲食文化

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説:“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乎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範。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着“禮”。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精與美側重於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於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才能有合乎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三字經

中國食、涮北京、包天津、甜上海、燙重慶、鮮廣東、麻四川、辣湖南、美雲南、酸貴州、酥西 藏、奶內蒙、葷青海、壯寧夏、醋山西、泡陝西、葱山東、拉甘肅、燉東北、稀河南、烙河北、罐江西、餿湖北、汃福建、爽江蘇、濃浙江、香安徽、嫩廣西、淡海南、烤新疆、醇台灣、港澳者、兼中西。

飲食文化與龍的關係

在先民的心目中,龍既然是神物,當然也就在觀念上將龍同祥瑞聯繫到一起了。人們用龍比喻美好的事與物,龍的形象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種藝術作品中,在語言文字中,在各類物品上,都不乏龍的形象。在“食”的領域中更是與龍結下了不解之緣。如食品中有龍蝦、龍眼、龍荔、龍鬚菜、龍虎鬥、龍井茶、龍鬚麪等。這些食品名稱,有的是取其形似,有的則是寓意吉祥。又如在節令食俗上,早在元代已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記載。為表達對豐收的祈望,這一天很多地方盛行吃麪食,這天做的麪條叫“龍鬚麪”,烙餅叫“龍鱗”,餃子叫“龍牙”。清代時,人們在“龍抬頭”這一天還要用白灰從門外蜿蜒撒入廚房,並繞水缸一週,名為引龍回。北京的市民要用黍面、棗糕、麥米等油煎成食品,稱為薰蟲。此外,在元宵節人們要舞龍燈,端陽節要賽龍舟,這些都屬於與龍相關的飲食文化活動。
在人們使用的飲食器皿和一些灶具上,更是常見龍的形象。它或是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的嚮往,或是營造一種莊嚴尊貴的氣氛。這些龍的姿態各具時代特色,有的曲體盤繞,有的穿雲騰越,有的信步前行,有的蓄力待發。斗轉星移,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龍”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仍為廣大人民所喜愛,仍能從心底喚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5] 

飲食文化中西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候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裏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飲食文化不同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説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説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嚐菜餚時,往往會説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裏,恐怕就不容易説清楚了。這説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説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飲食文化飲食對象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裏,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裏,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説,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縷萬絲的聯繫。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飲食文化飲食方式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衞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説,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中式宴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着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衞生與營養了。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瞭。

飲食文化日本飲食文化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之壽司,而日本食品於近年來已人所皆知世界聞名了。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嚐新鮮的魚生及肉質鮮嫩之炸暇 [6]  ,更有部分遊客已作好準備去日本一嗜各種各樣之日本傳統美食,總括來説享受日本之食品是閣下一生之中最難忘之事。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麪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裏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夜生活 日本人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羣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內的娛樂中心區,到處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總會。
日本的酒類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那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製及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裏,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飲酒的禮儀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館,氣氛隨和且輕鬆,同行顧客都會互相為對方倒啤酒。如果一羣人去喝酒的話,第一杯要等大家舉杯説“乾杯”後才能喝。

飲食文化韓國飲食文化

主食白米飯。常用的菜餚有以肉、魚、豆腐、蔬菜等燉煮的火鍋,韓國泡菜。以及用韓 國式的調味佐料拌制的各類小菜。
菜館的基本佐料是辣椒與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種不同風味的調味品。因此韓國菜以味為主。
韓定食(韓國式客飯): 傳承朝鮮時代宮中菜的傳統風味,各式小菜擺滿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不加辣椒粉。蒸、烤、燙、拌等烹調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廳的食譜,價格也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有用小麥煎餅包裏肉類,蔬菜等八種小菜食用的《九折坂》,以及加放肉類、魚類、蔬菜、磨菇燉煮的火鍋《神仙爐》。
冷麪:主要有湯多且爽口的《水冷麪》和以辣椒醬調味的辣味《拌冷麪》等兩種。任何季節,在享用烤牛肉等菜餚後,以冷麪作主食是最受歡迎的食用方式。《面》有以蕎麥為原料製成的平壤式冷麪,也有以馬鈴薯為原料製成的咸興式冷麪。各餐廳的種類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類、蔬菜或水煮蛋為主,也有放生魚片的餐廳。面可以用剪刀剪後再食用。
包飯套餐用新鮮蔬菜,包卷熟肉或其它蔬菜的風味食品。每家餐廳選用主料會略有不同,但大都是用蔬菜加少許醬(黃醬、辣椒醬或混合醬)後,捲包起來食用。與以肉為主的“包肉”不同,主料是蔬菜的包飯,不必擔心膽固醇問題。蔬菜的甘苦味,還有助於增進食慾。
麪條火鍋:切成薄片的牛肉或海鮮,與各種時令蔬菜以及麪條一起,放入燒開的湯鍋內,煮熟後即可食用。
參考資料